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路板上的元件名稱
1、電路板上都有標示,R為電阻,L為電感線圈(通常為線圈纏繞在鐵芯環上,也有些有封閉外殼),C為電容(高大立起圓柱狀,包塑料皮,上面有十字壓痕的為電解電容,扁平的是貼片電容),其他兩條腿的是二極體,3條腿的是三極體,很多腿的是集成電路。
2、 UR為可控硅整流器; VC為控制電路有電源的整流器 ;UF為變頻器 ; UC為變流器;UI為 逆變器 ;M為電動機 ;MA為非同步電動機 ;MS為同步電動機 ;MD為直流電動機 ; MW 為繞線轉子感應電動機 ; MC為鼠籠型電動機 ; YM 為電動閥;YV為電磁閥 等。
(1)電路的名稱擴展閱讀:
電子元件有著不同的封裝類型,不同類的元件外形一樣,但內部結構及用途是大不一樣的,比如TO220封裝的元件可能是三極體、可控硅、場效應管、或雙二極體。TO-3封裝的元件有三極體,集成電路等。二極體也有幾種封裝,玻璃封裝、塑料封裝及螺栓封裝,二極體品種有穩壓二極體、整流二極體、隧道二極體、快恢復二極體、微波二極體、肖特基二極體等,這些二極體都用一種或幾種封裝。
貼片二極體及有極性貼片電容與其它貼片則很容易區分,有極性貼片元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極性標志。
㈡ 電路名稱《迴路》如何
它一般指由電源、電鍵、用電器等構成的電流通路。
電源迴路是主板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是對主機電源輸送過來的電流進行電壓的轉換,將電壓變換至CPU所能接受的內核電壓值,使CPU正常工作,以及對主機電源輸送過來的電流進行整形和過濾,濾除各種雜波和干擾信號以保證電腦的穩定工作。電源迴路的主要部分一般都位於主板CPU插槽附近。 電源迴路依其工作原理可分為線性電源供電方式和開關電源供電方式。
㈢ 求電路名稱,所有原件名稱,電路工作原理
這是一個受某個信號控制的,雙向可控硅作用的220V電壓控制的電路、雙向可控硅導通角控製版電路、過權零控制電路、、、具體叫什麼電路各人可能略有不同。
工作原理過程:調整220電壓的高低(導通角)由控制信號經T4放大後再經光耦耦合給光耦內部的雙向觸發二極體並經電阻R37加在SCR雙向可控硅的G和T2之間,從而控制SCR的電壓(導通角)控製程度,最後,起到控制這個220電壓高低的作用。
原件名稱:U4:光耦合器;SCR:雙向可控硅、晶閘管;T4:PNP型三極體;其他電阻、電容就不好意思說了
㈣ 寫出各運放構成的電路名稱; 求uo1,uo2,uo
⑴A1為求和放大器、A2為同相比例放大器、A3為差分放大器。
⑵Uo1=-5.2V、Uo2=5V、Uo=10.2V
⑶A2構成電路的反饋類型為電壓串聯負反饋,該反饋對A2構成電路的輸入、輸出電阻的影響是:輸入電阻增大、輸出電阻減小。
㈤ 電路板上的元件名稱
1、電路板上都有標示,R開頭的是電阻,L開頭的是電感線圈(通常為線圈纏繞內在鐵芯環上容,也有些有封閉外殼),C開頭的是電容(高大立起圓柱狀,包塑料皮,上面有十字壓痕的為電解電容,扁平的是貼片電容),其他兩條腿的是二極體,3條腿的是三極體,很多腿的是集成電路。
(5)電路的名稱擴展閱讀:
電路板的組成:
電路板主要由焊盤、過孔、安裝孔、導線、元器件、接插件、填充、電氣邊界等組成,各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如下:
焊盤:用於焊接元器件引腳的金屬孔。
過孔:有金屬過孔 和 非金屬過孔,其中金屬過孔用於連接各層之間元器件引腳。
安裝孔:用於固定電路板。
導線:用於連接元器件引腳的電氣網路銅膜。
接插件:用於電路板之間連接的元器件。
填充:用於地線網路的敷銅,可以有效的減小阻抗。
電氣邊界:用於確定電路板的尺寸,所有電路板上的元器件都不能超過該邊界。
㈥ 電路原件的名稱和數量及參數
這個確實很麻煩,你不清楚,賣原件的人更不清楚。品種還多。
建議你直接買一個紅外感應開關,拆開分析繪圖再重新裝。元件也有了,圖也全了。
東西不貴,可能和你零買元件價格差不多了。
㈦ 請問這個電路圖的名稱是什麼
看起來,好像是一個電子負載的電路圖。
㈧ 電路名稱!
"電阻的兩邊各接一個電容後接地"是∏型濾波
」另外一題是一個電阻兩邊各接一個電容後接地」和第一題不一樣嗎?
如果是」兩個電阻串聯,中間接一個電容接地」則是T型濾波
㈨ 電路名稱
這是一個共源放大電路,而且是測試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