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1的阻值為20Ω,滑動變阻器R2上標有「10Ω 2.5A」字樣.閉合開關
電流表抄是總電流。
(1)流過襲R1,I1=6/R1=6/20=3/10=0.3A,流過R2,I2=0.9-0.3=0.6A,P2=6I2=6×0.6=3.6W,R2=6/I2=6/0.6=10Ω(最大值)
(2)V(1/R0+1/R2)=3A(滿刻度),0≤R2≤10Ω,I2≤2.5A
V/R0+I2=3A,V/R0=3-I2≥3-2.5=0.5A,R0≤V/0.5≤12/0.5=24Ω
I2=V/R2≥V/10≥6/10=0.6A,
3-2.5≤V/R0≤3-0.6
0.5≤V/R0≤2.4
0.5/V≤1/R0≤2.4/V
6/2.4≤V/2.4≤R0≤V/0.5≤12/0.5
2.5Ω≤R0≤24Ω
⑵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1的阻值是5歐,幹路中的電流I是0.5A,電阻R2兩端的電壓是2V。求:
(1) U1=U2=2V
I1=U1/R1=2V/5歐=0.4A
(2) I2=I-I1=0.5A-0.4A=0.1A
(3) R2=U2/I2=2V/0.1A=20歐
採納哦O(∩_∩)O
⑶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1=4Ω,R2=1Ω,R3為滑動變阻器,電源電壓為12伏(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所用的
由電路圖可知,三電阻串聯,伏特表測R1兩端的電壓,安培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由伏特表量程為0~6V可知R1兩端的電壓最大為6V,為了保護伏特表,電路中的最大電流:
I=
U1 |
R1 |
6V |
4Ω |
U |
R總 |
U |
R1+R2+R小 |
12V |
4Ω+1Ω+R小 |
⑷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1的阻值是5歐,幹路中的電流I是0.5A,電阻R2兩端的電壓是2V。
R2 兩端的電壓為2V,就是R1的電壓(並聯)
R1的電流為I1=U/R1=2/5=0.4A
(1)R1的功率P1=UI1=2*0.4=0.8W
也可以這樣計算P1=U^2/R1=4/5=0.8W
(2)
I2=I-I1=0.5-0.4=0.1A
R2=U/I2=2/0.1=20歐姆
總電阻1/R=1/R1+1/R2
R=5*20/(5+20)=4歐姆
很高興能夠幫助你。請你及時採納。有問題再另行及時提問。
⑸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通過電阻R1的電流I1是
選BC.
歐姆定律,同體性:3個物理量是針對對同一導體的
I1=U1/R1
I2=U2/R2
I=U/(R1+R2)
又根據串聯電路特點:
I=I1=I2
所以
I1=U1/R1=U2/R2=U/(R1+R2)
因此,選BC.
⑹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1的阻值是5歐姆,幹路中的電流強度I是0.5安培
(1)兩電阻並聯,電壓相等,通過R1的電流強度為I1=U/R1=2/5A=0.4A(2)幹路的電流等於流過兩電阻的電流之和,所以回I2=I-I1=(0.5-0.4)A=0.1A(3)根據歐姆定律,R2的阻值答為R2=U/I2=2/0.1=20(歐姆)
⑺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1=3Ω,R2=1Ω,當開關S接1時,電壓表的讀數為1.5V
(1)當開關S接1時,電路開路,無電流,電壓表的讀數為1.5V,即為電源電動勢1.5V。
當開關S接2時,電流表的讀數為0.75A,此時R2的電壓降為:1*0.75=0.75(V)。電源內阻壓應為:1.5-0.75=0.75(V),故內阻r=0.75V/0.75A=1歐姆。
( 2)開關S接2時,電壓表的讀數為0.75V(上述已得出)。內阻r消耗的電功率 為:0.75A*0.75A*1Ω=0.5625W。
(3)開關S接3時,電流表的讀數為:1.5/(1+1+3)=0.3(A),
電壓表的讀數為:1.5-1*0.3=1.2(V)
⑻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 電阻R1的阻值為12Ω
功率等於電壓的平方除以電阻。當電壓下降為原來的二分之一時,功率為回其四分之一。又因為電阻兩答端電壓為0.5A*12Ω=6V,所以電源電壓為 E=12V.剛好電阻和燈的電阻阻值相等都是12歐姆。在並聯電路中,燈的額定電壓12伏,功率P=U*U/R=12*12/12=12W.
⑼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1的阻值為10Ω.閉合開關S,電流表A1的示數為0.3A,電流表A的示數為0.5A.求:
(1)∵抄I=
U |
R |
U |
R |
U |
I2 |
3V |
0.2A |
⑽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1的阻值為10.閉合開關S,
1、由於並聯分流nbsp;A=A1+A2nbsp;所以A2=0.5-0.3=0.2A2、電阻R1兩端的電壓為UR1=10*0.3=3V由於R1、R2並聯且等於電源電壓nbsp;所以UR2=3Vnbsp;電源3V3、R2=3V/0.2=15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