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華山四寶
九華冰姜遊人爭相購買,供不應求,而且已打入國際市場;九華山的雲霧香茶,以「九華毛峰」、「地藏雀舌」和「東崖雀舌」名氣最大;九華摺扇在明代就已躋身名扇之林,清代是朝廷的貢品,現在已有20 多個品種,暢銷於國內外市場;黃精有許多葯用功效,久服神清氣爽,延年益壽。此外,九華山的竹編工藝、根雕工藝、龍頭拐仗、天竹筷等,也很受遊人歡迎。
九華山名優土特產有九華毛峰、東崖雀舌、大台雲霧、金地茶、黃精、冰姜、香菇、木耳、石耳、蘑菇、筍干、筍衣、筍尖等;工藝品有竹編工藝品(人物、動物造型約300 多個品種)、仿古傢具紀念品、根雕、竹雕工藝品、木雕、微雕佛像、健身刀劍、紀念章等。
竹木製品有烏竹筷、紅木筷、黃楊木筷、竹碗、木盤、飯筒、果盒、木刀、拐杖、太陽傘、摺扇等;瓷玉銅器有青花瓷、冰凍瓷、冰凍紋雕瓷、祭紅瓷、陶瓷、彩瓷、景泰藍、唐三彩、銅器工藝品、文房四寶、雞血石、象牙印石、玉器、紫砂茶具等。
佛物有香袋、佛碗、佛珠、木魚、經書、佛教音樂帶(《五會念佛》、《地藏王》、《觀世音》、《釋迦牟尼》、《佛緣》)等;名人書畫在太白書堂等處均有售。
川中四絕:夔門天下雄、劍門天下險、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衡山四絕:方廣寺之深 水簾洞之奇 藏經殿之秀 祝融峰之高.峨眉四寶;十方普賢菩薩、金殿、銀殿、銅殿.泰山四大奇觀一般指:旭日東升、晚霞夕照、泰山佛光、雲海玉盤.桂林山水四奇、水:靜,清,綠,山:奇,秀,險.黃山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2. 仙游鹵面哪家最好吃
仙游蓼花和麻筒:仙游縣生產蓼花與麻筒已有悠久的歷史了。早在清康熙年間,蓼花和麻筒就成為逢年過節、婚慶送禮的必備佳品。蓼花和麻筒具有營養豐富、酥脆可口、價廉物美的特點,所以,一直為人們所喜愛。
蓼花的基本原料是糯米、蔗糖、純鹼、麥芽糖。製作方法是:先把糯米浸水24小時,然後淘凈、涼干、粉碎,再加熱水製成一個個小軟粿,小軟粿用水燉過,加入少量純鹼,再放在金屬桶中用木棍猛攪直到起泡不收縮為止,接著把小軟粿切成長四公分、厚四公釐的冬瓜條樣的白粿條,白粿條油炸之後就成為蓼花胚了。蓼花胚沾滿蓼花米就是成品蓼花了。如讓蓼花胚沾滿炒芝麻,那就成為麻筒了。
2.壩下「餛飩」(俗稱扁食):用料考究,以精豬肉切碎為餡,拌以蝦仁、蔥米、味精、五香、胡椒、精鹽等。餡皮多用精粉打成,因而薄而透明。湯多用肉骨湯,且拌以蒜、油芝麻、蔥等香味佐料,吃來香味撲鼻,別有風味。
3.蓋尾「蚮餅」(即「海蠣餅」):原料是地瓜粉、豆腐渣,拌以蔥、芫葵、五香、胡椒、味精等。油炸時先放人凹瓢,中夾心生蚮。炸熟後,酥脆香甜,沾著蒜泥醬醋,更是爽口宜人。
4.度尾「草粿」,又稱「清明龜」:每當清明季節麥田裡盛長一種花黃、葉黃且葉面有絨毛的黃花曲草,採回洗凈、曬干、磨成粉,加上糯米粉,蒸成龜背形的草粿,香味濃郁,柔韌可口,是度尾、大濟一帶特有的曲粿。
5.龍泉「松糕」(即發糕):用純白米磨成漿,讓其發酵、再加糖、芝麻。蒸熟後,發糕松軟,富有彈性,配花生湯吃發糕,是可口的早餐。
6.城內「赤餅」:用麵粉拌成漿團,再在平鍋燙成麵皮,然後用幾張麵皮裹卷花生粉、芝麻、白糖等,就做成一個「赤餅」,皮韌餡甜,吃來香味滿口。
7.二保「小嘜」:餡為糯米,拌以糖、鹽、花生、蝦仁、香菇、筍服等,外包豆漿皮,蒸熟後,吃來又甜又咸,越嚼越有味道。
8.楓亭「蟶插」:用無浸水的鮮蟶為料,拌以純地瓜粉,放在熱湯中做成「蟶插」,以湯不糊為佳,加上醋、酒,吃來清甜可口。
3. 根雕怎麼描寫
1、選材是根雕製作的第一步。根雕用材必須選擇材質堅硬、木質細膩、木性穩定、不易龜裂變形、不蛀不朽能長久保存的樹種,如黃楊、檀木、櫸木、柏木、榆木等都是根藝造型的上好材質品種。被水淤泥淹沒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經數百年碳化形成的古老陰沉根木,其質堅幾乎接近化石,更是根藝的佳材。根材造型的選擇標准可概括為「稀、奇、古、怪」四種類型,此類素材在自然界極為難得。
2、在諸多的人物根雕作品裡,有幾個顏色烏如碳漆的根雕引起了我的注意。這種材質名為「烏木」,是埋藏在地下達千年以上的木化石,切面光滑,木紋細膩,經過適當的打磨,溫潤如玉,明亮如鏡。烏木十分稀少,價值接近於紫檀,也是製作仿古傢具,根雕的骨灰級絕佳材料。鄭先生用烏木製作的達摩,寶相庄嚴,透出一種滄桑,透出一股淡定,連細膩的紋路都隱約閃現,似乎是對大千世界的點滴追尋和參透。濟康先生的儒雅和宏圖,鄭世有先生的高才和大氣,我窮盡墨汁也不足描寫,可我還是壓抑不住自己仰慕的心情,因為虞卿閣里發出的芬芳和我窗外的沾巴花的清香一樣,都會令人如痴如醉,心旌搖搖。真是:「紫檀有幸邀李杜,一閣根雕透乾坤」。
3、根雕文化園有一個精美的根雕博物館,曾經上報過世界吉尼斯紀錄,但還沒有批准。
我們進入了根雕博物館,看到了逼真的老虎,好像一口要把我們吞下去似的;看到了氣勢磅礴的「根魂」,這可是鎮館之寶呢;還看到了一隻「金蟾」,寓意著財源滾滾,招財進寶。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五百羅漢了。這五百羅漢,是著名雕刻家徐谷青雕刻了整整十年才完成的,十分獨特。他們有的聚在一起,竊竊私語;有的獨自打禪,閉目凝神;有的拿著佛珠,合十字手,看上去就像在數珠子一般;有的挖耳捏鼻,有的大腹便便,肥頭大耳,悠然自得;有的獨自站立,凝視遠方;有的正在「阿彌陀佛」地念著……真是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啊!
回來的途中,聞著一路花香,我不禁感嘆道:這根雕文化是多麼的博大精深啊!
4. 蘇州旅遊景點介紹
蘇州旅遊景點有以下幾個:
1.蘇州園林
留園位於江南古城蘇州閶門外留園路338號,以園內建築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而知名,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留園在蘇州閶門外,留園是明萬曆年間太僕徐泰時建園,時稱東園,清嘉慶時歸觀察劉恕,名寒碧庄,俗稱劉園。
5. 十二星座的遠程是什麼拜託了各位 謝謝
「哎喲,好累啊!」旅遊回家,很少有不叫累的。不過,再累了,大家也不會忘記要帶點什麼回家。要不,人家問你:「喲,回來了?!好玩嗎?帶啥子回來了?」你總不能連連搖頭,總要帶點東西作個紀念吧!且看我們十二星座各帶了什麼。 白羊座 白羊座對旅遊情有獨鍾,熱衷於揮灑能量。所到之處,能看到的景觀一定不會錯過,能買到的東西只要自己喜歡,價格再高也捨得。所以,白羊不管見到什麼「草」都想「嘗一嘗」,精緻發飾,特色樹雕等等都有。旅遊回家後,背著又大又沉的包往地上一放,足足夠清理三天三夜。三天後,貨運站來電話:「你好,貨到了,XX地發來了三個大包,還有一條寵物狗,快來提貨啊!」 金牛座 旅遊之前,金牛座有兩大問題一定要搞清楚才會動身,一是確定好最省錢的路線,二是去的地方一定要有沒嘗過的名特美食。金牛耐著性子在旅途中奔波(很可能路線比較艱難困苦但很省錢),貨比三家的尋找旅店,一安定下來,又開始尋覓意中的美食。終於得以如願以「嘗」,還要打聽到美食的做法,默默的用紙記下來。一回到家,掏出那張紙來,不禁大喜:「我的烹飪秘笈又添了一頁!」 雙子座 雙子座有顆金頭腦,常能對許多新奇新鮮的事物感到好奇,而引發想要進一步探索的想法,軀體里住著一個不安定的靈魂。羅布湖發現了疑為鼓加木的干屍,還真去看看。可還未到達目的地,又給烏魯木齊的另一番景象吸引住了,騎騎馬,嘗嘗鮮葡萄,啃啃手抓羊肉,流連忘返。等到要回家了,想到還沒有給小女兒准備禮物,就在地攤上買了泥巴玩具,請人刻了維語,哄她這是土特產。 巨蟹座 巨蟹座很愛家,戀家,所以一旦踏上旅程,看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只要家裡用得上的還真想都搬回家。一兩樣仿古傢具,只要很中意,也不管是否方便,都要店家發回家。另外,巨蟹很懷舊,也很眷戀古文化旅遊勝地,長沙馬王堆,陝西兵馬俑都是不錯的去處。回家了,一定會帶來不少的兵馬俑,當然那是假的。 獅子座 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的地方是獅子旅遊的首選之地,海濱城市新加坡是不錯的地方,去埃及欣賞另外一個很大的獅子也行(獅身人面像)。獅子不會帶不值錢的東西回家的,他們可不想顯得自己太小氣了,異域精美的寶石最能體現自己的身價,回到家了一定要讓人贊嘆不已。如果有人對寶石有不屑之意,獅子想著下次一定帶個更大更值錢的回來! 處女座 還沒出發,處女座已經在想著回來的時候帶什麼回家,最不能忍受空手而歸的就是處女座。如果有旅伴什麼也沒買,處女肯定要批評人家是白走了一趟。旅遊點的名品絕對不能忘記買了,到了斷背山,一定要帶條牛仔褲回家;去了曼谷,一定要買尊佛像。當然還有一樣東西必不可少——照片,而且是很多很多的照片,每到一個景點,必須要和它合影,漏掉一處就覺得不完美。 天秤座 天秤座的人,是美的追求者,審美眼光很高,討厭粗俗的東西。優美的自然景觀,博大精深的美術館,美麗的花園城市,都是天秤的嚮往之地。也許在山地上發現了一顆漂亮的石子,也會撿起來細細品味老半天,然後揣進口袋;美術館里的一幅作品也會深深的吸引住天秤,一邊不停的和管理員討論作品,一邊想著,如果能回到過去找王羲之要一幅《蘭亭序》該多好。 天蠍座 天蠍座行事周密,最善於安排旅遊的行程。但對於要帶回家的東西卻往往憑著自己的感覺去選擇,只要一眼看上去喜歡,就想一下子佔有。如果發現同伴中買了珍品,天蠍心裡也會癢癢的,說不定馬上也要擁有。只是,有些東西帶回家裡,卻一點用處都沒有,只好安慰自己說:「還好,至少它還算賞心悅目」。 射手座 射手座的人喜歡自由,喜歡大自然、戶外活動,故而熱衷於運動及遠程冒險,面對各種困難也能保持樂觀。探游名山名水是射手座的拿手項目。(鋸掉珠穆朗瑪峰兩米的一定是射手!)為了探得神奇的石洞,不惜弄臟了漂亮的旅行服;為了達到險峰看到美景,摔幾跤也沒關系。所以,射手們旅遊之後,除了買些東西回來,還要帶很多包包(血包,石膏包)點點(臟點,污點)回家。 摩羯座 摩羯為人做事很實在,不會亂花銷,外出旅遊時,希望除了玩樂還應該有其它的收獲才好。選的地方花錢不是太多,如果還能一邊玩一邊工作一邊學習,那自然更好。帶回家的東西各種類型都有,回到家了,把一家老小叫過來,每個人都有合適的禮物:兒子的小玩具,爸爸的風味土釀,媽媽的風味服飾,爺爺的特製拐杖……這些尋常商店買不到的特產,花錢不多,又別具異域風情。 水瓶座 水瓶座討厭束縛、追求自由,崇尚獨立自主,所以單獨行動是大多數水瓶的選擇。水瓶興趣廣泛,創意十足,絕不會走常規旅途。回家所攜之物也絕非尋常之物,如果是走游絲綢之路,水瓶會在途中尋覓是否有唐朝遺留的瓷器;如果是去天山,水瓶第一想採的絕對是雪蓮花;和很多人一起走長征之路,半路另闢新道的也是水瓶,說不定,還能意外撿到當年紅軍的煙斗哦。 雙魚座 雙魚座溫柔浪漫,富直覺和藝術性。有著美麗傳說、故事、神話的名勝古跡使雙魚夢繞神牽。去桂林聽聽劉三姐的歌,往普陀山與神仙邂逅,奔三峽會會神女。雙魚會裝著一瓶灕江水回家,也會折一根湘妃竹作紀念。回家那天,還要給家裡打個電話,吩咐家人多准備一份飯菜。嘿,浪漫的雙魚還帶了一位靚妹或者帥哥哥回來了!
6. 中國有哪些著名特產
中國著名特產有:四川大熊貓、北京烤鴨、皖南京劇、涪陵榨菜、廣東白斬雞、天津狗不理包子、泰安赤鱗魚、北京景泰藍、新疆田美玉等等。
1、北京烤鴨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5、廣東白斬雞
白斬雞又叫白切雞,是一道中華民族特色菜餚,起源於廣東,在南方菜系中普遍存在,以粵菜的白斬雞最知名。形狀美觀,皮黃肉白,肥嫩鮮美,滋味異常鮮美,十分可口。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上海十大經典名菜。
7. 新安家族30集 新安家族全集30 新安家族在線觀看30什麼時候有
不巧的是,原本可以來接我的江哥,因為臨時加班不能來接。急忙中,我只得抓了小金。
晚上7點,燈火闌珊時,終於到了桂林車站,我背上雙肩包,撐著拐,吃力地從車上下來。忽然,我感覺身邊有人緊跟著,扭頭一看,一個人正彎著腰,用鑷子從我的兜里夾東西,我的MP3耳機已然被他夾了出來。當他意識到被我發覺時,趕緊直起腰,裝作若無其事地擠到人群里。我舉起拐杖呵斥著就要敲過去,那小偷回過頭來,我這才看清他還是個半大的孩子,本來朝頭敲過去的拐杖,敲到他背上,力量也減去好多。小偷挨了一拐杖,舉起拳頭嚇唬我,我火了,再次舉起拐杖呵斥道:「你敢!」小偷趕緊溜了。
小偷跑後,小金急匆匆趕到了,說要去一個老總家吃飯,叫我一起去。
我只得接受這樣的安排。汽車在鬧市中轉了幾個彎之後,開進一處僻靜的小區。這是一個富人區,我們在一座別墅前停下。挪下車,我打量著這座別墅,畢竟是在寸土寸金的都市裡,即便是別墅,也顯得擁擠而憋屈。進入狹小的鐵門是一條狹長的過道。這時,傳來主人熱情的聲音。那聲音很深遠,彷彿從曠野里來。待我撐著拐,終於走完那段狹長的過道後,一個偌大的院子赫然出現在眼前。院子里種著許多果樹,樹上掛著彩珠燈,一派火樹銀花的樣子。一條蜿蜒的人工小溪盤旋在院子里,如護城河一般把院子和家門隔開了。幾塊巨石卧在溪水裡,若是健康人,可以輕盈地跳越那些石頭,而對我這個殘疾人,將如何跨越那些石頭,進入主人的家啊?
大家也都不知道如何解決這個難題了,小金趕緊走過來低聲說:「我背你過去?」我推開他,說:「我自己可以。」我把拐杖交給小金,鼓起勇氣,單腳蹦上第一塊石頭,緊接著又一鼓作氣連續蹦過三塊石頭,勝利地來到主人的家門口。
這是一幢三層小樓,裡面的裝飾是我從未想像過的華麗。進門便是客廳,猩紅色的窗簾巨幕一般懸掛在高大的窗邊,米色的牆紙,天花板是彩色浮雕,讓我想起小時候常去的那家電影院的天花板。傢具是清一色的紅木仿古傢具,四四方方的沙發,四四方方的茶幾,還有樓上的那幾個緊閉的房門,也是紅木的。幾盆綠色植物規規矩矩地擺在沙發旁,茶幾旁,樓道里,還有幾塊鍾乳石,冷冷地立在牆角,主人說那些石頭每一塊都價值十幾萬。
客廳的一側是一間盥洗間,這是專門洗手上的地方,紅木櫃上嵌著兩個洗手池,我們洗了手之後,就進到餐廳用餐了。當然,餐廳也是一派豪華。只是那些菜,很家常。一份是雞肉,還有一份是扣肉,肉肥油大,因為等我的緣故,菜冷了,那些油都凝了,我是從來不吃雞的,肥肉更不吃。幸好,有一碟主人自家腌制的鹹菜不錯,我只吃那道菜。主人指著那盤肥膩膩的白切雞對我說:「我出來打拚這么多年,什麼都吃過了,還是最愛吃我老婆做的這道菜。」我看著他的妻子,很樸素的一個農村婦女,主人也是一副很樸素的農村大叔的形象,只是因為富有,他毫無農村人的膽怯,而是說話朗朗,舉止利落。
吃罷飯,主人又把我們請到客廳喝茶。我心不在焉地喝著茶,納悶地環視著著華麗的房子,這里,每一個細節都金碧輝煌,包括熱情洋溢的主人。可是,這樣用鈔票糊起來的房子,怎麼就給我不像家的感覺?傢具是冷的,石頭是冷的,垂掛的窗簾也是冷的。這些冷冷的擺設,讓我拘束,小金也是拘拘謹謹、唯唯諾諾的樣子,這大概就是財富劃在我們之間的城池吧
8. 豐子愷《竹影》
簡介
豐子愷(1898.11.9-1975.9.15)原名豐潤,又名豐仁,浙江桐鄉石門鎮人,名仁,又名嬰行。我國現代著名畫家、文學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翻譯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解放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美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等職。被國際友人譽為「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 。豐子愷風格獨特的漫畫作品影響很大,深受人們的喜愛。他的作品內涵深刻,耐人尋味。
自幼愛好美術,1914年入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從李叔同學習繪畫和音樂。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對他的思想影響甚大。1917年與同學組織桐蔭畫會。1919年師范學校畢業後,與同學數人在上海創辦上海專科師范學校,並任圖畫教師。1921年東渡日本短期考察,學習繪畫、音樂和外語。1922年回國到浙江上虞春輝中學教授圖畫和音樂,與朱自清、朱光潛等人結為好友。回國後從事美術、音樂教學,曾任上海開明書店編輯、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美術教授。同時進行繪畫、文學創作和文學、藝術方面的編譯工作。1924年,與友人創辦立達學園。抗戰期間,輾轉於西南各地,在一些大專院校執教。文藝刊物《我們的七月》4月號首次發表了他的畫作《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其後,他的畫在《文學周報》上陸續發表,並冠以「漫畫」的題頭。自此中國才開始有「漫畫」這一名稱。1925年成立立達學會,參加者有茅盾、陳望道、葉聖陶、鄭振鋒、胡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職於上海藝術大學。1929年被開明書店聘為編輯。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由開明書店出版。七七事變後,率全家逃難。1937年編成《漫畫日本侵華史》出版。1939年任浙江大學講師、副教授。1942年任重慶國立藝專教授兼教務主任。1943年起結束教學生涯,專門從事繪畫和寫作。陸續譯著出版《音樂的常識》、《音樂入門》、《近世十大音樂家》、《孩子們的音樂》等面向中小學生和普通音樂愛好者的通俗讀物,為現代音樂知識的普及作了許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畫冊《子愷漫畫選》。1952年後歷任上海文史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上海市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上海市文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等。工繪畫、書法,亦擅散文創作及文學翻譯。
豐子愷,是中國現代受人景仰的漫畫家,散文家。他的繪畫,文章在幾十年滄桑風雨中保持一貫的風格:雍容恬靜,其漫畫更是膾炙人口。豐先生作品流傳極廣,失散也很多,就是結集出版的五十餘種畫冊也大多絕跡於市場,給讀者帶來極大遺憾。在豐子愷先生的作品中,漫畫恐怕是最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意境,比如《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幾個茶杯,一卷簾櫳,便是十分心情。豐先生的許多漫畫,都是以兒童作為題材的,例如《阿寶赤膊》,《你給我削瓜,我給你打扇》和《會議》。讀豐先生的兒童漫畫,讓我們這些所謂的成人都覺得慚愧。什麼時候,我們這個世界,能少一些欺詐,少一些執著,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豐子愷的散文,在我國新文學史上也有較大的影響。主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隨筆二十篇》《甘美的回憶》《藝術趣味》《率真集》等。這些作品除一部分藝術評論以外,大都是敘述他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和日常接觸的人事,表現濃厚的生活情趣。
豐子愷小傳 豐華瞻(子)
父親於一八九八年(清光緒二十四年)十一月九日生於浙江省崇德縣石門灣(今桐鄉縣石門鎮)。祖上在石門鎮開一家小染坊。祖父名豐
璜(字斛泉),長於詩文,於一九零二年鄉試時中「舉人」。父親是祖父的第七個孩子,是長子;父親的姐弟大多夭折早亡。父親八歲時,
祖父就患肺病去世。父親九歲時進私塾讀書,十二歲入石門灣西溪小學。一九一四年他十六歲時,到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讀書。浙江第一師范的教師李叔同先生(後出家,法號「弘一法師」)教他圖畫、音樂,發現他的才能,鼓勵他向繪畫方面發展。李先生不但精於圖畫、音樂,也擅長戲劇、文學、書法,對父親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
一九一九年父親畢業於浙江第一師范後,在上海專科師范任教。一九二一年初赴日本留學。在東京參加洋畫研究會與音樂研究會。年底由日本返國。
一九二二年,父親在浙江上虞白馬湖春暉中學任教。這時開始作漫畫。有幾幅畫發表於《我們》雜志上。一九二四年父親辭去春暉中學職到
上海創辦立達學園。一九二五年父親的漫畫在鄭振鐸主編的《文學周報》上連續發表,稱為〖子愷漫畫〗。一九二五年十二月由文學周報社出版《子愷漫畫》,內收畫六十幅,這是父親的第一本畫集,也是中國的第一本漫畫集。
從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三七年間陸續出版的畫集有《子愷畫集》、《護生畫集》、《學生漫畫》、《兒童漫畫》、《都會之音》、《雲霓》、
《人間相》等。其中除描寫詩詞意境、兒童生活與學生生活的畫外,有大量的畫揭露舊社會的黑暗與勞動人民所受的苦難。同一時期中父親出版了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車廂社會》等,又出版了大量的音樂書與藝術理論書,如《音樂入書》、《中文名歌五十曲》、《近世十大音樂家》、《西洋畫派十二講》、《藝術趣味》、《藝術漫談》等。
一九三七年抗戰爆發。十一月,父親率全家逃難。從故鄉出發,經江西,到達湖南長沙。後遷廣西桂林。一九三九年春,父親受浙江大學
之聘,到廣西宜山浙大任教。後隨浙大遷往貴州遵義。一九四二年秋,父親到達四川重慶,任教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一年後辭職,在家著述為生。
抗戰期間父親在西南各省出版的畫集有《漫畫阿Q正傳》、《大樹畫冊》、《客窗漫畫》、《畫中有詩》等。一九四一年在遵義繪成《子凱漫畫全集》,至一九四五年十二月由開明書店在上海出版。《全集》共分六冊,收畫四百二十四幅。
一九四五年抗戰結束,次年父親回到杭州。一九四六至四八年住在杭州期間出版的畫集有《又生畫集》與彩色版《子愷漫畫選》等。
建國後父親一直住在上海。任上海市人民代表與政協委員,又任全國政協委員。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學藝術家聯合會副主席。一九六零年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大部分時間在家著述。
建國以後父親主要從事翻譯俄文與日文的文學作品。譯有《獵人筆記》、《夏目漱石選集》、《源氏物語》等。畫集方面出版的有《繪畫魯迅小說》、《子愷漫畫選》(一九五五年)、《豐子愷兒童漫選》英文本與印尼文本(一九五六年)、彩色的《豐子愷畫集》(一
九六三年)。
父親一生著作豐富,共有一百五十多種。他在繪畫、文學、音樂、書法、藝術理論與翻譯等各方面都作出了貢獻。他在國內外都有較大的
影響。
十年浩劫期間,父親被林彪、『四人幫』加上莫須有罪名,遭到殘酷迫害,身心備受摧殘。一九七零年初他患重病,卧病半年。病癒後,他不顧林彪、『四人幫』的迫害,仍堅持作畫,並從事翻譯。但由於長期受折磨,患了肺癌。一九七五年九月十五日,父親在陰霾蔽日的情況下含恨長逝。
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在上海龍華公墓大廳舉行隆重的骨灰安放儀式。上海市領導同志在骨灰安放儀式悼詞中指出:父親痛恨舊社會
的反動統治,用美術創作來表示他的正義感和斗爭精神;建國後他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忘我地進行勞動,熱情歌頌了中國共產黨,歌頌了
社會主義。宣讀了中共上海市委為父親徹底平反的決定。
豐子愷作品
著有:《緣緣堂隨筆》、《豐子愷書法》等。
著作書目:
《子愷漫畫》1926,開明
《子愷畫集》1927,開明
《西洋美術史》1928,開明
《緣緣堂隨筆》(散文集)1931,開明;增訂本,1957,人文
《子愷小品集》1933,上海開華書局
《隨筆二十篇》1934,天馬
《藝術趣味》(散文集)1934,開明
《繪畫與文學》(論文集)1934,開明
《近代藝術綱要》(論文)1934,中華
《車廂社會》(散文集)1935,良友
《藝術叢話》(論文集)1935,良友
《豐子愷創作選》(散文集)1936,上海仿古書店
《藝術漫談》1936,上海人間書屋
《緣緣堂再筆》(散文集)1937,開明
《漫畫阿Q正傳》1939,開明
《子愷近作散文集》1941,成都普益圖書館
《藝術修養基礎》(論文集)1941,桂林文化供應社
《畫中有詩》(詩配畫)1943,桂林文光書店
《教師日記》(日記體散文集)1944,重慶崇德書店
《藝術與人生》(論文集)1944.1,桂林民友書店
《古詩新畫》(子愷漫畫全集之一)1945,開明
《兒童相》(子愷漫畫全集之二)l945,開明
《學生相》(子愷漫畫全集之三)1945,開明
《民間相》(子愷漫畫全集之四)1945,開明
《都市相》(子愷漫畫全集之五)1945,開明
《戰時相》(於愷漫畫全集之六)1945,開明
《率真集》(散文集)1946,上海萬葉書店
《小鈔票歷險記》(童話)1947,上海萬葉書店
《子愷漫畫選》1955.11,人民美術出版社
《子愷漫畫全集》1962.11,香港嶺南出版社
《緣緣堂集外遺文》明川編,1979,香港問學社
《豐子愷散文選集》1982,上海文藝
《緣緣堂隨筆集》1983,浙江文藝
翻譯書目:
《苦悶的象徵》(理論集)日本廚川白村著,1925,商務
《藝術概論》日本黑田鵬信著,1928,開明
《初戀》(小說)俄國屠格涅夫著,1931,開明
《自殺俱樂部》(長篇小說)英國史蒂文生著,1932,開明
《獵人筆記》俄國屠格涅夫著,1953,文生
《子愷漫畫選》自序
我作這些畫的時候,是一個已有兩三個孩子的二十七八歲的青年。我同一般青年父親一樣,疼愛我的孩子。我真心地愛他們:他們笑了,我覺得比我自己笑更快活;他們哭了,我覺得比我自己哭更悲傷;他們吃東西,我覺得比我自己吃更美味,他們跌一交,我覺得比我自己跌一交更痛……。我當時對於我的孩子們,可說是"熱愛"。這熱愛便是作這些畫的最初的動機。
我家孩子產得密,家裡幫手少,因此我須得在教課之外幫助照管孩子,就像我那時一幅漫畫中的《兼母之父》一樣。
我常常抱孩子,喂孩子吃食,替孩子包尿布,唱小曲逗孩子睡覺,描圖畫引孩子笑樂;有時和孩子們一起用積木搭汽車,或者坐在小凳上"乘火車"。我非常親近他們,常常和他們共同生活。這"親近"也是這些畫材所由來。由於"熱愛"和"親近",我深深地體會了孩子們的心理,發見了一個和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兒童世界。兒童富有感情,卻缺乏理智;兒童富有慾望,而不能抑制。因此兒童世界非常廣大自由,在這里可以隨心所欲地提出一切願望和要求:房子的屋頂可以要求拆去,以便看飛機;眠床里可以要求生花草,飛蝴蝶,以便遊玩;凳子的腳可以給穿鞋子;房間里可以築鐵路和火車站;親兄妹可以做新官人和新娘子;天上的月亮可以要它下來……。成人們笑他們"傻",稱他們的生活為"兒戲",常常罵他們"淘氣",禁止他們"吵鬧"。這是成人的主觀主義看法,是不理解兒童心理的人的粗暴態度。我能熱愛他們,親近他們,因此能深深地理解他們的心理,而確信他們這種行為是出於真誠的,值得注意的,因此興奮而認真地作這些畫。
進一步說,我常常"設身處地"地體驗孩子們的生活;換一句話說,我常常自己變了兒童而觀察兒童。我記得曾經作過這樣的一幅畫:房間里有異常高大的桌子、椅子和床鋪。一個成人正在想爬上椅子去坐,但椅子的座位比他的胸膊更高,他努力攀躋,顯然不容易爬上椅子;如果他要爬到床上去睡,也顯然不容易爬上,因為床同椅子一樣高;如果他想拿桌上的茶杯來喝茶,也顯然不可能,因為桌子面同他的頭差不多高,茶杯放在桌子中央,而且比他的手大得多。這幅畫的題目叫做《設身處地做了兒童》。這是我當時的感想的表現:我看見成人們大都認為兒童是准備做成人的,就一心希望他們變為成人,而忽視了他們這准備期的生活。因此傢具器雜都以成人的身體尺寸為標准,以成人的生活便利為目的,因此兒童在成人的家庭里日常生活很不方便。同樣,在精神生活上也都以成人思想為標准,以成人觀感為本位,因此兒童在成人的家庭里精神生活很苦痛。過去我曾經看見:六七歲的男孩子被父母親穿上小長袍和小馬褂,戴上小銅盆帽,教他學父親走路;六七歲的女孩子被父母親帶到理發店去燙頭發,在臉上敷脂粉,嘴上塗口紅,教他學母親交際。我也曾替他們作一幅畫,題目叫做《小大人》。現在想像那兩個孩子的模樣,還覺得可怕,這簡直是畸形發育的怪人!我當時認為由兒童變為成人,好比由青蟲變為蝴蝶。青蟲生活和蝴蝶生活大不相同。上述的成人們是在青蟲身上裝翅膀而教它同蝴蝶一同飛翔,而我是蝴蝶斂住翅膀而同青蟲一起爬行。因此我能理解兒童的心情和生活,而興奮地認真地描寫這些畫。
以上是我三十年前作這些畫時的瑣事和偶感,也可說是我的創作動機與創作經驗。然而這都不外乎"舐犢情深"的表現,對讀者有什麼益處呢?哪裡有供讀者參考的價值呢?怎麼能幫助他們在生活中發見畫材呢?
無疑,這些畫的本身是瑣屑卑微,不足道的。只是有一句話可以告訴讀者:我對於我的描畫對象是"熱愛"的,是"親近"的,是深入"理解"的,是"設身處地"地體驗的。
畫家倘能用這樣的態度來對付更可愛的、更有價值的、更偉大的對象而創作繪畫,我想他也許可以在生活中--尤其是在今日新中國的生氣蓬勃的生活中--發見更多的畫材,而作出更美的繪畫。如果這句話是對的,那麼這些畫總算具有間接幫助讀者的功能,就讓它們出版吧。
豐子愷放生趣聞
豐子愷先生是我國有名的漫畫家,他去世已多年,遺留給後人以豐富的藝術遺產。豐子愷的漫畫可謂別具風格,他有著國畫的深厚根基,寥寥幾筆,就勾勒出生動的圖像。特別是他取材多是人世間的辛酸事,為勞苦大家抱不平,因而他的漫畫深受人們所喜愛。
人道是豐子愷有一副菩薩心腸,這話可不假。豐子愷是篤信佛教的,他是一位虔誠的居士,一生都苦口婆心地勸人們護生戒殺。他也因放生而鬧出了一則趣聞。
抗日戰爭之前,在蘇州緣緣堂期間,有一次,豐子愷先生從石門灣攜帶一隻雞,要到杭州雲棲放生。但是他對雞也起了惻隱之心,不忍心像常人一般在雞腳的部位捆縛起來把雞倒提著,於是撩起自己的長袍把雞放在裡面,外面用手兜著。由石門灣乘船經崇德,到長安鎮轉乘火車。因為他用手兜著的布長袍裹面鼓起了一團東西,看過去這個怪模樣很可疑,因此在長安鎮火車站引起了一個便衣偵探的懷疑,便一直追蹤著,同車到達杭州,一出站門便衣偵探便把他捉住,恰巧站外早有人迎侯豐子愷,於是彼此說明原委,偵探才知跟錯了人。豐子愷捧著要放生的母雞,引得在場眾人大笑不已。
豐子愷為什麼篤信佛教呢?他既是受了弘一法師的影響,而更主要的是受了父親的薰陶。他父親豐斛泉在一九二零年中了舉人,但是因故未去北京趕上最後一科的科舉會試,眼看清朝已在風雨飄搖,仕途無望,只好在家設塾授徒,維持生計。豐斛泉為人平易可親,熱心助入。鄰里親朋故凡有婚喪之事,都請他撰聯題書。他也為人代筆書信,或代書契約等,都從不計較酬金。
豐斛泉一次為漁人代筆,知道漁人窮苦,沒有接受酬金。一天,漁人送來大小水魚七隻,水魚亦即是鱉。豐斛泉平素誠心信佛,好為善舉。當夜,他夢見有七位穿著裙子的女人向他跪拜求救,大呼「老爺救救,老爺救救—」豐斛泉猛地醒來,深感夢境奇怪,反覆思量,不得其解。檢點平日自己所作所為,也沒有見愧於心之事,但是夢境使他整日坐立不安。忽然悟到水魚四周有一圈軟皮,俗稱作「裙」,因此相信是七隻水魚托夢向他求救,便立即全數放生。
豐子愷幼承家教,在作為佛教居士之後,更加愛好放生。他繪有《護生畫集》六集,流傳於世。每年農歷四月初八相傳是釋迦牟尼誕生日,佛教徒習慣在這一天放生。豐子愷在每年這一天,買來螺獅蜆蚌魚蝦,帶領子女一同去放生,就是平日,也不時親自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