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erp沙盤模擬的租賃線不租夠一年要交多少的維修費
1、一般情況,第一年最好不要借長貸,因為不僅每年要還10%的利息外,還要在第六年初還長貸,這將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2、既然是8年,要看看市場如何?如果市場競爭壓力不大,那也許你們賺的錢多,為了盡快擴充產能,借長貸也未嘗不可;3、ERP有一種戰略是先大幅度借長貸,借完後,迅速擴張生產線,盡可能拿多點單,滿足生產,成為市場老大,減少廣告費用;但是,如果規則中規定了沒有市場老大,那就基本不能採用這種戰略了;4、所以,對於新手來說,最好第一年就不要借長貸了,借短貸,還了之後再借短貸,長貸盡可能借少點,減少財務費用。但是,具體的還是得回歸到你這次比賽的市場和規則。我也是ERP愛好者,希望能幫到你~
Ⅱ erp維修費每年都要交嗎
首先,是叫erp軟體的維護費用。 有的也叫服務費,技術支持費用,年費,等各種叫法。版意思都是一樣權的。就是指軟體使用過程中的問題咨詢和處理。在軟體行業里在軟體購買後提供一年的技術服務,也就是免費維護一年。一年後按需要由用戶自己決定是否交納年費,如果不交年費,軟體開發商或者服務商一般就不會給你提供技術服務了。這個就好比買個手機,廠家保修一年的道理差不多。
Ⅲ erp實驗中設備都不需要維修費是不是說明這年也不需要計提折舊
第一年是沒有折舊的,第二年起有折舊了
Ⅳ erp中所有購買的生產線都要交維修費嗎
如果
ERP系統
的收費標準是按照生產線的多少來收費的,那麼有可能會計入到ERP系統的每年回服務費里。答
具體每年服務費怎麼收取,不同的ERP系統廠商,定價規則不相同。
觀辰ERP系統是按照
合同金額
的10%收取年服務費的。
Ⅳ 某人投資81萬元購買一生產線,第一年維修費為1萬元,以後每年增加2萬元,把該生產線出租後,每年收入
(1)設利潤為P,
前n年收入為30n萬元;
投資81萬元
前n年維修費分別為: 1, 2, 4, 6, ..., 2(n-1)萬元,
2, 4, 6, ..., 2(n-1)為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
前n年維修費和為: 1 + 2 + 4 + 6 + ... + 2(n-1) = 1 + (2 + 2n -2)*(n-1)/2 = n(n-1)+1
P = 30n - 81 - [n(n-1) + 1] = -n^2 + 31n - 82
n = 1, P = -32
n = 2, P = -24
n = 3, P = 2
從第3年開始獲取純利潤
(2) 年平均利潤定義不清, 這里假定為總利潤(P)除以年數(n): P/n = -n + 31 -82/n
(P/n)' = -1 + 82/n^2 = 0
n = √82 = 9.05, 即第10年開始, P/n開始下降; 賣出時為第9年.
此時P = -9^2 + 31*9 -82 = 116 萬元
以46萬元出售該生產線, 共獲利116+46 = 162萬元
Ⅵ ERP沙盤中企業從第一年第一季度開始建設一條柔性生產線,需要安裝幾個周期,每個周期購置費是多少
對企業從第一年開始建設一條柔性生產線,需要安裝三個周期。
Ⅶ erp維修費什麼時候扣
如果ERP系統的收費標準是按照生產線的多少來收費的,那麼有可能會計入到ERP系統的每年服務費里。
具體每年服務費怎麼收取,不同的ERP系統廠商,定價規則不相同。
觀辰ERP系統是按照合同金額的10%收取年服務費的。
Ⅷ ERP電子沙盤中從第一年第二季建全自動生產線,安裝周期是三期,第一年需要扣維修費嗎
不需要 生產線建成投產後才需要交維修費,
Ⅸ erp的維修費怎麼算
一般企業在購買了ERP軟體之後都是需要軟體公司的專門實施人員過來給做的,在版軟體上線之權後通常都是有一個服務期的,在服務期之內,你們出現了什麼問題,他們都是免費幫你們解決的啊。之後的話,一般每年都是需要給軟體公司繳納一定的服務費的,這樣你們出現問題他們也是隨時來給你們解決的。當然了你們要是不願意交服務費的話,有問題的話,他們也可以選擇單次收費來幫你們解決。
Ⅹ erp沙盤模擬 ,若第一年費用過多,利潤為負,第二年該如何進行走盤廣告費大概投多少合適
其實前期你的所有者權益還為正的情況下,第一年不要太計較利潤是否為負,一般謹慎小心地擴張,比如拆除部分手工線轉而建設全自動或柔性線,然後每年穩步擴大產能。。。erp沙盤有一條不成文的潛規則,活到最後玩得好的一定是大產能,但死得快的也一定是大產能。
另外,就你現在的問題而言,如果是我,我會直接拆除至少一條手工線,建立一到兩條高產能生產線(現金足夠的前提下),之後按照建設期計算產能,並及時補充原材料,預留合理庫存(以便臨時改線),如果沒記錯P2應該不是現金牛或明星產品(久疏戰陣記不太清了)因此如果要做你可以用半自動線生產結合一條柔性線生產(如果利潤不高可以改,如果用全自動的話改建代價太高),爭取早日研發出現金牛產品和明星產品,並用新建的全自動線和柔性線大量投產,搶走市場訂單(從理論上講,就是波特的成本領先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