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聖樂美傢具

聖樂美傢具

發布時間:2021-10-28 13:58:17

『壹』 收集的白族舞蹈有多少種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歷史悠久,文化比較發達的民族之一。關於它的族源,有以文獻為據的「甘、青氐羌遷徙說」,有按考古發掘論斷的「土著說」,有根據民族形成過程的「遷徙、土著融合說」,雖無定論,但都說明白族是個古老的民族。白族自稱「白子」、「白尼」,他稱較多。兩漢時的「昆明」和三國、兩晉以後的「叟」都與白族有淵源關系。唐宋史籍白蠻」,元明稱「白人」,明清以後稱「民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根據白族人民的意願,1956年11月正式確定以「白族」作為本民族的統一族稱。

白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未定。無書面文字,在民歌、大本曲、戲曲和民間歌舞的唱詞中,多借用漢字記白語。

白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湖南桑植縣,四川西昌地區和貴州華節地區也有少量分布。

大理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是唐代南詔,宋代大理國的都城。相傳早在漢武帝時,葉榆(今大理)人張叔、盛覽曾向司馬相如習經學賦。唐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南詔擊滅五詔,攻佔大厘城,在唐王朝的扶持下,大理地區建立起南詔政權。此後,南詔向唐王朝頻繁派遣友好使者及送子弟到成都學習漢文化,大量傳入了中原的文化典籍。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吟詠過南詔的歷史。

元明清之世,旅行家馬可?波羅、徐霞客曾到此並寫有游記。在繪畫、雕塑藝術中,有劍川石寶山的南詔石窟浮雕,《南詔國史畫卷》和大理國《張勝溫梵像畫卷》、其中,「梵像畫卷」繪有三十三個飛天舞人和十七個翼獸形舞神。

唐玄宗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南詔王鳳伽異從長安把唐玄宗所贈的胡樂和龜茲樂兩部帶回南詔。唐德宗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南詔王異牟尋派楊嘉明帶二百餘人的歌舞團去長安獻《奉聖樂》,擅長音律的成都節度使韋皋進行加工「用黃鍾之均,舞六成,工人,贊引二人,序曲二十八疊,執羽而舞『南詔奉聖樂』字。」整個《奉聖樂》分四部:一、龜茲部,二、大鼓部,三、胡部,四、軍樂部。《奉聖樂》有較高的技巧和優美的舞姿。「唐德宗閱於鱗德殿,以授太常工人,自是殿宴則立奏,宮中則坐奏。」(見《新唐書》)《南詔奉聖樂》繼承了西南古代民族的傳統音樂與舞蹈,同時也吸收了中原、西北以至緬甸、印度(天竺)的樂舞而形成完整的歌舞藝術。唐王朝把它列為十四部樂之一(見《唐會要》)。說明唐時大理地區的歌舞藝術已達到了相當的水平。

白族民間舞最早見諸文獻的是唐人樊綽的《蠻書》。其中「蠻夷風俗第八」載:「少年子弟暮夜遊行閭巷,吹葫蘆笙,或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這種習俗,在宋代歐陽修《新唐書?南詔傳》,元代李京《雲南志略》,明代楊慎《滇載記》,清代周之烈《鴻雪詩鈔》中,都有記載。

白族民間舞蹈今收集到七十四種。最具代表性和流傳最廣的是「霸王鞭舞」,它不僅在「繞三靈」、「鬧春王正月」、「田家樂」三種民俗活動中存在,而且在建房娶嫁或喜慶佳節中都有表演。較早記述白族霸王鞭舞的是清咸豐年間大理詩人段位寫的《繞三靈竹枝詞》,其中對白族霸王鞭和「八角鼓」敘述得頗為詳盡。說明在清代霸王鞭即已流行大理地區。

白族霸王鞭有各種套路,打法名目繁多,計有百種。除大理繞三靈中的霸王鞭外,洱源縣的鬧春王正月與田家樂中的霸王鞭,以及劍川的石龍霸王鞭、雲龍霸王鞭和賓川霸王鞭都各具特色。

在繞三靈中,跟霸王鞭聯袂而舞的還有八角鼓與「雙飛燕」兩種舞蹈。繞三靈只在大理古城附近進行,因而這兩種舞蹈也只流傳在洱海周圍。

「哩格高」與「打呀撒塞」,白族又叫「打歌」。它產生的時代,目前無可靠的資料可稽,從歌舞的內容和藝術特點看,可能與白族先民的游牧、狩獵生活有關。如洱源西山的哩格高,是唱、走、舞融為一體,以唱為主,動作緩慢抒情。劍川東山的打呀撒塞,動作簡單古樸。更多地保留了白族原始歌舞的特徵。

龍獅舞也是古老的白族民間舞蹈。白族地區古代湖澤遍布,不僅龍的神話傳說特別多,且樓堂亭閣多有龍的雕刻。今大理市,尚有「龍首關」、「龍尾關」和「黑龍橋」等地名。白族的龍舞從造型到表演,都有獨到的特點。如劍川白族求雨時的「龍舞」是用柳枝紮成。大理白族的龍舞,龍頭、龍身和龍尾互不銜接,舞起來大幅度的轉動比較自如,遠看卻有有渾然一體之感。清《大理縣志》載:「元夕,家家燃燈,亦有魚龍走馬及鰲山諸戲……遊人歌舞達旦。」可見龍舞在大理清代就很盛行。白族地區的獅舞由來已久。

白族民間舞蹈(包括民俗活動),通常都在三種特定情況下進行:

第一種是在傳統節日中表演。白族民間節日很多,除與漢族相同的傳統節日外,還有本民族獨有的本主節、三月街、火把節、拜二月、石寶山歌會等二十多個。幾乎月月有會「白鶴舞」、「鹿鶴同春」、「鳳趕麒麟」、「耍牛」、「耍馬」、「耍刀」等民間舞蹈和民俗活動都在這些民族節日進行。

鬧春王正月,白語叫「搭哲娃芝高」。流傳於洱源鳳羽鄉。

鬧春王正月的起源,據包大邑村老藝人李紹谷等人的介紹,是明萬曆年間,由任湖廣宜彰縣知縣的包大邑人張大觀,將那裡所見的「迎神會」帶回來,糅進了本地的民間習俗而形成的。還有一說是懲罰正月生嬰兒的父母:因正月生的嬰兒推算應是頭年栽秧季節時懷的胎,而農村要求芒種時節,青壯勞力要全力以赴栽秧,不違農時,所以要懲罰那些不守這一鄉規民約之人。

鬧春王正月一般在農歷正月十四至十八日舉行。地點往往選擇在鄉村廣場。活動之前,由村中群眾自報扮演角色,角色有堂官、副官,背弓箭者,有傳牌、衙役、甲長,漁、樵、耕、讀、工、商者,啞子、啞女、打蓮花落者,教師、算命先生,神漢、齋公、齋婆和正月路子——「沖犯春王者」,計約三百餘人。其中女角,多由男扮女裝,各個角色都有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表演開始前,先由打扮成古怪滑稽的傳牌人,手敲銅鑼,步行或騎馬到附近鄉村,傳呼「鬧春王正月!」以招徠觀眾。演出順序,除「迎接堂官」、「審訊犯人」、「宣讀聖旨」等幾場,集中在一個場地進行演出外,其餘按不同的內容和形式,各佔一個場地進行。整個村子分成幾個場地進行表演或在同一場地交替表演。各場演出中有霸王鞭,「跳神」等舞蹈穿插其間。道白和唱詞大都正意反說,或採用白語的諧音詞以逗趣。待傳牌者將「犯人」從受罰人家中提到大堂前進行審訊,「犯人」認罪認罰後,表演便進入了高潮。

鬧春王正月現已不多見,有逐漸被田家樂取代的趨勢。

蘭坪縣白族那馬人農歷二月初八至十五日舉行的「杯日往」,又稱「跳二月」,漢語稱二月會」。是一種大型集體歌舞祭祀活動。跳杯日往,表演者要有六個祭師,代表六個家族,有武士(稱「產資告」),男扮女裝的金宮娘娘,有「跳天宮、破天獄」的天干,有戴紅面具的吳三桂、黑面具的馬三寶及仙子,仙女等。程式內容十分龐雜,表現了當地白族群眾對本主、英雄、祖先的崇拜。

第二種是在農事勞動、栽種或收獲季節中進行。如田家樂又稱「秧賽會」,白語叫「撒直」。流傳於大理、洱源、劍川、雲龍、賓川等縣種植稻穀的農村。

田家樂演出一般在每年農歷五月,栽完秧以後,在各村廣場舉行。有時也應邀到鄰近村寨表演。它的組織者,一般由生產能手擔任,稱「秧官」和「副秧官」。秧官負責統籌安排秧賽會各種活計,副秧官負責秧會的生活、記工和收支賬目。

田家樂的演出,習慣在籌辦秧賽會的班子內分配角色。各縣的田家樂各有特色,但表演程式大致相同。整個活動,場面大,角色眾多,可達八、九十人。除秧官、副秧官外,有扮成漁翁、樵夫、犁田老夫婦、啞子、啞妹的,有扮成水牛、黃牛、懶漢、挖田農夫、教師、從事小手工業者,以及挑擔貨郎等;還有打霸王鞭的姑娘。表演開始前,秧官頭戴一頂用秧苗做成的「頂帶花翎」帽,身穿馬褂長衫,騎高頭大馬,左腳穿一隻草鞋,右腳穿布鞋,由馬夫牽馬前行。大隊人馬走鄉串寨,邊走邊唱,一直行進到中心廣場集中表演。

田家樂的表演採用白族的語言、音樂、服飾和道具。表演時鼓樂高奏〔大擺隊伍]、[栽秧調]、[龍擺尾]、[龍上天]、[蜜蜂過江]等瑣吶曲牌。霸王鞭、白鶴舞、跑馬、旱船、蚌舞等民間舞蹈穿插其間,在廣場內繞行表演。扮演各種農事活動和各行各業的表演者,演唱用白族「吹吹腔」,唱詞幽默生動,表演惟妙惟肖,氣氛顯得熱烈歡快。「耕田」是其中的主要內容,犁田老漢的妻子(男扮女裝),看了令人捧腹。整個田家樂的活動囊括了水稻栽插勞動的全過程,表現出內涵豐富的白族農耕文化,也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爽朗樂觀的性格和對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希冀。

另有一種田家樂,它直接貫穿在生產勞動之中,如大理農村的「開秧門」活動。開秧門又叫「栽秧賽」,賽前秧旗插在田邊地頭,嗩吶鼓樂齊奏。比賽開始後,落後者很容易被插秧能手用秧苗插在前後左右,將其困在秧田之中。此時有奏瑣吶的人,下到田裡,用嗩吶對著他的背後吹,以示敦促。

大理田家樂將勞動生產與文娛活動融為一體,作為一種民俗活動,越來越受到白族人民的喜愛。

第三種是在祭把儀式和宗教法事中表演。白族信奉巫師、本主、道教和佛教,所以祭祀儀式和宗教法事的活動也很多。規模最大的是本主祭祀活動。本主崇拜是白族傳統的意識形態,至今白族村村寨寨仍有本主祭祀活動。在舉行迎送或祭祀本主時,有的本主廟會跟祈求風調雨順的「踩馬」和農作物豐收的「耍牛」結合起來,邊舞邊唱,以嗩吶硭鑼伴奏,頗為熱鬧。

大理的巫舞跟本主祭祀以及「接金姑」的習俗活動聯系在一起,一般由兩個以上的巫師一唱一和,多時可十餘人同舞。在舞蹈過程中,圍觀的群眾可加入同唱同舞,且有一定的程序,過去巫師之間都有師承關系,舞蹈時也是由巫師帶徒弟,執單面扁圓鼓(當地稱羊皮鼓),男巫動作古樸、粗獷、單一;女巫則擺胯、顧盼、或俯或仰。劍川的巫舞一般在本主廟中進行,由巫婆神漢表演。舞蹈有不少程式化的動作,如「胸前叉香」、「雙甩香」、「內外繞花」、「雙甩花」等。洱源的巫舞,大致分兩種情況進行:一是以村鄉為單位的祭祀場合;二是家祭。家祭有接魂、摸底、問魂、對答、送魂等步驟。現在巫師僅在偏僻村莊還有個別活動。

大理的佛教有大乘和小乘之分,大乘又有密宗和禪宗的不同。密教在唐代南詔國時期便在大理流行,而禪教則在宋末元初傳入大理。在佛教法事活動中進行的佛教樂舞,現僅在洱源鳳羽、煉鐵,劍川的甸南、沙溪、金華等鄉鎮少量流傳。有「繞壇」、「瓶花舞」、「花寶花舞」、「蓮花燈舞」、「劍舞」等數種,多數是在寺廟的大殿或信教人家做法事時表演。

山區還有一種圖騰崇拜和原始自然崇拜的祭祀活動。如雲龍長新區大達鄉的「搭高鍋」,漢譯是「喪葬舞」或「圍棺舞」。舞者均為男性青年,手牽手圍成一圈,圈內停放棺材,正面和頂部燃蠟燭。在若明若暗的燭光下,舞者逆時針方向轉動,節奏中速,氣氛憂傷悲壯。這種舞蹈含有「靈魂不滅」宗教色彩。

白族民間舞蹈一脈承傳,根基彌壯,無愧為白族傳統文化的瑰寶。

『貳』 改變琴弦什麼可以改變高音

根據波動力學,橫波在弦中的速率等於根號下F/ρ,F為弦中張力,ρ為線密度。調琴弦其實是調弦中張力,從而影響波速,而波速=頻率(即音調)乘以波長。波長是不變的(因為是駐波,波長是基波的整數倍),所以影響音調。

『叄』 科學家與藝術之間的事例

這個人好像達芬奇,達芬奇應該是西方國家那邊的的信仰之神,但是不是被神化的真的有這樣的一個人,西方國家與東方國家一樣誰也不能代表誰,東方為了史上的名人爭來爭去感覺搶了風頭,西方國家不會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西方國家有史以來只服正宗牛逼的人,而且他們對科學是很嚴肅很認真的所以在世界上代表性的發達,從來不吹牛逼!炒作!也是公認的事實!不管哪方面都是最屌的也是真的!藝術界科學界都是杠杠滴,也包括體育、舞蹈,長的也最標准,仙是完美的所以達芬奇很完美。

『肆』 鄭州聖樂女王美容美體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河南省注冊資本:50萬元法定代表:谷紅艷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金水分局注冊地址:鄭州市金水區經三路北段金成國際廣場B座9樓
法定代表人:谷紅艷
成立時間:2005-11-25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1010510005381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鄭州市金水區國基路168號普羅旺斯塞納維斯一區06號樓1-2層商1號

『伍』 上海有哪些著名的教堂

上海著名的教堂有:沐恩堂(人民廣場)、清心堂(創辦於1860年)、國際禮拜堂(上海規模最大的新教教堂)、聖三一堂(唯一的聖公會教堂、在外灘附近,目前還在大修)、景靈堂(蔣介石與宋美齡結婚的教堂)等。
沐恩堂位於黃浦區西藏中路316號。原名「慕爾堂」,前身之一為「三一堂」,始建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美國監理會傳教士藍柏在法租界鄭家木橋(今福建中路延安東路附近)建造。光緒十三年(1887年),傳教士李德另在今雲南中路漢口路建造「監理會堂」。
清心堂是美北長老會在上海建立的第一個教堂,1860年在南市陸家浜婁理仁牧師家中成立。位於黃浦區大昌街30號的清心堂,原名「上海長老會第一會堂」,成立於清咸豐十年(1860年)。 不久,美國差會開辦清心書院(原址在今陸家浜路597號),該堂做禮拜就在書院內,故又稱「清心堂」。信徒大多是書院的教職員工、家屬和學生。清心堂初創階段,堂牧由清心書院院長范約翰兼任。1919年,清心堂從清心學校遷出,擇地建造新堂(即今址),1923年落成。新堂的禮堂建築平面呈獨特的「人」字形。清心堂曾辦有清心中學(今上海市市南中學)、清心女子中學(今上海市第八中學)、聖經學院和普益社。
國際禮拜堂位於徐家匯衡山路53號的國際禮拜堂是上海規模最大的基督教堂。建成於1925年。整幢建築呈「L」形。近代哥德式的磚木結構。國際禮拜堂曾以優美的聖樂而斐聲滬上。禮拜堂的一大特點是這是不分教派、國家的基督教禮拜堂。
聖三一堂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原上海公共租界的中心區,東面臨江西路,北面臨九江路,南面隔漢口路就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廈。東側(正面)的前方有一處上海市中心過去難得一見的花園綠地。這是一座專門為英國僑民中的聖公會教徒服務的教堂,1847年先建造了一座小型教堂,1866年5月24日—1869年重新建造,外觀為哥特式,是上海早期最大最華麗的基督教堂。
景靈堂是美南監理會在上海創建的第二座教堂,起初服務於該會在此創辦的中西書院師生。20世紀初,中西書院並入東吳大學,這里就改辦東吳大學的法學院和二附中。
上海教堂具體位置如下:
黃埔區:
沐恩堂 西藏中路316號
清心堂 大昌街30號

虹口區:
景靈堂 崑山路135號
鴻德堂 多倫路59號

閘北區:
閘北堂 寶通路340號
靈泉堂 臨汾路1555號

靜安區:
懷恩堂 陝西北路375號
新恩堂 烏魯木齊北路25號

楊浦區:
滬東禮拜堂 國和路350號
安圖聚會點 延吉東路143號

盧灣區:
諸聖堂 復興中路425號
惠中堂 徐家匯路38號

長寧區:
滬西禮拜堂 長寧路1465號
新涇堂 北翟路74號

普陀區:
普安堂 鎮坪路152號
桃浦堂 桃浦鎮綠楊路259號

徐匯區:
國際禮拜堂 衡山路53號
漕河涇聚會點 龍漕路200弄23號(華光鋼傢具廠內)

浦東新區:
浦東福音堂 浦電路449號
金橋鴻恩堂 紅楓路455號(明月路口)
主恩堂 東陸路552號
靈恩堂 高橋石家街69弄4號
天恩堂 川沙三灶浜路134號
鄧鎮耶穌堂 機場鎮鄧鎮二村6組(北街90號)
救恩堂 耀華路439號
三一堂 三林鎮西南 浦星路290號
張江聚會點 張江龍東大道2500號內

閔行區:
莘庄教堂 莘庄鎮莘浜路河南,氣象局東首。T:64981646
閔行福音堂 馬橋鎮友好村華寧路245號東
北橋耶穌堂 北橋鎮北吳路1500號
吳涇福音堂 吳涇龍吳路5330號
魯匯耶穌堂 魯匯鎮老街(浦江鎮魯匯光繼15隊)
召樓福音堂 杜行鎮竹園路亭子村
陳行耶穌堂 浦江鎮陳恆路

寶山區:
吳淞堂 寶楊路74號
楊行堂 楊行鎮楊泰路510弄5號
月浦堂 月浦鎮月羅路165號(臨時)
羅店耶穌堂 羅店鎮西 界涇村63號(羅溪村)
大場堂 大場鎮少年村路1號
泗塘施恩堂 泗塘一村7號
豐恩堂 長興鄉豐產村豐福路177號
==============================
嘉定區:
善牧堂 嘉定鎮清河路432號
南翔真理堂 南翔鎮翔樂路58號
江橋生命堂 江橋鎮江橋二村南首

青浦區:
青浦堂 青浦鎮青松路蒲匯塘橋南
朱家角頌恩堂 朱家角鎮西井街178號
商榻聖恩堂 商榻鎮許七村114號

松江區:
松江永恩堂 松江鎮永豐路建材市場西側
小崑山耶穌堂 小崑山鎮鶴溪街129號
泗涇福音堂 泗涇鎮開江東路48號

金山區:
臨恩堂 石化地區臨桂路2510號
張堰耶穌堂 張堰鎮安東路1號
朱涇耶穌堂 朱涇鎮西林街238號

南匯區:
惠南潔心堂 惠南鎮盪灣橋南側(惠東村1500號)
新場耶穌堂 新場鎮向陽路37號
周浦洗心堂 周浦鎮周南公路八一車站西首

奉賢區:
南橋耶穌堂 南橋鎮曙光村新汽車站東面5組
西渡永生堂 西渡鎮滬杭公路895號
奉城耶穌堂 奉城鎮南街村451號

崇明縣:
崇主堂 城橋鎮小港村內周家弄
城東堂 城橋鎮侯南村
堡鎮堂 堡鎮鎮營房村9組

『陸』 白族舞蹈的舞蹈簡介

元明清之世,旅行家馬可·波羅、徐霞客曾到此並寫有游記。在繪畫、雕塑藝術中,有劍川石寶山的南詔石窟浮雕,《南詔國史畫卷》和大理國《張勝溫梵像畫卷》、其中,「梵像畫卷」繪有三十三個飛天舞人和十七個翼獸形舞神。
唐玄宗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南詔王鳳伽異從長安把唐玄宗所贈的胡樂和龜茲樂兩部帶回南詔。唐德宗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南詔王異牟尋派楊嘉明帶二百餘人的歌舞團去長安獻《奉聖樂》,擅長音律的成都節度使韋皋進行加工「用黃鍾之均,舞六成,工人,贊引二人,序曲二十八疊,執羽而舞『南詔奉聖樂』字。」整個《奉聖樂》分四部:一、龜茲部,二、大鼓部,三、胡部,四、軍樂部。《奉聖樂》有較高的技巧和優美的舞姿。「唐德宗閱於鱗德殿,以授太常工人,自是殿宴則立奏,宮中則坐奏。」(見《新唐書》)《南詔奉聖樂》繼承了西南古代民族的傳統音樂與舞蹈,同時也吸收了中原、西北以至緬甸、印度(天竺)的樂舞而形成完整的歌舞藝術。唐王朝把它列為十四部樂之一(見《唐會要》)。說明唐時大理地區的歌舞藝術已達到了相當的水平。
較早記述白族霸王鞭舞的是清咸豐年間大理詩人段位寫的《繞三靈竹枝詞》,其中對白族霸王鞭和「八角鼓」敘述得頗為詳盡。說明在清代霸王鞭即已流行大理地區。
白族霸王鞭有各種套路,打法名目繁多,計有百種。除大理繞三靈中的霸王鞭外,洱源縣的鬧春王正月與田家樂中的霸王鞭,以及劍川的石龍霸王鞭、雲龍霸王鞭和賓川霸王鞭都各具特色。
在繞三靈中,跟霸王鞭聯袂而舞的還有八角鼓與「雙飛燕」兩種舞蹈。繞三靈只在大理古城附近進行,因而這兩種舞蹈也只流傳在洱海周圍。
「哩格高」與「打呀撒塞」,白族又叫「打歌」。它產生的時代,目前無可靠的資料可稽,從歌舞的內容和藝術特點看,可能與白族先民的游牧、狩獵生活有關。如洱源西山的哩格高,是唱、走、舞融為一體,以唱為主,動作緩慢抒情。劍川東山的打呀撒塞,動作簡單古樸。更多地保留了白族原始歌舞的特徵。
龍獅舞也是古老的白族民間舞蹈。白族地區古代湖澤遍布,不僅龍的神話傳說特別多,且樓堂亭閣多有龍的雕刻。今大理市,尚有「龍首關」、「龍尾關」和「黑龍橋」等地名。白族的龍舞從造型到表演,都有獨到的特點。如劍川白族求雨時的「龍舞」是用柳枝紮成。大理白族的龍舞,龍頭、龍身和龍尾互不銜接,舞起來大幅度的轉動比較自如,遠看卻有有渾然一體之感。清《大理縣志》載:「元夕,家家燃燈,亦有魚龍走馬及鰲山諸戲……遊人歌舞達旦。」可見龍舞在大理清代就很盛行。白族地區的獅舞由來已久。

閱讀全文

與聖樂美傢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洗衣機脫水桶皮碗維修視頻 瀏覽:269
萊岸傢具 瀏覽:211
蘋果7指紋壞了維修多少錢 瀏覽:971
水楊木傢具 瀏覽:77
delsey售後維修地點 瀏覽:89
蘋果手機翻新怎麼辦理 瀏覽:432
東成電錘不沖擊的維修視頻 瀏覽:992
海棠實木傢具4門多少錢 瀏覽:876
上海買家電哪裡買 瀏覽:16
哪些地圖可以搜到商家電話號碼 瀏覽:239
太太樂晾衣架維修電話 瀏覽:577
超高速電路 瀏覽:502
武漢神州熱水器維修點 瀏覽:382
不清除底漿怎麼翻新地板磚 瀏覽:691
怎麼檢測海淘硬碟是否翻新 瀏覽:782
繳納維修基金給什麼證明 瀏覽:966
全房電路改造 瀏覽:984
電子電路識圖完全掌握 瀏覽:831
皮行李箱怎麼翻新 瀏覽:763
電腦維修一般維修什麼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