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本邏輯門電路邏輯功能是什麼
基本邏輯門電路有 與門 或門 非門
與門的邏輯關系式 F=A * B 其邏輯功能是輸入全1輸出為1 否則為0
或門的邏回輯關系答式 F=A+B 其邏輯功能是輸入全0輸出為0 否則為1
非門的邏輯關系式 F=A的非 其邏輯功能是輸入為0輸出為1 輸入為1輸出為0
② 我們學過的基本邏輯門電路有哪些
應該說我們學過的基本邏輯門電路有與門邏輯電路非門邏輯電路與非門邏輯電路和或門邏輯電路。這些都是最基本的邏輯門電路。
③ 邏輯電路的基本的邏輯電路——門電路
簡單的邏輯電路通常是由門電路構成,也可以用三極體來製作,例如,一個NPN三極體的集電極和另一個NPN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這就可以看作是一個簡單的與門電路,即:當兩個三極體的基極都接高電平的時候,電路導通,而只要有一個不接高電平,電路就不導通。
常見的門電路如下所示:
非門:利用內部結構,使輸入的電平變成相反的電平,高電平(1)變低電平(0),低電平(0)變高電平(1)。
A
B
0
1
1
0
與門:利用內部結構,使輸入兩個高電平(1),輸出高電平(1),不滿足有兩個高電平(1)則輸出低電平(0)。
A
B
C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或門:利用內部結構,使輸入至少一個輸入高電平(1),輸出高電平(1),不滿足有兩個低電(0)輸出高電平(1)
A
B
C
0
0
0
0
1
1
1
0
1
1
1
1
與非門:利用內部結構,使輸入至多一個輸入高電平(1),輸出高電平(1),不滿足有兩個高電平(1)輸出高電平(1)。
A
B
C
0
0
1
0
1
1
1
0
1
1
1
0
或非門:利用內部結構,使輸入兩個輸入低電平(0),輸出高電平(1),不滿足有至少一個高電平(1)輸出高電平(1)。
A
B
C
0
0
1
0
1
0
1
0
0
1
1
0
異或門:當輸入端同時處於低電平(0)或高電平(1)時,輸出端輸出低電平(0),當輸入端一個為高電平(1),另一個為低電平時(0),輸出端輸出高電平(1)。
A
B
C
0
0
0
0
1
1
1
0
1
1
1
0
同或門:當輸入端同時輸入低電平(0)或高電平(1)時,輸出端輸出高電平(1),當輸入端一個為高電平(1),另一個為低電平時(0),輸出端輸出低電平(0)。
A
B
C
0
0
1
0
1
0
1
0
0
1
1
1
④ 基本邏輯門電路邏輯功能
基本邏輯門電路
1、三種基本的邏輯關系
1)、與邏輯(AND)
決定某一事件的所有條件都滿足時,結果才會發回生,這種條件和結果之間的關系稱為與邏輯關系。
2)、或邏輯(OR)
在決定某一事件的各個條件中,只要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條件具備,結果就會發生,這種條件與結果之間的關系稱為或邏輯關系。
3)、非邏輯(NOT)
當決定某一事件的條件不成立時,結果就會發生,條件成立時結果反而不會發生,這種條件和結果之間的關系稱為非邏輯關系。(相反)
2、邏輯變數
用來表示條件或事件的變數。常用大寫英文字母表示,如A、B、C、D…….
有0和1兩種取值。
1表示條件具備或事件發生
0表示條件不具備或事件不發生
3、門電路:
1)、門電路是數字電路的基本組成單元,它有一個或多個輸入端和一個輸出端,輸入和輸出為低電平和高電平,又稱為邏輯門電路。
2)、門電路分為
a、基本邏輯門電路:與門電路、答或門電路、非門電路
b、復合邏輯門電路
⑤ 基本邏輯門電路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高、低電平可以分別代表邏輯上的「真」與「假」或二進制當中的1和0,從而實現邏輯運算。常見的邏輯門包括「與」門,「或」門,「非」門,「異或」門(也稱:互斥或)等等。
組成
邏輯門可以用電阻、電容、二極體、三極體等分立原件構成,成為分立元件門。也可以將門電路的所有器件及連接導線製作在同一塊半導體基片上,構成集成邏輯門電路。
簡單的邏輯門可由晶體管組成。這些晶體管的組合可以使代表兩種信號的高低電平在通過它們之後產生高電平或者低電平的信號。
作用
高、低電平可以分別代表邏輯上的「真」與「假」或二進制當中的1和0,從而實現邏輯運算。常見的邏輯門包括「與」門,「或」門,「非」門,「異或」門(也稱:互斥或)等等。
邏輯門可以組合使用實現更為復雜的邏輯運算。
類別
邏輯門電路是數字電路中最基本的邏輯元件。所謂門就是一種開關,它能按照一定的條件去控制信號的通過或不通過。門電路的輸入和輸出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因果關系),所以門電路又稱為邏輯門電路。基本邏輯關系為「與」、「或」、「非」三種。邏輯門電路按其內部有源器件的不同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雙極型晶體管邏輯門電路,包括TTL、ECL電路和I2L電路等幾種類型;第二類為單極型MOS邏輯門電路,包括NMOS、PMOS、LDMOS、VDMOS、VVMOS、IGT等幾種類型;第三類則是二者的組合BICMOS門電路。常用的是CMOS邏輯門電路。
1、TTL全稱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即BJT-BJT邏輯門電路,是數字電子技術中常用的一種邏輯門電路,應用較早,技術已比較成熟。TTL主要有BJT(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即雙極結型晶體管,晶體三極體)和電阻構成,具有速度快的特點。最早的TTL門電路是74系列,後來出現了74H系列,74L系列,74LS,74AS,74ALS等系列。但是由於TTL功耗大等缺點,正逐漸被CMOS電路取代。 TTL門電路有74(商用)和54(軍用)兩個系列,每個系列又有若干個子系列。TTL電平信號被利用的最多是因為通常數據表示採用二進制規定,+5V等價於邏輯「1」,0V等價於邏輯「0」,這被稱做TTL(晶體管-晶體管邏輯電平)信號系統,這是計算機處理器控制的設備內部各部分之間通信的標准技術。
TTL電平信號對於計算機處理器控制的設備內部的數據傳輸是很理想的,首先計算機處理器控制的設備內部的數據傳輸對於電源的要求不高以及熱損耗也較低,另外TTL電平信號直接與集成電路連接而不需要價格昂貴的線路驅動器以及接收器電路;再者,計算機處理器控制的設備內部的數據傳輸是在高速下進行的,而TTL介面的操作恰能滿足這個要求。TTL型通信大多數情況下,是採用並行數據傳輸方式,而並行數據傳輸對於超過10英尺的距離就不適合了。這是由於可靠性和成本兩面的原因。因為在並行介面中存在著偏相和不對稱的問題,這些問題對可靠性均有影響。
⑥ 與,或,非三種基本邏輯門電路符號是什麼樣
與,或,非三種基本邏輯門電路符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