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利皇後鋼鍋咋不鎖水
對於家家戶戶的廚房來說,鍋碗瓢盆可以說是必備的東西了。一個好鍋對於飯菜口感的影響也是非常大,在人們追求健康環保的今天,安利皇後鍋順勢而生。安利皇後禍以無油煙的特點被很多家庭使用,在帶來美味的同時還節能環保。
(安利皇後鍋)
安利皇後鍋具令安利在中國大陸的產品陣營從已有的營養保健食品、美容化妝品、個人護理用品、家居護理用品延伸到家居科技產品第五條線。說起安利的皇後鍋,優點還是很多的,比如省煤氣、無油煙。還有就是,把所有食物和調料放進去,不加一滴水,蓋上鍋蓋,能煮出一鍋湯菜,體現了皇後鍋能鎖住食物的營養和水分的優點。為了讓人們熟悉這些特點,安利公司甚至開發了一個APP,教人們如何用皇後鍋高效便捷地煮出各種中西式菜餚。
安利皇後鍋採用優質的18/8不銹鋼精製而成,材質堅固、耐用,性質穩定、安全。鍋身採用五層式結構,不但導熱快速均勻,且能維持較長時間的保溫效果,只需中、小火即可進行烹飪,節省能源。傳統圓底設計,不但方便食物翻炒,配合高鍋蓋和大直徑還能打造出超大的煮食空間,既可用於大家庭多人口食用,亦可滿足宴請賓客之需。通過蒸汽鎖的形成,可實現獨特的VITALOK低溫免水煮食法,能在短時間內烹調出營養、可口的佳餚,並能減少油煙產生。
擁有貼心人體工學設計的鍋蒂及鍋耳,採用隔熱式樹脂,可耐溫度高達204攝氏度,好拿不燙手。且經過霧面處理,握提更順手。鍋耳配有加長的防火鋼圈,避免熱力燙手,亦可用於鍋身的懸掛儲存。鍋蒂特設的蒸汽活門可在烹飪時調解鍋內蒸汽,護指裝置則可防止拿取鍋蓋時燙傷。磨砂拋光加工,外形簡單大方,猶如精緻的工藝品。
而且對於這套安利皇後鍋來講,可以說是孝敬父母不錯的選擇。無油煙比較健康,擁有這樣一套安利皇後鍋,可以省去他們很多的煩惱,讓他們在家裡也能吃到美味健康的食物,這也是作為子女的一片孝心,對於他們來講做出來的不僅是美味的食物,更是濃濃親情,吃進去的不僅是飯菜,更是子女對於父母的一份孝心,這也是安利的初衷,希望將這份情懷帶給食人間煙火的千家萬戶中去。
(安利皇後鍋)
所以說,安利皇後鍋還是非常值得我們擁有的,不僅使用壽命比較長,而且環保無油煙,不容易附著污垢,清洗起來也比較容易。當然最重要的是,做出來的食物比較健康有營養,還能節能環保。
㈡ 台灣LIVingLab智能家居好不好
我去看過他們,感覺還可以,但是開關面板不是特別好看,我覺得他們不用非得指定品牌還是不錯的,現在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種還算可以,就是不知道有沒有更好的,在對比這看看
㈢ 初中古詩文賞析 急!!!!!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譯】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苦辛,
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周星。
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
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里的浮萍。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汗青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愛國詩人。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末,全力抗敵,兵敗被俘,始終不屈於元人的威逼利誘,最後從容就義。他後期的詩作主要記述了抗擊元兵的艱難歷程,表現了堅貞的民族氣節,慷慨悲壯,感人至深。
這首詩是文天祥被俘後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但限於篇幅,在寫法上是舉出入仕和兵敗一首一尾兩件事以概其餘。中間四句緊承「干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中,亡國的悲劇已不可避免,個人命運就更難以說起。但面對這種巨變,詩人想到的卻不是個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遺憾兩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從而扭轉局面。同時,也為自己的孤立無援感到格外痛心。我們從字里行間不難感受到作者國破家亡的巨痛與自責、自嘆相交織的蒼涼心緒。末二句則是身陷敵手的詩人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這使得前面的感慨、遺恨平添了一種悲壯激昂的力量和底氣,表現出獨特的崇高美。這既是詩人人格魅力的體現,也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處遠遠超出了語言文字的范圍。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解釋
在巴山楚水這些凄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船的旁邊正有千帆駛過,病樹的前頭卻是萬木爭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懷美酒振奮精神。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803—約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屬縣)人。晚唐詩人。入仕後累官至遷膳部員外郎。朋黨之爭時,被李德裕排擠,而後復為用。入朝,官至中書舍人。《全唐詩》編其詩入卷。他關心國事,反對藩鎮割據,擁護中央集權,主張抵禦入侵之敵,反對腐化,同情人民。他曾寫《原十六了》、《罪言》等軍事論文,分析藩鎮割據之病源及邊防戰守之事,其意透徹,但無人問津。他喜歡兵法,注釋過《孫子》,他的詩文亦受兵法影響,意氣縱橫,抑揚跌宕。他的《答庄充書》說「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是用兵法來比喻創作。他的詩與李商隱齊名。其政治詩如長篇《感懷詩》共五十三韻,是學杜甫的《北征》和《詠懷五百字》。反映現實的律詩如《河湟》、《早雁》等都蘊含著深沉的對時政批評之諷。藝術上最有特色的是寫景抒情的七絕,詠史詩《過華清宮絕句》、《赤壁》等頗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義深婉,風格飄逸。由於國熱已如江河日下,故這些詩常流露感傷情調。其《阿房宮賦》也為人稱道且標志著文賦體之形成。生平祥見《新唐書》卷一六六。有《樊川文集》。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出身於有文化教養的寒門地主家庭。祖父蘇序是詩人,父蘇洵長於策論,母程氏親授以書。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1.蘇軾的《水調歌頭》,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歷代選蘇軾詞的也總選到這一首。
這詞作於丙辰(宋神宗熙寧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蘇軾四十一歲,時為密州(現在的山東諸城)太守。題說「兼懷子由」,當時蘇軾與其弟子由已經六七年不見了。
一份難得的沉重----《山坡羊 潼關懷古》賞析
張養浩的《山坡羊 潼關懷古》把潼關的地形與歷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寓情於景,觸景生情,以潼關作為歷史的見證者,發出一聲沉甸甸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嘆。
張養浩於天歷二年(公元1329年),因關中旱災,,任陝西行台中丞以賑災民。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一「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一「怒」字讓讀者耳邊回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為此景所動,「山河表裡潼關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關之氣勢雄偉窺見一斑,如此險要之地,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的感慨。「望西都,意躊躇」,作家身處潼關,西望舊朝故都長安,萬千滋味湧上心頭,遙想當年,秦之阿房,漢之未央,規模宏大,彌山縱谷,可如今崇麗之宮闕,寸瓦尺專皆盪然無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務,他不禁感慨萬千,「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里作家面對繁華過後的廢墟所發出的「傷心」實乃悲涼。為秦漢舊朝統治者悲涼,恐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種局面是他們不曾想到的吧!同時亦為百姓悲涼,為彰顯一個時代的輝煌,集國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築,民之苦不可言;然而輝煌過去,隨即而來是朝代的變換,百姓在戰爭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讓作家沉重的說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千古流傳的語句。
《元史·張養浩傳》載:"天歷二年,關中大旱,飢民相食,特拜陝西行台中丞。既聞命,即散其家之所有與鄉里貧乏者,登車就道,遇餓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退隱,對於張養浩來說是不得已而為之,當國家需要他時,百姓有了災難的時候,他不顧自己年已六十,仍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他不再為個人的命運憂慮,不再為官場的險惡所嚇倒,義無反顧地登上了救民於災難的路途。他的感情與思想一下子便從"五柳庄"的桃花源里跳了出來,全身心地傾注到對國家與民眾的責任上。救災期間,他"親登華岳悲哀雨,自舍資財拯救民","路逢餓殍須親問,道遇流民必細詢",贏得了"滿城都道好官人"([中呂·喜春來])的美譽,並且,他一路寫下了許多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優秀之作,其中用[中呂·山坡羊]曲調寫下的九首懷古曲,成為不朽之作。這九首曲中,最有名的是《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由於作者目睹了人民的災難,故而在路經潼關之時,追古撫今,首先想到的是百姓的苦難,對壯觀之景、帝王功業,並無贊美之情,而是將歷史的興亡與百姓的災難聯系了起來,表達了深刻的主題。特別是最後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以議論結尾,發表了自己的歷史見解,發聾振聵,說明歷史上無論是朝代的興起還是衰亡,受苦遭殃的都是老百姓,從而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封建政權與廣大人民的根本對立性。劉熙載在《藝概·詞曲概》中說:"曲家之手,往往尤重小令。蓋小令一闕中,要具事之首尾,又要言外有餘味,所以為難,不似套數可以任我鋪排也。"張養浩的這只曲子,雖寥寥數語,卻高度概括,精警深刻,醒人耳目。[山坡羊]的另一首《驪山懷古》也有異曲同工之效:
驪山回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以"驪山懷古"為題,回顧了歷史上歷朝歷代的興衰交替,最後以"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結尾,顯示了作者對歷史興亡的大徹大悟。伴隨著各個王朝的興亡交替,是無休無止的破壞,無數的物質文明和精神財富都化為灰燼,今天的贏家把輸家的一切付之一炬,那麼誰能保證他不是明天的輸家呢?如此看來,這輸輸贏贏又有什麼意義呢?這就強烈而又冷靜地批判了封建統治者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殘酷廝殺焚燒及奪得政權後大興土木的奢侈無度。
《北邙山懷古》從另一個角度表現了作者的興亡之感:
悲風成陣,荒煙埋恨,碑銘殘缺應難認。知他是漢朝君,晉朝臣?把風雲慶會消磨盡,都做北邙山下塵。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
起首便渲染出凄愴悲涼的氣氛。這些埋葬在北邙山上的君臣們,生前把榮華富貴、風雲慶會享受個夠,然而,死後也不過是北邙山下的一扌不土。是人,便不免一死,而一旦死去,便萬事皆休。那麼,生前的尊貴與否,死後的衰榮如何,又有什麼意義呢?結句的"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語氣冷雋悲涼,表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感悟。張養浩的懷古組曲,站在對人生的深刻透視、對歷史的大徹大悟的高度,高屋建瓴,視野開闊,氣勢蒼莽雄渾,感慨深沉悲壯,風格質朴古拙,展示了一個政治家的胸懷與氣魄。
張養浩在人生的最後時刻,除了懷古組曲外,還用了一系列反映當時賑災過程的作品,如[中呂·喜春來]:
路逢餓殍須親問,道遇流民必細詢。滿城都道好官人。還自哂,只落得白發滿頭新。
前兩句所言情景,與史書本傳所載的"遇餓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是完全吻合的。為百姓如此鞠躬盡瘁,贏得"滿城都道好官人"的贊譽,而作者本人卻認為,為百姓應該更加盡心盡職。[南呂·一枝花]中的一首表達了這種心情:
恨不得把野草翻騰做菽粟,澄河沙都變化做金珠,直使千門萬戶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祿。眼覷著災傷教我沒是處,只落得雪滿頭顱。
面對著眾多的災民,嚴重的旱情,政府的賑糧如杯水車薪,無濟於事。雖然他個人曾上奏天子,請行納粟補官之令,並帶頭拿出自己的財物作為救濟之用,但嚴重的災情又不是個人區區之力所能回轉的。在心焚如火的情況下,不免產生了"把野草翻騰做菽粟,澄河沙都變化做金珠"的幻想。《元史》本傳載,張養浩"到官四月,未嘗家居,止宿公署,夜則禱於天,晝則出賑飢民,終日無少怠。每一念至,即撫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關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張養浩最終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為國為民的絕唱。
張養浩曲子總的特色是立意高遠,感情深厚,氣勢雄渾,結構嚴謹。在這總的特色之下,每一類曲子又自有特色。寫景曲輕快自然,飄逸閑適如行雲流水;懷古之作境界闊大,沉鬱雄渾,能夠高度地概括出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寫官場仕途之作深刻悲愴,揭示出官場的本質和為官的岌岌可危;反映百姓疾苦的作品深遠而感傷,將作者的一顆赤子之心捧獻在讀者面前。
㈣ 古靈精探中家雋到底喜歡誰
本來是愛邢晶晶的,後來給卓琪勾引了,因為晶晶忙於破案,加上跟於子朗的接觸,使得家雋吃醋後出軌,最後家雋也確實是喜歡卓琪的!
㈤ 李賀在治學方面具有哪些精神
人物生平
李賀(790~816),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李昌谷、李奉禮,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自稱隴西長吉、龐眉書客、唐諸王孫、李長吉。李賀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家居福昌之昌谷,後人因稱李昌谷.體貌細瘦,巨鼻,通眉,長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寫詩上.外出時背一破囊,得句即寫投囊中,暮歸足成詩篇.他的母親見他作詩辛苦,責怪說:"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雖家道沒落,但李賀志向遠大,勤奮苦學,博覽群書,順利通過河南府試,獲得了「鄉貢進士」的資格。但李賀的競爭者毀謗他,說他父名晉肅,當避父諱,不得舉進士。韓愈曾為此作《諱辯》,駁斥無恥奧步,鼓勵李賀應試。但無奈「闔扇未開逢猰犬,那知堅都相草草」,禮部官員昏庸草率,李賀雖應舉赴京、卻未能應試,遭饞落第。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
詩詞特色
李賀詩受楚辭、古樂府、齊梁宮體、李利杜、韓愈等多方面影響,經自己熔鑄、苦吟,形成非常獨特的風格,因而被稱為「詩鬼」。
最大的特色,就是想像豐富奇特、語言瑰麗奇峭。長吉上訪天河、游月宮;下論古今、探鬼魅,他的想像神奇瑰麗、旖旎絢爛。長吉刻意錘煉語言,造語奇雋,凝練峭拔,色彩濃麗。他的筆下有許多精警、奇峭而有獨創性的語言。如「羲和敲日玻璃聲」(《秦王飲酒》)、「銀浦流雲學水聲」(《天上謠》)、「玉輪軋露濕團光」(《夢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語,比比皆是。可以說,尚「奇」是長吉所處的時代、特別是他的良師益友韓愈所代表的韓孟詩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愛行》、《感諷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
長吉詩的另一大特點就是較多地寫古體詩、寫樂府,很少寫當時流行的近體詩,現存詩作無一首七律。李賀在樂府詩的繼承和創新方面作出了傑出貢獻,借古寓今,或諷或嘆,靈活多變,渙然有新意。在同時代的「元白」、「張(籍)、王(建)」兩派樂府外,別開境界,獨樹一幟。他特別擅長短篇,如《天上謠》、《夢天》、《帝子歌》等,是後人稱為「長吉體」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隱、溫庭筠的古詩,就是走李賀所開辟的道路。宋人賀鑄、周邦彥、劉克庄、謝翱、文天祥,元人薩都剌、楊維楨,明人湯顯祖,清人曹雪芹、黎簡、姚燮,都受到李賀詩的影響。
杜牧(《李長吉歌詩敘》)贊之為「騷之苗裔。」王夫之(《唐詩評選》)說:「長吉於諷刺,直以聲情動今古」,「真與供奉(李白)為敵。」毛先舒《詩辨坻》說:「大歷以後,解樂府遺法者,惟李賀一人。設色濃妙,而詞旨多寓篇外。刻於撰語,渾於用意。」薛雪(《一瓢詩話》)認為:「唐人樂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禮、溫助教(即溫庭筠),尤益另炷瓣香。」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依約楚辭,而意取幽奧,辭取環奇。」高棅稱他為「天縱奇才」(《唐詩品匯》);姚文燮以為他「力挽頹風」(《昌谷集注凡例》);黎簡甚至說:「論長吉每道是鬼才,而其為仙語,乃李白所不及」。魯迅先生同情李賀的不幸,且「年輕時較愛讀唐朝李賀的詩」,在他手書古人的詩文中,李賀是最多的一位。毛澤東主席與陳毅元帥探討詩詞時也曾說:「李賀的詩很值得一讀,不知你有興趣否?」(《致陳毅》)
毋庸諱言,李賀的詩也有不少缺點。一方面由於過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語意晦澀、堆砌詞藻,藝術形象欠完整,情思脈絡欠連貫。杜牧含蓄地說:「賀能探尋前事,所以深嘆恨古今未嘗道者,如《金銅仙人辭漢歌》、《還自會稽歌》,求取情狀,離絕遠去筆墨畦徑間,亦殊不能知之。」錢鍾書評曰:「長吉穿幽入仄,慘淡經營,都在修辭設色,舉凡謀篇命意,均落第二義。」(《談藝錄》)另一方面由於李賀仕進無路,體弱多病,盡管是一個青年詩人,但在作品中出現的「死」字卻達20多個,「老」字達50多個。這反映了他對好景不常、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有的詩中也流露生命短促、及時行樂的思想。貶李者說是「牛鬼蛇神太甚」(張表臣《珊瑚鉤詩話》),甚至認為是「詩之妖」(潘德輿《養一齋詩話》)。 王世貞用一個「過」字來簡要概括長吉詩,還是很有道理的。
吳企明說:「如果假詩人以年壽,使他有更廣闊的社會觀察和創作實踐,那麼,詩人的思想將會更成熟,觀察和表現社會生活將會更為寬廣和深刻,他的缺陷和弱點將會更少一些,長吉詩將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詩作概覽
李賀一生,以詩為業。他的《高軒過》贊韓愈和皇甫湜的詩文「筆補造化天無功」,也可以作為他的自我評贊。他的詩,包括四方面內容:
(1)諷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會現象。他寫這類作品,有一定的現實基礎。早年家居昌谷,鄰近洛陽到長安的大道,征調運輸所必經,使他對人民所受重賦剝削,統治階級所為淫奢惡行,有所見聞;後來京城羈旅,游歷南北,貴族官僚的腐朽驕奢,宦官集團的亂政無能,藩鎮割據的禍國殃民,貪官污吏的橫行不法,下層人民的受苦受難,進一步激發詩人的憤慨。李賀所寫這一類詩篇,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相當廣闊,有的是直陳時事,有的是借古刺今:①隱射抨擊永貞宮變的,如《漢唐姬飲酒歌》;②批判唐憲宗沉湎迷信、追求長生的,如《仙人》、《昆侖使者》、《神弦》、《苦晝短》、《官街鼓》;③擁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的,如《秦王飲酒》、《雁門太守行》、《古鄴城童子謠效王粲刺曹操》、《上之回》;④揭露藩鎮禍國殃民的,如《猛虎行》、《公出無門》;⑤ 反映權貴驕奢淫逸、好景不常的,如《榮華樂》、《秦宮詩》、《牡丹神曲》、《夜飲朝眠曲》、《貴公子夜闌曲》、《嘲少年》、《梁台古愁》;⑥諷刺宦官專權、亂政無能的,如《呂將軍歌》、《感諷五首》(其二)、《感諷六首》(其二、四);⑦反映邊塞敵人侵擾、抗敵士兵艱苦生活的,如《摩多樓子》;⑧揭露統治階級剝削壓迫的,如《老夫采玉歌》、《感諷五首》(其一);⑨同情妃嬪悲苦生活的,如《宮娃歌》、《堂堂》;⑩反映少數民族軍事活動的,如《黃家洞》。
(2)個人發憤抒情。李賀有積極用世的政治懷抱,雖然因仕途困厄,疾病纏身,存在「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開愁歌華下作》)的消沉情緒,但也有許多詩篇反映對「臣妾氣態間,唯欲承箕帚」的官宦生活不滿,表現「天荒地老無人識」的不平;他也不甘沉淪,發出「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少年心事當拏雲,誰念幽寒坐嗚呃」的豪言壯語,更滿懷著「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雄心壯志。《贈陳商》、《送沈亞之歌》、《野歌》、《致酒行》等正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3)寫神仙鬼魅的題材。長吉插上想像的翅膀,以奔放熱烈的浪漫主義情懷,描摹神仙境界,王母娘娘、嫦娥等神話人物,銀河、月宮等天國風光,出現在《天上謠》、《夢天》等名作中,極盡奇麗譎幻之觀。但長吉詩也有另一種鬼魅世界的可怕描述:「鬼燈如漆點松花」(《南山田中行》)、「鬼雨灑空草」(《感諷五首》其三)、「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秋來》)、「百年老梟成木魅,笑聲碧火巢中起」(《神弦曲》),這也是後人稱其為「詩鬼」的重要原因。李賀詩中多仙境鬼域,一方面是因為他極度坎坷的人生有時令他極度的迷茫苦悶,然而更多的是體現他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東指羲和能走馬,海塵新生石山下」(《天上謠》),「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浩歌》)等詩肯定了萬事萬物的變化,指出了滄海桑田、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神弦》、《苦晝短》等詩更是直接寫出神鬼的虛誕,矛頭直指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唐憲宗,抨擊他一心追求長生不老的荒唐。杜牧說:「梗莽邱隴,不足為其怨恨悲愁也」,「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李長吉歌詩敘》),是對這類詩篇的總評。
(4)詠物等其他題材。其中如《李憑箜篌引》、《申鬍子觱篥歌》、《聽穎師彈琴歌》等,通過「石破天驚」的奇特想像和比喻等手法,描繪音樂家的高超技藝和動人的音樂美,並抒發了作者的懷抱,給人以很深的感受。《楊生青花紫石硯歌》,贊頌了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手工藝。《羅浮山人與葛篇》,描寫織布老人織雨剪湘的絕技。還有《昌谷北園新筍四首》,借詠筍以贊美青春的活力;《馬詩二十三首》(長吉屬馬),借詠馬以反映現實政治,抒發作者的憤激心情。後兩組詩並且運用了李賀不常用的絕句形式。這類詩總的表現了李賀詩題材的廣度和思想的深度。而象《美人梳頭歌》一類作品,則體現了作者對貴族婦女生活的態度(一說新婚燕爾描寫自己的妻子)。
詩詞集錦
李賀存世之作二百餘首(一說243),著有《李賀詩全集》。
《高軒過》
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
雲是東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羅心胸,元精耿耿貫當中。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夢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致酒行》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主父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拏雲,誰念幽寒坐嗚呃。
《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金銅仙人辭漢歌並序》
魏明帝青龍九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秦王飲酒》
秦王騎虎游八極,劍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聲,劫灰飛盡古今平。
龍頭瀉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洞庭雨腳來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銀雲櫛櫛瑤殿明,宮門掌事報一更。花樓玉鳳聲嬌獰,海綃紅文香淺清,黃鵝跌舞千年觥。
仙人燭樹蠟煙輕,清琴醉眼淚泓泓。
《漢唐姬飲酒歌》
御服沾霜露,天衢長蓁棘。金隱秋塵姿,無人為帶飾。
玉堂歌聲寢,芳林煙樹隔。雲陽台上歌,鬼哭復何益。
鐵劍常光光,至凶威屢逼。強梟噬母心,奔厲索人魄。
相看兩相泣,淚下如波激。寧用清酒為,欲作黃泉客。
不說玉山頹,且無飲中色。勉從天帝訴,天上寡沈厄。
無處張繐帷,如何望松柏。妾身晝團團,君魂夜寂寂。
蛾眉自覺長,頸粉誰憐白。矜持昭陽意,不肯看南陌。
《還自會稽歌並序》
庾肩吾於梁時,嘗作宮體謠引,以應和皇子。及國勢淪敗,肩吾先潛難會稽,後始還家。仆意其必有遺文,今無得焉,故作還自會稽歌以補其悲。
野粉椒壁黃,濕螢滿梁殿。台城應教人,秋衾夢銅輦。
吳霜點歸鬢,身與塘蒲晚。脈脈辭金魚,羈臣守迍賤。
《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老夫飢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杉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村寒白屋念嬌嬰,古台石磴懸腸草。
《野歌》
鴉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銜蘆鴻。 麻衣黑肥沖北風,帶酒日晚歌田中。
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寒風又變為春柳,條條看即煙蒙蒙。
《苦晝短》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
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食熊則肥,食蛙則瘦。
神君何在?太乙安有?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
吾將斬龍足,嚼龍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為服黃金、吞白玉?
誰是任公子,雲中騎白驢?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
《馬詩二十三首》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南園十三首》
【其一】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
【其五】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其六】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昌谷北園新筍四首》
【其一】 籜落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
【其二】 斫取青光寫楚辭,膩香春粉黑離離。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
【其三】 家泉石眼兩三莖,曉看陰根紫脈生。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其四】 古竹老梢惹碧雲,茂陵歸卧嘆清貧。風吹千畝迎雨嘯,鳥重一枝入酒尊。
《仁和里雜敘皇甫湜》
大人乞馬癯乃寒,宗人貸宅荒厥垣。橫庭鼠徑空土澀,出籬大棗垂朱殘。
安定美人截黃綬,脫落纓裾瞑朝酒。還家白筆未上頭,使我清聲落人後。
枉辱稱知犯君眼,排引才升強絙斷。洛風送馬入長關,闔扇未開逢瘈犬。
那知堅都相草草,客枕幽單看春老。歸來骨薄面無膏,疫氣沖頭鬢莖少。
欲雕小說干天官,宗孫不調為誰憐。明朝下元復西道,崆峒敘別長如天。
《感諷五首》
【其一】
合浦無明珠,龍洲無木奴。足知造化力,不給使君須。越婦未織作,吳蠶始蠕蠕。
縣官騎馬來,獰色虯紫須。懷中一方板,板上數行書。不因使君怒,焉得詣爾廬?
越婦拜縣官,桑牙今尚小。會待春日晏,絲車方擲掉。
越婦通言語,小姑具黃粱。縣官踏飧去,簿吏復登堂。
【其二】
奇俊無少年,日車何躃躃。我待紆雙綬,遺我星星發。都門賈生墓,青蠅久斷絕。
寒食搖揚天,憤景長肅殺。皇漢十二帝,唯帝稱睿哲。一夕信豎兒,文明永淪歇。
《楊生青花紫石硯歌》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佣刓抱水含滿唇,暗灑萇弘冷血跡。
紗惟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熏。干膩薄重立腳勻,數寸秋光無日昏。
圓毫促點聲靜新,孔硯寬碩何足雲。
《羅浮山人與葛篇》
依依宜織江雨空,雨中六月蘭台風。博羅老仙時出洞,千歲石床啼鬼工。
蛇毒濃凝洞堂濕,江魚不食銜沙立。欲剪湘中一尺天,吳娥莫道吳刀澀。
《天上謠》
天河夜轉漂回星,銀浦流雲學水聲。玉宮桂樹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纓。
秦妃卷簾北窗曉,窗前植桐青鳳小。王子吹笙鵝管長,呼龍耕煙種瑤草。
粉霞紅綬藕絲裙,青洲步拾蘭苕春。東指羲和能走馬,海塵新生石山下。
《浩歌》
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
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細煙。箏人勸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問誰?
不需浪飲丁都護,世上英雄本無主。買絲綉作平原君,有酒惟澆趙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衛娘發薄不勝梳。看見秋眉換新綠,二十男兒那刺促。
《古悠悠行》
白景歸西山,碧華上迢迢。今古何處盡?千歲隨風飄。
海沙變成石,魚沫吹秦橋。空光遠流浪,銅柱從年消。
《神弦》
女巫澆酒雲滿空,玉爐炭火香咚咚。海神山鬼來座中,紙錢窸窣鳴旋風。
相思木貼金舞鸞,攢蛾一啑重一彈。呼星召鬼歆杯盤,山魅食時人森寒。
終南日色低平灣,神兮長在有無間。神嗔神喜師更顏,送神萬騎還青山。
《神弦曲》
西山日沒東山昏,旋風吹馬馬踏雲。畫弦素管聲淺繁,花裙綷縩步秋塵。
桂葉刷風桂墜子,青狸哭血寒狐死。古壁彩虯金帖尾,雨工騎入秋潭水。
百年老鴞成木魅,笑聲碧火巢中起。
《秋來》
桐風驚心壯士苦,衰燈絡緯啼寒素。誰看青簡一編書,不遣花蟲粉空蠹?
思牽今夜腸應直,雨冷香魂吊書客。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
《呂將軍歌》
呂將軍,騎赤兔。獨攜大膽出秦門,金粟堆邊哭陵樹。
北方逆氣污青天,劍龍夜叫將軍閑。將軍振袖撫劍鍔,玉闕朱城有門閣。
溘溘銀龜搖白馬,傅粉女郎火旗下。恆山鐵騎請金槍,遙聞菔中花箭香。
西郊寒蓬葉如刺,皇天新栽養神驥。廝中高桁排蹇蹄,飽食青芻飲白水。
圓蒼低迷蓋張地,九州人事皆如此。赤山秀挺御時英,綠眼將軍會天意。
《送沈亞之歌並序》
文人沈亞之,元和七年,以書不中第,返歸於吳江。吾悲其行,無錢酒以勞,又感沈之勤請,乃歌一解以送之。
吳興才人怨春風,桃花滿陌千里紅。紫絲竹斷驄馬小,家住錢塘東復東。
白藤交穿織書笈,短策齊裁如梵夾。雄光寶礦獻春卿,煙底驀波乘一葉。
春卿拾材白日下,擲置黃金解龍馬。攜笈歸江重入門,勞勞誰是憐君者。
吾聞壯夫重心骨,古人三走無摧捽。請君待旦事長鞭,他日還轅及秋律。
《贈陳商》
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楞伽堆案前,楚辭系肘後。人生有窮拙,日暮聊飲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須白首?凄凄陳述聖,披褐鋤俎豆。學為堯舜文,時人責衰偶。
柴門車轍凍,日下榆影瘦。黃昏訪我來,苦節青陽皺。太華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苦無寸尋,一上戛年斗。公卿縱不憐,寧能鎖吾口?李生師太華,大坐看白晝。
逢霜作樸樕,得氣為春柳。禮節乃相去,憔悴如芻狗。風雪直齋壇,墨組貫銅綬。
臣妾氣態間,唯欲承箕帚。天眼何時開?古劍庸一吼。
《巫山高》
碧叢叢,高插天,大江翻瀾神曳煙。楚魂尋夢風颯然,曉風飛雨生苔錢。
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濕雲間。
《出城》
雪下桂花稀,啼烏被彈歸。關水乘驢影,秦風帽帶垂。
入鄉試萬里,無印自堪悲。卿卿忍相問,鏡中雙淚姿。
《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
掃斷馬蹄痕,衙回自閉門。長槍江米熟,小樹棗花春。向壁懸如意,當簾閱角巾。
犬書曾去洛,鶴病悔游秦。土甑封茶葉,山杯鎖竹根。不知船上月,誰棹滿溪雲?
《京城》 驅馬出門意,牢落長安心。兩事誰向道,自作秋風吟。
《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
人物評價
李賀是中唐重要的作家。因為政局混亂及自身失意,其詩多揭露時弊之作和憤懣不平之音。既有昂揚奮發之氣,也有感傷低沉之情;既有熱烈奔放的抒懷,也有凄冷虛幻的意境;既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也有及時行樂的頹唐。他作詩態度認真嚴肅,嘔心瀝血,屬意創新,形成了想像奇特、思維奇譎、辭采奇麗的獨特風格。在同時代的韓、孟、元、白諸家之外別樹一幟,啟迪了晚唐的詩歌創作。但由於過分標新立異,也有的作品晦澀險怪。有《李長吉歌詩》。
㈥ 智能家居怎麼安裝
智能家居如何安裝設計:
1.裝修前電路設計:所有照明線路配零火線;電路已經布設,或者裝修後安裝,可以用單火開關,不用考慮零線。
2.調光開關必須配置白熾燈或者鹵素光源;如果使用單火開關,每一路功率要大於5瓦,並且不能使用老式啟輝器燈,否則開關不能控制,或出現閃爍現象,零火開關不需要考慮。
3.
12V電源的產品用電源適配器(也就是變壓器)轉成220V。
4.
4路DVR主機的攝像頭必須布置12V電源線+視頻線,不帶DVR主機的網路雲攝像機只需布置12V電源線,為保險起見,須增加網路線,方便數據清晰傳輸;雲攝像機如果吊頂上,需要在懸掛位置預留電源。
5.電動窗簾需要有電源提供,裝修時需要布設電源到窗簾一端附近,如果需要窗簾控制器,需要在一定高度,方便操作位置預留86盒,電源布設到86盒,同時從86盒出去3根線到窗簾電機,需要穿管埋線到牆內。
6.設計有場景開關的位置,比如門口和卧室床頭,要預留86盒及電源線;如果是裝修後改裝設計,可以使用電池的自定義場景開關,就不需要預留電源。
7.衛生間有大功率用電器的請區分開單獨控制,比如浴霸,有的要裝兩個浴霸,功率較高,需要單獨電路控制,或者使用大功率燈控。
8.
86盒安裝注意:由於智能家居開關面板後面部分比傳統的稍大,所以在布置穿線管時不要露出太多,盒內要保持較大的空間,如果電線較多,可以把86盒嵌入深一點。
9.如果安裝開窗器、機械手、噴灌系統、背景音樂等,需要在就近位置預留電源。
㈦ 智能家居到底該怎麼玩 小米雋舜
這些年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智能家居是OTT的重要入口的事實已經不言而喻,大家在選購家居時也會不自覺的往這方面考慮,那麼智能家居應該注意哪些方案呢?
首先,個人認為智能家居的本旨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譽誠智能家居(系統)是根據用戶的習慣去設定的,一定要以更好的生活去選擇,不要跟風;"你的家
你想像",建議首先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來安排家電位置及開關插孔布局,千萬不要嫌改水電麻煩,該改的地方一定要改;
只要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去做的設計布局,譽誠智能家居(系統)只是錦上添花。就目前環境來說建議優先考慮生活用水和空氣這塊兒的智能家居(單品)設備,可以現在就開始考察和咨詢相關意向品牌;
目測無線智能家居(系統)未來會橫行,安裝方式依據目前國內市場各不相同,如果考慮到裝修時要裝智能家居(系統)可以咨詢相關意向品牌,如果是後裝,則不用擔心那麼多;PS:智能家居(系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存在的,個人認為"為了用手機控制一切而智能的智能家居是偽智能",要在生活中不知不覺、順其自然的享受智能帶來的便利,這才是智能家居真正存在的意義
㈧ 有誰知道在靚家居裝修怎麼樣
這期主要教大家怎麼把家居裝修的好看又溫馨
本回答來自好好住用戶創新生活提案,更多裝修攻略,居家經驗,歡迎登陸好好住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