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這個電路DFMEA分析,有哪些潛在的失效模式
每個器件都有潛在的失效模式
例如:電橋失效壞了,LED不亮,等等
需要根據具體器件的失效率來分析重點器件
『貳』 電路分析,急啊!!!
s置"1"時測得的是短路電流Isc=3A,s置"2"時測得的是開路電壓Uoc=12v。故Ns的戴維寧等效電路U=12v,R=12/3=4Ω。
所以,s置"3"時:
I=(3-12)v/(5+4)Ω=-1A。
『叄』 電路分析 三個判斷為什麼這么做
電路分析的判斷,可以直接去查找一下他的答案就行了。
『肆』 電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在分析電路原理時,要搞清楚電路中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直流通路是指在沒有輸入信號時,各半導體三極體、集成電路的靜態偏置,也就是它們的靜態工作點。交流電路是指交流信號傳送的途徑,即交流信號的來龍去脈。
在實際電路中,交流電路與直流電路共存於同一電路中,它們既相互聯系,又互相區別。
直流等效分析法,就是對被分析的電路的直流系統進行單獨分析的一種方法,在進行直流等效分析時,完全不考慮電路對輸入交流信號的處理功能,只考慮由電源直流電壓直接引起的靜態直流電流、電壓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直流等效分析時,首先應繪出直流等效電路圖。繪制直流等效電路圖時應遵循以下原則:電容器一律按開路處理,能忽略直流電阻的電感器應視為短路,不能忽略電阻成分的電感器可等效為電阻。取降壓退耦後的電壓作為等效電路的供電電壓;把反偏狀態的半導體二極體視為開路。
2、交流等效電路分析法:
交流等效電路分析法,就是把電路中的交流系統從電路分分離出來,進行單獨分析的一種方法 。
交流等效分析時,首先應繪出交流等效電路圖。繪制交流等效電路圖應遵循以下原則:把電源視為短路,把交流旁路的電容器一律看面短路把隔直耦合器一律看成短路。
3、時間常數分析法
時間常數分析法主要用來分析R,L,C和半導體二極體組成電路的性質,時間常數是反映儲能元件上能量積累快慢的一個參數,如果時間常數不同,盡管電路的形式及接法相似,但在電路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常見的有耦合電路,微分電路,積分電路,鉗位電路和峰值檢波電路等
『伍』 如何學好電路分析
學好電路分析是後續課程的基礎,可謂簡單而重要,只有電路分析學好了,在後續課程中才能有良好的思路去解決問題。
電路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相對於文化基礎課來說,它更側重於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而比起專業課來講,它則更強調物理概念和一般理論分析。
電路理論是從實際事物中抽象出來的,與實際事物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理論,因此要特別注意應用場合的條件。電路課程具有特殊的規律,掌握了規律則學習起來就輕松多了,也容易記憶。
電路理論分析一是主要決定電路元件模型,即理想電阻元件、電感元件、電容元件,掌握了這些元件的伏安特性,則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
『陸』 如何去分析電路,分析的步驟是什麼
(1):有給定的邏輯電路圖,寫出輸出端的邏輯表達式;
(2):列出真值表;
(3):通過真值表概括出邏輯功能,看原電路是不是最理想,若不是,則對其進行改進;
http://www.dzsc.com/data/html/2007-4-30/29958.html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謝謝
『柒』 電路分析
解:外電路可以用一個戴維南等效電路來替代,如上上圖。
A、回U=Is×R0+U0,所以,U不變;
B、埠電答流:Is=I,所以I不變;
C、Us=Is×R+U=Is×R+I×R0+U0,所以:Us不變;
D、電阻兩端電壓:UR=Is×R不變,所以正確。
答案選擇:D。
『捌』 電路分析怎麼做
解:似乎電路圖和原題目沒有任何關系。
(1)接於直流電源上,電路中只有電阻起作用,因此電感線圈的電阻為:R=Ur/Ir=6/0.2=30(Ω)。
交流電源電壓:U(相量)=25∠0°(V),ω=314(rad/s)。
電流有效值為I=0.5A,設其相量的相位角為φ,則其相量為:I(相量)=0.5∠φ A。
所以電路阻抗為:Z=R+jXL=30+jXL。
同時:Z=U(相量)/I(相量)=25∠0°/0.5∠φ=50∠φ=50cosφ+j50sinφ。
所以:50cosφ=30,cosφ=0.6,sinφ=√(1-cos²φ)=0.8。
所以:XL=50×0.8=40(Ω)。
L=XL/ω=40/314=0.1274(H)。
(2)交流電路中電流有效值為I=0.5A,因此有功功率為:P=I²R=0.5²×30=7.5(W)。
視在功率為:S=P/cosφ=7.5/0.6=12.5(VA)。
無功功率為:Q=S×sinφ=12.5×0.8=10(var)。
線圈功率因數為:cosφ=0.6。
『玖』 電路分析
A1=2.25A;;A2=2.75A
用疊加定理求。
當2A電流單獨作用於電路時,R3與R5串聯,其等效電阻R=3歐姆,因A1、A2電流表內阻近似為0,所以流過R4、R5上的電流都不可能流過R6,因為R是R4的3倍,所以R4上的電流是R5上電流的3倍,即A1=1.5A,A2=0.5A。模擬結果如圖1所示
圖3
『拾』 電路分析!
電路原理是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必修課,是以分析電路中的電磁現象,研究電路的基本規律及電路的分析方法為主要內容,而且電路分析是在電路給定參數已知的條件下,通過求解電路中的電壓、電流而了解電網路具有的特性。無論是強電專業還是弱電專業,大量的問題都涉及電路理論知識,電路理論為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方法。
"電路分析"是與電力及電信等專業有關的一門基礎學科。它的任務是在給定電路模型的情況下計算電路中各部分的電流i和(或)電壓v。電路模型包括電路的拓撲結構,無源元件電阻R,儲能元件電容C及電感L的大小,激勵源(電流源或電壓源)的大小及變化形式,如直流,單一頻率的正弦波,周期性交流等。電路分析分為穩態分析和暫態分析兩大部分。電路模型的狀態始終不變(在-∞<t<∞的范圍內)時的電路分析謂之穩態分析,如果在某一瞬時(例如t=0)電路模型的狀態突然改變,例如激勵源的突然接通或切斷等,這時的電路分析謂之暫態分析。不論是穩態分析還是暫態分析,也不論電路中的激勵源為何種變化形式,基爾霍夫定律在獨立節點的電流方程、基爾霍夫定律在獨立迴路的電壓方程以及每個元件的伏安關系方程,即電阻元件v=Ri,電容元件i=C(dv/dt),電感元件v=L(di/dt)是電路分析所需要的,必要的和充分的全部方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