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能告訴我大連的公交車
1路 姚家小區 南關嶺 北市集團 東風日產專營店 金色陽光家園 博森石材市場 二十三中學 三道溝 天洋路 千山路 金三角 金三角市場 大紡 億達世紀城 春柳河 工人村 香爐礁 鞍山路 大連西站 北崗橋 青泥窪橋
1路加車 泉水購物中心 錦泉園 金色陽光家園 陽光家園二期 友好園 三道溝凈水廠 三道溝 天洋路 天河路 千山路 金三角 金三角市場
2路 虎灘新區 虎灘港 工人療養院 老虎灘 解放路 小龍街 白雲街 秀月街 桃源街 青雲街 葵英街 中醫院 武昌街 勞動公園 青泥窪橋
3路 榆林街 榆水街 榆石街 輕工學院 雙欣園 玉水街 水泥廠 泡崖新村 泡崖村 朱棋路 周水子 迎客廣場 周水前 劉家橋 春柳 車家村 香工街 沙河口火車站 中長街 興工街
4路 老虎灘 解放路 小龍街 秀月街 桃源橋 桃源街 八一路 半島晨報社 南石道街小學 南石道街 北石道街 白雲山 高爾基路 奧林匹克廣場 民政街 五一廣場
5路 森林動物園南門 銀沙灘 市委黨校 付家莊 三寰大酒店 214醫院 仲夏客舍 八一路 群英巷 桃源街 青雲街 石葵路 中醫院 勞動公園東門 青泥窪橋
6路 甘井子 椒房街 第四人民醫院 金家街快軌站 金家街 金三角市場 周家街 王家橋 周水子 周水前 劉家橋 春柳 車家村 香工街 沙河口火車站
7路 金海花園 工人村 香爐礁 五一廣場 大同街 新開路 英華街 大連火車站 大連火車站 中山廣場 友誼商城 人民路 港灣橋 三八廣場 二七廣場 寺兒溝
8路 姚家小區 海盛花園 南關嶺 北市集團 東風日產專營店 金色陽光家園 博森石材市場 二十三中學 三道溝 天洋路 天河路 千山路 金三角 興華路 松山建材市場 碧海集團 王家橋 促進小區 高雲街 香周路 春柳 車家村 香工街 沙河口火車站 興工街 五四廣場
9路 名貴山莊 華南中學 山東路 富強路 松江路 燈飾批發市場 友誼街 周水子 周水前 劉家橋 春柳 車家村 香工街 沙河口火車站 興工街 機車廠 長興市場
9路加車 松江路 富強路 山東路 華南中學 華南廣場 華南國際商城 三道溝凈水廠 大連警校 三號路 泉華小區
10路 百合山莊 大有恬園 王家村 凌水鎮 欒金東路 檢測中心 海事大學 輕工學校 東北財經大學 數碼廣場 軟體園 軟體園路 高家村 凈水廠 熟食品交易中心 西南橋 大連交通大學 蓋州街 科技谷 五四廣場 興工街 沙河口火車站
11路 五一廣場 長春路 沈陽路 雲山街 唐山街 勞動公園 昆明街 市政協 桂林街 安陽街 三八廣場 港灣橋 碼頭
13路 大連火車站 民主廣場 職工街 港灣橋 碼頭
14路 星海灣 南大亭 白雲山莊 太原街 解放廣場 漢陽街 南沙街 台山村 南平街 河川街 熟食品交易中心
15路 解放廣場 同泰街 奧林匹克廣場 人民廣場 希望廣場 青泥窪橋 友好廣場 中山廣場 人民路 明澤街
16路 會展中心 和平廣場 太原街 大連晚報社 聯合路 奧林匹克廣場 人民廣場 青泥窪橋 友好廣場 中山廣場 人民路 港灣橋 港灣橋 清華園 春海街
17路 南石道街 白雲山洞 白雲新村 正仁街 同泰街 長興街 民權街 振工街 沙河口火車站
18路 千山心城 千山路商業街 千山路 金三角 金三角市場 大紡 春柳河 工人村 香爐礁 五一廣場 民政街 教師大廈 建築設計院 萬歲街南 太原街 四十六中學 會展中心
19路 華南廣場 華南中學 山東路 富強路 興華路 金三角 金三角市場 大紡 春柳河 春光街 工人村 香爐礁 五一廣場 珠江路 人民廣場 青泥窪橋 中山廣場
20路 華南國際商城 華南廣場 華南中學 山東路 千山路商業街 千山路 金三角 金家街 金家街快軌站 第四人民醫院 椒房街 文體街 甘井子
22路 弘基書香園 財經學校 尖山街 孫家溝 星海公園 星海浴場 醫科大學 化物所 會展中心 和平廣場 太原街 醫大一院二部 正仁街 沈陽路 一二九街 榮盛街 青泥窪橋
23路 理工大學東門 軟體園雙語學校 數碼廣場 東北財經大學 黑石礁 星海浴場 醫科大學 化物所 會展中心 和平廣場 太原街 萬歲街 體育場 沈陽路 一二九街 青泥窪橋 友好廣場 中山廣場 外國語學院
24路 五四廣場 至誠街 五一路 新華街 擁警街 沈陽路 唐山街 勞動公園 昆明街 市政協 七七街 桂林街 朝陽街 春和街 寺兒溝
25路 鵬輝新世紀 大紡 春柳河 春柳 中心醫院 車家村 香工街 沙河口火車站 中長街 長興市場 蓋州街 大連交通大學 黃河橋 熟食品交易中心 豐台街 萊州街 孫家溝 星海公園
26路 五一廣場 民政街 同泰街 解放廣場 漢陽街 南沙街 台山村 凈水廠 高家村 軟體園路 數碼廣場 軟體園 大工路 新新廣場 鑫凌集團 廟嶺
27路 國際網球中心 會展中心 和平廣場 太原街 萬歲街南 建築設計院
210醫院 紀念街 三元街 電視塔 南山 市政協 桂林街 三八廣場 時代購物 港灣橋
28路 小平島 第二油漆廠 療養院 北河口 河口 七賢嶺 中國華錄 華信軟體大廈 高新園區 七賢路 海事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黑石礁 醫科大學 化物所 會展中心 和平廣場 太原街 解放廣場
29路 綠波公寓 疏港西橋 絲綢路 香西路 沙能街 沙龍街 香工街 沙河口火車站 撫順街 振工街 五一廣場 長春路 高爾基路 白雲山 北石道街 石葵路
30路 虎灘新區 虎灘港 工人療養院 老虎灘 解放路 小龍街 秀月街 桃源街 青雲街 石葵路 中醫院 昆明街 武漢街 中山廣場 民主廣場
31路 錦泉南園 錦雲中園 錦石路 錦江園 新生路 綠波小區 綠波橋 通信電纜廠 北甸街 大連交通大學 蓋州街 科技谷 博愛大廈 聯合路 長生街 新開路 英華街 大連火車站 民主廣場 職工街 時代購物 寺兒溝
31路區間 錦華北園 錦霞北園 錦綉小區 錦石路 錦江園 新生路 綠波小區 綠波橋 通信電纜廠 北甸街 大連交通大學 蓋州街 科技谷 博愛大廈 聯合路 長生街 新開路 英華街 大連火車站
32路 奧林匹克廣場 同泰街 解放廣場 漢陽街 南沙街 台山村 凈水廠 西南路 西南橋 蘭玉南街 馬欄西街 紅凌橋 紅凌小區 紅凌北路
33路 泡崖八區 欣榮路 宇峰小學 泡崖新村 欣樂公園 朱棋路 周水子 迎客廣場 周水前 錦綉路 新生路 綠波小區 綠波橋 通信電纜廠 北甸街 黃河橋 熟食品交易中心 豐台街 萊州街 孫家溝 尖山街 經貿學校 由家路
59路 (5-9月)三八廣場 二七廣場 寺兒溝 華樂街 華樂廣場 海昌欣城 王家屯 海之韻廣場
101路 馬欄廣場 蘭玉街 遼師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蓋州街 科技谷 聯合路 長生街 市政府 同慶街 大連火車站
201路 沙河口火車站 興工街 振工街 五一廣場 大同街 北京街 市場街 東關街 大連火車站
202路 北河口 河口 七賢嶺 中國華錄 高新園區 七賢路 海事大學 弘基書香園 黑石礁 星海公園 醫科大學 化物所 星海廣場 會展中心 和平廣場 功成街 解放廣場 錦輝商城 興工街
203路 大連火車站 勝利橋 民生街 民主廣場 世紀街 三八廣場 二七廣場 寺兒溝 春海街 華樂廣場 海昌欣城 東海公園
203路區間車 華樂廣場 春海街 寺兒溝 二七廣場 三八廣場 世紀街 民主廣場 民生街 勝利橋 大連火車站
303路 華南廣場 華南國際商城 天洋路 天河路 千山路 金三角 金三角市場 大紡 億達世紀城 春光街 工人村 香爐礁 五一廣場 珠江路 人民廣場 青泥窪橋
303路加車 龍畔金泉 二十高中 下溝小學 三道溝凈水廠 華南國際商城 天洋路 天河路 千山路 金三角 金三角市場 大紡 億達世紀城 春柳河 工人村 香爐礁 五一廣場
402路 老虎灘 市殘聯 迎賓路 興隆屯 海港醫院 植物園 朝陽街 三八廣場 二七廣場 寺兒溝 華樂街 華樂廣場 海昌欣城 王家屯
403路 景山小區 武警醫院 老虎灘 虎灘樂園 小龍街 秀月街 桃源橋 桃源街 青雲街 石葵路 中醫院 七七街 武漢街 中山廣場 勝利橋 北海街
404路 山屏街 迎賓路 市殘聯 老虎灘 虎灘樂園 小龍街 秀月街 桃源橋 群英巷 八一路 半島晨報社 南石道街 石葵路
405路 泡崖八小區 八區幼兒園 欣榮路 泡崖新村 欣樂公園 朱棋路 周水子 迎客廣場 周水前 劉家橋 春柳 車家村 香工街 興工街 五一廣場 人民廣場 青泥窪橋 中山廣場
406路 百合山莊 大有恬園 王家村 凌水鎮 理工大學 海事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黑石礁 星海浴場 醫科大學 化物所 星海廣場 會展中心 和平廣場 太原街 萬歲街 體育場 雲山街 一二九街 希望廣場
407路 天洋路 天河路 千山路 金三角 金三角市場 大紡 春柳河 春光街 工人村 香爐礁 五一廣場 長春路 高爾基路 白雲山 北石道街 石葵路 葵英街 仁平街 石葵隧道 望海街 團市委 兒童公園 安陽街 魯迅路
408路 大連火車站 英華街 市政府 五一廣場 香爐礁 工人村 春光街 春柳河 大紡 金三角市場 金家街 第四人民醫院 椒房街 文體街 甘井子
409路 甘井子 文體街 椒房街 第四人民醫院 金家街 金三角市場 大紡 億達世紀城 春柳河 春光街 工人村 香爐礁 五一廣場 人民廣場 希望廣場 青泥窪橋 中山廣場
409路區間車 金三街 金家街 金三角市場 大紡 億達世紀城 春柳河 春光街 工人村 香爐礁 五一廣場 人民廣場
410路 甘井子 文體街 椒房街 第四人民醫院 金家街 金三角市場 周家街 王家橋 促進小區 高雲街 香周路 春柳河 春光街 工人村 香爐礁 五一廣場 民政街 奧林匹克廣場
411路 綠波小區 綠波橋 李家街 春柳隧道 車家村 香工街 撫順街 鞍山路 大連西站 北崗橋 青泥窪橋
412路 周水子 周水前 劉家橋 春柳 車家村 香工街 興工街 錦輝商城 解放廣場 馬欄河橋 和平廣場
413路 吉祥物業 馬欄北街 馬欄小學 富民廣場 富民東路 綠波小區 李家街 春柳隧道 春柳 劉家橋 周水前 周水子 燈飾批發市場 松江路 富強路 山東路 七江路 華南中學 華南廣場 華南國際商城 天洋路
413路加車 周水子 燈飾批發市場 松江路 富強路 山東路 千山路 天河路 天洋路
414路 泡崖八小區 八區幼兒園 游崖門 欣榮路 友誼廣場 泡崖市場 玉境路 泡崖新村 泡崖村 朱棋路 周水子 區政府 香周路 春柳河 工人村 香爐礁 鞍山路 北崗橋 大連火車站 天津街
501路 森林動物園南門 銀沙灘 市委黨校 付家莊 三寰大酒店 214醫院 仲夏客舍 八一路 群英巷 桃源街 青雲街 石葵路 葵英街 石葵隧道 植物園 望海街 南山賓館 朝陽街 市委 三八廣場 二七廣場 貿易大世界
502路 廟嶺 鑫凌集團 高屯 理工大學 凌水東街 凌水東路 檢測中心 海事大學 輕工學校 東北財經大學 黑石礁 星海公園 醫科大學 化物所 星海浴場 會展中心 和平廣場 太原街 萬歲街 體育場 雲山街 一二九街 青泥窪橋 友好廣場 中山廣場 外國語學院
503路 星海中龍園 景垣廣場 富國街 和平廣場 太原街 解放廣場 興工街 振工街 五一廣場 香爐礁 工人村 春光街 春柳河 億達世紀城 大紡 金三角市場 金家街 第四人民醫院 椒房街 文體街 光明路
505路 彩霞園 前景街 馬欄北街 馬欄小學 富民廣場 富民東路 通信電纜廠 新建小學 沙區醫院 中長街 長興市場 機車廠 興工街 振工街 五一廣場 大同街 人民廣場 水仙街 紀念街 三元街 唐山街 兒童醫院 勞動公園北門 勞動公園東門 武昌街 武昌小區
506路 星海中龍園 景垣廣場 富國街 和平廣場 太原街 白雲山莊 成仁街 白山路南 蓮花小區 蓮花市場 白雲小區 電視大學 圖書館 白雲山 北石道街 人防辦 果園巷 紀念街 三元街 茂田巷 唐山街 兒童醫院 勞動公園 友好路 一德街 中山廣場 安樂街 天津街
507路 信達街 高新園區 七賢路 海事大學 輕工學校 東北財經大學 數碼廣場 軟體園 大工路 新新廣場 鑫凌集團 廟嶺 金寶山 紅凌北路 紅凌橋 馬欄南街 馬欄廣場
512路 錦華南園 錦綉小區 錦石路 錦雲中園 錦雲南園 遼寧警校 新生橋 汽配市場 劉家橋 春柳 婦產醫院 沙躍街 侯一小區 香沙街 香工街 香一街 香爐礁街 香爐礁 鞍山路 大連西站 北崗橋 青泥窪橋
513路 博雅中學 名貴山莊 華西小區 七慶路 三院 千山路商業街 千山路 金三角 金三角市場 大紡 億達世紀城 春柳河 春光街 工人村 香爐礁 五一廣場 長生街 人民廣場 希望廣場 青泥窪橋 友好廣場 中山廣場
514路 宏苑小區 三院 山東路 富強路 松山建材市場 碧海集團 王家橋 促進小區 高雲街 香周路 春柳 車家村 香工街 沙河口火車站 興工街 五四廣場 至誠街 玉華市場 集賢街 醫專醫院 急救中心 蓮花小區 電視大學
515路 鵬輝新世紀 東北快速路 工人村 香爐礁 香爐礁傢具市場 五一廣場 大同街 長春路 高爾基路 人民廣場
515路加車 奧林園 金色陽光家園 陽光家園二期 友好園 下溝小學 二十高中 工人村 香爐礁 香爐礁傢具市場 五一廣場 大同街 長春路 高爾基路 人民廣場
516路 藍天山莊 皇家一里大街 姚砬路 張前路 榆水路 榆石路 松江路 輕工學院 雙欣園 玉水街 水泥廠 泡崖新村 泡崖村 友誼橋 松江路 松山建材市場 碧海集團 王家橋 促進小區 高雲街 香周路 春光街 工人村 香爐礁 鞍山路 大連西站 北崗橋 大連火車站
518路 周水子果菜批發市場 深藍泵業 聖泰小區 聖泰市場 十九中學 北市集團 南關嶺 海盛花園 姚家小區 大北建材市場 鍛造公司 汽車廣場 二十五中學 後鹽 快軌後鹽站 振興路 前鹽村
519路 華西小區 名貴山莊 華西街道 華南中學 六順路 天河路 千山路 金三角 金家街 金家街快軌站 第四人民醫院 椒房街 甘井子 甘欣街 楊西街 櫻花廣場 大化醫院 北山賓館 惠豐小區
521路 捷風街 中青街 青雲街 葵英街 中醫院 武昌街 勞動公園 青泥窪橋
522路 富民小區 馬欄小學 富民路 馬欄廣場 蘭玉街 遼師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蓋州街 科技谷 聯合路 長生街 市政府 同慶街 大連火車站
522路復線 方程街 前程街 前程南街 農貿市場 馬欄廣場 蘭玉街 遼師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蓋州街 科技谷 聯合路 長生街 長春路 奧林匹克廣場 沃爾瑪
523路 青林美地 金三街 金家街 金三角市場 甘井子法院 周家街 王家橋 促進小區 高雲街 香周路 冷凍機廠 中心醫院 春柳橋 通信電纜廠 北甸街 黃河橋 河川街 豐台街 萊州街 孫家溝 星海公園 黑石礁 黑石礁街 自然博物館
524路 景山街 景山市場 景山小區 武警醫院 老虎灘 市殘聯 迎賓路 興隆屯 海港醫院 朝陽街 三八廣場 港灣橋 人民路 中山廣場 友好廣場 大連火車站
525路 天源山莊 森林動物園 南石道街 新城街 石葵隧道 石葵路 中醫院 武昌街 勞動公園 青泥窪橋
526路 炮台山 春園里 春山巷 寺兒溝 二七廣場 時代購物 職工街 民主廣場 勝利橋 菜市街 興業街 雙興街 北崗橋 北崗街 傢具市場 香爐礁 景潤小區
527路 火車站北廣場 興業裝飾材料市場 建設街 北崗橋 大連西站 大同市場 長春路 高爾基路 二一○醫院 建築設計院 萬歲街南 急救中心 蓮花小區
528路 黑石礁 西溝 孫家溝 龍江市場 龍江路 萊州街 凈水廠 台山村 南沙街 漢陽街 解放廣場 錦輝商城 興工街 振工街 五一廣場 大同街 北京街 市場街 東關街 興業街 大菜市
529路 森林動物園 行政服務中心 白雲山洞 白雲新村 210醫院 紀念街 三元街 電視塔 南山 市政協 桂林街 三八廣場 二七廣場 寺兒溝 春山巷 春園里
531路 療養院 河口 七賢嶺 中國華錄 華信軟體大廈 高新園區 七賢路 海事大學 輕工學校 東北財經大學 黑石礁 星海公園 醫科大學 星海廣場 會展中心 太原街 萬歲街 體育場 一二九街 希望廣場 大連火車站
532路 辛寨子 辛寨子廣場 遼無二廠 商務學院 耐酸泵廠 機場 迎客路 迎客廣場 周水前 劉家橋 春柳 車家村 香工街 沙河口火車站 興工街 五一廣場 大同街 人民廣場 一二九街 希望廣場 青泥窪橋 友好路 中山廣場
533路 育明高中 財經學校 由家路 經貿學校 尖山街 孫家溝 龍江市場 龍江路 萊州街 豐台街 南沙西街 南平街 南沙街 漢陽街 解放廣場 同泰街 奧林匹克廣場 人民廣場 勞動公園 友好路 中山廣場 安民街
534路 吉祥街 西山水庫 大連水泵廠 灣家村 馬欄廣場 遼師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蓋州街 科技谷 聯合路 長生街 人民廣場 希望廣場 青泥窪橋 友好廣場 中山廣場 三八廣場 二七廣場
535路 柳樹村 祥和橋 柳樹橋 山浴灣度假村 木蘭中學 西郊生物園 成園山莊 十四中 白鴿灣 軟體職業學院 金家溝 張辛路 張家村 盛新園 紅旗鎮小學 西山水庫 紅旗中路 灣家村 前程街 農貿市場 馬欄廣場
535路復線 馬欄廣場 農貿市場 前程街 灣家村 紅旗中路 西山水庫 紅旗鎮小學 盛新園 張家村 張辛路 金家溝 軟體職業學院 白鴿灣 十四中 棠梨溝 爆研所 韓家屯 石礦 王家村 四方園 五岔營橋 鞍達公司 職工浴池 岔鞍村 南岔溝 食品廠 蘇家屯 葦平溝 鞍子嶺
541路 20 森林動物園南門 銀沙灘 市委黨校 付家莊 三寰大酒店 214醫院 仲夏客舍 八一路 半島晨報社 南石道街 北石道街 白雲山 高爾基路 長春路 大同市場 北京街 北崗橋 雙興街 興業街 大菜市
602路 青泥窪橋 裕景商城 同慶街 市政府 五一廣場 香爐礁 工人村 春光街 春柳河 香周路 劉家橋 周水前 迎客廣場 錦江園 錦石路 錦綉小區 錦綉商場 錦華園
611路 泡崖新村 欣樂公園 金興街 朱棋路 西北路鋼材市場 周水子 迎客廣場 周水前 劉家橋 春柳 車家村 香工街 興工街 五一廣場 人民廣場 雲山街 唐山街 勞動公園 華昌街
612路 輕工學院 雙欣園 玉水街 水泥廠 泡崖新村 泡崖村 友誼橋 松江路 興華路 金三角 金家街 金家街快軌站 第四人民醫院 椒房街 文體街 甘井子
613路 錦綉小區 錦石路 錦江園 新生路 綠波小區 綠波橋 侯一小區 侯二小區 香爐礁 七八一四 黑嘴子 菜市街 勝利橋 天津街
701路 砬子山 天虹開發區 辛寨小學 辛寨子 遼無二廠 商務學院 耐酸泵廠 聯營汽修廠 機場 迎客路 迎客廣場 錦綉路 綠波小區 綠波橋 通信電纜廠 新建小學 沙區醫院 蓋州街 解放廣場 連勝街 太原街 萬歲街 體育場 沈陽路 一二九街 青泥窪橋 中山廣場
701路(區間車) 新星綠城 張前路、遼無二廠 商務學院 耐酸泵廠 聯營汽修廠 機場 迎客路 迎客廣場 錦綉路 綠波小區 綠波橋 通信電纜廠 新建小學 沙區醫院 蓋州街 解放廣場 連勝街 太原街
702路 森林動物園南門 銀沙灘 市委黨校 付家莊 三寰大酒店 214醫院 仲夏客舍 八一路 半島晨報社 南石道街 北石道街 白雲山 高爾基路 長春路 人民廣場 希望廣場 青泥窪橋 天津街 民主廣場
703路 山屏街 呂家屯 中南苑 迎賓路 興隆屯 海港醫院 朝陽街 三八廣場 港灣橋 人民路 中山廣場 青泥窪橋
704路 甘井子 光明研究所 山中村 海茂村 工人宿舍 海鷗街 西山宿舍
704路小環 甘井子 光明研究所 山中村 北山村 衛生所 甘子子
705路 棠梨溝 十四中 軟體職業學院 金家溝 張辛路 張家村 盛新園 紅旗鎮小學 西山水庫 灣家村 大連水泵廠 農貿市場 馬欄廣場 蘭玉街 遼師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蓋州街 科技谷 至誠街 五四廣場 興工街 沙河口火車站 香工街 工人村 香爐礁
706路 林茂街 南石道街小學 南石道街 北石道街 白雲山 高爾基路 長春路 市政府 新開路 北崗橋 雙興街 興業街 菜市橋 北海街 勝利橋 天津街 中山廣場 三八廣場
707路 錦雲中園 錦雲南園 遼寧警校 新生橋 新生路 劉家橋 春柳 車家村 香爐礁街 工人村 海達廣場 香爐礁 五一廣場 大同街 長春路 沈陽路 花園廣場 唐山街 勞動公園 中山廣場 民生街 民主廣場
707路區間車 長春路 大同街 五一廣場 香爐礁街 香錦街 工人村 海達廣場 材料批發市場 香爐礁 碼頭 造船新廠
708路 張家村 盛新園 紅旗鎮小學 西山水庫 灣家村 大連水泵廠 農貿市場 馬欄廣場 遼師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蓋州街 科技谷 聯合路 長生街 人民廣場 青泥窪橋 友好廣場 中山廣場 市政協 桂林街 三八廣場 碼頭
708路區間車 彩霞園 吉祥物業 大連水泵廠 農貿市場 馬欄廣場 遼師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蓋州街 科技谷 聯合路 長生街 人民廣場
709路 星海公園 富華街 孫家溝 萊州街 台山村 南沙街 漢陽街 解放廣場 同泰街 奧林匹克廣場 人民廣場 中興大廈
710路 鋁材廠 華林集團 電機分廠 機場 迎客路 迎客廣場 周水前 劉家橋 春柳 車家村 香一街 香爐礁街 五一廣場 人民廣場 希望廣場 青泥窪橋 友好廣場 中山廣場 人民路 港灣橋 三八廣場 二七廣場 捷勝街
711路 蘭花小區 南松路 錦綉北園 錦綉小區 錦石路 錦雲中園 錦泉南園 遼寧警校 新生路 綠波橋 通信電纜廠 新建小學 幸福小區 黃河橋 河川街 熟食品交易中心 豐台街 萊州街 龍江路 連山街 醫科大學 星海廣場 會展中心 和平廣場
712路 石槽村 石槽前 虎灘港 虎灘新區 虎山路 新苑小區 印刷總廠 呂家屯 當代公司 山屏花園 植物園 朝陽街 三八廣場 港灣橋 人民路 中山廣場 青泥窪橋
713路 航運碼頭 舊貨市場 材料批發市場 香爐礁傢具市場 五一廣場 469醫院 百盛購物中心 至誠街 永平街 玉華市場 集賢街 醫專醫院 建築設計院 白雲新村 電視大學 蓮花小區 蓮花市場 急救中心
715路 富民廣場 馬欄小學 馬欄北街 馬欄廣場 蘭玉街 遼師大學 黃河橋 熟食品交易中心 南沙西街 南平街 南沙街 漢陽街 富工街 功成街 和平廣場 太原街 萬歲街南 建築設計院 白雲新村 白雲山洞 行政服務中心 森林動物園
801路附線 水產學院 黑石礁街 黑石礁 星海公園 醫科大學 化物所 會展中心 大連晚報社 同泰街 奧林匹克廣場 人民廣場 希望廣場 青泥窪橋 友好廣場 中山廣場 富麗華大酒店 徐園飯店 碼頭
801路環城旅遊 勝利廣場 —二九街 人民廣場 奧林匹克廣場 同泰街 馬欄河橋 會展中心 星海公園 會展中心 星海廣場 金沙灘 海天白雲大酒店 付家莊 秀月山莊公園 燕窩嶺 北大橋 鳥語林 虎灘樂園 迎賓路 富頓大酒店 朝陽街 三八廣場 碼頭 徐園飯店 富麗華大酒店 中山廣場 勝利廣場
時間:平日 8:20、9:30、10:40、12:00、13:10、14:20、15:30
節假日8:00、8:50、9:40、10:30、11:20、12:10、13:00、13:50、14:40、15:30
K901路 新新山莊 新新賓館 東軟信息學院 軟體園 數碼廣場 東北財經大學 黑石礁 星海浴場 醫科大學 化物所 會展中心 和平廣場 太原街 萬歲街 沈陽路 一二九街 青泥窪橋 友好廣場 中山廣場 外國語學院
2. 圓明圓的資料
【圓明園的簡介】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郊,海淀區東部。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佔地約5200畝,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圓明園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總面積達350公頃。
它的陸上建築面積和故宮一樣大,水域面積又等於一個頤和園。圓明園匯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化於千變萬化的景象之中。圓明園的南部為朝廷區,是皇帝處理公務之所。其餘地區則分布著40個景區,其中有50多處景點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園勝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僅模仿建築,連名字也照搬過來。更有趣的是,圓明園中還建有西式園林景區。最有名的「觀水法」,是一座西洋噴泉,還有萬花陣迷宮以及西洋樓等,都具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在湖水中還有一個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邊山上便可欣賞萬里之外的「水城風光」。
圓明園是一座珍寶館,裡面藏有名人字畫、秘府典籍、鍾鼎寶器、金銀珠寶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華。圓明園也是一座異木奇花之園,名貴花木多達數百萬株。完整目睹過圓明園的西方人把她稱為「萬園之園」。的確,如果今天還和140年前一樣,這座超巨型園林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園林之王」了。遺憾的是,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園中的建築被燒毀,文物被劫掠,奇跡和神話般的圓明園變成一片廢墟,只剩斷垣殘壁,供遊人憑吊。
【圓明園的歷史發展】
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帝(即清聖祖玄燁)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一里許的一座園林賜給第四子胤禛,並親題園額「圓明園」。雍正三年(1725),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圓明園南面增建宮殿衙署,佔地面積由原來的六百餘畝擴大到三千餘畝。此後,圓明園不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覽的地方,也是他們朝會大臣、接見外國使節、處理日常政務的場所。乾隆帝(即清高宗弘歷)即位後,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景觀,增添了建築組群,並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同治時改名萬春園)。這三座園林,均屬圓明園管理大臣管理,稱圓明三園。
圓明三園面積五千二百餘畝,一百五十餘景。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聽政的正大光明殿,祭祀祖先的安佑宮,舉行宴會的山高水長樓,模擬《仙山樓閣圖》的蓬島瑤台,再現《桃花源記》境界的武陵春色。一些江南的名園勝景,如蘇州的獅子林,杭州的西湖十景,也被仿建於園中。長春園內還有一組歐式建築,俗稱西洋樓。圓明園還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館,收藏著許多珍寶、圖書和藝術傑作。
咸豐十年(1860)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借口,命令米啟爾中將於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縱火焚燒。這場持續了兩天兩夜的大火,將圓明園燒成一片廢墟。
同治年間(1862~1874),同治帝准備修復圓明園,供慈禧太後居住。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築。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又一次遭到破壞。清朝覆滅後,一些軍閥、政客、官僚,紛紛從圓明園盜運建築材料,圓明園遺址遭到進一步破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十分重視圓明園遺址的保護。1979年,圓明園遺址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後,圓明園遺址的整修工作逐步展開。
【圓明園的建造】
圓明園能夠達到那麼恢宏瑰麗,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是集中了國家大量的財力、物力,役使了無數的精工巧匠,傾注了千百萬勞動人民的血汗,歷時一百多年才陸續建築經營而成的。那麼,為什麼清朝皇帝要下這么大功夫,不惜工本來長期經營圓明園呢?這與滿族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系。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勤勞勇敢的滿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在東北黑龍江流域富饒美麗的土地上。17世紀中葉,清軍在其卓越的領袖、封建政治家,軍事家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和攝政王多爾袞的領導下,大舉進兵華北,徹底推翻了腐敗透頂的明王朝,自東北入關定都北京,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統治王朝——清朝,由於清朝統治者入關以前在東北過著游牧生活,冬季那裡是林海雪原,夏季則氣候涼爽。入關後,他們對北京盛夏乾燥炎熱的氣候很不適應。紫禁城雖金碧輝煌、宏偉壯麗,但清朝皇帝感到那裡呆板憋悶,特別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發生過火災後,為了防火,也為了防止宮廷暴亂,砌了高高的宮牆。皇宮里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溝水流過於平緩,幾乎成了死水,當時對皇城曾有「紅牆,綠瓦,黑陰溝」之稱。這使得皇帝們有些厭倦深囿高牆的宮廷生活,於是,從康熙初年,便開始修建園林,這種修建工程竟延續了二百多年。北京的西郊,有連綿不斷的西山秀峰:玉泉山、萬壽山、萬泉庄、北海淀等多種地形,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窪處匯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東順山勢注入昆明湖,成為西郊最大的水面。古代勞動人民在這里生活,辛勤勞動,開墾了大片水稻田,形成了自然風景區。早在遼代,封建帝王就選中這里建造了玉泉山行宮,到了明代,這里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更多的遊人,於是一些達官貴人就占據田園營建別墅,大片土地被一塊塊佔去。到了明萬曆年間,明皇親武清侯李偉在這里大興土木,首先建造了規模宏偉,號稱「京國第一名園」的清華園(故址在今北京大學西牆外)。嗣後米萬鍾又在清華園東牆外導引湖水,辟治了幽雅秀麗的「勺園」,取「海淀一勺」的意思。空曠郊野,出現了亭台樓榭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成為京郊名噪一時的園林薈集之地。到了清朝,皇帝也同樣看中了西郊這塊絕好的造園之地。大規模地興建園林就這樣開始了。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8年)玄燁下令在清華園舊址上建造了面積達六十公頃的暢春園,他每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那裡避喧聽政,清代帝王園居生活自此開始。但暢春園的地位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後來的圓明園所取代。
暢春園周圍,有許多明朝遺留下來的私家園林,清初時收歸內務府奉宸院後,就把這些前明私園分賜給清皇室成員和王公大臣。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圓明園就是作為藩賜園賜給了康熙帝第四子胤禎的一座明代舊園。並由康熙帝御筆親題了「圓明園」匾額。這座世界名園,就從這一年開始了它從無到有,由盛到衰的歷史。胤禎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他對於所得到的這座賜園,是非常引以為榮的,對康熙所題「圓明」二字的意義,他在《圓明園記》中做了這樣的解釋:圓明意志深遠,殊未易窺,嘗稽古藉之言,體以圓明之德。夫圓面入神,君子之時中也。這里的「圓」,大意是「圓滿、周全」的意思,而「明」字則解釋為「明達、明智」之意,所以,起名「圓明園」無非是統治階級標榜自己品德修養與才思智慧都超出常入而已。康熙皇帝題名也表達了他對皇子的期望。
圓明園的位置在掛甲屯的北面,距暢春園約一里多路,即今北京大學的北邊,清華大學以西。康熙時代的圓明園,裡面有前湖、後湖等水面,其內建有「牡丹台」、「天然圖畫」等園景。當圓明園還是一座藩賜園的時候,它的規程是不能超過皇帝的暢春園的,所以建的景不多,名聲也不大,遠遠比不上暢春園。可後來隨著主人的登基,清王朝的太平盛世到來,在其60多年陸續擴建中,終於建成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宏偉的皇家園林。
【圓明園的組成】
歷史上的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萬春園)組成。三園緊相毗連,通稱圓明園。共佔地5,200餘畝(約350公頃),比頤和園的整個范圍還要大出近千畝。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餘年間,所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都曾長年居住在圓明園優游享樂,並於此舉行朝會,外理政事,它與紫禁城(故宮)同為當時的全國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稱為「御園」。
【圓明園的建築特色】
圓明園是人工創造的一處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大型園林。平地疊山理水,精製園林建築,廣植樹木花卉。以斷續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島、橋堤等,將廣闊的空間分割成大小百餘處山水環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風景群。園內水面約佔三園總面積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開鑿大中小水面,由回環縈流的河道串聯為一個完整的河湖水系。園內又綴疊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與水系相結合,水隨山轉,山因水活,構成了山復水轉、層層疊疊的園林空間。使整個園林宛如江南水鄉般的煙水迷離,雖由人做,宛自天開。
圓明園的園林造景多以水為主題,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圓明園後湖景區,環繞後湖構築九個小島,是全國疆域《禹貢》「九洲」之象徵。各個島上建置的小園或風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北岸的上下天光,頗有登岳陽樓一覽洞庭湖之勝概,「垂虹駕湖,婉蜒百尺,修欄夾翼,中為廣亭。紋倒影,滉漾楣檻間,凌空俯瞰,一碧萬頃」。西岸的坦坦盪盪,酷似杭州玉泉觀魚,俗稱金魚池"鑿池為魚樂國,池周舍下,錦鱗數千頭。"圓明園西部的萬方安和,房屋建於湖中,形作卍字,冬暖夏涼,遙望彼岸奇花纈若綺綉。雍正皇帝喜歡在此居住。圓明園北部的水木明瑟,用泰西(西澤)水法引水入室,轉動風扇,"林瑟瑟,水冷冷,溪風群籟動,山鳥一聲鳴。"乾隆皇帝喜歡在此消暑。長春園西湖中的海岳開襟,在白玉石圓形巨台上建有三層殿宇,遠遠望去好似海市蜃樓一般。
福海之中的蓬島瑤台,取材於神話中的蓬萊仙島,原名蓬萊洲。相傳,秦始皇曾派遣一個名叫徐福的人,率領干余名童男童女,出海東渡,去替他尋仙境、求仙葯,以企長生不老。這當然只能是「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而雍正皇帝則讓工匠在圓明園的東湖之中用磷峋巨石堆砌成大小三島,象徵傳說中的篷萊、瀛洲、方丈「三仙山」,島上建有殿閣享台,「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樓十二」,並按「徐福海中求」的寓意,把東湖命名為「福海」。在福海四岸另外還建有十多處園林佳景。福海,東西、南北各寬五、六百米,加上四周小水域,共約35公頃,相當於北海公園的水面。這里水面開闊,景色秀麗,每於端午佳節,在此舉行大型龍舟競渡活動。七月十五日夜,清帝於此觀賞河燈。冬日結冰後,皇帝乘坐冰床在福海賞游。福海實際上是圓明園的水上娛樂中心。
圓明園還有個顯著特點,就是大量仿建了全國各地特別是江南的許多名園勝景。乾隆皇帝弘歷曾經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台,東巡岱嶽,巡遊熱河、盛京(即沈陽)和盤山等地。每至一地,凡他所中意的名山勝水、名園勝景,就讓隨行畫師摹繪成圖,回京後在園內仿建。據不完全統計,圓明園的園林風景,有直接摹本的不下四五十處。杭州西湖十景,連名稱也一字不改地在園內全部仿建。正所謂:誰道江南風景佳,移天縮地在君懷。
乾隆皇帝南巡之後,在圓明園先後仿建有四處江南名園。其中之一即福海西北的安瀾園。乾隆二十七年南巡時,曾以海寧的陳氏隅園作為行館,並賜名「安瀾園」。乾隆皇帝很喜歡該園結構佳妙,回京後就在圓明園四宜書屋左右,仿其位置進行改建和增建。園成之後,也題名叫「安瀾園」,當時仿建的另外三處名園,都在長春園內。一處是乾隆二十三年,在思永齋東院,仿照杭州西湖汪氏園而建的小有天園;一處是乾隆三十二年,仿照江寧(即南京)瞻園而建的如園;一處是乾隆三十七年,仿照蘇州著名園林而建的獅子林。如園和獅子林,都分別有16個以上風景點。圓明園的西峰秀色,是雍正、乾隆二帝每於七月初七,設七夕巧筵的地方。這里可遠借西山景色,河西岸有一組疊山,松巒峻峙,山澗之中瀑布飛流急下。在此近觀仰視有如廬山的峻峙氣勢,取名叫「小匡廬」。坐石臨流,仿自紹興會稽山陰的蘭亭。建於雍正朝,俗稱流杯亭。東晉王羲之等文人雅士,曾於永和九年三月三(即上巳日),會於會稽蘭亭,曲水流觴,賦詩修楔(祭祀活動),被傳為佳話。圓明園的這座蘭亭,在仄澗中,奇石峭列,激波分注,建有三開間的重檐敞亭。乾隆四十四年,收集到歷代書法名家「蘭亭序」帖6件,再加上大學士於敏中和乾隆皇帝自己的手跡,合為「蘭亭八柱冊」。乾隆皇帝讓把此亭改建為八方,並換成石柱,每柱刻一帖,這就是著名的圓明園蘭亭八柱。廓然大公,後來也總稱雙鶴齋,仿無錫惠山的寄暢園而建。這一景的北半部,是乾隆中葉,仿照盤山靜寄山莊的雲林石室的山石,疊石而成的。嘉慶詩贊「雙鶴齋」:結構年深仿惠山,名園寄暢境幽閑。曲蹊峭茜松尤茂,小洞崎嶇石不頑。人們知道頤和園的諧趣園,是仿惠山寄暢園建的,其實,當時在圓明園也仿建有寄暢園。只是兩次仿建意境各有千秋。武陵春色,摹寫的是陶淵明《桃花源記》的藝術意境。建自康熙末年,雍正朝時叫桃花塢,曾是弘歷讀書的地方,書室叫「樂善堂」。此景,號稱有山桃萬株。蘇州閶門內舊有一處桃花塢,相傳是唐伯虎的故居。圓明園的桃花塢,雖然襲用其名,但桃花之盛遠不是吳下所能相比。
圓明三園共有一百餘處園中園和風景建築群,即通常所說的一百景。集殿堂、樓閣、亭台、軒榭、館齋、廊廡等各種園林建築,共約16萬平方米。比故宮的全部建築面積還多一萬平方米。園內的建築物,既吸取了歷代宮殿式建築的優點,又在平面配置、外觀造形、群體組合諸多方面突破了官式規范的束縛,廣征博採,形式多樣。創造出許多在我國南方和北方都極為罕見的建築形式,如字軒、眉月軒、田字殿、還有扇面形、弓面形、圓鏡形、工字形、山字形、十字形、方勝形、書卷形等等。加之在園林布局上,因景隨勢,千姿百態;園中各景又環環相套,層層進深,形成了豐富多彩、自然和諧的整體美。法國傳教士王致誠,曾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他說:圓明園的建築,形式變化較多,而且參差不齊,不落窠臼。它的每一座小的宮殿,都彷彿是按照奇特的模型製成的,像是隨意安排的,沒有一座與其他一座雷同。一切都如此饒有興趣,人們不能在一覽之下,就領略這幅景色,必須一點一點地仔細研究它。
圓明園的寺廟園林,也是反映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個側面。安佑宮(鴻慈永祜),是按照景山壽皇殿的舊例建造的。用來祭奉康熙、雍正皇帝「神御」,是園內的皇家祖祠。宮為九間,正脊重檐歇山,以黃色琉璃瓦覆頂,是園內體量最大的一個建築物。周圍有喬松偃蓋,中軸線南端有兩對華表,給人以庄嚴肅穆之感,方壺勝境,位於福海東北海灣岸邊,是按照幻想中的仙山瓊閣建造的,據史料記載,這里供奉有2200多尊佛像,有30餘座佛塔。這處建築的前部底座以漢白玉砌成"山"字形,伸入水中。整個建築體態龐大,金碧輝煌。每當清晨薄霧初起,該建築在煙霧中時隱時現,宛如瓊閣瑤台一般。這處建築的格調和氣勢,是我國現存園林建築中所少見的。舍衛城,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建築。據說是仿照古代印度橋薩羅國都城的布局建造的,城內共有殿宇、房舍326間。康熙以來,每當皇帝、皇太後壽誕,王公大臣進奉的佛像都存放在這里。其中有純金的、鍍銀的、玉雕的、銅塑的,年復一年,竟達數十萬尊。圓明園遭劫掠焚毀,僅此一處所造成的損失,無論是經濟價值還是文化藝術價值,都是難以用數字估量的。
圓明園體現了我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是當時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園林。乾隆皇帝說它:「實夭寶地靈之區,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園林建築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其盛名傳至歐洲,被譽為「萬園之園」。法國大文豪雨果於1861年有這樣的評價:「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宮的城堡一樣的建築,夏宮(指圓明園)就是這樣的一座建築。」人們常常這樣說:希臘有帕特農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東方有夏宮。這是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無與倫比的傑作。
【收藏】
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館,收藏極為豐富,堪稱文化寶庫。雨果曾說:「即使把我國(法國)巴黎聖母院所有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煌的東方博物館媲美。」園內陳設豪華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藝術珍品。據目睹過圓明園的西方人描述,「園中富麗輝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稱,亦非歐洲人所能想見」。「各種寶貴的珍品,均積聚於此皇家別墅,千門萬戶之中。」上等的紫檀雕花傢具、精緻的古代碎紋瓷器和琺琅質瓶盞,織金織銀的錦緞、氈毯、皮貨、鍍金純金的法國大鍾,精美的圓明園總圖,寶石嵌制的射獵圖,風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額,以及本國其它各種藝術精製品和歐洲的各種光怪陸離的裝飾品,應有盡有。
圓明園內收藏有極為豐富的圖書文物,現僅舉幾例。文源閣,是仿照寧波范氏天一閣而建的藏書樓,為著名的皇家北四閣之一,建成於乾隆四十年。閣中收藏乾隆欽定《四庫全書》和康熙《古今圖書集成》各一部。《四庫全書》是我國古代最大的一部綜合性叢書,收書34O0餘種,有近8萬卷,36000餘冊。體現了我們國家的古代文明,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氣魄。因《全書》篇帙浩瀚,當時又擇其尤要者,編成《四庫全書薈要》,計12000冊。《薈要》共抄兩部,一部貯在故宮摛藻堂,另一部收藏於長春園含經堂的東廂「味腴書室」。另外,含經堂還有一外著名文軒--淳化軒,是專為收藏著名法帖《淳化閣帖》摹版而建的。《閣帖》原是北寧淳化三年(992年)摹刻的,包括王羲之、王獻之乃至蒼頡、夏禹、孔子等99人的書法名跡。帖分十卷,是我國的第一部大型叢帖,被譽為諸帖之祖。乾隆年間,根據《閣帖》的北宋"初拓賜本",經過精審更定之後,進行鉤摹刻石。歷時三載,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春,將所摹刻的144塊帖版,鑲嵌於淳化軒前的24間左右迴廊之中。這就是著名的《乾隆重刻淳化閣帖》。不用說圓明園劫毀時,園內收藏的《四庫全書》、《全書薈要》、《古今圖書集成》、《淳化閣帖》摹版等珍貴圖書文物,都未能倖免於難。這從一個側面可反映出帝國主義侵略者火燒圓明園,對人類文化所造成的巨大破壞。
當然,任何事物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圓明園如此之大,又是由幾朝皇帝陸續擴建、改建的,加上封建帝王腐朽意識的影響,無論由哪個角度看,也還是有不足的。但是,就總體而言,圓明園確實是一座非常出色的優秀園林。可以說,它集我國幾千年優秀造園藝術之大成,把我國古典園林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當年,凡目睹過其盛況的人,都說它確實是好。一些西方人,對中國園林刮目相看,也正是從圓明園開始的。總之,圓明園為我們這個文明古國贏得過榮譽,曾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圓明園的總設計師是叫雷金玉的建築師,他是在修建紫荊城時被康熙看中。但在實際建造中大多還是皇帝的看法,不論是康熙,雍正還是乾隆都親自指導。
3. 澳門不同風格的建築群有哪些功課需要,急
1. 媽閣廟
澳門最古老的廟宇之一
媽閣廟包括 「神山第一」 殿、正覺禪林、弘仁殿、觀音閣等建築物。早期稱娘媽廟、天妃廟或海覺寺;後定名 「媽祖閣」,華人俗稱 「媽閣廟」。
媽閣廟的創建年份,至今未有定論;但大部分學者都肯定在葡萄牙人定居澳門前,此處已有供奉媽祖的廟宇。從1751年完稿的《澳門記略》附圖上可見整座廟宇已有一定規模;到清道光八年
(1828年),媽閣廟重修,廟內建築,大為完善。至同治十三年 (1874年) 及光緒元年
(1875年),媽閣廟兩遭颶風破壞,建築物受損,經兩年重修擴建後,奠定今天的模樣。
現時廟內有實物可考的建築物是 「神山第一」 殿。該殿供奉天後,創建於1605 年 (明萬曆三十三年),1629 年 (明崇禎二年) 及1828年
(清道光八年) 兩度重修,其門口石橫梁至今仍存創建時的石刻。媽閣廟是澳門現存廟宇中有實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廟宇,也是澳門文物中原建築物保存至今時間最長的。
弘仁殿是一座小型石殿,供奉天後;相傳建於明弘治元年 (1488年);但現時殿門及殿內石龕,則為清道光八年 (1828年) 重修所建。
觀音閣與正覺禪林的創建年代未知,但從《澳門記略》可見1751年前已有雛型。觀音閣最早為一石亭,1828年重修,形成今貌;閣內供奉觀音。正覺禪林重修於清道光八年
(1828年),今供奉天後。此殿在1988年2 月8 日曾發生火警,後由政府按原貌重修,至翌年2 月完成。
媽閣廟有許多摩崖石刻,均為歷代官宦名士的詩詞題字,是研究澳門歷史文化的重要資料。尤其是 「洋船石」 和
「海覺石」,年代久遠,是澳門著名的兩大奇石,也是歷代騷人墨客詠吟的對象。
2. 港務局大樓
摩爾人兵營
港務局大樓,原稱摩爾兵營 (Quartel dos Mouros),俗稱水師廠,由一位義大利人卡蘇杜 (Cassuto)設計,1874年建成,是當時由印度來澳的警察的營地,可駐二百多名官兵。1905年大樓改為港務局和水警稽查隊的辦公地點。現為港務局的辦公大樓。
3. 亞婆井前地
最古老的葡萄牙人聚居點
亞婆井前地屬已評定之建築群,位於原來 "基督城" (葡人居住地區)的一個圓形地上,是澳門葡萄牙人最早聚居的地區之一,而且也許是舊生活方式見證者聚居最多之地方。亞婆井前地龍頭左巷一帶是真正能夠並完全地展示澳門特有都市面貌的一個櫥窗。
4. 聖老楞佐教堂
葡萄牙人的海神廟
聖老楞佐教堂創建於16世紀中葉,是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教堂後來幾經重建,目前的規模形成於1846年。華人稱之為 「風信堂」, 又以粵語諧音稱為
「風順堂」,有祈求 「風調雨順」 之意。《澳門記略》載∶「西南則有風信廟,蕃舶既出,室人日跂其歸,祈風信於此。」
在以風力為動力的帆船時代,遠洋航行是非常危險的,往日葡萄牙人出海,都視風信而定行止。清朝龔翔麟在《珠江奉使記》中對葡人的祈風之舉有詳盡的描述∶「蕃舶之出以冬月,冬月多北風;其來以四五月,多南風。既出,則澳中黑白鬼一空。計期當返,則婦孺遶屋號吁,以祈南風,亦輒有驗者。其舵工素與海習,雖卒遇颶母浮椒,亦萬不一失雲。」
文德泉神父認為教堂創建於1558
至1560年間,由耶穌會士建在葡人定居點的小山上,最初是一座木製的小教堂。學術界通常的看法是教堂建於1569年以前,第一次在1618年重修。方豪神父在《中西交通史》中指出∶「此堂創建之確實年代,雖不可知,惟萬曆四十六年
(1618) 第一次重修則有現存之聖母七苦祭台下之石刻可稽。是其興建必先於此年也。」
1618年重修之後的教堂巍峨壯麗,美輪美奐。1844年,教堂改建,兩年後竣工,形成今天的教堂規模。1954年,高德華神父 (Costa Vaz)
再次籌措資金裝修教堂內部。最近一次的教堂維修為2002年4月30日,由政府出資。
教堂所在的地區,昔日是高尚住宅區,所以教堂建築也顯得美侖美奐,華麗巍峨。時至今日,教堂仍然聳立於高台之上,周圍綠樹環繞,清幽怡人。堂側花園內現存一座石十字架,底座刻�
「INRI 1627 e 1811」 字樣,可證其歷史悠久。
5.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
遠東傳教士的另一搖籃
聖若瑟修院於1728年由耶穌會士創辦。在二百多年的辦學過程中,聖若瑟修院培養了許多中國和東南亞各地教會的人才,被老一輩的澳門人稱為澳門天主教的
「少林寺」。
與修院毗連的聖若瑟修院聖堂於1746年興建,1758年落成,規模僅次於耶穌會士興建的聖保祿教堂 (現大三巴牌坊前身),因此本地人又稱它為
「三巴仔」。聖堂內有奠基石及奠基紀念銅牌,記載修建聖堂的日期及人員,銅牌背面更有一行漢字∶「乾隆壹拾壹年捌月貳拾陸日」。聖堂至1953年再被修葺,形成今日規模,具有巴洛克建築風格。
聖堂內現存聖方濟各.沙勿略 (Francisco Xavier) 的手肱骨,供教徒敬禮。沙勿略是第一位到遠東傳教的耶穌會士,1552年死於澳門附近的上川島
(St. John Island),後被譽為東方宗徒。該聖髑被視為東方天主教會的重要文物。
6. 崗頂前地
名勝林立之地
崗頂前地屬已評定之建築群,該處原稱磨盤山,由葡人舊城行人區開辟而來,周圍名勝林立,包括聖奧斯定教堂(龍嵩廟)、伯多祿五世劇院(崗頂劇院)、何東圖書館、明愛中心以及聖若瑟修院等。
7. 聖奧斯定教堂
遭受炮轟的教堂
聖奧斯定教堂由西班牙奧斯定會修士於1591年創建。教堂最初的建築非常簡陋,教士們便用蒲葵葉覆蓋屋頂來遮擋風雨;每當大風吹來,蒲葵葉便隨風飛揚,華人遠遠望去,覺得這情景像龍須豎起,就稱教堂作「龍須廟」,後又以粵音轉稱「龍嵩廟」。教堂於1874年重修後,形成今天的規模。該教堂每年為期兩天的苦難耶穌像巡遊,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是澳門天主教會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
8. 崗頂劇院
澳門葡人的大會堂
崗頂劇院原稱伯多祿五世劇院,建於1860年,但當時祗建成主體部分,至1873年才加建具新古典主義建築特色的正立面。它是中國第一所西式劇院,供戲劇及音樂會演出之用,也是當年葡人社群舉行重要活動的場所。
9. 何東圖書館大樓
何東爵士故居
何東圖書館大樓建於1894年 (清光緒二十年) 以前,原主人為官也夫人 (D. Carolina Cunha)。香港富商何東爵士於1918年購入該大樓,作為夏天來澳門消暑的別墅;二次大戰日軍占據香港期間(1941-1945)何爵士曾在此定居。1955年何東爵士逝世,其後人據他生前遺囑,將大樓及二萬五千圓港幣贈予澳門政府,作開設公共圖書館及購買圖書之用;至1958年,圖書館正式對外開放。
10. 議事亭前地
澳門的心臟
議事亭前地屬已評定之建築群,因議事亭(即今臨時澳門市政局大樓)而得名。這里歷來為澳門市中心,也是慶典集會的場地。過去澳葡總督蒞任,必在這里檢閱海陸軍警。即使現在澳門的許多節日慶祝活動也都在這里舉行。
圍繞議事亭前地一帶的樓宇都是在19世紀末興建的,有多座被評為紀念物及具建築藝術價值的建築物,包括臨時澳門市政局大樓、郵政局大廈、仁慈堂等等。它們的共同建築特色是在立面的建造上大量運用了新古典主義的表現手法,使這一帶的建築物外貌統一。
11. 民政總署大樓
澳門市政管理機構
民政總署大樓前身為市政廳,建於1784年,後曾多次重修,目前規模是1874年重修時形成的,具明顯的南歐建築藝術特色。
其二樓的圖書館於1929年啟用,以葡國瑪弗拉修道院的圖書館 (Biblioteca do Convento de Mafra)
為設計藍本,裝潢和傢具陳設具有濃厚的古典氣息。現在專門收藏17世紀至20世紀50年代的外文古籍,特別是葡萄牙在非洲及遠東的歷史文獻,其中不乏珍品。
12. 郵政局大廈
大型古典建築物
郵政局大廈被評為具建築藝術價值之建築物,1929年落成。由當年的工務局華人建築師陳焜培設計。該址原是低矮的樓房,曾開設同善堂,後被拆卸興建郵政局大廈。大廈樓高三層,另有地下室,全部水泥結構,是澳門唯一運用古典建築語言的大型建築物。
澳門最早的郵局於1869年(清同治八年)設立,地址位於南灣加辣堂街和水坑尾街交界處。
13. 仁慈堂大樓
澳門最早的慈善機構
仁慈堂於1569年由澳門首任主教賈尼路創立,負責慈善救濟的工作,故名「仁慈堂」。成立之後,仁慈堂開辦了中國第一間西式醫院白馬行醫院,並設育嬰堂、麻瘋院、老人院、孤兒院等機構。
仁慈堂大樓修建於18世紀中葉,至1905年形成今天的面貌,具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14. 玫瑰堂
澳門古老教堂之一
由聖多明我會 (道明會) 創建於1587年,是該會在中國的第一所教堂。教堂初時用木板搭建,華人稱之為 「板障廟」,後稱「板樟廟」。又因教堂供奉玫瑰聖母,故又稱 「玫瑰堂」。道明會士曾於1822年刊印澳門、也是中國第一份葡文報紙《蜜蜂華報》(A Abelha da China),其原件現藏民政總署大樓圖書館。1929年起,該教堂又成為傳播葡萄牙花地瑪聖母崇拜的重要基地;教堂於每年5月13日舉行的花地瑪聖母聖像巡遊,是本地天主教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整座教堂建築富麗堂皇,其巴洛克建築風格的祭壇更是典雅精緻。教堂旁後的「聖物寶庫」 收藏了三百多件澳門天主教珍貴文物。
15. 大三巴牌坊
遠東第一所大學遺址
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 (即聖保祿教堂) 正面前壁的遺址。
聖保祿教堂附屬於聖保祿學院。該學院於1594年成立,1762年結束,是遠東地區第一所西式大學,設文法學部、人文學部、倫理神學部等。由其培養的傳教士,除到日本、中國外,還到越南、泰國、柬埔寨等地傳教。
聖保祿教堂於1602年開始修建,現在牌坊左側還存有當時的奠基石。整個建築工程於1637
至1640年間才完全竣工;目前所見的教堂前壁就是最後落成的部分。1835
年,一場大火燒毀了聖保祿學院及其附屬的教堂,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階。自此之後,這裏便成為世界聞名的聖保祿教堂遺址。本地人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國傳統牌坊,將之稱為大三巴牌坊。
教堂後部遺址於1837至1854年被用作埋葬教士的墓地。
1990至1996年間,澳門政府對聖保祿教堂遺址進行考古、修復及再利用工程,由葡國建築師負責策劃和設計,多位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和博物館學家參加工作,經過五年考古、勘察及營造,建成一間博物館,於1996年10月落成。
16. 哪吒廟
哪吒廟位於大三巴牌坊後右側,創建於1888年,改建於1901年,廟內供奉哪吒。政府於1995年和2000年曾維修該廟,包括清洗及修補廟頂,清洗和粉飾牆壁及裝飾物,並更換部分朽壞的木構件。
該廟供奉的哪吒,是一個神話人物,為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像個小孩,神通廣大。從17世紀後期開始受澳門民間供奉,這種廟不多,是澳門本地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間信仰。
17. 舊城牆遺址
葡人在澳門建城牆,最早可追溯至明朝隆慶三年(1569年)。由於中國方面的反對,所築城牆多次被拆毀。然而,葡人以抵禦外敵(荷蘭人)入侵為藉口,至1632年澳門北部城牆及炮台又復建完成。從當時澳門城市圖可見,整個澳門城除西部內港外,北部、東部及南部均建有城牆,並於諸要塞處建置炮台,使澳門成為一座軍事防範嚴密的城堡。現存的舊城牆遺址,正是當時所建的一部分。
18. 大炮台
澳門防禦系統的核心
大炮台創建於1617年,至1626年建成,名為聖保祿炮台,澳門居民多稱為
「大炮台」。在近四百年的歷史裏,大炮台內部建築曾多次改建。大炮台的大門朝南,早期入口為火葯儲存庫;上層的中央是一座三層高的塔樓(現已不存),每一層都裝備火炮;旁邊另有四排房子,為澳督及官兵的營房,宿舍兩側有台階與下層入口處相連。炮台內備有水池及軍需庫,軍需庫儲備充足,足以應付長達兩年的包圍。這座炮台是當時澳門防禦系統的核心,並與其他炮台一起,構成一個覆蓋東西海岸的寬大炮火防衛網。而從1623年至1740年間,這裏更一直是城防司令和澳門總督的住所。
大炮台一直為軍事禁區,直至1965 年原營房位置改建成氣象台,1966年氣象台遷入後開放為游覽區。
大炮台城牆分別於1992、1993和1996年進行修葺,有關工程祗限於必需的,以保持其真實性。除了清洗狀況良好的牆身外,還清除表面雜草,用除草劑清除植物的根部,使用原有材料修補牆身裂縫。因此,大炮台之結構被完整地保存。
1996年9月起,政府將氣象台原址改建為澳門博物館,1998年落成啟用。
19. 澳門博物館
澳門博物館是本澳規模最大的博物館,耗資一億三千萬元,以昔日的天文台為基礎,再依大炮台山發展為樓高三層的現代化博物館大樓,一層在地面,兩層深藏在地下,外形古樸,與古老的大炮台協調。這項工程由1996年9月動工,1998年4月19日落成啟用。
以下任何一個網都有澳門世界文化遺產詳盡資料
全部都為澳門特區政府官方網頁
http://www.macauheritage.net/tour/DespCC.asp
http://www.macauheritage.net/Wheritage/indexC.asp
http://www.macauheritage.net/
http://www.macauheritage.net/mherit/map/mhmapC.asp
http://www.macauheritage.net/vr/preview/indexc.asp
http://cn.macautourism.gov.mo/cn/index.php
4. 丹麥皇家音樂學院是那個城市的
就是在那個傳說中的安徒生的故鄉小美人魚的故鄉丹麥首府哥本哈根啊
哈哈
哥本哈根Copenhagen(丹麥語:København)
丹麥皇家音樂學院
(丹麥語)
TheRoyalDanishAcademyofMusic(英語)
地址:NielsBrocksGade1(所在那條街的名字),1574KøbenhavnV,Denmark
電話:33692269
傳真:33692279
(丹麥的國際電話區號是45)
E-mail:[email protected]
學院網頁:www.dkdm.dk
丹麥皇家音樂學院由作曲家威廉尼爾斯蓋德NielsWilhelmGade(就是它所在街道的名字呢)成立於1867年。它是丹麥最古老的音樂教育專業機構,以及約400名學生。英國女王瑪格麗特二世是該機構的保護人。
你的這個學院位置相當的好啊,應該是處於市中心了,往西北走一些就是那個趣伏里公園(Tivoli)了,我都看見那個大過山車了,而Tivoli就在哥本哈根市中心的中央火車站對面,四周到處都是景點,很方便啊!哈哈
趣伏里公園建於1843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公園佔地八萬平方米(20英畝)。自1843年起,趣伏里公園即開始接待當地居民和外來遊客,迄今為止;來此參觀的人數已達2.75億人,是整個歐洲最著名的游樂園,是遊客必到之處。把趣伏里公園的英文名字倒過來念便是"ILov(e)It",意為"我愛它",非常地富有詩意。場內的環境相當優美,有劇場、電影院、音樂廳、還有各類游藝機的娛樂場所和賭場.
趣伏里游樂園是世界著名的公共娛樂場所,也是丹麥遊人最多的一個地方。娛樂園佔地面積為八萬平方米。園內建有啞劇院(1847年建立,1945年後重建)、中國塔(建於1909年)、一段中國長城、趣伏里音樂廳(原建於1901-1902年,新建於1956年),趣伏里儀仗隊(成立於1844年)。此外,還有露天舞台及許多娛樂設備、餐館。
花卉展覽是公園的一大特色。花展不以盆栽和剪插見長,而以種植在園地里的花簇圖案取勝。趣伏里的另一特色在於水景。這里有人造噴泉、池塘、水潭、運河等。在不同形式的水面上,不僅有雕塑、有噴泉,而且有花舟游弋,水鳥飛回。晚上燈光點綴,光怪陸離,嘆為觀止。
一反歐洲傳統的是,這里有兩處中國式建築―寶塔和戲台。塔分四層,飛檐凌空,楹檻通靈,一面倚山,三面臨水。晚間燈光與水光相映,景色獨擅。寶塔內層層設有餐室,遊客可一邊品嘗中國佳餚,一邊飽覽湖光山色。戲台在外形、大小、色澤、布局上均仿照北京故宮戲台規格,台前屋檐下面,還橫懸一塊木匾,上書「與民同樂」四個大字。2000年4月至6月,趣伏里游樂園舉辦「中國節」活動,裡面修了一段長城。長春市雜技團在此演出。吉林省民間藝人在此進行了表演。2000年7月,中央芭蕾舞團在此演出了《紅色娘子軍》選場。
哥本哈根是北歐著名的歷史古城,市內有許多歷史遺跡,有古老的城堡建築和教堂,有許多矗立街頭的青銅鑄像。建於1479年的哥本哈根大學是北歐歷史最為悠久的高等學府
哥本哈根市容美觀整潔,市內新興的大工業企業和中世紀古老的建築物交相輝映,使它既是現代化的都市,又具有古色古香的特色。
在許多古建築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些古老的宮堡。坐落在市中心的克里斯蒂安堡年代最為久遠。現在的克里斯蒂安堡是一七九四年被火焚以後重建的。過去,它曾是丹麥國王的宮殿,現在成為議會和政府大廈所在地。
建築在厄勒海峽出口處岩石上的克倫堡宮,是昔日守衛這座古城的一個軍事要塞,至今還保存著當時修建的炮台和兵器。
此外,現在丹麥國王居住的王宮——阿馬林堡,也頗負盛名。
哥本哈根市政廳的鍾樓,也常常擠滿了好奇的來訪者。因為那裡有一座機件復雜、製作精巧的天文鍾。據說,這座天文鍾不僅走得極其准確,還能計算出太空星球的位置,能告訴人們:一星期各天的名稱、日子和公歷的年月、星座的運行、太陽時、中歐時和恆星時等。這座天文鍾是一個名叫奧爾森的鎖匠花費了四十年心血、耗費了巨資才造成的。
整個城市洋溢著的浪漫氣息迷倒了所有前來游覽的人。
蒂沃利公園Tivoli和美人魚像可以說是哥本哈根的象徵。坐落在海濱公園、以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為原型的一尊為少女頭、身,拖著一條魚尾的銅像,同巴黎的鐵塔,羅馬的教堂和倫敦的吊橋一樣,是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名勝景點。
還有世界第一條步行街斯特洛伊艾,那琳琅滿目的商品會讓並不喜歡購物的人也為之動心。富有魅力的不僅是購物,逛逛博物館和美術館,感受這里的歷史,會使您的旅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果走累了或者肚子餓了,可以在露天咖啡座或餐館略事休息。哥本哈根的中心街區有各色飯館,不僅提供丹麥傳統菜餚,還有世界各國的美味。何不夾雜在當地居民的人群中盡情體味首都氛圍?
羅森堡也是哥本哈根的著名古跡,是建於公元17世紀克里斯欽五世時期的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王宮,整個城堡坐落在花木爭艷的王家公園內,收藏有歷代國王遺存的寶石、王冠、壁毯等珍貴文物,現已辟為一座博物館。阿美林城堡是一座洛可可式建築,擁有獨特的八角形內院,是國王及王室親屬居住的地方,每天中午可以觀賞到身著古式軍服、手持兵器的衛兵交接班的庄嚴儀式。
哥本哈根以北30多公里處,有3座值得一游的城堡,克倫堡是莎士比亞寫作《哈姆雷特》時的城堡原型。弗雷登斯堡宮是丹麥王室的夏宮,王室成員不在此居住期間供遊人參觀,這里有美麗的公園和湖泊。希爾勒德宮是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周圍有護城河環繞,並有美麗的公園,堡內收藏有反映丹麥歷史的許多珍貴藝術品,已辟為國家博物館。
哥本哈根市擁有20多座博物館和10多個風格各異的公園。丹麥最大、收藏品最豐富的國立博物館內,陳列著冰河時期的遺產、中世紀的傢具以及丹麥的風俗文物等,均是難得珍品。著名的鹿園內,古木參天,草綠花紅,成群的野鹿在林中自由追逐,富有神話般的仙境。園內還建有富有山野情趣的旅館、餐館,別有一番風味。
以下是一些景點的簡單介紹:
安徒生雕塑阿瑪蓮堡AmalienborgSlot
美人魚銅像TheLittleMermaid
趣伏里公園TivoliGardens
步行街Stroget市政廳廣場
TheCityHallSquare
國王新廣場KongensNytorv
克里斯蒂安堡宮Christiansborg
菲特列堡FrederiksborgSlot
洛森堡宮RosenborgCastle
蓋費昂噴泉Gefionspringvandet
國家博物館Nationalmuseum
阿美琳堡王宮(AmalienborgPalace)
安徒生墓園(AssistensCemetery)
方舟現代美術館(ArkenMuseumofModernArt)
舊股票交易中心(Børsen)
荷爾文教堂(ChurchofHolmen)
哥本哈根歌劇院(CopenhagenOperaHouse)
丹麥設計中心(DanishDesignCentre)
克里斯欽堡(Christiansborg)
哥本哈根動物園(CopenhagenZoo)
丹麥國家美術館(StatensMuseumforKunst)
丹麥國家銀行(DanmarksNationalbank)
菲特烈堡(FrederiksborgPalace)
吉菲昂噴泉(Gefionfountain)
克隆堡宮(KronborgCastle)—哈姆雷特在赫爾辛格中的城堡
美人魚雕像(TheLittleMermaid)
路易斯安那現代美術館(LouisianaMuseumofModernArt)
丹麥國家博物館(NationalMuseumofDenmark)
新嘉士伯藝術博物館(NyCarlsbergGlyptotek)
新港(Nyhavn)
羅森堡宮(RosenborgCastle)
羅斯基勒大教堂(Roskilde)
圓塔(Rundetårn)
趣伏里公園(Tivoli)
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ofCopenhagen)
DR城(DRByen)
大貝爾特橋(storebaeltbridge)-也叫斯托伯爾特橋
皇家武器博物館-位於朗厄里尼島上,基斯汀堡的左邊。
哈芬水道-位於市中心kongensnytorv廣場、查洛頓堡
哈姆雷特城堡-亦即卡隆堡宮,座落在西蘭島北部赫爾辛約市的海邊,與瑞典的赫爾辛堡市隔海相望
路易斯蠟像館-位於鐵伏尼游樂場vesterbrogade街
吉菲昂噴泉-位於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它由吉菲昂女神和四條牛及套犁等一組銅塑組成。
蒂沃麗花園-位於哥本哈根,建於1843年,迄今為止;來此參觀的人數已達2.75億人。
佛德利克堡-城堡的歷史要追溯到1560年的佛德列斯二世,他買了這里的土地,開始以他名字命名的
歐登塞(odense)-位於哥本哈根和日德蘭(jylland)半島之間的菲英島上
弗雷登斯堡宮殿-宏偉壯觀的弗雷登斯堡宮殿(fredensborgslot)
基斯汀堡-位於市中心soltholmen『s島上,從中央火車站步行17分鍾可達。
信不信由你博物館-位於市會堂廣場radhuspladsen57號
厄勒海峽大橋(oresundbridge)-是由丹麥、瑞典兩國合資興建
阿美琳堡王宮-位於哥本哈根市區東部歐爾松海峽之濱,是丹麥王室的主要宮殿。
蘭多塔-位於市中心,建於1642年,由國王基斯汀四世所建,目的是為了向人民普及天文
國立博物館-位於前王宮里,是丹麥第一歷史和文化精品收藏地。
提弗利公園-是一個美麗又令人迷醉的獨特休閑娛樂場所,說是哥本哈根熱情的心一點也不為過。
樂高積木城-現在已是中國兒童喜愛的玩具。
鐵伏尼游樂場-由一位佐治卡斯辛(georgcarstensea)先生在1843年創建。
茹森堡宮-是丹麥最著名的城堡之一,座落在哥本哈根市北部的國王公園里。
哥本哈根圓塔-是克里斯欽四世國王的一個傑作,他當時致力於把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變成北歐地區最美的城市
北西蘭島-位於哥本哈根以北約45公里的北西蘭島,有3座舉世著名的古城堡。
克里斯蒂安堡宮-最早建於1773-1775年間。
克倫堡宮-是丹麥著名德旅遊勝地,是位於哥本哈根北部30多公里的一個小半島
羅森堡宮-一個紅色伸出許多尖頂的建築物,具有獨特的風格。
美人魚青銅像thelittlemermaid-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美人魚銅像。
你的這個費了我些力氣搜羅答案,但真的非常感謝你提的這個問題,我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收獲了許多意外的驚喜和快樂,聽著你好像是想去留學探路加個旅遊似的,無論是留學還是旅遊,都祝你一路順風一帆風順哈,希望還有機會能幫上你!祝好運……
5. 吉田松陰的人物生平
日本江戶幕府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兵法家、地域研究家,對外擴張思想先驅者。1830年9月20日生於長州藩萩城松本村(今山口縣萩市椿東)一個下級武士家庭。自幼過繼給身為山鹿流派兵學教師的叔父,並隨其學習兵法。後成為長州藩兵法教師。1850年為研究兵法出遊九州。1851年到江戶(今東京),拜主張「東洋道德、西洋藝術」的佐久間象山為師,研究防禦外寇戰術等。因未得藩主允許到東北地方游歷,以「脫藩亡命」罪名被剝奪士籍和食祿。1853年獲藩主允許去各地游學,重到江戶,適值美國海軍准將M.C.佩里率艦隊駛抵江戶灣的浦賀,逼迫日本開國。他無限憤慨,著文疾呼民族危機,力倡「尊王攘夷」、防禦外侮。1854年為「通宇內形勢」,「探知其實情」,借佩里再次到日本之機,與門生偷渡上美國船,請求帶其出洋,遭美方拒絕後自首,以違反鎖國令入獄一年。後得藩主允許,興辦松下村塾,傳授兵法,宣講尊王攘夷主張,培養了高杉晉作、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倒幕維新領導人。1858年《安政條約》簽訂後,進而號召武力討伐幕府,並制定刺殺幕府老中的計劃。他寄希望於藩吏、公卿組織武裝行動,終歸失敗,再次入獄。在獄中提出「草莽崛起論」,轉而主張依靠「豪農豪商」、浪人(沒落武士)和下級武士,利用人民群眾的反封建斗爭,武力推翻幕府,為倒幕維新運動提供了重要指導思想。另一方面,他深受江戶時期儒學影響具有強烈的「皇國史觀」和民族擴張思想,主張入侵中國和朝鮮,「控制南洋而襲印度」,甚至夢想「並吞五大洲」,對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形成有較大影響。在井伊直弼為鎮壓尊王攘夷派志士而製造的「安政大獄」(見尊王攘夷運動)事件中,吉田松陰於1859年8月被解至江戶,11月21日被處死。著作有《講孟余話》、《幽囚錄》、《留魂錄》。
吉田松陰秉持尊王思想,強調天皇的領導地位及萬民對皇權的歸順。另外,他不同意幕府凌駕萬民,僭越皇權而統治天下的狀況,認為萬民應在平等的情況下共同輔助皇權,對幕府的權威加以否定,奠基了後來的明治維新運動。同時,吉田松陰的「皇國史觀」思想深深影響長州藩士,且後者成為明治政府重要支柱,使得新政府外交政策亦深受其思想影響,並且逐漸發展為日本軍國主義思想。 幼時姓杉(本姓不清),幼名寅之助。過繼到吉田家後,改名大次郎,所以後來通稱寅次郎。元服後名矩方(のりかた),字義卿,號松陰、二十一回猛士。對於「二十一回」的來歷有兩種:1.原姓「杉」可拆為「十」、「八」、「三」三字,加起來為21;2.「吉田」兩字「吉」為「十一回」,「田」為「十回」,合為「二十一回」。
文政13年(1830年)8月4日生於萩城下松本村。為長州藩士杉百合之助的次子。天保5年(1834年),成為叔父吉田大助(山鹿流兵學導師)的養子。天保6年(1835年),養父吉田大助去世,進入同為叔父的玉木文之進所開設的松下村塾進行學習。11歲時,其才能就在長州藩藩主毛利敬親的御前講義上展露頭角。這是由於吉田松陰幼年和就讀於長州藩藩校明倫館的長兄(杉百合之助之子)一起干農活的時候,耳濡目染的學習了日文版的《四書五經》、《神國由來》等。同時松陰的生父杉百合之助也對江戶時期大儒賴山陽的漢詩進行日語注音,講給兄弟二人。
但是鴉片戰爭後清朝屢次敗於西方列強,使得松陰痛感自己所學之學已落後於時代。所以嘉永3年(1850年),為了學習西方軍事而游歷九州,並拜佐久間象山為師。
嘉永五年(1852年)12月14日,松陰與友人宮部鼎藏相約游歷東北打開眼界,但通行文書遲遲不下,決定冒脫藩之罪,前往水戶。抵達水戶後與水戶藩士會澤正志齋會面。與會津藩藩校日新館學習,後離開水戶。游歷了白河、會津、弘前、青森、盛岡、仙台和米澤,4月5日回到江戶。在這五個月中,松陰詳細觀察了民政、經濟、兵制,從而得出結論—— 生產力停滯,組織僵化,賦稅苛酷,民不聊生,封建社會內部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
他在佐渡參觀了佐州金礦,親自下礦,為礦工的悲慘命運而感嘆:「(礦工)晝夜更番,雖強壯有力者,至十年羸弱不適用,氣息奄奄或至於死,誠可憐也……他山或三四年,而既至於死,其日值,則唯錢400耳。傷鑿甚多,非勤為之則不給。」
他在東北諸藩看到各藩發行藩札(藩紙幣),但都是不可兌換的紙幣,盤剝農民。他說:「(秋田藩)癸巳甲午之飢僵,國用罷弊,以紙鈔續之。然以鈔與金不稱,鈔權漸下,今所行,以鈔一貫當錢七十孔。」
他對東北地方經濟落後,土地荒蕪感到痛心。他說:「圃中無菜無麥,不見青蒼色,只有粟株,蓋收獲之後不復墾也。」
松陰回藩以後,長州藩命其在父親身邊一面讀書一面反省。十二月八日判處亡命罪,開除士籍,剝奪世祿。松陰就此成了一個浪人,生活無著,只有依靠父親。但這樣一來他倒可以自由活動了。
嘉永六年(1853年)6月3日,由培理率領的美國艦隊到達浦賀,以開戰威脅要求通商,並開大炮示威。松陰在佐久間象山那裡聽到這個消息,連夜趕到浦賀,探聽黑船動靜,並視察久里濱。浦賀之西有炮台五座,即千代崎、千田崎、伯耆山、大浦和劍崎,都由彥根藩管轄。按照松陰的見解,炮台「位置不行,無一適用」,而且附近許多居民在避難,存放著許多傢具,還有牛馬。
當時許多人對此重大事件無不憂心忡忡:「幕吏腰脫(膽小鬼),賊徒膽驕,失國體事可數千百,佐久間、近澤生及其他慷慨之士皆會於浦賀,每天觀察敵情及四藩(彥根、會津、河越、忍)的守備等。惡彼悲此,悲憤兼至,逗留至九日。」
松陰覺得光是悲憤不能解決問題,主張長、防兩國奮發圖強:「豪傑之人宜蓄力,慷慨之士宜練心。心練力蓄,縱然六十六國辱益大,患益深,長、防兩國猶能屹立於西隅,以懸天下之望,而清其辱,除其患。亦可許也。」於是松陰寫了《將及私言》、《急務條議》、《必勝策》、《急務策》、《攘夷私議》等,獻給藩主。同時還與佐久間象山、同鄉金子重之輔密謀偷渡出洋留學,想投奔在長崎的俄國兵艦。但當他們到達長崎時,俄艦已經開走了。 安政元年(1854年)培理又率領美國軍艦七艘,開進浦賀。幕府至此毫無對策,只得任命儒家林大學頭復齋、長崎奉行大目付井戶對馬守覺弘、目付鵜殿民部少輔鳩翁為使者,在浦賀接待美國使者。但培理不同意,主張在神奈川談判,幕府無可奈何,只有同意。2月10日在神奈川開始談判。3月3日簽訂了《日美修好條約》(《神奈川條約》),日本從此開國。
3月13日,培理的艦隊離開浦賀到下田,松陰及其學生金子重輔也從陸路經小田原、熱海,18日到達下田。他們在下田海岸徘徊,日夜等候美國軍艦。至27日恰巧有洋人在柿崎登陸,松陰就將「投夷書」(漢文)交給他們,在蓬台寺的溫泉度過白天。半夜2點倆人搖著漁船摸黑出海,中途櫓柱損壞,便用褲將櫓系在左右弦上,搖船前進。後來褲斷了,再使用帶子,吃盡苦頭最後總算到了「密西西比號」邊。但不準上船,命令到旗艦「鮑巴坦號」。於是他們只好繼續和波浪搏鬥,好不容易來到「鮑巴坦號」的繩梯下。但水手不準上船,用木棒擊退小船,倆人不得已放棄小船,先後躍上繩梯進入船內。
有一個叫做維利耶姆斯的軍官出來接見,將他們引進艙內,取出早上松陰所奉呈的「投夷書」,兩人承認呈書之事。接著維利耶姆斯開始和吉田松陰對話。
「此事只有大將(指培理)和我知道,別人一概不知。大將也為你們的誠心而高興,但美利堅大將和林大學頭已在橫濱簽訂日美協定,故我難以答應你的請求,可稍等一下,不久美國人來日本,日本人到美國,兩國往來如同一國,那時可來。」
「我夜裡到貴船為國法所禁,現在回去本國人定要殺我,勢不可還。」
「乘夜回去本國無人知曉,應立即回去。此事告知下田的大將黑川嘉兵,若嘉兵同意則美利堅大將能帶去,不允許便不能帶去。」
「那麼我們可以留在船中,由大將給我們與黑川嘉兵聯系。」
「這樣做很困難。」
維利耶姆斯還是反復當初所說的話,催促松陰回去。最後松陰及其學生被送回陸地,兩人到處尋找原來的小船,沒有找到,一切行李物品全部喪失,只得在海邊等到天亮。倆人商議,事已至此,無可奈何,與其被捕不如一同到下田衙門投案自首。
松陰等人被押解江戶後,由於連坐,老師佐久間象山也一同被捕入獄。幕府原決定判處死刑,但由於首席老中阿部正弘反對,改判幽閉。松陰和金子重之輔一起押送回長洲藩。並投入野山獄。在獄中,吉田松陰著《幽囚錄》。 「吾若以犯人之身死,必留一繼吾志之士也」,松陰認為教育是傳承志向的一種最好方法。因此,他在獄中一面大量讀書一面教育同犯。他覺得監牢中的犯人不是徹底的壞人,相信只要誠心引導他們是會變好的。
安政2年(1855年)出獄,被命令於杉家閉門思過。
安政4年(1857年)由於幕府禁令,只能進入叔父玉木文之進的「松下村塾」講學。最初學生僅有四五人。後來學生有十人以上,原有的一間房屋便覺狹小,又和學生一起動手建造一間。這里白天擺著桌子上課,晚上把桌子集中在一角充當寢室。學生都是寄宿生,從家裡帶來糙米,在學校里邊舂邊吃。松陰有時也參加舂米。校內空氣自由,師生關系親切,共桌吃飯。老師睡覺則停止上課,老師種田則學生自修。
當初學校只教松下村的子弟,後來名聲漸大,較遠的周防國和安藝國的青少年也來讀書了。他們均出身於下級武士、農民、商人和自由職業的家庭。
這里的教育打破了過去的階級性及形式主義,師生間沒有繁文須禮,平等自由,充分發揮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培養了忠誠質朴的新風,矯正了虛偽刻薄的舊習。
松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造就能夠適合當時政治形勢和政治理想的人才,也就是說培養具有尊王攘夷思想的進步知識分子。這個目的是實現了,他的學生中有許多傑出人物,如久坂玄瑞、高杉晉作、木戶孝允、伊藤俊輔(博文)、山縣狂介(有朋)、井上馨、前原一誠等。 安政五年(1858年)6月起,幕府大老井伊直弼未經天皇批准先後與美、俄、英、法、荷締結了不平等條約。日本民族危機激化,國內輿論沸騰,幕府大失威信。與此同時吉田松陰准備策劃倒幕與暗殺幕府老中越前鯖江藩藩主間部詮勝及伏見奉行岩村田藩藩主內藤正繩。但是刺殺計劃由於弟子久坂玄瑞、高杉晉作、桂小五郎(木戶孝允)等的反對而取消。但是從此吉田松陰更加認為幕府是日本發展的最大障礙,堅決要求倒幕。為此再次被捕投入野山獄。
安政六年(1859年)3月,發生「安政大獄」,幕府鎮壓革命運動,大肆逮捕維新志士。5月,幕府命長州藩毛利氏將松陰送到江戶。同月24日,獄吏福川犀之助設法讓他回家一天,向父母親友告別。25日向江戶進發,途中寫了著名的《和文天祥(正氣歌)》。6月中旬抵達江戶。
江戶奉行所對吉田松陰進行第一次審訊。幕府把松陰看做梁川星岩、梅田雲濱(尊王攘夷派),提出兩個問題:一是懷疑松陰與梁川、梅田之間一定有什麼關系,二是投入皇宮的匿名信很像松陰的筆跡。當時松陰回答說,梅田一貫狡猾,與我毫無關系;而且我的性格光明正大,不做陰謀的事,我有自己的計劃。於是將嘉永六年美艦來日本以後自己為國為民奔波以及暗殺閣老間部詮勝的計劃和盤托出。幕府震動,將松陰投入傳馬町監獄。
後來江戶奉行又進行了第二次審訊,大老井伊直弼親自將江戶奉行所定的流放罪改為死罪。1859年10月27日早晨宣布死刑,當天上午10點被押到小冢原刑場斬首。時年30歲。
松陰就刑後,尾寺新之允、桂小五郎(木戶孝允)、伊藤俊輔(博文)等學生立即收屍,葬於南千住迴向院。文久三年(1863年)由久坂玄瑞、高杉晉作等學生將墳墓移至茬原郡若林村(今世田穀區)。明治十五年(1889年)在墓邊建立松陰神社。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追封正四位。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由伊藤博文發起在松下村塾旁邊建立縣神社——松陰神社,供奉他生前愛用的硯和給父、叔、兄的永別信。
在臨刑前一天,即1859年10月26日黃昏寫了最後的著作 《留魂錄》。
6. 《明日之後》這款游戲,有哪些細節讓你產生反感
比如秋日森林npc給的藏寶圖定位,就經常刷在一些山頂死角處,玩家往往需要找半天才能找到准確位置;還有我以前的親身經歷,當年做白樹高地資源點任務,第一天是讓我找小牛拍照,第二天是讓我找老牛拍照,基本都是將地圖跑了不下四五圈才成功做完任務。你能想像當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終於找到一頭小牛,正高高興興地掏出相機准備對它拍照,旁邊突然冒出一個小哥,端著湯姆遜上去就是呲呲呲一梭子將其打死時你內心的崩潰感受嗎?
4、游戲玩法過於單一,萬年不變的活動內容
從公測至今,明日之後即將迎來兩周年,但是它如今的玩法和內容,與剛開始並無多大不同。系統里每天設定的那些強制性任務,看似可以選擇不做,但是你要想升級庄園去新的地圖,就必須做任務獲取經驗,日復一日地砍樹挖礦采麻找npc。每次的活動更新,無非就是新時裝新傢具,噴火器斬馬刀等強力武器返場,帝國入侵、抗擊感染、料理大賽、雙人集訓
5、明日之後npc的設定問題大多數游戲中的npc基本都會一直待在固定位置,以免玩家浪費過多時間去尋找,可明日之後卻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拖延玩家的游戲進度,增加玩家的在線時間。不管是明日之後的哪一張地圖,攝影師、獵人、冒險家、修理工四個npc都基本均勻地分布在地圖的四個角落裡,你在西北,我在東南,而且位置並不固定,只有在白天時候,才會隨著玩家的位置隨機刷新。玩家想要接取任務或者上交道具,基本都要不斷跑圖去找這幾個npc,想要完成一張地圖的所有任務,往往要付出大量時間。這個設定充滿了滿滿的惡意和不合理,策劃你難道就不能把這幾個npc集中在一起,然後讓他們一直出現?很難么?
6、各種賦能進階專研,各種寶石試劑晶石號稱是一款末日生存游戲,追求真實刺激的游戲體驗,力求讓玩家身臨其境,然而如今的這些附魔、進階、寶石、晶石,卻意味著明日之後在漸漸淪落為一款令人嗤之以鼻的劣質網游,完全與它的初始理念背道而馳。當一個fps類末日游戲加入了大量魔法修仙元素之後,不出意外地變得面目全非,此游戲已經失去了初衷,再不值得期待。
7. 清末民初,浙江溫嶺一帶漁業資本家陳和隆,有沒有相關介紹
陳和隆系清末民初箬山一帶有名的漁業資本家。 陳氏一族是箬山大族。他們在箬山的繁衍,始於300年前遙遠北京城裡的一紙禁令。他們的祖先原居於閩南,清順治年間,為了隔絕沿海人民與鄭成功等反清力量的聯系,頒下禁海令,「寸板不許入海」,陳氏一族因此而四處流離。到了康熙初年,海禁解除,族人則「多往浙東太平廳(今溫嶺市)漁撈,而今成為巨族。」
其祖上自閩南遷來,累世清貧。陳和隆年少時曾以搖小櫓為生,後來開始從事魚貨生意。由於他頭腦靈活,又能吃苦耐勞,於是生意越做越大。家業興盛後,陳和隆開始僱傭幫工、豢養家丁、購買槍支彈葯、築造土炮台,成為一方漁霸,當地人稱「烏龍」。建國後,他被列為漁業資本
家而被打倒,其詳細生平及子孫後代情況己不可考。
陳和隆舊宅,坐落在箬山裡箬海灣,木石結構,整個建築群包括前後兩座四幢屋,一個小花園,一座石砌炮台,總建築面積約600多平方米。
後座西幢為四合院,正廳與前樓依山而建,後高前低,為陳氏家族的最早建築,後來作為伙房和僕婢住宅。後座東幢二間為住宅,名「振聲廬」,房內傢具精良,存有一張楠木鏤花大床,橫直可卧。前後座之間,有一飛橋相通。前座兩幢共六間,西幢三間四層,東幢三間三層,底層建有地下倉庫,面海開設水門,漲潮時,船可靠水門,物資工器具直接進入倉庫。西幢之中堂,懸掛著當年陳和隆賑蒔絲而得太平知縣歐陽忠浩授的「急功好義」匾額。東幢三間再過東就是炮台和小花園。
和隆舊宅的石炮台,與箬山石塘各處的石炮台建築相似,為四角正方的石砌建築,不蓋頂,不住人,專為防禦土匪搶劫,故四壁開有卷洞狀小石窗,石板窗門和多處槍眼,可設計,可晾望。炮台的建築高度,均超過自己的房屋高度,利於登高晾望,觀察敵情,也可居高臨下,保護好自己周邊的房舍。
小花園面積不大,「地不過數十步遠,花不滿百種多,而設施得宜遂覺草有忘憂之意,花有解語之容,魚多情而聽琴,鳥識趣而逐酒,庾信之賦小圓,尚無此樂境也」(顧歧《陳氏小圓記》)
顧歧先生(1864~1944)系清光緒副榜舉人,1930年來箬山講學時,作《陳氏小園記》短短兩百多字,把陳氏「卜居里箬」、「遷自閩東」、從事「海上商業」、「依山作屋,架海為廬」、「辟一小圓」、「呼朋飲酒,對客談情,盡樂極歡」等等概括無遺。原文銘碑立於小花園內,今收藏市文管會。
陳和隆舊居,是沿海漁區獨具風格的石建築豪門宅院,門窗,石柱,欄桿全用青石,圖案花紋,書法題詞,精雕細刻,十分精緻,大門一副青石對聯「舊德溯東湖儉勤世守,新支衍箬嶼義禮家傳」反映了陳氏源於福建惠安東湖,發於浙江溫嶺箬山的歷史。前座面對海灣,涼台除欄桿雕刻各種花卉外,還有「和平養福」「忠厚開基」八個大字鏤在青石欄板上。前後左右樓房之間,設有多處夾壁,隧道、暗室、隱門相通。在兵荒馬亂年代,可防盜匪搶劫,這與高聳的炮台和堅固的圍牆形成一道防禦體系。整座庄同歷時20年才建成,真是「依山作屋,架海為廬」,結構奇特,精巧。其小花園,雖已面目全非,只剩一角,卻還有一株樹齡在100年的紫藤僥倖存活,2003年11月被溫嶺市政府掛上「省古樹名木保護牌」,其保護等級為「國家三級」整個宅院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附:顧岐《陳氏小園記》
有山焉,層層包裹,故日箬。箬又分內外兩層,故日外箬里箬。和隆陳公,卜居里箬者也。其先世遷自閩東,至公而海上商業,日形發達,乃築層樓,建傑閣,遠望漁船風帆沙烏,無不畢陳於前,洵足樂也。惟是依山作屋,架海為廬,而無金谷之園林,平庄之花木,以點輟其間,猶未足以雲樂。公於宅之東偏,拓基址,砌岩石,垣墉圍其外,中辟一小國,地不過數十步,花不滿百多種,而設施得宜,遂覺草有忘憂之意,花有解語之容,魚多情而聽琴,鳥識趣而逐酒,瘐信之賦小園,尚無此樂境也。公於暇時,每坐此以怡情,或呼朋飲酒,對客談情,盡樂極歡,不復知塵世理亂事。向嘗廁身其間,俯仰上下,逸興遄飛,殆所謂小瀛洲非耶!公既樂此,尤樂與人共此樂,顧無一人以勒諸石也可樂哉!湲筆而為之記。愚弟顧歧拜撰。
8. 上海什麼地方比較浪漫
外灘是華美的,陸家嘴是華美的,南京路是華美的,淮海路是華美的。在華美的上海,你當然可以找到你的華美的浪漫。 上海最浪漫的地方
1. 去衡山路散步 聞名遐邇的衡山路,最美麗的時光不是午夜,而是傍晚。這時候,街上華燈初上,行人稀少,沿著寬寬的梧桐大道輕盈漫步,只見西式的洋房、古典的教堂、街頭的公園、私人的小院、還有那散落各處的酒吧和咖啡館,全都披上了一層迷人的華彩,讓你彷彿身處靜謐的仙境。
2. 去襄陽路「放電」 據說,女人只有進入服裝店才會兩眼放電,那麼,趕快去襄陽路吧,這里服飾中心和廣州的流行前線一樣,可以買到最時尚的長裙,最前衛的T恤,最流行的手袋,最新潮的鞋子。據說,有的男人只有看到女人才會兩眼放電,那麼,也趕快去襄陽路吧,服裝店最多的地方,美女也是最多的哦! 3. 去哈根達斯約會 愛你,就讓他帶你去吃哈根達斯。哈根達斯冰淇淋,全部採用世界各地的純天然原料精製而成,馬達加斯加的香草、巴西的咖啡、夏威夷的果仁、俄勒岡的草莓、比利時的巧克力、瑞士杏仁……創造出一款又一款的極品美味,再配以浪漫雅緻的環境,足以把她的心融化。
4. 去博物館培養氣質 別以為只有老古董才去博物館,在上海,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時尚青年喜歡定期去博物館看看。除了10個固定的展館外,這里還定期舉辦一些國內外特展,比如古埃及藝術珍品展、西藏文物精華展、墨西哥瑪雅文明珍品展等。想培養培養氣質?去博物館吧!
5. 去宜家尋找靈感 來自瑞典的宜家家居,坐落在萬體館旁的龍華西路上。這里最好的東西,不是那些大件的傢具,而是各種心思巧妙的小玩意,從紙做的台燈,到布做的碟架,從闊腳花瓶,到碎布地毯,從鏤花碗碟,到活動書架……每去一次,都能淘到許多全新的寶貝,給你提供無窮的家居靈感。
6. 去M-BOX聽音樂 棲身百富勤廣場3樓的M-BOX酒吧,中文名叫「音樂盒」,這里經常會上演各種音樂秀,連菜單都被設計成CD碟形狀。而且,門口的壁畫里還有崔健、張學友等流行音樂偶像。另外,這里還有一樣特色,那就是酒,M-BOX可是「絕對伏特加」設在上海的形象店哦。
7. 去1931』S懷舊 位於茂名南路酒吧街的1931』S酒吧,努力保存著舊上海的幾絲輝煌印記,其裝飾主要以舊上海風情為主,牆上掛著許多30年代的日用品,老電話、留聲機、明星海報……使得小小的酒吧有點像上海的舊里人家,坐在這里,你可以感覺到老上海全盛時期的幾分風流遺韻。
8. 去寶萊納喝酒 由白崇禧舊居改造成的寶萊納餐廳,坐落於環境幽雅的汾陽路上,是上海最出名的酒吧式德國餐廳。這里68元一杯的現釀德國黑啤,口感醇厚,香濃爽口,恰似黑色的天鵝絨,絕非一般的瓶裝啤酒可以比擬。而且,這里的木製傢具和彩色玻璃,全部出自巴伐利亞古教堂,讓人有置身德國啤酒屋的感覺。
9. 去東魅看星星 新天地里的東魅酒吧,是由譚詠麟、成龍、曾志偉等香港知名藝人所開,雖然裡面駐場的只是一般歌手,但說不定哪天就可能碰到來上海度假的天皇巨星。如果你不喜歡喧鬧的氣氛,也可以到二樓的露台,這里不僅安靜許多,而且還可以抬頭望天,看看自然界中真正的明星。
10. 去Park97乘涼 作為夜上海最IN的時尚前沿,開在復興公園內的Park97,具有得天獨厚的清幽環境,公園里枝繁葉茂的法國梧桐,為這里的火紅氣氛招來幾縷清風。夏日夜晚,如果厭倦了酒吧里喧囂,可以坐到外面的露天吧里,聽著迷幻的音樂,喝著冰爽的啤酒,讓自己游離在繁華與寧靜的邊緣。
11. 去九重天看夜景 位於金茂大廈87層的九重天酒廊,曾被美國《新聞周刊》評為「亞洲最佳休閑去處之一」。在這里,不僅可以喝到各式好酒,嘗到越南軟皮春卷、泰國炸蝦餅等亞洲小吃,還可以隔著玻璃幕牆,臨空遠眺上海的繁華夜景,讓你的心靈遠離塵囂,進入九重天外的幻境。
12. 去香樟花園發呆 衡山路上的香樟花園,可能是上海最有氣質的咖啡館。這里臨街的一面,擁有明亮通透的開放式玻璃窗,你可以找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選一個靠窗的座位,點一杯藍山咖啡,把思緒拋到九霄雲外,只管看著窗外發呆,讓路人成為自己的風景,也讓自己成為路人的風景。
13. 去真鍋喝咖啡 有人說,在真鍋能喝到上海最精緻的咖啡,這絕非虛言。走進店內,侍者就會奉上一杯冰水,讓你先純凈舌頭,把味覺歸零,然後再用英國原裝進口骨瓷杯,為你沖泡一杯真鍋獨創的秘制炭火咖啡,任你細細品味其中的甘苦。日式咖啡的細膩與精緻,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 希望你們,真的很浪漫!!
9. 要好看的動畫片!高分!誰答得好再加,偶豁出去了!
功夫熊貓
惡作劇之吻 校園戀愛
電視版的已經出了...動畫片的..嘿嘿..就不用我說了..
七色星露 戀愛+魔法
人物都很可愛.你應該滿喜歡這類型的
S.A特優生 校園戀愛
很搞笑的校園劇..不過也滿不錯的...
魔法留學生 校園戀愛+魔法
這個還算可以看下...
交響情人夢 戀愛+音樂
這個也是強烈推薦的..你愛看戀愛情節..這個就和那個很像..一樣的搞笑..而且一樣的好看...
代號E 魔幻
這個也很不錯..雖然現在只有12集
籮莉的時間
這個超邪惡的..不過不知道你喜歡不喜歡這類型的
舞乙HIME-舞HIME 戀愛+格鬥
這個強烈推薦...因為真是太好看..不管是人物還是情節都是一級的...
我們的存在 戀愛
這個就就是一般的戀愛動漫..
天使怪盜 戀愛+魔幻
這個也是強烈推薦的...超好看的一部動畫片...應該是百看不厭啊..
蜜x蜜水果糖 戀愛+校園
這個人物絕對帥氣啊..雖然只有兩集但很不錯..
戀愛情結 戀愛+校園
這個有點搞笑..但超好看的...大古和小泉真是超配的
守護甜心 戀愛+校園+魔幻
是魔法類的...人物都很美形的...尤其是幾斗...太帥了...
星夢天使 戀愛+校園+偶像
這個是偶像歌首的動畫..人物也都很好看...
yes光之美少女5 校園+魔法
還不錯..有種在看美少女戰士的感覺..不過KOKO真是太可愛了...嘻嘻
金色琴弦 音樂+魔法
話說..這部完結的真是一點也不應該啊...有點釣人胃口的感覺..明明就很好看..怎麼就沒了呢?郁悶啊...
愛麗絲學院 戀愛+校園
又是一像完結又不像完結的動畫..感覺這種的真是滿多啊....
呵呵~~希望親滿意
10. 關於上海
黃浦
外灘
外灘黃浦江堤
陳毅廣場
外灘觀光隧道
黃浦公園
外白渡橋
人民大廈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
人民廣場
人民廣場地下街
人民公園
大世界
沐恩堂
上海博物館
上海大劇院
上海美術館
上海音樂廳
南京東路步行街
大光明電影院
國際飯店
豫園(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
豫園小商品市場
老城隍廟
文廟
沉香閣
大境閣和古城牆
三山會館
白雲觀
聖三一堂
小桃園清真寺
董家渡天主堂
大光明電影院
盧灣
中共一大會址
共青團中央舊址
周公館
孫中山故居
張學良故居
鄒韜奮紀念館
柳亞子故居
梅蘭芳故居
張大千故居(國畫大師)
吳湖帆故居(國畫大師)
豐子愷故居 漫畫大師
馬立斯花園住宅
復興公園
淮海公園開放綠地
太平橋公共綠地
淮海路商業街
雁盪路休閑步行街
新天地
田子坊(創意園區)
金九寓所(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
凡爾登花園(現長樂新村)
八號橋(創意園區)
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
上海公安博物館
徐匯
徐家匯公園
光啟公園
盛宣懷故居
李鴻章故居
宋慶齡故居
愛廬(蔣介石宋美齡故居 現上海音樂學院附中)
巴金故居
杜月笙故居(舊上海青幫頭子)
徐家匯天主堂
桂林公園
國際禮拜堂
馬歇爾公館
嘉道理公館(上海市少年宮)
衡山路休閑酒吧街
上海圖書館
上海體育場
上海體育館
上海游泳館
上海國際網球中心
上海光大會展中心
上海航天科技工業展示館
龍華寺
龍華烈士陵園
黃道婆墓
上海植物園
港匯廣場
丁香花園
桂林公園
航天科技展示館
董浩雲航運博物館
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
靜安&長寧
靜安寺
百樂門
吳江路休閑娛樂街
延中綠地(中共二大舊址)
毛澤東故居
蔡元培故居
吳同文故居(舊上海顏料大王)
馬勒別墅
張愛玲故居
徐志摩故居
上海展覽中心
湧泉坊
上海動物園
中山公園
虹橋花園
虹橋開發區
古北新區
上海影城
仙霞網球中心
宋慶齡陵園
劉海粟美術館
上海市檔案館
貝祖治住宅(紅色旅遊景點)
懷恩堂
望德堂(上海第一座教堂)
雷士德醫學院
劉長勝故居(前全國總工會副主席)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
天山公園
水霞公園
虹橋公園
上海歷史博物館
上海兒童博物館
上海市兒童交通公園
上海市長寧區革命文物陳列館
上海市華山兒童公園
普陀&閘北
上海火車站
上海青年活動中心
上海馬戲城
玉佛寺
真如寺
滬西清真寺
長風公園(大洋海底世界)
閘北公園
廣中公園
大寧靈石公園(浦西最大公園)
宋園茶藝館
東方明珠一條街
M50創意園
上海馬戲城
上海鐵路博物館
遼西古生物化石館
「八百壯士」四行倉庫抗日紀念地
上海眼鏡博物館
宋教仁墓
乳業博物館
吳昌碩故居
公元2050、2500體驗館(紅星美凱龍家居商場)
蘇州河夢清園環保主題公園
上海迪士卡賽車館
虹口&楊浦
魯迅公園
魯迅故居
景雲里(魯迅寓所 和許廣平相識相戀地)
瞿秋白故居
郭沫若故居
湯恩伯公館(錢幣博物館)
白崇禧公館
孔祥熙公館
拉摩斯公寓(魯迅故居)
左聯紀念館
內山書店(日本友人內山開設 魯迅經常造訪)
文博館(古傢具陶瓷陳列館)
鴻德堂(蘇州刺綉展館)
摩西會堂(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
朱屺瞻藝術館(國畫大師)
和平公園
共青森林公園
上海郵政總局大樓
江灣市政府大樓(大上海計劃政府舊址)
市立圖書館(同濟中學)
市立博物館(二軍大)
上海煙草博物館
上海印刷博物館
下海廟
梅園
沈尹默紀念館(書法大師)
李白烈士故居
四川北路商業街
聖心堂
景靈堂(蔣介石和宋美齡在此完婚)
霍山公園(猶太難民紀念碑)
五角場環島立交裝飾工程
中國武術博物館
復旦大學博物館
上海自來水科技館
楊浦公園
松鶴公園
四平科技公園
復興島公園
漁人碼頭(未來)
世博水門秦皇島路站
國歌紀念廣場
浦東新區&南匯
東方明珠(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 5A景區)
上海國際會議中心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金茂大廈
新上海商業城(第一八佰伴)
五牛城雕塑(泰星廣場內)
世紀大道
世紀公園
上海科技館
濱江大道
陸家嘴中心綠地(陸家嘴開發陳列館)
上海海洋水族館
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蟲館
上海銀行博物館(浦東大道9號工商銀行上海分行七層)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金橋出口加工區
外高橋保稅區
張江高科技園區
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
華夏文化旅遊區
三甲港海濱游樂園
浦東國際機場
磁懸浮列車
欽賜仰殿道觀
永樂御碑
黃炎培故居(教育家)
張聞天故居(曾任中共第一把手)
高橋烈士陵園
慶雲寺
露德聖母堂
南浦大橋
盧浦大橋
徐浦大橋
楊浦大橋
浦東凌空農藝大觀園(上海東方地質博物館)
上海野生動物園(5A景區)
南匯桃花村
蘆潮港(上海著名漁港)
鮮花港
東海影視樂園
濱海旅遊度假區
濱海森林公園
古鍾園
洋山深水港
東海大橋
臨港新城
滴水湖
新場古鎮(上海唯一未開發古鎮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電影《色戒》拍攝地)
大團古鎮
美特斯邦威服飾博物館
書院人家
浦東射擊俱樂部
傅雷故居(翻譯家)
奉賢
海灣旅遊區
碧海金沙
漁人碼頭
申隆生態園
原始野竹林(庄行鎮)
鄔橋古牡丹(鄔橋鎮吳塘村 400多年歷史 董其昌贈)
神仙酒城
海灣森林公園
玉穗綠苑
花果山百棗園
古華園
華亭東石塘
通津橋
萬佛閣
奉城古鎮
農墾博物館
二嚴寺
青村世外桃園
金山
楓涇古鎮(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金山農民畫村
金山三島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大金山島 小金山島 浮山島 上海最高點 原始生態)
亭林文化遺址
查山遺址
戚家墩遺址
松隱禪寺
廊下現代農業園區
華嚴塔
金山城市沙灘
東林寺
漕涇休閑農庄
金山公園
張堰公園
松江
佘山風景區
上海影視樂園
佛盟生態園
方塔園
雲清真寺(建於元代)
西林寺
醉白池(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
唐陀羅尼經幢
歡樂谷
松江大學城
五庫休閑農業觀光園
松江古鎮
閔行
錦江樂園
熱帶風暴水上樂園
銀七星室內滑雪場
七寶古鎮
閔行體育公園
馬橋文化遺址
古藤園
閔行博物館
莘庄公園
七寶教寺
青浦
朱家角古鎮(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澱山湖旅遊風景區
大觀園(民族文化村)
太陽島旅遊度假區(柳塔)
東方綠舟
曲水園(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
陳雲故居(前國務院副總理 改革開放經濟設計師)
青浦博物館
青龍寺(古塔)
崧澤古文化遺址
福泉山古文化遺址(上海之根)
嘉定
秋霞圃(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
匯龍潭
南翔古鎮
嘉定古鎮(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古猗園(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
法嚴塔
錢大昕墓(秦代著名學者)
千年銀杏(方泰鎮光明村陸家宅 編號01號古樹名木)
吳興寺
瀏河島風景區
上海汽車博物館
上海國際賽車場
美國夢幻樂園
馬陸葡萄園
嘉定孔廟(中國科舉博物館)
上海大眾
華亭人家
陸儼少藝術院(國畫大師)
顧維鈞陳列室(著名外交家 曾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兼外交總長等職1919年代表中國政府出席巴黎和會 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法華塔
毛橋村農家樂
汽車博覽公園
城隍廟
菩提寺(嘉定最早佛寺 始建於三國東吳赤烏二年)
南翔寺雙塔(全國僅剩的一對五代磚塔)
百佛園 (著名壺具收藏家 紫砂陶藝家許四海創辦)
寶山
臨江公園
上海寶鋼
寶山烈士陵園
陶行知紀念館
羅店古城
海軍上海博物館
陳化成紀念館
吳淞口炮台
淞滬抗戰紀念館
東方假日田園
羅店北歐新鎮
羅店龍船文化展示館
國際節能環保園(鋼雕公園)
衛斯嘉聞道園生態休閑園
寶山寺
半島1919(前身建於1919年的上棉八廠)
上海國際工業設計中心 (前身上海汽車零部件製造業)
上海智力產業園 (前身棉花倉庫 絲綢倉庫 土產倉庫)
上海解放紀念館
上海動漫衍生產業園
吳淞口國際郵輪港
上海港吳淞客運中心
崇明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
前衛生態村
瀛東生態村
東灘候鳥自然保護區
瀛洲公園
金鰲山公園
澹園(崇明唯一仿古園林佳景)
崇明學宮(即崇明博物館)
壽安寺
寒山寺
明珠湖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