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甲公司對生產車間使用的設備進行日常維修,維修費20000元 會計分錄
借:製造費用-維修費 2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
借:生產成本 20000
貸:製造費用-維修費 20000
㈡ 車間設備日常維修費計入什麼科目
一、車間設備日常維修費計入「管理費用」科目,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
貸:銀回行存款等
二、《企業會答計准則第4 號——固定資產》(財政部財會[2006]3 號)第六條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後續支出,符合本准則第四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不符合本准則第四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三、固定資產修理,是保持固定資產處於正常運行狀態的行為,如添加潤滑油、清洗機器、更換小部件、噴漆等。固定資產修理不會增加資產的經濟利益,也不會提高資產的效率,其費用在發生時計入當期費用。
㈢ 甲公司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發生的有關固定資產業務如下:
1.BD 2.BCD 3.BD(D我個人認為是減少,還未搞懂中...) 4.ABCD 5.B 6.ABCD
㈣ 銀行存款支付生產車間設備維修費,怎麼做會計分錄
1、支付修理費的時候,如果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版,可以憑票抵扣增值稅的權進項稅額:
借:管理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新准則規定,企業所有的固定資產在持有期間發生的修理費用要計入期間費用,要體現當期損益。如果按照新的要求計入了管理費用,到期末可以直接沖減本年利潤,就體現了當期損益了。如果計入製造費用,就不一定體現當期損益了。因為修理費計入製造費用,期末要把製造費用結轉生產成本,生產成本要結轉庫存商品,如果庫存商品本月壓根就沒賣出去,利潤就實現不了,就不能體現當期損益的要求。
如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懇請採納為盼,不勝感謝!
㈤ 誰有2012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初級會計實務》不定項選擇題相關的試題,請發送到[email protected],不勝感激
已發,望採納。希望能對你 有所幫助 ,對不起,郵箱打不開了,直接在此回答。
四、不定項選擇題
(本類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每小題備選答案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請將選定的答案,按答題卡要求,用2B鉛筆填塗答題卡中題號50至67信息點,每小題全部選對得滿分,少選得相應分值,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資料一】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所得稅稅率為25%,假定銷售商品,原材料和提供勞務均符合收入確認條件,其成本在確認收入時逐筆結轉,商品、原材料售價中不含增值稅。2011年甲公司發生如下交易或事項:
(1)3月2日,向乙公司銷售商品一批,按商品標價計算的金額為200萬元。該批商品實際成本為150萬元。由於是成批銷售,甲公司給予乙公司10%的商業折扣並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並在銷售合同中規定現金折扣條件為2/10、1/20、n/30,甲公司已於當日發出商品,乙公司於3月15日付款,假定計算現金折扣時不考慮增值稅。
(2)5月5日,甲公司由於產品質量原因對上年出售給丙公司的一批商品按售價給予10%的銷售折讓,該批商品售價為3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51萬元。貸款已結清。經認定,同意給予折讓並以銀行存款退還折讓款,同時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
(3)9月20日,銷售一批材料,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售價為15萬元。增值稅稅額為2.55萬元。款項已由銀行收妥。該批材料的實際成本為10萬元。
(4)10月5日,承接一項設備安裝勞務,合同期為6個月,合同總收入為120萬元,已經預收80萬元。余額在設備安裝完成時收回。採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勞務收入。完工率按照已發生成本占估計總成本的比例確定,至2011年12月31日已發生的成本為50萬元,預計完成勞務還將發生成本30萬元。
(5)11月10日,向本公司行政管理人員發放自產產品作為福利。該批產品的實際成本為8萬元,市場售價為10萬元。
(6)12月20日,收到國債利息收入59萬元,以銀行存款支付銷售費用5.5萬元,支付稅收滯納金2萬元。
要求:根據上述資,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50—55小題。(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50. 根據資料(1),下列各項中,會計處理結果正確的是( )。
A.3月2日,甲公司應確認銷售商品收入180萬元
B.3月2日,甲公司應確認銷售商品收入176萬元
C.3月15日,甲公司應確認財務費用2萬元
D.3月15日,甲公司應確認財務費用1.8萬元
【答案】AD
【解析】
借:應收賬款 210.6
貸:主營業務收入 18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0.6
借:主營業務成本 150
貸:庫存商品
150
借:銀行存款 208.8
財務費用 1.8
貸:應收賬款 210.6
51. 根據資料(2)至(5),下列各項中,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5月5日,甲公司發生銷售折讓時的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收入3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
貸:銀行存款35.1
B.9月20日,甲公司銷售材料時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17.55
貸:其他業務收入1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55
借:其他業務成本10
貸:原材料10
C.11月10日,甲公司向本公司行政管理人員發放自產產品時的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11.7
貸:應付職工薪酬11.7
借:應付職工薪酬11.7
貸:主營業務收入1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
借:主營業務成本8
貸:庫存商品8
D.12月31日,甲公司確認勞務收入,結轉勞務成本的會計分錄:
借:預收賬款75
貸:主營業務收入75
借:主營業務成本50
貸:勞務成本50
【答案】ABCD
【解析】
52. 根據資料(1)至(5),甲公司2011年年度利潤表中「營業收入」的金額是( )萬元。
A.225
B.235
C.250
D.280
【答案】C
【解析】營業收入=180-30+15+75+10=250(萬元)。
53.
根據資料(1)至(5),甲公司2011年年度利潤表中「營業成本」的金額是( )。
A.168
B.200
C.208
D.218
【答案】D
【解析】營業成本=150+10+50+8=218(萬元)
54. 根據資料(1)至(6),下列各項中,關於甲公司2011年期間費用和營業利潤計算結果正確的是( )。
A.期間費用為7.3萬元
B.期間費用為19萬元
C.營業利潤為13萬元
D.營業利潤為72萬元
【答案】BD
【解析】期間費用=1.8(業務1)+11.7(業務5)+5.5(業務6)=19(萬元)。
營業利潤=250-218-19+59(業務6)=72(萬元)。
55. 根據資料(1)至(6),下列各項中,關於甲公司2011年年度利潤表中「所得稅費用」和「凈利潤」的計算結果正確的是( )。
A.所得稅費用3.25萬元
B.凈利潤66.75萬元
C.所得稅費用17.5萬元
D.凈利潤52.5萬元
【答案】AB
【解析】
所得稅費用=應納稅所得額×25%=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納稅調整減少=(72-2)+2-59=13(萬元)×25%=3.25(萬元)。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70-3.25=66.75(萬元)。
【資料二】發生的有關固定資產業務如下:
(1)2010年12月2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購進三台不同型號且具有不同生產能力的A設備、B設備和C設備,共支付價款40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680萬元,包裝費及運輸費30萬元,另支付A設備安裝費18萬元,B、C設備不需要安裝,同時,支付購置合同簽訂、差旅費等相關費用2萬元,全療款項已由銀行存款支付。
(2)2010年12月28日三台設備均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三台設備的公允價值分別為2000萬元、1800萬元和1200萬元。該公司按每台設備公允價值的比例對支付的價款進行分配,並分別確定其入賬價值。
(3)三台設備預計的使用年限均為5年,預計凈殘值率為2%,使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
(4)2011年3月份,支付A設備、B設備和C設備日常維修費用分別為1.2萬元,0.5萬元和0.3萬元。
(5)2011年12月31日,對固定資產進行減值測試,發現B設備實際運行效率和生產能力驗證以完全達到預計的狀況,存在減值跡象,其預計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差額為120萬元,其他各項固定資產未發生減值跡象。
要求:
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56—61小題。
56. 根據資料(1)、(2),下列各項中,關於固定資產取得會計處理表述正確的是( )
A.固定資產應按公允價值進行初始計量
B.支付的相關增值稅額不應計入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
C.固定資產取得成本與其公允價值差額應計入當期損益
D.購買價款、包裝費、運輸費、安裝費等費用應計入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
【答案】BD
【解析】固定資產應按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作為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增值稅進項稅額不計入固定資產取得成本。
57. 根據資料(1)、(2),下列各項中,計算結果正確的事( )
A.A設備的入賬價值為1612萬元
B.B設備的入賬價值為1450.8萬元
C.C設備的入賬價值為967.2萬元
D.A設備分配購進固定資產總價款的比例為40%
【答案】BCD
【解析】
設備A的入賬價值=(4000+30)×2000/(2000+1800+1200)+18=1630(萬元);
設備B的入賬價值=(4000+30)×1800/(2000+1800+1200)=1450.8(萬元);
設備C的入賬價值=(4000+30)×1200/(2000+1800+1200)=967.2(萬元)。
A設備的購買價款和運輸費等1612/4030=40%。
58. 根據資料(1)、(2),固定資產購置業務引起下列科目增減變動正確的是( )
A.「銀行存款」減少4050萬元
B.「管理費用」增加2萬元
C.「製造費用」增加2萬元
D.「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增加680萬元
【答案】
BD
【解析】
借:固定資產—A 1630
—B 1450.8
—C967.2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680
管理費用 2
貸:銀行存款4730
59. 根據資料(3),下列各項中,關於甲公司固定資產折舊表述正確的是( )
A.前3年計提折舊所使用的折舊率為40%
B.A設備2011年度應計提折舊額為652萬元
C.B設備2011年度應計提折舊額為580.32.萬元
D.計提前3年折舊額時不需要考慮殘值的影響
【答案】ABCD
【解析】
2011年A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額=1630×2/5=652(萬元);
2011年B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額=1450.8×2/5=580.32(萬元);
雙倍余額遞減法前三年的折舊率=2/5=40%;前三年不考慮殘值。
60. 根據資料(4),甲公司支付設備日常維修費引起下列科目變動正確的是( )
A.「固定資產」增加2萬
B.「管理費用」增加2萬
C.「在建工程」增加2萬
D.「營業外支出」增加2萬
【答案】B
【解析】日常維修計入管理費用。
61. .根據資料(5),甲公司計提資產減值准備對其利潤表項目的影響是( )
A.資產減值損失增加120萬元
B.營業利潤減少120萬元
C.利潤總額減少120萬元
D.凈利潤減少120萬元
【答案】ABCD
【解析】
借:資產減值損失 120
貸: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120
【資料三】某企業為單步驟簡單生產企業,設有一個基本生產車間,連續大量生產甲、乙兩種產品,採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另設有一個供電車間,為全廠提供供電服務,供電車間的費用全部通過「輔助生產成本」歸集核算。
2011年12月份有關成本費用資料如下:
(1)12月份發出材料情況如下:
基本成產車間領用材料2400千克,每千克實際成本40元,共同用於生產甲、乙產品各200件,甲產品材料消耗定額為6千克,乙產品材料消耗定額為4千克,材料成本按照定額消耗量比例進行分配;車間管理部門領用50千克,供電車間領用100千克。
(2)12月份應付職工薪酬情況如下:
基本生產車間生產工人薪酬150000元,車間管理人員薪酬30000元,供電車間工人薪酬40000元,企業行政管理人員薪酬28000元,生產工人薪酬按生產工時比例在甲、乙產品間進行分配,本月甲產品生產工時4000小時,乙產品生產工時16000小時。
(3)12月份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費如下:
基本生產車間生產設備折舊費32000元,供電車間設備折舊費11000元,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管理設備折舊費4000元。
(4)12月份以銀行存款支付其他費用支出如下:
基本生產車間辦公費24000元,供電車間辦公費12000元。
(5)12月份供電車間對外提供勞務情況如下:
基本生產車間45000度,企業行政管理部門5000度,供電車間的輔助生產費用月末採用直接分配法對外分配。
(6)甲產品月初、月末無在產品。月初乙在產品直接材料成本為27600元,本月完工產品180件,月末在產品40。乙產品直接材料成本採用約當產量法在月末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
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62—67小題。
62. 根據資料(1),12月份甲、乙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正確的是( )
A.甲產品1440
B.甲產品57600
C.乙產品960
D.乙產品38400
【答案】BD
【解析】
甲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200×6/(200×6+200×4)×2400×40=57600(元);
乙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200×4/(200×6+200×4)×2400×40=38400(元);
63. 根據資料(2),12月份甲、乙產品應分配的職工薪酬正確的是( )
A.甲產品36000
B.甲產品30000
C.乙產品144000
D.乙產品120000
【答案】BD
【解析】
甲產品應分配的職工薪酬=150000/(4000+16000)×4000=30000(元);
乙產品應分配的職工薪酬=150000/(4000+16000)×16000=120000(元)。
64.資料(2),12月份分配職工薪酬,下列各項表述正確的是( )
A.生產成本增加150000
B.應付職工薪酬增加248000
C.製造費用增加30000
D.輔助生產成本增加40000
【答案】ABCD
【解析】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車間—甲 30000
—乙 120000
製造費用 30000
輔助生產成本 40000
管理費用28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248000
65. 根據資料(1)至(5),下列各項中,關於12月末分配轉出供電車間生產費用的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借:製造費用60300
管理費用6700
貸:輔助生產成本67000
B.借:製造費用56700
管理費用6300
貸:輔助生產成本63000
C.借:輔助生產成本49500
管理費用5500
貸:輔助生產成本55000
D.借:製造費用50400
銷售費用5600
貸:輔助生產成本56000
【答案】A
【解析】
輔助生產成本的費用合計=4000(材料)+40000(薪酬)+11000(折舊)+12000(辦公費)=67000(元);
供電車間對外分配率=67000/(45000+5000)=1.34元/度;
基本生產車間=60300;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6700.
借:製造費用 60300
管理費用6700
貸:輔助生產成本 67000
66. 根據資料(1)至(5),12月份基本生產車間歸集的製造費用是( )元
A.88000
B.138400
C.144700
D.148300
【答案】D
【解析】
製造費用=2000(材料)+30000(人工)+32000(折舊)+24000(辦公費)+60300(輔助)=148300(元)。
67. 根據資料(1)至(6),本月乙產品完工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是( )元。
A.31418.18
B.38400
C.54000
D.59400
【答案】C
【解析】(27600+38400)/(180+40)×180=54000(元)。
採納嗎?答案都上傳幾天了,怎麼的?
㈥ 支付車間日常維修費用會計分錄如何做
正常的情況,這種應該計入製造費用。
㈦ 生產車間的設備日常維修費用是計入「製造費用」還是「管理費用」
生產車間的日常設備維修費用計入製造費用,不計入管理費用。
㈧ 支付設備維修費,會計分錄怎麼寫
看你執行的是什麼准則、制度了
1、根據新准則,維修費計入管理費用-修理費(包含固定資產、機器設備等)
借:管理費用--修理費
貸:銀行存款等
2、如果是老制度,可以計入製造費用
借:製造費用
貸:銀行
3、如果是大修理,則需要參考大修理支出。
具體參考,下面的資料:
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屬於固定資產後續計量的范疇,是指企業為了維護或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能,而對資產進行維護、改建、擴建或者改良所發生的開支,如生產設備的日常維修、定期大修,房屋進行裝修等。《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規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後續支出,符合本准則第四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不符合本准則第四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這是固定資產核算中的一次重要變革,也是第一次在會計准則中明確規定了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概念、范圍和處理原則。
一、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處理原則
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處理原則是:後續支出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按資本化的後續支出處理;後續支出不能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在具體實務中,對於各項後續支出,通常的處理方法是:
固定資產修理。經常性的維修,通常不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應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費用。不得採用預提或待攤方式處理。
固定資產改良。改良固定資產通常能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按資本化的後續支出處理,應在發生時計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
混合型修改。如果後續支出不能區分是固定資產修理還是固定資產改良,或固定資產修理和固定資產改良結合在一起,則企業應當判斷該後續支出是否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如果滿足了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後續支出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否則,後續支出應當確認為當期費用。
固定資產裝修。如果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裝修費用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並在「固定資產」科目下單設「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進行核算,在兩次裝修間隔期間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如果在下次裝修時,與該項固定資產相關的「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仍有賬面價值,應將該賬面價值一次全部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修改。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裝修費用等,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按資本化的後續支出處理,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不能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計入當期損益。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裝修費用等,應在兩次裝修間隔期間、剩餘租賃期和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
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的修改。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裝修費用等,不論是否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均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費用較少的維護或裝修等費用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費用較多的裝修或改良等支出,在停工裝修或改良過程中先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裝修或改良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交付使用時,再轉入「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並在剩餘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攤銷計入每期損益。
二、資本化的後續支出
資本化的後續支出是指「與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等有關、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同時將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扣除」,以避免將替換部分的成本和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同時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如果企業不能確定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可將替換部分的成本視為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企業固定資產發生資本化的後續支出時,首先應將相關固定資產的原價、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和減值准備轉銷,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並停止計提折舊,發生的支出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工程完工並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從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並按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
【例1】某公司2004年12月自行建成了一條生產線,建造成本為600000元;採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率為固定資產原價的3%,預計使用年限為6年。2007年1月1日,由於現有生產線的生產能力已難以滿足公司生產發展的需要,但若新建生產線成本過高,周期過長,於是公司決定對現有生產線進行改擴建,以提高其生產能力。20×7年1月1日至3月31日,經過三個月的改擴建,完成了對這條生產線的改擴建工程,共發生支出280000元,全部以銀行存款支付。該生產線改擴建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後,大大提高了生產能力,預計將其使用年限延長4年,即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假定改擴建後的生產線的預計凈殘值率為改擴建後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的3%;折舊方法仍為年限平均法。為簡化計算過程,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公司按年度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生產線改擴建後生產能力將大大提高,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改擴建的支出金額也能可靠計量,因此該後續支出符合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按資本化的後續支出處理方法進行賬務處理。
有關會計處理如下:
(1)2006年12月31日,該公司有關賬戶的余額
生產線的年折舊額=600000×(1-3%)÷6=97000(元)
累計折舊的賬面價值=97000×2=194000(元)
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600000-194000=406000(元)
(2)2007年1月1日,固定資產轉入改擴建時
借:在建工程 406000
累計折舊 194000
貸:固定資產 600000
(3)2007年1月1日至3月31日,發生改擴建工程支出時
借:在建工程 280000
貸:銀行存款 280000
(4)2007年3月31日,生產線改擴建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
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406000+280000=686000(元)
借:固定資產 686000
貸:在建工程 686000
(5)2007年3月31日,重新轉為固定資產時轉為固定資產後,應按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
應計提折舊額=686000×(1-3%)=665420(元)
月折舊額=665420÷(7×12+9)=7155.05(元)
年折舊額:7155.05×12=85860.60(元)
2007年應計提的折1日額=7155.05×9=64395.45(元)
借:製造費用 64395.45
貸:累計折舊 64395.45
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
費用化的後續支出是指與固定資產有關的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在發生時計入當期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等。
固定資產修理是指固定資產投入使用之後,由於固定資產磨損、各組成部分耐用程度不同,可能導致固定資產的局部損壞,為了維護固定資產的正常運轉和使用,充分發揮其使用效能,企業將對固定資產進行必要的維護和修理。固定資產的日常修理、大修理等只是確保固定資產的正常工作狀況,這類維修一般范圍較小、間隔時間較短,一次修理費用較少,不能改變固定資產的性能,不能增加固定資產的未來經濟利益,不符合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在發生時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生產車間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計入「製造費用」;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計入「製造費用」;企業專設銷售機構的,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計入「銷售費用」。
【例2】某企業對現有的一台生產用設備進行修理維護,修理過程中發生如下支出:領用庫存原材料一批,價值5000元,為購買該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850元;維修人員工資2000元。不考慮其他因素,會計處理如下:
借:製造費用 7850
貸:原材料 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850
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2000
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推行增值稅轉型改革之規定。根據此規定,企業購買該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850元不轉入固定資產成本,原材料所含稅金允許抵扣,有利於企業進行設備更新改造。
綜上所述,固定資產後續支出可歸納為以上六種類型,因其特徵、性質和所有權的不同,需要依照資本化的後續支出和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原則分別進行規范化的賬務處理,才能提高固定資產管理和核算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