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buckingham palace的資料
你可以去在線翻譯一下
英國的王宮。建造在威斯敏斯特城內,位於倫敦詹姆士公園(St. James』 Park)的西邊,1703年為白金漢公爵所建而得名,最早稱白金漢屋,意思是「他人的家」。1761年由英王喬治三世購得,作為王後的住宅,稱為女王宮。1825年,英王喬治四世加以重建,作為王宮。從1837年起,英國歷代國王都居住在這里。維多利亞女王是居住在這里的第一位君主。白金漢宮宮內有宴會廳、典禮廳、音樂廳、畫廊、圖書館、皇家集郵室等600 多個廳室,收藏許多繪畫和傢具,宮內還有一座面積約40英畝的御花園,宮前有維多利亞女王紀念碑。
白金漢宮,位於聖詹姆士宮與維多利亞火車站之間,1703年由白金漢公爵興建,故稱「白金漢宮」。 這是19世紀前期的豪華式建築風格,龐大的規模甚至比華麗的外表更加引人注目。1702年白金漢公爵開始建造第一所房子,60年後被賣給喬治三世,成為王室成員住所。1761年喬治三世加以擴建。由白金漢屋轉變為白金漢宮的工作由喬治四世和他所器重的建築師約翰·納什(John Nash)完成。其中維多利亞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代表皇室希望能再創造維多利亞時代的光輝,若皇宮正上方飄揚著英國皇帝旗幟時,則表示女王仍在宮中。
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即位後,正式成為王宮,此後白金漢宮一直是英國王室的府邸。1847年,左右兩翼被連接起來,正門道路,即大理石拱道遷至今址。1863年始成為英國歷代君主的寢宮,集合辦公與居家功能於一身。
倫敦聖詹姆士公園西端有一座宏大建築,它便是久負盛名的神秘王宮———白金漢宮。白金漢宮因1705年白金漢公爵的興建而得名。1726年由喬治三世購得,一度曾做過帝國紀念堂、美術陳列館、辦公廳和藏金庫,1825年改建成王宮建築。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繼位起正式成為王宮,現仍是伊麗莎白女王的王室住地。女王召見首相、大臣,接待和宴請外賓及其他重要活動,均在此舉行。白金漢宮於1931年用石料裝飾了外牆面,最近的一次外牆清洗使其重放異彩。然而,令人印象最深的仍是其內部。王宮有600多個廳室,收藏有許多繪畫和精美的紅木傢具,藝術館大廳內專門陳列英國歷代王朝帝後的100多幅畫像和半身雕像,營造出濃厚的18、19世紀英格蘭的氛圍。宮前廣場上豎有勝利女神金像和維多利亞女王坐像,此外還辟有一座佔地40英畝的御花園。
第一代白金漢公爵(1592~1628年)在法國作家大仲馬的《三劍客》中,是位重要人物。他是英國首相,又是法國王後、奧地利安娜公主的情夫。在其最後一位後代1703年去世後,斯圖亞特王朝的最後一位女王安娜,就把白金漢公爵的頭銜賜給了穆爾格拉夫伯爵約翰·舍費爾德。而在這之前幾年,他已獲贈阿靈頓的住處,並在這時將它改名為「白金漢府」。
這座府邸同英國王室發生關系是60年之後。1761年英國王室以21000英鎊將其買下。後來「瘋狂國王」喬治三世想要一所私人住宅,離那座令人悲傷的聖詹姆士宮稍遠點兒。再到後來,他的兒子即後來的喬治四世,英國歷史上最大手大腳,最放盪的君主把白金漢公爵的一處鄉間寓所改建成一座真正的宮殿,由他最喜歡的建築師約翰·納什負責將其修建得金碧輝煌,共花費432000英鎊,是樓房收購價的20倍。納什新建的宮殿基本上就是今天我們所見白金漢宮背後的那一面,即朝向花園的那一面。直到1845年,在維多利亞女王統治下,王室寓所才建成了今天的模樣:其北翼和南翼的兩側宮殿得以延伸,且被第四翼、即東側的宮殿封閉,成了一座四方的宮殿。這個東側的外立面上有一座寬闊的陽台,王室成員的傳統性亮相就在這里。最後的一次改建算是最小的花費:15萬英鎊。在購得此處後的150年中,王宮又經幾次修建。英國君主終於擁有了這處至高無上的宮殿。
白金漢宮景觀伊麗莎白二世,無疑是在此生活最久的女王。從其父王即位的1936年到她結婚的1947年,她一直同妹妹瑪嘉烈公主住在方形樓的三層,即正門的右邊。5年後,她又以女王的身份回到這里,和她的丈夫及他們的4個兒女住在北翼的二層樓上,那是她父母從前住過的私人套房。
來到宮殿,不妨先在大門外的鐵柵欄前稍作停留。面對柵欄向右走過西北角,那是觀看北翼宮殿的最佳角度,也是英國女王的私人套房,即其「家」所在。女王的個人套房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其日常工作區域,包括她的接見廳和辦公室,這一房間最易從外邊認出,因為只有那兒的窗戶是圓拱形的。另一部分包括她的私人餐廳、卧室、浴室和藏衣室。這間藏衣室又通過一座內部樓梯與三層樓上的一處儲藏室相連,那層樓上還有許多盥洗室。宮內的傢具擺設相當簡單,女王及其丈夫並不過分豪華,至少他們的日常生活如此。傢具沒有包金,也不帶著名紅木傢具商的印記,而是些很實用的傢具。惟一可讓人看出女王財力雄厚的痕跡是,其住處牆壁上懸掛的油畫的筆觸之高深,頗為驚人。這些畫作不僅擁有歐洲繪畫大師的署名,且經常從王室收藏的名畫中輪換懸掛。
離此不遠的同一層樓的西翼,有一十分豪華的套房。當接待貴賓時,女王和王室成員穿過一條小走廊,到女王書房,這是一間與白色客廳只有一牆之隔的小廳。稍過片刻,根據女王旨意,一名僕役開動機關,白色客廳的客人驚奇地發現,整個一面牆霎時隱沒於牆內護壁板中,女王和王室成員瞬時出現於人們面前。
近十年來,白金漢宮這最古老最豪華的部分,允許世界各國的遊客在夏季進入參觀。
Ⅱ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創立了什麼學
1.是美國新心理學的先鋒和前輩,他是美國心理學的創始人。主要著作《心理學原理》。
2.《心理學原理》一書的出版是美國心理學史中一個重要事件。這本書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因為它構成一個結構完整的心理學體系,而是因為它體現了美國心理學者在此後一個階段中的研究傾向和理論思想傾向。
3.意識流:詹姆士認為心理生活在任何一點都是一個統一體,一個完整的經驗,流動著,變化著,象一條溪流一樣。他認為人的意識基本上是連續不斷的,這就是他所說的「意識流」或「思想流」。「◎」
4.論述詹姆士的意識流理論的主要觀點。
⑴意識是個人私有的意識是人各不同的。
⑵意識是變化的。新的經驗不斷增加,意識也不斷積累;
⑶意識是連續不斷,是一個進行的過程;
⑷意識必須有對象,意識必定有它自身以外的對象。
⑸意識是有選擇的,人常常是對於對象的某一部分比對另一部分感興趣。
5.詹姆士最有影響的學說是他的情緒學說,這一學說由於和丹麥生理學家朗格的觀點不謀而合,因而都稱為詹姆士——朗格學說。
6.簡述詹姆士的情緒說。
詹姆士認為情緒是身體變化的結果,任何情緒都不過是身體中生理變化的反射產物,並堅持認為,我們看到一隻熊,先逃跑而後覺得害怕。這些反應到引起的內部沖動傳到大腦皮質時所引起的感覺就構成情緒。詹姆士認為,不僅身體的反映在情緒出現之前,而且正是身體繁盛變化時的感受,才是情緒。這一學說的基本觀點是:情緒不過是來自骨骼肌。內臟和其他器官的一陣感覺印象在意識中的表現。
7.詹姆士對美國心理學的廣泛影響
詹姆士的記憶說很重要,歷史上有兩種主要的記憶說,一種是材能心理學的記憶說,認為記憶是一種最基本的記憶能力,記憶力是可以培養增進的。另一種是聯想說,認為記憶是一種腦內物質基礎再度興奮的過程,它是通過聯想的作用引起的。詹姆士提出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看法,他認為,保持能力是大腦結構的一般特性,它不僅依賴個人腦的結構,而且取決於特定的腦神經通道的運用。復習只能增進對所復習的材料的記憶,而不能增進一般的記憶力。
美國心理學是機能主義心理學
Ⅲ 美國心裡家詹姆士三類自我是什麼
詹姆士的自我理論,實質上是一種人格理論。因為他是在相同意義上使用自我和人格這兩個概念的。不管我在那裡思想什麼,我多少對於我自己總有些知曉,所謂我自己,就是我的人格或人性的存在。
根據自我在心理生活中的地位與表現,詹姆士劃分為經驗的自我與純粹的自我,並對這2個方面的自我進行了分析和說明。
他認為,每個人的經驗自我——一切要稱之為「我」的,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說,一個人的自我是一切能夠叫做「我」的總和,其成分有三種:
(一)物質的自我。我們的身體、親人、衣服、家庭財產等都是物質自我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這些受到損失,我們就會感到自己受到了損失。而在這些自我之中,我們的身體是其中最中心的部分。
(二)社群的自我。一個人的社群的自我就是指他從同伴中所得到的注意和重視,也就是一個人在社會群體中的名譽和地位。對一個加以重視的個人和團體越多,他的社群自我也就越大。有多少人注意某一個人,並在他們心目有他的印象,這個人就會有多少個社群的自我,而在這些不同的社群自我中,人在他所愛戀的人的心目中的評價和地位,又有著特別重大的意義。
(三)精神的自我。一個人的精神的自我就是指一個人內心的存在或主觀的存在,具體包括他的心理職能和心理傾向。精神自我是自我中最持久、最密切的東西,像一個人的辯論能力、鑒別能力、道德心、良心、堅強的意志等都是精神的自我。精神自我有抽象和具體兩種看法,抽象的是指我們將精神自我分為各種能力,然後將它們彼此分開並認定自己就是那個或這個能力;具體的精神自我就是指我們個人意識的整個思想流,或是思想流在某一時刻的「節段」或「橫切面」。
所謂純粹的自我就是能動的我或主動的我,指的是一個知曉一切(也包括自我本身)的那個東西,具體說來就是一個人閃現的「當事思想」。把一個人思想流的過去看作是自我,則思想流的現在就是自我的自我,我們稱之為「當事思想」。「當事思想」就是指的是每一時刻發生的、高於一切思想對象的判斷的思想或思想流,也就是每一時刻存在的把自己一切對象據為己有的那種心理狀態。純粹的自我在一個人的心理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一切心理內容或心理品質的接受者和所有者,它接受不同的感覺並影響感覺所喚起的動作;它同時又是興奮中心,接受不同情緒的沖擊;它還是努力與意志的來源並且是意志的命令發出地。可以看出,詹姆士的純粹自我就是人們習慣稱之為靈魂的東西。
Ⅳ 求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著作的書
http://ishare.iask.sina.com.cn/search.php?key=%CD%FE%C1%AE.%D5%B2%C4%B7%CA%BF+&format=威廉·詹姆士
Ⅳ 威廉·詹姆士是誰有何作為
威廉·詹姆士(1842~1910年),美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實用主義哲學和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出生於紐約,父親是一個知識淵博的富商。先後在美國和歐洲受過長期的多種專業教育,並在哈佛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在哈佛教授生理學、解剖學和心理學等課程。在先後出版《心理學原理》和《心理學簡明教程》兩本心理學著作後,將注意力放在了實用主義哲學上。其哲學著作有《實用主義》、《多元的宇宙》、《宗教經驗之種種》、《真理之意義》等。
《實用主義》一書共收集了8篇講稿,具體論述了實用主義的一些基本觀點,其中最主要的是:反對形而上學、實用主義的方法論和真理觀等。
(1)反對形而上學。詹姆士聲稱,實用主義繼承了近代經驗論以及實證主義的反形而上學的傳統。他把所有反對「絕對」、「物質」、「實體」等形而上學概念的哲學家都視為實用主義的思想先驅或同路人。詹姆士認為,傳統形而上學是「無用」、「抽象」的同義詞,他還認為傳統形而上學的可惡,在於它是一種不近人情的、不道德的哲學。他還認為,形而上學雖然無意義,但實用主義從實際效果出發,將形而上學概念帶到生命的綠叢中,把它們的價值兌現出來,也可以使之成為有積極意義的東西,尤其在宗教領域更是如此。此外,他還認為,哲學家的思想和他們的氣質密切相關。
(2)實用主義的方法論。詹姆士指出:「實用主義的范圍是這樣的——首先是一種方法,其次是關於真理是什麼的發生論。」他說「實用主義不代表任何特別的結果,它不過是一種方法。」實用主義方法的功用,首先在於解決形而上學的爭端。簡言之,實用主義對於形而上學的抽象原則不感興趣;一切從實際效果出發,從事實出發,這才是實用主義的方法論。
(3)實用主義是一種關於真理的理論。在詹姆士那裡,實用主義除了作為一種方法之外,更重要的它不是一種真理理論。他的真理觀是:①真理是有效用的工具;②是對觀念符合實在的獨特理解;③真理是一個過程;④真理需要有一種「信用制度」。
正如美國哲學家卡倫所指出的,詹姆士在《實用主義》中所闡述的思想,充分體現了美國人民對美國的狀況的自由反應,代表著美國人自由、冒險、努力、新奇及一種不確定的未來。
《實用主義》一書是詹姆士最主要的哲學著作,它標志著實用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該書全稱是《實用主義——一些舊思想方法的新名稱》。由詹姆士於1906年11、12月在波士頓羅威爾研究所和1907年1月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發表的幾次講演匯集而成。全部照原講稿付印,未加任何發揮或注釋。正因為如此,它在某些地方難免有些重復,在一些地方顯得比較簡單,只限於提出觀點,未能展開充分的論證。所有這些都是由當時的具體歷史條件所決定的。
詹姆士是美國實用主義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實用主義》一書是他哲學成熟時期的著作,不但集中體現了詹姆士本人的思想,同時也是整個實用主義運動的綱領性文獻。
Ⅵ dominos是哪裡的牌子,這家有誰吃過,很少見
你說的是Dominos Pizza吧,這個在國內叫達美樂(有點難聽)。這家比薩店於1960年成立,當時湯姆·莫納根與其弟詹姆士買下了密歇根州伊普希蘭堤市的比薩餅店「Dominick's Pizza」,付了75美元的訂金並借了500元付餘款。八個月後,詹姆士退出經營,向湯姆要了一台二手福斯汽車作為退股金。在湯姆獨自的經營下,Dominick's Pizza變成現今的達美樂比薩餅(Domino's Pizza)。
1968年店鋪曾遭遇一場大火,雖然遭遇許多艱難,包括1975年與Domino食品公司的的商標訴訟,公司仍持續成長,在1978年開了第200家分店。莫納根覺得訴訟案有可能讓他失去達美樂品牌使用權,因而僱用了Group 243創造了另一個替代單位,設計了店鋪的內部裝潢、比薩餅盒、廣告,並掌控所有分店。1980年代,達美樂在加拿大溫尼伯市開設第一個國外分店,往後幾年也積極拓張,1989年起在台灣拓點,開始前進大中華市場。1997年5月,達美樂在中國大陸開設第一個分店,現在在北京上海共開設了23個分店。
莫納根在1998年退休,以近10億元賣掉達美樂比薩餅,但仍持有27%的公司股份。至2006年9月,達美樂在全球的分店數達到8,238間,收入達14億美元。
你可以嘗試所有的尊享系列Pizza,除了蝸牛,其他感覺都不錯,推薦底盤用薄脆,那樣更好吃。希望能幫到你
Ⅶ 為什麼《小公主蘇菲亞》安柏和詹姆士的親生母親沒有出現
因為《小公主蘇菲亞》安柏和詹姆士的親生母親難產而死。他們的親生母親是羅蘭二世的第一任王後。第四季第29集說明:當年羅蘭二世特別想要孩子,他為此還去許願井許下了這個願望,後來願望實現了,王後生下一對雙胞胎(安柏和詹姆斯),但是王後卻難產而死。
蘇菲亞本是一位媽媽共同打理村裡的一家鞋店的普通女孩,直到她的媽媽美蘭達與國王一見鍾情成為王後之後,蘇菲亞便從鄉村來到了皇宮,成為了皇室的小公主。
蘇菲亞起初非常不適應皇宮里的生活,不懂得皇室的禮儀,因此顯得有些笨拙,但是她一直默默地努力著,給予身邊的人幫助,並在此同時也自己漸漸的成長了。慢慢的,她融入了新的生活,有了許多新的朋友,並成為了一位真正的公主。
《小公主蘇菲亞》(Sofia the First)是迪士尼出品系列動畫片,講述一個平凡女孩經過一系列奇特的經歷慢慢學習成為一個真正的公主的故事。
由阿芮爾·溫特、達西·羅絲·拜恩斯、Zach Callison、傑斯·哈梅爾、韋恩·布萊迪、莎拉·拉米爾茲、特拉維斯·韋林漢、Coco Grayson、艾麗·坎伯爾等人配音,於2013年1月11日在美國首播。
Ⅷ 詹姆士·麥克斯韋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
1831年6月13日,詹姆士·麥克斯韋出生在蘇格蘭愛丁堡一個很有名望的家庭。其父對於實用的、技術性的學問很感興趣,後來成為愛丁堡皇家學會成員。
Ⅸ 大家覺得勒布朗詹姆士怎麼樣 是不是可以當偶像
詹姆斯得到的隊友支持實在太少了。那些討厭詹姆斯的人總說詹姆斯的厲害是靠身體,沒技術。對,沒有好的身體條件在NBA難以混得下去,但詹姆斯僅僅是靠身體嗎?他的技術也非常出色,再加上勁爆的身體,堪稱完美。如果單論身體的話,詹姆斯懷特絕對強悍,可你們看見他在NBA有多少上場機會?可見,單有身體條件,是遠遠不夠的,技術 身體=實力。請客觀看待詹姆斯,不要嫉妒他的強大,是絕對可以當偶像地
Ⅹ 威廉·詹姆士的生平如何
威廉·詹姆士(1842~1910年),美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實用主義哲學和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出生於紐約,父親是一個知識淵博的富商。先後在美國和歐洲受過長期的多種專業教育,並在哈佛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在哈佛教授生理學、解剖學和心理學等課程。在先後出版《心理學原理》和《心理學簡明教程》兩本心理學著作後,將注意力放在了實用主義哲學上。其哲學著作有《實用主義》、《多元的宇宙》、《宗教經驗之種種》、《真理之意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