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信號和聲音信號分貝值的計算方法
20LogX
2. 分貝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分貝是聲壓級單位,記為d B 。是計量聲音強度相對大小的單位,分貝值表示的是聲音的量度單位。分貝值每上升 10 ,表示音量增加 10 倍用於表示聲音的大小。1 分貝大約是人剛剛能感覺到的聲音。適宜的生活環境不應超過4 5 分貝,不應低於1 5 分貝。
按普通人的聽覺
0 -2 0 分貝 很靜、幾乎感覺不到。
2 0 -4 0 分貝安靜、猶如輕聲絮語。
4 0 -6 0 分貝一般、普通室內談話
6 0 -7 0 分貝吵鬧、有損神經
7 0 -9 0 分貝很吵、神經細胞受到破壞
9 0 -1 0 0 分貝 吵鬧加劇、聽力受損
1 0 0 -1 2 0 分貝難以忍受、呆一分鍾即暫時致聾。
分貝(2)通信系統傳輸單位
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離不開自然計數法,但在一些自然科學和工程計算
中,對物理量的描述往往採用對數計數法。從本質上講,在這些場合用對數
形式描述物理量是因為它們符合人的心理感受特性。這是因為,在一定的刺
激范圍內,當物理刺激量呈指數變化時,人們的心理感受是呈線性變化的,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韋伯定律和費希鈉定律。它揭示了人的感官對寬廣范圍刺
激的適應性和對微弱刺激的精細分辨,好象人的感受器官是一個對數轉換裝
置一樣。例如兩個倍頻的聲音可以感受一個八度音程,而一個十二平均律的
小二度正好是八度音程的對數的十二分之一。
採用對數描述上述的物理量,一是用較小的數描述了較大的動態范圍,特別
有利於作圖的情況。它也把某些非線性變化的量轉換成線性量。例如頻率從
直流到1Hz的差別可比1000Hz到1001Hz差別大得多。當然頻率的對數單位不是
以dB而是以倍頻程表示。另一個好處是把某些乘除運算變成了加減運算,如
計算多級電路的增益,只需求各級增益的代數和,而不必將各級的放大/衰減
倍數相乘。
我們知道,零和小於零的負數是沒有對數的,只有大於零的正數才能取對數,
這樣一來,原來的物理量經過對數轉換後,原來的功率、幅度、倍數等這些
非負數性質的量,它們的值域便擴展到了整個實數范圍。這並不意味著它們
本身變負了,而只是說明它們與給定的基準值相比,是大於基準值還是小於
基準值,小於則用負對數表示,若大於則用正對數表示。
分貝的計算很簡單,對於振幅類物理量,如電壓、電流強度等,將測量值與
基準值相比後求常用對數再乘以20;對於它們的平方項的物理量如功率,取
對數後乘以10就行了;不管是振幅類還是平方項,變成分貝後它們的量級是
一致的,可以直接進行比較、計算。
在電信技術中一般都是選擇某一特定的功率為基準,取另一個信號相對於這
一基準的比值的對數來表示信號功率傳輸變化情況,經常是取以10為底的常
用對數和以e=2.718為底的自然對數來表示。其所取的相應單位分別為貝爾
(B)和奈培(Np)。貝爾(B)和奈培(Np)都是沒有量綱的對數計量單位。
分貝(dB)的英文為decibel,它的詞冠來源於拉丁文decimus,意思是十分之
一,decibel就是十分之一貝爾。分貝一詞於1924年首先被應用到電話工程
中。
在1926年國際長途電話咨詢委員會召開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討論並通過了
使用傳輸單位的建議,貝爾和奈培正式在通信領域中普遍使用。分貝的代號
也有過多種形式:DB、Db、db、dB。1968年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
第四次全會,考慮到在通信領域里同時使用兩種傳輸單位非常不方便,而當
時無線電領域中卻只使用著一種傳輸單位dB,因此全會一致通過了第B4號建
議,規定在國際上只使用分貝一種傳輸單位,並統一書寫為dB。
我國在1980年以前,無線電領域多使用dB,載波電話、電報等多使用Np,依稀
記得在1980年原郵電部郵科字第929號通知規定:全國電信部門統一使用
分貝(dB)為電信傳輸單位。
3. 誰知道電路分析和模電中那個關於DB的意思,知道是分貝的意思,但具體是如何來的,求助……
一般是共模抑制比要用到,
為了說明差動放大電路抑制共模信號的能力,常用共模抑制比作為一回項技術指標答來衡量,其定義為放大器對差模信號的電壓放大倍數Aud與對共模信號的電壓放大倍數Auc之比,稱為共模抑制比,英文全稱是Common Mode Rejection Ratio,因此一般用簡寫CMRR來表示。 差模信號電壓放大倍數Aud越大,共模信號電壓放大倍數Auc越小,則CMRR越大。此時差分放大電路抑制共模信號的能力越強,放大器的性能越好。當差動放大電路完全對稱時,共模信號電壓放大倍數Auc=0,則共模抑制比CCMR→∞,這是理想情況,實際上電路完全對稱是不存在的,共模抑制比也不可能趨於無窮大。
由於CCMR值很大就用Db來表示,就是20lg來表示
CCMR=20lgAud/Auc(Db)
4. 分貝是什麼 主要在電學中 不要只是公式 太抽象 舉些實例
分貝的分其實和分米的分的含義相同,10分貝就是相差10倍,20分貝相差100倍,是10的冪的關系,電學中一般是用在信號衰減或信號強度方面
5. 分貝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分貝是聲壓級單位,記為d B 。是計量聲音強度相對大小的單位,分貝值表示的是聲音的量度單位。分貝值每上升 10 ,表示音量增加 10 倍用於表示聲音的大小。1 分貝大約是人剛剛能感覺到的聲音。適宜的生活環境不應超過4 5 分貝,不應低於1 5 分貝。
按普通人的聽覺
0 -2 0 分貝 很靜、幾乎感覺不到。
2 0 -4 0 分貝安靜、猶如輕聲絮語。
4 0 -6 0 分貝一般、普通室內談話
6 0 -7 0 分貝吵鬧、有損神經
7 0 -9 0 分貝很吵、神經細胞受到破壞
9 0 -1 0 0 分貝 吵鬧加劇、聽力受損
1 0 0 -1 2 0 分貝難以忍受、呆一分鍾即暫時致聾。
分貝(2)通信系統傳輸單位
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離不開自然計數法,但在一些自然科學和工程計算
中,對物理量的描述往往採用對數計數法。從本質上講,在這些場合用對數
形式描述物理量是因為它們符合人的心理感受特性。這是因為,在一定的刺
激范圍內,當物理刺激量呈指數變化時,人們的心理感受是呈線性變化的,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韋伯定律和費希鈉定律。它揭示了人的感官對寬廣范圍刺
激的適應性和對微弱刺激的精細分辨,好象人的感受器官是一個對數轉換裝
置一樣。例如兩個倍頻的聲音可以感受一個八度音程,而一個十二平均律的
小二度正好是八度音程的對數的十二分之一。
採用對數描述上述的物理量,一是用較小的數描述了較大的動態范圍,特別
有利於作圖的情況。它也把某些非線性變化的量轉換成線性量。例如頻率從
直流到1Hz的差別可比1000Hz 到1001Hz差別大得多。當然頻率的對數單位不是
以dB而是以倍頻程表示。另一個好處是把某些乘除運算變成了加減運算,如
計算多級電路的增益,只需求各級增益的代數和,而不必將各級的放大/衰減
倍數相乘。
我們知道,零和小於零的負數是沒有對數的,只有大於零的正數才能取對數,
這樣一來,原來的物理量經過對數轉換後,原來的功率、幅度、倍數等這些
非負數性質的量,它們的值域便擴展到了整個實數范圍。這並不意味著它們
本身變負了,而只是說明它們與給定的基準值相比,是大於基準值還是小於
基準值,小於則用負對數表示,若大於則用正對數表示。
分貝的計算很簡單,對於振幅類物理量,如電壓、電流強度等,將測量值與
基準值相比後求常用對數再乘以20;對於它們的平方項的物理量如功率,取
對數後乘以10就行了;不管是振幅類還是平方項,變成分貝後它們的量級是
一致的,可以直接進行比較、計算。
在電信技術中一般都是選擇某一特定的功率為基準,取另一個信號相對於這
一基準的比值的對數來表示信號功率傳輸變化情況,經常是取以10為底的常
用對數和以e=2.718為底的自然對數來表示。其所取的相應單位分別為貝爾
(B)和奈培(Np)。貝爾(B)和奈培(Np)都是沒有量綱的對數計量單位。
分貝(dB)的英文為decibel,它的詞冠來源於拉丁文decimus,意思是十分之
一,decibel就是十分之一貝爾。分貝一詞於1924年首先被應用到電話工程
中。
在1926年國際長途電話咨詢委員會召開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討論並通過了
使用傳輸單位的建議,貝爾和奈培正式在通信領域中普遍使用。分貝的代號
也有過多種形式:DB、Db、db、dB。1968年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
第四次全會,考慮到在通信領域里同時使用兩種傳輸單位非常不方便,而當
時無線電領域中卻只使用著一種傳輸單位dB,因此全會一致通過了第B4號建
議,規定在國際上只使用分貝一種傳輸單位,並統一書寫為dB。
我國在1980年以前,無線電領域多使用 dB,載波電話、電報等多使用Np,依稀
記得在1980年原郵電部郵科字第929號通知規定:全國電信部門統一使用
分貝(dB)為電信傳輸單位
6. 聲音單位分貝與電路知識裡面的dB有何區別
電路中的DB是計算出來的相對值,是通過20log算出來的
聲音中的DB是基本單位,使表示聲強的
7. 誰能講解一下簡單的聲音分貝測試的電路圖和原理
把聲音信復號放大,然後用幾個制比較器分別不同的電壓比較,用比較器輸出來確定是不是該亮哪個燈.
比如,信號夠了1伏的亮一個led燈,夠幾伏亮幾個燈,比較電壓最好做成可調的,這樣信號不是線性的也不要緊,調整比較電壓值就可以了.
按照我說的自己動手畫就行了,就是幾個運算放大器.都是很基本的運放電路,模電教科書都有的.
比較器基準電壓可以用同一個基準電壓源,用運放做一下電平轉換,得到幾個不同的基準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