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未來2018年傢具行業發展趨勢如何
城市化進程加快,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強大的購買力,促專進了我國傢具行屬業的規模發展;同時,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促進了傳統產業轉型及改造升級,促進了我國傢具行業從依靠成本競爭向提升服務水平、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及產品附加值轉變。
據《中國傢具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顯示,定製傢具的價格相比成品傢具高出10-15%。盡管如此,定製傢具,尤其是全屋定製傢具在市場上已經被消費者廣泛接受。全屋定製是市場發展必然趨勢,雖然年輕,但是已經展示出了氣蓬勃的發展實力,在不久的未來,全屋定製將在中國的整體傢具市場,必然會成為主流。
目前定製傢具在我國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定製傢具在傢具行業市場份額約為20%,遠低於發達國家定製傢具超過60%份額。2016年定製傢具行業市場規模約700億元,按照1倍加價率,行業出廠價規模測算約在350億元。預計未來5年定製傢具行業的增速仍能維持20%以上增速,2020年行業規模將能達到1666億,考慮農村市場需求,行業空間在2000億規模,出廠價口徑在1000億規模。
B. 傢具未來的發展方向及特徵
來源:dmworld.com.cn
健康的理念標準是辦公傢具設計滿足人們辦公作業的基本生理與心理保障。工作強度增大導致很多辦公工作者精力疲憊,職業病頻發,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現代人的健康和工作效率。因此,辦公傢具不能只單一的停留在滿足現代人工作的需求上,更應該在設計、環保等各方面關注現代職業人的生理與身心健康,由此,我們預測,在未來辦公傢具將會呈現出這樣五個發展趨勢。
健康環保
健康的傢具設計理念可以說是傢具的「唯一出路」。環保的思想更是意義重大,全球推廣可持續性發展的今天,人們越發要對環境進行保護,對資源進行有步驟,有節制的開采和利用,才能合理利用地球的資源,保證當代人的生活需求,更為後代人著想。辦公傢具的發展也是緊隨這一趨勢的,只有健康環保才是長久之計。
開放自由
多功能空間,如今,都市生活工作空間都十分有限,因此如何節省空間,便成為設計師需要考慮的重要環節,辦公傢具的開放自由一方面是指:辦公空間結構的開放性要求比較突出,這樣能使工作者從繁重的工作量中跳出來,緩解了工作疲勞,再精神飽滿地重新進入工作當中,從而提高了辦公效率。另外一個方面,在辦公傢具與布局方面也可以清新自然,設置讓人賞心悅目、沉穩、時尚感強等特點的設計來。
富含科技
科技給家居產品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功能,給人全新的時尚體驗,更好地實現人際的交互,現在很多的電子產品都已經應用到傢具部件當中,增加了傢具功能,給人全新的傢具使用模式,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在外鏈時代帶來的全新辦公模式下,網路會議、遠程辦公等新興辦公形式下,辦公傢具研究也要把握這些重要的現代生活方式,系統考慮諸多綜合因素。
功能集成
隨著城市人口的擁擠,人們對空間的使用也越發理性,合理利用有限的辦公空間,讓傢具功能發揮出超出空間限制的效果是很多企業置辦辦公傢具時的首要考慮因素,正如現在小體積的多功能餐桌餐椅、茶幾、辦公屏風桌、文件櫃等通過折疊,改變使用方式和合理位置擺放,能夠節省空間,實現多種功能的集成,這種類型的傢具受到年輕一代的關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這些客戶群體辦公生活的室內空間並不是很寬裕,房間狹小而擺不下大件家私。多功能集成傢具就能派上用場,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使用時寬裕展開,不用時收起來也是一個擺設品,方便又省空間。
講究內涵
傢具的內涵是傢具在實現使用功能之外,在精神方面給人的感受,是對傢具產品外延意義探索,是對產品的色、形、材質等「顯在」因素內在思想和情感的轉移,注重情感性,淺層次的內涵。諸如:個性化,風格化給人帶來的情感變化。更高層次是追求高尚品味和象徵性設計,富含文化歷史氣息。
C. 傢具近幾年的發展趨勢
傢具行業重要性
傢具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的民生產業和具有顯著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在滿足消費需求、提升生活品質、促進國際貿易、充分吸納就業、推動區域經濟、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對居住環境的逐步重視,消費者對傢具家居用品的個性化需求日益增加。定製傢具憑借對家居空間的高效利用、能充分體現消費者的個性化消費需要、現代感強等特點,成為近年來傢具消費領域中新的快速增長點。
傢具板塊營收及利潤分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傢具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傢具板塊2018年一季度業績增速較去年小幅放緩,18年一季度收入179.87億,同比增長21.62%;歸母凈利潤10.56億,同比增加11.92%;加權ROE為1.46%,較上年減少0.34pct;凈利率為6.02%,較上年減少2.04pct;毛利率為33.17%,較上年減少2.13pct;存貨周轉天數為107.9,較上年減少29.6
天;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為42.1,較上年減少7.8天;管理費用率為9.19%,較上年減少0.86pct;銷售費用率為15.55%,較上年減少0.14pct。
全國傢具行業零售額分析
從2012-2017年間,我國傢具類零售整體保持平穩增長趨勢。2012-2017年全國傢具類零售額持續增長,2017年零售總額達2809億元,相比2016年的2781億元增加了28億元,預計2018年全國傢具類消費將繼續保持穩中有長趨勢,預計2018年全國傢具類零售額將突破3000億元。
傢具消費群體
目前,我國的傢具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25-35歲,這樣的年齡段的消費者往往是剛結婚或者處於結婚初期,對於傢具的置辦或更新需求較大。以2016年為基數年,那25-35歲的人出生於1981-1991年,這一時期的平均出生率為21.3%,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最高值,尤其是1986-1990年期間,我國平均出生率達到了22.2%,這也就解釋了我國近5年25-30歲的人數占總人口比例呈現逐年攀升的態勢。對於現在25-30歲的人來說,5年內他們仍將是傢具消費的主力軍之一,為傢具市場的需求增量提供了客觀支撐。
中國傢具行業發展趨勢
我國傢具行業經過三十幾年的發展,傢具產品種類越來越豐富,產品風格越來越多樣化,產品競爭也進入了品牌競爭時代。國內傢具消費將呈現「兩極化」的發展趨勢,一極是高檔傢具消費方興未艾,另一極是平價傢具產品的流行。
定製傢具的在傢具行業市場地位將大幅提升
隨著我國中產階級的數量急劇增加,中高端消費群體逐漸涌現。國內越來越多的消費群體開始關注居家的整體生活藝術,舊式的成品傢具已不能滿足消費者對個性化生活的追求,人們更喜歡在居家生活中加入更多自主的創意與特色,這使得人們對全屋定製傢具的需求呈現上升趨勢。近年來,定製傢具行業開始步入快速成長的發展階段。
D. 2020年家居行業的發展趨勢如何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家裝(家庭裝飾)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20年中國家居行業或將到了沉澱、積累關鍵時期
在過去的2019年裡,家居行業經歷了業績下滑、破產倒閉、高管離職;也經歷了技術創新、融資並購、海外上市。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我國建材家居市場經過20多年的發展於2014年突破4萬億元,並保持穩定增長態勢。2018年我國家居建材市場規模達到4.34萬億元,同比增長2%。而到2019年的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4.43萬億元。,同比增長2.2%,較2018年相比形式更為嚴峻。
2013-2019年中國家居建材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4年市場規模增速為9.4%)
趨勢一:新品牌融資規模將擴大
在家居行業去年的60餘起融資中,產業資本作為投資方的融資事件總數達22起,且巨頭公司「跨界」趨勢愈發明顯。
如今,個性化、體驗化的家居消費正逐漸成為主流,代際更替之下,消費市場不斷變化,在家居行業,新品牌的變革也正在進行。
一方面,年輕一代消費群體,對於小眾化、個性化的家居設計產品的需求上漲;另一方面,對家居生活方式有獨特情懷的年輕一代創始人進入家居行業,為行業賦予了更多色彩。
業內人士預測,2020年,在家居家裝行業小幅涉獵的強勢產業資本方,將利用資金優勢持續深入擴張。而隨著消費者產品體驗的豐富,家居新品牌將迎來更大的融資規模。家居企業在短暫的焦慮過後,需要堅定步伐,做好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趨勢二:場景化銷售將更加精準
2019年,家居行業的新變化層出不窮。三、四線城市消費力「逆襲」、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二次裝修帶來循環消費……業內人士分析,2020年,家居家裝行業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需要依靠創新和服務的力量持續沉澱價值。
隨著消費升級,未來消費者將越來越注重產品的展示方式以及對產品的體驗。但不同群體的體驗感不盡相同,因此,對家居品牌產品的場景化銷售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近兩年,紅星美凱龍、百安居、宜家等家居賣場以及一些家居品牌,都紛紛提出了場景化銷售的概念並加以實施。尤其是在企業布局新零售的過程中,家居場景化銷售更是核心。以紅星美凱龍為例,去年9月,紅星美凱龍Living至尊生活館開業,以場景化的布局,匯聚了休閑飲品、進口床品、進口廚具、居家裝飾、自然景觀等多個藝術化的生活業態,為消費者提供了沉浸式的場景化銷售體驗。
趨勢三:綠色環保消費優勝劣汰
2019年,在新技術、新政策、新消費群體等多維度的新興變數交錯重疊之下,家居家裝行業新物種不斷演化升級。
但無論企業能夠提供多麼優秀的產品和服務,營銷模式如何轉變,綠色環保永遠是消費者的底線。
去年起,眾多家居品牌重新設定了健康環保的定位。司空新家裝將綠色化、工業化、數字化引入家裝;百安居為消費者提供環保量房、環保設計、環保材料、環保施工四大環保體系,以及多項環保管控措施;除此之外,尚品宅配、我樂家居等眾多板式定製家居企業也紛紛推出了環保無醛的定製家居產品。
綠色健康的產品,是消費者的基本需求,也是消費者為一切產品和服務付費的前提。對家居企業來說,這是最可持續的發展趨勢。
趨勢四:定製、整裝仍是市場主流
當下,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家裝的主力消費人群也更加趨向年輕化。他們不僅對家居生活的品質要求更高,且更追求便捷、舒適、個性化的家裝體驗。因此,業內人士分析,定製家居和整裝,2020年仍然會是市場的主流趨勢。
「我國定製家居目前的滲透率整體約30%,未來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智能化生產的推進,將會進一步提升定製家居企業的生產效率,實現個性化生產和大規模生產相結合,從而讓用戶所追求的「所見即所得」變為現實。
而從消費者角度來看,整裝可以滿足「一站式裝家」的基本需求,節省時間和成本的同時,讓原本復雜的裝修過程變得更加簡化和快捷,真正實現一站式裝修、拎包入住。
如果說去年是布局整裝業務的一年,那麼今年整裝必然會成為各大企業爭相湧入的新競技場。2020年,家居家裝企業唯有保持聚焦消費者層面的持續創新,才能穿越周期,找到更加長久的發展之路。
E. 辦公傢具未來發展趨勢
多方因素利好 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政策:內需釋放支撐行業發展
近年來,內需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年提升。我國有14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國內市場空間廣闊。在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外需受疫情影響出現萎縮,擴大內需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已經成為進一步激發經濟活力、積蓄發展動能、對沖世界經濟下行風險的必然要求。伴隨擴大內需戰略的深入推進和相關政策舉措的落地見效,我國辦公傢具行業發展將得到有力支撐。
財政金融監管政策的協調配合有利於保持宏觀政策環境的穩定,有利於促進實體經濟內需的不斷挖掘,辦公傢具行業作為實體經濟的一部分,正處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內部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階段,而目前我國辦公傢具企業大多屬於中小型企業,企業的資金動力不足以支撐自身轉型升級,同時面對行業風險的抵禦能力也不足,從而制約了整個辦公傢具的轉型升級。
政府實施有利於企業的減稅降費政策、積極拓寬中小企業融資貸款渠道解決了中小企業資金不足的燃眉之急,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也降低了系統性風險的幾率,促進了市場的穩定發展。改革紅利和內需潛力的不斷挖掘和釋放給正處在結構轉型的辦公傢具產業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機遇。
——聯合辦公:為行業增長帶來動力
聯合辦公是一種為降低辦公室租賃成本而進行共享辦公空間的辦公模式,來自不同公司的個人在聯合辦公空間中共同工作。在特別設計和安排的辦公空間中共享辦公環境,彼此獨立完成各自項目。
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提出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2018年9月18日,國務院下發《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在雙創的政策背景下,我國聯合辦公發展迅速,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共享辦公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聯合辦公的興起對配套辦公傢具的需求增加,消耗了辦公傢具的產能。
消費升級趨勢和中產階級人群數量的上升帶動對中高端辦公傢具的需求。中產階級通常有著穩定的收入,較強的消費能力和良好的教育背景,相當一部分會在住房中單獨設置書房,而中產階級中在家中辦公的自由職業者數量也日益增加;另一方面,中產階級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以及相對先進的消費觀念,使高品質辦公傢具成為家中必備的傢具。家庭辦公傢具市場的前景將隨中產階級數量的成長不斷向好。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辦公傢具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預測分析報告》。
F. 未來幾年傢具行業發展趨勢
這個行業不能說很好,但也不能說不好,畢竟現在有很多都是精裝房,對於傢具這個行業還是會有點沖擊,但只要有建房、買房、裝修,那傢具就一定有前景。
G. 論述我國傢具發展趨勢
定製化傢具成為發展趨勢。隨著供給側結構改革不斷深入,國內傢具行業加速推進技術、產品、規模等方面的革新,行業發展日益成熟;同時,由於環保政策、行業規范日益明晰,傢具細分行業市場集中度提升。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傢具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1-12月,傢具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8559.5億元,累計同比增長8.6%;利潤總額537.5億元,累計同比增長7.9%。截止2016年底,我國傢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5561家,與上年相比增加271家。
可以看出,國內傢具行業正面臨變革期。由於房價的高漲導致人均居住面積相對有限,高效的利用有限的居住空間成為了大多數消費者購買傢具的主要選擇因素;其次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人們的生活理念也在不斷變化,更加希望生活中融入自主創意和個人風格元素,國內消費需求催化了定製傢具的發展。
H. 家居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趨勢一:企業步入轉型期 趨勢二:價格將有所下降 趨勢三:向二三級市場轉移 趨勢四:翻新裝潢潛力凸顯 趨勢五:行業洗牌還將繼續 趨勢一:企業步入轉型期 面對市場形勢有很大變化的時候,企業普遍採取兩種方法。一個是守勢,一個是攻勢。經過2008年的寒風突襲,對於被稱為真正冬天的2009年,大多企業都已經有了充分准備。危機的來臨,激發了家居業對2009年的發展戰略新的規劃。 為了過冬,不少企業開始收縮,降低消耗。而中國規模最大的家居連鎖賣場之一月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丁佐宏、中國最大地板商聖象集團常務副總裁郭輝則主張「反周期」成長,他們共同認為,危機即良機,當前恰恰是「尋獵廉價資產、謀求戰略轉型、試水低谷擴張」的戰略機遇期。 對於企業而言,2009年可以是儲備期,也可以是冬眠期。部分企業收縮戰線,保存實力「過冬」,也會有部分優秀企業,採取逆市而上,乘機吸入以擴大地盤。不管如何布局,2009年都將是企業轉型的關鍵時期。趨勢二:價格將有所下降 與百貨業、大型綜合超市相比,目前的家居消費市場還不夠成熟,客觀而言,對消費者最具吸引力的還是價格因素,但產品的質量與環保、服務,購物環境的因素,也在逐漸成為消費者綜合考慮的因素。從行業角度來看,明年的價格戰應當還會延續。 另一方面,由於受國際大環境影響,一些家居產品的原材料價格將有所下降,而物流、租金、人工等成本的回落也將對家居品牌商家的壓力帶來稍許緩解。但是,由於消費市場信心不足,產品價格將成為刺激消費的利器之一,因此,成本下降並非能給企業帶來明顯的轉機。台灣地區進口高級廚衛傢具銷售業績第一的代理行麗舍上海生活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斯夏齡預言:「2009年,中國大陸家居業的總銷售額或將比2008年銳減30%。」整個行業生態將得到重塑。趨勢三:向二三級市場轉移 記者了解到,目前,業內認為,一級市場已經趨向飽和,無論是消費市場還是企業的經營策略,都有向二三級市場逐步轉移的跡象。據中國木材流通協會副理事長高志華透露,地板行業已經處於供大於求的尷尬境地,特別是一級市場已經基本處於飽和狀態。部分大品牌迅速擴大市場份額,導致大品牌對國內一線城市的壟斷現狀。 業內預計,隨著一級市場的競爭愈加慘烈,相對更有發展潛力的三、四級市場將成為家居企業爭奪的主要領地,2009年眾多品牌在二三線城市將競爭白熱化。同時,面對巨大的國內市場,許多原本專注國外市場的企業也紛紛轉入國內,准備分一杯羹。這對原來專注國內市場的企業也是一種挑戰。
趨勢四:翻新裝潢潛力凸顯 由於目前家裝行業內承接「翻新裝潢」業務及規范服務的企業幾乎為零,供不應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在蕭條的市場情況下,2008年,佳園裝潢率先拓展舊房翻新裝潢業務並贏得好口碑,目前,已有眾多裝潢公司進軍翻新裝潢市場。有業內專家預計,僅翻新裝潢這一項業務,本市就可帶動包括建材、傢具、家電、軟裝在內,預計將超過100億元需求總量。專家預測:家居「翻新裝潢」服務將激活二次裝修市場,成為滬上家裝行業的發展新動力,今年底至明後兩年內,「翻新裝潢」市場需求即將井噴。而面對這一翻新裝潢項目,多數規模家裝公司因嫌施工瑣碎均將業主拒之門外,進而出現了「翻新裝潢難」的尷尬局面。趨勢五:行業洗牌還將繼續 蛋糕在縮小,行業洗牌仍將繼續。2008年,已經有家居賣場感覺到明顯壓力,打折促銷一浪高過一浪。春節後,業內人士預計一部分傢具分銷商會倒閉、退出,很多賣場會出現招商不足的局面。而入駐商戶及品牌,也陸續出現了調整的跡象。業內人士預測,2009年對於上海家居賣場來說,將是入駐商戶及品牌調整的一年。
有些建材企業由於在每個賣場都有店面,擴大了銷售渠道的同時也提高了成本,壓力下不得不考慮縮減部分開支。對於分銷商來說,主要承擔賣場租金、人力資源、物流配送、營銷推廣等四項成本,其中租金占的比重相當之大。業內呼籲各賣場的物業平台在這個時候要「放水」,減低租金共度危機。目前,已有滬上多個知名專業賣場的負責人表示,將會繼續採取措施為入駐商家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