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老傢具的故事

老傢具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2-06-02 18:47:32

1. 所有關於椅子的傳統及現代的故事,椅子的文化,椅子的演變,關於椅子的一切資料

椅子的起源

椅子的名稱始見於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則要上溯到漢魏時傳入北方的胡床。敦煌285窟壁畫就有兩人分坐在椅子上的圖像;257窟壁畫中有坐方凳和交叉腿長凳的婦女;龍門蓮花洞石雕中有坐圓凳婦女。這些圖像生動地再現了南北朝時期椅、凳在仕宦貴族家庭中的使用情況。盡管當時的坐具已具備了椅子、凳子的形狀,但因其時沒有椅、凳的稱謂,人們還習慣稱之為「胡床」,在寺廟內,常用於坐禪,故又稱禪床。唐代以後,椅子的使用逐漸增多,椅子的名稱也被廣泛使用,才從床的品類中分離出來。因此,論及椅、凳的起源,必須從漢魏時的胡床談起。

宋。高承《事物紀原》引《風俗通》稱:「漢靈帝好胡服,景師作胡床,此蓋其始也,今交椅是也」。《後漢書。五行志一》:「漢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京都貴戚皆竟為之。」這兩段記載可證,我國古代椅子的出現當在漢靈帝時期(168-189年)。

胡床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使用較廣,有錢、有勢人家不僅居室必備,就是出行時還要由侍從扛著胡床跟隨左右以備臨時休息之用。胡床在當時傢具品類中是等級較高的品種,通常只有家中男主人或貴客才有資格享用。在方人雅士中還多有褒詞及生動描述。如南朝梁庾肩吾《詠胡床詩》曰:

傳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

足欹形已正,文斜體自平。

臨堂對遠客,命旅誓出征。

何如淄館下,淹流奉盛明。

胡床因其形態特點又有「交床」和「繩床」之稱。隋朝稱「交床」,是因為隋高祖意在忌「胡」字,器物涉「胡」字者,咸令改之。宋。陶 《清異錄》雲:「胡床施轉關以交足,穿綳帶以容坐,轉縮須臾,重不數斤。相傳明皇行幸頻多,從臣扈駕,欲息無以寄身,遂創意如此,當時稱『逍遙坐』」。胡床開始並無靠背,形如今天所見的馬扎兒。唐代始有靠背。這種逍遙坐很可能就是帶靠背的胡床。胡床最早出現於漢代,比唐明皇早幾百年,要說為唐明皇創意顯然不妥。所以這里所說的創意,應指增加了靠背。胡床在唐宋時期盛行,宋代尤甚,不過宋時稱胡床者漸少,而稱其為交椅的逐漸增多了。

帶靠背的胡床始自唐明皇,還可以從唐代《濟瀆廟北海壇祭器雜物銘。碑陰》的記載中得到印證,文中記有:「繩床十,內四椅子」。從這段記載可知在唐代貞元元年已有了椅子的名稱。這里所說的「繩床十,內四椅子」是指在十件繩床中有四件是可以倚靠的椅子,顯然是為了與另外六件無靠背繩床相區別。可見,椅子的名稱雖已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可是常見傢具,但它還未完全從床概念中分離出來。在唐代的典籍中,把椅子稱為床的仍很普遍。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在《少年行。七絕》中寫道:

馬上誰家白面郎,臨街下馬坐人床。

不通姓名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這里所說的床,雖反映不出是否為帶靠背的椅子,但可以肯定決不會是睡眠用的卧具。

「椅」,也作「倚」。起源較早,但不是指供人坐的椅子。其原為一種樹木的名稱,又名「山桐子」、「水冬瓜」,木材可做傢具。

唐代以前的「椅」字還有一種解釋,作「車旁」講,即車的圍欄。其作用是人乘車時有所依靠。後來的椅子,其形式是在四足支撐的平台上安裝圍欄,其制當是受車旁圍欄的啟發,並沿用其名而稱這種坐具為「椅子」了。從現存資料看,唐代已有相當講究的椅子了。如郎余令《歷代帝王像》中唐太宗所坐的椅子為四直腿,束腰,上側安托角牙,稜角處起線,這種裝飾在明清時期稱為「混面雙邊線」。坐面上在後部立四柱,中間兩柱稍高,上裝弧形橫梁,兩端長出部分雕成龍頭,扶手由後中柱通過邊柱向前兜轉搭在前立柱上。扶手與坐面中間空當嵌圈口花牙。扶手盡端亦雕成龍頭,與後背搭腦融為一體。坐面附軟墊、襯背。這在當時應是十分精製的椅子了。唐代盧楞枷《六尊者像》中描繪的椅子更具代表性,它用四支鈴杵代替四足,兩側有橫棖連接,扶手前柱和椅邊柱圓雕蓮花,扶手和搭腦上拱,兩端上翹並裝飾蓮花,蓮花下垂串珠流蘇,整體造型莊重華貴。鑲金墜玉的傢具在當時寺院中體現了高僧的尊貴與神聖。

五代至宋,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子的形式也多起來,出現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同時根據尊卑等級的不同,椅子的形制、質料和功能也有所區別。

五代至兩宋時期的傢具大體保留著唐代遺風,只是高型傢具較前更加普及了。

高型傢具的使用在民間形成時尚,居家必備高型桌椅,這從當時的繪畫中可見一斑。如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的市肆小店,無不陳放各式高型傢具。宋代《會昌九老圖》中描繪的圈椅也是前代沒有品種。在近年發掘的宋代墓葬中還有以石、陶製作的傢具模型或在墓室牆壁用磚砌成或雕成各式傢具,其中表現墓主夫婦對坐在椅子上的場面最為普遍。如河南方城出土的石椅殘件、河北井徑縣柿庄七號宋墓墓室磚雕桌椅、柿庄二號墓墓室壁畫《對坐圖》中的桌椅、洛陽澗西宋墓墓室的磚雕傢具等。這說明椅子等高型坐具不僅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還被人微言輕殉葬用器。

宋代流行一種交椅,等級高於其它椅子,稍有身份的家庭都置備交椅,供主人和貴客使用。

2. 浙江大清翰林古典藝術傢具有限公司的品牌故事——叄百年大清翰林

吳竣,一六八八生,卒於一七七二,字叔望,康熙廿七年生於吳縣香山。聰敏寡言,好手工,少從藝,好學不倦,既有所成,集諸家之長,後師從吳縣蒯氏,精於木雕長於營造,尤以紅木雕刻名動一隅,人言神乎其技。
康熙57年,吳氏入宮營造,時正值而立之年,虛心向學,於宮內各流派名門多所得益,技法趨於成熟,運刀如筆,畫風穩健。幾年,即任造辦處木作監工,成為宮內紅木家居製作第一人,諸多精品,深得賞識。以雄、峻、挺,亦不失靈秀沉穩的技法自成一派。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皆為稻粱謀」,「盛世」的簫鼓難掩一個時代的腥風血雨,其時雖為盛世,然文字獄盛行,萬馬齊喑,世風晦暗。隨著閱歷的增長,並且經歷了康熙雍正兩朝,吳氏行事已更沉穩老練,深感宮廷的無常,真所謂伴君如伴虎,隱約感到甚難獨善其身。
今人熟知文人因:「明月有心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清風不識字,何須亂翻書」獲罪等事,卻不知連木雕匠人亦能因此觸動龍顏。雖然功績上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遜色。但是雍正的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統治嚴酷,還是為他的統治生涯留下了污點。
雍正10年,經歷年羹堯案、謝濟世案、陸生楠案、曾靜、呂留良案等諸多文字獄後,55歲的雍正愈加敏感。某木雕匠人因刻唐人上官儀的《奉和山夜臨秋》詩於屏風,因其中有句「殿帳清炎氣」、「凄風移漢築」,疑為反清思明而舉家獲罪,由此引發了對宮內傢具作品的大規模「挑刺」,吳竣亦因其主持的一套「孔雀東南飛」座椅套件而獲罪。孔雀在清朝是非常尊貴的一種動物,幾乎代表皇權,清朝的官帽後面都要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也就人們常說的頂戴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三眼最尊貴;所謂「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狀的圓,一個圓圈就算做一眼。皇帝賜給臣下花翎是非常審慎的,從乾隆至清末被賜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恆、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七人,被賜雙眼花翎的約二十餘人,這在當時是千古猶榮的恩寵。就是這樣尊榮的代表無上權力的孔雀,如今卻被雕刻在了座椅之上,等閑置於大堂,承受眾人的胯下之辱,當時視為對皇上的大不敬,於是尋根究底,一直牽連到主持這套傢具的木作監工吳竣,有主事者因惜其才,隱忍不發,稱其為無意之失罪不至死,但亦為瀆職之罪,因此去職貶出宮外。
雖然究其原因非常隱晦,但像文字獄這樣大規模的運動,在群體性的腦熱發燒的摧枯拉朽中,個人總是顯得那麼地渺小和微不足道,一切無從抗拒、無法抗拒。這件事情深深地觸動了吳氏,因此出宮後,攜家帶口遠離京城這一是非之地,移居婺之望縣東陽憑一技之長在民間落葉生根,發揚技藝。一七七二吳氏卒於東陽,享年八十十四。吳氏膝下三子,長子承父業,勵精圖治終於成為當地有名的大家族。此後戰亂人禍,對吳氏家族乃至整個行業造成很大打擊,幸而血脈相承技藝得以維續。因為經濟政治等諸多限制,幾百年來吳氏家族傳承的工藝中的精華部分宮廷技藝一直得不到展示,直至大清翰林成立,吳氏後人上騰下飛終再樹旗幟,使得大清翰林這一工藝精湛意蘊深厚的品牌得以光大。

3. 收集關於床的故事或其他傢具的故事

在中國的古書上,有「香九齡,能溫席」的記載。講的是我國古代「黃香溫席」的故事。

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黃香非常悲傷。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親生病期間,小黃香一直不離左右,守護在媽媽的病床前,母親去世後,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盡量讓父親少操心。

冬夜裡,天氣特別寒冷。那時,農戶家裡又沒有任何取暖的設備,確實很難入睡。一天,黃香晚上讀書時,感到特別冷,捧著書卷的手一會就冰涼冰涼的了。他想,這么冷的天氣,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幹了一天的活,晚上還不能好好地睡覺。想到這里,小黃香心裡很不安。為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讀完書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裡,給他鋪好被,然後脫了衣服,鑽進父親的被窩里,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後,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街坊鄰居人人誇獎黃香。

夏天到了,黃香家低矮的房子顯得格外悶熱,而且蚊蠅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涼,盡管每人都不停地搖著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覺得涼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備睡覺去了,這時,大家才發現小黃香一直沒有在這里。

「香兒,香兒。」父親忙提高嗓門喊他,

「爸爸,我在這兒呢。」說著,黃香從父親的房中走出來。滿頭的汗,手裡還拿著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麼呢,怪熱的天氣,」爸爸心疼地說。

「屋裡太熱,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勁一扇,蚊蟲就跑了,屋子也顯得涼快些,您好睡覺。」黃香說。爸爸緊緊地摟住黃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卻出了一身汗呀!」

以後,黃香為了讓父親休息好,晚飯後,總是拿著扇了,把蚊蠅扇跑,還要扇涼父親睡覺的床,讓父親睡個好覺。

4. 舊傢具應該如何翻新,才能看的像真的一樣

無數人對這些舊物重製的傢具買單,「為什麼人們喜歡這樣的作品?因為這是我們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跟時間、效率斗爭,而這些傢具上最與眾不同的,就是傾入了那麼多時間。我個人也比較喜歡這個,舊物利用、DIY這些不僅僅是出於環保節約的目的,更多的還是自己覺得很有意思,是一件很有創意的活動。借用考古界的一句話就是:使已死的東西復活,其愉悅不下於創造。

只需要利用廢棄的紙盒和用完剩下的卷紙芯,就能製作出漂亮的收納盒,如果紙盒顏值已經夠了,那隻要一個步驟,把收集起來的卷紙芯豎著排滿紙盒即可,一個工具箱誕生了,超級簡單有沒有。

5. 關於紅木或者紅木傢具的故事,神話或者民間傳說都行。

去百家講壇里有這些內容了

6. 廢棄傢具的故事作文400字

第1篇: 我的新床

在上個星期,爸爸買了一張屬於我和妹妹的床,終於送來了!

周一,我上完英語補習班以後,一進家門媽媽就告訴我這個好消息,我高興極了。

可是,我的房間里,亂糟糟的,以前的舊床搬走了,舊書桌也搬走了,剩下的衣服啊、玩具啊、枕頭啊什麼的,全都拿了下來,成了小山包了,我跑出房間急急忙忙地問媽媽:「我的房間怎麼成這樣了,我今天怎麼睡啊?」「不這樣怎麼有新床,床來了這些東西還要放上去呢!你來放啊!」

沒辦法,誰叫那是我的床,一切都是我來收拾。

中午兩點,我的床來了,那可真大,一層有個小書架,一共六格,最下面還有專門放被子呢!我的床是米黃色的,上下兩層可以分開成為兩張床,又漂亮又牢固,怎麼要也不會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如果是以前啊,那舊床上有很多木渣渣,搖起來不但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還會劇烈晃動,好像支撐不住上面的東西,媽媽害怕突然支撐不住二層的東西,把我壓著。

爸爸不止幫我買了新床,他還買了一張書桌,我的書桌也是米黃色的,爸爸買了一張水晶墊鋪在上面,以免把桌面搞臟或弄壞,我以前的書桌太小了,坐著常常駝背,所以爸爸買了和這新床一套的書桌,書桌上有個小抽屜,一個放鍵盤的格子,那書桌差一點就放不進空位了,椅子下面有個放書包的格子。

一套傢具買回來以後,爸爸說要好好珍惜,因為以後我妹妹也要和我一起使用,我說:「放心吧!等妹妹長大後,它還是和現在一樣嶄新!」

第2篇: 我的衣櫃

我們家有四個衣櫃,它分春、夏、秋、冬四個衣櫃。但由於一年四季總換,我每天回家一脫衣服,就隨意一丟了了事,因此我的屋子裡經常雜亂無章,而媽媽呢,總是為我整理。從前,我總認為勢力所當然的,也沒當一回事兒。

一個星期的上午,(那天是夏天),我一想到明天要出門去石家莊,就像萬一明天很熱的話,找dress的時間不夠用了呢?一想到這個問題,我就想找,可是一看,太亂了,反正我也沒事,我就來找,一張紙、膠條、把他們分成四個,在上面寫上:春、夏、秋、冬四個字,沒想到,衣服全部向我砸來,最後,我被「活埋」了,可我並不灰心,又站了起來,開始干。按春夏秋冬分了類,啊,終於好了,太不容易了,可想而知,媽媽為了我天天收拾,多不容易啊!

不久媽媽回來了,她一看這么干凈的家,驚呆了,連忙問我:「是誰幫你整理好了衣櫃的?」我笑而不答。媽媽看了看標簽上的字,什麼都明白了。她激動地說:「女兒,你真棒!」我聽了,不好意思的笑了。

自從那天把衣服分類之後,我找衣服就方便多了。要找什麼衣服,只要知道它的類別,用不了3分鍾就找到了。

這件事,使我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既是有益處,又能享受快樂和勞動結果的滋味。

第3篇: 一把椅子

每當我看到卧室角落那一把嶄新的椅子時,一股感動之情便湧上了我的心頭。

在我的心中那不是一把普通的椅子。

夜色,漸漸變得濃密,在廣袤無垠的天際上,黑暗籠罩著天空,就像遮上了一層厚厚的大棉被,望著暗淡的月色,摸著這把蘊含著人間真情的椅子,我不禁熱淚盈眶。

我的思緒蔓延到那個風和日麗的上午。

我正在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視,突然一陣響聲打破了原有的寧靜,我轉身一看,只見弟弟氣喘吁吁地趴在地上,緊接著神采奕奕地說:「姐姐,我有新椅子了。」

一股羨慕之情湧上我的心頭。

「新椅子。」我有一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時,只見爺爺邁著蹣跚的步伐艱難地走上樓梯,我的內心沸騰著一股火苗。

爺爺和顏悅色地說:「我買了一把新椅子,以後你做作業時就不覺得難受了。」

面對眼前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不知怎的,一股暖流流進了我的心房眼睛卻不知不覺濕潤了,我的心裡不斷地說:「忍住,千萬不能讓眼淚落下來。」我看著這張飽經風霜的臉龐,想到爺爺坎坷的一生,看到這把椅子,我的內心既欣喜又難過,我這是怎麼了?此時的我竟然一聲不吭,也許是因為太感動了,不知該如何說出口。他莞爾一笑地離開了,那遠去的背影是那麼的高大,就像一把撐開了的巨傘……

這雖是一把普通的椅子,卻滿載著濃濃的愛意。

第4篇: 寬大的床

小的時候,我十分喜歡在床上蹦來蹦去。

每逢媽媽說可以玩了的時候,我知道先要玩「蹦蹦床(我家寬大的床)」。我像風一樣高興地「轟——」地一聲,就跑到了床上,開始了我的「開心樂園」之旅。

我跳著跳著,驚訝地發現:怎麼只有半邊床是亂的呢?應該全都是亂的才對呀!我把媽媽叫了過來,她看了看,說:「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呀!」我想了想,被媽媽困惑了,說:「應該全都是亂的呀!怎麼會這樣?」媽媽聽了,笑而不語。

「開心樂園」的時間過了,我終於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兒了,我又叫媽媽過來,對媽媽說:「我知道床為什麼會一半兒亂一半兒整齊了,因為我的跳躍能力太弱了!」媽媽說:「對,你太聰明了!」

就這樣,只要過了「開心樂園」,我都會發現「蹦蹦床」總是一半兒亂一半兒整齊的,直到我六歲的時候,我終於把「蹦蹦床」給跳了個全亂了!

不知過了多久,那「蹦蹦床」仍然還是一張普普通通的床,仍然還是我的「開心樂園」,仍然還是我睡覺的地方。

那張「蹦蹦床」,是張充滿了快樂的床,我永遠會珍惜它,愛護它!

7. 作文主題是「老物件」,我寫家裡年長的老人行不行

我家的老物件我的外婆已經去世很多年了,她的面貌我忘不了,動作我忘不了,還有一樣是我永遠也忘不了的,那就是我一直珍藏的頂針。外婆用這個小小的頂針給我做了一雙又一雙的鞋,一件又一件的衣服。小小的頂針,藏著無數個讓我感動的故事。在我出生時,外婆就已經六十多歲了,但她一定要求照顧我。童年時,我一直生活在外婆家,外婆每年都會給我做一套衣服,一雙棉鞋,讓我過一個暖和的冬天。漸漸地,我長大了,該上學了,媽媽為了讓我接受更好的教育,把我接到了外地,我清楚地記得我和外婆分別那天,她是怎樣強忍著淚水的。從那以後,我每回一次老家都要一年或兩年,沒有了外婆的生活總覺得缺點什麼。這年,我回到老家,看見外婆正拿著一塊布,中指上帶著一個圓圓的像戒指一樣的東西。我不解地問:「外婆,你這手上戴的是什麼呀?」「這個是頂針,外婆就是用它來給你納鞋底做衣服的。」我看著這個小小的頂針,勾起了小時候的很多回憶。小時候,外婆在空閑之餘總是給我做衣服,納鞋底,朋友中我的衣服總是最漂亮的,在我身上穿的不僅僅是一件普普通通的衣裳,還有外婆對我濃濃的愛!小小的頂針,不是無價之寶,也不是什麼值錢的寶貝東西,在別人眼裡也許一文不值,可是在我眼裡它就是寶貝,因為它象徵著愛——外婆給予我的那濃濃的愛!如今外婆走了,留給我的只有幾件含愛的衣服和那個小小的頂針……

8. 那些與傢具有關的歷史典故,成語故事你知道多少

9. 請問誰知道與傳統傢具有關的成語或者故事 謝謝

神話故事算不算?

閱讀全文

與老傢具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京自來水維修電話 瀏覽:339
滕州市供水中心維修管道 瀏覽:644
新式水杯怎麼防水 瀏覽:887
海格客車維修服務中心怎麼樣 瀏覽:400
有把手的櫃子怎麼翻新 瀏覽:760
濰坊丙綸防水布用什麼好 瀏覽:442
咖色卧室門搭配什麼顏色傢具 瀏覽:230
師傅防水補漏一般多少錢 瀏覽:932
定製傢具物流破損客戶退款怎麼辦 瀏覽:111
米家電助力折疊自行車怎麼樣 瀏覽:671
苗葯瑰寶廠家電話多少 瀏覽:458
防水機械費包括什麼 瀏覽:159
新意蜂傢具 瀏覽:772
茶系傢具怎麼樣 瀏覽:291
皇瑪和全友哪個傢具牌子好 瀏覽:538
電瓶三輪車維修怎麼樣 瀏覽:244
家用電器字型大小 瀏覽:50
多納傢具怎麼樣 瀏覽:518
怎麼鑒別紅木傢具的角磨做假 瀏覽:517
新房維修基金開發商不交有什麼問題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