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集成電路先導工藝與儀器裝備技術,集成電路與系統設計技術,高性能器件與電路集成技術
高性能器件與電路集成技術,射頻、微波器件與電路集成技術,新型納米器件與集成技術,三維集成與系統封裝技術,這幾個方向是跟世界差距比較大的,也是國家很緊迫要解決的,將來的發展空間會比較大。
Ⅱ 集成電路產業在社會發展中做信息化處理的要素包括哪些
摘要 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近年來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及「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支持政策,加速半導體材料國產化、本土化供應的進程。特別是「十二五」期間實施的國家「02專項」,對於提升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鏈關鍵配套材料的本土供應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Ⅲ 清華大學成立集成電路學院,你覺得這個專業的發展前途怎麼樣
近日,清華大學成立了一個新的學院,叫做集成電路學院,在此之前,清華大學裡面也有3個與集成電路有關系的系院,分別是電子工程系,微納電子系,精密儀器系,但是裡面的學習內容和知識,比較駁雜,而且學業內容也有一定的共通性,因此每次在招生的時候,三大院系也存在著各自為戰,爭取優秀學生的局面,現如今集成電路學院的開設,在一定程度上,統一整合了資源,也避免了各大院系的競爭。
因此,清華大學這個集成電路學院,無論是對我國,還是對個人,都有十分重大的影響,當然,新興產業和學院的成立,也是具有挑戰性的,總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願有朝一日我們的集成電路專業和晶元產業也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Ⅳ 在中科院微電子所讀研怎麼樣
在中科院微電子所讀研還可以。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是一所專門從事微電子領域研究與開發的國立研究機構,是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技術的總體和中國科學院EDA中心的依託單位,主要研究方向為:集成電路先導工藝與儀器裝備技術。
集成電路與系統設計技術;高性能器件與電路集成技術;射頻、微波器件與電路集成技術;三維集成與系統封裝技術;新型納米器件與集成技術;物聯網與感測器技術。
相關信息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是國家集成電路製造領域前瞻性先導技術研發的牽頭組織單位,是中國科學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中國科學院EDA中心等院級創新平台的依託單位。截至2014年底,該所設有12個從事應用技術研究的研究室和2個從事前沿基礎研究的所級重點實驗室。
所級應用技術研究的研究室:硅器件與集成技術研發中心(一室)、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研究室(二室)、納米加工與新器件集成技術研究室(三室)、微波器件與集成電路研究室(四室)、通信與多媒體SoC研究室(五室)。
電子系統總體技術研究室(六室)、電子設計平台與共性技術研究室(七室)、微電子設備技術研究室(八室)、系統封裝技術研究室(九室)、集成電路先導工藝研發中心(十室)、射頻集成電路研究室(十一室)、中科新芯三維存儲器聯合研發中心(十二室)。
Ⅳ 陝西光電子集成電路先導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陝西光電子集成電路先導技術研究院是國內首家以光電子集成電路為發展方向,回集該領域國答家戰略智庫規劃、國際前沿產業化技術研究、高端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創業投資與孵化為一體的創新機構。由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發起創立,旨在建成國內光電子集成電路戰略智庫,廣泛統籌科技資源,充分調動和利用陝西省光電子集成電路領域優勢技術和產業基礎,引進一批國際級領軍人才、孵化一批參與國際競爭的科技企業。
法定代表人:張思申
成立時間:2015-10-29
注冊資本:190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10131100231034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高新區上林苑一路15號
Ⅵ 聞泰科技是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什麼位置
聞泰科技是全球領先的通訊和半導體企業,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通專訊和半導體兩大業務屬板塊,目前已經形成從晶元設計、晶圓製造、半導體封裝測試到產業物聯網、通訊終端、筆記本電腦、IoT、汽車電子產品研發製造於一體的龐大產業布局。
其中,通訊業務板塊包括手機、平板、筆電、IoT、汽車電子等領域,服務的客戶均為全球主流品牌,已經與90%以上的主流品牌建立合作關系並不斷深化。研發中心分布在上海、無錫、深圳、西安,製造基地分布在嘉興、無錫、印度和印尼,另外在美國、韓國、日本設立了創新中心。聞泰連續多年出貨量在全球ODM(原始設計製造)行業中處於龍頭地位。
在半導體業務板塊中,聞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導體是全球知名的半導體IDM公司,是原飛利浦半導體標准產品事業部,有60多年半導體研發和製造經驗,總部位於荷蘭奈梅亨,晶圓製造工廠在德國漢堡和英國曼徹斯特,封裝測試工廠位於中國東莞、菲律賓卡布堯和馬來西亞芙蓉。客戶超過2.5萬個,產品種類超過1.5萬種,每年新增700多種新產品,全部為車規級產品。
安世半導體年產能超過1000億顆,在與歐美半導體巨頭的競爭中,安世在各個細分領域均處於全球領先。
Ⅶ 清華大學成立集成電路學院,這個學院中有哪些專業
近年來我國的汽車手機電子電器等高科技行業所需的主要核心晶元極大缺失。從國外進口晶元受阻,讓我國的高科技發展受阻。因此為了培養屬於我國自己的晶元人才,清華大學宣布成立集成電路學院,專門培養高科技高端晶元人才。
Ⅷ O4H80是什麼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是將電子元件依照電路互連「,集成」在晶片上,實現特定功能的電路系統。在當代,集成電路已滲透到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是信息產業高速發展的基礎和動力。
在經濟結構調整中,集成電路產業的戰略性、先導性地位凸顯,有望從根本上對製造業進行改造,在完成產業升級同時滿足國家信息安全的需要。隨著需求的不斷提升,未來的集成電路需兼具低功耗、小尺寸、高性能等綜合素質,傳統工藝的改進已不足以滿足這些要求。
為此,集成電路製造業必須拓展相應製造技術以順應新的發展趨勢。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近20年來取得了顯著發展,總結了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歷程及現狀,並對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1.摩爾定律時代的挑戰及技術進步
集成電路發明已屆60周年,在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共同推動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基本遵循著摩爾定律所預測的節奏,即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 ,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1倍。
摩爾定律的核心即晶元集成度的提高,主要由集成電路製造工藝來實現。因此,集成電路製造在整個集成電路產業鏈中占據著尤為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推動著摩爾定律的演進,另一方面為集成電路設計業實現產品,同時支撐著龐大的集成電路專用裝備和材料市場。
在摩爾定律的作用下,單個晶體管的平均價格一直呈指數的趨勢逐年下降,如圖1所示。在各個技術節點里,都有一些關鍵的製造工藝技術的進步支撐著摩爾定律的發展。
在摩爾定律時代,晶元製造的工藝技術主要有5個方面的挑戰,集成電路從業者通過技術進步不斷突破挑戰,適應了摩爾定律的發展要求。
1.1 圖形轉移
跟晶體管CD尺寸密切相關的製造工藝是光刻工藝,在摩爾定律時期,科學家一直在尋求波長更短的光源以達到更高的光刻解析度。然而在EUV的技術成熟之前,光刻技術所使用的波長長時間停留在193 nm的節點,最新的193 nm浸潤式技術在製造80 nm pitch的圖形上已經比較困難。為了突破這種挑戰,科學家們發明了光學鄰近效應修正(OPC)及多重曝光技術。OPC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技術是基於規則的修正,指的是建立一套與圖形周邊情況有關的規則,使得在這些規則滿足的情況下,
按照規則定義的要求對圖形進行修正,規則的制定依賴於對一組定標圖形的精確測定,當100 nm的線條的某一邊界距離下一個圖形邊界的距離大於或等於500 nm時,此邊界往外移動10 nm。
1.2 新材料及工藝
自本世紀以來,晶元製造商應用了越來越多的新元素,在器件及工藝優化中使用了64種新的元素。這些新材料的應用支撐了集成電路70%的性能提升,所有新材料的應用都需要大量的工藝和集成實驗。如圖3所示的石墨烯的應用,在400℃下將石墨烯直接生長在圖形化的導線上,
其電阻率比沉積銅低2倍,擊穿電流密度高1.4倍,電磁化壽命長40倍。另一個新材料的應用是Ge元素的引入,在CMOS FinFET的技術中,應用基於SiGe應力工程的技術,可為高性能低功耗的應用器件提供好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