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諧振電路的公式演算法
串聯諧振是指所研究的串聯電路部分的電壓和電流達到同相位,即電路中電感的感回抗和電容的容答抗在數值上時相等的,從而使所研究電路呈現純電阻特性,在給定端電壓的情況下,所研究的電路中將出現最大電流,電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也最大.
1. 諧振定義:電路中L、C 兩組件之能量相等,當能量由電路中某一電抗組件釋
出時,且另一電抗組件必吸收相同之能量,即此兩電抗組件間會產生一能量脈動。
2. 電路欲產生諧振,必須具備有電感器L及電容器C 兩組件。
3. 諧振時其所對應之頻率為諧振頻率(resonance),或稱共振頻率,以 f r 表示之。
4. 串聯諧振電路之條件如圖1所示:當Q=Q ⇒ I2XL = I2 XC 也就是
XL =XC 時,為R-L-C 串聯電路產生諧振之條件。
2. 我想要知道 電路 理論 演算法
依然符合歐姆定律,只不過電容與電阻不大一樣,電容在交流電路中的「阻礙作用」稱為「電容的阻抗」。
3. 各種橋式整流電路的原理及輸入輸出電壓演算法
單相橋式整流:1.無濾波電路 Ud=0.9U2 2.有濾波電路 Ud=1.2U2 三相橋式整流: Ud=1.35U線 或Ud=1.35X1.73U相 一般只要時電工方面的書,電子技術方面的都會有這些圖的,這是電工的基本要求。
橋式整流器是利用二極體的單向導通性進行整流的最常用的電路,常用來將交流電轉變為直流電。
橋式整流電路的工作原理如下:E2為正半周時,對D1、D3加正向電壓,D1、D3導通;對D2、D4加反向電壓,D2、D4截止。電路中構成E2、D1、Rfz 、D3通電迴路,在Rfz 上形成上正下負的半波整流電壓,E2為負半周時,對D2、D4加正向電壓,D2、D4導通;對D1、D3加反向電壓,D1、D3截止。電路中構成E2、D2、Rfz 、D4通電迴路,同樣在Rfz 上形成上正下負的另外半波的整流電壓。如此重復下去,結果在Rfz 上便得到全波整流電壓。其波形圖和全波整流波形圖是一樣的。從圖中還不難看出,橋式電路中每隻二極體承受的反向電壓等於變壓器次級電壓的最大值,比全波整流電路小一半。
橋式整流是對二極體半波整流的一種改進。
半波整流利用二極體單向導通特性,在輸入為標准正弦波的情況下,輸出獲得正弦波的正半部分,負半部分則損失掉。
橋式整流電路圖
橋式整流器利用四個二極體,兩兩對接。輸入正弦波的正半部分是兩只管導通,得到正的輸出;輸入正弦波的負半部分時,另兩只管導通,由於這兩只管是反接的,所以輸出還是得到正弦波的正半部分。 橋式整流器對輸入正弦波的利用效率比半波整流高一倍。橋式整流是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的第一個步驟。
橋式整流器 BRIDGE RECTIFIERS,也叫做整流橋堆。
橋式整流器是由多隻整流二極體作橋式連接,外用絕緣塑料封裝而成,大功率橋式整流器在絕緣層外添加金屬殼包封,增強散熱。橋式整流器品種多,性能優良,整流效率高,穩定性好,最大整流電流從0.5A到50A,最高反向峰值電壓從50V到1000V。
4. 運算放大電路 輸入輸出求和基本的演算法,求公式!!!
圖中計算按虛斷虛短進行。
虛短,運放同相端與反相端電壓相等。版
U-=U+
由虛斷有
(Uo-U-)/Rf=(u--U3)/R3
(U1-U+)/R1+(U2-U+)/R2=U+/R4
根據上面三式,消去權U-、U+,得出
U0=R1/R4(Rf/R3+1)U1+R2/R4(Rf/R3+)U2-(Rf/R3)*U3
可以令Rf=2R3R1=R23R1=3R2=R4就可以得出U0=U1+U2-2U3
這個記得大學的模電書上好像有。
5. 怎麼用支流電路演算法算以下各支路電流
根據KVL,列出各迴路電壓方程:
2I1-3I2+24=25;
3I2-2I3+15I4=24;
2I5+15I4=11。
根據KCL,列出補充方程:
I1+I2+I3=0;
I5=I3+I4。
五個未知數、五個方程,可以求解出答案。
6. 求電路演算法
我可以告訴你:在串聯電路中:I總=I1=I2 U總=U1+U2
R總=R1+R2 W總=W1+W2(W是指電功) P總=P1+P2(P指電功率)
在並聯電路中:I總=I1(支路電流)+I2(另一支路電流)
U總=U1+U2 R總=R1R2/(R1+R2)
W總=W1+W2 P總=P1+P2
焦耳定律(算電熱):Q=I^2Rt
電功率:P=UI 電功:W=Pt 最基本的:I=U/R
初中階段只要求掌握這些電路計算公式,電路計算只要靈活運用公式就行了(公式可以變形)。還要特別搞清楚各用電器之間的連接方式,以及電流表電壓表分別測什麼。
7. 電力系統常用的有哪些演算法
個人所知,潮流計算常用方法:賽德爾法,高斯-賽德爾法,牛頓-拉夫遜法,P-Q分解法;
還有靜態WARD等值法(外部節點的等值),直流潮流法(用於計算有功分布,電網規劃,等等。。。
動態穩定常用特徵值法。
8. 電路圖,求詳細的演算法,謝謝。
1、先求總電流I=6/(2//8+4//4)=6/3.6=6/(36/10)=5/3A
2、求2Ω電阻電版流I(2Ω)=(5/3)*(16/10)/2=4/3A
3、用KCL求8Ω電阻電流5/3-4/3=1/3A
4、求4Ω電阻電流各為5/6A
5、根據權KCL,電流I=4/3-5/6=1/2A
解畢。
9. 串連電路中的電壓和電流演算法 大家給個公式
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關於電壓,如果串聯元件全是電阻性元件,那內么每個元件上容的電壓等於電流和其電阻的乘積,如果已知總電壓,那麼每個元件上的電壓和其電阻的大小成正比,和串聯電路的總電阻成反比。例如有三個元件R1、R2、R3串聯,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為V,電流為I,其中各元件的分壓為Vr1=I×R1,Vr2=I×R2,Vr3=I×R3,或者Vr1=V×R1/(R1+R2+R3),Vr2=V×R2/(R1+R2+R3),Vr3=V×R3/(R1+R2+R3)。
10. 這道題目演算法,思路如何。電路分析
根據兩點間的電位差等於這兩點間所接元件的電壓代數和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