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衡陽買傢具哪裡性價比最高,款式最多
大富豪名傢具廣場
地址:石鼓區蒸湘北路電信局斜對面
在衡陽已經經營20年的老店了,是衡陽傢具界的泰斗級傢具商城!近20000平米的賣場,款式齊全,價格實惠,信譽非常好,質量有保障!
② 有誰了解過板材一線品牌排行榜不裝修買板材有哪些
板材最早是用來打造桌椅櫃子等木質家居產品,木工一般使用實木板進行加工,但是隨著傢具製造、產品加工和建築業的不斷發展,板材的原料也就不僅僅局限於木材了。這樣廣泛的定義和材料不斷的研新發展,可讓很多初次接觸這個行業的人犯了難了,但是想要了解板材的適用范圍,類比的好壞,首先就應該了解在板材行業有哪些環保一線板材品牌了!
1、香港雪寶板材是香港雪寶國際集團旗下的板材品牌,該企業是一家致力於裝飾板材的研發、生產、銷售的大型企業。香港雪寶板材,可謂是行業中的先驅,每年都會推出代表潮流的新超環保產品,秉承專業專注的經營理念,將歐美時尚家居潮流源源不斷融入中國市場,是引領中國裝飾板材發展的國際品牌之一。
2、中國百的寶集團木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人造板企業。
3、大王椰板材,憑借雄厚的實力加上先進的生產技術,推動中國建材行業發展,與知名的學府進行技術創新。
4、萬象板材是旺德府集團旗下的核心品牌,優質原生態的萬象產品是行業發展的新標桿,也是「木製品專家」專業形象的集中體現。
5、千年舟板材倡導綠色環保的建築材料,以各類板材作為主流,在華東市場佔比不小,品牌在日益成熟。
6、莫干山板材有多層板,集成板,細木工板,中纖板等。成功研發出環保型裝飾貼面膠合板,率先通過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
7、金玉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環保細木工板、膠合板、裝飾面板、白乳膠、油漆為主導產品,以石膏板、五金、木線等為輔產品的集科研、生產、營銷、服務於一體的現代化裝飾建材企業。
8、福湘,福湘人始終高擎生態與品質兩面大旗,堅持"關懷到人,用心到家"的核心理念,以推進裝飾建材行業綠色進程為己任,致力於打造中國生態家第一品牌,為消費者提供真正的綠色環保產品,營造自然生態的家居樂園。
9、家湘美,作為湖南省林業產業省級龍頭企業,家湘美歷年被消費者委員會評定為「消費者信得過品牌」。
10、千山木業,始建於1998年6月,是板材生產基地臨沂市的行業龍頭企業,至今已有20年的發展歷史。
③ 南昌最大的傢具公司是哪家公司
南昌傢具公司最好的是南昌睿迪傢具!!他們公司的傢具有很多種分專類!! 現代的古屬典的婉約的豪放的各類傢具我們都可以加工製作,只有您想不到的花樣,沒有我們做不出的高貴,您可以自己設計自己想要的傢具式樣我們可以誠信為您打造,專屬於您的溫馨雅緻!!
古典硬木傢具泰斗王世襄老先生曾對紅木傢具的分類有明確的界定。硬木傢具分為五屬八類。即紫檀屬的樹種:紫檀、黃花梨;崖豆屬的樹種:雞翅木;鐵力屬的樹種:鐵力木;柿屬的樹種:烏木、條紋烏木;黃檀屬的樹種:紅木(紅酸枝木、黑酸枝木)。
④ 廣州市至盛冠美傢具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廣州市至盛冠美傢具有限公司簡介
冠美傢具集團創立於1993年,是一家以專 業生產銷售高端傢具產品為主,涉足國際貿易投資、房地產開發等領域的大型綜合性現代化企業集團。
冠美是集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全球銷售與售後服務於一體的中國最具規模的傢具生產和出口的企業集團,分別在廣州、佛山建有具國際製造水平的專業化生產基地,是大中華地區唯一擁有兩個超大規模生產基地的傢具集團企業,其中120,000平方米位於廣州番禺(中國大陸總部),205,000平方米位於廣東佛山,總佔地面積達325,000㎡,總建築面積逾500,000㎡,員工達2000餘人,年生產能力逾10億元人民幣。
冠美傢具集團發展至今,先後獲得了「廣東省名牌產品」、「中國市場傢具行業十大知名品牌」、「中國傢具協會常務理事單位」等諸多榮譽、稱號。冠美參與起草辦公傢具屏風國家標准制定,憑借多年來對品質的鑄造,先後獲得: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CAT品質驗證、CQC質量環保產品認證、美國BIFMA辦公傢具標准測試認證,冠美也因此成為多個國內外知名院校的定點合作機構和實驗基地。
冠美先後在德國、義大利、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設立了海外辦事機構和研發合作中心,與國際著名傢具泰斗德國WELLE、丹麥DANERKA公司展開了深度的跨國合作,先後取得了義大利皮革、美國貼皮、德國五金等材料供應商在戰略層面的技術配套支持,建立了具有自我知識產權的100多項國際國內技術專利的核心科技組群。
冠美傢具集團以完整的產品鏈覆蓋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深圳、成都、西安、武漢、杭州、哈爾濱等30多個區域中心、省會城市,形成了輻射全國的經銷、直銷網路和分銷機構。並通過與世界頂級銷售機構(GOOD START MANAGEMENT LTD.(BVI)的合作,促使冠美優質產品暢銷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列。
冠美傢具集團以強大的品牌優勢、完善的營銷體系、領先的設計科技、嚴謹的專業精神,成為全球商用空間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服務商。冠美先後被指定成為中國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指定供應商;2007年更被聯合國發展計劃署(UNDP)、國際勞工組織(ILO)、機構間采購服務辦公室(IAPSO)和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UNHCR)批准為采購供應商。
展望未來,冠美傢具集團將以更有魄力的矯健身姿去面臨著新世紀的發展機遇和市場風雲,我們懷著「指引全球和諧空間」的企業願景,以「唯冠者美」的品牌精神理念,時刻胸懷社會。以引航者的智慧和勇氣、不斷的創新、不斷的進取、不斷的超越、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冠美傢具帶來的和諧空間魅力!讓冠美創造的「未來和諧空間生活方式」風靡全球!
法定代表人:章愛軍
成立日期:2000-09-08
注冊資本:16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廣東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40113724847039G
經營狀態:在營(開業)企業
所屬行業:製造業
公司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英文名:Guangzhou Zhisheng Quama Furniture Co., Ltd.
人員規模:500-999人
企業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大石街會江村
經營范圍:木質傢具製造;金屬傢具製造;塑料傢具製造;其他傢具製造;傢具批發;傢具零售;技術進出口;貨物進出口(專營專控商品除外);
⑤ 東莞的名人!急急急!!!~~~
中國世界紀錄第一人:陳鏡開
陳鏡開,男,1935年12月1日出生於東莞市石龍,籍貫廣東省東莞市石龍鎮,漢族,中共黨員,1966年北京體育學院運動系畢業。現任亞洲舉重聯合會終身名譽主席。中國舉重協會主席(1979.3—1996.9),原廣東省體育運動委員會副主任(1973.9—1996.1),廣東省體育總會副主席,廣東省舉重協會主席。
陳鏡開是新中國體育開拓者,五十年代著名運動員。1956年6月7日在上海市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上海市聯隊與蘇聯舉重隊友誼賽,以133公斤的優異成績打破美國運動員C*溫奇保持的132.5公斤的最輕級挺舉世界紀錄,從而成為中國第一個打破體育運動世界紀錄的運動員。1956年11月11日在廣州參加中國奧運會代表團訪穗比賽,以最輕級挺舉133.5公斤和135公斤,連續兩次打破舉重世界紀錄。1956年11月29日在上海參加中國奧運會代表團訪滬比賽,以最輕級挺舉135.5公斤,第四次打破舉重世界紀錄。1957年8月6日在蘇聯莫斯科參加第3屆國際青年友誼運動會,以最輕級挺舉139.5公斤,第五次打破舉重世界紀錄。1958年9月26日在德國萊比錫參加社會主義國際第一屆友軍運動會,以最輕級挺舉140.5公斤,第六次打破舉重世界紀錄。1959年3月14日在蘇聯參加莫斯科杯國際舉重錦標賽,以次輕級挺舉148公斤,第七次打破舉重世界紀錄。1961年5月7日在太原參加全國舉重分區賽,以次輕級挺舉148.5公斤,第八次打破舉重世界紀錄。1963年4月20日在北京參加優秀運動員比賽,以次輕級挺舉151公斤,第九次打破舉重世界紀錄。1964年5月18日在上海參加全國舉重比賽,以次輕級挺舉151.5公斤,第十次打破舉重世界紀錄。
陳鏡開是中國首批獲得運動健將稱號,5次獲得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榮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兩次,記功一次,並被推選為第二,三,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受到毛主席六次接見。
為表彰陳鏡開為發展中國體育運動特別是舉重運動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和致力於奧林匹克運動的推廣,國際奧委會授予奧林匹克銀質勛章,這是中國運動員第一次獲此殊榮。此外,還榮獲國際舉重聯合會授予金質獎章和最高榮譽銅質獎牌。亞洲舉重聯合會授予金質獎牌和最高殊勛金質勛章。國際健美聯合會授予銀質勛章和金質勛章,被選為世界舉重名人館成員。獲中國舉重協會貢獻獎金獎。被評為建國40年傑出運動員,新中國體壇45英傑和「新中國體育50星」之一。
。。。
東莞文史泰斗:楊寶霖
楊寶霖,副教授,1936年12月生,廣東東莞人。廣東省東莞市東莞中學退休教師,全國特級教師,東莞市政協委員。1956年起在廣寧縣第四中學、東莞縣常平中學、東莞中學任教,1982年在華南農業大學任教兼農史研究。在文史、農史及考據學方面取得一定成績。近10年來在國內外發表古典詩詞辨析、歷史考據及農史等論文50餘篇。1990年被廣東省政府授予特級教師榮譽稱號。研究方向:文史;農史。
2005年1月,《虎門歷代詩選》編者之一、我市著名文史家楊寶霖先生獲得首屆「東莞市文學藝術玉蘭獎」大獎「東莞文化特別貢獻獎」。
楊寶霖先生數十年來致力於東莞的文史和民族民間文化搜集、整理和研究,成績卓越,著述等身,在莞邑及粵地久負盛名,在史學界也威望素著。楊寶霖先生特別鍾情虎門歷史文化的研究,他早期研究轟動學術界的三個課題:《我國引進番薯的最早之人和引種番薯的最早之地》、《我國最早的中英戰爭》和《虎門白沙是我國最早仿製佛郎機炮之地》都在虎門,近期他史海鉤沉,與鍾淦泉、鄧慕堯先後編輯出版了《虎門遺韻》和《虎門歷代詩選》。
木魚歌這些無形的遺產承載著我們民族一代代人的文化記憶,而這些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被忽視和忘卻。東莞文史泰斗、農林專家、東莞博物圖書館榮譽館長楊寶霖先生對東莞木魚書和木魚歌的歷史、內容、版本、語言特色有多方面的深入考察。木魚書《花箋記》分別用雅唱和俗唱兩種曲調演唱,而目前東莞能夠演唱木魚歌的,尤其是雅唱,楊寶霖先生可能是最後一個。
。。。
IT界著名人士:王志東
王志東
1967年生,廣東省東莞市人。
198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
1989年5月,特邀進入北京大學計算機技術研究所,研製「中文多窗口圖形支撐環境」。
1990年6月,轉入北大方正負責產品二次開發與新產品研製工作。
1991年6月,獨立研製並推出國內第一個實用化Windows中文環境--BDWin3.0。
1992年4月,創辦新天地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任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1993年12月,創辦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任總經理。
1997年,被評為北京市第三屆「科技之光」優秀企業家。
1998年12月,完成與美國華淵資訊網公司的合並,創建新浪網公司,任首席執行官。
2001年6月,離開新浪
2001年12月-今 創辦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任總經理。
王志東,東莞人,中國IT界著名人士。從1992年開始,王志東先後創辦了新天地信息技術研究所、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新浪網,是BDWin、中文之星、RichWin等著名中文平台產品的開發人與總設計師,長期擔任四通利方與新浪網的總裁兼CEO,成功進行多次國際資本運作,領導新浪網成為全球最大中文門戶並於2000年在NASDAQ成功上市。
不斷追求卓越是王志東的信條。2001年12月,王志東創建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目標是面向企業與政府信息化領域,融合網路、通訊與軟體技術,集成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成熟的應用模式,開發領先的應用平台軟體產品,為企業和政府提供一套簡單、方便、安全、實用的協同應用解決方案,實現低成本、低風險、高效率的信息化目標。
。。。
要看具體的,可以去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http://www.sun0769.com/news/people/dgmr/
⑥ 中國有會有名的傢具設計師
朱小傑簡介:
石匠、木匠、鉗工,最後成為能做自己喜歡傢具的工匠。一九八九年留學澳大利亞悉尼,並從事室內設計。一九九四年回國,從事傢具、室內、建築設計。現任中國傢具協會設計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上海傢具設計專業委員會 主任、澳珀傢具首席設計師。
推薦理由:
世界傢具大會是一種世界性的行業組織類的協會,每年會在不同的國家舉行,目的是通過交流促進發展。第一屆去年在西班牙舉行,第二屆就來到中國。9月中旬,第二屆世界傢具大會在上海舉行,澳珀傢具總設計師朱小傑受邀出席大會,並發表題為《設計與交流》的演講。
工作室像一首民謠
朱小傑的澳珀傢具工作室是一幢有著地方文化的建築,極具特色。朱小傑坦言,設計這幢建築時,在滿足辦公室功能的前提下,只希望讓自己更喜歡。這幢建築,讓他很滿意的部分是模糊了室內與室外的邊界。參觀過這幢建築時經常有人會問:主題是什麼?如果一定要給一個主題,朱小傑說,它應該是自己兒時的一種生活場景,永嘉的一首民謠能很好地表達這種場景:「爬爬山嶺、吃吃麥餅、山水冰冰、蚊蟲叮叮。」
設計師和工匠不曾分家
每個人都有天賦,只是如何去發現而已。每當自己被一樣東西迷著,會讓你忘了時間、忘了吃飯,傢具設計常會讓朱小傑進入這種狀態。設計是父親遺傳的基因,因為父親是一個平面設計師。小的時候,本來應該是去學校念書,但由於家境的原因,不得不跟人去學習手藝。從某個角度來說,朱小傑一直謙虛地認為自己不是設計師而是一個工匠,只是設計師和工匠從來不曾分家。
朱小傑對設計的理解是:設計是將藝術帶給生活,使人們的日常生活富有情趣,設計必須是通過商品這種形式,才有可能走進千家萬戶,何況藝術也源自生活。
去旅行,設計才會有狀態
雖然,朱小傑受過的正規教育很少,但他還是去澳洲「洋插隊」了。雖然英語過不了關,沒有太多機會接受西方教育,但是這種經歷卻讓他明白很多事理。在澳洲的生活讓他接觸到了西方的宗教。這使他明白所有的宗教都在講述同樣一個道理。其最根本的不是修來世、要上天堂,而是有著修來世的善心,懷著上天堂的心願去過好每一天,讓人們覺得活著有多麼美好。
每年,朱小傑都會到世界各地去旅遊,去體會不同國家的民風,那種民風的淳樸讓他心醉。他希望自己一直像小孩,保持著一顆童心去看世界,只有在這個狀態下,才有可能明白事物的真相,設計才會有狀態。旅行是能保持這種狀態的好途徑。
希望每年能出一本書
朱小傑稱,自己喜歡斯達克的設計,大到建築,小到蒼蠅拍。從他的作品中,看到了生活的實質。他還喜歡北歐充滿對生活有著細膩情感的設計,當然充滿著激情與夢想的西班牙也不例外。
朱小傑很喜歡把自己的心得與人分享。前年,受中國當代著名設計師叢書編委的委託,朱小傑寫了一本關於傢具設計的書。去年又編了《烏金木的感悟》一書。今年,他又在編一本《建築室內與傢具》。朱小傑希望自己每年都能出一本書,以這種形式與大家交流,分享自己的快樂。
一個設計師,一個木匠,一個孩子,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將這些合而為一,就是朱小傑。 而要解讀朱小傑,則最好先從他獨一無二的大本營———澳珀工作室說起。
澳珀工作室主要從事傢具設計,解決工藝流程,完成樣品製作。它擁有各種技能的員工30多人,其中有平面設計師、傢具設計師、室內設計師、建築設計師、制圖工程師及攝影師。最重要的一點是,它擁有一批具有傳統手藝的木工師傅、木雕師傅、油漆師傅、縫紉師傅和機械工程師,是中國唯一具備這樣系統的設計工作室。
現任中國傢具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傢具設計專業委員會主任、澳珀傢具設計師的朱小傑對自己的定位很簡單———一個木匠。朱小傑選取「麻雀」作為展覽的主題,他想讓一隻小鳥來表達這種思想。他說,我們常常為了「遠見」,而把自己丟了,生活在別人的高論中,人應能擺脫世俗的束縛,找到生命的本質,不管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一定要了解自己。
一隻麻雀在燈上
森林桌
清水椅
【對話】
文/劉朝霞 張茜
一向在人們心目中是中國頂尖級原創傢具設計師的朱小傑,卻認為「沒有原創,只有自然界的萬物,那才是原創」,他只是把「我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設計,重新翻新了一下」,美的核心就是「藝術家必須與工匠結合」。他的觀點是否讓你驚訝呢?朱小傑,一個不按常理出牌,十四年始終堅持原創的傢具設計師,他是如何理解設計的呢?
羊城晚報:你是如何理解原創設計的?
朱小傑:沒有原創,只有自然界的萬物,那才是原創。我們只是發現,並把已有的東西拆散,再用自己的語言重新組合而已。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做設計才不會自以為是,才有可能保持一個平常心。只有平和的心態你才有可能發現萬物的本質。知道了萬物的真相,那設計出一些讓人喜歡的傢具就是很簡單的了。無論做何事,真實是一切的根本,我想做設計更應如此。
羊城晚報:中國傢具設計的現狀是怎樣的?其他的設計與你的設計有什麼不同之處?
朱小傑: 中國設計還處在初期,包括我自己,因為我們有一段時間忽略了設計。現在我們很努力,也會出現一些好的作品。但是這么大的一個民族,好作品的量還是太少了。如果沒有一個量的積累,很難有質的飛躍。中國設計還需要一段時間。每一個人的經歷、文化背景、地域差異導致對美的審視標准都不同,所以設計會很自我。
羊城晚報:第一次到國外去參展有何感想?
朱小傑:參與國際性的活動,讓別人了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這是一件重要的事。畢竟我們關起門來生活的時間太久了,久得讓人有點擔心。也許這次參與,會逐漸讓這種擔心變為喜悅,因為做傢具本來就是中國人擅長的手藝。四百多年前的中國傢具,即使在現代展覽中,「她」仍然那樣時尚。我只是給「她」換了點材料,添點新的技術而已。其實在這個世界中,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白皮膚還是黑眼睛,對於生活的理解,對於美的認同,追隨源頭你會發現是那麼相似。包豪斯是世界現代設計師的搖籃,他的誕生讓現實生活充滿了藝術與愉悅,其核心就是藝術家必須與工匠結合。
羊城晚報:你如何理解工匠這個詞?
朱小傑:中國明式傢具如此經典。追究歷史,你會發現,四百多年以前的中國,元入中原,統治者為了統治而殺掉文人,留下工匠。文人為了活命只好夾鋸為匠,大量文人的加入,提高了工匠群體藝術與文化水準。文人與工匠結合,不是並集,也不是交集,而是融為一體,令世人驕傲的明式傢具就是在這樣的環境產生的。在中國歷史中,這只不過是一個偶然,但無論過程如何,藝術家加工匠這樣一個核心是相同的。
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文明中,有取之不盡的精髓。作為其子民,在高速發展的現實中,只需停下來,靜一下,思考如何傳承自己的文化,就會找到無窮的創造源泉。從傳承中讓設計變得簡單且富有情趣,而不是盲目地去模仿、拷貝,那樣只會把自己丟掉。中國畫家齊白石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更何況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瘋狂地去掠奪他人,到最後自己反會被他人的文化所同化和吞噬。肆無忌憚地去模仿,去拷貝,結果亦是如此。我想這是歷史的規侓,誰都應該遵循這一規律。希望能通過這次展覽,讓世人從傢具設計這個角度了解中國。
羊城晚報:那麼這次德國科隆你的展廳上出現了哪些我們在國內沒有看到過的新作呢?
朱小傑:沒有。這次我個人展廳的主題是百多年前的中國古典傢具,我只是把我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設計,重新翻新了一下,只想讓國際朋友們看看中國幾百年前的傢具,也會如此時尚,如此經典。
羊城晚報:為什麼你把這些翻新了的古典傢具稱為細竹系列?
朱小傑:也沒有好好想過,只是脫口而出。因為所有結構都由極細的木管組成,像竹子。也許竹子是東方的一種象徵,它一直伴隨著我的生活;也許是一直想讓竹子「剛與柔」的特徵在傢具設計中有所展示,並不是一定要有竹子的形象或者竹子的材料,只是希望能將「竹子」的精神賦予這個系列,確實也能表達竹子的意境。
這些傢具遠看時,完全是金屬結構的形態,當你細看和觸摸使用時,卻是另一種感受。自然的材料,木頭或許是竹子,讓人覺得親切與溫馨,不管是形式上還是工藝上都讓人興奮。"細竹"就這樣定下來了。
羊城晚報:國際上很多高端的產品都比較謹慎使用「中國製造」,但你一直堅持,有想法嗎?
朱小傑:將傢具做好,這本來就是中華民族所擅長的手藝。做好是正常,做不好是不應該的,不像汽車、手機,這本來就是西方的文化,我們想在這方面超越就很難了。所以一個民族得了解自己能做什麼,應當很自信地講中國傢具進入國際一流的品牌,只是時間的問題。我的傢具本來就是中國設計、中國文化、中國製造,為什麼不敢?
「森林桌」的故事
「森林桌」的誕生就頗得其心水。朱小傑回憶說:「記得一次去碼頭看木頭,看到一棵棵大樹躺在木頭堆里,很興奮,可是後來覺得很可惜,為什麼不讓她們繼續站在那裡?或是每一生物都會有她自己的生命周期,可這些還不能說服自己,無論如何只想能讓她繼續活著,而且是以最原始的姿態。於是,就有了用端面做傢具的想法,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她的原形。沒有人會這樣去做傢具,也沒有哪一本書介紹過端面切加工技術。因為這種切法違反木材加工的常理,違背了木材結構的特點。在乾燥過程及加工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這給設計製造帶來了難度。最初,用這樣的手法去表達一種想法只是一種嘗試,經過無數次嘗試,慢慢地與木材熟悉了,知道如何與她做朋友。對著做出來的傢具,很多人都會問『這真的是木頭嗎?』烏金木經過細心切割打磨後,每一面的肌理都如同藝術。讓人最欣慰的是:當你在欣賞這些用端面切法做出來的傢具時,不僅是那美輪美奐的年輪肌理會讓人感到不是真的,你還可以去想像『她』站在森林裡的姿態。這時,讓人會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