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抽象派的抽象繪畫
定義「抽象繪畫」(AbstractPainting),是泛指二十世紀想脫離「模仿自然」的繪畫風格而言,包含多種流派,並非某一個派別的名稱:它的形成是經過長期持續演進而來的。但無論其派別如何,其共同的特質都在於嘗試打破繪畫必須模仿自然的傳統觀念。1930年代和二次大戰以後,由抽象觀念衍生的各種形式,成為二十世紀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抽象繪畫是以直覺和想像力為創作的出發點,排斥任何具有象徵性、文學性、說明性的表現手法,僅將造形和色彩加以綜合、組織在畫面上。因此抽象繪畫呈現出來的純粹形色,有類似於音樂之處。
B. 抽象畫怎麼畫
抽象畫的基礎依然是寫實造型,不知道你看過畢加索著名的「牛」變形畫沒?
那幅畫畫的就是一頭寫實的牛演變到抽象的全過程
不要誤解!抽象不是亂畫,也不是無所知的亂整就是抽象畫,抽象一個物體需要更高的概括能力,審美認知,抽象也是有規律有方法的,更加是有根據的。
看不懂大師的畫沒關系,因為你理解繪畫可能沒到那一層,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懂,但是仍舊有少數人是清楚地,理解的,所以大師們能受到後來人們的推崇。
至於現代繪畫藝術,我只能說,有一部分是做作的,刻意的,浮泛的,國內尤其多。這些並非真正的藝術,僅僅是一種商業運作下的產物。
而真的那部分現代藝術,也許你覺得內容很怪,畫面你也看不懂,但是,那些作品是不能僅僅單一的從作品本身來看待的,作者所表達的,是他對一個時代的理解,是他所理解的藝術哲學的體現(呃,我覺得我說這個你也不明白)
不過我希望你至少知道,你問的這個問題,抽象畫,不等於亂畫,抽象畫是有根據的概括,提煉和對對象進行主觀的藝術加工
C. 印象畫與抽象畫的區別
在印象派畫家眼中,世界是由帶顏色的光與影組成的,所以他們畫筆下就是一點點一塊塊一坨坨一片片的流動的光影色彩。代表人物莫奈、梵高、德加等等等等。
在抽象派畫家眼中,世界是由粗暴乾脆利落的線條或幾何圖形組成純粹顏色,所以他們筆下有時出現七巧板似的整齊有節奏感的幾何圖案,有時又像瞎拼的鏡子碎片,或是滴入水中的墨汁所形成的隨機造型。代表人物有蒙德里安、畢加索、羅斯科、馬瑟韋爾等等等等。
D. 如何欣賞抽象畫作
可以從以下幾個點去分析這幅畫的情緒傾向:
構圖:
1、水平式(安定有力感)
2、垂直式(嚴肅端莊)
3、S形(優雅有變化)
4、三角形(正三角較空,銳角刺激)
5、長方形(人工化有較強和諧感)
6、圓形(飽和有張力)
7、輻射(有縱深感)
8、中心式(主體明確,效果強烈)
9、漸次式(有韻律感)
10、散點式(有受邊框約束,自由可向外發展)
光影對比:
光影又分很多不同的布光方式,這里簡單說下光影形成的對比;例如:
明暗對比弱(曖昧,柔軟)
強光暗影(視覺沖擊,堅實,宏偉)
色彩屬性:
暖色調(溫暖,溫馨,飽滿,張揚,激動,暴躁,熱烈奔放)
冷色調(涼爽,憂郁,安靜、開闊、通透)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E. 什麼是抽象畫
抽像畫就是與自然物像極少或完全沒有相近之處,而又具強烈的形式構成面貌的繪畫。但在一些人看來,抽像是一種不美觀的事物。其實這種觀點很片面,是不正確的理解。抽象藝術一般被理解為一種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藝術,反而透過形狀和顏色以主觀方式來表達。20世紀初期,抽象藝術主要是指表達自然世界的藝術,譬如立體主義和未來派藝術。雖然奪取某事它不變的內在質量而不是由仿效它的外在表現。抽象派被定義為沒有比喻現實參考的藝術。更廣闊的定義是以簡化但又可以保留原始自然的方式來描述真實題材。Joan Miro的抽像畫是這個更寬的定義一個好例子。
抽象藝術,特別是由抽象繪畫是現代藝術中一個非常突出的現象,他完全打破了藝術原來強調主題寫實再現的局限,把藝術基本要素,進行抽象的組合,創造出抽象的形式,因而突破了藝術必須具有可以辨認形象的籓籬,開創了藝術新的發展天地。
抽像一詞的本義是指人在認識思維活動中對事物表象因素的舍棄和對本質因素的抽取。應用於美術領域,便有了抽象性藝術、抽象主義、抽象派等概念。
一般意義上說,抽象藝術是西方現代美術中特定的美術思潮和流派概念(可見,這一概念並不涵蓋傳統美術中具有「抽象因素」、「抽象手法」和「抽像樣式」的美術) 。在實際運用中,抽象性藝術的含義較寬泛,可以和具象藝術相對,概指西方現代藝術中各種具有抽象特性的藝術現象。而抽象主義和抽象派的含義較為狹義,特指抽象主義思潮及其流派。從整體上看,20世紀的現代抽象藝術是對西方模擬自然美術傳統的反叛。它反對客觀地描繪自然物象,主張抽象分析和抽象表現。寬泛地說,現代抽象藝術包含兩大類型:第一類是從自然物像出發的抽象,形成與自然物象保持有一定聯系的抽象藝術形象;第二類是不以自然物象為基礎的抽象,創作純粹的形式構成。狹義的抽象藝術,即抽象主義思潮和流派則表現為第二種類型。它否定描繪具體物象,也不以自然物象為基礎,僅以基本的繪畫語言和形式因素創作純粹的抽象繪畫,藉以表達某種情緒、意念等精神內容或美感體驗。
概括地說,抽像畫就是與自然物像極少或完全沒有相近之處,而又具強烈的形式構成面貌的繪畫。
F. 世界十大抽象派畫家
抽象派是興起於二十世紀的一種繪畫風格,泛指想脫離模仿自然的繪畫風格而言,包含多種流派,並非某一個派別的名稱:它的形成是經過長期持續演進而來的。但無論其派別如何,其共同的特質都在於嘗試打破繪畫必須模仿自然的傳統觀念。
抽象作風是打破繪畫必須模仿自然的傳統觀念,1930年代和二次大戰以後,由抽象觀念衍生的各種形式,成為二十世紀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庫波卡(F.Kupka1871~1957),捷克畫家。運用色彩理論和音樂式和諧造成獨特的幾何風格,例如《繪圖構成主題二》(1911~12,華盛頓國家畫廊)、《垂直線語系習作》(1911)。
克利(P.Klee,1879~1940),瑞士畫家。運用色彩調和及抽象的手法,創作了許多含有哲理性和富稚拙趣味的作品,例如:《金魚》(1925,油彩加水彩,紙裱在卡紙板上,48.5×68.5cm,漢堡美術館)、《幹道與支道》(1929,油畫,布,83×76cm,科隆,里伯爾茲美術館)、《死與火》(1940,油畫,83×67cm,科隆,里伯爾茲美術館)
G. 抽象畫是怎麼畫的
一堆胡說八道的,
抽象畫的基礎依然是寫實造型,不知道你看過畢加索著名的「牛」變形畫沒?
那幅畫畫的就是一頭寫實的牛演變到抽象的全過程
不要誤解!抽象不是亂畫,也不是無所知的亂整就是抽象畫,抽象一個物體需要更高的概括能力,審美認知,抽象也是有規律有方法的,更加是有根據的。
看不懂大師的畫沒關系,因為你理解繪畫可能沒到那一層,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懂,但是仍舊有少數人是清楚地,理解的,所以大師們能受到後來人們的推崇。
至於現代繪畫藝術,我只能說,有一部分是做作的,刻意的,浮泛的,國內尤其多。這些並非真正的藝術,僅僅是一種商業運作下的產物。
而真的那部分現代藝術,也許你覺得內容很怪,畫面你也看不懂,但是,那些作品是不能僅僅單一的從作品本身來看待的,作者所表達的,是他對一個時代的理解,是他所理解的藝術哲學的體現(呃,我覺得我說這個你也不明白)
不過我希望你至少知道,你問的這個問題,抽象畫,不等於亂畫,抽象畫是有根據的概括,提煉和對對象進行主觀的藝術加工
請不要像樓上幾位那樣誤解了.....
H. 抽象畫怎麼畫
抽象作品的製作與審美過程是嚴肅的。看似「胡鬧」的作畫過程卻有著極為嚴格的構成原理和非常傳統的技術法則。它講究構思的巧妙、新穎,力求符號化的形與色在畫面中的視覺平衡,注重造型的對比、呼應和內在的整體性,強調畫面的節奏和韻律,探索形、色、線、肌理的豐富內涵。
抽象畫的描繪與製作,除油畫顏料外,還使用油漆、塗料等多種顏料。為獲得觸摸感,常附加實物拼貼
抽象畫是針對有具象內容的繪畫作品而言的。抽象畫強調畫面的點、線、面、色彩、筆觸、肌理等純繪畫語言的構成,具有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隱喻和內涵。它是作者與觀賞者之間心靈的對話和情感的交流,同時又是作者智慧的體現。
抽象藝術的先驅者之一康定斯基,是感情抽象畫派的創始人。他主張以色彩、線條、形狀作為表現思想和喚起感情的主要手段,否定了繪畫的客觀形象和具體內容。但在他的《小小的樂趣》等作品中,色彩與線條實際上都表達和服從於一個富有高能量的帶啟示錄色彩的形象。「抽象」和「無意識」派的大師米羅也沒有完全拋開與客體相聯系的形象,如《人投鳥一石子》這幅畫中的人物是「一個長著獨眼和大腳的變態生物體」。幾何抽象畫的偉大倡導者蒙德里安,將繪畫語言限制在最基本的直線、直角、三原色以及黑、白、灰之內,完全摒棄了客觀物體的形式和內容,從而表現出一種純粹的抽象。
抽象畫法的手段是無限的,藝術家可盡情發揮和創新。波洛克拋開傳統的繪畫工具,將顏料滴、灑、潑,甚至甩向鋪在地上的畫布,推出了具有革命性的繪畫技法——「滴流法」。《蝸牛》則直接採用有色紙拼貼。勞申伯格更是褻讀傳統,他以機智、嘲弄與諷刺的手段,將輪盤、布袋、電燈裝置等組裝進「繪畫」作品中。
I. 藝術畫 抽象畫 在哪買
像您說的,全是簡裝假的的確是很便宜 不過在內行或者明眼人看來感覺會很不好 那是非常粗製濫造的商品仿製畫 而這種東西是很容易買到的 去一些集貿市場小商品市場看看 就該會有
不過建議還是去畫廊轉轉 挑選一些小幅的(價格會低一些) 放在家裡 感覺肯定與前者不同
J. 世界十大抽象派畫家
有:康定斯基(W.Kandinsky,1866~1944俄羅斯畫家)、蒙德里安(P.Mondrian,1872~1944荷蘭畫家)、霍夫曼(Hans Hofmann,1880~1966年美國畫家)。
胡安·米羅(Joan Miró,1893~1983西班牙畫家)、羅伯特·馬瑟韋爾(Robert Motherwell,1915~1991美國畫家)。
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年,荷蘭籍美國畫家)、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美國畫家)。
趙無極(zhaowuji,1921~2013,中國籍法國畫家)、朱德群(zhudequn,1920~2014,中國籍法國畫家)、汪京元(wangjingyuan,1959年,中國畫家)。
1、胡安·米羅(Joan Miró,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是和畢加索、達利齊名的20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之一。
2、威廉·德·庫寧,簡稱德·庫寧,荷蘭籍美國畫家,抽象表現主義的靈魂人物之一,新行動畫派的大師之一。在他創作生涯中,人體成為其繪畫創作的主體,加以風景及書寫的符號來發展他的抽象世界。
3、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美國畫家,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大師,也被公認為是美國現代繪畫擺脫歐洲標准,在國際藝壇建立領導地位的第一功臣。
4、羅伯特·馬瑟韋爾(伯恩斯)(Robert Motherwell,1915-1991年),美國畫家。他以抽象表現主義繪畫以及有關現代藝術的論著而著名。
5、皮特·科內利斯·蒙德里安(英文: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蘭畫家,風格派運動幕後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對後世的建築、設計等影響很大。
蒙德里安是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以幾何圖形為繪畫的基本元素,與德士堡等創立了「風格派」,提倡自己的藝術「新造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