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數控車床國家規定保修標準是消耗品是哪些,在保修范圍內嗎數控車床電器部份可以只保3個月或半年嗎
我司是一年。
易耗品如夾頭,三爪,
這些三個月。
㈡ 《中級維修電工技術》教案
電氣識圖
本章要點
電氣圖的分類
詳細介紹電氣原理圖的繪制。
詳細介紹電氣原理圖的識讀。
本章難點
電氣圖的繪制特點。
電氣原理圖的識讀。
電氣控制系統是由電動機和若干電氣元件按照一定要求連接組成,以便完成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特定功能的系統。為了表達生產機械電氣控制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同時也便於設備的安裝、調試和維修,而將系統中各電氣元件及連接關系用一定的圖樣反映出來,在圖樣上用規定的圖形符號表示各電氣元件,並用文字元號說明各電氣元件,這樣的圖樣叫做電氣圖。
第一節 電氣圖的常用符號
電氣圖,也稱電氣控制系統圖。圖中必須根據國家標准,用統一的文字元號、圖形符號及畫法,以便於設計人員的繪圖與現場技術人員、維修人員的識讀。在電氣圖中,代表電動機、各種電器元件的圖形符號和文字元號應按照我國已頒布實施的有關國家標准繪制。如
GB4728—85 《電氣圖常用圖形符號》
GB6988—86 《電氣制圖》
GB7159—87 《電氣技術中的文字元號制訂通則》
GB5094—85 《電氣技術中的項目代號》
GB5226—85 《機床電氣設備通用技術條件》
國家規定從1990年1月1日起,電氣圖中的文字元號和圖形符號必須符合最新國家標准。表2—1給出了部分常用電氣圖形符號和文字元號。因為目前有些技術資料仍使用舊國標,所以表中給出了新、舊國標對照,以供參考。若需更詳細的資料,請查閱最新國家標准。
表2—1 部分常用電氣圖形符號和文字元號的新舊對照表
一、 圖形符號
圖形符號通常用於圖樣或其他文件,用以表示一個設備或概念的圖形、標記或字元。圖形符號含有符號要素、一般符號和限定符號。常用圖形符號見表2—1。
1.符號要素
它是一種具有確定意義的簡單圖形,必須同其他圖形結合才構成一個設備或概念的完整符號。如接觸器常開主觸電的符號就由接觸器觸點功能符號和常開觸點符號組合而成。
2.一般符號
用以表示一類產品和此類產品特徵的一種簡單的符號。如電動機可用一個圓圈表示。
3.限定符號
是一種加在其他符號上提供附加信息的符號。
運用圖形符號繪制電氣圖時應注意:
① 符號尺寸大小、線條粗細依國家標准可放大與縮小,但在同一張圖樣中,統一符號的尺寸應保持一致,各符號之間及符號本身比例應保持不變。
② 標准中示出的符號方位,在不改變符號含義的前提下,可根據圖面布置的需要旋轉,或成鏡像位置,但是文字和指示方向不得到置。
③ 大多數符號都可以附加上補充說明標記。
④ 對標准中沒有規定的符號,可選取GB4728《電氣圖常用圖形符號》中給定的符號要素、一般符號和限定符號,按其中規定的原則進行組合。
二、 文字元號
文字元號用於電氣技術領域中技術文件的編制,也可以標注在電氣設備、裝置和元器件上或近旁,以表示電氣設備、裝置和元器件的名稱、功能、狀態和特性。
文字元號分為基本文字元號和輔助文字元號,常用文字元號見表2—1。
1.基本文字元號
基本文字元號有單字母符號與雙字母符號兩種。單字母符號按拉丁字母順序將各種電氣設備、裝置和元器件劃分為23大類,每一類用一個專用單字母符號表示,如「C」表示電容器類,「R」表示電阻器類等。
雙字母符號由一個表示種類的單字母符號與另一個字母組成,且以單字母符號在前,另一個字母在後的次序排列,如「F」表示保護器件類,則「FU」表示為熔斷器,「FR」表示為熱繼電器。
2.輔助文字元號
輔助文字元號用來表示電氣設備、裝置和元器件以及電路的功能、狀態和特徵。如「L」表示限制,「RD」表示紅色等。輔助文字元號也可以放在表示種類的單字母符號之後組成雙字母符號,如「YB」表示,「SP」表示壓力感測器等。輔助字母還可以單獨使用,如「ON」表示接通,「M」表示中間線, 「PE」表示保護接地等。
三、 接線端子標記
1. 三相交流電路引入線採用L1、L2、L3、N、PE標記,直流系統的電源正、負線分別用L+、L―標記。
2. 分級三相交流電源主電路採用三相文字代號U、V、W的前面加上阿拉伯數字1、2、3等來標記。如1U、1V、1W、2U、2V、2W等。
3. 各電動機分支電路各接點標記採用三相文字代號後面加數字來表示,數字中的個位數表示電動機代號,十位數字表示該支路各結點的代號,從上到下按數值大小順序標記。如U11表示M1電動機的第一相的第一個節點代號,U21表示M1電動機的第一相的第二個節點代號,以此類推。
4. 三相電動機定子繞組首端分別用U1、V1、W1標記,繞組尾端分別用U2、V2、W2標記,電動機繞組中間抽頭分別用U3、V3、W3標記。
5.控制電路採用阿拉伯數字編號。標注方法按「等電位」原則進行,在垂直繪制的電路中,標號順序一般按自上而下、從左至右的規律編號。凡是被線圈、觸點等元件所間隔的接線端點,都應標以不同的線號。
第二節 電氣圖的繪制
常用的電氣圖包括:電氣原理圖、電器元件布置圖、電氣安裝接線圖。各種圖紙的圖紙尺寸一般選用297×210、297×420、297×630、297×840mm、四種幅面,特殊需要可按GB126—74《機械制圖》國家標准選用其他尺寸。
一、 電氣原理圖
用圖形符號、文字元號、項目代號等表示電路各個電氣元件之間的關系和工作原理的圖稱為電氣原理圖。電氣原理圖結構簡單、層次分明,適用於研究和分析電路工作原理、並可為尋找故障提供幫助,同時也是編制電氣安裝接線圖的依據,因此在設計部門和生產現場得到廣泛應用。
電氣原理圖是把一個電氣元件的各部件以分開的形式進行繪制,現場也有將同一電器上各個零部件均集中在一起,按照其實際位置畫出的電路結構圖,如圖2.1就是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全壓起動控制線路的電路結構圖,其中用了刀開關QS、交流接觸器KM、按鈕SB、熱繼電器FR、熔斷器FU等幾種電器。
圖2.1 全壓起動控制線路結構圖
結構圖的畫法比較容易識別電器,便於安裝和檢修。但是,當線路比較復雜和使用的電器比較多時,線路便不容易看清楚。因為同一電器的各個部件在機械上雖然聯在一起,但是電路上並不一定相互關聯。
而如圖2.2所示的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全壓起動控制線路電氣原理圖中,根據工作原理把主電路和控制電路清楚地分開畫出,雖然同一電器的各部件(譬如接觸器的線圈和觸點)是分散畫在各處的,但它們的動作是相互關聯的,為了說明它們在電氣上的聯系,也為了便於識別,同一電器的各個部件均用相同的文字元號來標注。例如,接觸器KM1的觸點、吸引線圈,都用KM1來標注;接觸器KM2的觸點和線圈,都用KM2來標注。
圖2.2 全壓起動控制電氣原理圖
1.電氣原理圖的繪制原則如下:
(1)電氣原理圖中的電器元件是按未通電和沒有受外力作用時的狀態繪制。
在不同的工作階段,各個電器的動作不同,觸點時閉時開。而在電氣原理圖中只能表示出一種情況。因此,規定所有電器的觸點均表示在原始情況下的位置,即在沒有通電或沒有發生機械動作時的位置。對接觸器來說,是線圈未通電,觸點未動作時的位置;對按鈕來說,是手指未按下按鈕時觸點的位置;對熱繼電器來說,是常閉觸點在未發生過載動作時的位置等等。
(2)觸點的繪制位置。
使觸點動作的外力方向必須是:當圖形垂直放置時為從左到右,即垂線左側的觸點為常開觸點,垂線右側的觸點為常閉觸點;當圖形水平放置時為從下到上,即水平線下
方的觸點為常開觸點,水平線上方的觸點為常閉觸點。
(3)主電路、控制電路和輔助電路應分開繪制。主電路是設備的驅動電路,是從電源到電動機大電流通過的路徑;控制電路是由接觸器和繼電器線圈、各種電器的觸點組成的邏輯電路,實現所要求的控制功能;輔助電路包括信號、照明、保護電路。
(4)動力電路的電源電路繪成水平線,受電的動力裝置(電動機)及其保護電器支路應垂直與電源電路。
(5)主電路用垂直線繪制在圖的左側,控制電路用垂直線繪制在圖的右側,控制電路中的耗能元件畫在電路的最下端。
(6)圖中自左而右或自上而下表示操作順序,並盡可能減少線條和避免線條交叉。
(7)圖中有直接電聯系的交叉導線的連接點(即導線交叉處)要用黑圓點表示。無直接電聯系的交叉導線,交叉處不能畫黑圓點。
(8)在原理圖的上方將圖分成若干圖區,並標明該區電路的用途與作用;在繼電器、接觸器線圈下方列有觸點表,以說明線圈和觸點的從屬關系。
例如,圖2.3就是根據上述原則繪制出的某機床電氣原理圖。
圖2.3 某機床電氣原理圖
2.電氣原理圖圖面區域的劃分
圖面分區時,豎邊從上到下用英文字母,橫邊從左到右用阿拉伯數字分別編號。分區代號用該區域的字母和數字表示,如A3、C6等。圖面上方的圖區橫向編
號是為了便於檢索電氣線路,方便閱讀分析而設置的。圖區橫向編號的下方對應文字(有時對應文字也可排列在電氣原理圖的底部)表明了該區元件或電路的功能,以利於理解全電路的工作原理。
3.電氣原理圖符號位置的索引
在較復雜的電氣原理圖中,對繼電器、接觸器線圈的文字元號下方要標注其觸
點位置的索引;而在其觸點的文字元號下方要標注其線圈位置的索引。符號位置的索引,用圖號、頁次和圖區編號的組合索引法,索引代號的組成如下:
當與某一元件相關的各符號元素出現在不同圖號的圖樣上,而每個圖號僅有一頁圖樣時,索引代號可以省去頁次;當與某一元件相關的各符號元素出現在同一圖號的圖樣上,而該圖號有幾張圖樣時,索引代號可省去圖號。依次類推。,當與某一元件相關的各符號元素出現在只有一張圖樣的不同圖區時,索引代號只用圖區號表示。
如圖2.3的圖區9中,繼電器KA觸點下面的8即為最簡單的索引代號,它指出繼電器KA的線圈位置在圖區8。圖區5中,接觸器KM主觸點下面的7,即表示繼電器KM的線圈位置在圖區7。
在電氣原理圖中,接觸器和繼電器的線圈與觸點的從屬關系,應當用附圖表示。即在原理圖中相應線圈的下方,給出觸點的圖形符號,並在其下面註明相應觸點的索引代號,未使用的觸點用「X」表明。有時也可採用省去觸點圖形符號的表示法,如圖2.3圖區8中KM線圈和圖區9中KA線圈的下方的是接觸器KM和繼電器 KA 相應觸點的位置索引。
在接觸器KM觸點的位置索引中,左欄為主觸點所在的圖區號(有兩個主觸點在圖區4,另一個主觸點在圖區5),中欄為輔助常開觸點所在的圖區號(一個觸點在圖區6,另一個沒有使用),右欄為輔助常閉觸點所在的圖區號(兩個觸點都沒有使用)。
在繼電器KA觸點的位置索引中,左欄為常開觸點所在的圖區號(一個觸點在圖區9,另一個觸點在圖區13),右欄為常閉觸點所在的圖區號(四個都沒有使用)。
二、電器元件布置圖
電器元件布置圖主要是表明電氣設備上所有電器元件的的實際位置,為電氣設備的安裝及維修提供必要的資料。電器元件布置圖可根據電氣設備的復雜程度集中繪制或分別繪制。圖中不需標注尺寸,但是各電器代號應與有關圖紙和電器清單上所有的元器件代號相同,在圖中往往留有10%以上的備用面積及導線管(槽)的位置,以供改進設計時用。
電器元件布置圖的繪制原則:
(1)繪制電器元件布置圖時,機床的輪廓線用細實線或點劃線表示,電器元件均用粗實線繪制出簡單的外形輪廓。
(2)繪制電器元件布置圖時,電動機要和被拖動的機械裝置畫在一起;行程開關應畫在獲取信息的地方;操作手柄應畫在便於操作的地方。
(3)繪制電器元件布置圖時,各電器元件之間,上、下、左、右應保持一定的間距,並且應考慮器件的發熱和散熱因素,應便於布線、接線和檢修。
圖2.4為某車床電器元件布置圖,圖中FU1~FU4為熔斷器、KM為接觸器、FR為熱繼電器、TC為照明變壓器、XT為接線端子板。
圖2.4 某機床電氣元件布置圖
2.2.3 電氣安裝接線圖
電氣安裝接線圖主要用於電氣設備的安裝配線、線路檢查、線路維修和故障處理。在圖中要表示出各電氣設備、電器元件之間的實際接線情況,並標注出外部接線所需的數據。在電氣安裝接線圖中各電器元件的文字元號、元件連接順序、線路號碼編制都必須與電氣原理圖一致。
電氣安裝接線圖的繪制原則:
(1)繪制電氣安裝接線圖時,各電器元件均按其在安裝底板中的實際位置繪出。元件所佔圖面按實際尺寸以統一比例會址。
(2)繪制電氣安裝接線圖時,一個元件的所有部件繪在一起,並用點劃線框起來,有時將多個電器元件用點劃線框起來,表示它們是安裝在同一安裝底板上的。
(3)繪制電氣安裝接線圖時,安裝底板內外的電器元件之間的連線通過接線端子板進行連接,安裝底板上有幾條接至外電路的引線,端子板上就應繪出幾個線的接點。
(4)繪制電氣安裝接線圖時,走向相同的相鄰導線可以繪成一股線。
例如,圖2.5就是根據上述原則繪制出的某機床電氣安裝接線圖。
圖2.5 某機床電氣安裝接線圖
第三節 電氣原理圖的識讀
電氣原理圖是表示電氣控制線路工作原理的圖形,所以熟練識讀電氣原理圖,是掌握設備正常工作狀態、迅速處理電氣故障的必不可少的環節。
生產機械的實際電路往往比較復雜,有些還和機械、液壓(氣壓)等動作相配合來實施控制。因此在識讀電氣原理圖之前,首先要了解生產工藝過程對電氣控制的基本要求,例如需要了解控制對象的電動機數量、各台電動機是否有起動、反轉、調速、制動等控制要求,需要哪些連鎖保護、各台電動機的起動、停止順序的要求等等具體內容,並且要注意機、電、液(氣)的聯合控制。
一、讀圖要點
在閱讀電氣原理圖時,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 必須熟悉圖中各器件符號和作用。
2. 閱讀主電路。應該了解主電路有哪些用電設備(如電動機、電爐等),以及
這些設備的用途和工作特點。並根據工藝過程,了解各用電設備之間的相互聯系,採用的保護方式等。在完全了解主電路的這些工作特點後,就可以根據這些特點再去閱讀控制控制電路。
3.閱讀控制電路。控制電路有各種電器組成,主要用來控制主電路工作的。在閱讀控制電路時,一般先根據主電路接觸器主觸點的文字元號,到控制電路中去找與之相應的吸引線圈,進一步弄清楚電機的控制方式。這樣可將整個電氣原理圖劃分為若幹部分,每一部分控制一台電動機。另外控制電路以辦事依照生產工藝要求,按動作的先後順序,自上而下、從左到右、並聯排列。因此讀圖時也應當自上而下、從左到右,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進行分析。
4.對於機、電、液配合得比較緊密的生產機械,必須進一步了解有關機械傳動和液壓傳動的情況,有時還要藉助於工作循環圖和動作順序表,配合電器動作來分析電路中的各種聯鎖關系,以便掌握其全部控制過程。
5.閱讀照明、信號指示、監測、保護等各輔助電路環節。
對於比較復雜的控制電路,可按照先簡後繁,先易後難的原則,逐步解決。因為無論怎樣復雜的控制線路,總是由許多簡單的基本環節所組成。閱讀時可將他們分解開來,先逐個分析各個基本環節,然後再綜合起來全面加以解決。
概括地說,閱讀的方法可以歸納為:從機到電、先「主」後「控」、化整為零、連成系統。
二、讀圖練習
例1.如圖2.6所示為C620—1型普通車床的電氣原理圖,試分析該線路的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圖2.6 C620-1型普通車床電氣原理圖
1. 電氣原理圖分析:
C620—1型車床是常用的普通車床之一,M1為主軸電動機,拖動主軸旋轉,並通過進給機構實現車床的進給運動。M2為冷卻泵電動機,拖動冷卻泵為車削工件時輸送冷卻液。
將電路分作主電路、控制電路、照明電路三大部分來分析:
(1)主電路。
電源由轉換開關SA1引入。
M1為小於10KW的小容量電動機,所以採用直接起動。由於M1的正反轉由摩擦離合器改變傳動鏈來實現,操作人員只需扳動正反轉手柄,即可完成主軸電動機的正反轉,因此,在電路中僅僅是通過接觸器KM的主觸點來實現單方向旋轉的起動、停止控制。
M2冷卻泵電動機容量更小,大約只有0.125KW因此可由轉換開關SA2直接操縱,實現單方向旋轉的控制,這樣既經濟,操縱又方便。但是M2的電源由接觸器KM的主觸點控制,所以必須在主軸電動機起動後方可開動,具有順序聯鎖關系。
(2)控制電路。
由起動按鈕SB1、停止按鈕SB2、熱繼電器FR1、FR2的常閉觸點和接觸器KM的吸引線圈組成,完成電動機的單向起停控制。
工作過程如下:閉合電源開關SA1,按下起動按鈕SB1,接觸器KM的吸引線圈通電,KM主觸點和自鎖觸點閉合,M1主軸電動機起動並運行。如需車床停止工作,只要按下停止按鈕SB2即可。
(3)照明和保護環節
① 照明環節:
由變壓器副繞組供給36V安全電壓經照明開關SA3控制照明燈EL。照明燈的
一端接地,以防止變壓器原、副繞組間發生短路時可能造成的觸電事故。
② 保護環節:
過載保護:由熱繼電器FR1、FR2實現M1和M2兩台電動機的長期過載保護。
短路保護:由FU1、FU2、FU3實現對冷卻泵電動機、控制電路及照明電路的短路保護。由於進入車床電氣控制線路之前,配電開關內已裝有熔斷器做短路保護,所以,主軸電動機未另加熔斷器作短路保護。
欠壓與零壓保護:當外加電源過低或突然失壓,由接觸器KM實現欠壓與零壓保護。
2.常見故障分析:
(1)主軸電動機不能起動。
首先應該重點檢查電源是否引入,若配電開關內熔絲完好,則檢查FU2 是否完好;FR1、FR2常閉觸點是否復位。這類故障檢查與排除較為簡單,但更為重要的是應查明引起短路或過載的原因並將其排除。
此外,還可檢查接觸器KM吸引線圈接線端是否松動;三對主觸點是否良好;再者,檢查按鈕SB1、SB2接點接觸是否良好;各連接導線有無虛接或斷線。
(2)主軸電動機缺相運行。
發生缺相運行時,按下起動按鈕SB1,電動機會發出嗡嗡聲,不能起動。此時應檢查配電開關內是否有一相熔絲熔斷;接觸器KM是否有一對主觸點接觸不良;電動機接線是否有一處斷線。發生這種故障時,應當盡快切斷電源,排除故障後再重新起動電動機。
(3)主軸電動機能起動,但不能自鎖。
這是由於接觸器KM自鎖觸點閉合不上,或自鎖觸點未接入的緣故。
(4)按下停止按鈕SB2主軸機M1不停止。
檢查接觸器KM主觸點是否熔焊、被雜物卡住或有剩磁不能復位;停止按鈕常閉觸點被卡住,不能分斷。
(5)局部照明燈EL不亮。檢查變壓器副繞組側有無36V電壓;開關SA3是否良好。
例2.如圖2.7所示為電動葫蘆的電氣控制線路,試分析該線路的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圖2.7 電動葫蘆電氣原理圖
1. 電氣原理圖分析:
電動葫蘆是一種起重量小、結構簡單的起重機,它廣泛應用於工礦企業中,尤其在修理和安裝工作中,用來吊運重型設備。
將電路分作主電路、控制電路、保護環節三大部分來分析:
(1)主電路。
電源由轉換開關SA1引入。
升降電動機M1由上升、下降接觸器KM1、KM2的主觸點控制,移行電動機M2由向前、向後接觸器KM3、KM4的主觸點來控制。兩台電動機均需實現雙向運行控制。
升降電動機M1轉軸上裝有電磁抱閘YB。它在斷電停車時,能抱住M1的轉軸,使重物不能自行墜落。
(2)控制電路。
由4個復合按鈕SB1、SB2、SB3、SB4和4個接觸器KM1、KM2 、KM3、KM4的吸引線圈以及接觸器的常閉互鎖觸點組成,完成兩台電動機的雙向起停控制。
工作過程如下:閉合電源開關SA1,按下上升起動按鈕SB1,接觸器KM1的吸引線圈通電,KM1主觸點閉合,M1主軸電動機起動,重物上升。在上升過程中,SB1的常閉觸點和KM1的互鎖常閉觸點始終斷開,斷開了下降控制迴路,此時,下降按鈕SB2無效。如需停止上升,只要松開按鈕SB1即可,同時下降控制電路恢復原狀。
按下下降起動按鈕SB2,接觸器KM2的吸引線圈通電,KM2主觸點閉合,M1主軸電動機起動,重物下降。在下降過程中,SB2的常閉觸點和KM2的互鎖常閉觸點始終斷開,斷開了上升控制迴路,此時,上升按鈕SB1無效。如需停止下降,只要松開按鈕SB2即可,同時上升控制電路恢復原狀。
前後移動控制與此相似,由SB3、SB4控制向前、向後接觸器KM3、KM4,使移行電動機M2正反向運行,帶動重物前後移動。
由此可見,電動機M1、 M2均採用點動控制及接觸器常閉觸點和復合按鈕的雙重互鎖的正反轉控制方式。這種點動控制方式,保證了操作人員離開工作現場時,所有電動機均自行斷電。
(3)保護環節
為了防止吊鉤上升到過高位置撞壞電動葫蘆,電路中設置了提升機構的行程開關SQ,用以實現提升位置的極限保護。
2. 常見故障分析:
(1)升降電動機不能起吊重物。
首先應該重點檢查電源是否正常,是否有電壓過低或電動機有故障。
此外,檢查按鈕SB1、SB2接點接觸是否良好;各連接導線有無虛接或斷線。
(2)電動機缺相運行。
電源接通後,接觸器雖閉合,但電動機發出嗡嗡聲。應當檢查接觸器KM三對主觸點中是否有一對主觸點接觸不良;電動機接線是否有一處斷線。發生這種故障時,應當盡快切斷電源,排除故障後再重新起動電動機。
(3)制動電磁鐵線圈發熱。
檢查電磁鐵線圈匝間是否發生短路。
本 章 小 結
本章講述了電氣圖的統一符號以及電氣圖的分類,著重介紹了電氣原理圖的繪制原則和識讀要點。
電氣原理圖的主要部分是主電路和控制電路,主電路是從電源到電動機的電路,控制電路是控制主電路工作的電路。圖中所有電器的觸點都是在線圈未通電或觸點未受到機械外力作用時的狀態。同一電器的各個部件在圖中均用同一文字元號標注。
識讀電氣原理圖時首先要弄清電氣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運行條件。在此基礎上先讀主電路,了解主電路中有哪些被控制的電動機和電器,主電路一般以接觸器的主觸點為中心,搞清楚各電器的作用和工作情況。然後識讀控制電路,控制電路以接觸器的線圈為中心,包括和它相串聯電器或電器中的部分元件。識讀時,應將控制電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弄清每個環節,然後再分析各環節之間的聯系。
學習和掌握這些環節,對後面內容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
習 題
1.電氣圖中為什麼要規定統一的文字元號和圖形符號?
2.電氣圖分作哪幾類?各有什麼用途?
3.電氣原理圖中文字元號QS、FU、KM、KA、KT、FR、SB、SQ分別代表
什麼含義?
3. 閱讀電氣原理圖中的控制電路部分時,應當注意什麼問題?
4. 簡述電氣原理圖分析的一般步驟。
5. 電氣原理圖的閱讀方法歸納起來有16個字,是哪16個字?如何理解其含
義?
實 訓
一、實訓目的
1. 熟悉電氣圖的常用符號。
2. 了解電氣原理圖的組成。
3. 了解電氣圖中三個圖之間的關系及繪圖原則。
二、 實訓要求
1. 熟記電氣圖常用的圖形符號與文字元號。
2. 能對電氣原理圖進行圖面分區和接點標記。
3. 能根據給定的電氣原理圖繪制電器元件布置圖。
三、 實訓內容
1.電氣圖的圖形符號與文字元號
(1)畫出兩種時間繼電器的線圈與兩種觸點的圖形符號
線圈 瞬時觸點 延時觸點 文字元號
通電延時
時間繼電器
斷電延時
時間繼電器
(2)畫出熱繼電器熱元件與觸點的圖形符號
熱元件 常閉觸點 文字元號
熱繼電器
(3)畫出交流接觸器線圈與觸點的圖形符號
線圈 主觸點 輔助觸點 文字元號
接觸器
2.如圖2.8為某機床的電氣原理圖,要求:
(1)試對該圖進行圖面分區和接線標記。
(2)繪制出電氣元件位置圖。
(3)列出元器件清單。
圖2.8 某機床的電氣原理圖
㈢ 機床電器維護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熟讀理解機床電器說明書
2、規范操作、定期檢查、有隱患及時解決,確保機床電器正常運作!
㈣ 機床維修人員必須要有電工證嗎有相關國家標准嗎謝謝。
我處可以接受電工證個人報名,而且考試100%保過/
㈤ 數控車床維修時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數控機床的編程、操作和維修人員必須經過專門的技術培訓,要有機械加工工藝、液壓、測量、自動控制等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數控機床,才能做好數控機床的維護和保養工作。
㈥ 機床維修都有哪些必須遵守的安全操作規范
電工在維修或改裝機床線路時,若不遵守安全操作規范,容易造成機床損壞,甚至發生人身傷害事故。因此,電工維修或改裝機床時,必須遵守下面的安全操作規范。
(1)維修要停電,帶電檢修必須有監護人
維修機床電氣必須在停電的條件下進行,單人維修,嚴禁帶電作業。不得不帶電作業時,作業人員除保持與帶電體和大地之間良好的絕緣外,還必須有專業電工監護,隨時提醒、制止作業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同時帶電維修應特別注意防短路。在檢修或測量靠得很近的接線端子時,必須特別小心,防止短路。因為靠得很近的接線端子,電位是不同的,測量維修時稍不小心,就會造成短路事故。維修時一般眼睛離維修部位很近,一旦發生短路事故,飛濺的短路電火花極易傷害眼睛。另外,短路還會使某些元件的使用壽命縮短甚至燒壞。
(2)維修人員必須熟悉機床電氣的電路原理
機床電氣維修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提倡敢於實踐,但又堅決反對盲目動手。維修人員必須熟悉機床電氣的基本原理。
(3)掌握一般檢修方法,合理選擇元件
機床電氣線路有的簡單、有的復雜。對於較簡單的電氣控制線路,由於電器元件個數和導線根數很少,一目瞭然,發生故障後,可採用逐個電器、逐根導線依次檢查的方法,找出故障部位。但是對於控制線路較復雜的機床,很難採用上述方法來檢查電氣故障。當控制線路復雜的機床發生故障後,維修人員必須在熟悉和理解機床電氣控制線路圖的前提下,根據故障的性質和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例如斷電檢查多採用萬用表測量電阻的方法、通電檢查多採用測量電壓和電流法,其它方法還有直觀觀察法、短接法等,必要時各種方法交叉使用,才能迅速有效地找出故障點。找出故障點後,一定要針對不同的故障情況和部位相應採取正確的修復方法,不要輕易採用更換電器元件和補線等方法,更不允許輕易改動線路或更換規格不同的電器元件,以防止產生人為故障。需要更換電路元件的,要合理選擇,切不能圖省事方便而以大代小,更不可以小代大,以保證電路性能正常和工作安全可靠。
(4)檢修照明使用安全電壓
檢修用照明燈應使用36V及以下安全電壓,燈頭應有護罩,嚴禁使用高於36V的電壓。因為36V的電壓,是國家規定的一般場合使用的安全電壓值,機床維修,使用不高於36V的電壓,萬一維修人員觸電後較容易擺脫,可確保維修人員的人身安全。同時維修人員還應特別注意,使用安全電壓也不是絕對的安全。國家標准規定:當電氣設備採用了超過24V的安全電壓時,必須採取防直接接觸帶電體的保護措施。
(5)有儲能元件的電路停電後一定要放電
凡是有儲能元件的電路維修前要放電。例如電容器會儲存一定的電荷,使其在剛斷開電源後尚保留一定的時間。當人體接觸時,殘余電荷會通過人體而放電,形成電擊。因此,凡是有儲能元件的電路,從電網切離後要進行放電,放電時間要大於五倍的時間常數。
(6)使用吊裝工具注意安全
機床維修有時需要使用吊裝工具,使用吊裝工具時必須注意安全。使用前,先檢查設備是否良好,使用時不準超負荷起吊,不準歪拉斜吊,吊裝過程中,吊物下嚴禁站人。
(7)設計或改裝線路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維修時,一般不允許擅自改動線路。若改動線路,必須滿足以下要求:一是在同一條線路中,不允許串聯兩只電器的吸引線圈。因為對交流接觸器或中間繼電器來說,只要有一隻電器動作,它的線圈電感就增大,電壓降自然也要增大。兩只線圈串聯後,便使電壓達不到使其動作所需求的電壓,也就不能保證安全可靠的工作;二是線路中盡量避免多隻電器依次動作後,才能接通另一隻電器的控制電路。如對於中間繼電器,凡能不要的就不要。因中間繼電器越多,線路越復雜,不但費用高,而且會使維修不便,很容易出現差錯;三是設計或改裝線路時,要盡量減少連接線的根數和長度。即要盡量減少兩根導線並聯和往復走線的現象。
(8)維修時應在消除產生故障的原因後再更換損壞元件在找出故障點和修復故障時,應注意,不能把找出故障點作為尋找故障的終點,還必須進一步分析調查產生故障的根本原因。例如:在處理某台電動機燒毀的故障時,決不能錯誤地認為,只要將燒毀的電動機重新修復或換上一台同型號的新電動機就算完事了,而應進一步查明電動機過載的原因,到底是因為負載過重,還是電動機選擇不當、功率過小所致,因為兩者都將導致電動機過載。所以在處理這類故障時,必須在找出故障原因並排除後再更換新電器。
(9)維修後各種保護性能必須滿足安全要求
維修後的機床,各種保護裝置的性能必須滿足使用時的安全要求。在維修過程中,對機床的各種保護裝置應予高度重視,特別是短路、過載和聯鎖保護,千萬不能馬虎疏忽,其中,對短路和過載保護嚴禁以大代小,以確保電路、設備出現故障後,可靠動作,確保電路、電動機安全。
(10)拆裝電機等使用專用工具
拆裝電機端蓋、皮帶輪、軸及軸承時,應用銅棒、木榔頭、拉鉤等專用工具,不準直接用鐵錘、扁鏟等敲打。
(11)修理後的機床電氣裝置要達到質量標准
機床經維修後,應盡量使其復員。但有時為了不影響生產,要盡快恢復工作機械的正常運行,常常採取一些適當的、臨時性應急措施,但採取的應急措施,絕不允許湊合行事,且事後及時將機床復員。機床維修完畢,試車前,維修人員應仔細檢查,要求經過修理後的機床電氣裝置必須達到以下要求:絕緣電阻合格;線頭不刺,並用標號管寫出編號;所有的接頭擰緊;外觀整潔,無破損和碳化;所有觸頭完整、光潔、接觸良好;壓力彈簧和反作用力彈簧有足夠彈力;操縱、復位機構靈活可靠;各種銜鐵運動靈活,無卡阻;滅弧罩完整、清潔,安裝牢固;整定數值大小符合電路要求;指示裝置能正常發出信號。
(12)排除故障後必須通電試車
機床故障修復完畢,必須在操作者的配合下,通電試車。試車前應採取安全措施,認真檢查機械部分各限位器、零壓、零磁、過壓、過流繼電器等是否安全可靠。試車時,應注意觀察電機轉向、聲音、溫度等是否正常;電路的各種功能,控制環節的動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工作人員要避開聯軸節的旋轉方向,以確保人身安全。
(13)文明維修預防火災
整個維修工作結束後,要清點使用的工具,防止遺漏在設備內。最後清理設備上的污垢、雜物、打掃好衛生,斷開電源,消除火源後,方可離開現場。維修人員要特別注意:在用汽油清洗電氣設備零件時,嚴禁動用明火,及防止產生靜電火花。
(14)注意積累維修經驗
每次維修結束後,應及時總結經驗,並做好維修記錄。
㈦ 電工維修或改裝機床時必須遵守哪些安全操作規范
電工在維修或改裝機床線路時,若不遵守安全操作規范,容易造成機床損壞,甚至發生人身傷害事故。因此,電工維修或改裝機床時,必須遵守下面的安全操作規范。
(1)維修要停電,帶電檢修必須有監護人
維修機床電氣必須在停電的條件下進行,單人維修,嚴禁帶電作業。不得不帶電作業時,作業人員除保持與帶電體和大地之間良好的絕緣外,還必須有專業電工監護,隨時提醒、制止作業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同時帶電維修應特別注意防短路。在檢修或測量靠得很近的接線端子時,必須特別小心,防止短路。因為靠得很近的接線端子,電位是不同的,測量維修時稍不小心,就會造成短路事故。維修時一般眼睛離維修部位很近,一旦發生短路事故,飛濺的短路電火花極易傷害眼睛。另外,短路還會使某些元件的使用壽命縮短甚至燒壞。
(2)維修人員必須熟悉機床電氣的電路原理
機床電氣維修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提倡敢於實踐,但又堅決反對盲目動手。維修人員必須熟悉機床電氣的基本原理。
(3)掌握一般檢修方法,合理選擇元件
機床電氣線路有的簡單、有的復雜。對於較簡單的電氣控制線路,由於電器元件個數和導線根數很少,一目瞭然,發生故障後,可採用逐個電器、逐根導線依次檢查的方法,找出故障部位。但是對於控制線路較復雜的機床,很難採用上述方法來檢查電氣故障。當控制線路復雜的機床發生故障後,維修人員必須在熟悉和理解機床電氣控制線路圖的前提下,根據故障的性質和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例如斷電檢查多採用萬用表測量電阻的方法、通電檢查多採用測量電壓和電流法,其它方法還有直觀觀察法、短接法等,必要時各種方法交叉使用,才能迅速有效地找出故障點。找出故障點後,一定要針對不同的故障情況和部位相應採取正確的修復方法,不要輕易採用更換電器元件和補線等方法,更不允許輕易改動線路或更換規格不同的電器元件,以防止產生人為故障。需要更換電路元件的,要合理選擇,切不能圖省事方便而以大代小,更不可以小代大,以保證電路性能正常和工作安全可靠。
(4)檢修照明使用安全電壓
檢修用照明燈應使用36V及以下安全電壓,燈頭應有護罩,嚴禁使用高於36V的電壓。因為36V的電壓,是國家規定的一般場合使用的安全電壓值,機床維修,使用不高於36V的電壓,萬一維修人員觸電後較容易擺脫,可確保維修人員的人身安全。同時維修人員還應特別注意,使用安全電壓也不是的安全。國家標准規定:當電氣設備採用了超過24V的安全電壓時,必須採取防直接接觸帶電體的保護措施。
(5)有儲能元件的電路停電後一定要放電
凡是有儲能元件的電路維修前要放電。例如電容器會儲存一定的電荷,使其在剛斷開電源後尚保留一定的時間。當人體接觸時,殘余電荷會通過人體而放電,形成電擊。因此,凡是有儲能元件的電路,從電網切離後要進行放電,放電時間要大於五倍的時間常數。
(6)使用吊裝工具注意安全
機床維修有時需要使用吊裝工具,使用吊裝工具時必須注意安全。使用前,先檢查設備是否良好,使用時不準超負荷起吊,不準歪拉斜吊,吊裝過程中,吊物下嚴禁站人。
(7)設計或改裝線路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維修時,一般不允許擅自改動線路。若改動線路,必須滿足以下要求:一是在同一條線路中,不允許串聯兩只電器的吸引線圈。因為對交流接觸器或中間繼電器來說,只要有一隻電器動作,它的線圈電感就增大,電壓降自然也要增大。兩只線圈串聯後,便使電壓達不到使其動作所需求的電壓,也就不能保證安全可靠的工作;二是線路中盡量避免多隻電器依次動作後,才能接通另一隻電器的控制電路。如對於中間繼電器,凡能不要的就不要。因中間繼電器越多,線路越復雜,不但費用高,而且會使維修不便,很容易出現差錯;三是設計或改裝線路時,要盡量減少連接線的根數和長度。即要盡量減少兩根導線並聯和往復走線的現象。
(8)維修時應在消除產生故障的原因後再更換損壞元件在找出故障點和修復故障時,應注意,不能把找出故障點作為尋找故障的終點,還必須進一步分析調查產生故障的根本原因。例如:在處理某台電動機燒毀的故障時,決不能錯誤地認為,只要將燒毀的電動機重新修復或換上一台同型號的新電動機就算完事了,而應進一步查明電動機過載的原因,到底是因為負載過重,還是電動機選擇不當、功率過小所致,因為兩者都將導致電動機過載。所以在處理這類故障時,必須在找出故障原因並排除後再更換新電器。
(9)維修後各種保護性能必須滿足安全要求
維修後的機床,各種保護裝置的性能必須滿足使用時的安全要求。在維修過程中,對機床的各種保護裝置應予高度重視,特別是短路、過載和聯鎖保護,千萬不能馬虎疏忽,其中,對短路和過載保護嚴禁以大代小,以確保電路、設備出現故障後,可靠動作,確保電路、電動機安全。
(10)拆裝電機等使用專用工具
拆裝電機端蓋、皮帶輪、軸及軸承時,應用銅棒、木榔頭、拉鉤等專用工具,不準直接用鐵錘、扁鏟等敲打。
(11)修理後的機床電氣裝置要達到質量標准
機床經維修後,應盡量使其復員。但有時為了不影響生產,要盡快恢復工作機械的正常運行,常常採取一些適當的、臨時性應急措施,但採取的應急措施,絕不允許湊合行事,且事後及時將機床復員。機床維修完畢,試車前,維修人員應仔細檢查,要求經過修理後的機床電氣裝置必須達到以下要求:絕緣電阻合格;線頭不刺,並用標號管寫出編號;所有的接頭擰緊;外觀整潔,無破損和碳化;所有觸頭完整、光潔、接觸良好;壓力彈簧和反作用力彈簧有足夠彈力;操縱、復位機構靈活可靠;各種銜鐵運動靈活,無卡阻;滅弧罩完整、清潔,安裝牢固;整定數值大小符合電路要求;指示裝置能正常發出信號。
(12)排除故障後必須通電試車
機床故障修復完畢,必須在操作者的配合下,通電試車。試車前應採取安全措施,認真檢查機械部分各限位器、零壓、零磁、過壓、過流繼電器等是否安全可靠。試車時,應注意觀察電機轉向、聲音、溫度等是否正常;電路的各種功能,控制環節的動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工作人員要避開聯軸節的旋轉方向,以確保人身安全。
(13)文明維修預防火災
整個維修工作結束後,要清點使用的工具,防止遺漏在設備內。zui後清理設備上的污垢、雜物、打掃好衛生,斷開電源,消除火源後,方可離開現場。維修人員要特別注意:在用汽油清洗電氣設備零件時,嚴禁動用明火,及防止產生靜電火花。
(14)注意積累維修經驗
每次維修結束後,應及時總結經驗,並做好維修記錄。
㈧ 數控機床的國家行業標準是什麼
數控機床的國家行業標準是:兩化融合促發展;
機床行業對國防軍工和製造業競爭力的關鍵作用,所以已將機床行業提高到了戰略性位置,把發展大型、精密、高速數控設備和功能部件列為國家重要的振興目標之一。隨著一系列扶持性政策的陸續出台,未來幾年我國機床行業有望在延續快速增長態勢的同時,在技術能力上實現質的突破,在高端機床領域形成國際競爭力,並誕生出幾家世界級的機床企業。
機床工具行業「十二五」規劃已將兩化融合戰略作為實現目標的四大戰略之一。規劃中提到,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是新型工業化的必由之路。要以信息技術提升研發設計、加工製造、企業管理及營銷服務等集成應用水平,重點要提升產品的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和網路化水平,實現產品升級換代,提高競爭力。
根據機床工業產業當前現狀,兩化融合戰略主要內容是要推動主要製造企業數字化、信息化改造,實現兩化融合,充分發揮現有資源作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全面提升中高檔產品的製造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為實現高端產品產業化創造條件。關鍵製造設備形成柔性製造系統供應能力,提高快速供貨周期適應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8)車床電器維修依據標准擴展閱讀:
機床的數控化已經成為一大常態,機床產品的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更多地體現在其他方面,例如,在機床單機產品方面,表現為數控機床運行狀態的數據採集、在線監控和遠程故障診斷方面;在組合機床或由多台機床組成的生產系統方面,表現為成套裝備或系統的信息自動採集、自動報警、自動報表生成、系統集成、系統監控等方面。
總體上看,我國機床市場的中長期發展勢頭依然會比較強勁,中國機床行業在未來幾年將步入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到2010年,國產數控機床將占國內市場需求的50%以上;功能部件配套齊全,自給率達60%;關鍵功能部件將實現產業化;高精度數字化測量儀器和數控刀具將得到發展,為中高級數控機床配套。2010年國內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控系統占數控機床總產量的75%;
在國產數控機床銷售額中,經濟型數控機床約佔50%,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並達到批量出口能力;普及型數控機床約佔45%,實現規模化生產,逐步擴大出口;高級型數控機床約佔5%,品種將大大增加,並在出口上將取得突破。
㈨ 機床維修都有哪些安全操作規范
一、機床維修須遵守的安全操作規范
電工在維修或改裝機床線路時,若不遵守安全操作規范,容易造成機床損壞,甚至發生人身傷害事故。因此,電工維修或改裝機床時,必須遵守下面的安全操作規范。
(1)維修要停電,帶電檢修必須有監護人
維修機床電氣必須在停電的條件下進行,單人維修,嚴禁帶電作業。不得不帶電作業時,作業人員除保持與帶電體和大地之間良好的絕緣外,還必須有專業電工監護,隨時提醒、制止作業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同時帶電維修應特別注意防短路。在檢修或測量靠得很近的接線端子時,必須特別小心,防止短路。因為靠得很近的接線端子,電位是不同的,測量維修時稍不小心,就會造成短路事故。維修時一般眼睛離維修部位很近,一旦發生短路事故,飛濺的短路電火花極易傷害眼睛。另外,短路還會使某些元件的使用壽命縮短甚至燒壞。
(2)維修人員必須熟悉機床電氣的電路原理
機床電氣維修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提倡敢於實踐,但又堅決反對盲目動手。維修人員必須熟悉機床電氣的基本原理。
(3)使用吊裝工具注意安全
機床維修有時需要使用吊裝工具,使用吊裝工具時必須注意安全。使用前,先檢查設備是否良好,使用時不準超負荷起吊,不準歪拉斜吊,吊裝過程中,吊物下嚴禁站人。
(4)設計或改裝線路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維修時,一般不允許擅自改動線路。若改動線路,必須滿足以下要求:一是在同一條線路中,不允許串聯兩只電器的吸引線圈。因為對交流接觸器或中間繼電器來說,只要有一隻電器動作,它的線圈電感就增大,電壓降自然也要增大。兩只線圈串聯後,便使電壓達不到使其動作所需求的電壓,也就不能保證安全可靠的工作;二是線路中盡量避免多隻電器依次動作後,才能接通另一隻電器的控制電路。如對於中間繼電器,凡能不要的就不要。因中間繼電器越多,線路越復雜,不但費用高,而且會使維修不便,很容易出現差錯;三是設計或改裝線路時,要盡量減少連接線的根數和長度。即要盡量減少兩根導線並聯和往復走線的現象。
(5)拆裝電機等使用專用工具
拆裝電機端蓋、皮帶輪、軸及軸承時,應用銅棒、木榔頭、拉鉤等專用工具,不準直接用鐵錘、扁鏟等敲打。
(6)排除故障後必須通電試車
機床故障修復完畢,必須在操作者的配合下,通電試車。試車前應採取安全措施,認真檢查機械部分各限位器、零壓、零磁、過壓、過流繼電器等是否安全可靠。試車時,應注意觀察電機轉向、聲音、溫度等是否正常;電路的各種功能,控制環節的動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工作人員要避開聯軸節的旋轉方向,以確保人身安全。
(7)注意積累維修經驗
每次維修結束後,應及時總結經驗,並做好維修記錄。
二、機床的故障的分類與維修措施
1、按照故障發生部位分,可以將期分為軟體故障和硬體故障。
2、按照機床機電設備故障發生的必然性,可以將機電設備故障分為隨機性故障和系統性故障。
3、按照機床電器故障發生的破壞性,可以將機床電器設備故障分為破壞性故障性和非破壞性故障。
4、按照設備的運動品質分,隨著機床設備使用年限的不斷延長,機床設備在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可能製造出不合格產品,這是由於機床的運動品質下降,形成運動特性下降而引起的。
電器系統的維護與保養:
1、嚴格遵守機電設備維修管理制度。
2、對輸入輸出裝置進行維護。
3、定期檢查電氣系統是否過熱。
4、定期除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