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明清傢具元素

明清傢具元素

發布時間:2022-01-03 06:42:35

⑴ 古典傢具的材質分類 古典傢具的特點介紹

古典傢具主要指的是明代至清代四五百年間製作的傢具,具有文物價值,價格不菲。此外,仿明清傢具,也屬於古典傢具行列,價格也不便宜。古典傢具對材質是很有講究的,花梨木、雞翅木還是紫檀木這是要分清楚的,接下來就為您介紹古典傢具的材質和新古典傢具的特點吧。
古典傢具材質
在購買仿製的古典傢具時,要在材質上分清,是花梨木還是雞翅木,是酸枝木或是紫檀木的,都很有講究。如果一件古典傢具標明是酸枝木或是紫檀木的,而價格卻很便宜,那一定不是真的。如果標價符實,還要看它的具體材質,因為每一種材料也分高、中、低檔。比如紫檀木就有十幾種,進料時1立方米從幾千元到十幾萬元的價格都有,因而作為非專業的消費者很難分清,這就要求消費者在購買時要到信譽良好的廠家和商店中去購買。
如果看上了一件價格不菲的古典傢具,更要找個懂行的人同去。選購時,要仔細檢查傢具的每一處外觀和細部,如古典傢具的腳是否平穩、成水平狀。榫頭的結合緊密度,查看是否有蟲蛀的痕跡。抽屜拉門開關是否靈活。接合處木紋順暢不順暢等。
古典傢具特點
傳承古典,去繁就簡
新古典傢具一般沒有復雜的線條,沒有古典的雕花,卻用直線條增加了傢具的現代感,從而去掉了古典傢具的復雜的裝飾,使得整個傢具看起來既明亮大方,又寬敞舒適。
不拘一格,風格多樣
在秉承歐洲古典主義傢具設計風格、保留了歐洲文化豐富的藝術底蘊的同時,又在工藝和設計上不斷創新,從而更加符合現代消費者審美、使用的需求。新古典傢具,將中式傢具的儒雅和歐式傢具的高貴結合起來,將古樸時尚融為一體。
儒雅時尚,中西合璧
新古典傢具在沿襲了傳統明清傢具經典設計元素的基礎上,將造型設計和裝飾簡化,並融入現代歐式傢具的時尚元素,以現代手法去演繹傳統文化精髓的新型古典傢具,使傢具擁有傳統中式傢具的典雅、端莊氣質,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追求和審美眼光。
舒適人性,起駕並驅
使用功能更加人性化,增添舒適度是新古典傢具比傳統傢具更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如新古典傢具增加了布藝軟墊等,更適應現代人追求舒適的家居需求。
古典傢具選購誤區
對傢具價值普遍存在的一個認識誤區是,它的價值取決於木料。許多藏家認為,只要是黃花梨、紫檀的傢具就能升值,不管多貴也可以買,這就是典型的「唯材質論」。其實,對傢具而言,木料只是藝術載體,就如雕塑用的石膏、畫畫用的紙。再好的紙,如果用它寫了一筆俗字,就只是廢紙一張。沒有藝術水準的傢具,只能停留在使用層面,並不具備藝術品升值的潛力。
目前中國惟一出產黃花梨的海南,黃花梨已基本處於枯竭的狀態,很多人為了牟取暴利,甚至把黃花梨的根都挖出來。大量珍貴的木材面臨枯竭,市面上卻充斥著用珍貴木材粗製濫造的仿古傢具,多數沒有任何藝術造型、工藝可言,只能作為材料論斤購買,沒有任何收藏價值。

⑵ 裝好新中式只需要這幾個元素

(1)新中式風格講究綱常,講究對稱,以陰陽平衡概念調和室內生態。選用天然的裝飾材料,運用「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的組合規律來營造禪宗式的理性和寧靜環境。
(2) 裝飾空間:新中式風格非常講究空間的層次感,依據住宅使用人數和私密程度的不同,需要做出分隔的功能性空間,一般採用「啞口」或簡約化的「博古架」來區分;在需要隔絕視線的地方,則使用中式的屏風或窗欞,通過這種新的分隔方式,單元式住宅就展現出中式家居的層次之美。
(3) 造型:空間裝飾多採用簡潔硬朗的直線條。直線裝飾在空間中的使用,不僅反映出現代人追求簡單生活的居住要求,更迎合了中式傢具追求內斂、質朴的設計風格,使「新中式」更加實用、更富現代感。
(4) 裝飾色彩:新中式風格的傢具多以深色為主,牆面色彩搭配:一是以蘇州園林和京城民宅的黑、白、灰色為基調;二是在黑、白、灰基礎上以皇家住宅的紅、黃、藍、綠等作為局部色彩。
(5)裝飾材料:絲、紗、織物、壁紙、玻璃、仿古瓷磚、大理石等。
(6)配飾傢具:新中式風格的傢具可為古典傢具,或現代傢具與古典傢具相結合。中國古典傢具以明清傢具為代表,在新中式風格傢具配飾上多以線條簡練的明式傢具為主。
(7)飾品:瓷器、陶藝、中式窗花、字畫、布藝以及具有一定含義的中式古典物品等。

⑶ 明清傢具風格的形成受哪些文化的影響

我的記憶不完全,有幾個方面吧:1:朝代的更換,有上代流傳下的元素沒有百分之百的被否決!
2:宮廷,其實很多民用傢具都是由宮廷流出的,尤其是明清傢具!最典型的例子:太師椅,它稱為太師!然而很多非官戶人家也有太師!也是由宮內流出!3:行為方式的改變:比如春秋時期的幾,塌!那時人們喜歡跪坐,或者喜歡躺在炕(當時好像稱「塌」)上!但後來隨著時代的改變!明清時期的人們喜歡坐立!所以明清傢具也就比較高大了!比如:案、幾類的,普遍做高!
你可以找一個書叫《傢具發展史》,上面有簡單的明清傢具介紹!我看了快1年多了,忘的差不多了!

⑷ 新中式裝飾風格元素有哪些

現代中式風格的設計,也俗稱新中式風格。現代中式風格具有很強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又適合現代人生活,整體典雅、莊重,已經被大多數消費者喜歡和接受。作為一種中式裝修風格與其它西方、東南亞等裝修風格也有很大不同,首先所營造的文化氛圍是不同的,每一種裝修風格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作為支撐,以此來傳遞特定文化氛圍中人們的生活追求,那麼新中式古典主義風格是以中國傳統古典文化作為背景的,營造的是極富中國浪漫情調的生活空間,紅木、青花瓷、紫砂茶壺以及一些紅木工藝品等都體現了濃郁的東方之美,這正是新中式古典主義風格與其它風格所不同的地方。這種極簡主義的風格滲透了東方華夏幾千年的文明,因此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非常的喜歡這種新中式裝修風格,它不僅永不過時,而且時間愈久愈散發出迷人的東方魅力。
.新中式風格非常講究空間的層次感,在需要隔絕視線的地方,則使用中式的屏風或窗欞、中式木門、工藝隔斷、簡約化的中式「博古架」,通過這種新的分隔方式,單元式住宅就展現出中式家居的層次之美。再以一些簡約的造型為基礎,添加了中式元素,使整體空間感覺更加豐富,大而不空、厚而不重,有格調又不顯壓抑。新中式風格非常講究住宅的細節裝飾的元素,主人們也會在空間中擺放大量的裝飾品。這些裝飾品包括數量繁多的綠色植物、布藝、裝飾畫以及不同樣式的燈具從而提升了主人的身份與品位。(2) 裝飾空間:新中式風格非常講究空間的層次感,依據住宅使用人數和私密程度的不同,需要做出分隔的功能性空間,一般採用「啞口」或簡約化的「博古架」來區分;在需要隔絕視線的地方,則使用中式的屏風或窗欞,通過這種新的分隔方式,單元式住宅就展現出中式家居的層次之美。在風格造型裝飾上元素有:
(1) 造型:空間裝飾多採用簡潔硬朗的直線條。直線裝飾在空間中的使用,不僅反映出現代人追求簡單生活的居住要求,更迎合了中式傢具追求內斂、質朴的設計風格,使「新中式」更加實用、更富現代感。
(2) 裝飾色彩:新中式風格的傢具多以深色為主,牆面色彩搭配:一是以蘇州園林和京城民宅的黑、白、灰色為基調;二是在黑、白、灰基礎上以皇家住宅的紅、黃、藍、綠等作為局部色彩。
(3)裝飾材料:絲、紗、織物、壁紙、玻璃、仿古瓷磚、大理石等。
(4)配飾傢具:新中式風格的傢具可為古典傢具,或現代傢具與古典傢具相結合。中國古典傢具以明清傢具為代表,在新中式風格傢具配飾上多以線條簡練的明式傢具為主。
(5)飾品:瓷器、陶藝、中式窗花、字畫、布藝以及具有一定含義的中式古典物品等。

⑸ 明清傢具對現代傢具設計有什麼影響

明清傢具對現代傢具設計的影響

摘要:中國傢具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是全世界的共同財富。中國古代傢具的設計和製作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尤其是「明清傢具」。明清傢具具有造型大方,線條簡練、流暢的裝飾藝術特點,在實用與審美、生活與藝術的結合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中國乃至世界傢具史上的經典之作,對當今的傢具設計乃至其他工藝美術設計都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明清傢具 傳統文化 現代傢具 應用與發展

引言
中國傢具文化與藝術博大精深,尤其是明清時期的傢具設計藝術以其簡約的線條、古樸的質感、簡潔而精美的木雕裝飾讓人流連忘返。這些藝術在展現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對於古典傢具設計的思考。在科技與藝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方式、文化修養、習慣意識及審美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麼古代傢具在現代又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的呢?現代傢具設計理念中是否也繼承了中國古代傢具中的某些優點呢?

正文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尚過一種閑逸優雅的恬靜生活,這或許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在強調人與環境的關系時,對大自然抱著一種天人合一、整體平衡的觀念,對所處的自然環境持一種隨遇而安的心態,也抑或是受了數千年傳統文化中的浪漫、高潔等情操的熏陶,因而古人在制陶器、建園林、做傢具、作書畫的同時,其實是追求一種清靜的境界、保持誠朴心態的寫照。

一、對中國古代傢具發展的審視
中國古代傢具是中國優秀的工藝藝術品之一,其發展源遠流長,它既是人們生活的實用品,又是具有欣賞價值的藝術品,其歷史是一部由木材構造的絢麗詩篇,具有強烈的民族風格。無論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傢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傢具(春秋戰國秦漢時期),抑或是婉雅秀逸的漸高傢具(魏晉南北朝時期)、華麗潤妍的高低傢具(隋唐五代時期)、簡潔雋秀的高型傢具(宋元時期),還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傢具、雍容華貴的清式傢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恆魅力吸引著中外萬千人士的鍾愛和追求。
古代傢具有很多種類:椅凳類、床榻類、桌案類、櫥櫃類、屏風類和台架類。無論是哪個朝代的哪種類型的傢具都能完整地表現設計者的思想與氣質,體現時代的特徵與人文氣息,富有特殊的文化內涵。古代傢具發展到明清時期為頂峰時期,當時的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尤其是工商業的萌芽給傢具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加之當時儒家思想的盛行,家的概念尤其重要,家就是當時人們身份地位的象徵,這一點也無形中促進了古代傢具事業的發展。
由於受民族特點、風俗習慣、地理氣候、製作技巧等不同環境的影響,中國古代傳統傢具走著與西方傢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一種工藝精湛、不輕易裝飾、耐人尋味的東方傢具體系,在世界傢具發展史上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東方藝術風格特點。中國古代傢具的人文特點也深深地影響著世界傢具及室內裝飾的發展。
1、明清傢具的特點
明代傢具是我國明代匠師們汲取前人的經驗與智慧,並結合時代的特徵加以發明創造出來的,具有鮮明的風格。明代傢具造型大方,線條簡練、流暢,色澤柔潤,紋理美麗,結構科學,同時簡練的雕刻及線腳和金屬配件的使用更使得其具有很高的藝術品位。圖中圈椅是明代傢具典型的式樣,圈椅自搭腦處順延而下成扶手,背板成「S」形,飾以小浮雕,椅面之下設壺門券口,這些都是典型的明式特徵,是實用性與科學性的統一。
清代傢具與明代傢具相比在造型藝術及風格上有很大區別,但在造型上沒有過多的考慮與進步,只是加大了傢具的整體尺寸及局部尺寸而已,不過裝飾手法運用得更多了,給人一種豪華艷麗、莊重富貴的感覺。圖中類似「一統碑式」的高背椅,雕刻精細,背板玲瓏清秀,腰束下的花板雕刻細致,是典型的清式風格,可以看出受到了西方風格的影響。
2、明清傢具的突出成就
明代傢具的突出成就體現在傢具的比例尺度與人體各部分關系的協調上,很符合現代設計中的人機工程學原理,它是一種集藝術性、科學性、實用性於一體的傳統工藝品;而清代傢具為了達到其設計目的,將多種材料以多種形式巧妙地裝飾在傢具上也是一種成功。這種成功留給後人的是一種設計的經驗。

二、現代傢具的發展現狀及設計特點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設計藝術也蓬勃發展起來。包豪斯為現代設計的起源,設計迅速發展也帶動了傢具的發展。傢具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風格時期:哥特式風格時期、洛可可風格時期、巴洛可風格時期和路易十四風格時期,後來隨著「工藝美術運動」的發展,傢具設計在注重裝飾性風格的同時也逐漸傾向於自然主義風格,而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裝飾性越來越被藝術家們遺忘,簡約主義成為現代設計的主題。在講究實用性的同時,傢具設計越來越注重物與人的結合。現代社會由於傳播媒體的發展,人們可以聽到遠涉重洋的聲音,目睹千里之外所發生事件的全過程,所有這些都使得21世紀的人們思想和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人們變得日益忙碌,對時間與距離的觀念所發生的轉變也直接影響了藝術的形式,影響了現代傢具設計。
傢具作為室內陳設的主要設施,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具,同時也是一種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載體,從人類文明發展史來看,明清傢具實際上是中國傳統文人士族文化物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比較突出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人士族文化的特點和內涵。因此,明清傢具無論是在造型上、材料上、裝飾上、工藝上都體現出傳統文人文化的特有的追求:自然而空靈,高雅而委婉,超逸而含蓄的韻味,透射出一股濃郁的書卷氣。每一個民族文化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它都是世界文化整體的一部分,任何一方的文化都不能主宰另一方的文化,而中國傢具文化是世界文化寶庫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傢具藝術成就對世界傢具藝術產生過重大影響,是珍貴的傢具設計文化資源,西方一些著名的設計師都十分重視對中國傳統傢具文化的研究和借鑒,他們將西方古典主義風格與中國傳統傢具風格相互貫通,設計出既適合東方人口味又能引起西方人興趣的創新傢具。傢具設計是體現物質與精神文化的工業產品,將本土優秀文化中的民族特色納入現代傢具設計中,並吸取現代設計的創作理念,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才能構建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現代傢具文化支點。
現代傢具設計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是功能主義特徵。強調功能是設計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以形式為設計的出發點,講究設計的科學性,重視設計實施時的科學性與方便性。第二是形式上提倡非裝飾的簡單幾何造型。受藝術領域中立體主義風格的影響,在現代傢具設計中推廣了六面建築和幕牆架構,提倡標准化原則、中性色彩計劃與反裝飾主義立場。作為現代設計領軍的包豪斯正是教導學生在設計時如何在一定的形狀和輪廓內使一件器具的功用得到最大的發揮,為學校帶來了以幾何線條為基本造型的全新設計風格,目的就是用最簡單的方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來贏得設計式樣和風格的現代感。第三是消費者的大眾化。現代設計的消費者是普通群眾。第四是強調人性化設計。設計出來的成品要符合人的身體結構,符合人機工程學、人體美學原理等。第五是重視設計對象的費用和開支,把經濟問題放到設計中作為一個重要因素加以考慮規劃,從而達到實用、經濟的目的。
現代傢具作為人們日常用品,首先必須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通過多種手段達到這一目標,不僅要協調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關系,還要妥善的處理好產品本身的結構問題,因為細節處理的好壞關繫到傢具設計品質的優劣。在此基礎上,去關注傢具的審美、造型的寓意等其它要素,力圖達到審美功能與使用功能的和諧統一,這是所有產品設計的最高目標。

三、明清傢具的美學文化價值在現代傢具設計中的應用
裝飾是一種「附屬」,但它往往承載著設計中最「文化」的部分。正因為裝飾的存在才使得設計的歷史沒有隨時間而消失,才使得我們在豪華而豐滿的裝飾中享受著現代文明的燦爛陽光,在班駁而又蒼涼的裝飾中體味著古老文明傾覆的呻吟和痛苦。但是古人留下的文化與藝術難道真的過時了嗎?答案是沒有,現代設計藝術非但沒有拋棄古人的經驗,反而取其精華,巧妙地運用於現代傢具設計上,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現代傢具設計中所體現的明清傢具的美學原理
中國有著豐富的設計美學思想,其中有一種觀點為「致用論」,強調設計事物的實用性。李漁在《閑情偶記》中強調,製作椅子要講究人的舒適程度,他說「置物但取其適用,何必幽妙其說,必制理窮盡而後止哉!」。明代傢具中的每一件傢具製作都十分講究,它要考慮做出來的傢具是否美觀又實用、簡潔又舒服,工匠們在製作傢具時不是簡單地把它當成家居用品來設計,更多的是把它當成一件藝術品來雕琢,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其注重傢具尺寸比例與人體各部分關系協調性的設計思想在現代傢具設計中得到了運用,現代傢具設計中強調人性化設計,所設計出來的東西要符合人的身體結構,符合人機工程學,這一人體美學原理就是來源於古代傢具的啟發。
在米蘭國際家居展中展出的提盒設計,想法就來源於明清的家居用品。過去更小一點的盒子是用來盛放食物的,在這個設計中傳統的美學文化理念得到了延展,這個「提盒」傢具有4個小的盒子和2個更大一點的盒子,它一共有3種使用方法:可以兩個人下圍棋或者4人、2人坐下來喝茶。提盒收起來還可以放雜物。
2、現代傢具設計繼承和發展了明清傢具的優點
現代傢具設計在形式上簡化了許多,通過運用簡單的幾何形狀來表現物體,但它的出現也不是憑空出現的,是在古人經驗總結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是取其精華部分、去其外在的形式並運用現代的方式表現出來的,是古代傢具的現代化演變的成果。
中國傳統傢具中的櫥櫃是靠在牆邊而只有一面可以使用的,但現代西方所設計的新的櫥櫃則可以從四邊打開抽屜,看上去像中國的葯匣子。一些抽屜很長,被分成了3等份,可以從一面拉到另一面,而剩餘的都很短,這個設計的特點就是充分利用了簡單的幾何造型而使空間沒有剩餘,人們可以把自己喜愛的物品放進去,當然必須要記住它們在哪個抽屜里。
3、裝飾手法的更新
裝飾是一種修飾方法,在對物體的美化上,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能看到它的蹤影。傳統的裝飾圖案給了現代設計師們更多的靈感與創造空間,現代傢具的裝飾只是更現代了,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而已,是一種意識上的更新。良好的裝飾是靠精湛的工藝來完成的,而只有最好的工藝才能表現出最好的設計。同時,好的設計又把精美的工藝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審美高度。當然隨著材料技術的不斷更新,裝飾的手法也更加繁多。從中國傳統傢具設計所選用的優質貴重的木料到現代傢具設計所採用的所謂「智能」材料,材料的製造也在不斷的更新和創造,每種不同的材料都能創造出不同的新的裝飾手法,創造新的美學觀點。
4、傳統文化在現代傢具設計中的應用
自人類使用傢具產品伊始,人們的審美情趣就趨向於向兩極伸延:求新,可使人獲得幻想時的亢奮和新奇的刺激。懷舊,可引起人們對流逝年月的追憶,以品咂溫馨的慰藉,所以,傢具設計的許多創作原點,都無不盯准這兩個方面去延伸,而優秀的傢具設計又往往是准確地找到了兩者間的契合點,使得傢具設計既體現現代風格,又不失傳統。
從世界傢具發展狀況來看,現代傢具的設計正朝著技術上先進、生產上可行、經濟上合理、款式上美觀、使用上安全等方向發展。在我國,當今的傢具設計界越來越認同並接受一種新的設計觀念,那就是:設計新傢具就是設計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休閑方式、娛樂方式。
(1)「文化混血」詮釋東方神韻
在目前國際傢具簡約流行風中,一股新鮮的潮流——「中國風」興起。米蘭國際傢具展上所體現出來的「中國主義」便是例證。這似乎與世界十大名牌香水中的「畢揚」、「鴉片」、「夏爾美」等以具濃郁、神秘而有誘惑力的東方香味著稱一脈相承。在國際潮流下,國內傢具製造商紛紛推出「文化混血」的新產品。如聯邦集團推出的「簡·日」系列。此系列產品在舶來文化與本土文化之間尋找結合點:產品的線條、結構、用材甚至是工藝都是西式的,但裝飾要素和裝飾節點卻是中式的,產品整體風格在簡約中透露東方情韻。如一組運用了仿中式古門如意門環造型的傢具,用金屬打制的兩片半圓,與木質傢具形成了方圓對比:還有一組傢具沿用了兩端卷沿翹頭的案幾樣式,它脫胎自古建築的翹檐如翼,以及中國書法「一」字口訣的蠶頭燕尾。考究時下流行的這些中西合璧的產品,不難發現創作者正力圖「以現代藝術詮釋東方神韻」。
(2)古典風韻演變流行時尚
就像西式傢具不代表時尚與現代一樣,中式傢具也不代表傳統與陳舊。潮流總是在兩個極端中搖擺不定。而相對比較穩定的家居時尚,已逐漸找到了自己的歸宿:避免尖銳的沖突,將現代元素與古老元素有機結合起來,既有e時代的智能化和概念設計,又有傳統的沉靜與思考。因為人們最終還是要拋棄狂熱的幻想,嚮往舒適的生活。尤其當人們希望擺脫那旋轉著的世界帶來的不由自主的焦慮和恐懼時,古老的元素總有著神秘的力量,給我們帶來寧靜與平和,有時不得不承認,那種外在的文化力量可以如此強大,深入人心。
(3)從「物質」設計到「精神」設計
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對「傢具的功能不僅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這一理念有更多、更深的理解。現代傢具正朝著實用、多功能、舒適、保健、裝飾等方向發展。現代沙發讓人們欣喜地發現了讓傢具適應人體而不是人體適應傢具的好處。沙發將變得更「體貼」,它將具有按摩等功能,甚至它的形狀也將隨個人的不同而加以改變。傳統的卧床一般都是板板正正的長方形雙人床或單人床,形式上也不外乎是木製、鐵制或鍍銅,配以席夢思床墊。但從近幾年卧房設計來看,卧床的設計改變最大,將出現圓形、心形等形狀,個頭也逐漸增大,床墊漸漸出現由雙人床墊變為兩張單人床墊。電腦的廣泛普及,使家將成為辦公室的延伸。因此,電腦傢具將對傳統的辦公室傢具和家庭傢具形成強烈的沖擊,並使得其他傢具的設計風格徹底改變。在具體設計上將突出現代性、一體性、可移動性。人們追求使用時越方便越自在越好,而不用時,它占據的視覺空間越小越好。因此,任意移動、隨意靈活是現代書房傢具的最大特點。

四、結束語
由於受民族特點、風俗習慣、地理氣候、製作技巧等不同因素的影響,中國古代傢具走了一條與西方傢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一種工藝精湛、不輕易裝飾、耐人尋味的東方風格,具有鮮明的中國民族藝術風格,其不僅僅是傢具,更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載體。現代設計師們應進一步挖掘明清傢具的藝術價值及優秀設計理念,在現代設計環境下將其做成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民族品牌,它傳達著中國的文化,體現著民族的精神,是中國的標志。
雖然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現代社會給中國的傢具設計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但是新觀念與思維方式的導人為審視中國傳統文化觀念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而新技術、新材料的出現也為中國傢具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探尋古代傢具中更深刻的內涵,尋找其更有價值的文化,並將其有機地融入未來的傢具設計中,這是新時代的設計師們邁向成功的不二法門。現代科學已經使我們具備了足夠的手段,使我們能探幽索微,追溯傳統的奧秘,而多元文化又為我們在傳統和現代之間架設橋梁。我們一定能夠在不遠的未來,構建起中國現代風格的傢具。

參考文獻:
[1]高豐.中國器物藝術論.山西教育出版社.
[2]楊耀.明清傢具研究.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3]王世襄.明式傢具研究.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4]陳鴻傻.中國工藝美術吏.中南大學出版社.
[5]曹田泉.藝術設計概論.上海人民出版社.
[6]北京設計師.從中國文化找靈感.北京:產品設計.2006,7(8):88—89.

⑹ 新中式風格的傢具一般都以什麼顏色為主

新中來式風格的傢具多以深色為主,牆源面色彩搭配:一是以蘇州園林和京城民宅的黑、白、灰色為基調;二是在黑、白、灰基礎上以皇家住宅的紅、黃、藍、綠等作為局部色彩。

新中式風格誕生於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新時期,伴隨著國力增強,民族意識逐漸復甦,人們開始從紛亂的「摹仿」和「拷貝」中整理出頭緒。在探尋中國設計界的本土意識之初,逐漸成熟的新一代設計隊伍和消費市場孕育出含蓄秀美的新中式風格。在中國文化風靡全球的現今時代,中式元素與現代材質的巧妙兼柔,明清傢具、窗欞、布藝床品相互輝映,再現了移步變景的精妙小品。繼承明清時期家居理念的精華,將其中的經典元素提煉並加以豐富,同時改變原有空間布局中等級、尊卑等封建思想,給傳統家居文化注入了新的氣息。中國風並非完全意義上的復古明清,而是通過中式風格的特徵,表達對清雅含蓄、端莊豐華的東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

」尺素風吟「擁有一支充滿活力,責任心和創造力的營銷、策劃、銷售、服務管理團隊,致力於滿足市場終端銷售的需求,為廣大消費者帶來更多高品質的增值服務。

⑺ 中國明清建築中都用到哪些裝飾元素

與中國建築文化一樣,中國建築裝飾也有大量的民俗文化內容,這是中國文化的本性之所致。明清時期是中國古代建築體系的最後一個發展階段。這一時期,中國古代建築雖然在單體建築的技術和造型上日趨定型,但在建築群體組合、空間氛圍的創造上,卻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明清建築不僅在創造群體空間的藝術性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建築技術上也取得了進步。
關鍵詞
藝術精品 文化特色 簡潔 素雅 豐富多彩
元末農民大起義,朱元璋乘時而起,於公元1368年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兩朝歷時544年,屬於中國封建社會的晚期,是國家長期統一,生產取得不斷發展和中國各族文化大交流的重要時期。明代中期以後開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明清兩代的官方和民間建築活動都十分活躍,建築及室內設計仍沿著傳統的道路繼續向前發展,取得了不少成就,是中國傳統建築及室內設計發展的最後一個高峰時期。
現存人們可以見到的中國傳統建築及室內設計遺物,絕大多數都是明清兩代留下來的。有的是明代原建,有的經清代沿用,雖有重修或部分重建,總的規劃布局仍形成與明代。
今天能看到的明清兩代建築及室內設計作品幾乎涵蓋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全部類型,幾乎所有典型的建築及室內設計的重要作品都保存至今,其中不乏世界級的設計藝術精品,從而極大豐富了中國傳統建築及室內設計歷史的內容。
明清以來,隨著經濟的進步,城市建設得到空前發展。這個時期建築的類型也更為完善,建築結構,材料生產及其他和建築相關的技術等都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
明清建築的最大成就是在園林領域。明代的江南私家園林和清代的北方皇家園林都是最具藝術性的古代建築群。中國歷代都建有大量宮殿,但只有明清的宮殿——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得以保存至今,成為中華文化的無價之寶。
太和殿,它是明清兩朝舉行國家大典的地方,如皇帝登基,元日等。太和殿庄嚴宏偉,金碧輝煌,不僅是我國建築史,而且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
民居建造的直接目的在於滿足中下階層人們日常生活起居的實際需要,是「家」的所在。而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許多民族保持了古老的居住形式,到明清時期仍然沒有多大改變,即使木結構的漢族住房,由於南北氣候的差異,其變化也有很大的差別。民居建築的室內空間布置往往比較靈活自由,富於創造精神,室內裝飾更是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設計風格與地域文化特色,是我國傳統建築與室內裝飾中珍貴的文化遺產。
從明清傢具發展來看,明代傢具以簡潔素雅著稱,並富於

⑻ 新中式風格包含哪些元素

(1)新中式風格講究綱常,講究對稱,以陰陽平衡概念調和室內生態。選用天然的單元式住宅就展現出中式家居的層次之美。

(2) 造型:空間裝飾多採用簡潔硬朗的直線條。直線裝飾在空間中的使用,不僅反映出現代人追求簡單生活的居住要求,更迎合了中式傢具追求內斂、質朴的設計風格,使「新中式」更加實用、更富現代感。

(3) 裝飾色彩:新中式風格的傢具多以深色為主,牆面色彩搭配:一是以蘇州園林和京城民宅的黑、白、灰色為基調;二是在黑、白、灰基礎上以皇家住宅的紅、黃、藍、綠等作為局部色彩。

(4)裝飾材料:絲、紗、織物、壁紙、玻璃、仿古瓷磚、大理石等。

(5)配飾傢具:新中式風格的傢具可為古典傢具,或現代傢具與古典傢具相結合。中國古典傢具以明清傢具為代表,在新中式風格傢具配飾上多以線條簡練的明式傢具為主。

(6)飾品:瓷器、陶藝、中式窗花、字畫、布藝以及具有一定含義的中式古典物品等。

(8)明清傢具元素擴展閱讀:

中國古人對居住環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細琢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他們的一些室內設計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簡約主義很有一些不謀而合之處。

■宜設而設,精在體宜

在明清時代,「宜」是室內設計的核心概念和價值標准。國內專家對其的解釋是:「宜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簡不宜繁,三是宜自然不宜雕琢。 ( 《環境藝術設計的新視野》 ) 」

文震亨在《長物志》中如此描述卧室設計:「一般設卧榻一、榻前僅置一小幾,幾上不設一物;設小方杌二,小櫥一;室中清潔雅素,一涉絢麗,便如閨閣中,非幽人眠雲夢月所宜。」

■刪繁去奢,繪事後素

刪繁是指去除過於復雜的裝飾,去奢其實也很重要。如今很多設計師一提到以人為本,就以為是「給脖子套張餅」,其實人在家居生活中的不便與方便是相輔相成的,過於奢侈地追求「一低頭就能吃到脖子上的餅」,恐怕會起到負效果。

「繪事後素」是孔子的話,是他對美的一種看法。在孔子眼中,繪事是那種裝扮出來的美麗效果,而素則是自然的、氣質的美,孔子認為「素」要美於「繪事」。這體現了一種「大美無言,大象無形」的中國士大夫的文化追求。

■因景互借

去過蘇州拙政園的讀者都知道這座美輪美奐的園林有一個特色就是「借景」,建於蘇州城中心的塔被巧妙地「借」到園林來了。

因景互借,體現了中國建築設計的一種整體觀。居室、住宅、庭院,小環境和大環境統一在一起考慮,目的是實現一個藝術化的生活環境。

中式裝飾材料以木質為主。講究雕刻彩繪、造型典雅。多採用酸枝木或大葉檀等高檔硬木,經過工藝大師的精雕細刻,每件作品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而每件作品都能令人對過去產生懷念,對未來產生一種美好的嚮往。

色彩以深色沉穩為主。因中式傢具色彩一般比較深,這樣整個居室色彩才能協調。再配以紅色或黃色的靠墊、坐墊就可烘托居室的氛圍,這樣也可以更好的表現古典傢具的內涵。

空間上講究層次,多用隔窗、屏風來分割。用實木做出結實的框架,以固定支架,中間用欞子雕花,做成古樸的圖案。 門窗對確定中式風格很重要,因中式門窗一般均是用欞子做成方格或其它中式的傳統圖案。

用實木雕刻成各式題材造型,打磨光滑,富有立體感。 天花以木條相交成方格形,上覆木板,也可做簡單的環形的燈池吊頂,用實木做框,層次清晰,漆成花梨木色。

⑼ 明清中式風格裝修有什麼特點

盡管現在新的裝修風格層出不窮,但家庭中式風格裝修一直都很受大家歡迎,而且近幾年又掀起了一股中國風,選擇中式裝修的人越來越多了,本篇文章就為大傢具體介紹一下家庭中式風格裝修有哪些突出的特色。

1、中式風偏愛木材

家庭中式風格裝修對木材情有獨鍾,在這種裝修風格中,很少會用到比較時尚的亞克力材料,或者是玻璃材料,因為這種風格講究的是穩重,古典,所以家裡的裝修材料基本都是以木材為主,比如使用最經典的紅木做傢具,再在上面雕刻一些經典的花紋,裝修出來絕對是一派古色古香的風味,不過紅木的造價非常高,適合裝修預算比較充足的業主,大多數的業主都會選擇實木作為裝修材料,相對經濟實惠一些。


2、力求簡單拒絕繁瑣

家庭中式風格裝修的色彩力求簡單,拒絕繁瑣,這種風格的裝修色彩是比較單一的,不像歐式風格那樣奢華多變,大多數的業主都會選擇深棕色作為主色,或者是中國紅色作為主色,而輔助色彩不會超過兩種,真個家看上去非常簡單大方。

3、家裡充滿了古典之氣

家庭中式風格裝修的裝飾物非常有講究,不像其他的裝修風格,家裡的裝飾品可以隨意選擇,這種裝修風格的家庭裝飾必須要突出中國風的特色,否則就失去了特色,比如客廳里的裝飾畫一般都要選擇中國古代的山水畫,或者是一些古代的詩詞字畫,家裡的擺件也非常具有古典韻味,比如可以在家裡的陽台上擺放一套小八仙桌。

家庭中式風格裝修主要有以上幾個特點,大家在裝修前一定要充分了解這種裝修風格的特點,抓住精髓,才能打造出完美的裝修效果。

⑽ 明清傢具的雕飾圖案分析

簡化提煉是將復雜繁瑣的圖案進行簡化和概括,在抓住原圖案神韻與精華的基礎上,刪繁就簡,去掉繁縟的層次和瑣碎的枝節,使主體形象更集中、凝練,從而形成簡潔大方又不失原有圖案大體特徵和美感的一種提煉方法。明清傢具雕飾圖案中有許多動物、植物和幾何紋樣都可以在保持其原有內涵和意蘊的基礎上,進行簡化提煉而應用於現代傢具設計中。如圖4、5、6分別是對鳳紋、螭紋和卷草紋的簡化提煉,圖案簡潔大方,又不失原有圖案題材的神韻與美感。再如卷草紋在明清傢具中是常用的題材,除了可以直接提煉應用外,也可以對其卷草形態做簡化提煉,得到一些更簡潔的基本形,如圖7是簡化提煉後的卷草紋,保留了卷草的大體特徵與線條走勢,我們可以直接應用或作為進一步組合變化的基礎。
對於簡化提煉圖案時要注意把握 「度」的問題,細小的變化對於改變因雕刻工作量大而生產效率低的局面起的作用並不大,而過於簡單又無法保證圖案的原汁原味,從而對傢具的裝飾感染力也隨之減弱。所以在圖案題材種類繁多的情況下,對其簡化沒有固定的方法,總的原則就是保留圖案神韻的前提下進行簡化,以達到形變而神不變。 分解與重組提煉是根據設計者的意圖,將圖案對象加以分割移位,然後再按照一定的規律,重新組合構圖的一種提煉方法。分解的目的是為了重組和提取元素,提煉出原圖案藝術構圖中的有用成分、元素、基因、符號等。圖案分解一般可用規則分解和自由分解兩種,前者是將圖案按橫向、縱向、扇形、斜向、網狀等形式,有規則地加以分解;自由分解是將對象按設計構成需要,作各種自由任意分解。重組圖案的手法主要有重疊、重復、組合變化或添加等。如圖13、14是對分解出來的回紋和「X」紋基本形進行重復組合的應用,富於節奏感和裝飾性,非常適合於現代中式傢具各類圍板的圖案設計。如圖15嘗試對卷草和如意雲紋進行重組設計,將前面直接提煉或簡化提煉的圖案符號按設計意圖,重新加以組合或做相應變化,適合現代傢具的牙板、圍板等處的雕飾處理。又如圖16、17、18是分解與重組提煉設計的一些實際案例,它們將傳統與現代進行了有機的融合,在重組圖案時,結合時代的寓意和聯想,將具有時代特徵的圖案形象融合進去,使圖案形象更加豐富和完美,具較強的時代特色。

閱讀全文

與明清傢具元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家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蘋果指紋保修嗎 瀏覽:270
木質傢具摔裂怎麼固定 瀏覽:296
防水塗料如何用滾筒刷 瀏覽:563
華苑冠華維修電話 瀏覽:698
頂樓雨棚多久需要維修 瀏覽:864
海爾空調武漢維修點 瀏覽:603
北碚長安4s店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924
小米售後維修大概需要多久 瀏覽:949
電腦保修鍵盤進水保修嗎 瀏覽:398
維修車子需要帶什麼 瀏覽:829
維修電腦與家電怎麼辦理執照 瀏覽:518
瑞士珠寶保修單 瀏覽:284
中式古典傢具質量怎麼樣 瀏覽:296
合肥傢具除甲醛如何處理 瀏覽:457
樓頂開裂用什麼防水材料 瀏覽:441
蘋果廣西售後維修點嗎 瀏覽:739
廣州市蘋果維修電話 瀏覽:46
家電的市場部活動怎麼寫 瀏覽:535
開平二手家電市場在哪裡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