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腦椅,辦公椅的正確坐姿,你坐對了嗎
達寶利DY101工學電腦椅腰靠的第二個創新點在於摒棄了舊式的軟塑膠條支撐結構,因為軟塑膠條提供的彈力性能差、彈性弱、不耐疲勞、易變形斷裂。達寶利DY101採用新一代彈力系統,內置橫向扭力彈簧,回彈力反饋飽滿,彈性更持久。採用強化金屬,彈簧耐用不變形。無論用戶怎樣動,腰靠始終支持腰部,更適合長時間工作。
B. 八仙桌不要了怎麼弄
年夜飯的大圓桌
新年剛過,現如今每年的年夜飯,不管是在家裡吃還是去飯店,通常都是圍著圓桌落座。大量出現的圓桌可能會讓許多人認為,或許在古代社會就已經出現了圓桌,並一直沿用至今。但真實情況卻並不是這樣,就是在傢具十分完備的明代,圓桌都未曾出現,到清代乃至民國,圓桌才逐漸出現在尋常百姓家,直到今天成為人們日常使用的物件。這個轉變是怎麼發生的呢?
一、坐姿與傢具
今天日本人的生活一如過去,席地而坐,如果中國人去體驗這種生活方式,可能很快就堅持不住了,腿疼。但我們的祖祖輩輩,在高足傢具進入中國之前的千餘年時間里,一直過著席地而坐的起居生活。席地而坐才是我們的正統坐姿,今天習以為常的垂腳而坐反而是違反禮制與習慣的,垂腳而坐這種生活方式是在佛教進入中國後帶入的。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曾出現多次中國人與佛門中人圍繞如何「坐」的問題展開的爭論。
大秦賦 跪坐
中國人認為席地而坐才能表達一種肅穆與尊重對方的意味,而佛教徒的垂腳高坐是十分傲慢無禮的行為。可以說當時的中國士人對垂腳而坐是很反感厭惡的,但令他們無可奈何的是,佛教與中國文化的融合極大改造了中國文化的面貌,其影響直至今天依舊存在。無論雙方爭論得怎樣激烈,「踞坐」的形式還是強勢闖入了中國人的生活,並對原有的席地而坐的方式進行改造。
踞坐與盤腿而坐是不同的,後者不需要任何傢具,而前者則需要有相應的椅子或凳子。可以說坐姿徹底改變了中國的飲食生活習慣,至宋代時,踞坐已取代盤坐成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這帶來的是中國人在傢具上的巨大變革,首先就是坐具的出現與大量生產,進而茶幾、桌椅、桌案等傢具也逐漸升高,以適應踞坐狀態後人的高度的提升。
清平樂 高桌與高椅
二、圓形桌椅的出現
盡管高足桌椅已經大量出現並逐漸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當中的一部分,但大型的圓形桌椅卻始終未曾出現。究其原因,這與中國古人一以貫之的「天圓地方」理念有關,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圓與方的搭配是固定的,是不可逾越的禮儀,而大圓桌是與「天圓地方」理念相背離的,因此很少被人使用。
天圓地方是古代中國人對世界的想像
中國人向來十分重視祭祀文化,對天抱有崇高的敬仰之情。以天壇為例,盡管最為核心的部分是圓形建築,但作為地基的整個天壇廣場四周卻是方的,完全符合「天圓地方」理念。這種觀點導致中國的傢具無論怎樣發展,一直到明代,都始終未曾出現大型圓桌圓椅,大多依舊是長方形的桌子板凳。即使是皇帝使用的桌椅板凳也依然是長方形的,大型圓桌椅始終沒能成為傢具家族的成員。
「天圓地方」的天壇
直至清代雍正年間,大型圓桌椅才算正式出現。為什麼直到清朝才會出現今日的圓桌椅呢?這很好理解,清是我國最後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滿人取代漢人成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與漢人不同的是,滿人並沒有「天圓地方」的概念,盡管他們入主中原後吸收借鑒了大量中原文化,但滿族始終保持了他們的民族特性沒有丟失。眾所周知,雍正皇帝是一位十分勤勉的皇帝,他不像乾隆那般時常下江南遊玩,他的任務就是在京城辦公,因此他對傢具等物件的要求也更高一些。就雍正自己而言,他無聊時也會自己設計一些物件玩意兒,然後交由工匠製作。
方型傢具一直占據著中國古代的主流傢具
1730年,宮廷內大臣接到皇帝的聖旨,要求他做一張紅漆或者黑漆的桌子,但與以往都不一樣的是,這次雍正皇帝特意要求做一張「圓桌」。不但桌子要圓的,還要在圓桌中間的柱子上安上可以旋轉的軸承,讓桌子可以旋轉起來,這與今日的旋轉圓桌可以說如出一轍。此番要求完全是雍正個人的發明,他並不受中原文化有關「天圓地方」概念的影響,而是出於實用與情調發明了這樣的桌子,而令他也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桌子在數百年後會徹底走進千家萬戶。
清朝圓形桌
三、逐漸流行開來的圓桌
雍正皇帝發明圓桌後不久便去世,其子乾隆皇帝本身就是愛玩的帝王,他對圓桌的興趣更超過了其父。在今日可以看到的許多有關乾隆的人物畫圖中,但凡出現桌椅的,桌子大多以圓桌為主,畫中的乾隆經歷了從年少到年老的人生變化,但圓桌卻作一以貫之地出現在圖畫中。由此可見乾隆皇帝對於圓桌是多麼的喜愛。
清代著名小說《紅樓夢》當中,也有大量描繪圓桌的記載。眾所周知,在小說前半段,賈府的奢華是出了名的,各種宴會與酒席數不勝數,就在許多次描寫中,圓桌多次「出鏡」。例如第三十八回當中的「把那大團圓桌子放在當中」,第七十五回當中的「凡桌椅形式皆是圓的,特取團圓之意」等,既交代了圓桌的普及,還交代了圓桌的寓意,與今日象徵團圓美滿的含義是一樣的。至於在其他民間繪畫、文學筆記記載當中,圓桌出鏡率也很高,由此可見圓桌的出現雖然並沒有取代方桌,但已逐漸與其成比肩之勢。
《紅樓夢》中的圓桌
文史君說
今天司空見慣的大圓桌,其實出現的時間並不長。一張小小的圓桌,反映了中國古代思想觀念的變化,以及北方少數民族文化與中原漢族文化之間的適應。在中與西、野蠻與文明的融合過程中,中國人逐漸擯棄了席地而坐的傳統坐姿,借鑒並採用了外來的垂腳而左,同時高足傢具也開始流行普及開來。但桌案始終以方形為宗,以與「天圓地方」理念相契合。然後隨著滿清入關,中原漢族文化遭到一次重創,圓桌才沖破「天圓地方」理念的約束而被創造並普及開來。
參考文獻
吳美鳳:《大圓桌的由來》,《紫禁城》2015年第11期。
陳永軍:《淺談傳統圓桌的傳承與創新》,《天工》2018年第8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陽)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C. 摩伽人體工學椅是如何矯正我們的坐姿的呢
這個問題我還是有發言權的,因為在購買摩伽人體工學椅前我也做了一點功課,現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脊椎其實是一條正常的曲線,有它自己的生理曲度,所以選擇人體工學椅的第一條就是能夠撐住你的脊椎。摩伽人體工學椅的座椅可靈活調節高低,調節的機關是卡扣式的,無極調高,不會費力。坐下去的時候調整高度,屁股塞進去以後,我們能感受到椅子托住骨盆和腰椎,讓我們不會塌下去,身體可以自然的拉直。
D. 站立辦公好還是用人體工學椅子好
當然是站立式辦公更有益於健康,因為它是主動的,有意識的改變長期久坐形成的不良習慣和姿勢。
現代人靜多動少,人只要站立就會不斷的動,人動氣血就活,陽氣才能充足。像一些腰椎病,頸椎病都是長期久坐,導致氣血郁滯經脈失養造成的。站立起來這些疾病慢慢都會遠離我們。
隨時隨地都可以站立式辦公,時間長度以自己站著舒服不累為宜,累了就坐會兒或者走會兒。什麼事情都有個度,當然站一整天不可取了,站立時間長了,中間可以適當走一走,高抬腿走走,倒退走走,橫著走走,也可以活動一下手臂,平舉,上舉都不錯,不費力又抻拉到了手臂的經脈。
E. 「榻」是何種形制的傢具為何中國見不到
很多人都知道床榻,床榻是不是一樣的呢?床是一個可以躺著的地方,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是在床上睡覺的,榻是一個半卧式的坐著工具,這個是不是類似於我們的躺椅呢?我們現在的躺椅是一個舒服的椅子,中間是一個可以伸縮的布料,將身體包裹著,在夏天的時候可以躺在上面休息一下,至於榻是不是躺椅,我也不知道。
榻這個東西只是在一定時期流行的物件,很多喜歡古董的話,說不定會收藏這個,但是,我覺得這個東西沒有太大的實用價值了,要不然,這個東西是可以流傳下來的,現在的傢具樣式和花樣很多,你喜歡什麼樣的傢具呢?
F. 球形布沙發,可按自己喜好改變坐姿的大球沙發叫什麼哪有賣
懶人沙發,上淘寶買比較劃算,市面上賣都要300多,淘寶上便宜點。不過要注意尺寸,大小,填充材料還有面料。建議買用沙發填充專用保麗龍3次發泡,直徑大概3毫米左右填充的,面料最好還是純棉的沙發專用面料。淘寶價格在120--300之間
G. 一長條傢具,坐在床上或沙發上時手肘靠著的,叫什麼名字啊
這個可以搭胳膊肘的部位叫扶手,功能有兩個,一個是坐下時肘部可以搭在上面,增加人的舒適度。另一個就是當人們從坐姿變為站姿,可以扶著扶手借力,使站立更容易更加省力,而有了這個扶手,老人站立也更加安全,扶手~雖然只是座椅上一個小小的附加物件,但是卻體現了古人的大大智慧。
H. 高座傢具的普遍應用是在哪個朝代
宋時高座傢具已相當普遍,高案、高桌、高幾也相應出現,垂足而坐已成為固定的姿勢,中國歷史上的起居生活變革由坐姿而定。城鎮生活的繁榮使高檔宅院、園林大量興建,打造傢具以布置房間成為必然,這給傢具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宋代,是中國傢具史中空前發展的時期,也是傢具空前普及的時期。宋代傢具品種有床、榻、桌、案、凳、箱、櫃、衣架、巾架、盆架等,還出現了專用傢具如琴桌、棋桌等。傢具形式也多種多樣。僅桌子一項已有正方、長方、長條、圓桌、半圓桌,還有炕桌、炕案;凳子有方、長方、等形式;椅子有靠背椅、扶手椅、圈椅、交椅等。宋代還發明了燕幾,有一定的比例規格,它的特點是可以隨意組合,可聚可散,可長可短,縱橫離合。宋代傢具在製作上也不有少變化,開始使用束腰、馬蹄、螞蚱腿、雲興足、蓮花托等各種裝飾形式。宋代,我國已基本完成起居方式的轉變,供垂足坐的高形傢具占絕對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