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明式傢具的三大特點有哪些
中國傢具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發展到明代開始形成獨特的風格。以明代硬木傢具為代版表的優質傢具,製作權年代延續到清初,被後人稱為明式傢具。明式傢具是中華民族傢具文化風格的代表,造型優美、選材考究、製作精細是明式傢具的三大特點。
② 明式傢具的主要特點
你好,明式傢具是非常有特點的,那就是大氣,簡練,簡約。選材大多使用黃花梨,器物端莊大氣。
③ 明式傢具對現代傢具的影響有哪些啊
明式傢具前承「楚式」傢具文化,後啟「漢式」,遠涉西歐,播傳甚泛。在因其能順應人類需求設計營構,故而但窺其形態,即已洞見其中的文化人性、心理與生活方式調和下的語意,這語意物化成的符號,攜著一種特有的情態和精神之光,穿越時空,給今人之啟示良多。
符號形態與生活觀
明式傢具,秉承了自夏、商、周、戰國、漢唐以來造器情愫和形態範式的雛型;其情結順應明王朝建立以來較為開明、平緩的社會形態和生活方式,一改「楚式」矮足造型的功能與審美,擴展至「漢式」高足造型。其桌、幾、凳、床、櫥、案等均完成了人類追求平和、自由的生存觀,使人際關系滲入內涵的語意中。最終,致使明式傢具以極其考究的硬木造器,呈出凝重、簡約、精巧、端莊之風格著稱於世。應說,明式傢具證明了設計反映著時代風尚的本質與精神,以及生存方式源頭既有的動力。
符號元素的內涵與外延
符號元素通常以設計物的本體元素而言,拆散各構件,其並無實際功能意義,僅釋放審美的元點光芒,若將其組合到椅子中,方可盡顯語意的形式外延與內涵,並具有多維自由的創造空間。明式傢具,究其形式的外延而言:它以人的行為「坐」的方式(正襟危坐)為出發點,即功能形態基本固定並加以拓展:如五開光鼓凳、太師椅、圈椅、扶手椅、箱櫃、八步床、架子床等,並輔以方、園造形元素的聯合。以此滿足人們「坐」的多樣經驗之需求,可謂「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的造器品格。體味明式傢具內涵:自由、豐富、象徵、隱喻等,是其主要形象意念,並藉此使其極大地提升了內在品味,強化了符號形態的鮮明與完美。如二出頭、四齣頭官帽椅、木梳子椅、帶結扶手椅等(見圖二)。那麼,為什麼要這樣去象徵或隱喻呢?其重要的因素是滿足人們追求福貴、權力、美好希冀,或團圓、喜慶、崇高的境界,並巧妙融進特定歷史、傳統和社會的倫理觀、價值觀和生活觀。亦正因如此,幾、桌、凳抑或一把椅子,被提升了內涵與設計文化的品質,遂竟使其超越傢具其表,傳遞非物質氣象。這一切,與現代設計符號學探索和追求的文化與人性的至高境界不謀而和。無怪乎,明式傢具對西方新藝術、現代主義乃至後現代思潮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引出的可塑空間
明式傢具的成果雖然完美無缺,對後人啟示良多,但畢竟是先人在特定時代創造的歷史產物。今天觀其形態語意的價值,應當不止於欣賞,更在於我們運用西方現代藝術與設計思潮及觀念的優秀成果加以再造,則是非常必要和可為的。如解構主義的打散、重構、錯位、傾斜、扭曲形式;後現代思潮中運用的反文脈、自律、諷喻、性感、調侃、幽默、流行、波普、批判理念;有機抽象現代主義的熱情與暢想等,均可以使我們將明式傢具加以引伸、重組和再造,化為新形態。當然,研究方法應以人為本,以和諧自然為前題,這將促使我們更加切實有效地創造出無限地空間天地。
結語:明式傢具文化的積淀,已成一個時代的象徵物,一個物質的靈魂。雖然已是永恆的經典,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感受到可資再造的空間。這樣做之必要,乃緣於我們民族的文脈與情結;這樣做,是因為我們需要創造設計獨特又兼具內涵的民族產品來滿足時代的召喚。明式傢具,囿於中國象徵設計文化的傳統,它可散射的空間外延形式與內涵依然廣闊和豐厚。◇
④ 明式傢具的魅力
明式傢具,特徵鮮明,魅力無窮,體現在以下幾點:
1、文人參與設計,極具意匠美。明式傢具的設計者大多是文化氣息甚濃的文人雅士,由他們設計出傢具圖樣後,再交由出色的木工製作而成。在傢具設計之時,設計者往往會將自己的奇思妙想融於設計之中,使傢具的造型優美、穩重、簡朴,各組件的比例講求實用與審美的一致,裝飾講究少而精,淡而雅。明式傢具,乍看之下,一般感覺毫不起眼,但細品之下,卻散發出獨特的魅力,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欣賞、推敲。明式傢具好比一杯好茶,入口味淡,再三品嘗則回味無窮。所以,有設計師甚至認為,明式傢具是用來觀賞而不是用來使用的。
2、選料考究流露天然之美。明式傢具在造型上,講求物盡其用沒有多餘的東西,簡潔到不能再簡潔了,強調傢具形體線條優美、明快、清新。通體輪廓講求方中有圓、圓中有方,整體線條一氣呵成,在細微處有適宜的曲折變化。明式傢具注重委婉含蓄,干凈簡朴之曲線,若有若無、若虛若實,給人留下廣闊的想像空間,體現了虛無空靈的禪意。明式傢具在選材時追求天然美,凡紋理清晰、美觀的「美材」,總是被放在傢具的顯著部位,並常呈對稱狀,巧妙地運用木材天生的色澤和紋理之美,而不做過多的雕琢,在不影響整體效果的前提下,只在局部作小面積的雕飾,這與現代人返璞歸真的審美時尚是完全契合的。
3、結構簡單、合理,連接牢固,極具工巧美。明式傢具的結構源於建築學的梁架結構,橫者為梁,豎者為架,結構嚴謹,用材合理,絕無多餘與浪費,各部件間採用榫卯連接,膠粘輔助牢固,顯示出高超的製作工藝。
⑤ 明清傢具鑒賞與研究的介紹
本書匯集復了作者自1988年以來發表的十制篇論文,其中六篇曾以英文在海外書刊上發表,中文稿在本書中為首次發表。這些論文涵蓋了明式傢具評價和鑒賞,清代宮廷傢具的起源、製作和傢具修復,木工工具等方面內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書中收錄明清傢具實物照片、效果圖、復原圖、線圖等共計280餘幅,並對原已發表的文章插圖做了較多的更換和增補。書後附錄的乾隆朝「活計檔」中關於傢具製作的條目,為研究清代傢具提供了珍貴的文獻資料。
⑥ 什麼是明式傢具 明式傢具的優點
看到明式傢具,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想法是不是明代傢具?我們都會將明式傢具誤以為明代傢具,其實,這兩者是有很明顯的差異的,根本不是同一個概念,明式傢具有著自己的風格和特點,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是明清傢具?
一、明式傢具—什麼是明式傢具
明式傢具是獨具特色的漢族傳統傢具。指自明代中葉以來,能工巧匠用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等製作的硬木傢具。雖然明式硬木傢具在全國很多地方都生產,但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地區漢族能工巧匠製作的傢具最得大家認可。因此,人們公認蘇式傢具是明式傢具的正宗,也稱它為「蘇州明式傢具」,簡稱「蘇式」。
造型優美,選材考究,製作精細是明式傢具的三大特點。中國傢具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發展到明代開始形成獨特格式,因而被後人稱為明式傢具。明式傢具是漢族傢具文化風格的代表,裝飾精微,雕飾精美,散發出漢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二、明清傢具的優點
1.功能合理
一件傢具的製造,首先要滿足人們生活中某種使用要求,適應使用要求確定結構,在此基礎上考慮盡量完美的造型式樣。使用功能是每一件傢具設計製作的基本控制因素。當然一件成熟的傢具,可能由於高超的設計和精到的製作,功能和形式達到完美的諧和,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被當作一件工藝品或文物而收藏,而鑒賞。但是最完美的傢具畢竟首先是生活實用器物而不是純工藝品,也就是說功能實用性是一切傢具的基本屬性,當然也應當是明式傢具的基本屬性。因此今天研究它們的時候,也應當以此作為評價其優劣的基本尺度。否則,離開了這一尺度,把它們作為單純的藝術品進行品評,可能流於空泛而令人不得要領。
2.注重人體尺度
明式傢具品類齊全,數量繁多,其中有粗細之分、文野之別。但是作為一個時代的傢具來加以考察,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非常注意使用功能。通過對傳世的大量實物的測量,可以看到,各種明式傢具的尺寸,用今天的設計眼光來看,不少也是很科學的。一些關鍵部位的尺寸,是根據人體尺度,經過認真推敲,仔細確定的。當人們使用這些傢具時,能感到舒適、愜意。明式傢具的這一突出成就,是我國傢具設計製作上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
3.造型優美
傢具作為社會物質文化的一部分,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經濟、文化綜合發民展的產物,反映著歷史特點與文化傳統。傢具的造型問題更是如此。
一件優秀的傢具之所以能被人們喜愛和欣賞,是由於它適用、結實以及由此表現出來的最恰當的形式,也就是說,是由於適用、經濟、美觀三者的統一。因此,我們在探討明式傢具造型問題時,不想孤立地就形式談形式,或賦與某件傢具以某種抽象的品評。外觀是內在目的的反映。我們希望把傢具的造型與功能尺寸、結構構造結合起來研討。
明式傢具的優美造型,表現為:美好的比例,變化中求統一,曲線富於彈性,雕飾繁簡相宜,金屬飾件的功能與裝飾效果的一致,髹飾的民族特色等。
⑦ 影響明式傢具的發展的幾點歷史原因
1、明初手工藝的繁榮對明式傢具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明代前期,從事手工業的藝人較前代有所增多,技藝亦高前代一籌。明代,總結各種工藝技術經驗的專門書籍逐漸增多。
明代黃成所編著的《裝飾錄》一書,全面論述了漆工藝的歷史及工藝、分類和特點等。這些工藝在明代漆傢具上都有所體現,是一部研究漆工歷史的重要著作,直到現在仍有重要的研究和借鑒價值。
木器傢具方面的專著當推《魯班經匠家鏡》一書。此書為明代北京提督工部御匠司司正午榮匯編,分建築和傢具兩部分,其中對傢具作了詳盡的分類。其他如選材,卯榫結構,傢具尺寸,裝飾花紋及線腳等都作了詳盡的規定和記述。《魯班經匠家鏡》一書是建築的營造法式和傢具製造的經驗總結。它的問世,對明代傢具的發展和形成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有關傢具方面的書籍還有明代文震享所編的《長物志》。書中對各類傢具一一作了具體分析和研究,對傢具的用材、製作、式樣分別給予優劣雅俗的評價。明代高濂編著的《遵生八箋》還把傢具製作和養生學結合起來,提出獨到的見解。這些書籍的出現指導了傢具形式的設計和製作生產工藝的提高,並豐富了傢具製作的理論體系。
2、海外貿易為明式傢具提供了物質條件
明代前期,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東南沿海手工業的繁榮,加上當時羅盤針的發明與使用,造船技術的不斷提高,氣象的觀測,地圖的繪制及航路的勘探,給海外貿易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國明代海外貿易主要是日本、呂宋、南洋各國和東南亞各國。
鄭和七次下西洋密切了中國同各國的關系,此後,各國亦相繼派使臣赴中國朝貢(即勘合貿易),所帶貨物中都有相當數量的木料。通過這些國家定期或不定期的貿易往來,大批優質木材源源不斷地進到中國。明式傢具的突出特點之一是它的材質優良。海外貿易的發展,為明式傢具的製作提供了充足的物質基礎。
3、住宅、園林的發展對傢具的影響
明代前期,由於農業和手工業的高度發展,商品經濟的繁榮,使得城市建設也得到很大的發展。官府和官僚地主,富商大賈競相建造豪華的府第、園林和住宅,以供他們享受。這些園林、住宅,裝修精麗,當時有不少文人、畫家直接參與設計和建造。其規模龐大,有的甚至多至千餘間。使得明朝政府不得不制定嚴格的住宅等級制度加以限制。規定一品二品廳堂五間九架,三品至五品廳堂五間七架,六品至九品廳堂三間七架等。不許在宅前後左右多佔地、構亭館、開池塘。
盡管如此,仍有不少達官、富商和大地主不遵守這些定製。為了滿足物質與精神上的享受,為了顯示其富有,役使大批奴僕,加上賓客來往之多,都需要大量房屋和活動場所,需要有不同用途的使用建築和觀賞建築,並根據不同的使用要求配備大批的與其相適應的傢具。這種趨勢,必然對傢具事業的發展起到相應的推動作用。
⑧ 明式傢具怎麼樣 有何特點
明式鐵梨木傢具的獨特風格在於用料粗而不笨,造型簡而不俗,充分展現了鐵梨木獨特的魅力。這種風格一目瞭然,只在鐵梨木傢具身上可以看到,紫檀、黃花梨等硬木都不可能出現。在充分了解了鐵梨木之後,工匠能夠將它的木質特點融入高超的工藝中,甚至達到了造型與做工的完美統一。很多鐵梨木傢具至今很難分清孰明敦清,原因出自鐵梨木傢具本身的古拙之風。 明代與清代的分界線是1644年,界限清晰;而傢具由明式演變至清式則是個漸變過程,誰也無法看清其輪廓線。鐵梨木傢具比其他木種的傢具似乎變化得更慢,抱住古拙的原則,輕易不做改變,使得鐵梨木傢具在入清以後很長一段時間保持舊制,有意無意地強調著自身風格。體會明清兩式傢具,細部非常重要,不可忽視。仔細觀察明式鐵梨木傢具,雖然古拙氣息濃重,但仍不可避免地泄露出清式符號,如羅漢床的裝飾手法等等,表明這些傢具都是清代以後生產的,樣式雖古,本質已流露出清人重裝飾的端倪。
⑨ 明式傢具怎麼樣
說實話,你這個款式很一般。用料也看不出來,不像是高檔木材。
我設計的都比這個好看!
⑩ 明式傢具對後世的影響
明代的明式傢具被認為是中國傳統傢具的代表和巔峰,經過長時期的爭論,學術界一致認為明式傢具不同於明代傢具.明式傢具是指明代至清代前期生產的,以黃花梨木、紫檀木、紅木、鐵力木等珍貴木材製作而成的實木傢具。
明清作為中國最具影響的傢具時代,不僅是我國傢具發展的鼎盛時期,也影響了中國室內裝飾的風格和特點,同時在世界文化傳統中佔有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