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式紅木裝修的榫卯結構有什麼特點
中式紅木裝修的榫卯結構歷史悠久。研究發現,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使用榫卯了,榫卯結構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工藝創造,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傳統傢具(特別是用明清傢具)之所以達到今天的水平,與對這種特徵的運用有著直接的關系,也正是這種巧妙結構的運用,提升了中式傢具的藝術價值,尤為國外傢具和建築藝術家們所贊嘆。中式傢具之所以又被稱之為傳統傢具,榫卯結構是核心。
榫卯結構組合的紅木裝修裝飾比用鐵釘連接的傢具更加結實耐用,特點主要有:
第一,榫卯結構是榫和卯的結合,是木件之間多與少、高與低、長與短之間的巧妙組合,這種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之間向各個方向的扭動。而鐵釘連接就做不到。比如,用鐵釘將兩根木棖做T字形組合,豎棖與橫棖很容易被扭曲而改變角度,而用榫卯結合,就不會被扭曲。其次,金屬容易銹蝕或氧化,而真正的紅木傢具,可以使用幾百年或上千年。許多明式傢具距今幾百年了,雖顯滄桑,但木質堅硬如初。如果用鐵釘組合這樣的傢具,很可能木質完好,但由於連接的金屬銹蝕、疲勞、老化等,而使傢具或裝飾散架。
第二,榫卯結構的紅木木作裝飾便於運輸。許多紅木裝飾是拆裝運輸的,到了目的地再組合安裝起來的,非常方便。如果用鐵釘連接傢具,雖說可以做成部分的分體式,但像椅子等小木件較多的傢具,就做不到了。
第三、榫卯結構的紅木裝飾便於維修。純正紅木傢具可以使用成百上千年,總會出現問題的,比如某一根棖子折斷了需要更換等。用鐵釘連接的紅木裝飾,做這處拆卸更換就不像榫卯結構紅木裝飾來得容易。
第四、榫卯品質高。紅木木質堅硬,而鐵釘是靠擠和鑽勁硬楔進去的,此過程極易造成木材劈裂,這一點木工師傅都非常清楚。而使用榫卯連接紅木傢具,可以大大提升紅木裝飾的內在品質,這也是傳統工藝製作的紅木裝飾具有增值收藏價值的一個重要原因。
❷ 如今的紅木傢具,還都是用榫卯結構的嗎
中國以前的手工藝幾乎是很偉大的,而且他們能想出這樣的方法,也是我們古代人民的聰明智慧。比如我們以前的木製傢具一般都是採用的榫卯結構,但是現在一般也用的是這樣的結構。
雖然現在都很流行不以沙發,但是紅木的實木傢具還是沒有過時。而且一般這些傢具的製作方法幾乎都是沒有怎麼變的,只不過樣式款式這些更潮流了。
❸ 榫卯結構有什麼優點
其主要優點如下:
1、榫卯結構是榫和卯的結合,是木件之間多與少、高與低、長與短之間的巧妙組合,這種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之間向各個方向的扭動。而鐵釘連接就做不到。比如,用鐵釘將兩根木棖做T字型組合,豎棖與橫棖很容易被扭曲而改變角度,而用榫卯結合,就不會被扭曲。
2、金屬容易銹蝕或氧化,而真正的紅木傢具,可以使用幾百年以上。如果用鐵釘組合,很可能木質完好,但由於連接的金屬銹蝕、疲勞、老化而使傢具散架。
3、榫卯結構的傢具便於運輸。許多紅木傢具是拆裝運輸的,到了目的地再組合安裝起來的,非常方便。如果用鐵釘連接傢具,雖說可以做成部分的分體式,但像椅子等小木件較多的傢具,就做不到了。
4、榫卯結構的傢具便於維修。純正紅木傢具可以使用成百上千年,總會出現問題的,比如某一根棖子折斷了需要更換等。用鐵釘連接的傢具,做這處拆卸更換就不象榫卯結構傢具來得容易。
5、榫卯品質高。紅木木質堅硬,而鐵釘是靠擠和鑽勁硬楔進去的,此過程極易造成木材劈裂,這一點木工師傅都非常清楚。而使用榫卯連接紅木傢具,可以大大提升紅木傢具的內在品質,這也是傳統工藝製作的紅木傢具具有增值收藏價值的一個重要原因。
❹ 通過什麼方法能准確辨別紅木傢具是不是真榫卯結構
看痕跡,榫卯結構通過肉眼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看出來,傢具它有榫卯結構的痕跡,沒有螺絲釘。
❺ 榫卯結構概念及特點
凸出來的榫頭和凹進去的卯眼扣在一起,兩塊木頭就會緊緊地相握,不再分離,從此木頭就有了生命。
榫卯是中國古典紅木傢具的靈魂,不用一顆鐵釘,單憑其中的榫卯結構,便可以使用上千年,依然堅固美麗。除了精美、實用等優點,紅木傢具榫卯結構透出的內蘊陰陽、相生相剋、以制為衡的道家思想以及老祖宗順應木材本質而製作的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世界觀,逐漸被世人認識。 特點一:堅固耐用
榫卯結構的傢具就是利用原木材本身打造成的凹凸特點相結合而成的。而非卯榫結構的傢具則需要釘子、螺絲的配合才能製成,釘子、螺絲一旦生銹、腐蝕、脫落,那麼傢具就會散架。所以卯榫結構的傢具無可非議地更加堅固更加耐用。特點二:環保健康
榫卯結構的傢具除了天然的原木材本身,並沒有其他的物質添加進去。它不比非卯榫結構的傢具需要各種粘結劑、膠水的輔助才能製成。從單一的用料上來說更簡單,也更環保健康。
❻ 明清傳統紅木傢具為什麼要用榫卯結構,榫卯結構的好處 有哪些呢
一、榫卯結構比用鐵釘連接的傢具結實耐用。 第一,榫卯結構是榫和卯的結合,是木件之間多與少、高與低、長與短之間的巧妙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個方向的扭動。而鐵釘連接就做不到。其次,金屬容易銹蝕或氧化,而真正的紅木傢具,可以使用幾百年或上千年。如果用鐵釘組合,很可能木質完好,但由於連接的金屬銹蝕、疲勞、老化而使傢具散架。二、榫卯結構的傢具便於運輸。 紅木傢具是拆裝運輸的,到了目的地再組合安裝起來的,非常方便。如果用鐵釘連接傢具,雖說可以做成部分的分體式,但像椅子等小木件較多的傢具,就做不到了。 三、榫卯結構的傢具便於維修。 四、由於紅木木質堅硬, 而鐵釘是靠擠和鑽勁硬楔進去的,此過程極易造成木材劈裂。 五、使用榫卯連接紅木傢具 比使用鐵釘優勢更大,能夠大大提升紅木傢具的內在品質。
❼ 榫卯結構的優點有什麼
榫卯結構技術有哪些優勢?你知道嗎?老木匠告訴你
中國是世界古代文明四大國之一。當時中國的許多古典工藝和技術遠遠領先於世界水平。榫卯結構是這些技術中最輝煌的一點,榫卯結構是一種將凹凸部分結合在兩種木結構上的連接方式。凹部和凸部相互咬合,起到連接和穩固的作用。
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國建築、傢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是在兩個構件上採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進部分叫卯。其特點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釘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體現出中國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榫卯結構是我國最古老的傳統工藝,它不僅僅只是牢固,它可以巧妙的配合木料收縮和膨脹,讓木製傢具更結實,更穩固,更耐用。
一、榫卯在傢具業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首先,榫卯結構組合的傢具比用鐵釘連接的傢具更加結實耐用。這種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之間向各個方向的扭動。而鐵釘連接就做不到。比如,用鐵釘將兩根木棖做T字型組合,豎棖與橫棖很容易被扭曲而改變角度,而用榫卯結合,就不會被扭曲。
其次,金屬容易銹蝕或氧化,而真正的實木傢具,可以使用幾百年或上千年。許多明式傢具距今幾百年了,雖顯滄桑,但木質堅硬如初。如果用鐵釘組合這樣的傢具,很可能木質完好,但由於連接的金屬銹蝕、疲勞、老化等,而使傢具散架。所以現在大多數人在裝修時仍然都更喜歡實木傢具。
再次,實木傢具通過榫卯結構的結合後,提升了它的橫向縱向咬合力,變得更加穩定,它與實木材質的膨脹系數相融合,不會因為季節變換、溫度變換而產生太大的變化。相比那些釘子組裝的框架傢具,使用不了多久就會開始晃悠,榫卯結構大大提升了傢具的使用壽命,並且保持美觀。
另外,榫卯傢具在運輸方面更加便捷。很多紅木傢具可以先拆卸運輸後再組裝。但那種釘子裝訂的傢具就做不到了。
再就是榫卯品質高
榫卯被稱作紅木傢具的「靈魂」,木構件上凸出的榫頭與凹進去的卯眼,簡單地咬合,便將木構件結合在一起,由於連接構件的形態不同,由此衍生出千變萬化的組合方式,使紅木傢具達到功能與結構的完美統一。
紅木木質堅硬,而鐵釘是靠擠和鑽勁硬楔進去的,此過程極易造成木材劈裂,這一點木工師傅都非常清楚。而使用榫卯連接紅木傢具,可以大大提升紅木傢具的內在品質,這也是傳統工藝製作的紅木傢具具有增值收藏價值的一個重要原因
還有一點,就是榫卯傢具損害後可以只更換壞掉的那一部分,而不需要整體全部換掉。
❽ 中式紅木裝修的榫卯結構有幾種類型
中式紅木傢具區別與其他類型傢具的標志之一是精妙的榫卯結構。中國古典紅木傢具在各個部位的接合處使用榫結構卯合,是中國傳統傢具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紅木傢具通常在相連接的兩個或兩個以上構件上採用一種凹凸的接合方式,其中,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槽、卯眼。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紅木傢具中常見的五種榫卯結構。
第一,兩塊薄板拼合時常用「龍鳳榫」,即用榫舌和榫槽拼接。
紅木板拼合後,為增加牢度、防止其彎翹,在反面開槽,將梯形長榫格穿人,稱為「穿帶」。這種榫稱為「燕尾榫」。厚的紅木板的直角接合處常使用悶榫角接合和明榫角接合。明榫接合比較粗糙,常用在看不見的地方,如抽屜的拐角處。有的紅木傢具工匠技術高超,能將很薄的紅木板用「悶榫」接合。
第二,傢具的很多地方都會出現橫豎材的交接,都會使用「格肩榫」。
圓材接合,橫材細、豎材粗,可在豎材的中心接合,也可在豎材的邊上一點接合,後者可以使橫材的一面與豎材的一面平,類似後者這樣的接合稱為「飄肩」。方材接合時因為款式的需要會產生「大格肩」和「小格肩」的樣式,橫材穿透豎材的情況稱為「透榫」, 否則為「半榫」。多數傢具為了不露痕跡都採用「半榫」,少數傢具出於款式考慮,不僅採用「透榫」,還會故意伸出去。
第三,古人為了讓桌面下沒有橫杖影響腿腳的活動,用「霸王杖」取代橫杖的固定作用。
霸王杖上端用木銷釘和桌下的「穿帶」相連固定,下端使用「勾掛榫」和桌腿相連,腿上的榫眼為直角梯台形上小下大,榫頭也為這種形狀上翹,納和榫眼後,下面空當墊入木楔,杖子就被卡牢,不會退出。如果先拔去楔子,又可將杖子拿下。
第四,紅木傢具在弧形彎材結合處常常難以找到接縫,是使用了「楔釘榫」。
紅木圈椅上的椅圈就是用這種榫將幾段弧形木料連接起來的。先在木料兩端做兩片合掌式的形狀,頭部再做槽和舌頭,互相抱穿後,不再移動,在搭腦中部鑿方孔,將頭粗尾細的方形楔釘插人,兩段弧形就連成一體了。
第五,「夾頭榫」在宋代的中式傢具案子上已開始使用。
明代紅木傢具的這種榫卯結構發展得很成熟,並有多種變異。基本製作是在案腿上打槽,頂端再做嵌人桌面底部的榫頭,將牙板和牙頭夾在槽中。這種榫結構還按照傢具款式做出各種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