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納古傢具

納古傢具

發布時間:2022-02-07 00:18:59

A. 有沒有人聽說過LAGO納古宅配啊是什麼

不清楚,看這個名稱是做傢具的或者裝修什麼的吧,不過好像我在哪個商 城上面見過,應該是做傢具的,這個概率會大一些

B. 我真想( )半命題作文

我也想做個巫師 ——讀《哈里波特》有感
放假了,我想放鬆一下緊綳了一個學期的神經,就在這短短的一個月里和哈里波特在霍格沃茨生活.沒想到這里似乎比人大附中還要緊張.
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哈里波特與霍格沃茨吧!哈里波特的父母被伏地魔奪取了生命,而他自己卻莫名奇妙地打敗了無數"巫師"恐懼的伏地魔而一舉成名.當時,最偉大的巫師霍格沃茨的校長鄧不利多教授,將哈利波特送到他的麻瓜姨夫家.哈利在姨夫家被表哥欺負了11年.一天,他突然收到了描頭鷹的傳書,成為霍格沃茨一年級的學生.以後,他就開始了神奇的生活,什麼魔法石啦,什麼鑽進別人的日記里啦,什麼認了個囚犯做教父啦,什麼奪得三強爭霸冠軍啦.總之,他的所作所為不僅讓我們看了嫉妒,就連巫師的子女看了都要眼饞.於是,他一下子就成了全世界每個孩子都知道的人物.
我一天就能聽到、看到 100多次哈里波特的大名.拿起電話,同學和我聊起他抓金色飛賊;打開電視,看到了他的電影介紹;收到來信,是同學頂著他的名字寄來的;打開電腦,關於他的消息讓我眼花繚亂.可以說哈里波特已經風靡中國,風靡世界了.
《哈里波特》這書,我一拿起來就放不下了.雖然那是個和我們毫不相乾的世界,但卻好像身在其中.同樣有嚴厲的老師,同樣有愛打小報告的同學,同樣有親熱的「哥們兒」,同樣有超多的作業,同樣有課下的娛樂,同樣有可怕的囚犯,同樣有走紅的明星.總之,我們這個世界裡有的,那裡全有.
哈里波特的作者羅琳一下子成了名人.人們都說哈里波特是巫師,我看羅琳更像她在自己的筆上施了魔法,要不為什麼那麼多人迷上了哈里波特,自己為什麼又那麼快的由窮變富了呢?
也許,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一個魔法師,他們在自己的事業上施了魔法.貝多芬在音符上施了魔法,讓他的音樂將人打動;梵谷在顏料上施了魔法,讓自己的作品人人稱贊;米開朗基羅在石膏上施了魔法,讓自己的雕刻出神入化……那個神奇的魔法的咒語又是什麼呢?我想就是「勤奮」吧!
我也想做個巫師,念起咒語,在自己的事業上施一個成功的魔咒,做一個哈里波特!

C. LAGO納古宅配的傢具怎麼樣

我們新房剛剛入住,我們的就是在那裡買的,我們買的是卧室傢具,新房裡面的很不錯啊,中式的很有感覺哦,款式結構都挺獨特

D. 學立體構成有什麼好處

第一章 立體構成概述
第一節 立體構成概念及起源
概念:
立體構成是現代設計領域中一門基礎造型課,也是一門藝術創作設計課。在立體造型中首先需要明確一個概念,即形態與形狀的區別(知識點一)。平面造型中我們稱平面的行為形狀,這個形狀是物象的外輪廓。在立體造型中形狀是指立體物在某一距離、角度、環境條件下所呈現的外貌,而形態是指立體物的整個外貌。即形狀是形態的諸多面向中的一個面向,形態則是諸多形狀構成的統和體。形態是立體造型全方位的印象,是形與神的統一。
作為研究形態創造與造型設計的獨立學科。所涉及的學科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工業造型、雕塑、廣告等設計行業。除在平面上塑造形象與空間感的圖案及繪畫藝術外,其它各類造型藝術都應劃歸立體藝術與立體造型設計的范疇。它們的特點是,以實體佔有空間、限定空間、並與空間一同構成新的環境、新的視覺產物。由此,人們給了它們一個最摩登的稱謂:"空間藝術"。
立體構成也稱為空間構成。立體構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視覺為基礎,以力學為依據,將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構成原則,組合成美好的形體。它是研究立體造型各元素的構成法則。其任務是,揭開立體造型的基本規律.闡明立體設計的基本原理。
立體構成是由二維平面形象進入三維立體空間的構成表現,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聯系的是:它們都是一種藝術訓練,引導了解造型觀念,訓練抽象構成能力,培養審美觀,接受嚴格的紀律訓練;區別的是:立體構成是三維度的實體形態與空間形態的構成。結構上要符合力學的要求,材料也影響和豐富形式語言的表達。立體是用厚度來塑造形態、它是製作出來的。同時立體構成離不開材料、工藝、力學、美學,是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體現。

起源:
「立體構成」這門課程起源於1919年,是德國包豪斯學院在創辦後確立的藝術流派 :
知識點二:包豪象斯構成理論
在現代設計史上,包豪斯構成理論及其教育體系具有特殊的時代意義。成立於1919年的包豪斯設計學院,不僅有在建築史上被稱為設計經典的校舍,更有獨樹一幟的設計理念和教育思想。它奠定了現代工業設計的基礎、成為現代設計師的搖籃.以至有人評價它是現代設計真正的開端。
包豪斯構成理論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歐洲的產業革命為它的產生奠定了強大的物質基礎。社會變革是新思想、新觀念的催生婆,英國的產業革命在由手工轉向機械化生產的過程中,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導致產品外觀設計與產品的材料、工藝、結構、功能的矛盾急劇加深,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成為當務之急。包豪斯以它敏銳的視覺,針對性地提出了三個基本觀點:
一、藝術與技術的統一;
二、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
三、設計要遵循自然和客觀規律進行;
這些無疑體現出現代設計的觀念和意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也是對當時設計思潮的批判和否定。包豪斯構成理論是美學教育史上的一座豐碑。包豪斯構成理論教育的成功在於它的教育思想、教育審美產生了極大的凝聚力.吸引了許多在藝術上卓有建樹的大師加盟,使包豪斯充滿了活力和生氣。在校長格羅佩斯旗下,先後有荷蘭風格派代表人物杜斯伯格.現代抽象派大師康定斯基、保羅·克利、霍利·納克、阿爾巴斯任教。他們高舉反傳統的旗幟,與傳統派代表人物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建立了嶄新的教學體系、其思想內涵詮釋出劃時代的意義,折射出包豪斯構成理論教育的光彩,體現出教育思想的經典。
包豪斯在教育的實踐中強調教育的主體(即學生)要培養實際動手能力,解決實踐能力強弱的問題,將動手和動腦的訓練貫穿於設計的全過程。在構成學框架內確定這些目的和任務,其意義無疑是深遠的。基於這種指導思想,它還強調不僅要培養學生獨立的設計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堅持不懈的努力確立了構成理論在包豪斯的主導地位,以建築為主幹,然後擴展到工業設計。真正體現包豪斯價值和成就感的是構成.這在那些充滿強烈構成形式感的作品中得到了印證。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構成學莫定了包豪斯的歷史地位,而立體構成更是在包豪斯的成就中錦上添花,體現得更為集中、典型。例如阿爾巴斯在「紙造型」、 「紙切割造型」,莫霍利·納古在體積空間、結構等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取得了令人折服的成就。一旦重新認識在紙上的構成藝術和形式美的藝術感染力,就會對他們所奠定的立體構成基礎,更對他們充滿激情的創造情有獨鍾。
包豪斯對構成研究的成功還得益於它將材料作為創造形態的基礎。產品不單要造型美,還要材質美.二者有機的統一和協調才產生了設計的活力.只有這樣的設計才能體現產品的美感。莫霍利·納吉就是通過發現材料自身的美感,然後將它們重新組合設計的。無論是廢棄的金屬零件、機器還是其他,他都會從中尋找出客體的美。通過主觀的創造實現主客體的統一,並創造出真正的空間語言。馬塞爾·布羅伊爾對材料的性能有著獨到的研究、在材料的替代方面不斷探索,並獲得成功。他以鋼管代替木材應用於傢具,既能進行大批量生產,又能體現現代設計理念,不能不承認他的探索精神。正是他的成功開創了現代設計的道路,在材料與設計的結合上深刻地影響著設計師的觀念,對傳統觀念產生了巨大沖擊。另一位教育家伊頓致力於材料、肌理的研究,並運用於教學中。他讓學生從形形色色的材料中通過視覺和觸覺的親身體驗,加強對材料的感性認識和運用。
在造型的表現上,包豪斯構成的主要表現形式體現出荷蘭風格派的主張。「一切作品都要盡量簡化為最簡單的幾何圖形,如立方體、圓錐體、球體、長方體,或是正方形、三角形、圓形、長方形等進行實踐,這種以幾何形體構建的結構具有理性的邏輯思維,加上標准化的色彩,使人容易學習抽象造型,並掌握其規律、原理,進而通過不同的設計將其體現出來。如燈具、傢具、染織品與建築、廣告等都惟有強烈的幾何形式感,特別是建築與工業設計以追求簡潔為時尚,更體現出構成的科學性、合理性。」
包豪斯的成功並不意味著它是完美無缺的,它的理性化思維恰恰成為它的局限性,並對工業設計造成負面影響。在藝術中忽視「有機生命」,在設計中過於理性而缺乏人性,產品設計不考慮人性化,使設計走上了形式主義退路。但它卻給現代的設計師以啟示,那就是光有理性創造還不夠,一個具有現代設計理念的設計者更需要情感的創造力,當理性與情感的創造力結合,才會產生巨大的效應。

第二節 學習構成的意義與目的
立體構成是以純粹的或抽象的形態為素材,探討更合理,更完美的純形態構成。它把感性的與理性的統一結合起來,按視覺效果,進行設想來構成理想的形態。
學習立體構成的關鍵在於創造新的形態.提高造型能力,同時掌握形態的分解、對形態進行科學的解剖,以便重新組合。立體構成的原理和思維方法為我們提供廣泛的構思方案、為積累更多的形象資料,從中選優創造條件。
我們掌握構成形態的認識是由淺到深,從自然形、變形、誇張到裝飾形象,從提煉歸納到抽象形態的復雜過程。立體構成也是以自然生活為源泉,它可分解為點(塊)、線(條)、面(板),作為形態要求的形體,可在自然形態中找到根據。天、地、日、月、山川、湖泊、花草……從宏觀到微觀,無不具備特有的物象形態而無所不在。
立體構成的學習作為基本素質和技能訓練(知識點三),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它的訓練過程講究眼睛(觀察)、頭腦(理解、構思)和手(表現)協調並用,根據不同的視覺形態元素、成型材料、構造方式和造型法則,展開對立體構成的學習與探討,對於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以及在創作過程中了解立體空間的形態美和創造美的規律有著重要作用。
立體構成從設計到形成,是一門科學。讓形態在大小、比例、方向和面積上起變化,並按形式美的法則去創造,其目的是培養我們創造和發掘形態的思維方法。因此立體構成是一門具有創造價值和實用意義的學科。同時提出學習的基本要求和要達到的目的。
(1)扎實學好基礎課向專業設計課過渡;
(2)擺脫習慣性的各種造型(具象干擾)的影響,站在全新的自由的角度去探討,培養對事物的感受、直觀能力;
(3)掌握立體構成思維方法,提供構思思路和方案。在對材料、結構、製作的認知上接受嚴格的訓練,遵循基本法則,完成每項設計作品。

第三節 立體構成的基礎特性(知識點四)
人們生活在各種三維的形態環境中,從日常使用的各種物品,到所居住的環境。乃至人類自身和整個宇宙,無一不是三維形態,因此與二維空間相比,三維空間與人更加息息相關。人們雖然生活在三維形態中。但常常習慣於從平面的角度去思考、在平面上表現造型,無形中具有平面的造型觀念和意識。因此,從平面到立體。從二維到三維必須要有立體的空間意識和觀念,掌握三維造型的基本原理和知識。
作為藝術設計基礎之一的立體構成,就是培養人的空間想像能力和意識,研究和探討在三維空間中如何用立體造型要素和語言,按照形式美的原理創造出富有個性和審美價值的立體空間形態的學科。通過對立體形態進行科學、系統的分析和研究,掌握立體造型的基礎知識和表現鼓法,從而創造出新的藝術形態。
立體構成由於自身的構成性,因而具有極強的理性特徵,並運用分解與組合的方法子以體現。所謂分解就是將一個完整的造型對象分解為若干個基本造型要素,實際上是將形態還原到員原始的基本狀態:而組合則是直接將最基本的造型要素按照立體造型原理重新組合成新的形態的設計。
抽象性是立體構成的又一顯著特徵。抽象對於立體形態的表現有著積極的意義。它通過理性構成展示形態的風采。盡管抽象形態與具象形態有區別,但是體現在抽象形態中的形式美原理.特別是來自設計者內心的充滿激情的藝術感受.必然給人們的感官帶來藝術的感受。而抽象並不是完全排斥具象,具象形態中許多新奇的造型可以成為立體造型的借鑒和抽象的啟示。
系統性對於立體構成的表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立體構成的表現不是單一的,它涉及許多其他綜合性問題,例如建築的立體構成,涉及機械、工藝、技術、材料等諸多因素。因此,在研究造型、製作形態時必須充分考慮上述問題。不同的材料都要有其相應的加工工藝和方法,同種形態用不同的材料和工藝會具有不同的效果,而且材料所具有的獨特性質也會由於加工機械的性能不同對形態產生影響。要使立體構成具有理想的形態表現,就必須進行周密的思考,進行系統的研究和控制,才能創造出新穎的形態。

第四節 立體構成的設計理念(重點)
設計是人類特有的、有意識的創造性行為,是對其生活各層面進行規劃和提升的思考與表現過程。設計不僅涉及到生產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研究,還涉及到自然科學的諸多領域,它包括環境與建築、工業與產品、視傳與展示等,小到紐扣、別針,大到宇宙飛船。設計涉及人類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是人類從事物質生產與精神文化生產的綜合性科學。
構成教育是以20世紀40年代德國包毫斯(Hansbau)學院開設「三大構成」全新課程為起點,依照荷蘭風格派所主張的「一切作品都要盡量簡化為最簡單的幾何圖形,如立方體、圓錐體 、球體、長方體或是正方體、三角形、矩形等等」的觀點來展開教學的,以此把幾何形的表達形式推廣到專業設計中。
立體形態的生成本質是透過外力作用和內力的運動變化所構築的,形態構成就是以形態要素或材料為素材,按照視覺效果力學或精神力學原理進行組合,進行立體創造的設計構想。是立體構成要素點、線、面、體的移動、旋轉、擺動、擴大及扭曲、彎曲、切割、展開、折疊、穿透、膨脹、混合等運動形式之空間構成。

第二章 立體構成的造型要素(重點、難點)
第一節 立體構成的點、線、面、體
1、點 立體構成的點,是將幾何學上零次元的無實質的點,擴展到三次元的有實際質的體來表現,構成多種形式的「視覺立場」與「觸覺立場」,一點所具有的緊張性是求心的,人的視線就集中在這個點上。
2、線 立體構成中將幾何學上一次的無實際質的線,擴展到三次元的有實際質的體來表現。線由點的運動軌跡形成,包括線形表現中最基本形式的直線、曲線和折線。
A、直線
B、曲線
C、折線
3、面 將幾何學上二次元無實際質量的面,折疊為三次元有實際質量的面的表現。面由線的移動軌跡形成,也可由擴大點的面積獲得,具有輕薄感和延伸性。
a、半立體構成(2.5維構成)
b、板式構成(骨格結構)

4、體 是將幾何學上無重量、無實際質的三次元體用有重量、有實際質的三次元體來表現,並產生強烈的空間感。體由面的運動軌跡或圍合形成,可分為規則體和不規則體。規則體有正方體、錐體、柱體、球體,具有穩重、端莊、永恆的視覺感受;不規則體在自然界中隨處可見,具有親切、自然、溫情的感覺,如山石、卵石。
第二節 立體構成的色彩、肌理、空間
1、色彩
A 自然本色
B 人為加工色
2、肌理
3、空間

作業:
1、半立體構成(2.5維構成)
要求:用一切多折、多切多折、不切多折、拓印肌理的方法進行折屈加工各2個。
尺寸:100x100mm

2、板式結構(骨格結構)
要求: 蛇腹折的變異折屈加工1張。
在骨格結構基礎上的二次切割加工1張。
尺寸:200x200mm

第三章 立體構成的形式要素(重點、難點)
一、重復構成
二、多樣統一
三、節奏與韻律
四、對比與調和
五、對稱與均衡
六、聯想於意境

一、重復構成
重復是指某一個單元有規律性的反復或逐次出現時所形成的一種富有秩序性節奏的統一效果,是構成中最基本、最和諧的一種表現形式。
1、絕對重復 即基本形的大小、方向、位置、排列有序重復構成。
2、相對重復 分為相似單元重復和相異單元重復。
a. 相似單元形的重復
既對基本形的形狀、大小、長短、高低、寬窄或排列的方向、位置進行漸變,統一中有變化,視覺效果較好。常見的有近似重復構成、漸變重復構成。
b. 相異單元形的重復
是指採用一個以上形狀或大小不同的基本形組成一個單元交替反復出現的形式。
二、多樣統一
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辨證法對立統一規律在藝術中的應用,是所有藝術領域中的一個總原理。
三、節奏與韻律
立體構成中的節奏表現為基本形按設計好的骨格進行起伏、交錯、漸變、厚薄等有秩序、有規律性的變化。
韻律是節奏導致的一種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情感感受,它沒有形式可言,當形態大小、方向、位置、色彩、光線、排列發生變化時,都可以產生韻律美。
1、漸變韻律
2、交錯韻律
3、發射韻律
4、起伏韻律
四、對比與調和
對比是指在一個造型中包含著相對的或相互矛盾的要素。對比要素包括形、色、質的對比,如直與曲、圓與方、動與靜、明與暗、黃與紫等。
調和是指造型要素形、色、質等諸方面之間的統一與協調。立體形態的調和方法是指兩個以上造型要素形成美的秩序。
1、線性的對比與調和
2、形體的對比與調和
3、方向的對比與調和
4、實體、空間的對比與調和
5、色彩、環境的對比與調和
6、材質的對比與調和
五、對稱與均衡
對稱是以物體垂直或水平中心線為軸,其形態上下或左右對應,又稱均齊。
均衡在無形軸各方的現象不必完全相同,從質與量等方面看卻有雷同的感覺。他具有變化的活潑感,是側面的、奇數的、互生的、不規則的。
六、聯想與意境
聯想是思維的延伸,它由一事物引領思維延伸到另外的事物上,是一種觀念上的再造和創造自然形象的心理能力。
意境是人們對形態外觀認識的心理要求,即感情需要,是長期觀察生活的綜合結果。

第四章 線材構成
線材,是以長度為特徵的型材。在線材構成中,又可劃分為軟質線材和硬質線材兩種。軟質線材包括:棉、麻、絲、化纖等軟線(或軟繩),還有鐵、銅、鋁等金屬線材。硬質線材有:木、塑料、其它金屬等條材。
(知識點五)線材構成的特點:線材本身不具備有占據空間表現形體的功能。但它可通過線群的集聚,表現出面的效果。再運用各種面加以包圍,形成一定封閉式的空間立體造型。這樣就可轉化為空間立體。
一、軟質線材及框架構成
1、木框架的軟線材構成
2、木托板金屬框架
3、軟質線材的壁飾構成
二、硬質線材構成
1、直線形組合
2、轉體組合
3、框架組和

第五章 面材立體構成(重點、難點)
一、半立體構成(2.5維構成)
二、板式切折構成
三、柱式構成
四、幾何形單體構成
五、仿生態構成

柱式構成
柱式構成是指空心造型的面材構成,即折面構成。它是面材刻劃、切割與折曲所構成的圍合空間立體造型。
1、柱端變化
2、柱體的棱線變化
3、柱面變化
4、柱體的構成
柱體的基本形態
柱體的加工方法(重點、難點)
(1)、直線折曲、壓屈加工
(2)、曲線壓屈構成
(3)、拄面折屈轉體造型
(4)、棱線切割、折屈及壓屈構成
(5)、柱體切割壓縮構成
(6)、移位轉體造型
(7)、多種綜合造型

作業:
面材構成之——柱式結構
要求:直線或曲線折屈、壓屈加工作業1個。
棱線、柱面切割、壓屈加工作業1個。
尺寸:120 x 120 x 350mm
100 x 100 x 350mm

幾何形單體構成
是由多個連續的表面構成的封閉式三度空間立體形態,是立體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立體造型的特徵是:由等邊、等角、正多角形組成的球體結構。這樣的正多面體,其基本造型共五種。既:正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和正二十面體。這五種基本造型,是進行各類多面體造型的基本形態。用此種形體可以集聚構成或切割變化,組成各式各樣。種類繁多的空間立體造型。
1、多面體的變異構成
(1) 切去頂角的加工變異
(2)、凹凸變異加工構成

作業:
1、多面體變異構成一個
要求:切去頂角的多面體造型,不能少於十二個面,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加工,進行切割、折屈或添加。
尺寸:直徑 150mm
2、多面體凹凸變異構成一個
要求:在二十至三十二面體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加工,只添加不切割折屈加工,形成凹凸起伏變化多樣的新的形態。
尺寸:直徑 150mm
仿生結構
仿生結構是運用面材加工,表現自然界多種物象的一種構成。
1、仿生結構的種類:人物造型類、動物造型類、植物造型類,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景物造型類。
2、仿生結構製作的要點:
(1)、必須深入生活
(2)、在表現手法上,即概括表現其大的形象特徵,舍棄其繁瑣細節,誇張其造型的韻律,使作品富有裝飾性,又可更高層次的變形,按其自然形象特徵高度概括成抽象的幾何形體,造成一種更大的裝飾造型
(3)、在加工手段上,由於仿生結構的形體構造比較復雜,必須將前幾節所學各種手法加以綜合應用,不要拘於某幾種加工形式。如:直線折曲、曲線折曲、自由曲線彎曲加工,以及切割、拉伸、壓屈等。特別是彎曲加工時,要熟悉和掌握造型的基本規律。即:
A、要將部分造型凸出來,必然要切掉其局部。
B、要使局部凸出來的同時,必須要有凹下部分加以平衡。
C、自由曲面的加工,要根據曲面結構的造型變化,作出自由曲面的預折加工線。
D、有的部分要適當運用切割加工來表現。
3、仿生結構的內容和加工方法(知識點六):
(1)人物裝飾性造型及面具造型。
(2)大型動物的裝飾造型。
(3)家禽類及狐狸的裝飾造型。
(4)飛禽類裝飾造型。
(5)水產動物的裝飾造型。
(6)其它景物的裝飾造型。

作業:
仿生結構
要求:以人物或動物為主的裝飾造型一張。
以植物或風景為主的裝飾造型一張。
尺寸:200x200mm

第六章 單體集聚構成(難點)
集聚構成是用單體的立體造型,按照作者意念靈活地組合在一起,構成一種帶有獨立性存在的造型。這類作品具有設計的性質,其造型一般都盡可能求得完整,並可表達某種意圖,有些作品還可以直接應用到創作設計的構圖稿。
單體集聚構成需掌握的要點:
(1)、要設計好單體的基本造型就必須要精巧、簡練,避免出現過多、過小的瑣碎變化;還要有一定的厚度,使其在整體上表現出一定的量感。
(2)、在單體間的連接上要處理好其整體效果和單體間的銜接關系。集聚的特徵一個是重復美另一個是韻律美。在應用重復形或近似形的排列次序上,應避免相距過大,顯得鬆散形成不了整體。其間距可組成一種漸變的形式。形和形之間可從小到大或從密到疏,表現出優美的韻律。
(3)、在整體關繫上,要注意形象的完整性,又要有適當的比例,在高低、長短和疏密關繫上,要錯落穿插,形成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秩序。
(4)、要突出表現中心。要有吸引觀者注意的焦點。使作品有主有次,有虛有實。在主要表達的部位上,其形象要完美,富於變化,次要部分又要起到一定的呼應和陪襯的作用。
(5)、要重心穩定。在整體造型上,重心穩定,可排列成對稱式、回轉式或平衡式等多樣造型的形式。
集聚構成的形式
(1)、圓盤式組合
(2)、片狀漸變組合構成
(3)、管狀集聚組合構成
(4)、塊狀體集聚組合構成
面材集聚構成
線材集聚構成
塊材集聚構成
綜合構成(重點、難點)

作業:
單體集聚構成
要求:用面材、線材或塊材之其中一種構成形式來進行單體集聚構成一件。材料不限制。塊體構成建議用紙做。
尺寸:300 x 300 x 500mm 或 200 x 200 x 400mm

第七章 立體構成在設計領域中的運用
1、 平面設計領域
2、 工業設計領域
3、 服裝設計領域
4、 建築設計領域
5、 包裝設計領域
6、 傢具設計領域

閱讀全文

與納古傢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防水白牆賤油怎麼處理 瀏覽:200
專用發票維修費能不能抵扣 瀏覽:295
番禺橋南哪裡有回收舊家電 瀏覽:132
物業代收公共維修費如何開票 瀏覽:585
拼多多哪裡看賣家電話 瀏覽:637
換過的東西保修時間怎麼算 瀏覽:156
寶馬5系隨動大燈4S維修費 瀏覽:140
玻璃門維修電話嘉定 瀏覽:447
樓頂做防漏防水怎麼做 瀏覽:459
買樓原來房主欠維修費咋辦 瀏覽:183
主軸電機壞了怎麼維修 瀏覽:851
宿州棚子彩鋼瓦翻新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971
怎麼弄掉砌在磚里防水條 瀏覽:539
美的智慧家居 瀏覽:146
汽車排氣管怎麼防水 瀏覽:353
坐便器防水膠怎麼抹才能光滑 瀏覽:135
橘粉家居 瀏覽:237
簡易發電機維修視頻教程 瀏覽:76
消防水泵開關怎麼調整 瀏覽:847
華為手機售後可以拒絕維修嗎 瀏覽: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