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路中:L線.N線和接地線分別起什麼作用啊
1、火線(標志字母為"L"Live Wire)
火線是電路中輸送電的電源線。
2、零線(標志字母為"N"Neutral wire)
零線是變壓器二次側中性點引出的線路,與相線構成迴路,對用電設備進行供電。通常情況下,零線在變壓器二次側中性點處與保護地線重復接地,起到雙重保護作用。
3、地線(標志字母為"E"Earth wire)
地線是在電系統或電子設備中,接大地、接外殼或接參考電位為零的導線。一般電器上,地線接在外殼上,以防電器因內部絕緣破壞外殼帶電而引起的觸電事故。地線是接地裝置的簡稱。
(1)電路中地線擴展閱讀
一、火線和零線的區分
1、用顏色區分
在動力電纜中黃色綠色紅色分別代表A相B相C相(三相火線)藍色代表零線,黃綠雙色代表接地線。
2、用電筆區分
火線用電筆測試時氖管會發光,而零線則不會。
3、用電壓表區分
不同相線(即火線)之間的電壓為線電壓380V,相線(火線)與零線(或良好的接地體)之間的電壓為相電壓220V,零線與良好的接地體的電壓為0V。
二、零線與地線的區別
零線(N):主要應用於工作迴路,從發電機和變壓器中性點引出並接地的主幹線。
地線(E): 不用於工作迴路,只作為保護線。利用大地的絕對「0」電壓,當設備外殼發生漏電,電流會迅速流入大地,即使發生PE線有開路的情況,也會從附近的接地體流入大地。
B. 電子電路中的地線怎麼理解
地線是接地線,一般認為大地為零電勢,地線給電流提供一個連通大地的迴路,主要是起到保護作用的。
電子電路中的接地一般是為了獲得零電壓,即防干擾是讓電路板上大部分的地方屏蔽處理。
C. 地線有什麼作用
供電地線作用;從變壓器中性點接地後引出主幹線,根據標准,每間隔20-30米重復接地,在電路中起安全保護作用。當人體觸及到外殼已帶電的電氣設備時,由於接地體的接觸電阻遠小於人體電阻,絕大部分電流經接地體進入大地,只有很小部分流過人體,不致對人的生命造成危害。
電路地線作用,在電路設計時,主要是防止干擾與提高無線電波的輻射效率。地線被廣泛作為電位的參考點,為整個電路提供一個基準電位。此時,地線未必與真正的大地相連,而往往與輸入電源線的一根相連。整個電路在設計時,以地線上電壓為0V,以統一整個電路電位。
用戶地線作用;用來接單相220V的負載,傳載單相電流和三相不平衡電流。為防止人們在使用家電及辦公等電子設備時發生觸電事故而採取的保護接地,就是一種安全性接地護線。
工作地線作用;保證電氣設備在正常和事故情況下可靠的工作,減小負載的中性點電位漂移。地線接在外殼上,以防電器因內部絕緣破壞外殼帶電而引起的觸電事故,
(3)電路中地線擴展閱讀;
地線無論開關是否關閉都不帶電,它主要的功能就是你提到的接地。大功率電器為了避免漏電事故的發生,或者強電勢可能對人產生的危害,都有一根接地線,可以把產生的多餘電流或強電勢通過地線導入大地。 地線不接好無法正常運行,是一種為了使用者安全而存在的設置。
家用插座三個腳中較長的腳是接地的,可稱做接地腳,另外兩個較短的腳是把家用電器接入電路,可稱它們為導電腳。在設計電源插頭時,為考慮到使用者的安全,有意識地將接地腳設計得比導電腳長。這是因為在插入三腳插頭時,接地腳先接觸插座內的接地線,這樣可先形成接地保護,後接通電源;
D. 電器電路中的「地線」指什麼
一般的認為 :地線是作為電路電位基準點的等電位體。嚴格的說:這個定義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實際地線上的電位並不是恆定的。如果用儀表測量一下地線上各點之間的電位,會發現地線上各點的電位可能相差很大。正是這些電位差才造成了電路工作的異常。電路是一個等電位體的定義僅是人們對地線電位的期望。HENRY 給地線了一個更加符合實際的定義,他將地線定義為:信號流回源的低阻抗路徑。這個定義中突出了地線中電流的流動。按照這個定義,很容易理解地線中電位差的產生原因。因為地線的阻抗總不會是零,當一個電流通過有限阻抗時,就會產生電壓降。因此,我們應該將地線上的電位想像成象大海中的波浪一樣,此起彼伏。 電氣和電子中的地線作用是不一樣的,在電氣技術中,地線的主要作用是起到安全保護作用,在無線電與電子技術中,地線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干擾與提高無線電波的輻射效率。
E. 電路中零線火線地線的標示字母是什麼啊
零線〔N〕,火線〔L〕,藍色代表N(NEUTRAL)線,也就是零線。
在電工學中,接入市電線路的交變電壓為伏特(簡稱伏,符號是V),其中的一根線接入大地,稱其為「零線」,另一根線稱其為火線。在電氣工程中,通常稱其為零線火線或一零一火。
大地是良好的導體,地線通過深埋的電極與大地短路連接。市電的傳輸是以三相的方式,並有一根中性線,三相平衡時中性線的電流為零,俗稱"零線",零線的另一個特點是與地線在系統總配電輸入短接,電壓差接近為零。三相電的三根相線與零線有220電壓,會對人產生電擊,俗稱"火線"。
(5)電路中地線擴展閱讀:
火線和零線的區別在於它們對地的電壓不同:火線對地電壓為220V;零線的對地的電壓等於零(它本身跟大地相連接在一起的)。
所以當人的一部分碰上了火線,另一部分站在地上,人的這兩個部分之間的電壓等於220V,就有觸電的危險了。反之人即使用手去抓零線,如果人是站在地上的話,由於零線的對地的電壓等於零,所以人的身體各部分之間的電壓等於零,人就沒有觸電的危險。
如果火線和零線一旦碰起來,由於兩者之間的電壓等於220伏,而兩接觸點間的電阻幾乎等於零,這時的電流非常大,在火線和零線的接觸點處將產生巨大的熱量,從而發出電火花,火花處的溫度高到足以把金屬導線燒得熔化。
接地是電器設備安全技術中最重要的工作,應該認真對待。那種不加考慮隨意接地的做法常常會給計算機設備造成不良的後果,嚴重時會燒毀整個設備應用系統,甚至造成人身傷害。正確接地可提高整個系統的抗干擾能力。
F. 什麼是地線,地線在電路里有什麼作用
用來將電流引入大地的導線;電氣設備漏電或電壓過高時,電流通過地線進入大地。
(1)供電地線:從變壓器中性點接地後引出主幹線,根據標准,每間隔20-30米重復接地,在電路中起安全保護作用。在漏電的情況下,用電者和地線形成了一個並聯電路。有了地線,由於地線的電阻比較小,電流會迅速流入大地,使用電者避免觸電。在實際中通常是一根黃綠相間的導線。 澳大利亞一所民居旁一個典型的地電極
地線在家庭用電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有些地區的供電網中沒有地線,可以用如下方法補救。在屋外找一個地方,拿一條50-70mm寬,1-2米長的角鐵打入地下,然後把地線連接到該角鐵上,連接時最好用螺栓固定,連接電線盡可能粗一點,6-10平方毫米,要再減低接地電阻可以在角鐵周圍再灌注一點鹽水 (2)電路地線:在電路設計時,主要是防止干擾與提高無線電波的輻射效率。地線被廣泛作為電位的參考點,為整個電路提供一個基準電位。此時,地線未必與真正的大地相連,而往往與輸入電源線的一根相連(通常是零線),其電位也與大地電位無關。整個電路在設計時,以地線上電壓為0V,以統一整個電路電位。
三個腳中較長的腳是接地的,可稱做接地腳,另外兩個較短的腳是把家用電器接入電路,可稱它們為導電腳。在設計電源插頭時,為考慮到使用者的安全,有意識地將接地腳設計得比導電腳長幾個毫米。這是因為在插入三腳插頭時,接地腳先接觸插座內的接地線,這樣可先形成接地保護,後接通電源;反之,在拔出三腳插頭時,導電腳先與電源插座內的導電端分開,接地腳後斷開。如果家用電器的金屬外殼由於絕緣體損壞等原因而帶電,這時接地腳就會形成接地短路電流,使家用電器的金屬外殼接地而對地放電,從而使人不被觸電,起到安全保護的作用。 地線的符號是E(Earth)。對應火線符號是L,零線符號是N。
G. 電路圖里的地線有什麼用
火線就相當於正極,就是點從發電廠引進你家後,流入用電器的電從火線進,內
零線是負極,就是從用電容器流出的電就從零線出,
有的電器有地線,是因為他工作時會出現很多靜電,因為大地是個大蓄電廠,這樣做是為了即時把靜電導入大地,以免出現靜電太多,工作出現故障
H. 電路圖中,地線一般帶正電的嗎
在電路圖中,地線一般是表示「0」電位。
整流橋堆
的四個引腳,有兩個的標識是「~」,表示AC(交流)輸入。
另兩個是輸出分別標識為「+、-」,假設電源用Vc表示,如果地線接「-」,那麼Vc就是「+」,
如果地線接「+」,那麼Vc就是「-」。
I. 電子電路圖中的接地是什麼意思
接地(earthing)接地指電力系統和電氣裝置的中性點、電氣設備的外露導電部分和裝置專外導電部分經由導屬體與大地相連。可以分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和保護接地。
家用電器設備由於絕緣性能不好或使用環境潮濕,會導致其外殼帶有一定靜電,嚴重時會發生觸電事故。為了避免出現的事故可在電器的金屬外殼上面連接一根電線,將電線的另一端接入大地,一旦電器發生漏電時接地線會把靜電帶入到大地釋放掉。
接地保護一般用於配電變壓器中性點不直接接地(三相三線制)的供電系統中,用以保證當電氣設備因絕緣損壞而漏電時產生的對地電壓不超過安全范圍。
一相對地短路(引起這個現象的問題太多,傳輸電纜損害,設備絕緣損壞,等等引起一相經過設備外殼和保護接地線與大地相連)那中性線接地運行方式下就是一相經過大地和中性線直接連接形成短路。
二相接地,在中性線接地運行方式下發生的可能性比較少,如果發生一般時間是瞬間的 (出現可能性比較大是一相接地沒有及時跳閘引起另一相絕緣被燒壞從而發生二相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