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台州大豪傢具

台州大豪傢具

發布時間:2021-11-12 19:36:53

1. 台州博物館作文 500字

博 物 館 二十八日的早晨,廣播里通知我們去博物館參觀,我們興奮得手舞足蹈,恨不能當時就能飛去,博物館作文.我們坐在車上,用歌聲表達我們心裡的激動.很快我們就到了博物館,這里風景真美.來到七巧板科技館,有人告訴我這個地方有許許多多的玩具,我想帶我們來這里干嗎?我們又不是幾歲的小毛毛,要我們到這里來玩玩具.我們到A棟,一看,這些玩具不是普通的,像機器玩具.講解員給我們講了,按按扭就自動升起來的漩渦、跳高、鍛練力量的單車、拉起自己的機器等等,小學六年級作文《博物館作文》.我最喜歡的是拉起自己的機器,我坐在凳子上,繩子捆在凳子的一邊,有一根繩捆在滑輪的上面我輕輕一拉繩頭,我就上去了,我感覺我像個大力士.然後到了B棟,B棟陰深深的非常可怕,好像有鬼似的.沒有玄的琴、沒有面的鼓、奇怪的凹面人、帶電的玻璃球.玩帶電的玻璃球時,我的手要是出汗了摸它,它就會電我的手,手就會很麻.講解員告訴我們沒有玄的琴,它的玄是紅外線做成的,而且彈出的聲音很美妙.來到C棟,比前兩棟漂亮多了,玩的也很多.有照影子、風投球、電腦等等.我最喜歡玩照影子了,我擺一個動作,它數到零,像照相機一樣「咔嚓」把我的影子給照了下來.可是,我不知道這是怎麼弄的.最後到了D棟,這里的東西可就少多了,只有清潔屋、對話、旋轉.旋轉很刺激,我看著那個在轉的東西,頭直發昏,好像我在睡夢中轉圈.我真想一直玩下去.博物館作文500字

2. 池州有一個什麼市場

作為一個池州的生意人 我給你說下吧 火車站這里有徽商城,九華佛教城,豪豐傢具城,百匯建材市場,百匯物流市場,上海城,世紀廣場,城區還有九華茶城,商貿城,台州大市場,不過銅陵人投資的不是這三個我可以肯定,佛教城應該也不是,那不是誰都能買的,應該是徽商或者百匯

3. 池州站的地理位置

池州站位於安徽省池州市站前區。交通便利,乘坐公交車到達市區時間約在35分鍾左右。

交通換乘
到達池州站的市內公交:3路、7路、15路、29路、K1線。
3路江口—濱江大道—祿思偉—章村—三范—啤酒廠—成德食品—殷匯路口—第八中學—濱湖實驗學校—區政府—佳利瑞襪業(三大洲襪業)—錦秀苑—董村—武警支隊—峽山—交通指揮中心—池州學院西大門—碧山—觀湖大道—柯村—碎嶺—白沙—長沖章—徽商大市場—徽商城(火車站)(首班6:30冬季末班17:30夏季末班18:00)
7路公交路線圖(齊山路口對面就是火車站):(主站)池州市職業技術學院—書香名邸--造紙廠宿舍—百牙西路口—長江北路口—池州市政務服務中心—池州市消防支隊(上行單邊)—百荷北苑—市政府宿舍—百荷公園—池州聯通—翠柏農貿市場—市第十一中學—興濟小區—台州大市場—南門轉盤—池滬東方醫院—九華山大道路口—齊山公園—水泥廠—齊山小區—上海大眾—上海城—汽車站(世紀廣場)—火車站(徽商城)—徽商大市場—白沙—碎嶺—市職教中心—觀湖大道—碧山—池州學院西大門—交通指揮中心(首班6:15冬季末班17:50夏季末班18:10)
15路公交路線圖:(主站)徽商大市場—火車站(徽商城)—汽車站(世紀廣場)—豪豐國際傢具城—長江南路口(下行單邊)—高速秋浦天地—樂輝超市—陵陽大道口—齊山公園—九華山大道路口—池滬東方醫院—南門轉盤—台州大市場—煙柳園—郵政局—秀山門—市公路直屬分局—九華醫院—西門停車場—杏花村—市第六中學—烈士陵園(首班6:15冬季末班18:00夏季末班18:15)
29路公交車路線圖:旅遊碼頭—春江花園—清風大道一市第三中學—商之都—市公路局—秋浦花園—西街口—池州賓館—煙柳園(池州商業街)—市第二中學—湖心路—廣電中心—體育館—國際汽車城—百匯廣場—豪豐國際傢具城(站前路)—汽車站(世紀廣場)—徽商城(火車站)—徽商大市場—長沖章—白沙—碎嶺—柯村—觀湖大道—池州學院(南大門)(首班6:10冬季末班22:00夏季末班22:20)
K1線公交車路線圖:火車站—齊山公園—九華山大道—人民路東路—秋浦東路—白牙東路—青峰路—開發區管委會—平天湖休閑廣場—流坡—頤和銀豐—五州集團—馬江公路口—三范—李家咀—江口—永興村—大興村—九華發電廠—梅龍中心學校—東盾木業—梅龍鎮政府—九華大橋—中梅村口—勝利村—建華村—雙匯村—桐梓山加油站(首班6:10冬季末班17:30夏季末班17:50)(2元起步,全程5元)

4. 台州博物館第二層山魂海魄的作文

曾帶著一顆好奇心步入博物館殿堂,其情形記不大清楚了,便朝思暮想再去一次。
今天挺涼快的,我竟騎車騎了一身汗。停了車,疾步走入那扇深不可測的大門,差點兒忘了驗票;只恨爹媽少生兩條腿,那古色古香的大廳總走不到。舊地重遊,心情果真不一樣。
順著樓道,我首先進入了「長江中下游五千年文明」一館。從騎馬的玉器到光亮的青銅。從精美的漆器到細膩的瓷器。從多樣的交通工具到高超的紡織刺綉,從考究的江南飲食到怪異的神靈鬼怪,我所看到的不僅是一件稀世珍寶,還看到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在玉器展室中,最吸引我的是一隻白玉算盤。它長不過6厘米,寬頂多2.5厘米。上框,中框,下框。算珠均有潔白無暇的玉石製成,從做工來看,相當精細。讓人感到圓潤光滑。若不看說明,我想不會有人相信這是一隻宋朝年間的算盤。
在漆器室中,不必說那豪華的傢具和精巧的沙發,也不必說那逛街的果盤和小巧的寶瓶,單是那巧奪天工的紅木漆盒就令人不的不嘖嘖稱贊。
大概是出於對祖國的熱愛,我在瓷器室中轉悠的時間最長。中國式瓷都,這誰都知曉。不過,若不到這個館瞧瞧,可不容易理解英語中「中國=瓷都」這有趣的公式。的確,在這一展室中,那玲琅滿目的瓷器叫人應接不暇。且讓人不得不承認中國瓷器的優良質地及悠久歷史。

5. 試比較一下長三角和珠三角各自的優勢和不足以及各自發展前景

楊京英等:2005年長江和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研究

www.cnfol.com 2005年12月19日 12:5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楊京英 王強 任小燕
改革開放以來,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也是經濟最富有朝氣和活力的地區,對全國經濟的貢獻也最大,特別是跨入新世紀後,兩個三角洲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比較研究它們的經濟發展規模,探討其經濟發展的特點和原因,可以為兩個三角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出建議,為其它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全國的經濟地位舉足輕重

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簡稱長三角)是指由滬、蘇、浙三省市中16個地級以上城市組成的區域,包括上海市、江蘇省的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揚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舟山和台州市。2004年長三角的土地面積為10.96萬平方公里,人口為8212.12萬人,分別佔全國的1.1%和6.3%。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簡稱珠三角)指廣東省珠江流域的14個市、縣、區組成的區域,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等7市,以及惠州市區和惠陽、惠東、博羅三縣,肇慶市區和高要、四會兩市,其土地面積為4.15萬平方公里,人口為2451.36萬人,分別佔全國的0.4%和1.9%。

改革開放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優惠政策使長三角和珠三角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進入新世紀以來,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繼續保持著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走勢,兩個三角洲對全國經濟的貢獻份額進一步增大。

(一)兩個三角洲的經濟總量佔全國的30.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是全國的3.7倍。

2004年長三角地區生產總值達28775億元,珠三角地區生產總值達13394億元。兩個三角洲地區生產總值合計達到42169億元,佔全國國內生產總值(136876億元)的30.8%,比2000年的24.9%上升了5.9個百分點。

2004年長三角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35040元,珠三角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54639元。兩個三角洲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39546元,是全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561元)的3.7倍,而2000年兩個三角洲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21545元,是全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086元)的3.0倍,兩個三角洲人均水平與全國的距離進一步擴大。

2000-2004年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GDP及人均GDP

地區 2000年 2004年
GDP(億元) 人均GDP(元) GDP(億元) 人均GDP(元)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合計 22315.8 21545 42169.4 39546
長江三角洲經濟區 15954.8 19816 28775.4 35040
上海市 4551.2 34547 7450.3 55307
南京市 1021.3 18546 1910.0 33050
蘇州市 1540.7 26692 3450.0 57992
無錫市 1200.2 27653 2350.0 52825
常州市 600.7 17635 1100.6 31665
鎮江市 452.0 16967 781.2 29235
南通市 736.4 9374 1226.1 15806
揚州市 472.1 10515 788.1 17359
泰州市 405.3 8082 705.2 14014
杭州市 1382.6 22342 2515.0 38858
寧波市 1175.8 21786 2158.0 39173
嘉興市 538.4 16279 1050.6 31506
湖州市 343.4 13445 590.7 22966
紹興市 745.0 17237 1313.9 30254
舟山市 114.9 11675 212.0 21855
台州市 675.0 12390 1173.8 21177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 7360.8 31912 13394.0 54639
廣州市 2375.9 34292 4115.8 56271
深圳市 1665.5 28932 3422.8 59271
珠海市 330.3 26583 546.3 41847
佛山市 957.2 28932 1656.5 47658
江門市 567.5 14921 834.6 21872
東莞市 492.7 32477 1155.3 71997
中山市 312.8 23542 610.1 44005
惠州市區 134.4 36262 305.2 43834
惠陽市 102.1 18519 109.9 27108
惠東縣 88.5 13004 125.0 17489
博羅縣 81.8 10662 127.0 16677
肇慶市區 85.8 14413 126.7 26468
高要市 110.9 15404 163.4 22471
四會市 55.5 14089 95.5 22434
(二)兩個三角洲的經濟增長速度大大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成為拉動全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地區。

2000年至2004年,長三角和珠三角GDP增長速度均保持在兩位數以上,年平均增長分別為13.2%和13.6%,高於全國8.6%的年平均增長水平,成為全國經濟繼續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2000-2004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GDP增長率(單位:%)

地區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0-2004年年均增長率
長江三角洲經濟區① 11.6 11.3 12.6 14.8 15.6 13.2
上海市 10.8 10.2 10.9 11.8 13.6 11.5
南京市 12.3 11.1 12.8 15.0 17.3 13.7
蘇州市 12.6 12.3 14.5 18.0 17.6 15.0
無錫市 11.2 11.5 12.8 15.4 17.4 13.6
常州市 11.0 12.0 12.4 14.5 15.5 13.1
鎮江市 10.3 11.0 12.3 14.0 14.7 12.4
南通市 10.9 10.1 11.1 13.4 15.6 12.2
揚州市 10.5 8.1 11.1 13.4 14.7 11.5
泰州市 11.0 11.0 11.6 13.4 14.7 12.3
杭州市 12.0 12.2 13.2 15.2 15.0 13.5
寧波市 12.0 12.1 13.2 15.6 15.5 13.7
嘉興市 12.3 12.3 13.8 16.9 16.5 14.3
湖州市 12.0 11.6 12.3 15.0 15.4 13.2
紹興市 12.1 11.6 13.8 15.0 15.3 13.6
舟山市 12.0 11.8 12.6 15.5 17.0 13.8
台州市 11.9 11.9 13.9 14.9 13.6 13.2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① 12.8 12.2 12.5 15.5 15.5 13.6
廣州市 13.3 12.7 13.2 15.2 15.0 13.9
深圳市 14.2 13.2 15.0 19.2 17.3 15.8
珠海市 11.8 12.1 12.3 17.5 13.8 13.5
佛山市 11.2 11.1 11.8 16.1 16.3 13.3
江門市 11.0 11.0 10.3 11.1 12.2 11.1
東莞市 17.9 18.0 18.5 19.5 19.6 18.7
中山市 11.8 16.1 16.5 18.6 18.7 16.3
惠州市區 17.5 11.7 11.1 18.1 15.5 13.7
惠陽市 9.3 13.7 12.5 25.3 18.7 15.8
惠東縣 12.4 10.9 10.0 10.3 13.0 11.3
博羅縣 10.4 11.0 10.1 11.5 14.5 11.5
肇慶市區 15.7 4.1 11.9 13.8 11.9 11.4
高要市 10.8 12.0 8.4 10.1 13.5 10.9
四會市 11.9 13.2 13.9 10.9 17.0 13.4
註:①為所屬市GDP增長率的簡單平均值。

(三)兩個三角洲的產業結構在調整中逐步優化,第三產業發展明顯高於全國。

2004年長三角三次產業的結構為4.6:55.9:39.6,珠三角三次產業的結構為3.8:53.8:42.4。

從1990年到2004年,這兩個地區的產業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第一產業佔GDP的比重大幅下降,第三產業的比重大幅上升。長三角第一產業所佔比重下降幅度最大,從15.8%下降到4.6%,下降了11.2個百分點。長三角第三產業所佔比重上升幅度也最大,從27.2%上升到39.6%,上升了12.4個百分點。

2004年這兩個地區的第二產業比重與全國平均水平基本相同,而第一產業比重比全國約低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比全國約高出9個百分點,其產業結構優於全國。

長三角、珠三角和全國三次產業構成比較(單位:%)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1990年 2004年 1990年 2004年 1990年 2004年
長江三角洲 15.8 4.6 57.0 55.9 27.2 39.6
珠江三角洲 14.4 3.8 44.2 53.8 41.4 42.4
全國 27.1 15.2 41.6 52.9 31.3 31.9
(四)兩個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國際貿易基地,兩地的進出口貿易總額佔全國的60%以上。

2004年,長三角和珠三角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7430.1億美元,佔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64.4%,比2000年的57.9%提高了6.5個百分點。其中,長三角為4012.3億美元,佔全國比重為34.8%;珠三角為3417.8億美元,佔全國比重為29.6%。

2000―2004年長江和珠江三角洲與全國進出口貿易額比較(單位:億美元)

2000年 2004年
進出口總額 出口額 進口額 進出口總額 出口額 進口額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合計 2744.3 1473.5 1270.8 7430.1 3905.2 3524.8
長江三角洲 1235.8 671.0 564.8 4012.3 2083.0 1929.3
珠江三角洲 1508.5 802.5 706.0 3417.8 1822.2 1595.6
全國總計 4742.9 2492.0 2250.9 11545.5 5933.2 5612.3
長三角佔全國比重(%) 26.1 26.9 25.1 34.8 35.1 34.4
珠三角佔全國比重(%) 31.8 32.2 31.4 29.6 30.7 28.4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佔全國的比重(%) 57.9 59.1 56.5 64.4 65.8 62.8
註:2000年珠江三角洲未包括惠州市區、惠陽市、惠東縣和博羅縣。

(五)兩個三角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佔全國比重為25.8%,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2004年,長三角和珠三角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18155.6億元,佔全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5.8%。其中,長三角為13650.7億元,佔全國的19.4%,珠三角為4504.9億元,佔全國的6.4%。

2001-2004年長江和珠江三角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年均增長22.8%,比全國年均增長20.9%高出1.9個百分點。

2000-2004年長江和珠江三角洲與全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單位:億元)

2000年 2004年 2001-2004年年平均增長率(%)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合計 7973.6 18155.6 22.8
長三角 5677.7 13650.7 24.5
珠三角 2295.9 4504.9 18.4
全國總計 32917.7 70477.4 20.9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佔全國的比重(%) 24.2 25.8
長三角佔全國的比重(%) 17.2 19.4
珠三角佔全國的比重(%) 7.0 6.4
(六)兩個三角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超過全國的一半。

2004年長江和珠江三角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達到310.0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37.9%,佔全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51.1%。其中,長三角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比2000年增長87.4%,佔全國的比重由27.5%上升到34.6%;珠三角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比2000年下降11.3%,佔全國的比重由27.7%下降到16.5%。

2000-2004年長江和珠江三角洲與全國外商直接投資比較(單位:億美元)

2000年 2004年 2001-2003年年平均增長率(%)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合計 224.8 310.0 8.4
長三角 112.0 209.9 17.0
珠三角 112.8 100.1 -2.9
全國總計 407.2 606.3 10.5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佔全國的比重(%) 55.2 51.1
長三角佔全國的比重(%) 27.5 34.6
珠三角佔全國的比重(%) 27.7 16.5
註:長三角是上海、江蘇和浙江合計數,珠三角是廣東省合計數。

(七)地方財政實力增強,人均財政收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6倍。

2004年長三角和珠三角財政一般預算內收入達3362.0億元,佔全國財政收入的12.7%,比2000年的12.4%提高了0.3個百分點。其中,長三角一般預算內收入達2426.3億元,佔全國的9.2%;珠三角一般預算內收入達935.7億元,佔全國的3.5%。

2004年長江和珠江三角洲人均財政收入達到3153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6倍。2000-2004年長江和珠江三角洲與全國財政收入比較

2000年 2004年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合計(億元) 1658.1 3362.0
長三角(億元) 1059.2 2426.3
珠三角(億元) 598.9 935.7
全國總計(億元) 13395.2 26396.5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佔全國的比重(%) 12.4 12.7
長三角佔全國的比重(%) 7.9 9.2
珠三角佔全國的比重(%) 4.5 3.5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人均財政收入(元) 1601 3153
全國人均財政收入(元) 1057 2031
(八)兩個三角洲地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6 倍。

2004年長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5361元,是全國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6倍。其中,長三角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431元,是全國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倍;珠三角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290元,是全國的1.8倍。

2000-2004年長江和珠江三角洲與全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較

2000年 2004年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元) 10952 15361
長三角(元) 8809 13431
珠三角(元) 13094 17290
全國(元) 6280 9422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為全國的倍數(倍) 1.7 1.6
長三角為全國的倍數(倍) 1.4 1.4
珠三角為全國的倍數(倍) 2.1 1.8
註:珠三角僅包括以下8個城市: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東莞市、中山市、

惠州市區和肇慶市區。

二、長三角與珠三角經濟發展的比較分析

(一)從經濟規模看,長三角是珠三角的2倍,但兩地的GDP差距和人均GDP差距均在縮小。

二十一世紀以來,長三角的GDP一直是珠三角的2倍左右。2000年長三角的GDP總量比珠三角多8594.0億元,是珠三角的2.17倍;2004年長三角GDP比珠三角多15381.4億元,是珠三角的2.15倍,差距有所縮小。

2004年長三角的16個城市中,有11個城市的GDP超過1000億元,比2000年增加5個,佔66.8%。珠三角GDP超過1000億元的城市僅有4個,比2000年增加1個,佔28.6%。從城市平均總量來看,2004年長三角16個城市GDP的平均值達到1798.5億元,比2000年的平均值(997.2億元)增長80.4%,而珠三角14個縣市的GDP平均值為956.7億元,比2000年(525.8億元)增長82%。

2000-2004年,珠三角的人均GDP繼續高於長三角。2004年,珠三角人均GDP為54639元,比2000年增長71.2%;長三角人均GDP為35040元,比2000年增長76.8%。2000年珠三角人均GDP是長三角的1.61倍,到2004年珠三角是長三角的1.56倍,兩個三角洲的人均GDP差距在縮小。2004年兩個三角洲地區人均GDP超過50000元的城市共有6個,其中長江三角洲有3個,即上海、蘇州和無錫;珠江三角洲有3個,即廣州、深圳和東莞,而東莞市是兩個三角洲地區唯一的人均GDP超過60000元的城市,達到71997元,超過了世界上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

(二)長江和珠江三角洲的經濟增長速度均在兩位數以上,但是發展均衡程度有所不同。

從經濟發展速度來看,2004年兩個三角洲地區30個城市的增長速度都達到了兩位數,只是珠三角地區的GDP增長速度要略高於長三角地區。2000-2004年長三角地區GDP增長率為13.2%,珠三角地區GDP增長率為13.6%,珠三角比長三角高出0.4個百分點。在兩個三角洲,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是東莞市,達到19.6%;長三角16城市中經濟增長最快的仍然是蘇州市,為17.6%。

從發展均衡的角度來看,長三角好於珠三角。2000年長三角16個城市經濟增長速度的高低落差僅為2.1個百分點,而珠三角的14個市、縣、區中增長速度的高低落差為8.6個百分點。到2004年,長三角城市經濟增長速度的高低落差比2000年有所擴大,為4個百分點,而珠三角城市經濟增長速度的高低落差有所減小,為7.7個百分點,但珠三角的落差仍大於長三角。

(三)兩個三角洲的三次產業結構基本相同,但存在差異。

2004年長三角與珠三角地區的產業結構繼續向高度化方向發展,三次產業結構平均水平為4:55:41,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目前,兩個三角洲地區三次產業結構總體上呈"二三一"格局,第二產業在經濟發展中占據首要地位,第三產業次之,第一產業比重下降。兩個三角洲地區雖然在產業結構上基本相同,但兩個三角洲產業結構變化有兩個特點:

一是珠三角第三產業所佔比重高,但長三角第三產業發展快。2004年長三角第三產業所佔比重為39.6%,雖然低於珠三角地區的42.4%,但是長三角第三產業所佔比重在1990年僅為27.2%,明顯低於同年珠三角的41.4%。1990年到2004年長三角的第三產業所佔比重提高了12.4個百分點,遠遠高於珠三角所提高的1個百分點。

二是長三角第二產業所佔比重雖高於珠三角,但呈下降趨勢,而珠三角第二產業所佔比重有較大提高。2004年長三角第二產業所佔比重為55.9%,高於珠三角的53.8%。雖然近十年,長三角第二產業發展速度較快,表現出較強的生產製造能力,但是與1990年相比,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仍下降了1.1個百分點。與此相反,珠三角第二產業所佔比重呈上升趨勢,正在成為我國製造業發展的新基地,2004年珠三角第二產業佔比重為53.8%,比1990年的44.2%提高了9.6個百分點。

(四)長三角地區對外貿易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進出口貿易首次雙雙高於珠三角地區。

近年來,長三角對外貿易快速增長,2004年長三角進出口貿易首次雙雙高於珠三角地區。

從兩個三角洲地區進出口貿易總額看,2004年長三角進出口貿易總額達4012.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0.7%,是2000年的3.25倍,其中,進口總額達1929.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3.5%,出口總額達2083.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0.7%;珠三角的進出口貿易總額為3417.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1%,其中,進口總額達1595.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6%,出口總額達1822.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9%。可見,從貿易增長率來看,長三角地區在進出口貿易總額、進口總額和出口總額三個方面均比珠三角高出近一倍,顯示出其在中國對外貿易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2004年長江和珠江三角洲進出口貿易比較(單位:億美元)

進出口貿易 進口 出口
總額 增長率(%) 總額 增長率(%) 總額 增長率(%)
長三角洲地區 4012.3 40.7 1929.3 43.5 2083.0 40.7
珠三角洲地區 3417.8 22.1 1595.6 22.6 1822.2 21.9
從兩個三角洲30個市的進出口貿易看,2004年進出口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的城市為上海、蘇州和深圳。從進出口貿易的增長速度看,增長最快的是舟山市,進出口貿易總額年增長率達到62.9%。惠州市區是珠三角進出口貿易增長最快的城市,2004年增長率達到39.9%。

從外貿依存度來看,珠三角地區經濟要比長三角地區更加依賴出口,對外貿易在該地區佔有更加重要的地位。2004年珠三角地區外貿依存度(出口總額/GDP)為112.6%,遠遠高於長三角的59.9%。

(五)長三角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遠遠高於珠三角,並且兩者差距在逐漸拉大。

2004年長三角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為13650.7億元,比2003年增長24.5%;珠三角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04.9億元,比2002年增長18.4%。2004年長三角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遠遠高於珠三角,是珠三角的3.03倍,2000年以來兩個地區的差距在逐漸擴大。

2000-2004年長三角和珠三角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較(單位:億元)

2000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長三角 5677.7 7900.1 10973.7 13650.7
珠三角 2464.3 3088.6 3730.5 4504.9
差距 1:0.43 1:0.39 1:0.34 1:0.33
(六)長三角地區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和實際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均高於珠三角地區。

2004年,外商在長三角地區的投資項目數為14310個,珠三角地區為7308個,長三角比珠三角高95.8%;在外商直接投資額方面,長三角地區為209.9億美元,珠三角地區僅為100.1億美元,長三角比珠三角高109.7%。這表明外商直接投資的方向正從珠三角地區向長三角地區轉移。

(七)長三角財政收入是珠三角的2.6倍,財政收入佔GDP比重高於珠三角。

2004年長三角財政一般預算內收入2426.3億元,比上年增長23%,是珠三角的2.6倍。其中,上海市的財政收入為1119.7億元,占長三角地區全部財政收入的46.1%,比珠三角地區的全部財政收入還多出184.1億元。長三角地區財政收入超過100億元的地區有6個,分別是上海、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寧波,而珠三角地區僅有?/ca>http://..com/question/23537866.html?fr=qrl3

閱讀全文

與台州大豪傢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家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蘋果指紋保修嗎 瀏覽:270
木質傢具摔裂怎麼固定 瀏覽:296
防水塗料如何用滾筒刷 瀏覽:563
華苑冠華維修電話 瀏覽:698
頂樓雨棚多久需要維修 瀏覽:864
海爾空調武漢維修點 瀏覽:603
北碚長安4s店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924
小米售後維修大概需要多久 瀏覽:949
電腦保修鍵盤進水保修嗎 瀏覽:398
維修車子需要帶什麼 瀏覽:829
維修電腦與家電怎麼辦理執照 瀏覽:518
瑞士珠寶保修單 瀏覽:284
中式古典傢具質量怎麼樣 瀏覽:296
合肥傢具除甲醛如何處理 瀏覽:457
樓頂開裂用什麼防水材料 瀏覽:441
蘋果廣西售後維修點嗎 瀏覽:739
廣州市蘋果維修電話 瀏覽:46
家電的市場部活動怎麼寫 瀏覽:535
開平二手家電市場在哪裡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