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ZVS放大電路怎麼分析
典型的羅耶模型的變型,按自激正激模式分析即可。 關注重點:
1、工作頻率:
由鐵心飽和磁通、導磁率、原邊線圈等效電感確定,在強正反饋作用下,原邊電流呈恆斜率上升,直至鐵心飽和,電流從0定斜率升至鐵心飽和電流的過度時間即為1/2工作周期。斜率由線圈等效電感確定,飽和電流可由鐵心導磁率、截面、線圈勵磁確定,詳細請查閱相關羅耶電路設計要點。
2、輸入輸出波形
原邊線圈輸入電壓波形為矩形波,輸入電流波形視副邊負載特性而定,若為純阻性負載。則原邊電流為直角梯形。 副邊電壓波形為恆矩形波。
② 求助Royer自激推挽電路頻率計算
這個電路不是RC振盪,而是LC振盪器,振盪頻率f=1/2π根號(LC)。 L為變壓器初級電感,C為2C5、2C6、2C7三者的串聯值,電容數值可以按照頻率要求選齲 振盪電容之所以要用3個串聯,抽頭是為了提供反饋信號。
③ DC/DC的原理
不知道你是說得那種拓撲,但原理都是
DC變高頻脈動直流,換能,整流,濾波輸出。
也有線性整流器
下面是隨便找了一篇,嘻嘻
高頻開關電源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一、主電路 從交流電網輸入、直流輸出的全過程,包括: 1、輸入濾波器:其作用是將電網存在的雜波過濾,同時也阻礙本機產生的雜波反饋到公共電網。 2、整流與濾波:將電網交流電源直接整流為較平滑的直流電,以供下一級變換。 3、逆變:將整流後的直流電變為高頻交流電,這是高頻開關電源的核心部分,頻率越高,體積、重量與輸出功率之比越校 4、輸出整流與濾波:根據負載需要,提供穩定可靠的直流電源。 二、控制電路 一方面從輸出端取樣,經與設定標准進行比較,然後去控制逆變器,改變其頻率或脈寬,達到輸出穩定,另一方面,根據測試電路提供的數據,經保護電路鑒別,提供控制電路對整機進行各種保護措施。 三、檢測電路 除了提供保護電路中正在運行中各種參數外,還提供各種顯示儀表數據。 四、輔助電源 提供所有單一電路的不同要求電源。 開關控制穩壓原理 開關K以一定的時間間隔重復地接通和斷開,在開關K接通時,輸入電源E通過開關K和濾波電路提供給負載RL,在整個開關接通期間,電源E向負載提供能量;當開關K斷開時,輸入電源E便中斷了能量的提供。可見,輸入電源向負載提供能量是斷續的,為使負載能得到連續的能量提供,開關穩壓電源必須要有一套儲能裝置,在開關接通時將一部份能量儲存起來,在開關斷開時,向負載釋放。圖中,由電感L、電容C2和二極體D組成的電路,就具有這種功能。電感L用以儲存能量,在開關斷開時,儲存在電感L中的能量通過二極體D釋放給負載,使負載得到連續而穩定的能量,因二極體D使負載電流連續不斷,所以稱為續流二極體。在AB間的電壓平均值EAB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TON為開關每次接通的時間,T為開關通斷的工作周期(即開關接通時間TON和關斷時間TOFF之和)。 由式可知,改變開關接通時間和工作周期的比例,AB間電壓的平均值也隨之改變,因此,隨著負載及輸入電源電壓的變化自動調整TON和T的比例便能使輸出電壓V0維持不變。改變接通時間TON和工作周期比例亦即改變脈沖的占空比,這種方法稱為「時間比率控制」(TimeRatioControl,縮寫為TRC)。 按TRC控制原理,有三種方式: 一、脈沖寬度調制(PulseWidthMolation,縮寫為PWM) 開關周期恆定,通過改變脈沖寬度來改變占空比的方式。 二、脈沖頻率調制(PulseFrequencyMolation,縮寫為PFM) 導通脈沖寬度恆定,通過改變開關工作頻率來改變占空比的方式。 三、混合調制 導通脈沖寬度和開關工作頻率均不固定,彼此都能改變的方式,它是以上二種方式的混合。 開關電源的發展和趨勢 1955年美國羅耶(GH.Roger)發明的自激振盪推挽晶體管單變壓器直流變換器,是實現高頻轉換控制電路的開端,1957年美國查賽(JenSen)發明了自激式推挽雙變壓器,1964年美國科學家們提出取消工頻變壓器的串聯開關電源的設想,這對電源向體積和重量的下降獲得了一條根本的途徑。到了1969年由於大功率硅晶體管的耐壓提高,二極體反向恢復時間的縮短等元器件改善,終於做成了25千赫的開關電源。 目前,開關電源以小型、輕量和高效率的特點被廣泛應用於以電子計算機為主導的各種終端設備、通信設備等幾乎所有的電子設備,是當今電子信息產業飛速發展不可缺少的一種電源方式。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開關電源中採用雙極性晶體管製成的100kHz、用MOS-FET製成的500kHz電源,雖已實用化,但其頻率有待進一步提高。要提高開關頻率,就要減少開關損耗,而要減少開關損耗,就需要有高速開關元器件。然而,開關速度提高後,會受電路中分布電感和電容或二極體中存儲電荷的影響而產生浪涌或雜訊。這樣,不僅會影響周圍電子設備,還會大大降低電源本身的可靠性。其中,為防止隨開關啟-閉所發生的電壓浪涌,可採用R-C或L-C緩沖器,而對由二極體存儲電荷所致的電流浪涌可採用非晶態等磁芯製成的磁緩沖器。不過,對1MHz以上的高頻,要採用諧振電路,以使開關上的電壓或通過開關的電流呈正弦波,這樣既可減少開關損耗,同時也可控制浪涌的發生。這種開關方式稱為諧振式開關。目前對這種開關電源的研究很活躍,因為採用這種方式不需要大幅度提高開關速度就可以在理論上把開關損耗降到零,而且雜訊也小,可望成為開關電源高頻化的一種主要方式。當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致力於數兆Hz的變換器的實用化研究。
④ 哪一種自激振盪效率最高
羅耶振盪器
⑤ 直流穩壓電源的工作原理
一、直流穩壓電源的工作原理
直流穩壓電源是一種將220V工頻交流電轉換成穩壓輸出的直流電壓的裝置,它需要經過變壓、整流、濾波、穩壓四個環節才能完成。
四個環節的工作原理如下:
(1)電源變壓器:是降壓變壓器,它將電網220V交流電壓變換成符合需要的交流電壓,並送給整流電路,變壓器的變比由變壓器的副邊電壓確定。
(2)整流濾波電路:整流電路將交流電壓Ui變換成脈動的直流電壓。再經濾波電路濾除較大的紋波成分,輸出紋波較小的直流電壓U1。常用的整流濾波電路有全波整流濾波、橋式整流濾波等。
(3)濾波電路:可以將整流電路輸出電壓中的交流成分大部分加以濾除,從而得到比較平滑的直流電壓各濾波電容C滿足RL-C=(3~5)T/2,或中T為輸入交流信號周期,RL為整流濾波電路的等效負載電阻。
(4)穩壓電路:穩壓電路的功能是使輸出的直流電壓穩定,不隨交流電網電壓和負載的變化而變化。常用的集成穩壓器有固定式三端穩壓器與可調式三端穩壓器。常用可調式正壓集成穩壓器有CW317(LM317)系列,它們的輸出電壓從1.25V-37伏可調,最簡的電路外接元件只需一個固定電阻和一隻電位器。其晶元內有過渡、過熱和安全工作區保護,最大輸出電流為1.5A。其典型電路如下圖,其中電阻R1與電位器R2組成輸出電壓調節器,輸出電壓Uo的表達式為:Uo=1.25(1+R2/R1)式中R1一般取120-240歐姆,輸出端與調整端的壓差為穩壓器的基準電壓(典型值為1.25V)。
⑥ 高頻開關電源電路原理
一、主電路
從交流電網輸入、直流輸出的全過程,包括:
1、輸入濾波器:其作用是將電網存在的雜波過濾,同時也阻礙本機產生的雜波反饋到公共電網。
2、整流與濾波:將電網交流電源直接整流為較平滑的直流電,以供下一級變換。
3、逆變:將整流後的直流電變為高頻交流電,這是高頻開關電源的核心部分,頻率越高,體積、重量與輸出功率之比越小。
4、輸出整流與濾波:根據負載需要,提供穩定可靠的直流電源。
二、控制電路
一方面從輸出端取樣,經與設定標准進行比較,然後去控制逆變器,改變其頻率或脈寬,達到輸出穩定,另一方面,根據測試電路提供的資料,經保護電路鑒別,提供控制電路對整機進行各種保護措施。
三、檢測電路
除了提供保護電路中正在運行中各種參數外,還提供各種顯示儀表資料。
四、輔助電源
提供所有單一電路的不同要求電源。
開關控制穩壓原理
開關K以一定的時間間隔重復地接通和斷開,在開關K接通時,輸入電源E通過開關K和濾波電路提供給負載RL,在整個開關接通期間,電源E向負載提供能量;當開關K斷開時,輸入電源E便中斷了能量的提供。可見,輸入電源向負載提供能量是斷續的,為使負載能得到連續的能量提供,開關穩壓電源必須要有一套儲能裝置,在開關接通時將一部份能量儲存起來,在開關斷開時,向負載釋放。圖中,由電感L、電容C2和二極體D組成的電路,就具有這種功能。電感L用以儲存能量,在開關斷開時,儲存在電感L中的能量通過二極體D釋放給負載,使負載得到連續而穩定的能量,因二極體D使負載電流連續不斷,所以稱為續流二極體。在AB間的電壓平均值EAB可用下式表示:
EAB=TON/T*E
式中TON為開關每次接通的時間,T為開關通斷的工作周期(即開關接通時間TON和關斷時間TOFF之和)。
由式可知,改變開關接通時間和工作周期的比例,AB間電壓的平均值也隨之改變,因此,隨著負載及輸入電源電壓的變化自動調整TON和T的比例便能使輸出電壓V0維持不變。改變接通時間TON和工作周期比例亦即改變脈沖的占空比,這種方法稱為「時間比率控制」(Time Ratio Control,縮寫為TRC)。
按TRC控制原理,有三種方式:
一、脈沖寬度調制(Pulse Width Molation,縮寫為PWM)
開關周期恆定,通過改變脈沖寬度來改變占空比的方式。
二、脈沖頻率調制(Pulse Frequency Molation,縮寫為PFM)
導通脈沖寬度恆定,通過改變開關工作頻率來改變占空比的方式。
三、混合調制
導通脈沖寬度和開關工作頻率均不固定,彼此都能改變的方式,它是以上二種方式的混合。
⑦ 什麼是Royer結構
Royer結構的基本電路也稱為自激式推挽多諧振盪器。它是利用開關晶體管和變壓器鐵芯的磁通量飽和來進行自激振盪,從而實現開關管「開/關冶轉換的直流變換器,它由美國人羅耶(G.H.Royer)在1955年首先發明和設計,故又稱「羅耶變換器冶。這種結構在早期液晶彩電逆變器中應用較多。Roger結構的驅動電路和驅動控制IC(如BIT3101A、BIT3102A、Fp1451、BA9741等)配合使用,即可組成一個具有亮度調整和保護功能的逆變器電路。
⑧ Royer結構驅動電路的基本結構是什麼
Royer結構為自振盪形式,受元件參數偏差的影響,不易實現嚴格的燈頻和燈電流控制,而這兩者都會影響燈的亮度。盡管如此,Roger結構由於結構簡單,技術成熟,且具有價格低的優勢,因此在液晶彩電中的應用比較廣泛。
Royer結構驅動電路的基本結構如圖所示。
Royer結構的基本電路
圖中變壓器由3個繞組構成。其中,兩推挽管V1、V2集電極之間的繞組(L1+L2)為初級繞組(又稱集電極繞組),CCFL兩端的繞組(L4)叫次級繞組,V1、V2基極之間的繞組(L3)為反饋繞組(又稱基極繞組)。初級電路中,L為變壓器T的中心抽頭提供一個高交流輸入阻抗,R為V1、V2提供基極直流偏置,同時也決定了兩只管子的集電極電流的大小,而變壓器T次級的電流值與V1、V2的集電極電流有關,決定流經CCFL的次級電流的大小。
⑨ 用一個三極體可以把直流電變成交流電了嗎
1、理論上是可行的,就是將其一PN結做二極體用,但電流與耐壓都非常小,不實用。
2、三極體,全稱應為半導體三極體,也稱雙極型晶體管、晶體三極體,是一種控制電流的半導體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號放大成幅度值較大的電信號, 也用作無觸點開關。晶體三極體,是半導體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電流放大作用,是電子電路的核心元件。三極體是在一塊半導體基片上製作兩個相距很近的PN結,兩個PN結把整塊半導體分成三部分,中間部分是基區,兩側部分是發射區和集電區,排列方式有PNP和NPN兩種。
3、「直流電」(Direct Current,簡稱DC),又稱「恆流電」,恆定電流是直流電的一種,是大小和方向都不變的直流電,它是由愛迪生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