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單片機晶振電路的部分,電容在電路里的工作原理,是原理!!!
復位電路中的電容,是為了在加電時獲得一個高電平輸出,然後電容充電使得這個電平逐漸下降為低電平;
晶體振盪器電路中的電容,為了容易起振,這是個典型的晶振電路結構,死記吧
B. 晶振輸出電路圖
三點式電容振盪電路。
Y1是晶體,相當於三點式裡面的電感,C1和C2就是電容,5404非門和R1實現一個NPN的三極體。5404必需要一個電阻,不然它處於飽和截止區,而不是放大區,R1相當於三極體的偏置作用,讓5404處於放大區域,那麼5404就是一個反相器,這個就實現了NPN三極體的作用,NPN三極體在共發射極接法時也是一個反相器。 一個正弦振盪電路要振盪的條件是,系統放大倍數大於1,這個容易實現,相位滿足360度,與晶振振盪頻率相同的很小的振盪就被放大了。接下來主要講解這個相位問題:5404因為是反相器,也就是說實現了180°移相,那麼就需要C1,C2和Y1實現180°移相就可以,恰好,當C1,C2,Y1形成諧振時,能夠實現180移相,這個大家可以解方程等,把Y1當作一個電感來做。
C. 無源晶振測試電路圖
圖中,V1及其外圍元件(包括被測晶振)共同組成一個電容三點式振盪器內。當探頭X1、X2兩端接容入被測晶振時,電路振盪。振盪信號經V2射極跟隨級放大後輸出,經C4耦合、D1、D2倍壓整流後為V3提供偏置電流,V3導通,LED發光。若晶振不良或斷路,電路則不能起振,因而LED不發光。
D. 求一個無源晶振的起振電路圖。。。。。謝謝。。。
如果是MHz級的晶振,100K的電阻不要接,如果是泛音的晶振,需要另加電感元件。
E. 求一個測晶振的電路圖,可以測32.768kHZ、10MHZ和12MHZ的,多謝大俠!
一般是先構成振盪電路,然後用頻率計進行測量;
如果你也想把頻率計一起做,可就復雜了,通常都是相信晶振器,而不去測量他;
F. 如何用無源8M晶振做成一個振盪電路,求電路圖與參數設置
時鍾信號為CMOS電平輸出,頻率等於晶振的並聯諧振頻率。74HC04相當於一個專有很大增益的放屬大器;R2是反饋電阻,取值一般≥1MΩ,它可以使反相器在振盪初始時處於線性工作區,不可以省略,否則有時會不能起振。R1作為驅動電位調整之用,可以防止晶振被過分驅動而工作在高次諧波頻率上。C1、C2為負載電容,實際上是電容三點式電路的分壓電容,接地點就是分壓點。以接地點即分壓點為參考點,輸入和輸出是反相的,但從並聯諧振迴路即石英晶體兩端來看,形成一個正反饋以保證電路持續振盪。C1、C2會稍微影響振盪頻率。
74HC04可以用74AHC04或其它CMOS電平輸入的反相器代替,不過不能用TTL電平輸入的反相器,因為它的輸入阻抗不夠大,遠小於電路的反饋阻抗。
實際使用時要處理好R1和R2的值,經試驗,太小的R1或太大的R2會有可能導致電路工作在晶振的高次諧振頻率上。對於8MHz的晶振,採用R1=220Ω、R2=1MΩ可以使電路穩定輸出8MHz的方波時鍾信號。
G. 石英晶振電路圖
這個用CD4060,專門的分頻器,從2分頻到16分頻都有的。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d4060&in=1883&cl=2&cm=1&sc=0&lm=-1&pn=10&rn=1&di=157720416&ln=41
你看看這個吧。只看左邊的晶振部分和晶元就內可以了,容右邊的一堆引腳都是頻率輸出點,各不相同,你想要多打的頻率可以在其中挑一個。。
H. 新手學習C51單片機(AT89C51),不懂晶振 能不能解釋下下圖的晶振電路
1、這是51系列單片機的晶振和復位電路。
2、C1,C2,X1構成晶振電路,X1是晶振,兩個電容為負載電容,作用是容易啟震和減小頻率的溫漂。
3、R1,C3組成復位電路,跟晶振沒有關系。
I. PROTEUS中晶振電路不起振。
Proteus的強項是單片機模擬,電子電路尤其是振盪電路,是弱項。PROTEUS中不光晶振電路不易起內振,而且容RC、LC振盪電路也不易起振。
圖片所示電路沒問題,問題在Proteus不適合做振盪,幹嘛非要用Proteus呢,改用Multisim做振盪,馬到成功!
J. 復位電路,和晶振電路 原理
復位電路的復功能就是:開機制上電時和在系統出現死機或可能導致死機的異常情況(例如掉電、程序跑飛、進入死循環等)後,給系統的控制器件一個強制復位信號使其程序計數器歸0,從而開始或恢復正常運行。上電掉電復位電路以前多是用阻容電路產生一個高電平或低電平延時脈沖作為復位信號,由於阻容復位電路可靠性不高,現在已經被專用復位電路所取代,專用復位電路的復位脈沖是標準的正方波並且確保固定的脈寬時間。程序監控復位復位電路俗稱「看門狗」電路,主要是一個計時器,當經過一定的時間而沒有清零後,就會輸出一個復位信號對系統進行復位操作,因此使用程序監控復位電路的系統在設計單片機程序時,一定要有定時給看門狗電路清零的子程序(俗稱「喂狗」),這樣當程序進入死循環或跑飛後就會因不進行喂狗操作而被強制復位。現在很多復位電路都包括了上電掉電復位和程序監控復位這兩種功能。
晶振電路的功能,就是利用晶體振盪器的頻率非常穩定這個特點用晶體振盪器和附屬電路搭成一個固定頻率輸出的振盪電路為系統提供時鍾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