1. 在家裝傢具中,為什麼大多使用木質材料做傢具而很少用金屬材料
木質傢具材質的情感表達,主要在於它的物質性與人的情感相遇時所產生的反映。《老子》雲:「誕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傢具的材質感覺可以分為兩大類,視覺質感和觸覺質感。在傢具設計中,對於材質的把握是設計的基礎,如何將木材本身的質感與傢具的設計結合起來是工匠們一生的課題。
鐵藝的優缺點有,實際上也是影響市場銷售的一個主要要素。而挑選怎樣樣式的鐵藝床,依據消費者本身狀況和喜好去選購,技術性的發展趨勢使鐵藝的加工工藝愈來愈高超。大家生活水平的提升對身心健康的需求愈來愈高,因而,在重視外觀設計的與此同時,環境保護要素與品質層面是不容小覷的。
2. 現代傢具設計介紹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跟小編一樣,在休閑的周末,喜歡約上三五知己,在家私城裡吹著空調,欣賞著五花八門的傢具,就算家裡不缺少某些傢具,也會看觀賞的過程中抵擋不住對美的追求,咬咬牙,就把心儀的傢具搬回家了,在多次逛傢具市場中,小編也有自己對傢具設計的見解,現代傢具設計是傢具設計師獨特設計風格的體現。小編就來總結現代傢具設計的情況吧,下面我們分別從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傢具設計形態之一:造型
從世界傢具發展狀況來看,現代傢具的設計正趨向技術上先進、工藝上可行、經濟上合理、款式上美觀、使用上安全等方向發展。在我國,當今的傢具設計界越來越認同並接受一種新的設計觀念:新傢具的設計就是設計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休閑方式、娛樂方式……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對"傢具的功能不僅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這一理念有更多、更深的理解。現代傢具正朝著實用、多功能、舒適、保健、裝飾等方向發展。因為現代人對傢具的需求已不僅僅是停留在"實用"的層面上,人們更多追求的是傢具的豐富文化內涵和精神滿足,他們需要的是有時代特徵的並能滿足自身心理訴求的傢具產品。
我們知道,傢具設計是物質和文化的載體,而傢具形態又是傳達信息的載體,傢具設計師在創作中,時常會運用獨特的造型語言進行形態上的設計。譬如對造型的分割與整合、材料的選用與開發,功能與結構的創新與利用等。其實說到底對"形態"的關注,就是對消費者情感意識的關注。
在一定的情況下,許多傢具設計因功能及特徵的不同,造型也各不相同,造型的特徵有時可以顯示出不同的消費群、使用功能及使用環境。
兒童的傢具設計追求的是簡潔、稚嫩的造型,鮮艷、活潑的色彩,整個造型體現出一種俏皮、可愛的卡通特徵。
中老年人的傢具設計在造型上注重沉穩、端正,素色、雅緻的色調,整個傢具造型盡可能地呈現出一種安祥、靜謐的環境特徵。
青年人的傢具設計在造型上崇尚的是前衛、時尚,張揚的、個性化的色彩,反映出青年人的潮流意識和情感需要。其實,在引導消費者購買產品時,傢具造型上這種暗示其實是無形的,我們可以清楚的認識到,決定和影響傢具造型語言的不只是傢具的自身功能與特性,更為重要的是消費者對於傢具功能外的心理感受與情感追求。對於傢具設計師而言,要准確把握傢具消費者的普遍心理,並將其運用在具體的傢具設計中,使傢具具有一種暗示消費者的特徵,即傢具的針對性。這種暗示是以傢具自身造型為語言特徵的。一款好的傢具造型設計,要能鮮明地體現出它的功能用途及特性,這是作為傢具造型設計的根本目的與設計方向。
二、傢具設計形態之二:色彩
傢具設計師不僅要運用形態與質感來表現傢具設計的風格,而且還要充分利用色彩來表達設計的情調,他們時常從豐富多彩的自然色彩中去提煉、概括,並根據所設計的內容,用色彩語言組成一定的色彩關系,並且利用色彩的適當布局,形成韻律感和節奏感,使其形成一種獨特的語言,傳遞出一種情感,從而達到吸引和感染消費者的目的。
傢具設計的色彩必須考慮各種不同環境下的功能特性,以及不同人群對不同色彩的喜好。消費者不同的特性,決定了傢具色彩喜好的差異: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差異、氣候環境以及特定時期的流行色,常常體現出不同人種的心理狀態,以及對社會文化價值觀的認同,傢具設計師只有深刻把握住色彩的特性,才能有助於傢具設計的色彩運用。
三、傢具設計形態之三:質感
我們知道,任何傢具的造型都是通過材料去創造形態的,沒有合適的材料,那獨特的造型則難以實現,就傢具的形態、色彩、材質而言,其實是依附於材料和工藝技術的,並通過工藝技術去體現出來。傢具材料有二類:一為自然材料(如木、竹、藤等),二為人工材料(如塑料、玻璃、金屬等)。傢具的材質是最直觀的視覺效果,厚實的木頭、粗糙的石頭、光滑的玻璃、笨重的鋼鐵、輕巧的塑料,不同傢具材質的親和力,給人們所帶來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也會令人產生許多情感的聯想。材料的不同,使得傢具在加工技術上,帶給人視覺和觸覺上的感受不同,由於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過人工處理令其表面質感更為張揚:使光滑的材料有流暢之美,粗糙的材料有古樸之貌,柔軟的材料有肌膚之感……這些材質的處理還能使傢具產生重輕感、軟硬感、明暗感、冷暖感,因此我們可以說,傢具材料的恰當運用,不僅能強化傢具的藝術效果,而且也是體現傢具品質的重要標志。傢具設計強調自然材料與人工材料的有機結合,例如金屬與玻璃等人工的精細材料,與粗木、藤條、竹條等自然的粗重材料的相互搭配,玻璃等金屬通過機加工體現出人工材料的精確、規整,竹、木、藤等自然材料則表現出人的手工痕跡,傳遞出一種人性化的東西,所以說自然材料與人工材料相結合的傢具設計,反映出巧妙的借用對比和材料的搭配,將粗獷與細膩、精確與粗放,能夠在特定的環境中體現一種質感的對比,通過不同材料的視覺反差,讓觀賞者品味到不同材料的各自細節,以及呈現出傢具設計的材質之美。
隨著大家生活條件的提高,人們對傢具的設計審美觀也有自己的要求,除了關注傢具的價格以外,好的傢具設計離不開美的造型、離不開美的色彩、離不開美的質感,從而從多方面進行綜合選擇。雖然小編也多次告誡自己要理性對待現代形形式式的傢具,但看到心儀的傢具總是那麼激動人心,哈哈,給大家一個提醒,要理性購物,小編今天對傢具就介紹到這里了。
3. 現代法式風格的傢具特點
法式風格傢具特點一
法式風格講究將建設計上講求心靈的自然回歸感,給版人一種撲面而來的權濃郁氣息。開放式的空間結構、隨處可見的花卉和綠色植物、雕刻精細的傢具……所有的一切從整體上營造出一種田園之氣。不論是床頭台燈圖案中嬌艷的花朵,抑或是窗前的一把微微晃動的搖椅,在任何一個角落,都能體會到主人悠然自得的生活和陽光般明媚的心情。
法式風格傢具特點二
法式風格家居生活,體現法式浪漫之地,法國裝飾藝術風格最集中體現在傢具的設計方面,要特徵在於布局上突出軸線的對稱,恢宏的氣勢,高貴典雅。細節處理上注重雕花、線條,製作工藝精細考究。
法式風格傢具特點三
一般來講,法式風格的傢具可以分成新古典、哥特式、洛可可、巴洛克四種,比如福溢家居FOOKYIK的「凡爾賽玫瑰」系列、「法國香頌」系列、「普羅旺斯」系列等。其中,洛可可風格以流暢的線條和唯美的造型著稱,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推崇。洛可可風格帶有女性的柔美,最明顯的特點就是以芭蕾舞為原型的椅子腿,可以感受到那種秀氣和高雅,那種融於傢具當中的韻律美。
4. 北歐風傢具的特點有什麼
1、人性化
北歐風的傢具提倡人性化設計,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都會根據人體生理的各方面進行考量,然後化繁為簡,最後呈現在我們面前是簡簡單單的造型。這些造型不容小覷,因為你如果自己親身體驗的話,你就會發現那些簡單的造型卻與我們的曲線相吻合,使用的過程中感覺到十分的舒適,這就是人性化的魅力。
2、化繁為簡
在傢具製作的過程當中,北歐風格不喜歡特別繁瑣的裝飾,基本上你所見到的傢具,都處於簡單連接的狀態,看上去特別朴實無華,但實際上卻暗藏玄機,雖然簡約,但設計上並不簡單,是經過千錘百煉而形成的一種美。
3、自然木材
在現代家裝中,很多家庭都喜歡大量使用木頭元素,比如松木或者橡木,這些都是最常用的木材,其實這些木材也正是北歐風格的特色所在,設計師主張保留木材原有的質感,設計必須體現出木材獨特的紋理以及溫柔的質感。
4、色彩淡雅干凈
在色彩方面,居室在搭配顏色上大有學問,拋開整體色調不談,光是北歐風的傢具,就能呈現出一種低飽和度,淡雅,干凈的色調。通常北歐風傢具的色調同整體軟裝色調相符,整個房間呈現出一種渾然天成的美感。如果讓你用一個形容詞去形容北歐風,大部分人往往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溫暖,這個特點也在傢具上有所體現,無論是顏色的選擇,還是色調的搭配,整件傢具都會散發出一種溫暖的美感,讓家居生活流露出溫馨之感的同時,也帶給我們滿滿的安全感。
5. 辦公傢具設計的視覺性重要嗎
作為辦公傢具,首先是使用,當然外觀、表面也很關鍵——尤其是班台、書櫥之類的領導用品。
6. 客廳傢具的擺放有一定的講究,數量太多,種類繁雜會不會影響視覺感受
1、在傢具擺放風水之中,床的擺放應在三面有牆靠位置上,以一個藏風聚氣的地方之最佳位置。2、在卧室傢具風水之中,床放於的房間應不受門窗沖射與兩靠牆。如果不行,也可以在朝向門窗的位置上放一個屏風、擋板,或者衣櫃,將此遮擋門窗的沖射,使放置床的位置能藏風聚氣。
在風水方面,客廳傢具擺放很大程度上要受到風水的影響,在風水上來說,客廳是有影響財運的,一般來講客廳的財位在進門的左右兩個牆角,在這兩個牆角的地方就最好不要擺放比較重的東西,那樣會壓財運,在財位最適合擺放的是招財的貔貅、招財貓、發財樹或者小魚缸這些東西,如果是擺放的魚缸,那麼魚種就要五彩繽紛的單數為佳。
7. 說明傢具風格斷代及其劃分
傢具風格分類 在了解傢具發展歷史的過程中,重要的是把握各個歷史階段傢具的風格特徵,了解形成這個風格特徵的社會、文化、經濟和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歷史原因,從而把握傢具發展變化的內涵和規律。從公元前16世紀到現在,形成了以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傢具風格: 1、 古典傢具 古典傢具是指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5世紀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傢具。 2 、哥特式 13世紀後期哥特式建築風靡於歐洲大陸。這種潮流也完全支配了當時傢具的發展。哥特式傢具是由哥特式建築風格演變來的。 3 、巴洛克風格 巴洛克風格最大的特徵是以浪漫主義作為造型藝術設計的出發點,它具有熱情奔放及豐麗委婉的藝術造型特色,這一時期傢具風格並不受建築風格改變的影響,主要基於傢具本身的功能需要及生活需要。其最大的特點是將富於表現力的細部相對集中,簡化不必要的部分,而著重於整體結構,因而它舍棄了文藝復興時期復雜的裝飾,而加強整體裝飾的和諧效果,使傢具在視覺上的華貴和功能上的舒適更趨統一。 4 、洛可可風格 洛可可風格傢具於18世紀30年代逐漸代替了巴洛克風格。由於這種新興風格成長在法王「路易十五」統治的時代,故又可稱為「路易十五風格」。洛可可(Rococo)是法文「岩石」(Rocaille)和「蚌殼」(Coquille)的復合文字,意思是表達這種風格多以岩石和蚌殼裝飾的特徵。 洛可可傢具的最大成就是在巴洛克傢具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優美的藝術造型與功能的舒適效果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工藝作品。洛可可風格傢具的最大成就就是將優美的藝術造型與舒適的功能巧妙結合起來,形成完美的工藝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傢具的形式和室內陳設、室內牆壁的裝飾完全一致,形成一個完整的室內設計的新概念。通常以優美的曲線框架,配以織錦緞,並用珍木貼片、表面鍍金裝飾,使得這時期的傢具,不僅在視覺上形成極端華貴的整體感覺,而且在實用和裝飾效果的配合上也達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 5、 新古典風格 新古典風格大致可以分為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大約自1760年至1800年間,稱為龐貝式;第二階段自1800年至1830年間,稱為帝政式。龐貝式風格盛行於18世紀後半葉,當時的法國路易十六式風格,英國喬治後期的羅伯特-亞當、赫巴懷特和謝拉頓風格,美國聯邦時期風格以及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均屬於龐貝式風格的范疇。 6 、民族古典傢具 受中國古典風格的影響,16世紀日本出現的書院建築,也十分講究隊陳列的布置,如中國式的卷軸和書法,地上陳列的香爐、花瓶、精美的文房用具等等。 7 、中國古代風格 中國傳統傢具的發展大約有3500年的歷史,講究端莊的氣質和豐華的文采以及豐富的內涵。其中明清傢具創造了中國傳統傢具燦爛輝煌的成就,並對世界各國的傢具藝術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8、中國明代風格 明太祖(朱元璋)於公元1368、年建立了明朝。明初興修水利,鼓勵墾荒,使遭到游牧民化交流與貿易活動,出現了世界航海史上罕見的鄭和下西洋這一壯舉,對外貿易的繁榮,不僅促進了國與國之間的貿易與外交往來,同時也激發了國內經濟的蓬勃發展。東南亞一帶的優質木材,如花梨、紫檀等源源輸入中國,這些熱帶木材材質堅硬、強度高、色澤與紋理優美,因而製作工藝精密,而且可以進行細致的雕刻與線型加工,經濟貿易與手工藝的進一步發展終於使明式傢具達到了我國古典傢具的歷史高峰族破壞的農業生產迅速地恢復和發展,隨之手工業、商業也很快得到發展,國際貿易又遠通到朝鮮、日本、南洋、中亞、東非、歐洲等地。至明中葉,由於生產力的提高,商品經濟的發展,手工業者和自由商人的增加,曾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由於經濟的繁榮,當時的建築業、冶煉、紡織、造船、陶瓷等手工業均達到相當水平,明末還出現一部建造園林的著作一《園治》,它總結了造園藝術經驗。明代傢具也隨著園林建築的大量興建而得到巨大的發展。 9 、清代傢具風格 傢具製造在明和清初呈放異彩,達到我國古典傢具發展的高峰。我國研究古典傢具的專家王世襄先生講過,明代和清前期(乾隆以前)是傳統傢具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蘇州、揚州、廣州、寧波等地成為製作傢具的中心。各地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依其生產地分為蘇作、廣作、京作。蘇作大體繼承明式特點,不求過多裝飾,重鑿和磨工,製作者多揚州藝人;廣作講究雕刻裝飾,重雕工,製作者多惠州海豐藝人;京作的結構用鰾,鏤空用弓,重蠟工,製作者多冀州藝人。清代乾隆以後的傢具,風格大變,在統治階級的宮廷、府第,傢具已成為室內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追求繁瑣的裝飾,利用陶瓷、琺琅、玉石、象牙、貝殼等做鑲嵌裝飾。特別是宮廷傢具,吸收工藝美術的雕漆、雕填、描金等手法製成漆傢具。他們刻意去追求裝飾卻忽視和破壞了傢具的整體形象,失去了比例和色彩的和諧統一。此種趨向到清晚期更為顯著。1840年後我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各方面每況愈下,衰退不振,傢具行業也不例外。然而廣大的民間傢具製造業仍以追求實用、經濟為主,繼續向前發展。 它繼承了明式傢具構造上的某些傳統做法,但造型趨向復雜,風格華麗厚重,線條平直硬拐,雕飾增多,並間以牙、角、竹、木、瓷、玉、琅、螺鈿等鑲嵌裝飾,卻忽視傢具結構的合理性和人體使用功能的協調性,因而這時期的傢具顯得尺度大而重,同時又具那種官場顯示財富、地位的雄偉氣派。由於它用料考究,製作精細,因此多用於宮廷、豪宅,並為富商們所收藏。 10 、近代傢具風格 19世紀中葉,隨著機械加工業的不斷發展,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產生,促使設計師改變舊有設計模式,尋找以適應工業化生產適應新材料、新工藝的新傢具設計風格。一個嶄新的現代傢具設計的時代來到了。 現代傢具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9世紀後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是現代傢具的探索及發生的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是現代傢具成熟和進一步發展的時期。二次大戰後至20世紀60年代傢具高度發展的時期。20世紀70年代至今是科技高度發展、面向未來的多元時期。
8. 古代傢具與空間。展示。視覺效果
如何欣賞中國古代傢具,有縱向與橫向兩個方面。縱向就是以歷史為線索,明式傢具的成就最高,清式傢具次之,民國傢具再次之。橫向可分為兩條線,其一是流派,明式以蘇式為上,清式以廣式居先;其二是材質工藝,一般的排列為黃花梨、紫檀老紅木,再下是各類舊木。
鑒賞古代傢具的五要素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傢具的經濟價值與藝術價值,通常來講,一件古典傢具本身的藝術含量越高,它的經濟價值也就越大。我們可以從下述五條,評定古董傢具的價值。
材質 —件上好的工藝品,質地美是首要條件,如玉器中的新疆和田白玉,硯台里的端石,角雕中的犀牛角等。如果缺乏了質地上的珍稀,工藝品就談不上有否精品、珍品,甚至於絕品。因為最優秀的材質,必須是最稀罕少見,有—種不可代替性,就產生了一種來自於天然的價值。傢具也是這樣,像黃花梨、紫檀這樣珍貴的木材存量並不多,有的甚至己絕種,至於最近開發出來的花梨與紫檀,其質地已異當初,另當別論。清以後,涌現了大量的老紅木傢具,它包括雞翅木、鐵力木等,也是上乘之材,這些大多原產於印度、泰國與中國海南的硬木,經過半世紀以上的使用與磨揩,至今光澤鮮亮,顯示出木材本身的自然之美。白木類也有好料,例如楠木,尤其是金絲楠木,其身價也不菲。
年代 時間的積累,對一件傢具非常重要,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藝術特徵,時代的烙印。由於傢具在歷史的流傳過程中,它的最主要功能是使用,人們在使用中,使絕大部分傢具損壞或毀失,年代越久,這種毀損的可能就越大,存世下來的東西也就越少,稀少性決定了藏品的身價。例如,—件明代的櫸木半桌,其身價要超過現代的紫檀櫃。隨著古傢具收藏的深入,現在不少藏家與愛好者將投資的目光轉移到民國時期的老紅木傢具,雖說它的歷史不如明清傢具悠久,但老紅木傢具所產生的不可再造性,顯示了民國傢具的魅力。
工藝 所謂傢具工藝,它包括器物本身的造型、結構、做工、雕刻與鑲嵌。明代傢具在繼承宋代傢具藝術的同時,又得到了新的更大的發展,從而確定了以線條為主的造型藝術。明中期後,由於許多文人的參與,使明代傢具充滿了一種書卷氣,產生了明快脫俗,洗練流暢的風格,成為中國傢具的典範。
清代傢具由於受西方文藝復興後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的影響,西方那種精雕細琢及鑲金嵌玉的工藝滲浸到中國傢具製作中,這種風格特點以廣州產品最為突出,並得到清朝統治者的賞識。由於片面追求裝飾,追求雕琢,在用料上任意放大放粗,結果造成了傢具結構比例失重,華麗有餘,凝重不足,過分的雕飾,反而顯得笨重俗氣,缺乏明式傢具那種簡潔明快的藝術魅力。總的來說,清代傢具不如明代傢具的成就大。但清代傢具也有自己的特色,它善於運用雕、嵌、描、堆等多種工藝手段。所以,在我們今天評價清代傢具時,它的雕、描、堆等工藝的優劣,就成為主要的鑒賞標准了。
傢具到了民國時期,隨著人們居住條件的變化,隨著外來傢具工藝的影響,越來越商品化,工藝也越來越機械化,例如車工工藝、貼面工藝,其收藏價值就大打折扣了。民國時期有身價的傢具,還是那些以手工為主,以傳統工藝為主的仿古產品。
品類 根據中國古代傢具的用途及功能,通常將其劃分成廳堂、書房、卧室三大類。其中廳堂傢具的價值最大,這是因為廳堂是官邸或私宅的門面,主人會不惜代價去營造廳堂的氣氛,除了建築本身外,傢具就成為最主要的裝飾與擺設手段。由於舊時富貴人家的住宅與花園融為一體,客廳傢具也就成為園林傢具了。
廳堂傢具常呈這樣的陳設模式:廳中間以八椅四幾對置,大多為太師椅。兩邊牆上張掛雲石掛屏,廳到底有欄板,前置長翹頭案,案下放供桌,還有的布置羅漢床,另有圍屏、衣架等。這些廳堂傢具的材質起碼是老紅木的,甚至還有紫檀、黃花梨。香港曾有明式紫檀一台四凳傢具以120萬港幣成交,在海外,一堂十二折明式紫檀圍屏曾拍賣到200多萬元。最近,上海拍賣行以31萬元成交了清代一套八椅四幾太師椅。這些都是廳堂傢具。
典型的書房傢具有書桌、畫桌、香幾。古董櫃、博古架、桌、琴桌、玫瑰椅等。書房傢具的身價也不菲,因為書房是文人活動的天地,書房傢具的文化氣息就顯得特別濃厚。在製作工藝上精益求精,實用性與藝術性結合得非常完美。這些傢具,一般都不大,比例和諧,款式古樸,有一股輕盈文雅之氣。特別是在住房條件普遍改善的今天,人們擁有一個書房已不是一件奢望之事。有了書房,人們便會尋覓與之配伍的傢具,這種需求的增大,對於古色古香的書房傢具身價就會大增。例如,一件清代的榆木四面空博古架的拍賣價16萬元,一對清代的紫檀古董櫃,香港拍賣價60萬港幣。
在古代傢具收藏價值中,卧室傢具最次,這一點在民國時期老紅木傢具最能體現。例如,前幾年的「大三聯」(即三門大櫥)的市場價在3萬元左右,而如今的價格只有當時的一半了。另外如鏡台,市場價在4000—5000元左右,其實就其材料與做工,都要超過寫字台,但鏡台的價格只值寫字台的一半,而且還很難成交。還有如老紅木雕花架子床,其用料很大,工藝也精到。但問津者卻不多。為什麼卧室傢具的收藏價值最差呢?原因有三:其一,住宅房屋結構的變化,原先的傢具已明顯不相適應;其二,文化氣息較差,只注重實用性,而這種實用性早已過時;其三,工藝與材質平平,很少有精品、珍品。但在卧室傢具中有一類另當別論,那就是古代閨房傢具,盡管它地屬「內房」,但這類傢具相當玲瓏精美,例如貴妃榻、綉墩、香幾等。
完整 古代傢具在流傳過程中,極容易損壞、殘缺。傢具的修復,與陶瓷器、玉器、竹木牙雕等古玩相比,難度要低。但我們在鑒賞收藏古傢具時,傢具的完整還是很重要。現在古董傢具市場上修整過的傢具很多,俗稱「扒散頭」,這種「扒散頭」的手法多樣,有的東拼西接,有的張冠李戴,有的偷梁換柱。凡此種種,都破壞了古代傢具的身價。現在國外的古傢具整修手段要比我們先進。修復的目的性很清楚,即在復原上下功夫、做文章,即使是補料,也決不馬虎,一切以恢復完整的原始面目為宗旨。
懂得了材質、工藝、年代、品類、完整這幾條鑒賞古代傢具的要素,鑒定傢具也就有了基礎。鑒定一件傢具,先要弄清它是什麼材質,是紫檀的、還是花梨的,是楠木的、還是櫸木的。什麼樣的材質,就是什麼樣的價值;其次搞清什麼年代的,是清代的,還是民國的、是民國仿的,還是現代仿的。這里有個概念問題,就是「代」與「式」。比如「明代傢具」就是指明代時生產的傢具,如果是「明式傢具」那系指明代樣式的傢具,它可以是明代的傢具,也可以是清代仿明代的傢具,民國仿明代的傢具,甚至是當代的仿品。現在一些商家常常在這個方面玩弄詞眼,以蒙人耳目;再次就是工藝、品類與完整性。
另外在向你推薦一本書
中國古代傢具鑒賞 目錄
第一章 原始古拙 質朴渾厚
第一節 原始社會傢具
一 社會簡況
二 傢具的起源
三 結語
第二節 夏商西周時期傢具
一 社會簡況
二 奴隸社會傢具特點
三 結語
第二章 色彩絢麗 浪漫神奇
第一節 春秋戰國時期傢具
一 社會簡況
二 傢具工藝進入新階段
三 結語
第二節 秦漢時期空具
一 社會簡況
二 漢代傢具工藝的長足發展
三 結語
第三章 嶄露新風 婉雅秀逸
……
第四章 繽紛世界 華麗潤妍
第一節 隋唐時期傢具
第二節 五代時期傢具
第五章 成熟普及 簡潔雋秀
第一節 宋(遼金)時期傢具
第二節 元代時期傢具
第六章 民族精粹 古雅精麗
第七章 盛世風度 雍容華貴
第八章 古風猶存 精口攬粹
附錄
後記
9. 明式傢具的藝術特色介紹
除開裝修部分,傢具也是新家的另一個讓人勞神費心的部分。想想自己在忙碌一天後下班回家,看著這些具有藝術特色的傢具,視覺上的享受能帶動全身的放鬆。這個時候傢具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啦。在傢具風格上,有很多朋友不知道該怎麼去選擇。並且現在市面上的傢具風格繁多,但是有的卻少了一絲古韻,今天就讓兔兔給大家一個推薦吧——明式傢具。
先來了解一下明式傢具吧。明代是中國文化、藝術發展的盛世,其藝術門類廣,技藝成熟。這同樣反映在傢具上。到明代中晚期,傢具已顯現出「簡約」思想;傢具的器形、製作工藝、風格特徵都已經確立;傢具的品種齊全。達到了中國傢具歷史的巔峰。以後歷經清朝,製作了一件又一件舉世矚目的藝術品,一直延續至今,形成了廣為人知的中國傢具——明式傢具。
明式傢具是我國傢具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工藝美術史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明式傢具造型具有簡練、穩重、威嚴、俊美的風格。如官帽椅,有南官帽椅與四齣頭兩種樣式。南官帽椅椅背多做成「S」形曲線,中橫數格,或鏤一透孔如意雲頭,或雕一組簡單圖案,最下一格鑲一朝下的牙板,浮雕一組勾蓮花紋。其用材可圓可方,可曲可直,稜角磨圓,形成軟圓角,與挺拔的椅型形成對比,剛柔相濟,殊為美觀。四齣頭則是椅背搭腦兩頭和扶手前拐角處不是軟圓角,而是搭腦和扶手橫梁通過立柱微向後方及外側彎轉,形成微妙而流暢的曲線,盡頭磨成圓頭,給人以柔潤而舒適的感覺,其椅背線條是根據人體背脊的自然曲線設計而成,多用整版,其優美清晰的木紋與充滿現代感的造型處理手法,使得它在今天看來也是一種完善無缺的傑出設計與優秀的工藝品。
明式傢具的結構非常科學、合理。如明式傢具中品種豐富、成就突出的箱櫃類,有許多令人稱絕的結構設計。明代對櫃櫥非常講究,不同用途的櫃子有不同的要求,明代文人文震亨《長物志》:「藏書櫥須可容萬卷,愈闊愈古。惟深僅可容一冊,即闊至丈余,門必用兩扇,不可用四扇或六扇。小櫥以有座者為雅,四足者差俗。用足,亦必高尺余。下用櫥殿,僅宜兩尺,不冊兩櫥疊置矣。櫥殿以空如一架者為雅,小櫥有方二尺余者,以置古銅、玉、小器為宜」等等。明代有所謂「悶戶櫥」,形體上與桌案相似,面下安抽屜,兩屜的稱「連而櫥」,三屜的稱「連三櫥」,而在抽屜下面還有給悶倉,將抽屜全拉出來,悶倉中還可以納物,所以得名。櫃櫥是介於櫃與櫥兩者之間的傢具,一般形體不大,高度相當於桌案,櫃面可作為桌面用,面下還可安抽屜,抽屜下安櫃門,內可裝樘板分為上下兩層,在室內陳設中風格獨特,一向為人所喜愛。另外又有「四件櫃」,又叫「頂豎櫃」,是一種組合傢具,在一個立櫃的頂上再安置一節小櫃,上下寬度、深度皆尺寸一致,應用方便、靈活,是明清傢具中占相當比重的類型。較大型的傢具如遠腳櫃,結構上也很有特點。其四邊與腿足都用完整的一根木料做成,因其都用圓料,所以又稱為「圓角櫃」。圓角櫃的特點是穩重大方,堅固耐用。最妙的是其門體積雖大,裝卸卻不用任何工具,而是採用門軸結構,在緊靠櫃邊的門框上下兩端做出長於櫃門的軸頭,兩端各插入門框頂邊的圓孔,將門軸對准圓孔插上,就能方便地合上櫃門,卸門時也很方便。但如果不講門開至九十度,門櫃又是怎麼也無妨卸下的,所以這種結構盡管簡單,卻十分安全,充分體現了古代傢具設計的智慧。
明代傢具材料配合的結構上一般採用榫卯形式,很少用釘或膠。而明式傢具的上述藝術特色,都與這種獨特的工藝及結構原理有著密切的關系。
如明式傢具中的「攢邊板面」工藝。所謂「攢邊板面」,即製作傢具中桌面或板門的一般做法。這種方法在我國木質器物的加工中已經使用了上千年。對木質傢具來說,木材的伸縮變化是最難以控制的技術難點,如不能妥善地解決這一困難,則傢具極易表面破裂。所謂「攢邊」,就是用四條邊挺做框。「板面」即幾、案、桌、椅、凳、門、櫃的寬面或門。凡用攢邊板面工藝做成的板面,以四邊框中間鑲板心。板心一般用平薄的板材,邊挺的用材厚於板心,在兩條邊挺和交角的地方,用四十五度的格角榫。邊挺的里邊做通槽,板心四邊出榫,嵌入通槽之內,在板心的內面做燕尾槽,而以穿帶橫貫槽中。板心雖薄,由於槽的作用而沒有翹起的危險。而四邊與整個傢具的結構連成整體,牢固不動,而中央的板心卻有了充分的伸縮餘地。這種做法的兩種最大優點:一是用材經濟,可以將最好的板材用於板面,而有疤痕、蛀眼的板材則可以用於邊側或腿料,這樣合理地調配木材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優質木材的使用率。而且,對於木質板材而言,木質紋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審美要素,木材因年輪而形成的紋理,以平板花、側板花為美,截面紋則以不露為宜,由於攢邊工藝的作用,完全避免了截面紋的暴露,因而也使木材的肌理美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二是因為攢邊工藝預留了伸縮餘地而大大延長傢具使用壽命。凡是過寬的板面都容易伸縮,也絕不使板面破裂,尤其支架部分不因板心的伸縮而發生爆裂或變形,這對提高木材使用率、提高傢具的使用壽命是非常有利的。
兔兔總結了一下呢,明式傢具主要的藝術特色表現在了它的造型簡練雄健,同時結構又合理牢固。並且設計的線條流暢、活潑讓人感覺不到一絲違和,裝飾的程度掌握得又十分到位,多一分則累贅,少一分則欠缺。這樣的傢具設計,是可遇不可求的。古色古香的傢具,在家也能體會淳樸自然的古色生活。喜歡的朋友可以多多了解一下哦。
10. 傢具視覺功能主要有哪裡個方面急急急
一,打開衣櫃,內部有燈,自動照亮;二,晚間下床,腳落地前,有紅外線探測,自動在床邦的地方照亮;三,傢具顏色的混搭,給人身心愉悅之感;四,傢具款式新穎,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