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分壓電路等效電路圖
如圖,標上了滑動變阻器上的ABC點,其中C點是滑動片的位置,會改變。
閉合開關後,AC部分電阻與R並聯,然後與BC部分電阻串聯,分配在R上的電壓就是總電壓的一部分。
通過調節P,使與R並聯的電阻AC發生變化,導致分配給R的電壓發生變化,達到「分壓」的效果。
因此,分壓電路,可以調節的電壓范圍是0——E(0到最大電動勢)
當P在左邊時,即AC重合時,分配給R的電壓為0,即R被短路。
當p在右邊時,即BC重合時,分配給R的電壓等於電源電動勢。
B. 圖3.7所示是常見的分壓器電路。已知電路的輸入電壓Uab為220V,電位器R=100歐,當電位器觸
當電位器觸點在中間位置的時候,可以把電位器看做兩個50歐電阻串聯,每個電阻上分得一半的電壓,Ucd=110v。當cd間接有負載時這個電壓值會變化。
C. 誰知道分壓器的原理
分壓器的原理是電阻電容器採用溫度系數小的電阻絲康銅絲或溫度系數小而且電阻系數高的卡瑪絲繞成,採用壓縮性的電阻分壓器結構來分壓。
電阻分壓器內部電阻為純電阻,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測量精度高,穩定性好,被廣泛採用。在雷電沖擊電壓條件下,採用電阻分壓器作為轉換裝置,具有一定的有點:
1) 當它採用溫度系數小的電阻絲康銅絲或溫度系數小而且電阻系數高的卡瑪絲繞成時,它的溫度穩定性高,長期穩定性也較高。
2) 採用壓縮性的電阻分壓器結構,它的響應特性有可能做得比較高。
由於具有上述的優點,較多的標准測量系統是由電阻分壓器組成的。
(3)分壓器電路圖擴展閱讀
電阻分壓器測量瞬態脈沖電壓時所產生的誤差,與阻值和對地雜散電容的乘積有關,所以應盡量減小對地雜散電容的大小及影響。
電阻分壓器應盡量減少電感,為此,用卡瑪絲或康銅絲正反密繞在一絕緣管上,層間只墊很薄的絕緣紙,然後浸在裝有變壓器油的絕緣筒中,以縮小分壓器的尺寸,減少對地電容,並在其頂端裝屏蔽環作補償。
測量脈沖電壓用的電容分壓器可分為兩種類型。
一種分壓器的高壓臂是由多個高壓電容器疊裝組成,另一種分壓器的高壓臂僅有一個電容。
前一種分壓器多半用絕緣殼的油紙絕緣的脈沖電容器來組裝,要求這種電容器的電感比較小,能夠經受短路放電。
一個高壓油紙電容器是由多個元件串並聯組裝起來的,每個元件不僅有電容,而且有串聯的固有電感和接觸電阻,還有並聯的絕緣電阻,當然每個元件還有對地雜散電容,這種分壓器應看做分布參數,故名為分布式電容分壓器。
D. 如圖7-3-4為分壓器接法電路圖,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
1、U=EX(rb/(rb+ra//R))。//表示並聯。
2、ra+rb=r。得ra=r-rb代入1
3、U=EX(rb/(rb+(r-rb)//R)),當滑片到r/2時,ra=rb,並聯部分電阻小於r/2、所以電壓小於E/2。
選擇C
E. 分壓式電路圖等效電路圖是怎麼樣的
這個圖就是來初中物理學的知識嘛自!
有三種情況:
1.當滑動變阻器位於A點時,燈泡處於短路狀態,這時燈泡不亮整個電路上的電阻就是滑動變阻器的電阻值
2.當滑動變阻器在中間某點時,相當於上圖的第二圖效果,由於後面的那一個電阻分壓,所以在燈泡上得到的電壓只有一部分,根據歐姆定律,這時燈泡發光,但亮度會由後面這個電阻的大小決定,當後面這個電阻越小,燈泡就會越亮!也就是滑動變阻器越往C端移動燈泡越亮
3.當滑動變阻器的B點移動到C點時,電路相當於上面第三個圖,這時燈泡跟滑動變阻器並聯,這時,燈泡兩端的電壓等於電源的電壓,是最高電壓,根據歐姆定律燈泡最亮!
所以電路中最大電阻為上圖的第一圖!
F. 電路圖像
特殊值法
先設R0為25,則RL越大,R並越大!!相應的U越大,所以B、D排除;
又當RL為無窮大時,為近似直線,再根據上述結論,排除A,所以答案為c
誒,可費了一番功夫,很久了,都忘了。。
G. 分壓電路原理圖
分壓電路原理:串聯的兩個電阻,流經它們的電流一樣,根據U=IR,電阻越大,分得的電壓越大。分的電壓計算方法U=uR1/(R1+R2)
H. 50kvdc分壓器在電路圖中是什麼樣子
分壓器就是用圖中符號表示的,顯示為高壓電容性分壓器,但不是直流分壓器,應該是交流或者沖擊電壓分壓器吧。如果是直流分壓器DC,通常主體是電阻而不是電容。
I. 什麼是分壓器電路
分壓器,復是用在電壓表擴大量程時的制串聯電阻
可以把滑動變阻器用作分壓器,也可以用做限流器。
滑動變阻器--是根據電阻器的結構特點命名的
分壓起、分流器---是根據具體的電路的功能來形象命名的。
半可調電阻也可以用做分壓器或限流器
固定電阻也可以用做分壓器或限流器
電容器也可以用做分壓器或限流器
(交流電路中)
電感器也可以用做分壓器或限流器
J. 如圖甲所示為分壓器電路圖,已知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不計,變阻器總電阻為R0=50Ω,閉合開關S後,負載電
當Rx增大時,左半部分並聯總電阻增大,右半部分電阻減小,所以RL兩端的電壓U應隨Rx增大而增大;
由於RL1=200Ω>R0=50Ω,左半部分並聯總電阻接近等於變阻器左部分電阻,RL的電壓接近均勻變化,圖線接近③;
由於RL2=20Ω<Rx,並聯RL2後,對應於同一個Rx值,左半部分分得的電壓將比並聯RL1原來小了,所以圖線接近④正確;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