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智能家居發展歷程

智能家居發展歷程

發布時間:2022-05-09 21:10:43

❶ 大數據時代下的智能家居行業發展趨勢

大數據時代下的智能家居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科技的發展,尤其是雲計算、物聯網的出現,智能家居的概念頻頻出現在各大媒介上,進入公眾的視線。在我國,智能家居的概念是十年前引進,並推入市場。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人們對家居品質的追求也越來越高,要求家居舒適化、安全化,家居生活舒適化、智能化,對智能家居系統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以下是對我國智能家居行業發展趨勢的一些相關分析:
智能家居行業發展趨勢無線傳輸技術大顯身手
我們的城市建設正逐步在向智慧城市方向發展,而這其中智能化的進步,直接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其中智能化家居的普及,正隨著其技術發展越來越走向現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偶爾會出現比如說,哪裡燈忘關,電視忘關等一些小生活細節問是,而未來智能家居系統的普及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只需要通過手中的相關設備就可控制家裡的一切操作,帶來非常便捷的生活。而要實現這些控制技術的實現,這里就需要無線網路傳輸大顯身手了。以前,傳統的智能家居採用有線通訊方式傳播,需要破壞牆體結構,鑿壁布置線路,而且在牆外有密密麻麻的線頭,有礙美觀,需要專施工人員進行操作,施工周期較長,成本高;尤其不能讓人容忍的是,消費者看到有新的智能設備,想要更新升級,比較困難,需要重新破牆布線,而需要售後維修時,難度更大,由於線路埋入牆壁,不能及時准確地檢測出故障和修復,頗讓人頭疼。相比較而言,隨著物聯網技術進步,無線智能家居則表現出明顯的技術優勢。
智能家居行業發展趨勢 ZigBee技術大放異彩
如今的智能家居功能確實強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事實上,智能家居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上世紀90年代,智能家居從歐美傳入到國內,也曾颳起一股旋風,打出一些智能旗號、模糊概念,一度讓很多消費者掏了腰包,但時間一長,就因為智能化程度不高,密集布線,價格高昂,服務不及時,受到消費者的抱怨,沒能被市場認可。直到物聯網概念悄然興起,智能家居才重新迎來了春天。特別是國際風行的ZigBee技術在國內迅速推廣,為無線智能家居提供了技術支持,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客戶拿著電子設備就能搞定日常生活。
智能家居行業發展趨勢 物聯網成智能家居發展分水嶺
目前,物聯網的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物聯網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智能家居無疑會從中得到不少利處。先是去年的物聯網「十二五」規劃的發布,提出了國家重點發展和扶持的九大物聯網應用領域,其中就包括智能家居。接著又是今年國務院鼓勵民間資本投向物聯網應用。作為物聯網領域下的朝陽產業,智能家居正好趕上了這趟順風車。家居生活邁向智能化是必然趨勢,因此,智能家居作為一個藍海項目,前景不可估量。隨著物聯網、雲計算等新興技術相繼進入智能家居行業,眾廠商也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產品,價格也逐步向平民化的趨勢邁進。從有線到無線、從概念炒作到應用實施,智能家居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歷程,終於實現了質的跨越。未來的智能家居,將會更好的為用戶服務。
智能家居行業發展趨勢 雲計算讓智能家居功能更強大
目前來說,國內採用雲計算技術的智能家居廠家有海爾,物聯感測,海爾更多的是從整個智慧社區來考慮,而物聯感測卻是國內外首家將雲服務引入智能家居當中的企業。通過雲計算,用戶不僅僅可以實時查看住宅內的風吹草動,並且可以對其進行溯源處理。比如說,若是家中有人入侵,即便嫌疑人逃遁,也能根據各項感測器反應的時間,調出准確時段的錄像記錄,為警方提供破案依據。同樣,通過對家中各類智能插座、智能開關的數據統籌分析,便能夠實現對家庭的能源管控,制定出節能環保、方便舒適的家電燈光使用計劃。「雲服務除了向用戶提供大容量的數據存儲空間之外,同樣擔負了更多更關鍵的作用!
智能家居行業發展趨勢 數字化對講與智能家居的結合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樓宇對講將會更多地增加一些智能家居的功能,將集安防、家電控制、信息服務、娛樂為一身,從而使得樓宇對講系統發生質的改變,兩者會更加緊密地融合起來。與純模擬系統不同,數字/模擬混合系統在單元內採用成本較低的模擬設備,主幹網路則採用基於乙太網的數字TCP/IP協議進行聯網。數字/模擬混合系統是當前解決大型社區聯網最經濟、有效的方法之一。大型社區的聯網拓撲結構有很大的自由度,網路調整十分方便,並且成本合理,性能穩定,維護簡便,因此數字/模擬混合系統得到較快發展。數字/模擬混合組網方式是當前最經濟實用的工程解決方案,在短期內會是大型社區樓宇對講聯網系統的首選。

❷ 智能燈光系統,樓宇對講,電動類的發展歷史越詳細越好!(主要是智能家居這一塊!

以下是一些相關智能家居發展歷史的常規資料,不過,您要了解更多,更詳細的,面對面的咨詢服務,您可以找未來派智能家居,在上海,但是有償服務的。先看如下介紹。

細細數數智能家居行業在中國將近十個年頭了,目前國內整體市場呈現一個上揚的趨勢,從而各種廠家企業雨後春筍般起來了。但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各種品牌各種產品參差不齊,給用戶在選擇上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由於不了解這些產品之間有什麼不同,各種產品的優缺點而造成的困擾。

鑒於這些問題,我覺得有必要搞一個講座,今天先說說智能家居的發展歷史以及國內一些品牌的介紹 下面是找的一些資料

同時也歡迎大家一起探討與提問

智能家居發展簡史

業界普遍認為智能家居真正進入中國市場是在90年代末期,至今已有近十年歷史。1999年,深圳首屆高交會上,外商永泰峰公司帶著其ApBus產品參展,代表著國外產品開始進入中國市場。而這一時期,智能家居正風靡歐美,據稱當時美國市場上所有的公司都有概念中心或展示廳來演示數字家庭的功能。顯然這股風也刮到中國,在2000年前後,智能家居這個詞開始頻繁出現在媒體上,一時間,智能家居的概念也被熱炒以來,房地產商在一些高端的項目中都會考慮引入智能家居概念,甚至在宣傳中言必稱「智能」。本刊所在的深圳中央花園落成於2002年,被稱為深圳首家智能化小區,在當時建立了比較先進IC卡一卡通刷卡系統、門禁對講系統、安防監控系統等,但和我們現在所認識的智能家居還有一定距離。當時很多購房者都被開發商的智能化宣傳所吸引,但當時所謂的智能化服務很多都只停留在概念或者實現部分功能的階段。

與此同時,被智能化概念吸引的還有不少科研機構和投資者,經過兩三年的研發,在2001年的深圳高交會上,包括海爾、海信、科龍、聯想、清華同方一批國內企業推出了智能家居概念的產品。海爾是中國最早進入智能家居領域的企業之一,推出「家居集成」概念,依託海爾集團本身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集智能化系統、家電、裝修、物業管理服務等於一體,具有很強的整體性與系統性,並在後來專門組建了海爾家居集成公司專注於智能家居開發。科龍與中科院自動化所、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工程系組建了中美科龍智能控制聯合研發中心,由該中心研製開發的「現代家居信息服務及智能集散控制系統」通過中科院及中國工程院五大院士的聯合鑒定,並在高交會上展出了命為Dream House的智能家居系統。海信提出的Smart E-Home,意在將個人電腦演變為家庭數據處理中心(HDC)的終端,即家庭網關,所有的信息化家電將成為HDC的終端,通過HDC來控制和改變家電的開、關、工作程序和狀態。清華同方倡導的「數字家園 e-Home」是一個以家庭為核心的三層系統,包括家庭內部的數字化平台、小區的職能化平台和社區的業務平台,家庭內部平台由家庭信息網路和家庭控制網路組成,通過電話線或ISDN系統等與外界相連。除了這些家電和IT大廠商之外,開關、安防、樓宇對講等系統廠家也成為智能家居發展的重要力量。此外,西方主流的X-10(電子載波技術)產品也逐漸被引入中國市場。

2003到2004的兩年時間里,住宅網路化基礎不斷完善,國內智能家居研發能力逐步提高,網路家電也開始規模化。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各種政策、標准、聯盟也相繼成立或出台,開始推動整個產業的理性化和規范化發展。2003年7月,由聯想、TCL、康佳、海信、長城五家企業發起成立閃聯,這是新一代網路信息設備的交換技術和介面規范。第二年七月,由海爾集團、清華同方、中國網通、上海廣電集團、春蘭集團、長城集團、上海貝嶺等七家公司成立e家佳,旨在推廣家庭網路系統標准和平台產業化,數字家庭的標准化之爭也就此展開。

在2003年,相關部門就《居住小區智能化系統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進行了修訂,《導則》中提出了居住小區智能化系統的總體目標:通過採用現代信息傳輸技術、網路技術和信息集成技術,進行精密設計、優化集成、精心建設,提高住宅高新技術的含量和居住環境水平,以滿足居民現代居住生活的需求,並將居住小區智能化被劃分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等三個標准,其中最基本的一星級標准便包括安防、管理與設備監控、信息網路等三個子系統。《導則》修訂稿的出台被視為住宅智能化發展的一個分水嶺,使此後房地產開發中智能化建設有了實際的規范。2004年的8月,中國室內裝飾協會智能化委員會正式成立,旨在規范智能家居市場,推進智能家居產品在住宅內的應用,改造和提升傳統的裝飾設計施工水平,受到了智能家居業界的歡迎。

2005年後,更加完善、更具規模的智能家居案例開始出現,特別是在一些頂級別墅和豪宅里,這時的智能家居設計不止滿足於部分子系統,而是能夠實現更多功能的集成化的系統。其中最為著名的有深圳百事達地產的紅樹西岸和上海的湯臣一品。據悉百仕達集團在紅樹西岸智能化社區建造方面投入3000萬美元巨資,聯合LG和霍尼韋爾,度身定製全套智能化家庭電器產品與自動控制解決方案,由LG提供包括網路家電在內的家庭電器產品,霍尼韋爾提供家庭網關控制系統,實現豐富的可視對講、燈光場景控制、遠程式控制制、家庭安防等功能,同時考慮未來升級的需要,採用了先進的綜合布線技術,把家居的數據、語音、控制等點位進綜合布置和跳線管理,平均每戶布置多達70個點位,每戶平均預埋管道多達150萬米,使住戶在不用進行改動裝修和重新穿牆、開槽的情況下即可實現智能家居的各項功能及未來無限升級的需要。同樣在05年開盤的湯臣一品,曾以11.5萬/平方米創下天價,甚至到現在不斷打折之後,仍然銷售量屈指可數,但是其選用的智能化產品都是非常高端的,包括使用了霍尼韋爾的防盜主機,SIEDEL的可視對講系統,Lonbon緊急對講系統,在智能控制方面採用了ABB的i-bus,可設定多種燈光模式、遙控窗簾;此外,還採用了智能中央空調、中央洗塵系統、地坪加熱系統等等。但就同其叫價一樣,湯臣一品的智能家居系統也只是止於豪華,在系統集成方面非常欠缺,成為華而不實的代表。

雖然說,智能家居在中國的發展歷程是曲折的,要從概念走向實際應用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但在這么多年裡,我們還是可以看到智能家居行業一點一滴的進步。特別是近兩三年,經過積累與沉澱之後,智能家居行業已經發生喜人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

國內智能家居品牌站穩腳,那些堅持下來的企業經過歷練也逐步成熟,涌現出一批優秀的智能家居企業,包括海爾、海信、TCL、索博、瑞訊、瑞朗、波創、安居寶等等,逐漸獲得市場的認可,在千家網的十大品牌評選和品牌監測榜上國內智能家居品牌占據著大半江山。海爾、海信等企業將智能家居與其集團的銷售渠道、服務體系以及多元化業務相結合,例如將智能家居與其家電、IT產品,以及家裝、地產、物業服務等結合起來,推出一體化的集成服務亦取得不俗的成績。同時,隨著更多企業的參與,智能家居的價格和產品層次也更為豐富,不同細分市場的智能家居產品出現,為市場提供了跟多的選擇,近期更有很多企業打起了智能家居平民化的旗號。

營銷模式多元化,除了與房地產商、室內設計裝修行業建立合作,尋找代理和集成商,通過展會、巡展宣傳之外,從06年開始,體驗店、專賣店也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個城市出現。06年1月,GKB數碼屋體驗店在廈門吉家家世界,演示了對控制館內所有區域的燈光使用和家電控制,以及監控效果。07年7月,由深圳科寶·博洛尼、深圳自動化學會共同打造的8000平米智能家居生活體驗館在深圳亮相,其主要功能包括:AMX中央融合控制系統、全系列智能燈光控制系統、「楓葉」安防報警及遠程監控系統、別墅內部對講及背景音樂系統、指紋鎖、家庭影院、電器控制及環境控制如空調、電動窗簾等智能系統。07年8月,海信數字家庭體驗中心在青島開幕,這是一座集節能、環保、智能於一身的綠色住宅建築。此後,在廣州、上海、蘇州、濟南、重慶等地都相繼有智能體驗館開張。08年在深圳建成的中國移動信息生活館裡面還設有專門的智能家居體驗區。另外,很多企業與房地產商合作,在樓盤的樣板間設立智能家居的樣板房。

參與者眾,由於智能家居所涉及的行業眾多,因此不斷有不同行業的企業加入智能家居競爭。07年底,中國電信M2M平台開始建設,為各種數據採集業務提供統一的支撐,基於開放式架構設計,在應用平台層面,中國電信也正在和各個企業、聯盟共同探尋推動終端介面標准統一的方法。而中國移動也對智能家居業務覬覦已久,特別是在3G牌照終於發放之後,3G智能家居也成為炒作的新熱點。此外,房地產商也不同程度介入智能家居的開發,以光大集團為首的3家廣東地產商曾斥資近15億元投入「廣聯」的產業化,為數字家庭推廣解決了此前存在的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而這些地產商旗下的樓盤資源則又為數字家庭的試點提供了用戶基礎。

智能家居向二三線城市蔓延,早期智能家居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目前,在其它一些二三線城市也都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智能家居銷售、安裝體系。

發展中的問題

當然,作為起步不久的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各種問題,包括:

1、過份炒作概念

從智能家居發展初期,炒作就開始鋪天蓋地,早期的宣傳為了打動人心,更是用了很多華而不實概念,通過各種華麗的辭藻、科幻的畫面向消費者展示智能生活的美好。但早期智能家居在性能、功能、售後服務各方面都不夠完善,宣傳內容與實現效果往往落差很大,令消費者大失所望,甚至使行業一時陷入低迷。現在,雖然產品、技術都在進步,但是很多從業人員仍然是把概念放在智能家居銷售的第一位,把能忽悠視為銷售的重要手段,而產品的實用性和人性化方面仍然很難落實到位。

2、缺少標准與規范

雖然有了閃聯、e家佳、還有廣聯、DLNA、UOPF、KNX等等標准,但是智能家居行業還是需要標準的統一與完善。有業內人士抱怨:「這個行業有些技術還沒有一個行業標准,大家各做各的,兼容性不夠,後續服務工作量很大。」中國的行業管理往往監管部門過多,建設部、公安部和信息產業部對住宅小區的定位各有側重,很難整合出一套讓大家都滿意的標准,因此也直接影響了智能家居市場,導致市場上出現了很多互不兼容的產品標准,而最終受害的將是用戶,同時也給廠商在生產、推銷自己的產品時帶來很大的困擾。所以,整個行業都在呼喚國家能夠盡快出台一套行業標准,規范智能家居的產品和市場。

3、市場混亂,監管不足

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市場的秩序還有待形成,由於牽扯的領域比較多,市場監管也有一定困難。特別是現在進入這個行業人越來越多,不排除部分人想借著概念與炒作來賺快錢的,甚至有個別企業打著智能家居的幌子騙取加盟費。據說在廣東有些被成為「空手盜」的公司,連注冊都沒有,就搞一個車間,十幾個品牌,質量、服務都無從保障,甚至圈錢到手就跑路了。

4、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雖然,國內智能家居產品的整體水平在不斷提升,但智能家居目前的進入門檻並不算高,也沒有專門的管理部門或者規范,部分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仍無法保證。

5、跨產業合作困難重重

智能家居的發展需要安防、家電、IT 和系統集成商的密切合作,只有這樣才可以整合各自特有的優勢,盡快打出一片新天地。但是,在市場的殘酷競爭下,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想在本行業以及相關的行業佔領上風,追求各自的經濟利益,至使不同產業間的合作困難重重。

6、安裝調試復雜,維護成本高

一套整體的智能家居系統是比較復雜,綜合布線的施工過程以及後期的調試都必須要專業的工程師進行,如果使用中出現故障的話,維修也是一件相當麻煩的工程,其高昂的成本是普通百姓所難以承受的。

小結

智能家居在中國已經進入第十年,整個產業仍處在成長期。智能化家居的確蘊涵了無限商機,但是要真正挖掘如此大的市場,廠商們需要研究消費者的深層需求,並針對目前產業發展的現狀,為他們的產品做好新的定位。

❸ 智能化時代 智能家居產業都有哪些變革與趨勢

此前,Marvell公司無線與物聯網業務部負責人曾表示「中關村在線的調查數據顯示,55%的中國消費者對新技術有熱情,大家對將自己的住所改造成智能家庭非常有興趣。」但買一件智能家居,就需要下載對應的一款App,家中的智能家居越多,手機應用程序越多。對於消費者而言,這樣的消費體驗算不得「智能」,未來智能家居可以脫離App來使用物聯網技術。
眼下,App雖然可以逐步實現智能家居總開關的功能,可以沉澱用戶數據,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交互,但App只是一款應用程序,並不能自主識別應用場景。這種情況下,智能家居對家庭環境的改善效果並不明顯,從而也極大制約了智能家居的發展。
而物聯網技術則不然,物聯網的出現,讓智能家居迎來了峰迴路轉之勢,為智能家居帶來了新的發展生機。作為最貼近百姓生活的智能家居,也成為了物聯網進入百姓生活的切入點。智能家居遇到物聯網後,整個行業面貌都變得煥然一新。物聯網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無處不在、無所不知。目標是發展綠色全無線技術,包括感知、通訊等等不僅要求極低功耗,而且要求全無線覆蓋、高可靠連接、強安全通訊、大組網規模、能自我修復。具體到家庭應用就是要求安裝非常簡單,使用非常方便,維護不用操心,擴展隨心所欲。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普通消費者看著簡單的說明書就能夠自己迅速組裝完成整套智能家居系統,而且不需要專業人員的參與,這是物聯網型智能家居產品的一個重要特點。
發展物聯網也是國家戰略的重要一環,據新華社消息,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2015年達到7500億元,「十二五」時期年復合增長率為25%。同是,在11月1日落幕的2016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權威專家和政府部門有關負責人認為,物聯網產業爆發式增長已為時不遠。智能家居無疑會從加速發展的物聯網產業中得到不少利處。
目 標
「以人為本」的智能生活
時間到了2016年,在過去幾年的大浪淘沙中,很多資源欠缺的智能家居企業相繼離開這個市場,漸漸的出現了一批以霍尼韋爾、施耐德、羅格朗、小米等為代表的優秀企業。他們經歷了多年發展,逐漸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但同時他們也表示,雖然目前挺過來了,但目標還不清晰。正如霍尼韋爾安防集團住宅行業總經理侯海江所說,「智能家居的確發展火熱、潛力無限,但這其中也有很多難題,很多智能家居廠商根本沒弄清楚智能家居是什麼?什麼樣的產品才真正的適合民眾?它的真正核心是什麼?」
答案就是「人性化」。
智能家居必須以人為根本,以人作為服務對象,滿足人們天性中追求豪華美麗的需求,滿足人們天性中慵懶、喜歡控制一切的需求,滿足人們天性中好奇、追尋結果的需求,滿足人們天性中鍾愛物品、享受物質的需求,滿足人們天性中安全、便利的需求,滿足人們天性中擺闊、驕傲、自我陶醉的精神需求。這就是智能家居的存在的意義。
去年,首屆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上,京東、科大訊飛聯手推出語音控制智能音箱。當你回到家,念叨「叮咚叮咚,我心情不好,給我來首歌吧。」那台「叮咚」音箱就會自動開啟,給你選播一首歌曲,安撫你的小心靈。當然你也可以進一步下發指令,「叮咚叮咚,開空調!」「叮咚叮咚,拉開窗簾!」
數據顯示,在現階段用戶接受度較高的智能家居集成應用功能中,影音集成、家庭安防、智能燈光以及以背景音樂、電動窗簾等為代表的單系統第三方設備佔比相當,成為當下智能家居集成項目應用的主要功能延伸。家庭安防因其突出的剛性需求要素,成為不少終端用戶在智能家居功能選擇時的首選要素。影音集成和智能燈光系統則憑借各自在細分功能化領域中的特色應用備受關注。
目前開發智能單品的多為中小企業,這類企業擁有創新能能力,但缺乏研發資金和技術支持,急需融資以實現產品技術的延續,但在投資人眼中,中小企業開發的智能單品要「夠酷」,方能打動投資人的心。但從目前狀況看,智能產品的落地不盡如人意,很多產品為智能而智能,對使用者沒有實質意義,很難打動消費者。
科大訊飛副總裁胡郁曾表示,智能家居的發展大致離不開三類人工智慧技術:一是計算智能,即機器「能存會算」的能力,如現在比較火的無人機,依靠的就是計算機本身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二是感知智能,即機器具有「能聽會說、能看會認」的能力,比如科大訊飛和京東共同推出的叮咚智能音箱,便是應用了語音合成、識別等感知智能技術;三是認知智能,即機器具有「能理解會思考」的能力。現在世界各國都在推進新一代的「腦計劃」,如美國的「Brain Initiative」、歐洲的「Human Brain」計劃。
IBM將機器的認知智能表述為「情感交流」,覺得智能家居最重要的成員是家庭智能伴侶,能時時實現機器與人的交互。微軟小冰、微軟小娜便是該理念下的產品。
「目前智能家居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整合現有的技術,找到一個需求的引爆點,做出能真正改變我們生活的產品。蘋果最成功的一點就是把目前成熟的技術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人們對相關產品的使用需求。」
近幾年來,情感陪護機器人如雨後春筍填補了智能家居的空白,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15年小魚兒科技公司發布的「全球首款家庭智能陪伴機器人——小魚在家」。該產品是「陪伴式通訊體驗」理念下的產物,主打家庭陪伴。來自小魚兒科技的統計顯示,有了「小魚在家」後,四成多的家庭會每周至少一次異地多點呼叫,分散在各地的一家人至少每周「聚會」一次。
無論怎樣,家居生活邁向智能化是必然趨勢,因此,智能家居作為一個產業藍海,前景不可估量。隨著物聯網、雲計算等新興技術相繼進入智能家居產業,多樣化的產品逐漸形成智能生態圈,產品的成本也逐步向平民化的趨勢邁進。從有線到無線、從概念炒作到應用實施,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歷程,智能家居終於實現了質的跨越,並最終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

❹ 智能家居行業未來幾年的發展前景如何

智能家居最初的發展主要以燈光遙控控制、電器遠程式控制制和電動窗簾控制為主,隨著行業的發展,智能控制的功能越來越多,控制的對象不斷擴展,控制的聯動場景要求更高,其不斷延伸到家庭安防報警、背景音樂、可視對講、門禁指紋控制等領域,可以說智能家居幾乎可以涵蓋所有傳統的弱電行業,市場發展前景誘人,因此和其產業相關的各路品牌不約而同加大力度爭奪智能家居業務,市場漸成春秋爭霸之勢。目前除了上海索博、波創、瑞訊科技、普力特、超享智能等傳統智能家居廠家之外,市場上還出現多種類型的競爭主體:

一是傳統安防企業。當前隨著可視對講產品技術從模擬走向數字、從匯流排走向TCP/IP,在傳統對講系統的基礎上集成家庭安防、燈光、家電控制等功能成為可能,這促使很多傳統安防報警及可視對講等廠商(如視得安羅格朗、冠林、安居寶、振威等)開始涉足智能家居行業,把智能家居功能加入到它們的系統中去,推出帶智能家居控制功能的產品,如目前很多可視對講廠商在推廣的全數字可視對講智能終端,就是通過智能觸摸屏把可視對講、安防報警、智能家居、多媒體功能進行整合,使原來單一的可視對講室內機成為真正的智能控制終端,從目前來說這是比較理想的智能家居發展趨勢。

二是家電企業。近年來傳統家電品牌不斷調整產品線,研發智能家居產品,擴充區域市場,典型代表如海爾、TCL、美的等,此類企業最大的優勢是品牌、渠道以及資金,並且其對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及需求也比較了解。海爾是最早進入智能家居市場的企業,隨之TCL、康佳等家電企業也紛紛涉足智能家居市場。目前以海爾為代表的傳統家電生產商成立了「E家佳」聯盟,來推動家電智能控制技術的發展。

三是IT通訊企業。從智能控制的方式角度來說,智能家居主要是通過遙控、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人體感應、溫濕度環境控制等多種智能控制方式來實現,目前以聯想為代表的「閃聯」組織,欲通過帶閃聯標準的產品來實現對整個智能家居系統的管理與控制,通過IT產品滲透到智能家居市場中。而手機廠商摩托羅拉公司開始收購做智能家居控制軟體的企業,欲通過智能手機控制進入智能家居市場,甚至於GOOGLE公司想通過收購摩托羅拉智能手機事業部並結合自身的安卓平台來布局智能家居未來巨大的市場。

❺ 武漢世創智能家居的智能家居發展史

概念期:國內智能家居的開始,也就是所謂的概念期,是從90年末到開始到2000年初,這段時間比爾·蓋茨到中國推廣「維納斯計劃」,隨之「數字家庭理念正式推出,國內出現了第一家智能家居企業。
培育期:時間為2000年初到2006年左右,由各大IT產品供應商組成的閃聯,e家佳聯盟形式。同時各種智能家居體驗及專賣店開始在各大城市出現。但產品多限於安防、燈光與多媒體的**。
發展初期:從2007年到現在,智能家居進入了發展初期,眾多安防企業紛紛加入進來,**多種功能控制的智能終端越發成熟,多樣化的智能家居控制初步完成,但市場還在成長中。
概念期:最早數字家庭技術X-10出現,第一棟智能建築在美國出現,由此拉開世界爭相建造智能家庭的序幕。
培育期:家用電器、通信設備與安防設備合為一體,新加坡在98年舉辦「亞洲家庭電器與電子消費國際展覽會」,推出了新加坡模式智能化家庭系統。
應用初期:新加坡有近30個社區約5000個家庭採用了「家庭智能化系統」,實現了家庭智能化控制,包括家電、安防、計量等。
快速發展期:X-10智能控制產品銷售超過一億,智能家居業務普及,可根據不同用戶需求進行個性化訂制,未來將整合更多功能。
從發展曲線對比可以明顯看出,國內目前處於發展初期,而國外已經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國內的發展是在引入 國外技術的前提下從而進入了一個系統的發展歷程,因此國內的智能家居發展前景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小結:國外智能家居產品發展的時間較早,技術產品各方面相對成熟,而國內在由最初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產品後,經過不斷完善提升,大有後來者居上之勢,應該說現在的智能家居產品發展已經到了各有所長的階段。區別只是不同的消費人群決定了智能家居中各子系統的發展重點不同。
補充閱讀:
微軟維納斯計劃
維納斯計劃是微軟向中國廣大消費者提供一種廉價個人電腦替代品的一個策劃方案。使電視機具備上網功能是「維納斯計劃」最重要的一個賣點,因此,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在近期的發展步伐。當時的互聯網基礎設施處於超負荷運轉的狀況,當時應付已上網國人的需求已經捉襟見肘,根本沒有餘力去照顧那幾億潛在的網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的嚴重滯後局面越來越明
顯。
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大樓
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大樓是1984年出現在美國康州首府哈特福德市的城市廣場,這是一棟38層的辦公建築,原來就有比較好的建築設備系統,例如,較早地應用了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辦公自動化機器的集中使用;設置計算中心;消防、安保的自動監控等。承擔工程總體設計和安裝的是UTBS公司。
第一個成熟應用的智能家居產品——X-10
是全球第一個利用電線來控制燈飾及電子電器產品(我們現在通稱為電子載波產品),並將其作為智能家居主流產品走向了商業化。Pico Electronics Ltd.成功的發展出該項技術,並將該技術售予當時著名的 BSR音響公司。X-10是以60赫茲(或50赫茲)為載波,再以 120千赫茲的脈沖為調變波(Molating Wave),發展出數位控制的技術,並制訂出一套控制規格。X-10模組於1978年由Sears引進美國,Radio Shack則於1979年開始販賣該模組系列產品;BSR音響公司在 1990年結束營業,X-10 模組的先前研發人員將該項技術買下來,並在美國成立新公司,公司名稱及其產品系列均以 X-10命名。今日,X-10 在美國不僅是一家公司,亦是家庭自動化控制規格的一種名稱。美國許多大公司如Radio Shack、Stanley、Leviton、Honeywell均銷售 X-10公司的產品,X-10公司製造了一系列的家庭自動化產品,如照明開關、遙控器、保全系統、電視機控制介面、電腦控制介面、電話反應器(Telephone Responder)等。許多美國的家庭自動化產品製造商,亦採用X-10控制規格來生產其產品,X-10控制規格遂成為當今美國家庭自動化控制規格的主要領導者。
98亞洲家庭電器與電子消費國際展覽會
在 1998 年 5 月新加坡舉辦的「98 亞洲家庭電器與電子消費品國際展覽會」上,通過在場內「蓋」起的 模擬「未來之家」推出了新加坡 8X 家庭智能化系統,並在新加坡新聞媒體上刊登了有關「未來之家」的 智慧所在。在「未來之家」里當早晨起床時間一到,卧室音響設備就會自動播放屋主人愛聽的「起床曲」 喚醒主人;卧房浴室的電燈也會在主人進入梳洗時自動亮起,這時,廚房的煮咖啡器也自動煮水,等主人 出來時,就有熱騰騰的咖啡等著他;在客廳里,主人只需輕輕按動綜合功能遙控器,就可以十分方便的通過家庭影院系統播放電視節目、VOD 點播、DVD 播放、上網查詢郵件和當天的重要新聞,以及多媒體游 戲。當主人出門後,家庭智能化系統就會自動啟動安全保衛系統,一旦有人非法進入住宅或發生意外事故 (如:火災、煤氣泄漏、老人疾病緊急求助),系統就會立即自動撥電通知主人,或向有關警署報警。在外的主人接到報警後,也可以撥電回家撥接上家庭智能化系統,開啟家中的數碼電話機上的特別對講器,聽 聽家裡有沒有奇怪的聲音,甚至質問不速之客「你想干什麼?!。主人在下班回家前,可以通過「大哥大」 」 遙控家裡的空調機並調節到舒適的溫度上,以及其它家裡的電器設備(如:熱水器等),當主人完成操作後,電話里會傳來柔美的聲音: 「空調已開啟」 。
因此「未來之家」也是一個會「說話」的智慧之家。目前在美國已有近四萬戶家庭安裝了「8X 家庭智能化系統」 ,在新加坡也有近 30 個社區(住宅小區)近 5000 戶的 家庭採用了 8X 系統。相信到了 21 世紀將會有更多的共管式公寓和洋樓,以及住宅單位(住宅小區)安裝上這一類高科技智能化系統產品。

❻ 智能家居的發展概況

發展概況 1.國外智能家居的發展概況 世界上最早的智能建築是1984年在美國誕生的,之後加拿大、歐洲、澳大利亞和東南亞等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先後開始開發智能建築和智能家居產品。而且也使世界其他國家的眾多企業參與競爭智能家居這個市場。 2.國內智能家居的發展概況 智能家居在中國經歷了近6年的起步階段,發展速度緩慢,這主要是因為沒有投入大量的資金,開發技術短期內也不成熟。但是隨著建築智能化行業協會的成立及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產品在市場上已逐步推廣,前期主要集中在一些分散的智能家庭控制子系統的研究上,如三表抄送系統、門禁系統、可視對講系統等。隨著集成技術、通訊技術、互操作能力和布線標準的發展而不斷改進,實現它們之間信息共享,使得系統安裝方便、使用靈活。預計在2005年~2007年間將逐步普及。而且我國在《2000年小康型城鄉住宅科技產業工程項目實施方案》中,將建設智能化小康示範小區列入國家重點的發展方向。因此也就必然促使智能化從智能大廈建設向智能化住宅小區,乃至向家庭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建設部要求「到2010年,大中城市中60%的住宅要實現智能化」。據國家建設部科技委智能建築技術開發推廣中心的報告稱:隨著環保、健康、安全、舒適的智能家居逐步普及,家居智能化的比例會大幅增加,目前已達到20%左右;按照智能家居每年500多萬套的速度發展,智能家居市場對智能產品的需求量將大幅度的增長。 市場需求分析 經過前幾年各商家、媒體對家庭智能化概念性的宣傳,現在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產品已經不斷熟悉。有關調查顯示,消費者已經接受了智能家居這一產品的概念且有購買意向,而在家電控制產品價格方面絕大多數的消費者的承受價位在5000元以內,近1/3的消費者承受價位在2000元以下。然而,時至今日,國內廠家自行研製、開發的智能家居產品不太成熟,而有一些國外的知名品牌由於價格太高,無法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所以智能化家居產品的確蘊涵了無限商機,但是要真正挖掘如此大的市場,則需要研究消費者的深層需求。 針對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分析,消費者對遠程抄表和物業智能管理興趣索然,但是對家居布線、家庭防盜報警網路卻情有獨鍾,所以目前眾多企業都往這一方向發展。 目前,中國開發智能家居產品的企業主要是集中在上海、廣州、深圳、北京、廈門等地區,而且這些企業設計的智能產品還不夠完善,還沒有正式投入市場,所以現在誰能生產高品質、價值合理的產品,誰就能率先佔領市場。
就目前發展趨勢分析,智能家居產品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由於目前市場上的產品類型還不多,那麼現有的產品就能率先佔領有利的市場。不過我們也注重對產品的宣傳,因為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除了考慮產品的價格外,對品牌也有一定的考慮,專業性的品牌或口碑較好的產品更容易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追捧。所以通過廣播電台、電視台、報紙和雜志、網路等諸多媒體進行廣泛的產品宣傳是必要的。 智能小區的發展歷程和星級認證 據了解,我國智能化小區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98年以前為第一階段,95年建設部正式推出了小康住宅的設計標准。97年,由部分設計院共同起草的小康住宅電氣設計對策,出現了一批採用電氣技術、具有較簡單家庭安全系統功能的小區。第二個階段是98年到2000年,98年1月份建設部住宅產業辦召開了住宅小區智能化論證研討會,對住宅小區智能化的技術范疇、分別標准、智能化的技術對策等進行了研討。二十一世紀初進入了智能小區的第三個階段。 而智能小區也劃分為:一星級(普及型)、二星級(提高型)、三星級(超前型)三種類型。根據《全國住宅小區智
能化系統示範工程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的規定,一星級智能小區須包含安全防範、信息管理及信息網路三個子系統。二星級除應具備一星級的全部功能之外,同時在安全防範和信息管理子系統的功能及技術水平有較大提升。信息傳輸信道應採用高速寬頻數據網作為主幹網。物業管理計算機系統應配置局部網路,並可供住戶聯網使用。三星級應具備二星級的全部功能。其中信息傳輸信道應採用寬頻光纖用戶接入網作為主幹網,實現互動式數字視頻業務。在可能條件下,應實施現代集成建造系統(HI-CIMS)技術,並把物業管理智能化系統納入整個住宅小區建設中。同時,HI-CIMS系統要考慮物業公司對其智能化系統管理的運行模式,使其實現先進性、可擴展性和科學管理。 自2000年開始,大部分商品樓盤都不同程度地開始建設了智能化系統。甚至於帶有某些「炒作」或「廣告」的成分。不少地方僅安裝了智能化門禁系統或寬頻入戶系統,就說是智能化小區,未免有點言過其實,這兩項僅僅是智能化小區最基本的設施之一。據了解,目前國內智能化小區大多是一星級,二星級的數量也不是很多,稱得上三星級更是屈指可數。不少開發商往往十分看重智能化系統對樓盤銷售帶來的好處,而對小區建成後,智能化系統的運行與維護,以及所需運行費用則很少考慮。但如果對小區智能化系統的建設所持態度基本上只是市場行為,也必將受到市場的嚴峻考驗。2001年這種具有「盲目性」的建設已逐漸「冷」下來,開始轉為「理性」發展。
文章出自:瑞尊智能

❼ 風口的智能家居為什麼成為騙局的,附智能家居發展歷程

風口的智能家居之所以成為騙局,就在於人們只看到了風口,而沒有看到風口下所需的硬體支持,使得尚在技術初級階段的智能家居與無限放大其功能的營銷語言導致了用戶實際體驗落差。

沒有形成規模的用戶數量以及發展代理商的營銷模式,再加上產品實際使用出現的種種問題導致的極差用戶體驗,使得智能家居在營銷端和客戶端都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以至讓他們覺得就是個騙局。

❽ 什麼是智能家居,簡述智能家居的定義

前兩天瀏覽智軒物聯網時,看到上面有好多關於智能家居的介紹,未來的智能家居智其實就是以住宅為平台,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路通信技術、 智能家居-系統設計方案安全防範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

❾ 智能家居未來的發展趨勢是

面部識別、聲紋識別、自主學習能力、主動響應。目前家電廠家、互聯網科技巨頭、移動設備廠家、網路提供商等巨無霸都開始布局智能家居,可想而知智能家居將會面臨選擇、接入、融合階段,不過正式因為激烈的競爭,才能帶給用戶更科幻般的體驗。

❿ 你覺得智能家居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來看,智能家居的定義很官方,也復雜,讓人不太容易弄明白。智能家居說白了,就是以人為中心,設立一個智能操控中心,把所有開關都集合起來,按照用戶的意願,很方便的操控各種家庭設備。包括諸如自動放好洗澡水呀,自動煮飯煲湯呀,撥個電話即可關掉家中所有電器之類

的。總之,就是利用科技讓生活變得更簡潔、方便;翻開智能家居的歷史,我們會發現,這個概念的起源很早,但一直沒有具體運用到實際的建築領域。直到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公司將建築設備信息化、整合化概念應用於美國康乃迪克州哈特佛市的「都市大廈」時,才出現了首棟的「智能型建築」,從此揭開了全世界爭相建造智能家居的序幕。很多科幻電影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一揮手電筒視自動打開,一抬手窗簾緩緩升起的場景。沒錯,這些看似神奇的功能,在現實生活中就已經逐步實現,這就是日漸發展成熟的智能家居。前世界首富、微軟的董事長比爾蓋茨就是國外第一個使用智能家居的家庭,至今快有三十年的歷史了。那麼,什麼是智能家居,它的未來發展方向和面臨的考驗有哪些呢?下面,筆者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智能家居的發展歷程

按照智能家居的定義,它是以住宅為平台,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路通信技術、智能家居-系統設計方案安全防範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並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

從上面的來看,智能家居的定義很官方,也復雜,讓人不太容易弄明白。智能家居說白了,就是以人為中心,設立一個智能操控中心,把所有開關都集合起來,按照用戶的意願,很方便的操控各種家庭設備。包括諸如自動放好洗澡水呀,自動煮飯煲湯呀,撥個電話即可關掉家中所有電器之類

的。總之,就是利用科技讓生活變得更簡潔、方便;翻開智能家居的歷史,我們會發現,這個概念的起源很早,但一直沒有具體運用到實際的建築領域。直到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公司將建築設備信息化、整合化概念應用於美國康乃迪克州哈特佛市的「都市大廈」時,才出現了首棟的「智能型建築」,從此揭開了全世界爭相建造智能家居的序幕。

在20世紀末,智能家居在國內還是一個新生事物,了解的人非常少。整個行業還處在一個概念熟悉、產

閱讀全文

與智能家居發展歷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成電錘不沖擊的維修視頻 瀏覽:992
海棠實木傢具4門多少錢 瀏覽:876
上海買家電哪裡買 瀏覽:16
哪些地圖可以搜到商家電話號碼 瀏覽:239
太太樂晾衣架維修電話 瀏覽:577
超高速電路 瀏覽:502
武漢神州熱水器維修點 瀏覽:382
不清除底漿怎麼翻新地板磚 瀏覽:691
怎麼檢測海淘硬碟是否翻新 瀏覽:782
繳納維修基金給什麼證明 瀏覽:966
全房電路改造 瀏覽:984
電子電路識圖完全掌握 瀏覽:831
皮行李箱怎麼翻新 瀏覽:763
電腦維修一般維修什麼 瀏覽:116
索尼相機哈爾濱售後維修點 瀏覽:264
傢具氣味刺鼻是甲醛嗎 瀏覽:999
位置檢測電路 瀏覽:4
海寧尖山空調維修電話 瀏覽:525
拖車泵維修視頻 瀏覽:873
怎麼看小米手機維修價格 瀏覽: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