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力系統的防雷措施有哪些
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自動控制系統在電力生產各個方面的使用越來越廣,電力工程在受益於微電子技術的極大方便的同時,也受到其一旦損壞就損失巨大的困擾。實際上,在電力系統增加自動控制系統的時候,對自動控制系統的安全防雷意識相對淡薄,一旦有雷電波侵入,設備損壞一般是巨大的,有的甚至使整個系統癱瘓,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雷擊是一種自然現象,它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具有極強大的破壞能力。當雷電放電路徑不經過防雷保護裝置時,放電過程中產生強大的瞬變電磁場在附近的導體中感應到強大的電磁脈沖,稱感應雷。
感應雷可通過兩種不同的感應方式侵入導體。一種是在雷雲中電荷積聚時,附近導體會感應相反的電荷,當雷擊放電時,雷雲中電荷迅速釋放,而導體中的靜電荷在失去雷雲電場束縛後也會沿導體流動尋找釋放通道,就會在電路中形成靜電感應,其次是在雷雲放電時,迅速變化的雷電流在其周圍產生強大的瞬變電磁場,附近的導體中就會產生很高的感生電動勢,在電路中形成電磁感應,感應雷沿導體傳播,損壞電路中的設備或設備中的器件。
信息系統中系統介面多,線路長,給感應雷的產生、耦合和傳播提供了良好環境,而信息系統設備隨著科技的發展,集成度越來越高,抗過電壓能力越來越差,極易受感應雷的襲擊,並且損害的往往是集成度較高的系統核心器件,所以更不能掉以輕心。
針對變電站的防雷。變電站的避雷針的二次感應產生的雷擊效應,產生的雷電電流經過避雷針導地時感應到市內的傳輸線上。對於老式的通訊設備來講,它們的構造大都是由電子管、晶體管向集成電路過渡的。由於電子管、晶體管等相對對立,因而耐沖擊能力較強,因此二次雷擊效應對電子管、晶體管通訊設備不會造成太大損害。對於集成化程度較高的微電子設備,其耐沖擊能力差,受雷擊更易使微電子設備受到損壞。
雷電流通過電源線、信號線或天線饋線引入的感應雷擊通過電磁感應耦合到各類傳輸線而破壞設備。電源線引入感應雷擊。變電站內設置的微波通信基站的供電線路大多採用架空明線。試驗表明,雷電頻譜在幾十MHz以下頻域,主要能量集中分布在工頻附近。因此,雷電與市電相耦合的概率很高,容易造成通信線路及通信串口燒壞。為了擴大信號覆蓋范圍,就要盡可能地增加天線架設高度(65m以上的鐵塔約佔50%)。但是,在提高信號覆蓋范圍的同時,也增加了鐵塔引雷的概率。
針對電力系統二次保護系統的等電位連接是安全防雷的重要措施,等電位連接是IEC標准中指出內部防雷措施的一部份,其目的在於減少雷電流所引起的電位差對設備的危害。所謂等電位連接就是用連接導線或過電壓電涌保護器,將處在需要防雷的空間內的防雷裝置和建築物的金屬構架、金屬裝置、外來導線、電氣裝置、電信裝置等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等電位連接網路,以實現均壓等電位。
IEC標准將需要保護的空間劃分為不同的防雷區,以規定各部份空間不同的LEMP的嚴重程度和指明各區交界處等電位連接點的位置。以往的規程要求電子設備單獨接地,這種接地稱為直流工作地或信號地、邏輯地,它實質上是高頻信號的接地。單獨信號地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地網中雜散電流或暫態電流干擾設備的正常工作,有時也過分強調要求接地電阻的低值。
儀器儀表雷擊的防護:防範電子設備不受雷擊,首先應保證設備所處的建築物有完善的避雷設施,以及確保電力供電系統避雷措施完備(在發電廠、變電站中要保證高低壓配電系統避雷良好)。其次由於電子設備工作電壓低,抵抗過壓能力弱,所以必須重點考慮防範感應雷擊。目前感應雷擊的防護主要採用電源防雷器和信號防雷器,或對可能感應到雷擊的導線加以屏蔽,一般雷擊侵入途徑是由電源線或信號線入侵,因此雷擊防護就是要在雷電的進入端將其瀉放到大地,從而保護設備。除了要注重電源線的防護外,特別不能忽視信號線防雷,對於裝設於戶外的電子設備或線路,必須對有關線路採取兩端保護或多點保護方式,採用對應的信號防雷器進行防護,對於重要線路,如有可能盡量採用穿金屬管埋地方式敷設,以形成線路屏蔽,減少感應雷擊。
電力系統作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系統,其應用范圍廣,涉及范圍大,一旦遭受雷擊損壞,其產生的後果將是毀滅性的,經濟損失不可預計。因此,電力系統要加強雷電防護,認真做好防雷措施,保障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
Ⅱ 家裡電路有空氣開關,這樣能防雷嗎
家裡電路有空氣開關,這樣不能防雷。
空氣開關一般是用來控制供電線路的通斷功能的,兼具防短路、超載等,但本身並不具備防雷功能。
家庭電路中安裝空氣開關後,還需要做可靠的保護接地和防雷接地,或者安裝必要的防雷設備。比如防雷器。空開與防雷器是不能等同的,是兩種不同的器件。
防雷器,一種為各種電子設備、儀器儀表、通訊線路提供安全防護的電子裝置。當電氣迴路或者通信線路中因為外界的干擾突然產生尖峰電流或者電壓時,浪涌保護器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導通分流,從而避免浪涌對迴路中其他設備的損害。
(2)防雷電路保護擴展閱讀
每路線的插座、燈頭、廚房、衛生間、冰箱、空調都應該單獨放線,每路線上都要有單獨的空氣開關,大功率的房間,比如廚房和衛生間,4平方毫米以上的線路要達到20A,一般的燈頭線只要16A,每條線路都有特定的規格。
在檢測空氣開關是否正常的時候,應該請專業人員用漏電相位檢測儀檢測。如果空氣開關處於正常保護狀態,檢測的時候,每路電的空氣開關都會單獨跳閘,漏電保護器也跟著一起跳閘。
如果空氣開關處於不正常的狀態,那麼只是總開關跳閘,單獨的空氣開關不跳閘,漏電保護器也不跳閘。
工作條件:
周圍空氣溫度:周圍空氣溫度上限+40℃;周圍空氣溫度下限-5℃;周圍空氣溫度24h的平均值不超過+35℃。
海拔:安裝地點的海拔不超過2000m。
大氣條件:大氣相對濕度在周圍空氣溫度為+40℃時不超過50%;在較底溫度下可以有較高的相對濕度;最濕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對濕度為90%,同時該月的月平均最低溫度+25℃,並考慮到因溫度變化發生在產品表面上的凝露。
Ⅲ 電路設計中如何防雷
防雷電路的設計應注意以下幾點:
1、 防雷電路的輸出殘壓值必須比被防護電路自身能夠耐受的過電壓峰值低,並有一定裕量。
2、 防雷電路應有足夠的沖擊通流能力和響應速度。
3、 信號防雷電路應滿足相應介面信號傳輸速率及帶寬的需求,且介面與被保護設備兼容。
4、 信號防雷電路要考慮阻抗匹配的問題。
5、 信號防雷電路的插損應滿足通信系統的要求。
Ⅳ 什麼是防雷保護
防雷保護裝置包括電氣設備的防雷和建(構)築物的防雷兩大內容。電版氣設備的防雷主要包括權發電廠、變(配)電所和架空電力線路的防雷;建(構)築物的防雷則分工業和民用大類,它們按危險程度和設施的重要性,又可分為不同的類型。
避雷針、避雷線、避雷網、避雷帶及避雷器都是經常採用的防雷裝置。一套完整的防雷裝置包括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上述避雷針、避雷線、避雷網、避雷帶實際上都只是接閃器。避雷針主要用來保護露天變(配)電設備及保護建(構)築物;避雷線主要用來保護輸電線路;避雷網和避雷帶主要用來保護建(構)築物;避雷器則主要用來保護電力設備,它屬一種專用的防雷設備。除避雷器外,它們都是利用其高出被保護物的突出地位,把雷電流引向自身,然後通過引下線和接地裝置把雷電流泄入大地,使被保護物免受雷擊。
Ⅳ 用戶電路的防雷保護
採用瞬態電壓抑制器(TVS),響應速度快。
http://wenku..com/link?url=TU4KoS2R32u30ue-_wjTaWJFkF6YS-1AxeNdPXrga2iOtWUsP_8u
Ⅵ 浪涌保護電路的工作原理
浪涌保護電路的工復作制原理如下:
R1、C1、D1以及R2、C2、D2構成的是尖峰脈沖吸收電路。
目的是為了防止Q1截止時,開關變壓器一次側產生的反向電動勢(極性:上負下正)將Q1擊穿。
因為開關變壓器二次側輸出的交流信號頻率很高40KHz以上,這要求整流二極體的開關速度必須要足夠高才行,一般開關電源的整流電路採用一個快恢復二極體進行半波整流,降低整流二極體的開關損耗,而快恢復二極體的正向壓降較大,如果採用橋式整流,二級管的壓降會增倍,二極體的功耗會增多。
Ⅶ 輸電線路的防雷保護主要應從哪幾個方面進行
答: 一般來說,線路的防雷應從四個方面進行,即防雷四道防線:(1)保護線專路導線不遭受直接雷屬擊,為此可採用避雷針、避雷線或將架空線改為地下電纜;(2)當桿塔或避雷線遭受雷擊後不使線路絕緣發生閃絡,為此需改善避雷線的接地,或適當加強線路絕緣;(3)即使絕緣受沖擊而至發生閃絡,也不使它轉變為兩相短路故障或不導致線路跳閘,為此可將系統中性點採用非直接接地方式;(4)即使線路跳閘也不致中斷供電,為此可採用重合閘裝置。
Ⅷ 浪涌保護器如何進行防雷防護的
浪涌保護器可以認為就是俗稱的防雷器,也叫電涌保護器。根據國家相關規范,其定義為版:用於許可權制瞬時過電壓和泄放電涌電流的電器,它至少包含一個非線性的元件。
其保護原理,在沒有電涌的時候,你可以將它簡單認為是個絕緣體,一般並聯在電路中(信號浪涌保護器接線可能是串聯,但其主要元器件依然是並聯的),當出現電涌的時候,超過其工作電壓則會瞬間導通(一般時間是納秒來計算的),其電阻值由無窮大瞬間變成無窮小。從而使浪涌通過防雷器後,再經過引下線到達接地網,泄放到大地。從而讓被保護的用電設備,不至於去承受過高的浪涌電壓。
Ⅸ 電路板上的防雷管除了防雷擊是不是也可以防靜電
不可以說完全防靜電,應該也有一定的作用。不同的是防雷通流量大,殘留電壓高,而內防靜電相容反。電路板上如有防雷設計,一般設計在各個電源的輸入輸出口,各個信號控制輸入輸出口,雷電直接泄放到大地,靜電泄放先到機殼再到保護地或大地。靜電防護一般選用TVS管,選取的電壓要高於被保護的器件工作電壓,如果同時有避雷,將避雷器件放在介面處,靜電器件放置在被保護處,中間視具體情況可串聯低阻電阻或電感,這樣雷電泄放不會竄到靜電防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