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歐傢具設計的啟示與感想 2000字論文
特的珍品。
北歐傢具設計創新的啟示
當今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傢具製造國和出口國,而傢具設計也將面臨更大的機遇和挑戰。傢具作為人類文化的積淀,充分體現了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歷程。隨著中國在世界政治、經濟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國人正在重塑自己的設計文化,國內的傢具設計師也在為這個目標不斷地努力著,並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問題。而被世人充分認可的北歐傢具設計創新之路,也許對我國現代傢具設計的發展有一些啟迪——
北歐風格以簡潔著稱於世,並影響到後來的「極簡主義」、「後現代」等風格。在20世紀風起雲涌的「工業設計」浪潮中,北歐風格的簡潔被推到極致。反映在家庭裝修方面,就是室內的頂、牆、地六個面,完全不用紋樣和圖案裝飾,只用線條、色塊來區分點綴。這種風格反映在傢具上,就產生了完全不使用雕花、紋飾的北歐傢具。
北歐傢具目前受到世界各地的追求與重視,最主要原因是「以人為本」設計思想的應用,滿足了現代生活方式對傢具多樣化的要求。我們中國的現代傢具設計師,應努力挖掘其成功的經驗,敏於捕捉「傢具人性化」的脈搏,追求適合人體結構的造型形式,在產品的個性特徵以及適合人體體型等方而進行研究和探討。忠實於我們設計的使用者,設計出富有生命力的傢具產品,滿足人們不同程度的需求,這些都有助於我國傢具行業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揚長避短、穩步發展。
北歐傢具設計的特點:
北歐四國雖然在政治、文化、語言和傳統上各有差異,但其相近的工業化進程及對傳統和現代的共同態度,使他們保持了傢具設計特徵上的統一,並共同走上了一條獨特的設計道路。
人情味
歐洲現代傢具興起時,曾出現過雖然功能合理,價格也能為大多數人所承受,但在造型上採用簡單的幾何形,形成呆板僵化簡單粗糙和冷漠無情的感覺,這種傢具是否能被人接受。北歐傢具在1900年巴黎博覽會初次與世界見面時,就以其既具現代化,又有人情味的展覽品在設計界引起轟動,使評論家倍加稱頌,使消費者十分青睞。為什麼北歐傢具具有如此獨特的人情味?我們考慮不外乎以下5個因素:
傳統風格
北歐傢具的現代化,傾注了各自傳統的民族特點和傳統風格,而不是激進地把現代和傳統對立起來,因此容易使本國人民甚至他國人民感到親切而被接受,必然出現了具有民族傳統特點、豐富多彩的北歐現代化傢具。
天然材料
北歐地區人民鍾愛天然材料,除了偏愛木材以外,皮革、藤、棉布織物等天然材料都賦予新的生命。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北歐也用鍍鉻、鋼管、ABS、玻璃纖維等人工材料製成經典傢具,但整體來說採用天然材料是北歐傢具別具人情味的原因之一。
簡約造型
北歐設計按原來的傳統做設計,並加以現代化。丹麥的設計師凱•保傑森曾說,「讓線條帶有一絲微笑」,道出了北歐傢具人情味的真諦。北歐四國的傢具造型是符合現代設計的主流風格-簡約僅是(Minimalism)的。簡約主義的新產品研製開發、瑣、崇尚簡約、強調精粹、重視廣泛。<p>
總之,北歐傢具是採取穩重的有思考的有分析的態度對待設計的改革。這幫新的框架設計,現代化,又有人情味的路線。
獨創性
北歐通過崇尚獨創精神,他們性些有開的,設計人,信條是「不重復自己的作品,更不抄襲別人的作品」,以至新設計、新思路層出不窮。這些獨創,往往不僅限於造型本身,而且更多的是由材料應用的創新和結構方法的創新帶來的新的造型。在這方面北歐有些創新的項目為世界傢具做出了貢獻。
生態性
北歐四國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在歐洲是比較突出的, 1994年頒布了第一個傢具生態標准-《木質傢具和傢具設置的生態標志》。他們的傢具產品也是生態型的,對不少傢具設計人來說,生態環境保護已成為當前現代傢具設計的一個主要趨勢,而且是一個持久的趨勢。生態在壓縮空機計有幾個要素:材料、能源、耐久、傳統手工藝。
科學性
二十世紀初,北歐的一批建築師根據居民要求,開始設計各自國家帶有自己民族傳統的日用傢具。從這個時期開始,傢具的設計與生產逐步走上了科學的軌道。
北歐四國十分重視傢具的科研工作,他們有各自的科研機械,設計師、建築師的設計機構也做科研工作,從功能、構造、造型、尺度、材料一直到細部都有科研工作,以保證設計質量,研究結果也幫助製造商改進生產工藝,這些成果對設計學校及傢具設計訓練班是極好的教材。隨著出品,瑞典傢具都有為消費者准備的「使用指南」。除了瑞典以外,其他三國也有類似的研究單位和研究工作。與研究單位相平行的還有傢具檢測中心,專門從事傢具材料、手工藝、結構、構造、表面處理的強度和耐久性測試。
在傢具的科學性上,人體工程學的研究是提高傢具質量的重要手段。傢具,尤其是坐具,其功能主要是舒服,人體工程學對坐具的研究將使坐具坐上去舒服並符合人體健康的標准。北歐四國的傢具設計師都重視人體工程學的研究,並應用到各自的傢具設計中去。
北歐著名設計師層出不窮,比如:
丹麥當代著名女設計師,南娜•迪策爾(Nanna Ditzel 1923-),多才多藝充滿靈感,在她半個多世紀的設計生涯中,創造出許多別出心載的獨特產品,其范圍包括傢具、室內、珠寶、紡織品等,南娜定居英國,至今仍活躍在世界設計舞台上。
南娜就讀於丹麥哥本哈根工藝美術學校傢具設計專業。1944年,年僅19歲的南娜與她未來的丈夫瓊根•迪策爾(Srgen Ditzel 1913-l961)相遇,兩人志趣相投,共同設計了一套起居室傢具參加了哥本哈根傢具協會的年展,產生了較大的反響並獲得好評。2年後,這對設計伴侶結為夫妻,並成立了自己的設計事務所,他們一直合作到1961年其夫逝世。南娜一直從事模數傢具系統的研究,他們在20世紀50年代共同創作了許多傢具和室內設計,其中包括聚脂泡沫製造的幾何造型模數組合傢具,多層夾板兒童傢具,與著名傢具設計大師威格納合作的系列藤編傢具等,這些作品都很成功,非常注重對新材料、新技術的嘗試,並在丹麥傳統手工藝的基礎上進行了傢具設計的創新。與此同時,南娜在首飾、紡織品的設計上也有許多佳作,1954年,他們出版了第一本設計著作。
1956年他們的椅子設計(Danish Chair)獲龍寧設計獎(The Lunring prize)。其後她又擔任了北歐設計獎第一位女評委。1970年南娜來到英國倫敦創立設計事務所,為世界各地著名傢具公司設計產品,l981年擔任倫敦設計與工業協會主席,成為一位具有國際影響的當代著名的丹麥女設計師。
作為一名女設計師,南娜將大師的氣質和女性的情感融為一體,非常注重產品的形式美和情感因素,在傢具設計方面她對具有節奏與韻律美感的圓弧、環形等幾何造型有著特別的愛好,她多年來一直沉迷於蝴蝶這種具有大自然造化的美麗的昆蟲,並將從中汲取的靈感用於她的傢具設計,創造了一系列充滿節奏與韻律美感的蝴蝶椅〔見圖1-3〕,成為現代傢具設計中非常獨
Ⅱ 傢具設計論文參考資料
室內設計師總會帶給人們新創意,那麼,這一季,又有哪些材料與設計使家的感覺別有風情呢。日前,在「中德設計師對話」活動中,德國夏特公司首席設計師Claudia Kuechen 女士介紹了四種生活格調與生活方式。 家居風格1:個性鮮明的「數碼動力」 ●適合人群:年輕人的新房 在高科技、流行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年輕人要求在自己的生活空間里充分體現自己的個性與獨立意識,要求絕對的「我的地盤我做主」。他們偏好純粹、鮮艷的色彩,如明亮的紅色、藍色等,追求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在紋理結構方面,他們追求的是比較現代的、時尚的、簡潔的紋理結構,如線條感很強的直條紋,或人工感很強的圓點狀的布藝、地毯或者傢具的材料。 設計建議:個性化家居的打造重在氛圍的營造與細節的體現。比如,業主可以利用圖案抽象、用色大膽的壁紙,如聖象ArtBorders藝術邊緣系列壁紙,創造個性化、藝術化的家居牆面。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而通過各種極具創意、科技感的飾品或傢具的點綴,將主人的鮮明個性體現得更加充分。 家居風格2:暖色調與自然材質搭配的「和諧家庭」 ●適合人群:幾代同堂的大家庭 對於幾代同堂、人丁興旺的大家庭來說,和諧是家居設計的終極風格。此類家居要求其中的每一個元素在獨立的同時,具備很強的兼容性,能夠得到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家庭成員的喜愛。因此,這種設計風格一般體現為適度的中庸。在色彩方面,適合採用暖色調;在材料方面,自然的材質更容易使整個家居設計融為一體。 設計建議: 要營造大家庭的溫暖、和諧感覺,消費者宜選擇鵝黃色、深紅色、灰色、咖色等暖色的牆面或地面;在建材方面,聖象與康樹合作的實木三層木地板是不錯的選擇。除了自然的原木花紋、健康環保的材質之外,這種地板還採用特殊的方法,克服了如容易藏污納垢、不防潮、易霉變等木地板問題。對於有小朋友的家庭來說,顯得格外安全和貼心。 家居風格3:空間設計簡潔的「都市時尚」 ●適合人群:時尚白領人士 「都市時尚」人群是現在大都市中比較主流的一種人群。隨著都市人群工作和生活壓力的日益加大,人們越來越希望自己的生活變得簡單一些。因此,此類消費者喜歡的家居空間是結構干凈、配飾簡潔的空間設計。他們通常偏好理性、工業化氣息濃厚的顏色與材質,如白色、黑色、藍灰等色調,以及鋼筋水泥和玻璃等家居用品。 設計建議:簡單並不意味著粗糙。事實上,越是簡單的東西,越能通過精緻的細節體現主人的不俗品位。「都市時尚」人群更重視家裝材質和家居設計細節體現出來的現代風格。比如超限時空系列壁紙,在乳白色上點綴了規則的圓型花紋,顯得簡單又別致,非常適合都市白領階層打造內斂的時尚家居空間。 家居風格4:追求舒適感的「流金歲月」 ●適合人群:中年人 「舒適感」和「價值感」是中年人最為重視的家居風格。在建材方面,地板可以選用深色的實木地板,或者大理石地板,傢具也以暖色的木質傢具為宜;配飾方面,絲質、綢緞的布藝是不錯的選擇。 設計建議:要營造舒適的家居空間,可以選擇干凈、簡潔的牆面和地板設計,以及寬大、柔軟的布藝沙發。一個重要的原則是,材料一定要優質,花色一定要大氣,能夠讓整個家居顯得厚重而典雅、溫暖而舒適
Ⅲ 傢具方面的論文選題
[論文題目]竹材在傢具設計中的應用
[論文題目]談北歐傢具設計理念與道家美學的內契合
[論文題目]談北歐室內與容傢具設計理念同儒家思想的契合
[論文題目]從傢具市場窺中國傢具設計文化定位
[論文題目]現代傢具的裝配與拆卸設計
通過對工業產品裝配階段和拆卸及回收利用階段進行的簡要分析,說明了在產品開發設計階段採取裝配設計和拆卸設計對於簡化生產工藝、節約產品成本以及對產品維修和回收再利用的重要生態意義。同時簡單介紹了拆裝傢具的起源與發展,分析了傢具拆卸性能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人們對拆裝傢具存在的一些錯誤認識,並提出了通過拆裝設計提高現代傢具生態水平的,從而提高產品競爭力的建議。
Ⅳ 西方古典傢具設計紋樣在現代傢具設計中有何運用論文
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駁論是跟立論緊密聯系著的,因為反駁對方的錯誤論點,往往要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論點,以便徹底駁倒錯誤論點。
側重於駁論的議論文是駁論文.駁論文往往破中有立,邊破邊立,即在反駁對方錯誤論點的同時,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觀點.
批駁錯誤論點的方法有三種:1.駁論點2.駁論據3.駁論證.
但歸根結底是為了駁論點。
駁論文是議論文常見的論證文體,在對一些社會醜陋現象的批判與揭露上價值尤為突出,但學生在寫作中往往感到不知從何駁起,無從下筆。其實,這類文章寫作有一個思路,那就是:1、列現象,2、示弊端,3、探根源,4、指出路。本文適宜高中課文,魯迅先生的名篇《拿來主義》為例,對駁論文的這一特徵予以探析。
列現象
對現實中不合道德、有礙社會健康發展的現象進行列舉。事例選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們;羅列的豐富性,以求引起讀者共鳴;修辭的多樣性,以求彰顯行文文采,增強氣勢。例:
單是學藝上的東西,近來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覽,但終「不知後事如何」;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揚國光」。聽說不遠還要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去,以催進「象徵主義」,此後是順便到歐洲傳道。
Ⅳ 急求 傢具畢業設計論文一篇 (現代風格) 在3000字左右
這個很好寫的
以前也是寫的關於傢具的論文
Ⅵ 傢具設計論文研究課題
暈死!這么難和專業的問題才10分!
Ⅶ 關於室內設計的論文
傳統文化室內設計傳承借鑒
現代室內空間里各種造型、裝飾、陳設等無一不表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願望。這些不同風格的現代室內設計以科學技術為依託、文化藝術為內涵,它的發展往往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這些文化元素植根於人們的意識中,經歷史沉澱,不可迴避地顯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一、室內設計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1. 室內設計是社會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從橫向維度來看,無論何種風格的設計,都有著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結構,是在一定的文化語境中展開和完成的,因而反映著不同的價值和審美觀念,體現出當時的文化風貌。從縱向維度來看,任何時代的室內空間設計都是與當時的生產力和文化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設計形式來自文化,人們按照豐富的經驗(歷史與傳統)加工著有關存在的一切印象。從這一意義上說,歷史的設計就是設計的歷史。
2. 傳統文化影響了室內設計。盡管有些現代設計師,尤其是那些具有前衛意識的設計師,時時聲稱要拋棄任何傳統,認為自己的作品是「無傳統」的,但實際情況不可能如此。即使最「反傳統」的設計師,也必須以「傳統」作為反面的參照物來定義與演繹自己的思維。設計從來就不是純粹的個人行為,從媒介、語言、表現手法等顯性傳統到對設計認識的文化心態、思維方式、審美觀點等隱性傳統,均有意無意地影響著每一位室內設計師。
3. 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使當代的設計師擁有前人不曾具備的條件。計算機的應用、信息的發達,使設計的作品具有更強的時代感。但作品手段上的豐富代替不了人們意識上的回歸,室內設計師必須從與人類密切相關的效用方面來考慮作品所具有的優良質地和溫情。我們要創作出具有高雅格調的室內空間環境,必然會遵循「大象無形」、 「大音希聲」的創作之道,否則就不可能讓受眾感覺到相應的審美意象。這種「美」與「美」的創作對應法則,正是從我國數千年的傳統文化中提取出來的。因此,自覺地將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設計理念之中,是優秀的設計師應該關注的問題。
二、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及其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傳統文化在其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儒、佛、道三家在相互斗爭、相互融合中推動著中國文化的繁榮和發展。而無論歷史上或當代的中國設計作品,無不受其影響。
1. 儒家之中庸合一
孔孟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首先,儒家重視「天人之和」的哲學理念所提供的人與自然和諧一致的思維模式和價值取向,成為中國設計師所恪守的設計哲學,並構成了中國傳統設計最基本的哲學內涵。一些品牌的房地產室內設計,就十分注重模山范水、象天法地,運用人力巧奪天工,再造自然之美,又盡量不露人工斧鑿痕跡,達到「雖由人作,宛如自然」的天人相親、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其次,儒家這種中庸的思想,在裝飾文化中也得到了應用。比如家居,不做任何裝修,會顯得簡陋、落後而無生氣,雕琢過分又顯得俗膩。恰到好處的裝修則爽心悅目,既能鼓舞精神,利於身心,又能端正心態,剋制慾望,不做過分地奢求,使景情相生,物界上升為精神境界。
2. 道家之玄虛飄逸
老子認為,美在道,而道之本性在自然,即自然而然,所謂「道法自然」,「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老子的「道」呈虛空無名之狀,不是邏輯、理性、語言可傳達的,它超出人的各種感覺和語言世界之外,它所借重的不是語言,而是通過超語言的意象符號系統來實現,所以具有抽象性和超驗性。而道家文化應用在室內設計上,主要是豐富了中國建築室內的空間內涵。在空間中創造出許多虛實的圍合,如彼此交錯、穿插、共享,如建築的門窗,將室外景色引入室內;室內空間之間的隔斷,將一個房間的裝飾引入到另一個房間,彼此借景,強化空間流動感,增加開闊感。道家的傳統文化應用在室內設計的另一風格是高雅,營詩情,造文氣。這種意境空間的營造過程關鍵在於能引入虛靜,引入祥和的心境。通過傳統的用色手法、質朴古雅的材質及傳統的裝飾視覺符號等,引人入情入境入性,品味開闊、簡淡、謙和、寧靜、疏朗。
3. 佛教之禪中沉寂
禪宗是由於佛教文化東漸,在中國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個中國佛教宗派。它提倡通過個體的直覺體驗和沉思冥想的思維方式,從而在感性中通過悟境而達到精神上的一種超脫與自由。在禪宗看來,規定性越小,想像餘地就越大,因而少能勝多,只有簡到極點,才能留出最大限度的空間去供人們揣摩與思考。
最近幾年,在古典與現代、中式與西式的各色傢具中,具有禪意的傢具攝取了古典傢具的雅緻與現代傢具的簡約,利落的線條、純凈的色彩,配上富有東方意味的圖像,頗能營造寧靜舒適的居家氛圍。禪意傢具其材質以胡桃木、樟木居多,有的桌面再輔以玻璃、石材等材質,並在陶皿中放置些佛手瓜、柑橘。深色木頭配上淺色布質、皮革、石材或玻璃的傢具銷路不錯,略帶沉穩卻又不顯老氣的風格深受消費者喜愛。
三、繼承傳統文化的室內設計方法
時代的發展有其基本的脈絡,需要設計注入新的靈魂與血液。因此,很有必要將傳統與現代美學及設計理念融入到設計中。
1. 傳統符號的運用
中國的傳統符號主要有 :具有傳統象徵內涵和比喻意義的圖案和紋樣 ;古代傳統圖騰紋飾;傳統宗教紋飾符號。這些傳統符號,有的是前人在生產勞動、建造居所時的經驗與智慧的累積,有的則是精神生活的追求與體現。在當代,這些符號仍有著積極的實用意義,直接運用這些傳統符號作為裝飾元素,是營造傳統的文化室內環境的有效手法。一般的手法有:抽象簡約,這種手法是對傳統形式的整體或局部,進行藝術加工提煉與抽象簡化,其原則是可失傳統之形而不失傳統之韻,使傳統的儒、道、禪中的某一種文化,在結合現代的功能與技術的基礎上,得到延續與發展 ;符號拼貼,其特點是將人們所熟悉的傳統構件加以抽象、裂解或變形,使之成為某些典型意義或象徵意義的符號,並在室內元素中拼貼運用,從而使新與舊、今與古帶著某種聯系 ;移植與嫁接,對儒、道、禪歷史文化進行移植嫁接,使之成為一種新的藝術形象。在設計中,有時還可借用外來文化中的某些要素與本土文化元素共生於一體。
2. 色彩與光的處理
色彩通過視覺作用於心理,常常影響人的情感,左右人們的精神和行為。色彩本身沒有絕對的美或不美,但對室內空間的色彩搭配來說非常重要。
處理色彩的手法有:一是類似色,即色相環上相鄰不遠的兩色,如黃和橙,紫紅和紫,藍和紫綠(青)等。類似色彼此接近,統一而稍有變化。二是對比色,即將兩種較遠色相配得和諧,也就是常說的「補色原則「,紅花綠葉愈見嬌艷,這是因為兩者互為補色的緣故。
而光影是色彩的另一種呈現方式,光影的存在總是以具體顏色載體而存在的。光影在室內空間中也是直接或輔助傳達傳統信息的有效元素與工具。色彩有著改變環境氣氛的顯著作用,特別是在光影的共同作用下,創造出不同的空間情調與意境。
3. 空間與傢具陳設的回歸自然
「天人合一」是提倡人與自然的親和性,即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雖然儒、道以及佛家的文化傳統特點不同,但在回歸自然、效法自然上,卻有一致之處。然而,在緊張的都市生活中,人們渴望與自然親近的慾望無法得以實現。因此,移情於「家」,力求營造一種自然的氣氛作為精神上的補償,達到某種意義上的回歸。
室內設計回歸自然的手法主要有:一是空間的營造,如巧妙地處理室內有限空間與外界交融的自然部分,以面對青山的窗戶,或者藍天與田野成為門廊設計的背景,善於借景 ;此外,還可以在裝飾材料的選擇上下功夫,如粗糙的岩石牆面或是石膏板仿石材料,給人一種返祖的天然氣息。二是室內陳設,如室內陳設一些原始情調的飾物,增加自然的意境 ;可通過紅色的干辣椒或金黃的干玉米串,抑或一束干麥穗、白色的蘆花,還有手工蠟染的花布等等,巧妙點綴,匠心獨運,就會達到一種意想不到的自然美效果 ;或者在牆上,掛上或畫上一些圖片,可以是一片湖泊,一塊山林,或是一望無際的原野、竹林,畫前再配上一些與之協調的盆栽植物,虛實結合,會使人感到清新、舒暢、視野開闊,真有走進自然的感覺。
作為一名中國的設計師應立足於現實,深刻審視華夏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責無旁貸地發揚與傳承傳統文化,將其與現代藝術設計緊密聯系起來,形成現代與傳統結合的室內設計風格。
Ⅷ 論文題目:現代風格家居設計
以小見大 給你點提示 在現代風格設計中人們最為關注的那方面 比如 現代風格的家居 或者 現代風格的裝潢 再者就是 在鎖定你要講的那方面中的區別和聯系 打個比方:就裝潢上的分類也有辦公室和家庭之分 那就選熟悉的家庭裝潢 然後再在這方面做文章 分別講述國外和國內的 在由國內的說 現代的和古典的 在講現代的之中的超現代的 現代的 復古的 年輕人流行的 還有國際潮流方向 再者的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 比如你認為的現代家居設計風格將以什麼方式轉型成潮人們所期望的 而大眾又能接受的 諸如這般 你就在小的方面寫大的:簡單來講小的方面好寫且有很多要寫 但是又能顧及到大的環境。這只是我個人觀點 至於你的論文題目可以在你現有題目下面來個小標題,數個小標題也可以。這樣思緒不會亂 且思路清晰 邏輯上也好把握,至於文采上 引經據典加上自己的觀點 不是什麼大的問題。加油吧!
Ⅸ 關於傢具展示設計的論文
一、傢具展示中形象規劃的意義與目的 (一)突出產品特性,完美地展示和體現產品。 展示設計的主體無疑應該是展示產品,因此了解產品,吃透產品設計的精神就變得至關重要,在產品同質化傾向越來越嚴重的今天,認真細致地分析和體會產品本身的細微變化,根據產品設計要素強調和展開環境設計應該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合理的展示設計,會使得產品的特點充分地得到表現,使得參觀者和消費者的注意力自然地被吸引到那些特殊的、與眾不同的特點上去,同時也能夠明白無誤地表達出產品的設計思想與設計風格定位,避免喧賓奪主,把傢具展示設計搞成裝修展示設計。 (二)營造商業氛圍,刺激消費慾望。 在現代社會環境中,人們消費行為的產生或消費對象的選擇,往往並不是為單純的消費目標而直接確定的。消費目標周邊的環境設置往往對消費行為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大到如購買珠寶汽車等高端消費,小到朋友聚會選擇的茶樓咖啡廳,最後促使你完成消費的,決不僅僅是消費目標本身。難以想像人們會面對一排保險櫃產生購賣珠寶首飾的慾望;被圍牆包圍的停車場上成排停放的轎車也絕對不會使你享受到購車的快樂。至於咖啡或茶,是完全可以在家裡喝到的。由此可見在產品轉換為商品的過程中,消費者的選擇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受環境影響而做出的。因此根據產品特點,營造一個吸引人們注意力,同時能夠充分展示產品特徵,並且使人們在消費過程中舒適方便的環境就變得非常重要。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單靠豪華裝修或高水準的專業設計是難以完成的,最重要的是首先確認產品的消費層面,因為不同的消費層面具有不同的文化素養和不同的價值觀念,濃郁的文化氛圍或高度的品味化未必會對大眾化產品的消費起到推進作用;同樣,很商業化的平民口味的環境對高端產品的消費者也難產生吸引力。 (三)展示和表現企業的文化特點和品牌概念 傢具展示場所常見的宣傳格式一般為企業規模的宣傳(簡介)+形象代言人(如果有的話)照片+許多的噴繪畫,因而顯得很平淡。很難使人真正對這個品牌及其所代表的企業產生深刻的映象和共鳴。以上手法不是不能用,而是怎樣使這些分散的形式集中於一個主題,並且在主題的表述中表現出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念和文化氣質,這樣就給品牌的宣傳推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品牌推廣工作有了支點。同時也避免了經常性的小改小動,使得這一工作具有明確的目標和統一系統的規劃,並使消費者很快形成對品牌完整的、深刻的映象。 (四)對消費做出引導,提示產品的使用方法。 形象展示一方面提供的是商業信息,另一方面(尤其是傢具家居類產品)也應該向消費者傳達盡可能多的關於使用方法方面的內容。比如在家居條件下的環境處理(不是單純的怎樣擺放)以及怎樣最大限度地發揮產品的使用功能等等問題,都應該在展示設計中得到體現。要知道,一般消費者買傢具的重復率是很低的,除了專業展示設計師以外,很少人能夠在這方面具有較高的專業水準。因此,通過展示設計和展示陳列這個無聲的老師,盡可能多地向消費者提供這方面的信息,無疑是非常必要並且受歡迎的。 二、對傢具形象設計的幾點建議 (一)注意設計中的親和性。 傢具是一種人性化很強的商品,又會對人們的居住環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因此,根據不同類型的產品營建出溫馨、休閑、舒適、簡潔、莊重等等恰如其分的環境氛圍就顯得非常重要。但有一點經驗是值得注意的,就是不要與實際生活的距離拉得太開。牢記傢具是給人用的,只有適合人們居住環境的產品和與這類產品相呼應的環境才更能引起人們的購買慾望。消費者也才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感覺。商業展示設計裝飾得非常有專業水準,怎麼看都漂亮,但就是不賣貨的場地並不少見,所以傢具營銷場地還是不要玩得太「酷」。(二)注意設計訴求與所處地域市場的客觀平衡。 實際上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一個充斥著廉價產品的大賣場里營造出符合現代經營標準的商業氛圍來,但大賣場一定會有它本身的獨特商業氛圍。這里要闡明的觀點是:要客觀地觀察和接受提供給你的環境條件,在這個基礎上調整,加入和強化你自己要表達的東西。使這兩者得到一定程度的平衡。不顧客觀條件強行灌注自己的所謂理念,吃虧的是經銷商,當然最後大家都會受損失。 工作中實際還有很多的空間,可做的事情也很多,只要認真地進行思考,把市場的需求放在核心地位進行總體的規劃,多看成功案例,吸取眾家所長,就一定能夠使整體規劃水平得到提升,達到預期的目標。
Ⅹ 求畢業論文3000字~!是有關傢具設計方面的
現在的茶幾,也不就是看電視時候放點零食水果的地方,更多的,真的是一種擺設,那麼,沒有煩瑣花俏,擾人眼目。
追求個性張揚的現代都市青年大多喜愛把客廳布置成我行我素的感覺,營造出一個個性化的天地。因此,無論從色彩上還是造型上都會尋求簡潔明快、對比強烈的視覺效果。且不論這種感覺的起源是否來自於人類最基本的審美心理,但至少在這個已然五光十色的網路時代中,年輕人的心註定將飛揚於簡潔明快的時尚風格中。在客廳傢具的選擇與布置上,每一位都市青年都會將目光流連於那些創意巧妙、明朗大方的現代主義作品上,只有在那種輕松的風格中才能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夢想與感覺。因此,大多數青年風格的客廳傢具作品都不會出現繁瑣臃腫的裝飾,它們的色彩應該是以中性為主,並搭配以其他反差強烈、突出的亮麗色調,形成總體和諧、細節醒目的特色。而在造型上則大膽拋棄一切有礙於主體線條的結構,利用巧妙的結構與精密的細節處理來彌補因造型簡潔而有可能帶來的空洞感。另外,生活在城市中,更多入喜歡在家中添點自然氣息,希望把緊張的工作壓力散發在自然感覺中。
當今的傢具設計界越來越認同並接受這個設計觀念,那就是:設計新傢具就是設計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休閑方式、娛樂方式……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對「客廳傢具的功能不僅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這一理念有更多、更深的理解。現代傢具正朝著實用、多功能、舒適、保健、裝飾等方向發展。
總之,風格上不斷變化,功能上不斷更新,工藝技術上不斷完善是我國傢具設計的發展趨向,也是我相對客廳傢具課題做設計要體現的。
二、畢業設計選題與定位
中國傢具產業經過改革開發以來20年的發展,已初具規模。現在還繼續著多年來的快速發展。但隨著工業技術和藝術設計的創新,中國傢具業面臨巨大的變革。大家知道中國傢具業最近遭遇美國最大反傾銷案,我們姑且不討論誰是誰非,但我們明顯地看到了中國傢具迫切需要自己真正的品牌,以往抄襲西方設計的道路已不再適合其發展了,只有走原創設計,創立有自己特色的品牌的才是中國傢具業的真正出路。
如果要問我的畢業設計為什麼選擇做客廳傢具,那我首先是這樣認為的:創立品牌需要文化的交流,當你家來客人的時候,第一個體現你文化理念的就是客廳傢具,這時傢具品牌的文化理念為你塑造形象,你也無意識為這個品牌做個免費且真誠的宣傳。因此,客廳傢具更容易宣傳文化,呼應中國傢具的品牌戰。
當然 ,上面的見解不能作為唯一的原因。人們每天都在承受著生存競爭的壓力,在外面馬路越來越吵的時候,客廳傢具的設計越來越講究。我們常說「設計一款傢具就是設計一種生活方式」。對客廳傢具市場而言,雖略顯平靜,但也有許多潛移默化的東西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理念。人們對家居的要求,除了心理和精神上的滿足,還有生活當中的實際需要,反映到客廳傢具上,就是要求其功能和款式更貼近現實生活所需。功能要求多元化,符合日益豐富起來的生活內容;款式要求多樣化,符合日益強烈的個性審美所需。這些要求也將體現了我畢業設計選擇客廳傢具設計方向的出發點。
為了准確地把握市場信息,確立畢業設計存在的意義,必須針對客廳傢具市場做個詳細的調查。在做市場調查的過程中明顯地發現:年輕消費者佔了百分之四十多的消費者數量,而追求個性是年輕一代時尚,個性設計將是市場的潮流;在現代人生存壓力和城市生活的環境下,更多人喜歡簡約的風格添點自然的氣息;客廳空間大多和餐廳融在一起,而餐廳則有表現出工作和酒吧的功能。因此,我接下來的畢業設計就必須針對這些尋找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將是體現一個人設計責任的問題,也將鍛煉了我自己,使自己盡快地融入社會工作中,對我以後的設計生涯都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從一個學生的畢業設計角度來看,這才是我這次畢業設計真正目標和意義。
三、畢業設計的思維與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