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KV線路速斷保護,造成線路開關跳閘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1、故障電流大於變電站動作值,故障電流大於控制器動作值,變電站動作時限小於控制器動作時限,變電站出線斷路器先跳閘,分界斷路失電後跳閘。
2、故障電流大於控制器動作值,變電站動作時限大於控制器動作時限,分界斷路器跳閘,變電站出線斷路器不動作。
3、變電站動作值大於控制器動作值,故障電流大於控制器動作值,變電站動作時限大於控制器動作時限,分界斷路器跳閘,變電站出線斷路器不動作。
(1)速斷電路擴展閱讀
電網中電氣設備發生故障時,短路電流很大,根據繼電器的基本動作原理可知,如果預先通過計算,將此短路電流整定為繼電器的動作電流,就可對故障設備進行保護。過電流保護和電流速斷保護正是根據這個原理而實現的。
為了保證動作的選擇性,根據短路電流的特點(故障點越靠近電源,則短路電流越大),過電流保護是帶有動作時限的,而電流 速斷保護則不帶動作時限,即當短路發生時,它立即動作而切斷故障,故它沒有時限特性,常用來和過流保護配合使用。
速斷保護不能保護線路全長,只能有選擇性地保護線路一部分,餘下部分為速斷保護的死區。為避免上述情況,速斷保護也可做成略帶時限,稱為時限電流速斷保護。它和無時限電流速斷配合,以消除電流速斷保護的動作死區。
2. 速斷電流和過流電流的區別
一、兩者的作用不同:
1、速斷電流的作用:當短路電流超過整定值時,則保護裝置動作,斷路器跳閘。
2、過流電流的作用:當電流超過設定電流時候,設備自動斷電,以保護設備。如主板CPU的USB介面一般有USB過流保護,保護主板不被燒壞。
二、兩者的特點不同:
1、速斷電流的特點:速斷電流保護則不帶動作時限,即當短路發生時,它立即動作而切斷故障,故它沒有時限特性,常用來和過流保護配合使用。
2、過流電流的特點:過電流保護是帶有動作時限的。
三、兩者的使用不同:
1、速斷電流的使用:對高壓來講,速斷電流一般用於短路保護,電流速斷保護一般設定值較大,多為瞬時動作。
2、過流電流的使用:過流保護一般是對線路或設備進行過負荷及短路保護,過流保護設定值往往較小,一般只需躲過正常工作引起的電流。
3. 下面電路圖,求大神講解一下詳細一點!10KV供電系統的定時限速斷、過流保護電路。
答:這種10KV供電系統的定時限速斷、過流保護電路,其斷路器保護裝置永遠按時間繼電器所規定的固定時延而動作跳閘的,與短路地點的遠近和短路電流的大小無關,所以這一種過流保護裝置稱為定時限特性的保護裝置。
4. 電流速斷保護繼電器的動作電流(速斷電流)是按躲過它所保護線路的末端的最大短路電流來整定。
躲過保護線路末端最大短路電流,就是要按末端短路電流乘上一個大於一的可靠系數(即速斷動作電流大於線路末端最大短路電流,末端短路不能動作。)。
電流速斷保護(斷路器跳閘並發出信號),作為變壓器的主保護,當變壓器電源側發生短路時動作,其保護動作整定值。
(1)可按躲過變壓器負荷側的最大短路電源來整定。
(2)可按變壓器電源側 In的3~5倍來整定。
區別:
電網中電氣設備發生故障時,短路電流很大,根據繼電器的基本動作原理可知,如果預先通過計算,將此短路電流整定為繼電器的動作電流,就可對故障設備進行保護。過電流保護和電流速斷保護正是根據這個原理而實現的。
為了保證動作的選擇性,根據短路電流的特點(故障點越靠近電源,則短路電流越大),過電流保護是帶有動作時限的,而電流 速斷保護則不帶動作時限,即當短路發生時,它立即動作而切斷故障,故它沒有時限特性,常用來和過流保護配合使用。
5. 線路速斷保護為什麼不能保護線路全長呢
線路速斷保護的整定原則是:躲過相鄰線路首端最大短路電流。而一般情況是相鄰線路首端最大短路電流與本線路末端首端最大短路電流相同,在小運行方式下本線路末端首端短路電流會小於整定值(即使最大方式本線路末端首端短路電流也小於整定值),所以不能保護線路全長。
6. 電流速斷和過電流保護的具體區別,為什麼說電流速斷不能保護線路全長,這里的線路全長概念是什麼
一、電流速斷和過電流電流保護的整定原則是不一樣:
1、速斷是根據最大短路電流來整定,而過流是根據躲過線路所帶最大負荷來整定的。。由於速斷整定的時候考慮的是線路發生三相惡劣短路。
2、而且是零延遲,那麼當線路末端發生短路時電流有可能達不到速斷的整定值,所以為了保險起見,用過流保護來做速斷配合速斷保護。
3、而且由於過流整定的值是按照躲過本線路最大負荷來這規定的,所以他還可以配合下一條線路的保護。
4、其實說的速斷保護通常叫電流一段,過流叫電流三段,還有一個叫過流二段。他們三個加起來構成了完成的過電流三段式保護。
二、保護范圍不同:
1、瞬時電流速斷保護:保護范圍小於被保護線路的全長一般設定為被保護線路的全長的80%;
2、限時電流速斷保護:保護范圍是被保護線路的全長或下一回線路的15%;
3、過電流保護:保護范圍為被保護線路的全長至下一回線路的全長。
三、全長概念:
1、電流速斷不能保護線路全長,是因為整定電流速斷保護時是按躲過被保護線路未端故障時的電流來整定的。
2、既然是躲過,當然就不能保護全長,按躲過線路未端故障時的電流來整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下一級線路首端故障時,保護越級誤動,因為下一級首端故障應由下一級的電流速斷保護切除。
3、而下一級的首端故障和本線路未端故障時,短路電流大小幾乎相等,無法區分。
;
(6)速斷電路擴展閱讀:
電流速斷和過電流保護的區別詳細講解:
1、說一個長為10KM的線路,我速斷的整定值可能是80A,過流可能教師8A,那麼過流二段久很有可能是20A左右。他們的延時時間分別是0S/ 0.2S / 0.5S。
2、當線路發生兩相短路時可能就是過流二段先動,速斷沒有動。如果是在末段發生非金屬性兩相短路那麼有可能只有過流三段保護動。
3、如果是在線路的首端發生三相短路那麼就是速斷動。一般的來說速斷保護只能保護線路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如果線路很短的話還有可能不起作用。而過流是可以延伸到下一線路的。
4、用電設備過電流是一種故障形式,當過負荷不嚴重時,可以不立即切除,另一個長一點延時,如果過負荷再嚴重一點,延時就短一點,這相當於限時電流速斷保護。
5、如果過負荷特別嚴重,即發生短路了,變必須立即切除故障,這就是瞬時電流速斷保護,因此電流速斷可以理解為特別大的過電流保護,即過負特別嚴重,必須立即將用電設備從系統中斷開,這就是電流速斷保護。
三段式過流保護包括:
1、瞬時電流速斷保護(簡稱電流速斷保護或電流Ⅰ段);
2、限時電流速斷保護(電流Ⅱ段;
3、過電流保護(電流Ⅲ段);
這三段保護構成一套完整的保護。
7. 電流速斷保護動作的原理是什麼
電流速斷保護
電流速斷保護分為無時限電流速斷和帶時限電流速斷,當線路出現故障時,無時限速斷保護能瞬時動作,但它只能保護線路的一部分,帶時限電流速斷保護能保護全線路,另外帶時限速斷保護比下一級線路無時限保護大了一個時限差,因此下一段線路首端發生短路時,保護不會誤動。
1. 電流保護:電流速斷保護、限時電流速斷保護、定時限過電流保護三段。
2. 電流速斷保護
根據對繼電保護速動性的要求,保護裝置動作切除故障的時間,必須滿足系統穩定和保證重要用戶供電可靠性。在簡單、可靠和保證選擇性的前提下,原則上是越快越好。故各種電氣元件上,應力求裝設快速動作的繼電保護。
對於僅反應於電流增大而瞬時動作的電流保護,稱為電流速斷保護。
8. 為什麼限時電流速斷保護(二段)能保護線路的全長
為了使速斷保護動作具有選擇性,一般電力系統中速斷保護其實都帶有一定的時限,這就是限時速斷,離負荷越近的開關保護時限設置得越短,末端的開關時限可以設置為零,這就成速斷保護,這樣就能保證在短路故障發生時近故障點的開關先跳閘,避免越級跳閘。
定時限過流保護的目的是保護迴路不過載,與限時速斷保護的區別在於整定的電流相對較小,而時限相對較長。
(8)速斷電路擴展閱讀
帶時限的過電流保護,按其動作時間特性分為定時限過電流保護和反時限過電流保護兩種。定時限,即保護裝置的動作時間是固定的,與短路電流的大小無關;反時限,即保護裝置的動作時間與反應到繼電器中的短路電流大小成反比關系,短路電流越大,動作時間越短,反時限特性也稱反比延時特性。
當一次電路發生相間短路時,電流繼電器KA1、KA2至少有一個瞬間動作,閉合其動合觸點,使時間繼電器KT動作。KT經過整定的時限後,其延時觸點閉合,使串聯的信號繼電器(電流型)KS和中間繼電器KM動作。KS動作,使信號指示牌掉下,接通信號迴路,給出燈光和音響信號;
KM動作,其觸點連通斷路器的跳閘線圈YR的迴路,使斷路器QF跳閘,切除短路故障。斷路器跳閘時,輔助觸點隨之斷開跳閘迴路,以減輕中間繼電器KM觸點的工作。
在短路故障被切除後,繼電保護裝置中除KS外的其他繼電器均自動返回起始狀態,而KS可手動復位。
9. 電氣線路速斷保護的整定原則是什麼
1、雙側電源線路的方向電流速斷保護定值,應按躲過本線路末端最大三相短路電流整定;無方向的電流速斷保護定值應按躲過本線路兩側母線最大三相短路電流整定。
2、單側電源的,按雙側電源線路的方向電流速斷整定。
3、電流速斷保護應校核被保護線路出口短路的靈敏系數,在常見運行最大方式下,三相短路的靈敏系數不小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