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路分析。請畫出變換後的等效電路圖,請講下原因謝謝
電流來源源輸出電流不變、電流方向不變。對外電路(負載)而言,網路的匯流排上是電流源,其他元件都無意義。
http://wenku..com/view/1a26938d8762caaedd33d4bc.html
❷ 關於電路分析的戴維南等效電路。
如圖,
左邊: 控制量U1=1x(2+0.5U1),0.5U1=2,U1=4v,Uab=0.5(0.5U1)+U1=5v;2A電流源置開路,a,b埠外加專電源u,設流入電流i,U1=1x(i+0.5U1),i=0.5U1,u=2i+1.5U1=5i,Rab=u/i=5歐;戴維南等屬效電路為5v串5歐開口端a,b;
右邊: Va=4 x 3/(1+3)=3v,Vb=4 x 2/(2+2)=2v,Uab=Va-Vb=1v;Rab=1並3 + 2並2=7/4歐;戴維南等效電路為1v串7/4 歐開口端a,b;
將兩邊等效電路連通,Uab=(5-1)/(5+ 7/4) x 7/4 +1=28/27 + 1=55/27 v。
❸ 如何畫等效電路圖如何分析復雜電路
俺高三..一般平時那些比較繁的電路圖(當然競賽的除外)從來一直看一眼就明白的.
不過最安全最保險的方法就是標點法,就是將每個結點處的電勢按高低次序編碼,再作圖.
具體的:
1.編碼。 將每個電阻兩端編上數碼,對等電位點用同一數碼標出。
2.識別。 凡兩端數碼對應相同的電阻(說明兩端電位對應相等),即為並聯電阻。
3.作圖。 將數碼相同的各端點接在一個節點上。
附上參考資料,裡面有例子.
❹ 等效電路的電路圖畫法
(節點復法)
(1)把電路中的電勢相等的結點標制上同樣的字母。
(2)把電路中的結點從電源正極出發按電勢由高到低排列。
(3)把原電路中的電阻接到相應的結點之間。
(4)把原電路中的電表接入到相應位置。 (切斷法)
(1)順著電流方向逐級分析,如果沒有接入電源或電流方向不明可假設電流方向。
(2)每一支路的導體是串聯關系。
(3)用切斷電路的方法幫助判斷,當切斷某部分電路,其它電路同時也被斷路的與它是串聯關系;其它電路是通路的是並聯關系。
1、元件的等效處理,理想電壓表--開路、理想電流表--短路;
2、電流流向分析法:從電源一極出法,依次畫出電流的分合情況。 注意:有分的情況,要畫完一路再開始第二路,不要遺漏,一般先畫幹路,再畫支路。
3、等勢點分析法:先分析電路中各點電勢的高低關系,再依各點電勢高低關系依次排列,等電勢的點畫在一起,再將各元件依次接入相應各點,就能看出電路結構了。
4、弄清結構後,再分析各電表測量的是什麼元件的電流或電壓。說明:2、3兩點往往是結合起來用的。
❺ 電路分析方法,等效電阻的分析
圖2-1-7a,那一圈短路線就等於上面中間橫著的短路線,外面一圈沒有用。所以這個圖看起來是A點出去兩個4Ω並聯結果2Ω,B點出去兩個8Ω並聯結果4Ω,然後兩個並聯結果再串聯在一起。也就是2Ω串聯上4Ω,結果AB之間電阻6Ω。
;
圖2-1-7b,故意畫的很繞,但是仔細看,左邊起第一個6Ω與第二個6Ω兩端分別相連,是並聯關系;第二個6Ω與第三個6Ω兩端分別相連,也是並聯關系;所以左邊三個6Ω是並聯關系,結果2Ω。A點通過這個2Ω,連接到第四個6Ω左邊,B連接在第四個6Ω右邊,則AB之間電阻為2+6=8Ω。
❻ 等效電路圖分析 求基本工作原理
1.這個典型分差輸入,場效應功率放大器,因為電路由場效應輸入,恆流穩壓,補償內電路等組成容。
2.因為電路較為復雜,簡單解釋一下,Q6Q7為場效應分差輸入,DlD2為穩壓鉗位。
3.由Q11Q12Q7組成後級恆流源電路,保證後級偏置電流。
4.由Q8,Q15為推功放,並由Q9及QI8為功放輸出管,提供足夠電流。
❼ 電路分析 等效變換
沒太看出圖里的4U到底是放大系數,還是最左邊的2ohm電阻上的電壓
若是2ohm上的電壓,迴路電專壓法,左側的兩個支路屬選左邊的支路去分析,則電壓U等於3V的電壓源加1ohm電阻上的電壓(1*I)減8U(因為同一支路上一個2ohm電阻上的電壓為4U,則另外個2ohm上電壓也為4U),所以可以得到:
U=3+I-8U;
右側支路沒看出來是電壓源還是電流源,如果是電壓源也可以從右側支路下手
它的解釋是沒有響應電源那條支路的解釋,即把2U那條支路去掉,這樣才說的通,不然3I是不對的
❽ 電路分析。求大神來解。要畫出等效電路圖~
剛給別人回答了這道題,沒想到你也來問了。
一、求戴維南電路:
電感從電路中斷開。設12V電壓源的電流為I,方向向左。
那麼12Ω電阻的電流為(I+3)A,方向向右;6Ω電阻的電流為電流源電路3A,方向向下;4Ω電阻的電流為I,方向向右。
對於12V——12Ω——4Ω所構成的迴路,根據KVL:
12×(I+3)+4I=12,I=-1.5(A)。
因此:Uoc=4Ω電壓+6Ω電壓=-4I+6×3=-4×(-1.5)+18=24(V)。
再將電壓源短路、電流源開路,得到:
Req=4∥12+6=9(Ω)。
二、初始值:iL(0-)=iL(0+)=0。
t=0+時,由於電感電流不能突變,電感相當於開路,於是uL(0+)=Uoc=24V。
三、穩態值:此時電感相當於短路,短路電流就是iL(∞)=Isc。uL(∞)=0V。
於是,6Ω電阻的電流為:(3-Isc),方向向下;兩端電壓為6×(3-Isc)。
電感的短路使得6Ω電阻和4Ω電阻變為並聯關系,於是4Ω電阻的電流為6(3-Isc)/4=1.5(3-Isc),方向向右;
12V電流源的電流為:1.5(3-Isc)-Isc=4.5-2.5Isc,方向向左;
12Ω電阻的電流:(4.5-2.5Isc)+3=7.5-2.5Isc,方向向右。
於是根據KVL:12×(7.5-2.5Isc)+4×1.5(3-Isc)=12,Isc=8/3(A)。
即:iL(∞)=8/3(A)。
四、結果:f(t)=f(∞)+[f(0+)-f(∞)]e^(-t/τ)。
τ=L/Req=2/9(s)。
iL(t)=8/3+(0-8/3)e^(-4.5t)=8/3[1-e^(-4.5t)] A。
uL(t)=0+(24-0)e^(-4.5t)=24e^(-4.5t) V。
原題目見:http://..com/question/392978908119906205
❾ 電路分析:利用電源的等效變換畫出圖示電路的對外等效電路
解來:1A電流源串聯3Ω電阻,等自效為1A電流源;
1A電流源並聯5V電壓源,等效為5V電壓源;
5V電壓源、15V電壓源、3A電流源串聯,等效為3A電流源。
因此,對外等效電路等效為3A的電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