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路圖中SFC+與SFCR+代表什麼意思
SFC就是表示鋼管在地板或地面下敷設。
『貳』 求一份低頻脈沖治療儀的電路圖
這里有個,給你參考參考:
低頻治療儀工作原理
KPM-01型低頻治療儀是一種適用於家庭保健治療的攜帶型治療儀。該治療儀的治療原理是模擬「針灸療法」,對治療肩周炎、腰痛、肌肉扭傷,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等具有一定的療效。
KPM-01型低頻治療儀採用袖珍攜帶型結構,電源用4節1.5V電池,外殼上設有電源開關、輸出脈沖頻率調節旋鈕(調節范圍:2~13Hz)、幅度調節旋鈕(最大脈沖幅度約為100V)及輸出連接導線。兩根導線端分別焊有圓形電極,使用時,要將這兩個電極用不幹膠帶對稱地粘貼在人體患部兩側外表皮膚上。另外,該治療儀還具有開機後延時輸出電脈沖和30分鍾後自動關機功能。
圖29為KPM-01型低頻治療儀電原理圖。該治療儀以3塊CMOS集成電路為主體,構成了低頻治療脈沖發生及輸出電路、開機延時輸出電路及30分鍾定時自動關機電路。
低頻治療脈沖發生及輸出電路由IC1:CD4081(四二輸入端與門集成電路)、IC2:CD4069(六非門集成電路)中的非門4、5及VT3、VT4、RP1、RP2、VD1、VD2、VD4~VD6、電感線圈L等組成。其中IC2的非門4、5和R8、R9、RP2、C3構成自激式振盪器。自激式振盪器輸出的脈沖波群即為低頻治療脈沖源,調節RP2即可在2~13Hz范圍內對治療脈沖頻率進行調整,調節RP1即可調整治療脈沖的電壓幅度。自激式振盪器輸出(IC2⑧腳)的脈沖波經RP1、R1、C4組成的RC電路,分別送入與門1、4內整形放大。由於電路參數τ=(RP1+R1)C4遠大於自激振盪器輸出的治療脈沖寬度,所以,該電路屬於RC微分電路,調節RP1即可改變微分脈沖的寬度。通過調節RP1可使IC1③腳輸出脈寬為0~3ms連續可調的脈沖信號,在IC1③腳為「1」(高)電平時,VT3飽和導通;在IC1③腳為「0」(低)電平時,VT3截止。隨著VT3的導通、截止,在自感線圈L上即產生幅度≤100V,頻率在2~13Hz范圍內的治療電脈沖,並通過兩只電極施加在患者的病變部位,使神經纖維受到微弱的脈沖電流刺激,達到疏通經絡,治療疾病的目的。同時,IC1與門4輸出的脈沖,再經與門2整形放大後驅動VT4。IC1④腳為「1」(高)電平時,VT4導通,LED發光指示(治療脈沖電壓幅度高低隨LED的亮度變化,亮度高時,脈沖電壓的幅度也高);IC1④腳為「0」(低)電平時,VT4截止,LED熄滅。LED同步指示治療電脈沖的強度和頻率。在實際使用時,患者可根據自我感覺調整脈沖幅度和頻率,並設定RP1和RP2的位置。
為了防止無意中將RP1設定在最大輸出位置上,造成開機瞬間治療脈沖幅度過大,患者突然受到刺激,適應不了,電路中特設置了開機延時電路,以保證在開機後能使治療脈沖幅度漸次增大,讓患者有一個由弱到強,逐漸適應的過程。該電路由IC2的非門6、C1、R2~R6、VT1、VD1、VD2等組成,當關閉電源開關後,C1瞬時短接,VD2導通,使VT1飽和導通,將IC2⑧腳輸出的治療脈沖(電壓部分)對地短接分流;同時,C1通過R5及VD2、R4、VT1的基椛浼
『叄』 觸發器雙穩態多諧振盪器電路不工作
1)你這個電路是雙穩態電路,不是什麼多諧振盪器電路;
2)你是想要通過單鍵觸發實現雙穩態電路的循環翻轉,是不;
3)電路有不合理的地方,或者是我看不明白的;
如 D6,R29 有何作用,有 R31,D7就多餘;
『肆』 我要設計一個電路,能夠實現超時就自動切斷電源,請問需要什麼樣的計時器來實現啊
接點處在(接成)常斷狀態的時間計電器,如「歐姆龍」等品牌中都有
『伍』 RC延遲電路
是延遲電路!在鍵盤接通時,C9很快就充電,鍵盤斷開後C9的電壓會向R12放電到結束有短時間延時,這個電路主要為了防止鍵盤在接觸時的抖動,維持電路穩定。
『陸』 電路板上元件符號都是代表什麼元件
以下列舉的是電路板上常見的電子元件符號:
1,B:電池()。
2,C:電容器(capacitor)。
3,D或CR:二極體(diode)。
3,F:保險絲(fuse)。
4,IC: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
5,L:電感(inctor)。
6,LED: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7,Q:三極體(transistor)。
8,R:電阻器(resistor)。
9,T:變壓器(transformer)。
10,TP:測試點(test point)。
11,VR:可變電阻(variable resistor)。
12,X:晶體振盪器,陶瓷諧振器(crystal, ceramic resonator)。
(6)cr振盪電路擴展閱讀:
電阻分類:
1,電阻器(Resistor): 固定的電阻值。
2,電阻網路(Resistor Network)。
3,微調器:小型可變電阻器。
4,可變電阻:可變的電阻值。
5,加熱器:電熱元件(Heating Element)。
6,電熱線(Resistance Wire):高電阻材質的線,近似於加熱元件。
7,熱敏電阻(Thermistor):溫度改變電阻值。
8,壓敏電阻(Varistor):變壓電阻。
『柒』 用555定時器構成的多諧振盪器,通過充放電分開,改變電阻來調節占空比,總電阻不變,為什麼震盪頻率還
因為充電時間常數與放電的時間常數是不相等的。所以頻率會發生改變,但改變數並不大。
『捌』 這個很難的電路圖
???fen ni?
『玖』 什麼是寄生振盪
什麼是寄生振盪?簡單地說非工作頻率的振盪稱為寄生振盪。常見的寄生振盪有兩種,即低於工作頻率的低頻寄生振盪和高於工作頻率的高頻寄生振盪。對於高頻感應加熱設備危害最大的是高頻寄生振盪。
寄生振盪的發生,是由於發射管極間電容、引線電感以及引線、扼流圈、電容器等元件的分布參數構成了振盪電路而產生的。
在高頻感應加熱設備上,一旦產生寄生振盪,就會出現下列現象:①高頻輸出功率很低,淬火工件無加熱現象,但陽流、柵流卻很大;②反饋電壓很低時,柵流卻很大;③振盪管陽極電流大,某個電極發紅,扼流圈嚴重過熱,甚至燒毀,陽極發紅過熱,水套發出吱吱水沸聲;④調節反饋與耦合手柄,對陽極電流、柵極電流影響很小,甚至正常的調整反而出現異常結果。
嚴重的寄生振盪如不及時排除,會導致燒毀振盪管。為了檢查振盪電路中是否產生了寄生振盪,了解寄生振盪的部位,可以選擇下列方法:
1.從儀表指示判斷
當反饋量調至較小時,柵流表指示卻很大,甚至調節反饋手柄對柵流沒有影響,這說明寄生振盪發生在柵極迴路;如發現陽極電流表指示大得反常,陽極連線發熱發紅,這說明寄生振盪發生在發射管輸出部分。
2.從零件的發熱判斷
柵極引線強烈發熱,柵極迴路無感電阻燒毀,可能是柵極迴路發生了寄生振盪。陽極扼流圈嚴重發熱,可能是陽極扼流圈引起低頻寄生振盪。
設備產生了寄生振盪後,除了更換壞的元件外,還應當採取防寄生振盪措施,如在振盪管陽極或柵極迴路增設電阻、電容、電感元件,組成防寄生振盪網路,一方面吸收寄生振盪能量,另一方面破壞寄生振盪反饋的相位關系,從而抑制寄生振盪發生。對於超高頻寄生振盪,排除方法是將防寄生振盪的元件(如無感電阻)串在離發射管電極盡可能近的地方,另外,在陽極與地之間,柵極與地之間,接上一個小電容,旁路寄生振盪信號,破壞起振條件。不過應注意這個小電容應緊接在電極邊上,以防止引線電感的有害作用,我們對本廠一台GP60-CR13-1型起動機電樞軸花鍵部分淬火專用高頻感應加熱設備進行改造,效果很好,投運五年半一直沒有發生過類似的寄生振盪。
在維修時應注意高頻部分的連接線表面要光滑,導線要求既粗又短,盡可能減少引線交叉,引線間距離要遠,這對抑制寄生振盪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拾』 LC並聯諧振電路之總阻抗如何計算
電感阻抗Z1=R+jwL,電容阻抗Z2=-j/(wC)=1/(jwC),總阻抗的倒數1/Z=1/Z1+1/Z2,整理為
Z=(R+jwL)/[1+jwC(R+jwL)]。
=(R+jwL)/(1-LCw^2+jwRC),因為諧振頻率為f=1/(2π√LC),故可得w=2πf=1/(√LC),即1-LCw^2=0,代入上式有Z=(R+jwL)/(jwRC),並聯諧振電路中R很小,可以將分子中的R看作0,則Z=(jwL)/(jwRC)=L/RC。
一個電感和一個電容組成的LC諧振迴路有LC串聯迴路和LC並聯迴路兩種 。理想LC串聯迴路諧振時對外呈0阻抗,理想LC並聯迴路諧振時對外阻抗無窮大。利用這個特性可以用LC迴路做成各種振盪電路,選頻網路,濾波網路等。
LC串聯時,電路復阻抗,Z=jwL-j(1/wC),令Im[Z]=0,即 wL=1/(wC),得 w=根號下(1/(LC))。此即為諧振角頻率,頻率可以自行換算。
LC並聯時,電路復導納,Y=1/(jwL)+1/[-j(1/wC)]=j[wC-1/(wL)],令 Im[Y]=0。得 wC=1/(wL)。即 w=根號下(1/(LC))。可見,串聯和並聯公式是一樣的。
(10)cr振盪電路擴展閱讀:
LC並聯諧振電路特點:
1.電流與電壓相位相同,電路呈電阻性。
2.串聯阻抗最小,電流最大:這時Z=R,則I=U/R。
3.電感端電壓與電容端電壓大小相等,相位相反,互相補償,電阻端 電壓等於電源電壓。
4.諧振時電感(電容)端電壓與電源電壓的比值稱為品質因數Q,也等於感抗(或容抗)和電阻的比值。當Q>>1時,L和C上的電壓遠大於電源電壓(類似於共振),這稱為串聯諧振,常用於信號電壓的放大;但在供電電路中串聯諧振應該避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LC並聯諧振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