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前鋒集成灶烤箱報DoR故障
摘要 集成環保灶的一些日常故障以及其維修方法
B. SL是什麼意思
SL
abbr. 海平面(sea level);南緯度(south latitude);透鏡分光計(Lens Spectrometer)
短語片語:
1.SL SLICE 剖切;用平面剖切實體;
2.MT SL 致真版;愛唯歐;
3.SL SimulationLanguage 模擬語言;
4.SL SystemLanguage 系統語言;
5.SL SuperLuminance 超亮度。
(2)dor電路擴展閱讀:
1.Although harassment (called griefing) of a SL resident is not commonplace, it is nonetheless a reality of the nature of the environment.
盡管來自 SL 居民的騷擾(稱為惡意破壞)並不普遍,但這的確是該環境的一個特點。
2.As the desire to utilize the medium of virtual worlds to experiment with immersive virtual events grew,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ublic SL grid as a business environment became serious obstacles.
隨著利用虛擬世界媒介試驗浸入式虛擬活動的願望越來越強烈,公共 SL 網格作為業務環境的限製成為嚴重的障礙。
3.This "mixed-reality" event integrated SL and real-life meetings and was held in two sessions to accommodate the world-wide audience.
這次 「混合真實感」 活動集成了 SL 和真實會議方式,為世界范圍內的觀眾舉辦了兩次會議。
C. 工業工程考研方向如何選擇
[1] 生產與運作管理--------沒必要考略,簡單的說在車間干1年就搞定了,需要碩士來做么?!
[2] 精益生產與系統模擬----在國內還是有一定市場的,特別是模擬在本次世博會上也有較多應用,有潛力。而精益生產在注意是在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的方式和方法。不妨考略下
[3] 成本控制--------------可能涉及的面比較單一,項目管理中應該有涉及較多的成本控制,當然可能沒有單獨學這個來的深入。可以考略。
[4] 人因工程--------------在國內來說空間很多,但主要在科研領域。如果在實際應用中能有所發揮的話,會有不錯的將來。看自己怎麼規劃自己的將來了!
[5] 物流工程--------------站在微笑曲線的尾端,利潤空間不錯的行業就是通路:物流、渠道。個人也比較看好。
[6] 質量管理--------------這個方向也不錯,涉及流域比較多。畢竟質量第一嘛!
[7] 可靠性工程------------現在在企業中可靠性分析方面需求也不錯增加,但主要在電路方面,如果你在電子電路上有造詣的話,可以考慮。
[8] 工程經濟--------------項目管理中會涉及,具體如何不了解
[9] 復雜系統--------------不太理解,但感覺後期只能在學術上面作為(老師或研究院方向)
[10] 工業工程在服務業中的應用----服務行業范圍很大,意味著發展空間也很大。但如何在服務行業很好的應用工業工程,這就很難說了。比如騰訊也有招IE,主要在流程規劃方面,也就是說工業工程可以應用的領域好多,不能簡單說服務業。需要自己找好重點方向。
以上個人觀點,可以探討探討。從業,薪資,價值鏈中的地位等方面考略。
D. 什麼叫移動通信
網路名片
通信雙方有一方或兩方處於運動中的通信。包括陸、海、空移動通信。採用的頻段遍及低頻、中頻、高頻、甚高頻和特高頻。移動通信系統由移動台、基台、移動交換局組成。若要同某移動台通信,移動交換局通過各基台向全網發出呼叫,被叫台收到後發出應答信號,移動交換局收到應答後分配一個信道給該移動台並從此話路信道中傳送一信令使其振鈴。
移動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是移動體之間的通信,或移動體與固定體之間的通信。移動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車、火車、輪船、收音機等在移動狀態中的物體。移動通信系統由兩部分組成: (1) 空間系統; (2) 地面系統:①衛星移動無線電台和天線;②關口站、基站。 移動通信系統從20世紀80年代誕生以來,到2020年將大體經過5代的發展歷程,而且到2010年,將從第3代過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窩電話系統外,寬頻無線接入系統、毫米波LAN、智能傳輸系統(ITS)和同溫層平台(HAPS)系統將投入使用。未來幾代移動通信系統最明顯的趨勢是要求高數據速率、高機動性和無縫隙漫遊。實現這些要求在技術上將面臨更大的挑戰。此外,系統性能(如蜂窩規模和傳輸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頻率的高低。考慮到這些技術問題,有的系統將側重提供高數據速率,有的系統將側重增強機動性或擴大覆蓋范圍。 從用戶角度看,可以使用的接入技術包括:蜂窩移動無線系統,如3G;無繩系統,如DECT;近距離通信系統,如藍牙和DECT數據系統;無線區域網(WLAN)系統;固定無線接入或無線本地環系統;衛星系統;廣播系統,如DAB和DVB-T;ADSL和Cable Modem。
編輯本段特點
(1)移動性。就是要保持物體在移動狀態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須是無線通信,或無線通信與有線通信的結合。 (2)電波傳播條件復雜。因移動體可能在各種環境中運動,電磁波在傳播時會產生反射、折射、繞射、多卜勒效應等現象,產生多徑干擾、信號傳播延遲和展寬等效應。 (3)雜訊和干擾嚴重。在城市環境中的汽車火花雜訊、各種工業雜訊,移動用戶之間的互調干擾、鄰道干擾、同頻干擾等。 (4)系統和網路結構復雜。它是一個多用戶通信系統和網路,必須使用戶之間互不幹擾,能協調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動通信系統還應與市話網、衛星通信網、數據網等互連,整個網路結構是很復雜的。 (5)要求頻帶利用率高、設備性能好。
編輯本段分類
移動通信的種類繁多。按使用要求和工作場合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集群移動通信
集群移動通信,也稱大區制移動通信。它的特點是只有一個基站,天線高度為幾十米至百餘米,覆蓋半徑為30公里,發射機功率可高達200瓦。用戶數約為幾十至幾百,可以是車載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們可以與基站通信,也可通過基站與其它移動台及市話用戶通信,基站與市站有線網連接。
蜂窩移動通信
蜂窩移動通信,也稱小區制移動通信。它的特點是把整個大范圍的服務區劃分成許多小區,每個小區設置一個基站,負責本小區各個移動台的聯絡與控制,各個基站通過移動交換中心相互聯系,並與市話局連接。利用超短波電波傳播距離有限的特點,離開一定距離的小區可以重復使用頻率,使頻率資源可以充分利用。每個小區的用戶在1000以上,全部覆蓋區最終的容量可達100萬用戶。
衛星移動通信
衛星移動通信。利用衛星轉發信號也可實現移動通信,對於車載移動通信可採用赤道固定衛星,而對手持終端,採用中低軌道的多顆星座衛星較為有利。
無繩電話
無繩電話。對於室內外慢速移動的手持終端的通信,則採用小功率、通信距離近的、輕便的無繩電話機。它們可以經過通信點與市話用戶進行單向或雙方向的通信。 使用模擬識別信號的移動通信,稱為模擬移動通信。為了解決容量增加,提高通信質量和增加服務功能,目前大都使用數字識別信號,即數字移動通信。在制式上則有時分多址(TDMA)和碼分多址(CDMA)兩種。前者在全世界有歐洲的GSM系統(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北美的雙模製式標准IS一54和日本的JDC標准。對於碼分多址,則有美國Qualcomnn公司研製的IS-95標準的系統。總的趨勢是數字移動通信將取代模擬移動通信。而移動通信將向個人通信發展。進入21世紀則成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移動通信將有更為輝煌的未來。
編輯本段技術發展
1G:模擬制式的移動通信系統,得益於70年代的兩項關鍵突破:微處理器的發明和交換及控制鏈路的數字化。AMPS是美國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個1G移動通信系統,充分利用了FDMA技術實現國內范圍的語音通信。 2G:風靡全球十幾年的數字蜂窩通信系統,80年代末開發。2G是包括語音在內的全數字化系統,新技術體現在通話質量和系統容量的提升。GSM()是第一個商業運營的2G系統,GSM採用TDMA技術。 2.5G:2.5G在2G基礎上提供增強業務,如WAP。 3G:3G是移動多媒體通信系統,提供的業務包括語音,傳真,數據,多媒體娛樂和全球無縫漫遊等。NTT和愛立信1996年開始開發3G(ETSI於1998年),1998年國際電聯推出WCDMA和CDMA2000兩商用標准(中國2000年推出TD-SCDMA標准,2001年3月被3GPP接納,起源於李世鶴帶頭搞的SCDMA)第一個3G網路運營於2001年的日本。3G技術提供2MBPS標准用戶速率(高速移動下提供144KBPS速率)。 4G:4G是真正意義的高速移動通信系統,用戶速率20MBPS。4G支持交互多媒體業務,高質量影像,3D動畫和寬頻互聯網接入,是寬頻大容量的高速蜂窩系統。2005年初,NTTDOCOMO演示的4G移動通信系統在20KM/小時下實現1GBPS的實時傳輸速率,該系統採用4X4天線MIMO技術和VSF-OFDM接入技術。
編輯本段相關介紹
CDMA蜂窩移動通信技術介紹 自20世紀70年代末第一代模擬移動通信系統面世以來,移動通信產業一直以驚人的速度迅猛發展,已經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高科技產業之一,並對人類生活及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中,CDMA碼分多址移動通信技術以其容量大、頻譜利用率高、保密性強、綠色環保等諸多優點,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成為第三代移動通信的核心技術。
CDMA通信技術
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碼分多址)作為一種多址技術早已出現,起初僅在抗干擾和保密性能等方面受到人們的注意,被用在軍用抗干擾系統中。1989年,美國高通(Qualcomm)公司最先推出CDMA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的設想。 碼分多址蜂窩移動通信技術實際上包含兩個基本技術,即碼分多址技術和擴頻通信技術。所謂擴頻,簡單地講就是用某種技術將信號的頻譜進行擴展,工程中常用直接序列對信號進行擴頻,即用一個高速碼序列碼去調制低速原始數據信息。碼分多址(CDMA)與頻分多址(FDMA)、時分多址(TDMA)一樣,是多址技術的一種。 CDMA系統中的每一個信號被分配一個正交序列或PN(PseudoNoise,偽隨機雜訊)序列用作擴頻序列對其進行擴頻,不同信號的能量被分配到不同的正交序列或PN序列里。在接收機,通過使用相關器只接受選定的正交序列或PN序列並壓縮其頻譜,凡不符合該用戶正交序列的信號就不被壓縮帶寬,結果只有指定的信號才能被提取出來。 我們將CDMA與FDMA、TDMA三種多址方式進行比較。FDMA採用調頻的多址技術,在不同頻段的業務信道被分配給不同的用戶;TDMA是採用時分的多址技術,業務信道在不同的時間被分配給不同的用戶;CDMA採用擴頻的碼分多址技術,所有用戶在同一時間、同一頻段上,但根據不同的編碼獲得業務信道。在技術實現上,就是利用碼型的不同來調制解調不同的用戶。
通信優點
1.系統容量大。在CDMA系統中所有用戶共用一個無線信道,當有的用戶不講話時,該信道內的所有其它用戶會由於干擾減小而得益。CDMA數字移動通信系統的容量理論上比模擬網大20倍,實際上比模擬網大10倍,比GSM大4至5倍。 2.通信質量好。CDMA系統採用確定聲碼器速率的自適應閾值技術、高性能糾錯編碼、軟切換技術和抗多徑衰落的分集接收技術,可提供TDMA系統不能比擬的、極高的通信質量。 3.頻帶利用率高。CDMA是一種擴頻通信技術,盡管擴頻通信系統抗干擾性能的提高是以佔用頻帶帶寬為代價的,但是CDMA允許單一頻帶在整個系統區域內可重復使用,使許多用戶共用這一頻帶同時通話,大大提高了頻帶利用率。這種擴頻CDMA方式雖然要佔用較寬的頻帶,但按每個用戶佔用的平均頻帶來計算,其頻帶利用率是很高的。 4.適用於多媒體通信系統。CDMA系統能方便地使用多碼道方式和多幀方式,傳送不同速率要求的多媒體業務信息,處理方式和合成方式都比TDMA方式和FDMA方式靈活、簡單,利於多媒體通信系統的應用。 5.手機發射功率低。CDMA系統通過功率控制,使得CDMA手機盡量降低發射功率,以減少干擾和提高網路容量。 6.頻率規劃靈活。用戶按不同的碼序列區分,扇區按不同的導頻碼區分,相同的CDMA載波可以在相鄰的小區內使用,因此CDMA網路的頻率規劃靈活,擴展方便。
關鍵技術
1.功率控制技術 功率控制技術是CDMA系統的核心技術。CDMA系統是一個自干擾系統,所有移動用戶都佔用相同帶寬和頻率,因此需要某種機制使得各個移動台信號到達基站的功率基本處於同一水平上,否則離基站近的移動台發射的信號很容易蓋過其它離基站較遠的移動台的信號,造成所謂的「遠近效應」。CDMA功率控制的目的就是克服「遠近效應」,使系統既能維護高質量通信,又減輕對其他用戶產生的干擾。功率控制分為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反向功率控制又可分為僅由移動台參與的開環功率控制和移動台、基站同時參與的閉環功率控制。 (l)反向開環功率控制。移動台根據在小區中接收功率的變化,調節移動台發射功率以達到所有移動台發出的信號在基站時都有相同的功率。它主要是為了補償陰影、拐彎等效應。 (2)反向閉環功率控制。閉環功率控制的設計目標是使基站對移動台的開環功率估計迅速做出糾正,以使移動台保持最理想的發射功率。 (3)前向功率控制。在前向功率控制中,基站根據移動台提供的測量結果,調整對每個移動台的發射功率,其目的是對路徑衰落小的移動台分配較小的前向鏈路功率,而對那些遠離基站和誤碼率高的移動台分配較大的前向鏈路功率。 碼技術 PN碼的選擇直接影響到CDMA系統的容量、抗干擾能力、接入和切換速度等性能。CDMA信道的區分是靠PN碼來進行的,因而要求PN碼自相關性好,互相關性弱,實現和編碼方案簡單等。目前的CDMA系統就是採用一種基本的PN序列——m序列作為地址碼。基站識別碼採用周期為215-1的m序列(稱為短碼),用戶識別碼採用周期為242-1m序列(稱為長碼)。 3.RAKE接收技術 移動通信信道是一種多徑衰落信道,RAKE接收技術就是分別接收每一路的信號進行解調,然後疊加輸出達到增強接收效果的目的,這里多徑信號不僅不是一個不利因素,而且在CDMA系統變成一個可供利用的有利因素。一般地,RAKE接收機有搜索器(Searcher)、解調器(Finger)和合並器(Combiner)三個模塊組成。通常CDMA基站一個RAKE接收機有4個解調器,移動台有3個解調器。 4.軟切換技術 移動台從A基站覆蓋區域向B基站覆蓋區域行進,在A、B兩基站的邊緣,移動台先與B基站建立連接後,再將與A基站原來的連接斷開,這種技術稱之為軟切換。CDMA系統工作在相同的頻率和帶寬上,因而軟切換技術實現起來比TDMA系統要方便容易得多。 5.話音編碼技術 CDMA系統使用了確定聲碼器速率的自適應閾值,從而可以根據背景雜訊電平的變化改變聲碼器的數據速率。這些閾值的使用壓制了背景雜訊,因而在雜訊環境下也能提供清晰的話音。CDMA2000系統採用的話音編碼技術有CELP(CodeExcitedLinearPrediction,代碼激勵線性預測)、QCEP8K/13K(QualcommCELP)、EVRC(EnhancedVariableRateCoder,增強型可變速率編碼器)等。
網路結構
CDMA2000移動網路由移動終端(UE)、無線接入網(AN)和核心網(CN)三個部分構成。 1.移動終端 移動終端是用戶接入移動網路的設備。 2.無線接入網 無線接入網實現移動終端接入到移動網路,主要邏輯實體包括1x基站(1xBTS)、1x基站控制器(1xBSC)、HRPD基站(HRPDBTS)、HRPD基站控制器(HRPDBSC)和接入網鑒權、授權、計費伺服器(AN-AAA)和分組控制功能(PCF)。 (1)1x基站:採用CDMA20001x空中介面技術,提供無線收發信息功能。 (2)1x基站控制器:管理多個1x基站,提供語音、數據業務的資源管理、會話管理、路由轉發、移動性管理等功能。 (3)HRPD基站:採用HRPD的空中介面技術,提供無線收發信息功能。 (4)HRPD基站控制器:管理多個HRPD基站,提供語音、數據業務的資源管理、會話管理、路由轉發、移動性管理等功能。 (5)接入網鑒權、授權、計費伺服器:提供接入網級的接入認證功能。 (6)分組控制功能:與1x基站控制器或HRPD基站控制器配合,提供與分組數據有關的無線信道控制功能。 3.核心網 核心網負責移動性管理、會話管理、認證鑒權、基本的電路和分組業務的提供、管理和維護等功能,包括核心網電路域和核心網分組域兩個部分。 (1)核心網電路域 核心網電路域分為兩種,即TDM電路域和軟交換電路域。在實際組網中,核心網可以採用這兩種電路域中的一種,但軟交換電路域是網路演進的方向。如果需要對原來是TDM電路域的核心網採用軟交換電路域進行升級換代時,初期可以新建軟交換電路域,並使兩種電路域同時工作。 TDM電路域採用ANSI41標准,主要邏輯實體包括移動交換中心(MSC)、拜訪位置寄存器(VLR)、歸屬位置寄存器(HLR)和鑒權中心(AC)等。 1)移動交換中心:提供對所管轄區域的移動終端進行呼叫控制、移動性管理、電路交換等功能。 2)拜訪位置寄存器:存儲與呼叫處理有關數據的資料庫,用於完成呼叫接續。 3)歸屬位置寄存器:管理移動用戶信息的資料庫,包括用戶識別信息、簽約業務信息以及用戶的當前位置信息。 4)鑒權中心:產生鑒權參數並對用戶進行認證鑒權。 軟交換電路域採用了控制與承載相分離的網路架構,控制平面負責呼叫控制和相應業務處理信息的傳送,承載平面負責各種媒體資源的轉換,主要網元包括移動軟交換(MSCe)和媒體網關(MGW)。 1)移動軟交換:提供呼叫控制和移動性管理功能。 2)媒體網關:提供媒體控制功能。 (2)核心網分組域 核心網分組域主要邏輯實體包括分組數據服務節點(PDSN)、認證授權和計費伺服器(AAA)、歸屬代理(HA)、外埠代理(FA)、域名伺服器(DNS)和L2TP網路伺服器(LNS)。 1)分組數據服務節點:為用戶提供分組數據業務,具體功能包括管理用戶通信狀態和轉發用戶數據。 2)鑒權、授權、計費伺服器:提供管理用戶的許可權、開通的業務、認證信息、計費信息等功能。 3)歸屬代理:提供移動IP地址分配、路由選擇和數據加密等功能。 4)外埠代理:提供移動IP注冊、反向隧道協商以及數據分組轉發等功能。 5)域名伺服器:提供CDMA移動網路分組域設備的域名解析功能。 6)L2TP網路伺服器:提供國際漫遊用戶的L2TP承載建立、用戶IP地址分配及計費信息轉接等功能。
CDMA20001xEV-DO技術
由於空中介面採用了前向快速功控、反向相干導頻、Turbo碼、動態信道分配、發射分集等新技術,CDMA20001x系統容量和數據速率得到進一步提高。以系統目前實現的技術版本Rev0和RevA為例,前者向用戶提供的最高前向速率為153.6Kbps,最高反向速率為76.8Kbps;後者前向速率達到307.2Kbps,反向速率達到153.6Kbps。對高速分組數據業務的支持是CDMA20001x技術的最大亮點。為此,系統在物理層引入補充信道,並在網路側增加了兩個重要的設備:分組控制功能(PCF)和分組數據服務節點(PDSN),前者主要是在基站和PDSN之間提供PPP幀的傳輸,是無線鏈路協議(RLP)連接的終止點,後者則是點對點協議(PPP)連接的終止點,為IP數據包提供路由功能。 隨著Internet與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市場對無線數據業務的需求日益增長,而且數據業務向著多樣性、大容量和非對稱方向發展。雖然CDMA20001x的數據速率高於IS-95,但仍然不能滿足數據業務的需求。CDMA20001xEV-DO技術的出現,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數據速率。 1.CDMA20001xEV-DO技術的設計思想 數據和語音業務具有不同的特性。數據業務對實時性要低於語音業務,而對誤比特率的要求卻高於語音業務。一般地,前向數據業務的速率需求比反向高出數倍,而語音業務則是前反向對稱的業務。因此,像在CDMA20001x系統中那樣,將數據業務和語音業務通過擴頻碼復用在一起,並通過快速功控來共享基站的發射功率和頻率資源,對於高速數據業務來說系統效率較低。 把數據和語音業務分別放在兩個獨立的載波上承載,是CDMA20001xEV-DO的基本思想,即CDMA20001xEV-DO系統用單獨的載頻來提供高速分組數據業務,傳統的語音業務與中低速數據業務則用CDMA20001x系統承載。不同於CDMA20001x系統採用閉環功控技術以抵消信道衰落影響的傳統方法,1xEV-DO藉助於新的幀結構、更短的時隙,採用前向調度演算法,始終以最大功率為當前傳輸速率最高(也即信道條件最好)的終端服務,從而變對抗信道衰落為充分利用信道衰落,實現了系統整體數據吞吐量的提高。 CDMA20001xEV-DO系統的設計最初是針對非實時、不對稱的高速分組數據業務的。作為Internet的無線接入手段,1xEV-DO主要提供網頁瀏覽、文件下載等前向數據量大、對時延要求不高的傳統互聯網業務,並未考慮滿足實時業務的需求。因此,設計1xEV-DO系統時重點改善了前向鏈路,對反向鏈路的優化相對較少。1xEV-DO前向鏈路采樣了時分復用(而不是碼分復用)、自適應調整編碼(AMC)、混合自動請求重發(HARQ)、多用戶調度、功率分配和虛擬軟切換等關鍵技術;在反向鏈路上,最初Rev0版本只是為配合前向增加了速率控制機制,基本沿襲了CDMA20001x的技術,僅採用了連續導頻,改善了解調性能。從網路應用的結果來看,系統設計達到了預期目的。以傳輸速率為例,Rev0版本在單扇區系統滿載的情況下,可以提供平均為600Kbps的上網速率,達到與有線網路(如ADSL)基本相同的水平。 2.CDMA20001xEV-DO技術的發展 目前,3GPP2已就1xEV-DO技術推出兩個版本,即Rev0和RevA。 (1)CDMA20001xEV-DORev0 1xEV-DO的核心思想是通過動態控制數據速率而非功率,使每個用戶以可能得到的最高速率通信,基站總以最高功率發送信號,使處於有利位置的終端可以獲得較高的傳輸速率。前向鏈路使用可變時隙的方式進行時分復用,並採用了自適應調制編碼(AMC)、動態信道評估以及混合自動重復請求(HARQ)等機制,將前向峰值速率由CDMA20001x的153.6Kbps提高到2.4Mbps,頻譜效率提高到了1.92b/s/Hz。 1xEV-DO前向採用虛擬軟切換機制,移動台在任一時刻只接受來自一個基站的數據。根據實時的動態數據控制(DRC)信息,基站可快速地相互切換。同時,基站測量載干比(C/I)並在DRC信道向移動台指示最佳基站;移動台則不斷測量導頻強度,並不斷要求一個與當前信道條件相符的數據速率。基站按當時移動台所能支持的最大速率進行編碼,當用戶需求改變及信道條件改變時,動態地確定優化的數據速率。在反向,1xEV-DO仍然採用與IS-95、CDMA2000相同的軟切換技術。 1xEV-DO空中介面協議設計簡潔、靈活。協議棧模型按功能分為7層,對應完成不同的功能。各層之間沒有嚴格的上下層承載關系,相互獨立,便於維護。各層協議都可根據終端與網路的配置以及承載業務類型的不同,由終端與網路共同協商、配置。在1xEV-DO空中介面1xEV-DORevA7層協議之上運行TCP/IP協議,為各種數據業務應用提供了統一的技術平台。 但是,1xEV-DORev0是面向非對稱的無線數據業務,在滿足用戶各種新業務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1)前反向業務能力不平衡。1xEV-DORev0前向鏈路的峰值速率達到了2.4Mbps,而反向鏈路的峰值速率只有153.6Kbps。這種前反向鏈路的不對稱限制了對稱型數據業務的開展; 2)對QoS的支持不能滿足業務多樣性要求。1xEV-DORev0系統對服務質量基本上採用盡力而為(BestEffort)的機制,因此,對以可視電話為代表的實時類數據業務,無法提供足夠的QoS技術保證機制; 3)數據與語音業務的並發問題。1xEV-DORev0是以數據方式接入Internet為設計目標,且與電路域沒有任何聯系,也使1xEV-DO系統難以接收到電路域中關於語音的呼叫信息。目前的解決方案為雙模終端,在使用1xEV-DO網路的同時,周期性地監聽1x網路的尋呼信息,增加了終端電池消耗,也影響1xEV-DO數據業務的使用; 4)不支持共享的廣播信道。1xEV-DORev0空中介面沒有定義高速的廣播喲業務信道,只能由多個單播信道完成,造成無線資源的浪費。 (2)CDMA20001xEV-DORevA 1xEV-DORevA是1xEV-DORev0的增強型技術,它通過一系列技術手段,特別是在反向鏈路的物理層採用了HARQ技術,大大改善了數據業務傳送的時延;前向鏈路支持的峰值速率也提高到3.1Mbps,反向鏈路支持的峰值達到1.8Mbps。 針對1xEV-DORev0的不足,3GPP2在1xEV-DORevA中提出了以下幾點相應的改進方案。 1)提高了系統反向鏈路的數據吞吐率。反向鏈路峰值速率達到1.8Mbps; 2)改進了系統的前向鏈路。前向鏈路增加了對更高數據傳輸速率(3.1Mbps)和更低的速率(4.8Kbps)的支持,從而大大提高了空中介面的數據打包效率,提高了在用戶信道條件好時的瞬時吞吐率; 3)增強了對QoS的支持。系統在物理層、MAC層以及更高層都進行了改進。前向鏈路增加了對更小數據包的支持,利用對時延敏感的小包傳送,而且可以多用戶同時發送,減少等待時間;反向鏈路採用了子分組發送,降低平均發送時延,MAC層採用T2P(Traffic-to-Pilot)技術,有效減小對時延敏感業務的時延和抖動。新增了反向DSC信道,提升切換速度; 4)完善了CDMA20001x與1xEV-DO系統間的雙模操作。為了得到電路域的信息,便於在1xEV-DO系統與CDMA20001x的電路域之間建立聯系,1xEV-DORevA對網路側進行了改動,使得1xEV-DOAN(接入網)能夠支持CDMA20001x系統互操作的A1介面,以接收來自1xMSC的尋呼消息、短消息等電路域信息。為此,RevA空中介面應用層新增了CSSNP(Circuit-)協議,將電路域消息封裝為特定的數據包,通過1xEV-DO空中介面定義的隧道協議傳送給雙模終端。 (3)1xEV-DO技術特點 與IS-95/CDMA20001x技術相比,1xEV-DO除了上述在空中介面上的特點外,在射頻參數、技術實現和組網等方面具有如下特點。 1)射頻參數方面。1xEV-DO與IS-95/CDMA20001x具有相同的RF特性、碼片速率、功率要求、覆蓋區域,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了運營商的現有投資,使得網路進行1xEV-DO升級時,能夠直接使用現有IS-95/CDMA20001x的射頻部分。事實上,目前大部分廠家均支持通過1x設備升級的方式來實現HRPDBTS和HRPDBSC的功能。 2)技術實現方面。1xEV-DO與IS-95/CDMA20001x具有相同的功率控制、軟切換、接入過程、編碼等技術,可以使設備商利用IS-95/CDMA20001x方面的成熟經驗,較方便地研製1xEV-DO產品。 3)組網方面。1xEV-DO在組網方面靈活。對於只需要分組數據業務的用戶,可以單獨組網;對於同時需要語音、數據業務的用戶,則可以與IS-95/CDMA20001x聯合組網,同時提供語音和高速分組數據業務。另外,對於同時支持CDMA20001x和1xEV-DO的雙模終端,1xEV-DO技術還提供了在兩個系統間進行切換的機制。
E. 蒸箱出現dor什麼意思
蒸箱出現dor是因為蒸箱在運行過程中被打開了,電蒸箱工作過程中,如果拉門被打開,則系統暫停工作,顯示屏閃爍顯示字元「dor」並報警10聲。若5分鍾內關上拉門則繼續工作,如未關上拉門則自動返回待機狀態,另請注意,電蒸箱工作中請勿開門。
清潔電蒸箱時,若未將門安裝到位,可能會在機器工作時出現報警聲。應檢查拉門兩側鉸鏈鎖止片,是否處於完全掰開狀態。正確安裝電蒸箱門,可避免出現報警提示。
蒸箱操作注意事項
使用電蒸箱前,先用清水對水箱進行清洗,再向水箱中注入清水進行烹飪,不要將劣質塑料製品的容器或盤碟放入蒸箱進行烹飪,烹飪油膩性食物時,必須使用接油盤,防止油污滴入發熱盤中。
食物烹制過程中禁止用手直接接觸門玻璃,以免灼傷,食物烹制完成後,不要立即開門取食物以免蒸氣撲面灼傷,拿取食物時,請戴好隔熱手套,防止燙傷手部。
如果未能開啟電蒸箱,可能是電路板保險絲燒斷,導致電路板不通電。重新接通電源並開啟蒸箱,如仍不能啟動,則需聯系售後維修部。
F. 請你幫我查下這個手機(三星I9001水貨)的出場日期,IMEI號:357160042450230
一、出廠日期查詢方法
進入撥號輸入 *#197328640# 進工程模式;
點菜單鍵再點Key Input輸入值2;
再點菜單鍵點Key Input輸入值2;
再點菜單鍵點Key Input輸入值4;
就可以看到cal date:顯示出廠日期。
…………………………
二、看通話時間
進入撥號輸入 *#*#4636#*#*,看通話時間是否極短或沒有,理論上應該沒有。
……………………………..
三、測試是否鎖三鍵
1、音量下鍵 HOM鍵 電源鍵,能出現機器人挖煤的動畫。
2、音量上鍵 HOM鍵 電源鍵,能進入恢復模式。
上述同時出現,就是未鎖三鍵。
…………………………
四、測試是否有網路鎖
1、進入撥號輸入*#7465625#,看是否鎖機,全部顯示OFF的就是正常。
如果第二項「network lock」值為」disable」表示無網路鎖,值為」enable」表示有鎖。
2、查查版本,進入撥號輸入*#1234#,如果顯示為 PDA:I900DZHG1/DZHG1
手機:三星i9000NSPRO,跤了,有鎖。
………………………..
五、識別手機原產地
進入撥號輸入:*#1546792*#,然後進入工程模式,選擇 Preconfiguration ,這時會提示輸入密碼,輸入:*#81230*#, 然後確認,如果JS沒有更改過」select a counrty」這一欄,顯示的就是手機的產地,由此可以辨別出是港版還是歐版或亞太版。
………………………
六、屏幕檢測:
進入撥號輸入 *#0*#,工程測試,買機必測:
第一行三個原色測試
第二行1聲音2振動3亮度降低
第三行1照相2磁感測器3觸摸屏
第四行1休眠模式2重力感應
裡面有「LCD TEST」,按「RED」全屏顯紅色,按「green」 全屏顯綠色,按「blue」顯藍色,如要返回測試菜單,請按中間的確認鍵,退出按掛機鍵。
………………………….
七、IMEI碼檢驗
進入撥號輸入*#06#,查看手機IMEI碼,記下號碼,然後輸入*2767*3855#,進行i9000碼片復位,手機會自動重啟,新機復位沒關系的。
然後再進入撥號輸入*#06#,查看這個IMEI碼有沒有改變,如果這個號碼與手機背貼(有時外包裝盒上的 IMEI 碼也一致,有時不一致,外包裝變化大,誰讓是水貨呢),就證明是原廠貨。如果不一致,或者變成了一串亂碼,則證明該手機有問題,PASS掉。
PS:如果指令不被執行,則說明碼片復位功能已被JS 屏蔽掉了。切記,此操作相當於硬啟手機,不過全新機沒關系的。
……………………….
八、電池知識
1、電池和手機的S/N:123-ABCD-EF-GH, ABCD分別是年月日。S代表09年,Z代表10年,B代表11年。
2、電池的正負極裡面的 -是在圓圈裡面的,跟圓圈沒有交點。正極右邊的圓點是凹進去的。
3、原裝電池的辨別與維護:
A、關於真假原電首個誤區:不要糾結於電池的外殼貼紙,電池外殼貼紙的工藝改進技術門檻不高,包裝紙質量好一點,專業點的激打都能打出整齊的字體。所以現在不用專業的儀器看,很難從外殼貼紙分辨電池的真假。
B、通過系統信息辨別電池的真偽:進入撥號輸入*#0228#,在電池信息里可以看到,原電電壓與電池溫度隨電池的使用及電量的增減而浮動,非原廠電池的 電壓總是一個固定值,溫度在24攝氏度—24.9攝氏度小幅浮動,這個很重要。所有仿電和商務電的IC碼片是形同虛設的,它不具備溫度測試以及電量精確顯 示的功能,這兩點才是原廠電池和其他電池的最大區別。
C、如果你的手機電池無論如何使用,溫度總是顯示24.5度,而你的手機後蓋都開始燙手了;如果你的手機電池無論掉電到了百分之多少,你的電池電壓總是顯示3923Mv,那麼,恭喜你中獎了,極有可能你的電池不是原廠電池,或者電池OUT了。Android手機電池詳細信息查看
4、關於充電充不到100%的問題:許多機油通過是否能充滿100%來辨別真假原電的方法。這也是個誤區,其實真正的正品電池充電確實是沖不到100%的 最多到99%甚至只有97%都是正常的,這是由於電池內置IC晶元的控制電路在起作用,防止過充電造成電池超壓、高溫、膨脹、損傷等情況的發生。假冒的原 電可輕易沖滿100%,因為它們大多做工粗糙簡單,只有電板,沒有IC晶元,如果繼續過充電,可能會引起電池膨脹,超壓損傷手機主板等情況,甚至會發生爆炸。
PS1:很多假電的防爆孔是假的,起不到調節內壓的作用。
PS2:現在少數品牌電池的品質也能達到與原裝電池差不多的水平,個別甚至更優秀。一般不會發生上述情況。
5、關於原裝電池維護的方法:首先,不要每次都把電池充滿再用到自動關機再沖,這樣對電池的損耗是很大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過充和饋電現象。如果你每次刻 意把你的鋰電池用到不能開機再充電,長期很有可能造成由於電池因過度放電而損壞電池,特別是冬季。鋰電池沒有記憶效應,不需要長沖放電,如果發生儲存電量 下降,充電時間縮短的情況往往是因為鋰電池內的IC晶元數據記錄產生誤差所致,這時,只要做一下電池校正,電量即可恢復。上次給大家分享的:Android手機電池省電的21個設置技巧 可 以去認真看下。 我是經常即時充電,沒事就插在USB介面上面。理論上來說,一塊鋰電池的充放電次數數千上萬次。如果充電放電次數多了,分子的熱運動會使其內部分子排列微 觀結構逐漸被破壞,存儲電荷效率會漸漸降低。電池內的微觀結構一旦被破壞,再要完全恢復過來是不可能的,因此維護電池最好的方法是盡量保持鋰電池的電量維 持在80%-90%之間,電池電壓維持接近滿電但要在4200mV以下,這樣儲電微分子結構保持在穩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