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做了一個100m的正弦波振盪器 但是我帶負載的電流太小了 有沒有辦法增
正弦波振盪器是指不需要輸入信號控制就能自動地將直流電轉換為特定頻率和振幅的正弦交變電壓(電流)的電路。分類正弦波振盪器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利用反饋原理構成的反饋振盪器,它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類振盪器;另一類是負阻振盪器,它將負阻抗元件直接連接到諧振迴路中,利用負阻器件的負阻抗效應去抵消迴路中的損耗,從而產生出正弦波振盪。一、LC正弦波振盪器LC正弦波振盪器、反饋型LC正弦波振盪器是LC正弦波振盪器的主要電路型式。LC選頻網路既是放大器的負載,又有一部分是正反饋網路。根據反饋電路的形式不同,可分為變壓器耦合反饋式、電感分壓反饋式和電容分壓反饋式。圖1(a)和(b)分別示出電感分壓反饋式和電容分壓反饋式的電路。這種電路中電感分壓器和電容分壓器的三端分別和電子器件的三個電極相連,又稱三端(或三點)式振盪電路。電感三端式又稱哈特萊電路,電容LC振盪器的振盪頻率由選頻網路——LC振盪迴路的諧振頻率決定。工作頻率降低時,要求增大振盪迴路的電感量和電容量。大電感量的電感和大容量的電容器體積大、笨重,因此LC振盪器不適用於低頻,工作頻率一般不應低於幾百千赫。(1)石英晶體振盪器:為提高振盪器的頻率穩定度,將LC振盪器中選頻網路的一部分用石英晶體替代的振盪器。為了保證振盪器的振盪頻率是在石英晶體控制下產生的,石英晶體接入線路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將石英晶體取代LC振盪器的一個電感,如圖2(a)所示。石英晶體在電路起振後呈現感抗,和電路中的電感L、電容C組成一個並聯振盪迴路。這種電路稱為並聯型石英晶體振盪器。另一種是將石英晶體串接在放大器的正反饋電路中,如圖2(b)所示。在石英晶體的串聯諧振頻率上,石英晶體呈現很低的阻抗,正反饋最強,很容易激起振盪。這種電路稱為串聯型石英晶體振盪器。石英晶體振盪器通常簡稱為晶體振盪器。(2)負阻型LC正弦波振盪器:由具有負微變電阻的器件和LC選頻網路構成的正弦波振盪器。根據所採用的負阻器件的特性不同,電路的構成有所不同。採用流控型器件時,要求直流供電電源具有較高的內阻,器件應和LC元件組成串聯振盪迴路;採用壓控型器件時,要求直流供電電源有較低的內阻,器件應和LC元件組成並聯振盪迴路。用於構成負阻型LC正弦波振盪器的典型流拄型器件有雪崩三極體,典型壓控型器件有隧遭二極體。二、RC正弦波振盪器,RC正弦波振盪器的振盪頻率反比於RC選頻阿絡元件RC的乘積。用增大電阻阻值的方法降低振盪頻率,不會像LC振盪器中增大電感量那樣會使元件體積和重量加大,故RC振盪器可工作在低頻段。應用最廣泛的RC振盪電路是圖3所示的文氏電橋電路。圖中,R1、C1、R2、C2組成具有選頻特性的正反饋網路。R3和R4組成負反饋網路。引入的負反饋超過正反饋,便可以減小工作頻率的諧波成分,減少波形失真,改善波形。如果將R3選擇為具有正溫度系數的電阻,或是將R4選擇為具有負溫度系數和熱情性的電阻,便可以收到穩幅的效果。當振盪頻率延伸至超低頻頻段時,要求RC乘積非常大。容量很大的電容體積大;阻值過大的電阻,阻值穩定性下降,電阻上的直流電壓降過大,造成器件工作點偏離正常值,增大波形失真。積分式RC正弦波振盪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此缺點。這種振盪器的振盪頻率,反比於組成振盪器積分器的積分時間常數。要獲得大的積分時間常數,不一定要用阻值大的電阻。用低阻值電阻構成一個T型網路,取代高阻值的積分電阻,只要二者的傳輸電導相等,便可收到相同的積分效果。積分式RC正弦波振盪器特別適用於超低頻段。RC振盪器中,引入負反饋既可減少失真,又可提高頻率穩定度。RC正弦波振盪器的頻率穩定度,一般在10~10數量級。由於RC選頻網路的選擇性能不如LC阿絡,故RC振盪器中的電子器件必須工作於甲類,方能保證足夠小的波形失真。在RC振盪器中,採用惰性非線性負及饋實現穩幅。負反饋的非線性表現在負反饋隨信號幅度變化。當信號幅度增大時,負反饋隨之增大,阻止振幅增大。惰性則表現在負反饋不隨信號的瞬時值變化,以免引入失真。當振盪頻率不是很低(如在1Hz以上)時,用熱情性元伴構成負反饋電路,以實現惰性非線性負反饋。當振盪頻率很低(1Hz以下)時,熱情性元件的惰性不夠,可將振盪器的輸出信號進行檢波,利用檢波電壓作為負反饋電壓,以實現穩幅。依靠合理選擇檢波負載的時間常數,滿足必需的情性。提高頻率穩定度和振幅穩定度的措施LC正弦波振盪器中,採用提高LC振盪迴路Q值的方法,減小外界因素對振盪頻率的影響;用減弱器件和振盪迴路藕合的方法,減小器件輸出阻抗對迴路Q值和迴路總電容量的影響。提高頻率穩定度的典型電路有西勒(Seiler)電路和克拉潑(Clapp)電路。一般LC振盪器的頻率穩定度在10數量級;石英晶體的常規振盪電路,頻率穩定度可提高到10~10數量級;將振盪電路置於恆溫槽中,可提高到10~10數量級。振盪器中採用自生反向偏壓穩定振幅,提高振盪迴路Q值以減小波形失真。應用正弦波振盪器廣泛用於各種電子設備中。此類應用中,對振盪器提出的要求是振盪頻率和振盪振幅的准確性和穩定性。正弦波振盪器的另一類用途是作為高頻加熱設備和醫用電療儀器中的正弦交變能源。這類應用中,對振盪器提出的要求主要是高效率地產生足夠大的正弦交變功率,而對振盪頻率的准確性和穩定性的要求一般不作苛求。正弦波振盪器可以作為設備的組成部分,也可以做成一個單獨的設備。在通信設備中,載頻、本機振盪頻率在幾百千赫以上的,一般用LC正弦波振盪器。負阻型LC正弦波振盪器的工作頻率在100MHz以上。當要求頻率穩定度十分高時,採用石英晶體振盪器。各種聲告警、電話通信設備中的振特、撥號音、占線等信號,振盪頻率處於音頗段,用RC正弦波振盪器。測試用正弦波信號源,要求幅度、頻率可調,並需有一定的帶負載能力。這種作為信號源的測試儀器,以振盪器為主,還有放大器、衰減器等附屬電路。高頻大功率的高頻爐,對頻率穩定度的要求很低,通常用一個大功率電子管接成振盪電路,直接從振盪迴路的電感線圈中的電磁場中獲取能量。
Ⅱ 哈特萊和考必茲LC振盪電路的矢量圖
可用9018做一個標準的共射電路,發射極要接一個並電容的小電阻形成直流負反饋,然後用小電感串一個小電容LC在集電極和基極之間形成交流正反饋,或在集電極輸出用LC的並聯後串聯一個大點的電容耦合連接到集電極與發射極之間,但基極與集電極要有電容耦合,總之,只要形成正反饋就行,也叫三點振盪電路,考必滋、哈特萊等電路,輸出耦合用一個功放,輸出接一線圈就能對外發射了
Ⅲ 休哈特控制圖的控制圖的選用
1. 控制圖用於何處?
原則上講,對於任何過程,凡需對質量進行管理的場合都可用控制圖。當所確定的控制對象即質量指標能夠定量時,用計量型控制圖;當所確定的控制對象只能定性的描述而不能夠定量描述時,用計數型控制圖;所控制的過程必須具有重復性,即具有統計規律,只有一次性或少數幾次的過程難於應用控制圖進行控制。
2. 如何選擇控制對象?
在使用控制圖時應選擇能代表過程的主要質量指標作為控制對象。一個過程往往具有各種各樣的特性,需要選擇能夠真正代表過程情況的指標。假定某產品在強度方面有問題,就應該選擇強度作為控制對象,在電動機裝配車間,如果對於電動機軸的尺寸要求很高,這就需要把機軸直徑作為控制對象;在電路板沉銅缸就要選擇甲醛、 Na0H、Cu2+的濃度以及沉銅速率作為多指標統一進行控制。
3. 怎樣選擇控制圖?
先根據所控制質量指標的數據性質來進行確定,如數據為連續值的應選擇Xbar-R、Xbar-S、Xmed-Rs或X-Rs圖;數據為計件值的應選擇P或Pn圖,數據為計點值的應選擇C或U圖。還需要考慮其他要求,如檢出力大小,抽取樣品、取得數據的難易和是否經濟等等。例如要求檢出力大可採用成組數據的控制圖,如Xbar-R圖。
4. 如何分析控制圖?
在做分析用控制圖時,首先應該判斷過程是否穩定。如果在控制圖中點子未出界,同時點子的排列也是隨機的,則認為生產過程處於穩定狀態或控制狀態。如果控制圖點子出界或界內點排列非隨機,就認為生產過程不穩定或失控。發現過程不穩定需消除引起不穩定因素後,再判斷過程是否異常。此時,用穩定狀態時的數據計算上下控制線,作為預控的管理用控制圖的控制界限。若點子出界或界內點排列非隨機,應執行"查出異因,採取措施,保證消除,不再出現,納入標准"這20個字,立即追查原因並採取措施防止它再次出現。應該強調指出,正是執行了"查出異因,採取措施,保證消除,不再出現,納入標准"這20個字,才能取得貫徹預防原則的作用。
5. 對於過程而言,控制圖起著告警鈴的作用,控制圖點子出界就好比告警鈴響,告訴現在是應該進行查找原因、採取措施、防止再犯的時刻了。
6. 控制圖的重新制定。控制圖是根據穩定狀態下的條件(人員、設備、原材料、工藝方法、環境,即4M1E)來制定的。如果上述條件變化,如操作人員更換或通過學習操作水平顯著提高,設備更新,採用新型原材料或其他原材料,改變工藝參數或採用新工藝,環境改變等,這時,控制圖也必須重新加以制定。由於控制圖是科學管理生產過程的重要依據,經過相當時間的使用後應重新抽取數據,進行計算,加以檢驗。
7. 控制圖的保管問題。控制圖的計算以及日常的記錄都應作為技術資料加以妥善保管。 對於點子出界或界內點排列非隨機及當時處理的情況都應予以記錄,是以後出現異常時查找原因的重要參考資料。有了長期保存的記錄,便能對該過程的質量水平有清楚的了解,對於今後產品設計和規格制定方面是十分有用的。
Ⅳ 三點式振盪電路的振盪頻率怎麼求
電感三點式振盪電路是指原邊線圈的3個段分別接在晶體管的3個極。
又稱為電感反饋式振盪電路或哈特萊振盪電路。其特點是 :1.易起振。2.調節頻率方便。採用可變電容可獲得較寬的頻率調節范圍,一般用於產生幾十赫茲以下的正弦波。3.輸出波形較差。
Ⅳ 振盪電路沒有發明人嗎
有啊!肯定的說每一種發明都有發明人的,只不過是有一些被淡漠了,
比如說雞蛋炒西紅柿是誰發明的就說不清了。
振盪電路也是如此,但還可查證:
電容三點式LC 振盪器為考畢茲(Colpitt)振盪電路;
改進的電容三點式LC 振盪器,在L中串一個微調C,改進為克拉潑(Clapp)振盪電路;
電感三點式為哈特來(Hartley)振盪電路。
考畢茲,克拉潑,哈特來就是這三個電路的發明人。
另有RC振盪電路如文氏橋振盪電路,是德國物理學家Max Wien(1866-1938)發明。
Ⅵ 怎樣利用電感和電容把直流變交流 ,書上說是利用哈特萊震盪電路。
所謂哈特萊電路實際上就是電感三點式振盪電路而已,說出一些新名詞嚇人。L=L1+L2+2M(M為互感),f=1/ (2π*根號(LC)).公式符號不知道怎麼表達,見諒。之間有互感,起振比較容易,很簡單就變成交流信號了啊。頻率到10-20MHz完全小意思。多說一句你的電路似乎沒貼出來啊
Ⅶ 迴路用電容調諧、波段工作的哈特萊振盪器,若在波段的高頻端滿足自激條件,則在波段的低頻端能否振盪
公式所決定的,計算量很大。
C1 C2MAX C1 C2MIN
⊿C = ───── - ───────
C1+ C2MAX C1+ C2 MIN
Ⅷ 低壓振盪電路有哪些
RL震盪;RC震盪電路、也有高頻震盪電路,高頻分哈特萊震盪和考比茲震盪電路。
Ⅸ 哈特萊振盪器是什麼
電容C1、電感L1、L2組成並聯電感型負分壓LC帶通濾波器,只在諧振頻率時獲得實數負分壓輸出。
哈特萊振盪器所用共射放大電路屬於反相放大器,諧振時LC帶通濾波器分壓比為負,負負得正,獲得正反饋,形成持續振盪,產生正弦波輸出電壓。
哈特萊振盪器在電子儀器中應用很廣泛。
Ⅹ 要使RC橋式正弦波振盪器(文氏橋振盪器)產生正弦波的條件是什麼D1、D2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麼
產生正弦波的條件抄是Rf>=2R(我看不清楚你的圖)就是反饋放大倍數要大於等於3但是為了容易起震一般都會大於3,因此起震後由於正反饋過深,波形會有嚴重的失真,因此D1D2的作用就是在起震後自動調節反饋深度,從而實現穩幅和減小失真的作用。
RC正弦波振盪器,RC正弦波振盪器的振盪頻率反比於RC選頻阿絡元件RC的乘積。用增大電阻阻值的方法降低振盪頻率,不會像LC振盪器中增大電感量那樣會使元件體積和重量加大,故RC振盪器可工作在低頻段。
當振盪頻率延伸至超低頻頻段時,要求RC乘積非常大。容量很大的電容體積大;阻值過大的電阻,阻值穩定性下降,電阻上的直流電壓降過大,造成器件工作點偏離正常值,增大波形失真。積分式RC正弦波振盪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此缺點。
這種振盪器的振盪頻率,反比於組成振盪器積分器的積分時間常數。要獲得大的積分時間常數,不一定要用阻值大的電阻。用低阻值電阻構成一個T型網路,取代高阻值的積分電阻,只要二者的傳輸電導相等,便可收到相同的積分效果。積分式RC正弦波振盪器特別適用於超低頻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