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dsp最小系統電路圖
1.電源模塊:為整個系統供電
2.復位電路:實現系統的復位
3.時鍾模塊: 提供系統時鍾
4.Flash;存儲引導程序,用於啟動系統,也可以存儲其它程序和數據
5.JTAG介面:可以實現在線編譯調試
❷ 單片機最小系統原理描述,原理圖,以及電路說明
51單片機最小系統電路介紹
1.51單片機最小系統復位電路的極性電容C1的大小直接影響單片機的復位時間,一般採用10~30uF,51單片機最小系統容值越大需要的復位時間越短。
2.51單片機最小系統晶振Y1也可以採用6MHz或者11.0592MHz,在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可以採用更高頻率的晶振,51單片機最小系統晶振的振盪頻率直接影響單片機的處理速度,頻率越大處理速度越快。
3.51單片機最小系統起振電容C2、C3一般採用15~33pF,並且電容離晶振越近越好,晶振離單片機越近越好4.P0口為開漏輸出,作為輸出口時需加上拉電阻,阻值一般為10k。
設置為定時器模式時,加1計數器是對內部機器周期計數(1個機器周期等於12個振盪周期,即計數頻率為晶振頻率的1/12)。計數值N乘以機器周期Tcy就是定時時間t。
設置為計數器模式時,外部事件計數脈沖由T0或T1引腳輸入到計數器。在每個機器周期的S5P2期間采樣T0、T1引腳電平。當某周期采樣到一高電平輸入,而下一周期又采樣到一低電平時,則計數器加1,更新的計數值在下一個機器周期的S3P1期間裝入計數器。由於檢測一個從1到0的下降沿需要2個機器周期,因此要求被采樣的電平至少要維持一個機器周期。當晶振頻率為12MHz時,最高計數頻率不超過1/2MHz,即計數脈沖的周期要大於2ms。
標識符號地址寄存器名稱
P30B0HI/O口3寄存器
PCON87H電源控制及波特率選擇寄存器
SCON98H串列口控制寄存器
SBUF99H串列數據緩沖寄存器
TCON88H定時控制寄存器
TMOD89H定時器方式選擇寄存器
TL08AH定時器0低8位
TH08CH定時器0高8位
TL18BH定時器1低8位
TH18DH定時器1高8位
❸ 單片機正常工作的最小硬體電路是單片機最小系統
這個單片機的最小系統一般是指單片機能夠運行起來的最簡單元件構成的系統。包括單片機本身、電源、起振電路。
❹ 單片機最小系統電路圖
單片機最小系統電路圖如下圖所示:
最小系統由這三部分組成:電源、晶振電路、復位電路
❺ 畫出MCS-51單片機典型的最小系統電路圖,主要包括(外接晶振電路和復位電路圖)要求能夠實現上電復位和人
網路一下所搜51單片機最小系統電路圖就可以。很簡單的。
❻ 單片機的最小系統電路由什麼組成
嘿嘿 單片機的最小系統電路由3部分組成
1 單片機
2 時鍾震盪電路
3 復位電路
呵呵 滿意就選滿意回答嘍
❼ 什麼叫最小系統原理圖
最小系統原理圖指:能夠使自身處於正常工作狀態,但是此時並沒有外圍附件電路,這種獨立的最簡易的系統就叫做最小系統。
外圍附件電路可以根據以後實際應用自行添加。
❽ 51單片機最小系統復位電路
51復位就是來在滿足51最小系統其源他工作條件下,讓RST管腳保持高電平(通常0.7Vcc以上電壓)維持至少兩個機器時鍾,以引導單片機復位,之後RST管腳恢復為低電平。
措施有:
1、上電復位:加電後給RST一個高電平脈沖。簡單的措施是阻容串聯,電容接電源、電阻接地、中間節點接RST。加電瞬間,電容兩側電壓差為0,兩側均為高,RST腳為高,隨後C通過R放電使RST節點到0。取值10uF,8.2K。其他取值也可。(確保從Vcc降到0.7Vcc的時間)
2、復位晶元。電源監控晶元(能完成上電復位、電源異常的復位)。比較可靠。
3、手動復位:按鍵短接RST和電源。
❾ 什麼是單片機最小系統主要包括哪兩部分電路
單片機最小系統是由晶元外部接上時鍾電路、復位電路和電源構成的一個基本應用系統。主要包括時鍾電路,復位電路。
單片機由中央處理器(含部分特殊功能寄存器)、內部RAM、程序存儲器、各種外設(IO埠、定時器、串列介面、中斷處理電路等等)及對應控制寄存器、時鍾電路、復位電路等幾部分組成。
單片機又稱單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個邏輯功能的晶元,而是把一個計算機系統集成到一個晶元上。相當於一個微型的計算機,和計算機相比,單片機只缺少了I/O設備。概括的講:一塊晶元就成了一台計算機。它的體積小、質量輕、價格便宜、為學習、應用和開發提供了便利條件。
(9)最小系統電路擴展閱讀
單片機運算器:
運算器由運算部件——算術邏輯單元(Arithmetic & Logical Unit,簡稱ALU)、累加器和寄存器等幾部分組成。
ALU的作用是把傳來的數據進行算術或邏輯運算,輸入來源為兩個8位數據,分別來自累加器和數據寄存器。ALU能完成對這兩個數據進行加、減、與、或、比較大小等操作,最後將結果存入累加器。
單片機控制器:
控制器由程序計數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解碼器、時序發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等組成,是發布命令的「決策機構」,即協調和指揮整個微機系統的操作。其主要功能有:
(1) 從內存中取出一條指令,並指出下一條指令在內存中的位置。
(2) 對指令進行解碼和測試,並產生相應的操作控制信號,以便於執行規定的動作。
(3) 指揮並控制CPU、內存和輸入輸出設備之間數據流動的方向。
微處理器內通過內部匯流排把ALU、計數器、寄存器和控制部分互聯,並通過外部匯流排與外部的存儲器、輸入輸出介面電路聯接。
外部匯流排又稱為系統匯流排,分為數據匯流排DB、地址匯流排AB和控制匯流排CB。通過輸入輸出介面電路,實現與各種外圍設備連接。
❿ 51單片機最小系統晶振電路
嘿嘿 不可以用101和102代替抄51單片機晶振電路的兩個瓷片電容的
1 101和102的容值分別是100和1000PF
而51單片機晶振電路的兩個瓷片電容應該是20~33PF
二者相差太大 不可替代 還是去賣電子元器件的商店買2個吧
呵呵 別忘給俺加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