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逆變和整流的工作原理
逆變電路是與整流電路(Rectifier)相對應,把直流電變成交流電稱為逆變。逆變電路可用於構成各種交流電源,在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
工作原理
橋式逆變電路的開關狀態由加於其控制極的電壓信號決定,橋式電路的PN端加入直流電壓Ud,A、B端接向負載。當T1、T4打開而T2、T3關合時,u0=Ud;相反,當T1、T4關合而T2、T3打開時,u0=-Ud。於是當橋中各臂以頻率 f(由控制極電壓信號重復頻率決定)輪番通斷時,輸出電壓u0將成為交變方波,其幅值為Ud。重復頻率為f如圖2所示,其基波可表示為把幅值為Ud的矩形波uo展開成傅立葉級數得:uo=4Ud/π (sinwt+1/3 sin3wt+1/5 sin5wt+...)由式可見,控制信號頻率f可以決定輸出端頻率,改變直流電源電壓Ud可以改變基波幅值,從而實現逆變的目的。
整流: 調整氣流、水流或電流的形態,或能對氣流、水流或電流的形態進行調整。
在電力電子方面:將交流電變換為直流電稱為AC/DC變換,這種變換的功率流向是由電源傳向負載,稱之為整流。
整流電路是利用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將正負變化的交流電壓變為單向脈動電壓的電路。在交流電源的作用下,整流二極體周期性地導通和截止,使負載得到脈動直流電。在電源的正半周,二極體導通,使負載上的電流與電壓波形形狀完全相同;在電源電壓的負半周,二極體處於反向截止狀態,承受電源負半周電壓,負載電壓幾乎為零。
2. 單端正激逆變電路1,2兩部分實現什麼功能
整流電路是將輸入工頻交流電源變換成逆變器工作所需的直
流電源,而逆變器是將整流後的直流電壓變換成高頻交流電壓
(或電流),完成DC/AC的轉換功能,滿足中頻電爐性能及工藝技術要求。
一般民用中頻電爐的輸出功率不大,DC/AC變換器電路通常采
用單管或半橋結構。工業中頻電爐電源要求具有大的輸出功率,特別是用於金屬熱處理、熔煉等中頻電爐電源,輸出功率在幾百千瓦至上千千瓦,變換器的電路幾乎都採用全橋電路結構。半橋逆變器電路
半橋逆變器實際上也是由兩個單端正激式變換電路組合而成,其中,.
個橋臂由兩個特性相同、容量相等的電容器承擔,每個電容器承受1/2的直流母線電壓,另一橋臂由兩個受脈寬調制(PWM)信號控制驅動的半導體功率開關管承擔,故稱半橋變換器,即Half-Bridge Converterso控制功率器件開關的驅動信號互補,相差1 800,兩個PWM驅動信號之間留有死壓時間,防止信號擾動時導致兩個功率開關器件同時導通,造成器件損壞及逆變失敗。
標準的半橋逆變電路結構圖。 R1、R2為橋臂電容器Cl、C2的均壓和電荷泄放電阻,並確保R1 =R2,Cl=C2,製造過程中應對上述四
個元件進行檢測,挑選配對使用。功率開關器件通常在高頻加熱電源中使用場效應晶體管MOSFET及絕緣柵雙極性晶體管IGBT,其工
作狀態受PWM驅動脈沖控制,並接於VT1、VT2上的二極體VD1、VD2用於電感電流續流、能量再生通路。通常這兩個二極體封裝在功率器件內部,外部不必另接二極體
在半橋逆變器的兩橋臂中點A、B接負載。對電磁中頻電爐電源而言,可
直接串聯諧振電路的加熱繞組L,及諧振補償電容Cr,或者通過匹配變壓器輸
出,匹配變壓器的一次側NP接在兩橋臂的中點A、B,二次與加熱繞組L,和
諧振電容Cr連接。
圖3 - 16是半橋變換器電路的波形圖,說明兩個功率開關器件VT1、VT2
和PWM驅動信號Ugl、Ug2的相位關系,橋臂中點電壓Ugl與Ug2、的對應關系。開關管截止時,VT1、VT2承受的電壓應力為
3. 求逆變器的電路圖解釋
初二的小盆友……真羨慕
電阻旁邊的三個角困碰的,是三極體汪謹談,下面兩個長長波浪線中間一橫杠的,加在一起是變壓器
電源么,下面220V~的是電網的電壓,是輸入,就是家裡面插座上面的電壓,上面12VDC就是這晌襪個電路的輸出了,就是手機充電器輸出的那種
其他的么,小盆友要是想了解,可以追問
4. 逆變器的工作原理
逆變器工作原理
輸入介面部分:輸入部分有3個信號,直流輸入VIN、工作使能電壓ENB及Panel電流控制信號DIM。VIN由Adapter提供,ENB電壓由主板上的MCU提供,其值為0或3V,當ENB=0時,逆變器不工作,而ENB=3V時,逆變器處於正常工作狀態;而DIM電壓由主板提供,其變化范圍在0~5V之間,將不同的DIM值反饋給PWM控制器反饋端,逆變器向負載提供的電流也將不同,DIM值越小,逆變器輸出的電流就越大。
泰琪豐逆變器 vp系列
5. 逆變電壓改變方法
直流端調壓逆變輸出電壓的調節由直流電壓為可調來實現。這時逆變器僅具有變頻功能,而直流側則具有可控整流的功能(見相控整流電路和直流變換電路)。該功能可由以下電路結構實現:①相控整流電路;②不控整流電路加直流斬波電路;③斬控整流電路;④交流調壓電路加不控整流電路。較常用的是前兩種。
逆變器內部調壓直流端採用不控整流電路。直流電壓不變,逆變輸出電壓的調節在逆變器內部實現。這時逆變器兼具變頻和調壓兩種功能。這種調壓方式較之直流端調壓具猛春模有主電路結構簡單、電網側功率因數高、電壓調節動態響應快等優點,因而得到更多的應用。
逆變電路內部調壓功能以調壓范圍和線性度等工作指標來衡量。但由於在調壓過程中也會影響逆變輸出電壓的諧波含量,而諧波含量的高低對逆變器出端濾波器容量、體積和重量、整機效率、輸出功率都有影響,因此在評價各種調壓方式時,除了考慮上述調壓功能之外,還要兼顧諧波含量的影響。
常見的逆變器內部調壓方式有以下兩種。
①橋內移相調壓方式:圖1a為電壓型單相逆變電路(見自換流式電壓型逆變電路)。各橋臂用自關斷元件的通用符號表示,其控制極脈沖分布狀態如圖1b。由圖可見,ug1和ug4、ug2和ug3保持相位互補關系,但ug3和ug2分別引前於ug1和ug4某一電角度θ,該角度在0°~180°范圍內連續可調。圖1a中虛線框A內兩臂稱為基準臂,B內兩臂則稱為移相臂。改變移相臂對基準臂的相位差θ即可改變輸出電壓波形,從而改變輸出電壓基波方均根值。對輸出電壓進行分析,可得式中n為正奇數,τ為脈沖寬度。上式表明,改變參數τ(相當於改變相移角θ),即可改變各次諧波幅值。其中基波方均根值可表示為橋內移相調壓方式的優點是控制簡單,調壓線性度好,但輸出電壓諧波含量較大。
②正弦脈寬調制(SPWM)調壓方式:仍以單相電枝緩壓型逆變電路為例(圖2a),為簡單計,各橋臂仍用自關斷元件(如GTO、GTR和Power MOSFET等,若採用普通晶閘管則需附加換流電路),顯然,主電路結構與圖1完全相同,脈寬調制(英文縮寫 PWM)控制方式是高頻電森手力電子電路常用的控制方式。在逆變電路的范圍內,它可視為頻控方式與斬控方式的結合,其基本思路是使電路中可控元件以遠高於逆變器輸出頻率f的載波頻率fc開關工作,而可控元件在每一載波周期(Tc=1/fc)中的占空比D(D=τ/Tc,τ為元件導通時間,即控制極脈沖寬度)則受控於控制信號ug的幅值,因此所謂正弦波脈寬調制(英文縮寫SPWM)是指在一個逆變周期T(T=1/f)中
6. 逆變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逆變器是把直流電能(電池、畜電瓶)轉變成交流電(一般為220v50HZ正弦或方波)
典型的DC/AC逆變器其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1)半導體功率集成器件,
(2)逆變電路。
逆變系統的核心是逆變開關電路,簡稱逆變電路。是通過半導體開關器件的導通與關斷完成逆變的功能,但一個完整的逆變電路,除了主逆變電路外,還要有控制電路、輸入電路、輸出電路、輔助電路和保護電路等構成。
各部分電路的主要功能如下:
(1)
輸入電路:
為主逆變電路提供可確保其正常工作的直流電壓。
(2)
輸出電路:
對主逆變電路輸出的交流電的質量(包括波形、頻率、電壓電流幅值相位等)進行修正、補償、調理,使之能滿足用戶要求。
(3)
控制電路:
為主逆變電路提供一系列的控制脈沖來控制逆變開關管的導通和關斷,配合主逆變電路完成逆變功能。在逆變電路中,控制電路與主逆變電路同樣重要。
(4)
輔路電路:
將輸入電壓變換成適合控制電路工作的直流電壓。包括多種檢測電路。
(5)
保模液坦護電路:
輸入過壓、欠壓保護;輸出過壓、欠壓保護;過載保護;過流和短旦桐路保護;過熱保護等。
(6)
主逆變電路:
由半導體開關器件組成的變換電路,分為隔離式和非隔離式兩大類。如變頻器、能量回饋等都是非隔離的;UPS、通信基礎開關電流等是隔離式逆變電路。隔離式逆變電路還應包括逆變電壓器。無論是隔離式或非隔離式主逆變電路,基本上都是由升壓電路Buck和降壓電路Boost兩種電路埋兆不同拓撲形式組合而成。這些組合在隔離式逆變器主電路中就構成了單端式(正激式和反激式兩種)、推挽式、半橋式和全橋式等。這些電路既可以組成單項逆變器,也可組合成三相逆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