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國家居民健康卡

國家居民健康卡

發布時間:2021-10-24 05:38:41

1. 居民健康卡有什麼用

用途:主要用於居民在醫療衛生服務活動中身份識別、基礎健康信息存儲、跨地區和跨機構就醫、費用結算和金融服務等應用。

是實現居民與醫療機構之間、醫療機構相互之間、醫療機構與社會公共服務等相關部門之間信息互通共享的紐帶和關鍵。

居民健康卡:是國家衛生信息化「3521工程」框架提出的基於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三級信息平台,實現醫療衛生服務跨系統、跨機構。

跨地域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所必須依賴的個人信息基礎載體,是計算機可識別的CPU卡。居民健康卡將集社保卡、新農合一卡通、醫療機構就診卡於一身,記錄一個人從生到死的所有醫療信息。

(1)國家居民健康卡擴展閱讀:

居民健康卡2020年前實現全國「一卡通」:

1、國家衛生計生委和中醫葯管理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全面統籌建設以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資料庫為基礎,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

葯品管理、綜合管理六大業務應用為重點,國家、省、地市和縣四級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為樞紐,居民健康卡為載體的人口健康信息化工程。

2、至「十二五」末,我國將基本實現各級各類衛生計生機構的信息網路安全互聯;以區域為重點完成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資料庫建設,實現試點地區互聯互通;

構建四級信息平台,實現六大業務應用,基本覆蓋80%的省份、70%的地市以及50%的縣區,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地區全覆蓋;在試點地區普及應用居民健康卡。

2020年前,全面建成互聯互通的四級信息平台,實現六大業務應用、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最終,全面建成全行業實用、共享、安全的人口健康信息網路,方便群眾獲得優質醫療衛生服務。

2. 居民健康卡怎麼辦理

居民健康卡的辦理:

1、憑本人二代或三代身份證原件,在居民健康卡發卡區縣衛生局指定的聯網機構均可申請辦理。

2、未滿十六歲的申請人須有法定監護人持雙方有效的身份證原件、申請人照片、戶口簿或其他有效的關系證明辦理。具體申領流程請登錄各區縣的衛生局網站查詢。

3、申報後的居民個人信息,經衛生局注冊管理中心及金融部門最終審核後,由衛生局注冊管理中心統一安排進行居民健康卡的製作。

4、居民健康卡製作完成後,由郵儲銀行統一組織發放,或者到銀行網點領取。

(2)國家居民健康卡擴展閱讀:

用途

主要用於居民在醫療衛生服務活動中身份識別、基礎健康信息存儲、跨地區和跨機構就醫、費用結算和金融服務等應用。是實現居民與醫療機構之間、醫療機構相互之間、醫療機構與社會公共服務等相關部門之間信息互通共享的紐帶和關鍵。

意義

居民健康卡建設是推進深化醫改、優化服務流程、改善就醫環境、實現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協同,方便群眾就醫的重大民生工程。

2011年11月4日,陳竺部長主持召開《居民健康卡管理辦法》討論,指示重點推進省級試點工作,並幫助河南率先實施居民健康卡試點。

在國家級新農合信息平台試點工作中,將河南省新農合信息平台與國家級新農合信息平台互聯,為實現跨省及時結報探索經驗。

2011年11月7日,部信息中心組織試點單位現場參觀模擬環境,通報居民卡測試中心工作開展情況。

並要求河南省布置完成省級新農合跨區直補在模擬環境中的接入工作,准備製作居民健康卡新聞發布視頻片,河南參加人員:周勇、陳益洲、馬飛、任斌。

居民健康卡,就是結合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設任務和要求,在本地開展居民健康卡建設試點;確保居民健康卡在衛生領域的通用及開放性。

在保持主要功能、標准規范、密鑰體系、管理主體都不變的前提下,鼓勵與市民卡、金融卡等其他公共服務卡多卡合一,促進一卡多能,方便實用。

各地衛生廳(局)的「一把手」要充分認識衛生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把衛生信息化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衛生部在統籌協調、制定政策規范、分配密碼號段以及加強綜合管理方面的責任,明確以省為單位加強屬地管理。

確保有效組織實施的責任,明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同步開展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設、發放居民健康卡、確保有效使用的責任。

落實衛生信息化工作任務,要抓好區域規劃,注意整合現有資源,發揮各種社會力量在資金、人力資源、信息化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和作用,建立多渠道投入的機制。

要抓好衛生信息化隊伍建設,完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重點培養有醫學、信息學雙重背景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懂技術及應用的實用型人才。

3. 居民健康卡是干什麼的

居民健康卡,是國家衛生信息化「3521工程」框架提出的基於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三級信息平台,實現醫療衛生服務跨系統、跨機構、跨地域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所必須依賴的個人信息基礎載體,是計算機可識別的CPU卡。

居民健康卡主要用於居民在醫療衛生服務活動中身份識別、基礎健康信息存儲、跨地區和跨機構就醫、費用結算和金融服務等應用。是實現居民與醫療機構之間、醫療機構相互之間、醫療機構與社會公共服務等相關部門之間信息互通共享的紐帶和關鍵。

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舉措

衛生部在統籌協調、制定政策規范、分配密碼號段以及加強綜合管理方面的責任,明確以省為單位加強屬地管理、確保有效組織實施的責任,明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同步開展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設、發放居民健康卡、確保有效使用的責任。

落實衛生信息化工作任務,要抓好區域規劃,注意整合現有資源,發揮各種社會力量在資金、人力資源、信息化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和作用,建立多渠道投入的機制;

要抓好衛生信息化隊伍建設,完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重點培養有醫學、信息學雙重背景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懂技術及應用的實用型人才。

4. 電子居民健康卡是什麼

電子健康卡即居民電子健康卡。居民電子健康卡是國家衛生健康委為我國城鄉居民設計的全國統一標準的就診服務卡,記錄居民身份信息、健康檔案信息、醫院就診信息等。主要用於居民在醫療衛生服務活動中身份識別、基礎健康信息存儲、跨地區和跨機構就醫、費用結算和金融服務等應用。是實現居民與醫療機構之間、醫療機構相互之間、醫療機構與社會公共服務等相關部門之間信息互通共享的紐帶和關鍵。


電子健康卡和醫院就診卡的區別是:電子健康卡是一人一卡,一卡通用,記錄每個人在不同地區、不同醫院所有醫療信息;醫院就診卡是一院一卡,互不通用,只限發卡醫院使用。居民健康卡,是國家衛生信息化「3521工程」框架提出的基於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三級信息平台,實現醫療衛生服務跨系統、跨機構、跨地域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所必須依賴的個人信息基礎載體,是計算機可識別的CPU卡。
居民電子健康卡是國家衛生健康委為我國城鄉居民設計的全國統一標準的就診服務卡,記錄居民身份信息、健康檔案信息、醫院就診信息等。
電子健康卡和醫院就診卡的區別是:電子健康卡是一人一卡,一卡通用,記錄每個人在不同地區、不同醫院所有醫療信息;醫院就診卡是一院一卡,互不通用,只限發卡醫院使用。
電子健康碼在目前可以全區通用,將來可以全國通用。當前,呼和浩特要力爭今年實現70%以上居民擁有電子健康碼,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實現掃碼看病。針對老人等用手機不太方便的人群,就醫時可以在人工窗口列印電子健康碼,並貼病歷本上,就醫時出示電子健康碼即可。列印出的健康碼遺失,可以在全區任何一個醫療機構,出示身份證,列印電子健康卡碼。
據介紹,電子健康碼包括靜態二維碼和動態二維碼。使用靜態二維碼時要輸入配合密碼或簡訊驗證碼等。使用動態二維碼時要每次使用前生成

5. 居民健康卡和社保卡有什麼區別

一、發行方式不同:

1、居民健康卡:

是國家衛生信息化「3521工程」框架提出的基於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三級信息平台,實現醫療衛生服務跨系統、跨機構、跨地域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所必須依賴的個人信息基礎載體,是計算機可識別的CPU卡。

2、社保卡:

社保卡由各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面向社會發行,用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項業務領域的集成電路(IC)卡。

二、作用不同:

1、居民健康卡:

主要用於居民在醫療衛生服務活動中身份識別、基礎健康信息存儲、跨地區和跨機構就醫、費用結算和金融服務等應用。

2、社保卡:

持卡人不僅可以憑卡就醫進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實時結算,還可以辦理養老保險事務;辦理求職登記和失業登記手續;申領失業保險金;申請參加就業培訓;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和申領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在網上辦理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等。

(5)國家居民健康卡擴展閱讀

居民健康卡建設是推進深化醫改、優化服務流程、改善就醫環境、實現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協同,方便群眾就醫的重大民生工程。

社會保障卡從持卡人類型來看,可以分為兩類,即:面向城鎮從業人員、失業人員和離退休人員發放的稱為社會保障(個人)卡,面向用人單位發放的稱為社會保障(用人單位)卡。

我國勞動保障部有關卡規劃和規范的重點為社會保障(個人)卡,各地區實際發放的也多集中於個人卡,所以我們所說的社會保障卡,就是指社會保障(個人)卡。

6. 居民健康卡是什麼 有什麼用

居民健康卡,是國家衛生信息化「3521工程」框架提出的基於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三級信息平台,實現醫療衛生服務跨系統、跨機構、跨地域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所必須依賴的個人信息基礎載體,是計算機可識別的CPU卡。

居民健康卡主要用於居民在醫療衛生服務活動中身份識別、基礎健康信息存儲、跨地區和跨機構就醫、費用結算和金融服務等應用。是實現居民與醫療機構之間、醫療機構相互之間、醫療機構與社會公共服務等相關部門之間信息互通共享的紐帶和關鍵。

(6)國家居民健康卡擴展閱讀:

衛生部在統籌協調、制定政策規范、分配密碼號段以及加強綜合管理方面的責任,明確以省為單位加強屬地管理、確保有效組織實施的責任,明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同步開展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設、發放居民健康卡、確保有效使用的責任。

落實衛生信息化工作任務,要抓好區域規劃,注意整合現有資源,發揮各種社會力量在資金、人力資源、信息化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和作用,建立多渠道投入的機制;要抓好衛生信息化隊伍建設,完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重點培養有醫學、信息學雙重背景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懂技術及應用的實用型人才。

7. 什麼是居民健康卡

居民健康卡(銀行聯名卡)由中國銀行與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簡稱「衛計委」)聯合發行,具有居民身份識別、全國醫院通用就診、存儲個人基本健康信息、承載電子病歷、新農合資金結算等醫療衛生功能,以及銀行儲蓄卡功能。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8. 居民健康卡是什麼卡

居民健康卡是經衛生部授權並遵循衛生部相關規定和技術規范,由江蘇省衛生廳與中國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合作發行。

用於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跨地區機構就醫、享受公共衛生、健康保健服務等過程中識別個人身份,存儲個人基本健康信息,調閱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醫療機構電子病歷和診療信息,進行費用結算的電子信息卡,同時具有農業銀行金穗借記卡存取現金、轉賬結算、消費、投資理財、繳費、代收代付等金融功能。

居民健康卡簡介:

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曾表示,我國要力爭到2020年實現每個家庭擁有一名合格的家庭醫生,每個居民擁有一份動態管理的電子健康檔案和一張服務功能完善的健康卡。

2019年1月26日,吉林政府推行統一標準的健康「身份證」。

居民健康卡將集社保卡、新農合一卡通、醫療機構就診卡於一身,記錄一個人從生到死的所有醫療信息。

9. 居民健康卡是什麼 有什麼用

用途:主要用於居民在醫療衛生服務活動中身份識別、基礎健康信息存儲、跨地區和跨機構就醫、費用結算和金融服務等應用。
是實現居民與醫療機構之間、醫療機構相互之間、醫療機構與社會公共服務等相關部門之間信息互通共享的紐帶和關鍵。
居民健康卡:是國家衛生信息化「3521工程」框架提出的基於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三級信息平台,實現醫療衛生服務跨系統、跨機構。
跨地域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所必須依賴的個人信息基礎載體,是計算機可識別的CPU卡。居民健康卡將集社保卡、新農合一卡通、醫療機構就診卡於一身,記錄一個人從生到死的所有醫療信息。

閱讀全文

與國家居民健康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舊衣服怎麼翻新簡單又漂亮 瀏覽:190
irf3205逆變器電路圖 瀏覽:279
浴室怎麼做防水做多高 瀏覽:623
西安格力空調售後維修部 瀏覽:672
福州科沃斯售後維修 瀏覽:959
東莞樂華傢具 瀏覽:979
有什麼日常傢具是美國發明的 瀏覽:935
公牛開關評測新浪家居 瀏覽:827
車衣保修卡 瀏覽:189
消防水泵加的什麼油 瀏覽:335
電子產品保修卡 瀏覽:64
水泵維修需要什麼工種 瀏覽:335
cl防水卷材是什麼 瀏覽:268
牆上翻新怎麼弄 瀏覽:268
錘子天津維修點 瀏覽:795
如何做防水小包 瀏覽:538
這些傢具怎麼形成的 瀏覽:221
米兔電話保修多久 瀏覽:676
導航保修幾年 瀏覽:83
車間舊環氧地坪地面怎麼翻新 瀏覽: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