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球智能家居發展趨勢是什麼
對於2018年智能來家居的火熱市場與自普及化,智能家居市場預測未來幾年到2025年會達到1萬億的趨勢,必定註定了未來的智能家居前途無量。據華歌智能家居公司統計,北京華歌魔方統計,2020年,富裕人群達到2千萬,中產階級達到3億,而智能家庭的市場容量將達到8277.64億元,從以上數據來看,智能家居的前景是不可低估的。
② 智能家居的發展概況
發展概況 1.國外智能家居的發展概況 世界上最早的智能建築是1984年在美國誕生的,之後加拿大、歐洲、澳大利亞和東南亞等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先後開始開發智能建築和智能家居產品。而且也使世界其他國家的眾多企業參與競爭智能家居這個市場。 2.國內智能家居的發展概況 智能家居在中國經歷了近6年的起步階段,發展速度緩慢,這主要是因為沒有投入大量的資金,開發技術短期內也不成熟。但是隨著建築智能化行業協會的成立及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產品在市場上已逐步推廣,前期主要集中在一些分散的智能家庭控制子系統的研究上,如三表抄送系統、門禁系統、可視對講系統等。隨著集成技術、通訊技術、互操作能力和布線標準的發展而不斷改進,實現它們之間信息共享,使得系統安裝方便、使用靈活。預計在2005年~2007年間將逐步普及。而且我國在《2000年小康型城鄉住宅科技產業工程項目實施方案》中,將建設智能化小康示範小區列入國家重點的發展方向。因此也就必然促使智能化從智能大廈建設向智能化住宅小區,乃至向家庭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建設部要求「到2010年,大中城市中60%的住宅要實現智能化」。據國家建設部科技委智能建築技術開發推廣中心的報告稱:隨著環保、健康、安全、舒適的智能家居逐步普及,家居智能化的比例會大幅增加,目前已達到20%左右;按照智能家居每年500多萬套的速度發展,智能家居市場對智能產品的需求量將大幅度的增長。 市場需求分析 經過前幾年各商家、媒體對家庭智能化概念性的宣傳,現在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產品已經不斷熟悉。有關調查顯示,消費者已經接受了智能家居這一產品的概念且有購買意向,而在家電控制產品價格方面絕大多數的消費者的承受價位在5000元以內,近1/3的消費者承受價位在2000元以下。然而,時至今日,國內廠家自行研製、開發的智能家居產品不太成熟,而有一些國外的知名品牌由於價格太高,無法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所以智能化家居產品的確蘊涵了無限商機,但是要真正挖掘如此大的市場,則需要研究消費者的深層需求。 針對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分析,消費者對遠程抄表和物業智能管理興趣索然,但是對家居布線、家庭防盜報警網路卻情有獨鍾,所以目前眾多企業都往這一方向發展。 目前,中國開發智能家居產品的企業主要是集中在上海、廣州、深圳、北京、廈門等地區,而且這些企業設計的智能產品還不夠完善,還沒有正式投入市場,所以現在誰能生產高品質、價值合理的產品,誰就能率先佔領市場。
就目前發展趨勢分析,智能家居產品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由於目前市場上的產品類型還不多,那麼現有的產品就能率先佔領有利的市場。不過我們也注重對產品的宣傳,因為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除了考慮產品的價格外,對品牌也有一定的考慮,專業性的品牌或口碑較好的產品更容易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追捧。所以通過廣播電台、電視台、報紙和雜志、網路等諸多媒體進行廣泛的產品宣傳是必要的。 智能小區的發展歷程和星級認證 據了解,我國智能化小區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98年以前為第一階段,95年建設部正式推出了小康住宅的設計標准。97年,由部分設計院共同起草的小康住宅電氣設計對策,出現了一批採用電氣技術、具有較簡單家庭安全系統功能的小區。第二個階段是98年到2000年,98年1月份建設部住宅產業辦召開了住宅小區智能化論證研討會,對住宅小區智能化的技術范疇、分別標准、智能化的技術對策等進行了研討。二十一世紀初進入了智能小區的第三個階段。 而智能小區也劃分為:一星級(普及型)、二星級(提高型)、三星級(超前型)三種類型。根據《全國住宅小區智
能化系統示範工程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的規定,一星級智能小區須包含安全防範、信息管理及信息網路三個子系統。二星級除應具備一星級的全部功能之外,同時在安全防範和信息管理子系統的功能及技術水平有較大提升。信息傳輸信道應採用高速寬頻數據網作為主幹網。物業管理計算機系統應配置局部網路,並可供住戶聯網使用。三星級應具備二星級的全部功能。其中信息傳輸信道應採用寬頻光纖用戶接入網作為主幹網,實現互動式數字視頻業務。在可能條件下,應實施現代集成建造系統(HI-CIMS)技術,並把物業管理智能化系統納入整個住宅小區建設中。同時,HI-CIMS系統要考慮物業公司對其智能化系統管理的運行模式,使其實現先進性、可擴展性和科學管理。 自2000年開始,大部分商品樓盤都不同程度地開始建設了智能化系統。甚至於帶有某些「炒作」或「廣告」的成分。不少地方僅安裝了智能化門禁系統或寬頻入戶系統,就說是智能化小區,未免有點言過其實,這兩項僅僅是智能化小區最基本的設施之一。據了解,目前國內智能化小區大多是一星級,二星級的數量也不是很多,稱得上三星級更是屈指可數。不少開發商往往十分看重智能化系統對樓盤銷售帶來的好處,而對小區建成後,智能化系統的運行與維護,以及所需運行費用則很少考慮。但如果對小區智能化系統的建設所持態度基本上只是市場行為,也必將受到市場的嚴峻考驗。2001年這種具有「盲目性」的建設已逐漸「冷」下來,開始轉為「理性」發展。
文章出自:瑞尊智能
③ 國內外智能家居研究現狀
在智能家居控制領域, 我公司自主研發設計出的-BUS智能控制系統。JU-BUSJU-BUS智能控制系統其網路是一個完全對等(peer-to-peer)的分布式網路。接入網路的每個設備具有同等的地位。系統摒棄控制中心概念,換言之,任何一個網路節點的失效都不會使系統癱瘓,同時避免因信息量過大而形成的控制中心瓶頸問題。從網路結構角度看,獨立的、分散的、單體測量與控制設備僅僅是網路的一個分布式網路節點,其內涵屬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從信息交互角度看,已經從簡單的狀態信息組合和基於監控的處理,發展到基於內容的處理融合。485 匯流排十幾年來的應用經驗證明,系統在防雷,組網、高度自治、穩定、可靠方面有非常優良的表現。
作為採用485 匯流排的JU-BUS 智能控制系統,目標涵蓋了燈光控制、電動窗簾控制、安全防範、AV 設備、空調、地加熱及風機盤管控制。在現階段,鉅力華科技公司產品主要專注在智能燈光控制方面。就器件分類來說,JU-BUS 系統主要由控制模塊和執行模塊和系統元件三部分組成。常見控制模塊包括有觸摸屏、智能面板、溫度控制面板、感測器等等;控制模塊負責採集外界的信息(如環境的亮度、人體的控制輸入等)發控制命令去控制執行模塊。常見的執行模塊包括開關繼電器模塊、調光模塊、窗簾模塊、溫度調節器等等,大多安裝的每個樓層的配電箱,35mm 標準的丁導軌安裝。
JU-BUS 系統上的每個器件都必須到系統主機注冊認證,認證包括有整個硬體,智能晶元的固件程序認證等等,保證每個JU-BUS 的產品都穩定,可靠。系統只需鋪設少許的電纜就可以構建一個完整的系統,可節省大量設計和安裝的時間和精力。元件的智能化意味著通過電腦編程的各元件既可獨立完成開關、控制、監控等工作,又可根據要求進行不同的組合,從而實現不增加元件的數量而使功能倍增的效果。這樣與傳統的安裝方式相比,就可大大減少元件的數量,同時也使得一些傳統的難題迎刃而解,使得控制起來變得高效、自動、省心而且大大減少了人工控制出錯的可能。同時在需求改變的時候,只要經過簡單的配置就可以完全的滿足新的需求。比如在門口的一個面板,傳統上採用的是對火線的開關,原來控制時整個房間所有燈的開關,如果更改功能需要重新的布線;而採用JU-BUS 後,面板發送的是控制開關執行器的指令,因而只要重新的編程面板,就能輕而易舉的達到新的要求。
JU-BUS 的系統可以應用在包括照明、安防、HVAC(通風溫度控制)、時間事件管理等家庭樓宇領域的所有分支。它具有以下四大特點:
1)科學性:完全遵循計算機行業國際准,基於TCP/IP 構建管理平台,無中心分布式結構,可使系統發揮其最佳效率;同時降低了布線量和安裝費用。
2)實用性:有線/無線通信相結合,開放性結構與組編址通訊使設備間其有互操作性,形成一致的自動化控制網路。
3)靈活性:485 匯流排對電力線傳輸和無線頻率傳輸的支持使系統擴充修改簡易化,只需要增加軟硬體功能模塊,就能夠應用擴展功能(如:安防消防/門禁管理/環境監測等)。
4)綠色性:通過對燈光及電器設備的管理,可有效的節省能源,通過對空調及新風系統的管理,使您的生活環境更加健康和環保,系統採用弱電控制及紅外/無線等通信技術,完全對人體無害。
技術交流2529079389qq
④ 求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國內外發展現狀
已注銷……謝謝關注!
⑤ 中國和國外做智能家居最強的都是什麼公司以及最新國內外研究動態
這是我搜索的國內外智能家居的主要品牌
美國Control4
易居智能家居Easyhouse
北京易至居
安明斯
KOTI智能家居
韓國現代
AVTRONSYS 艾維創
美國Honeywell
義大利Dada Home
美國快思聰
法國VITY
長城智能家居
海爾U-home
上海索博
霍尼韋爾普力特
深圳波創
廣州GKB數碼屋
安居寶
瑞訊
廈門振威
尼科
奉化嚮往
重慶思想家智能家居
濟南睿正家電子產品
⑥ 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研究背景目的意義及國內外現狀與發展趨勢
《2021年全球智能家居自動化控制行業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本文研究全球市場、主要地區和主要國家智能家居自動化控制的收入等,同時也重點分析全球范圍內主要企業競爭態勢,智能家居自動化控制收入和市場份額等。
針對過去五年(2016-2020)年的歷史情況,分析歷史幾年全球智能家居自動化控制總體規模,主要地區規模,主要企業規模和份額,主要產品分類規模,下游主要應用規模等。規模分析包括收入和市場份額等。
針對未來幾年智能家居自動化控制的發展前景預測,本文預測到2026年,主要包括全球和主要地區收入預測,分類銷收入預測,以及主要應用智能家居自動化控制收入預測等。
據本文研究顯示,2020年全球智能家居自動化控制收入大約xx百萬美元,預計2026年達到xx百萬美元,2021至2026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xx%。
根據不同產品類型,智能家居自動化控制細分為:
安保和監控系統
暖通空調控制
照明系統
娛樂控制
其他
根據不同下游應用,本文重點關注以下領域:
住宅
商用
【頁數】:114
【圖表數】:153
【出版時間】:2021年6月
⑦ 國外智能家居發展
國外智能家居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1984年智能大樓在美國出現,隨著比爾蓋茨的智能版家的建立,權未來之家智能家居概念被大家認識,國外的品牌有control 4,快思聰等品牌,先後進入國內市場,國外品牌在技術上採用的是匯流排形式,也是比較穩定的方式,但隨著WIFI的普及,無線智能家居逐漸取代有線產品,在無線的技術領域,國內和國外處於同一起跑線,國內的技術有的要比國外的還要先進,像POLYHOME智能家居產品,就是採用了最先進的zigbee單火技術,價格和比國外的要低很多,國內的產品在慢慢的取代國外的產品了。
⑧ 智能家居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萌芽期/智能小區期(1994年-1999年)。這是智能家居在中國的第一個發展階段,整個行業還處在一個概念熟悉、產品認知的階段,這時還沒有出現專業的智能家居生產廠商,只有深圳有一兩家從事美國X-10智能家居代理銷售的公司從事進口零售業務,產品多銷售給居住國內的歐美用戶。
第二階段:開創期(2000年-2005年)。這個階段,國內先後成立了五十多家智能家居研發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天津、北京、杭州、廈門等地。智能家居的市場營銷、技術培訓體系逐漸完善起來,此階段,國外智能家居產品基本沒有進入國內市場。
第三階段:徘徊期(2006-2010年)。2005年以後,由於上一階段智能家居企業的野蠻成長和惡性競爭,給智能家居行業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包括過分誇大智能家居的功能而實際上無法達到這個效果、廠商只顧發展代理商卻忽略了對代理商的培訓和扶持導致代理商經營困難、產品不穩定導致用戶高投訴率。行業用戶、媒體開始質疑智能家居的實際效果,由原來的鼓吹變得謹慎,連續幾年市場銷售出現增長減緩甚至部分區域出現了銷售額下降的現象。2005年-2007年,大約有20多家智能家居生產企業退出了這一市場,各地代理商結業轉行的也不在少數。許多堅持下來的智能家居企業,在這幾年也經歷了縮減規模的痛苦。正在這一時期,國外的智能家居品牌卻暗中布局進入了中國市場,而活躍在市場上的國外主要智能家居品牌都是這一時期進入中國市場的,如羅格朗、霍尼韋爾、施耐德、Control4等。國內部分存活下來的企業也逐漸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例如天津瑞朗,青島愛爾豪斯,海爾等,用X10,深圳索科特做了空調遠程式控制制,成為工業智控的廠家。
第四階段:融合演變期(2011-2020年)。進入2011年以來,市場明顯看到了增長的勢頭,而且大的行業背景是房地產受到調控。智能家居的放量增長說明智能家居行業進入了一個拐點,由徘徊期進入了新一輪的融合演變期。接下來的三到五年,智能家居一方面進入一個相對快速的發展階段,另一方面協議與技術標准開始主動互通和融合,行業並購現象開始出來甚至成為主流。
⑨ 智能家居國內外研究現狀
智能家居在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日本、韓國這些電子產品先進的國家應用內都比較普遍,並且非常受歡迎。容在我國,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卻非常快,生產廠家非常多,產品也是各種各樣。遍布智能家居生產的各個環節,但是像海爾這樣的龍頭企業卻比較少。在外觀和產品質量上,總體與國外還有差距,但有些產品,比如家庭智能終端,中國的幾個廠家的產品已經做得很好了,不但美觀漂亮,而且功能很多,與國外的品牌比非常有競爭力。智能家居是未來居家生活的前進方向,雖然現在普及比較少,多是有錢人的專屬,不過現在已經慢慢有廉價的產品出現,進入普通百姓家,比如家庭的情景燈光系統,這個比較實用,價格也不是太高,目前也比較容易讓老百姓接受~
⑩ 智能家居在發達國家的發展現狀怎樣
很普及的,智能家居看似是奢侈品,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可要可不要,導致這種觀念的無非就是回一答個價格問題制約了大部分的家庭對智能家居的使用。過去很多人會認為智能家居無非就是有「錢」人用的,高端,大氣,上檔次,整體智能家居安裝下來價格過於奢侈,從簡單的燈光控制,電動窗簾控制,空調的控制以及電視的控制,全屋的智能家居控制涉及面比較廣,到復雜的監控,安防,門鎖,窗戶,家庭影院等,安裝工程大,周期時間長,導致費用高,再加之都是新型科技產品,前期大量的研發,對接,到用戶家裡使用,過程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