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智能家居行業怎麼樣哪種協議的比較穩定呢
用這個不錯.深圳科道是國內唯一一個自主研發做雙向通訊協議(VESP)的公司。專門針對於智能家居。
一、VESP釋義
V——Video視頻,E——Embed嵌入式,SP——Streaming Protocol流協議。
VESP中文解釋為:具有視頻處理功能的嵌入式智能家居系統無線數據流協議
VESP取自英文Vespertilionid( n.蝙蝠,蝙蝠科)的縮寫Vesp。蝙蝠有以下特徵:
唯一類型:蝙蝠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
回聲定位:擅長夜晚飛行的蝙蝠擁有獨特的回聲定位能力,通過發出高音頻聲音並能根據回聲判斷物體的方位及距離,這種能力可幫助蝙蝠准確判斷獵物所在位置,並有效地繞開樹、建築物等。
遠程導航:蝙蝠的導航能力絕不僅限於回聲定位,它體內具有磁性「指南針」導航功能,可依據地球磁場從數千公里外准確返回棲息地。
識別能力:除依據磁場,蝙蝠還使用日落作為方向標識器。
把蝙蝠的能力與VESP協議相比較,我們能發現它們有共同的特性。
二、VESP設計組織
組織設計:深圳市科道智能產品有限公司(首創中國智能家居標准)
三、行業背景
2010年,中國把物聯網寫入十二五規劃,引導物聯網技術應用在各領域廣泛展開,尤其是智能家居行業,經過十多年的積淀,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科道智能產品有限公司十年來致力於智能家居系統研究和產品製造。從2004年研發開始,先後推出六代智能家居管理平台的軟硬體產品,吸取了各類客戶的建議和意見,積累了更加豐富的經驗,尤其是在系統結構和通信方式方面,擁有獨到的見解。
四、VESP協議的特點
與Zigbee和Z-WAVE相比,VESP有如下優勢和特點:
1、針對性強——VESP協議是唯一一個專門針對智能家居系統無線數據傳輸設計的中國行業標准。
2、全面覆蓋——VESP使用433MHz(波長693mm)射頻通信,與2.4GHz(波長125mm)相比較,電磁波衍射(繞射)能力較強,更適合於在復雜的介質環境中傳輸數據信號。所以,考慮到家中鋼筋水泥樓板、立柱與橫梁框架、磚混牆壁的建築結構,我們認為VESP更適合居家住宅的應用。
3、科學合理——VESP把點對點通信和自組網通信有機結合,既照顧快速反應,又實現高效組網。
4、有機統一——在智能家居系統中,控制器、感測器、監測器是不同功能的設備類型,應用VESP把他們統一起來,全部定義為無線通信終端,從而使智能家居系統成為有機統一體,為高級智能控制和管理奠定了基礎。
五、VESP協議應用范疇
小范圍、短距離、低速率、小數據量智能控制系統的無線數據傳輸。
❷ 智能家居的標准與協議是什麼
關於智能家居標准、介面、協議的相關技術比較多,目前還無法簡單地斷定哪一種專技術或哪幾種技屬術是標准,也無法准確地預測在今後的發展中,哪些技術會成為最終的標准。但當市場進入成熟階段時,那些在市場上佔有優勢的產品必將影響標準的制定
詳見參考地址:
❸ 現在市面上通用的智能家居協議有哪些啊各協議的優勢在哪裡深圳做得好的廠家有哪些
目前市場上的有zigbee、wifi和紅外技術,當然還有Zwave技術!目前國內的智能 家居基本上都是zigbee技術,因為它的傳輸速率不高,但是功率低,應用在目前的家電環境裡面已經綽綽有餘了!wifi的功率大,傳輸大,但是基本上是要外接電源的!
但是也有二者兼容的,比如風 向標的van e智 能生 活系統,就是同時二者兼容的,而且在樓主所需的城市也是有的!
❹ 智能家居485協議和433協議的區別
智能家居433協議:星型網路拓撲結構,傳輸距離可達1000米,是較理想的智能家居專協議。
兼容性較屬差,想要拓展只能選擇廠家433的產品。
智能家居485協議:匯流排式結構、串列傳輸,傳輸標准距離可達1200米,實際可達3000米。
❺ 智能家居的無線通信協議,哪個更有前途
和匯流排制智能家居系統相比,無線的好處是即插即用、免布線等。但主流的Wi-Fi、ZigBee、藍牙在家庭的環境中都有各自的短板。網上有很多關於技術的介紹,我就不詳細分析技術了,從應用上來聊聊。
Wi-Fi是基於IEEE802.11的通信協議,被廣泛使用在智能單品及智能家電中。原因是配網簡單,用戶熟悉度高,不需要額外的網關,可以和存量路由器直接通信。但Wi-Fi的問題是信道本身已經擁擠、接入數量多容易掉線,路由器能支持同時連接的設備數有限。
BLE(低功耗藍牙技術)有低功耗、快速與手機連接的特性,但早期都是以點對點產品為主。基於低功耗特性,藍牙智能產品集中在可穿戴設備、健康監護設備等產品中。從藍牙4.1協議開始,藍牙 mesh產品具備了ZigBee才有的自組網特徵,但藍牙mesh還處在技術積累期,尤其是要解決為了組網而功耗增加的問題。
以上兩種協議在蘋果的HomeKit中有完整定義,其他無線產品則需要通過「bridge」來接入。智能手機都標配這兩種技術,用戶都非常熟悉這些產品的配對、聯網,這也是大量的智能硬體使用Wi-Fi和BLE的原因。
Zigbee是基於IEEE802.15.4的通信協議, 它的特點是低功耗、自組網、節點數多。但手機中沒有ZigBee模塊,需要額外的網關接入ip網路。ZigBee mesh網路復雜、用戶DIY的可能性小,可能更適用於工業物聯網。早期的ZigBee智能家居產品有很多私有協議,使得產品互通困難。ZHA和ZLL做了不少互通嘗試,ZigBee3.0也風風火火,都想解決iot時代互通問題。
請注意以上三種技術都是基於2.4GHz頻段的,在無線設備爆發的時代,這個信道變得越來越擁擠,相互之間干擾問題也會更嚴重。在無線產品中,頻率越高則距離越短,穿牆性越差,這也是subGHz頻段越來越被重視的原因。早期的小無線產品集中在315MHz和433MHz頻段,但由於頻段寶貴,所以帶寬很窄,因此一些成熟的通訊演算法無法實現。這些早期產品給人的印象就是不穩定,抗干擾性差。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使用subGHz的低功耗廣域網(LP-WAN)發展迅速,目前主要集中在LoRa和NB-iot兩個技術標准上。利用數字擴頻、糾錯碼、雙工通訊、MAC層控制等技術使得LP-WAN既保留了低功耗、遠距離、穿牆好等優點,又解決了抗干擾的問題,在iot領域有後來居上的優勢。
用戶並不關心譽誠智能家居系統用的是什麼無線技術,只要求聯網簡單、穩定。各種協議並存將長期存在,短期內還看不到一統江湖的無線標准。在BroadLink我們採取Wi-Fi加LP-WAN兩種技術,同時在系統層面接入BLE、ZigBee以及KNX,485匯流排,供參考。
❻ 智能家居的協議都有哪些有什麼區別嗎
現在智能家居的協議市場上有很多種,其中以:藍牙協議、wifi協議以及zigbee協議。他們的區別我就簡單的提供個表:
中點智能
❼ 智能家居協議有哪些
智能家居通信技術分為有線和無線。
無線技術主要有:zigbee,z-wave,RF,藍牙,wifi,EnOcean,lora,NB-IOT等。
有線通信技術主要有:RS485、RS232、Modbus、KNX
關於每種協議的詳細定義則可以去參考知乎智能家居專欄,有詳細的解說,也可以自行查找資料進行了解!
❽ 智能家居485和433協議的區別
智能家居433協議:星型網路拓撲結構,傳輸距離可達1000米,是較理想的智能家居協議。
兼容性較差,想要拓展只能選擇廠家433的產品。
智能家居485協議:匯流排式結構、串列傳輸,傳輸標准距離可達1200米,實際可達3000米。
❾ 目前做智能家居的,有哪些協議,分別是哪些
最近聽到比較都的是ZigBee協議的,是一種短距離、低功耗的無線通信技術。還有就是藍牙、wifi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