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大蝦幫忙設計一款晶體振盪器 要求產生穩定正弦波 頻率為4Mhz 振幅為1V 最好附電路圖哈 謝謝哦
買去唄。又不是沒有賣的。
❷ 振盪器的電路圖
如圖所示為考畢茲振盪抄器電路。它帶一個基頻率晶體,其頻率為1499kHz,晶體SJT並接在電容C2、C3兩端。射極分壓電阻R2、R3提供基本的反饋信號,反饋受電容分壓器C2、C3的控制。晶體SJT起振工作後輸入給三極體VT基極l499kHz正弦波信號,由射極輸出器VT輸出,經耦合電容C4送入電位器RP輸出。電阻R1把18V電壓降壓供給VT一個合適的偏置電壓,適當調節電阻R1可使考畢茲振盪器工作在軟激勵狀態。電阻R4、電容C5為專耦電路。調節電容C1,可將振盪器精密的微調在工作頻率上。調節電位器RP,可改變振盪信號輸出電平的大小。
元器件選擇:電容Cl為5~20p,C2為51p,C3、C6為100p,C4為15p,C5為100μ/32V。電阻Rl為62kΩ,R2為300Ω,R3為2.4kΩ,R4為360Ω,1/2W,R5為15kΩ。電位器RP選4.7kΩ。三極體VT為3DGl20C,65≤β≤115。穩壓二極體VD用2CW58。晶體SJT選用JA5B型-1499Hz。
❸ 石英晶體振盪器實驗電路圖:求交流等效圖及諧振頻率
看附件吧.
❹ 晶振在電路中的符號是什麼
如圖所示:
晶體振盪器,簡稱晶振。在電氣上它可以等效成一個電容回和一個電阻並聯再串聯答一個電容的二端網路,電工學上這個網路有兩個諧振點,以頻率的高低分其中較低的頻率是串聯諧振,較高的頻率是並聯諧振。
由於晶體自身的特性致使這兩個頻率的距離相當的接近,在這個極窄的頻率范圍內,晶振等效為一個電感,所以只要晶振的兩端並聯上合適的電容它就會組成並聯諧振電路。
這個並聯諧振電路加到一個負反饋電路中就可以構成正弦波振盪電路,由於晶振等效為電感的頻率范圍很窄,所以即使其他元件的參數變化很大,這個振盪器的頻率也不會有很大的變化。
(4)晶體振盪器電路圖擴展閱讀
晶體振盪器也分為無源晶振和有源晶振兩種類型。無源晶振與有源晶振(諧振)的英文名稱不同,無源晶振為crystal(晶體),而有源晶振則叫做oscillator(振盪器)。
無源晶振需要藉助於時鍾電路才能產生振盪信號,自身無法振盪起來,所以「無源晶振」這個說法並不準確;有源晶振是一個完整的諧振振盪器。
諧振振盪器包括石英(或其晶體材料)晶體諧振器,陶瓷諧振器,LC諧振器等。
晶振與諧振振盪器有其共同的交集有源晶體諧振振盪器。
❺ 2mHZ石英晶體振盪器電路圖
用IC:NPC SM5022 等
❻ 振盪器電路
一、網友「songshk2」回答的很好,但近一周的時間樓主沒有響應,看來不是樓主想要的。樓主也許想要一張20-29MHz並聯型石英晶體振盪器基本原理圖。石英晶體諧振器可以工作在基頻,也可以工作在泛音頻率上,因此它們的電路是不同的。沒辦法只好提供兩張圖紙給樓主做參考。以25MHz為例,電路如下:
二、基頻振盪電路
三、三次泛音振盪電路
四、電路說明:
網友「songshk2」提供的電路中,R172用於匹配IC內部電路負反饋和相位移。C186、C187為晶體負載電容CL。該電容值的確定公式為:
基頻電路圖中,R1、R2、R3為電路提供偏置,L1、C1組成振盪槽路,C2為旁路電容,C3為偶合電容,CL為晶體負載電容。
泛音電路圖中,R1、R2、R3、R4為電路提供偏置,C1、C2、L1構成選頻網路,C3為旁路電容,C4為偶合電容,CL為晶體負載電容。
電路中晶體管選擇,其特徵頻率應大於電路振盪頻率的50-100倍,即不小於1.2G。偶合電容在不影響輸出幅度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更小點。總之,頻率越高,電容越小,頻率越低,電容值越大。電容太大,輸出雜訊會增高,你也可以考慮在這里加濾波網路。
還要說明一點,並聯型晶體振盪器頻率穩定度沒有串聯型晶體振盪器高。
五、工作很忙,一直沒有時間上來答問題。終於抽時間,為樓主蔥蔥畫了兩張電路圖。沒有經過精密計算及縝密思考,也沒有進行電路模擬,更沒時間搭接電路測試。如有不妥之處請諒解。可以根據電路說明調試一下。但願對你有幫助。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❼ 如何用晶體振盪器構成的電路輸出任意頻率的正弦波最好帶計算方法和電路圖
晶振是固定頻率的,不能產生任意頻率的正弦波。
❽ 無源晶振只要通上電就能用了嗎,四引腳晶體振盪器怎麼接(詳細)
無源晶振底面視圖:底面視圖中箭頭指的焊盤和對角的焊盤是連通的,和晶振的蓋子也是連通的,在線路板上使有時接地和不接地都沒有關系。這兩個焊盤的主要作用是在貼片時更好的把晶振固定在線路板上。
貼片晶振有一個腳位有一點缺口,從這個缺口開始,順時針數;就可以清楚的分辨出腳1、2、3、4腳位,通常四腳無源晶振我們知道,只有兩個腳是功能腳,其餘兩個腳起不到任何作用,電路中,腳1和腳3是通電的,電流從腳1流入、腳3流出。
❾ 求一個石英晶體振盪器原理圖
原理圖:
石英晶體振盪器憑借其高精度和高穩定度,被廣泛應用於彩電、計算機、遙控器等各類振盪電路中,以及通信系統中用於頻率發生器、為數據處理設備產生時鍾信號和為特定系統提供基準信號。下面,松季電子為你全解石英晶體振盪器的工作原理。
一、石英晶體振盪器的結構:
石英晶體振盪器是利用石英晶體(二氧化硅的結晶體)的壓電效應製成的一種諧振器件,它的基本構成大致是:
從一塊石英晶體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薄片(簡稱為晶片,它可以是正方形、矩形或圓形等),在它的兩個對應面上塗敷銀層作為電極,在每個電極上各焊一根引線接到管腳上,再加上封裝外殼就構成了石英晶體諧振器。
二、壓電效應:
若在石英晶體的兩個電極上加一電場,晶片就會產生機械變形。反之,若在晶片的兩側施加機械壓力,則在晶片相應的方向上將產生電場,這種物理現象稱為壓電效應。如果在晶片的兩極上加交變電壓,晶片就會產生機械振動,同時晶片的機械振動又會產生交變電場。
三、符號和等效電路:
當晶體不振動時,可把它看成一個平板電容器稱為靜電電容C,它的大小與晶片的幾何尺寸、電極面積有關,一般約幾個PF到幾十PF。當晶體振盪時,機械振動的慣性可用電感L來等效。一般L的值為幾十mH 到幾百mH。
晶片的彈性可用電容C來等效,C的值很小,一般只有0.0002~0.1pF。晶片振動時因摩擦而造成的損耗用R來等效,它的數值約為100Ω。由於晶片的等效電感很大,而C很小,R也小,因此迴路的品質因數Q很大,可達1000~10000。
加上晶片本身的諧振頻率基本上只與晶片的切割方式、幾何形狀、尺寸有關,而且可以做得精確,因此利用石英諧振器組成的振盪電路可獲得很高的頻率穩定度。
四、諧振頻率:
從石英晶體諧振器的等效電路可知,它有兩個諧振頻率。
1、即當L、C、R支路發生串聯諧振時,它的等效阻抗最小(等於R)。串聯揩振頻率用fs表示,石英晶體對於串聯揩振頻率fs呈純阻性。
2、當頻率高於fs時L、C、R支路呈感性,可與電容C。發生並聯諧振,其並聯頻率用fd表示。 根據石英晶體的等效電路,可定性畫出它的電抗—頻率特性曲線。當頻率低於串聯諧振頻率fs或者頻率高於並聯揩振頻率fd時,石英晶體呈容性。
(9)晶體振盪器電路圖擴展閱讀:
晶振在應用具體起到的作用,微控制器的時鍾源可以分為兩類:基於機械諧振器件的時鍾源,如晶振、陶瓷諧振槽路;RC(電阻、電容)振盪器。
一種是皮爾斯振盪器配置,適用於晶振和陶瓷諧振槽路。另一種為簡單的分立RC振盪器。基於晶振與陶瓷諧振槽路的振盪器通常能提供非常高的初始精度和較低的溫度系數。
RC振盪器能夠快速啟動,成本也比較低,但通常在整個溫度和工作電源電壓范圍內精度較差,會在標稱輸出頻率的5%至50%范圍內變化。
但其性能受環境條件和電路元件選擇的影響。需認真對待振盪器電路的元件選擇和線路板布局。在使用時,陶瓷諧振槽路和相應的負載電容必須根據特定的邏輯系列進行優化。具有高Q值的晶振對放大器的選擇並不敏感,但在過驅動時很容易產生頻率漂移(甚至可能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