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雙向可控硅驅動電路,如圖,我用的是MOC3041,雙向可控硅是BTA 16-600B,AA1接上面時負載一直工作,
圖中可控硅控制極接法有點奇怪,光敏器件無輸入時R2提供電壓給控制極,可控硅會導通版;而光敏器權件有輸入時,即使飽和導通,由於R3的作用可控硅還是可能導通,起不了開關作用。
可控硅控制極一般接在R3與光耦連接處。此時光耦有輸入時可控硅導通,無輸入時關斷。
R2為控制極提供觸發電壓,一般取100歐左右;R3用於消除光耦漏電流影響,防止誤觸發,一般取1K左右。這兩個電阻不需要承受多大的功率,1/8-1/4瓦都可以。
R4、C1是阻容吸收電路,一般取幾十歐,功率1W。
B. 溫控器雙向可控硅電路圖這個誰會接
先說溫控表,13,14--220V電壓輸入,5,6,7接熱電阻,PT100,問題在22,23上,這個表標識是G,T2,實際雙向可控硅模塊觸發端是G1,K1,G2,K2,溫控表的23接模塊的G1,22的T2接模塊的K1,第9的J,繼電器輸出,不用接。
C. 用雙向可控硅控制點焊機的通斷電路
雙向可控硅是一種功率半導體器件,也稱雙向晶閘管,在單片機控制系統中,可作為功率驅動器件,由於雙向可控硅沒有反向耐壓問題,控制電路簡單,因此特別適合做交流無觸點開關使用。雙向可控硅接通的一般都是一些功率較大的用電器,且連接在強電網路中,其觸發電路的抗干擾問題很重要,通常都是通過光電耦合器將單片機控制系統中的觸發信號載入到可控硅的控制極。為減小驅動功率和可控硅觸發時產生的干擾,交流電路雙向可控硅的觸發常採用過零觸發電路。過零觸發是指在電壓為零或零附近的瞬間接通。由於採用過零觸發,因此上述電路還需要正弦交流電過零檢測電路。
1 過零檢測電路
電路設計如圖1 所示,為了提高效率,使觸發脈沖與交流電壓同步,要求每隔半個交流電的周期輸出一個觸發脈沖,且觸發脈沖電壓應大於4V ,脈沖寬度應大於20us.圖中BT 為變壓器,TPL521 - 2 為光電耦合器,起隔離作用。當正弦交流電壓接近零時,光電耦合器的兩個發光二極體截止,三極體T1基極的偏置電阻電位使之導通,產生負脈沖信號,T1的輸出端接到單片機80C51 的外部中斷0 的輸入引腳,以引起中斷。在中斷服務子程序中使用定時器累計移相時間,然後發出雙向可控硅的同步觸發信號。過零檢測電路A、B 兩點電壓輸出波形如圖2 所示。
2 過零觸發電路
電路如圖3 所示,圖中MOC3061 為光電耦合雙向可控硅驅動器,也屬於光電耦合器的一種,用來驅動雙向可控硅BCR 並且起到隔離的作用,R6 為觸發限流電阻,R7 為BCR 門極電阻,防止誤觸發,提高抗干擾能力。當單片機80C51 的P1. 0 引腳輸出負脈沖信號時T2 導通,MOC3061 導通,觸發BCR 導通,接通交流負載。另外,若雙向可控硅接感性交流負載時,由於電源電壓超前負載電流一個相位角,因此,當負載電流為零時,電源電壓為反向電壓,加上感性負載自感電動勢el 作用,使得雙向可控硅承受的電壓值遠遠超過電源電壓。雖然雙向可控硅反向導通,但容易擊穿,故必須使雙向可控硅能承受這種反向電壓。一般在雙向可控硅兩極間並聯一個RC阻容吸收電路,實現雙向可控硅過電壓保護,圖3 中的C2 、R8 為RC 阻容吸收電路。
D. 可控硅在電路中的作用以及連接方式
可控硅,是一種大功率電器元件,也稱晶閘管。它具有體積小、效率高、專壽命長等優點。在自動控屬制系統中,可作為大功率驅動器件,實現用小功率控制項控制大功率設備。它在交直流電機調速系統、調功系統及隨動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可控硅分單向可控硅和雙向可控硅兩種。雙向可控硅也叫三端雙向可控硅,簡稱TRIAC。雙向可控硅在結構上相當於兩個單向可控硅反向連接,這種可控硅具有雙向導通功能。其通斷狀態由控制極G決定。在控制極G上加正脈沖(或負脈沖)可使其正向(或反向)導通。這種裝置的優點是控制電路簡單,沒有反向耐壓問題,因此特別適合做交流無觸點開關使用。
220v雙向可控硅電路圖(上圖)
E. 電路基礎 雙向可控硅BT136,應用電路是什麼樣的,附上簡單的電路圖,然後跟我講下原理
在電路圖上雙向可控硅如圖 單向就是一個箭頭單向導通 G腳為可控硅3腳,假如一專個30V的交流電壓通過T2,這屬時T1無電壓輸出,這時只需重T2拉一個電流到G可控硅就導通了T1有一定的電壓,給G電流大小可控硅的導通程度不同...所以叫可以控制 簡稱為 可控也就是可以控制輸出的大小,但是最大電壓不會高於輸入T2。
F. 雙向可控硅三個接線柱A K AK是接什麼線的,是怎麼控制導通和關斷的,多謝
雙向可控硅控制電路如下圖,閉合開關後按一下按鈕,雙向可控硅控制極(G)有電流通過而觸發導通(T1、T2導通),繼電器得電吸合。在直流電路中,慧旅可控硅一經觸發導通後,G極斷開後仍維持導通狀態,只有在負載電流小於維持電流缺櫻才自動斷開;圖中採用關斷電伏碧叢源控制斷開。
G. 雙向可控硅電路圖,G接開關s,再接電阻R,R的話應該接可控硅哪極,才可以導通,燈泡亮
給出兩個雙向可控硅控制器的電路圖,可以參考一下:
1、門開關控制照明燈電路
H. 請知者詳述下圖中雙向可控硅觸發電路的原理,元件的作用
原理:
盡管從形式上可將雙向晶閘管看成兩只普通晶閘管的組合,但實際上它是由7隻晶體管和多隻電阻構成的功率集成器件。小功率雙向晶閘管一般採用塑料封裝,有的還帶散熱板,外形如圖l所示。典型產品有BCMlAM(1A/600V)、 BCM3AM(3A/600V)、2N6075(4A/600V),MAC218-10(8A/800V)等。大功率雙向晶閘管大多採用RD91型封裝。雙向晶閘管的主要參數見附表。
雙向晶閘管的結構與符號見圖2。它屬於NPNPN五層器件,三個電極分別是T1、T2、G。因該器件可以雙向導通,故除門極G以外的兩個電極統稱為主端子,用T1、T2。表示,不再劃分成陽極或陰極。其特點是,當G極和T2極相對於T1,的電壓均為正時,T2是陽極,T1是陰極。反之,當G極和T2極相對於T1的電壓均為負時,T1變成陽極,T2為陰極。雙向晶閘管的伏安特性見圖3,由於正、反向特性曲線具有對稱性,所以它可在任何一個方向導通。
I. 雙向可控硅相位角控制電路圖
TRIAC為三端元件,其三端分別為T1 (第二端子或第二陽極),T 2(第一端子或第一陽極)和G(控制極)亦為一閘極控制開關,與SCR最大的不同點在於TRIAC無論於正向或反向電壓時皆可導通,其符號構造及外型如下圖3所示。因為它是雙向元件,所以不管T1、T2的電壓極性如何,若閘極有信號加入時,則T1 ,T2間呈導通狀態;反之,加閘極觸發信號,則T1 ,T2間有極高的阻抗。
J. 220v雙向可控硅電路圖求詳解。
如果負載是感性負載,例如,電動機什麼的,有線圈的,在關斷時會出現一個電壓很高反電動勢,容易將可控硅擊穿。為了泄放掉這個電動勢,保護可控硅不被擊穿,就並聯了這樣一個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