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運放電路的輸入阻抗和輸出阻抗
你這個應該註明,是電壓/電壓運算放大器:
就可以這樣理解了:
1.當信號送入一個放大器時,就會有一個電壓加在輸入級上,如果你的輸入級阻抗很小則勢必會有較大電流通過,而前級電路又提供不了如此大的電流,你說說會出現什麼情況呢?輸入電壓就降低了呀,那麼送進放大器的電壓就比源電壓要小很多了,不能有效放大;
2.當信號從放大器輸出的時候,在輸出端會有一個負載(廣義的啊,別狹義的理解),這時他需要一定的電流提供能力,你的輸出阻抗如果高,輸出電流流經輸出電阻,再經過負載,勢必有一部分能量是消耗在了輸出電阻上了;
因此,理想狀態的電壓/電壓運算放大器都是:ri=無窮大、ro=0、開環增益=無窮大。
❷ 下列電路中,哪幾個電路的輸入阻抗(輸入電阻)必定很大(接近無窮大)
第一個圖電路的輸入阻抗(輸入電阻)必定很大(接近無窮大),因為這個電路是運放,運放輸入電阻就是無窮大這個特性。
❸ 圖(c)電路的輸入阻抗Z
把其中的耦合電路等效為兩個受控源電路,如下圖:
由於電路中含有受控源,所以採用「加壓求流法」。
電容電流:Ic(相量)=U0(相量)/(-j1)=jU0(相量)。
兩個耦合電感串聯,因此:-I1(相量)=I2(相量)。因此:U0(相量)=j2×I2(相量)+j2×I1(相量)+j3×I1(相量)-j2×I1(相量)=-j2×I1(相量)+j2×I1(相量)+j3×I1(相量)-j2×I1(相量)=(-j2+j2+j3-j2)×I1(相量)=j1×I1(相量)。
所以:I1(相量)=U0(相量)/j1=-j1×U0(相量)。
根據KCL:I0(相量)=I1(相量)+Ic(相量)=-j1×U0(相量)+j1×U0(相量)=0×U0(相量)。
所以:Z=U0(相量)/I0(相量)=1/0=∞。
❹ 一個電路中輸入阻抗越大越好,輸出阻抗越小越好 對不對
不對。電路中輸入阻抗越大,則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會一定程度上影響用電器的使用;而阻抗越小,驅動更大負載的能力就越高,說明輸出阻抗越小越好。
輸入阻抗跟一個普通的電抗元件一樣,反映了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對於電壓驅動的電路,輸入阻抗越大,則對電壓源的負載就越輕,因而就越容易驅動,也不會對信號源有影響;而對於電流驅動型的電路,輸入阻抗越小,則對電流源的負載就越輕。
因此,可以這樣認為:如果是用電壓源來驅動的,則輸入阻抗越大越好;如果是用電流源來驅動的,則阻抗越小越好。
(4)電路輸入阻抗擴展閱讀:
輸出阻抗越小,驅動更大負載的能力就越高。輸出阻抗是在出口處測得的阻抗。輸出阻抗對電路的影響 無論信號源或放大器還有電源,都有輸出阻抗的問題。
對於一個理想的電壓源(包括電源),內阻應該為0,或理想電流源的阻抗應當為無窮大。現實中的電壓源,則做不到這一點,常用一個理想電壓源串聯一個電阻r的方式來等效一個實際的電壓源。
這個跟理想電壓源串聯的電阻r就是信號源/放大器輸出/電源的內阻了。當這個電壓源給負載供電時,就會有電流I從這個負載上流過,並在這個電阻上產生I×r的電壓降。
這將導致電源輸出電壓的下降,從而限制了最大輸出功率。同樣的,一個理想的電流源,輸出阻抗應該是無窮大,但實際的電路是不可能的。
❺ 放大電路的輸入阻抗與輸入電阻的區別
對於普通的共發射極放大電路而言,輸入電阻的計算方法是首先算出BE結的等效電阻,rbe=rb+(1+β)26(mv)/Ie(ma)歐姆,知道了管子的β,和靜態電流IE就可以算出rbe值。一般小信號放大器的IE=1-2毫安時,rbe=1k歐姆左右。式中rb=300歐姆,是管子的基區電阻。
然後再把rbe 與基極偏流電阻RB並聯算出真正的輸入電阻。RB一般比較大,可以忽略。
輸出電阻RO約等於RC值。
輸入電阻大一些好,可以減輕被放大信號的信號源負擔,少索取信號源電流,使信號源有效的信號電壓盡量加在放大器上。
輸出電阻小一些好,可以使放大器帶負荷的能力強一些。可以多一些的輸出電流。
❻ 什麼是高輸入阻抗特性
定義:輸入端等效阻抗高,相對於信號源的要求較低,特別對小信號有利,有利於達到最佳阻抗匹配。
輸入阻抗是指一個電路輸入端的等效阻抗。在輸入端上加上一個電壓源U,測量輸入端的電流I,則輸入阻抗Rin就是U/I。輸入阻抗跟一個普通的電抗元件區別不大,它反映了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對於電壓驅動的電路,輸入阻抗越大,則對電壓源的負載就越輕,因而就越容易驅動,也不會對信號源有影響;而對於電流驅動型的電路,輸入阻抗越小,則對電流源的負載就越輕。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如果是用電壓源來驅動的,則輸入阻抗越大越好;如果是用電流源來驅動的,則阻抗越小越好(註:只適合於低頻電路,在高頻電路中,還要考慮阻抗匹配問題。另外如果要獲取最大輸出功率時,也要考慮阻抗匹配問題。
四端網路、傳輸線、電子電路等的輸入埠所呈現的阻抗。實質上是個等效阻抗。只有確定了輸入阻抗,才能進行阻抗匹配,從信號源、感測器等獲取輸入信號。阻抗是電路或設備對交流電流的阻力,輸入阻抗是在入口處測得的阻抗。高輸入阻抗能夠減小電路連接時信號的變化,因而也是最理想的。在給定電壓下最小的阻抗就是最小輸入阻抗。作為輸入電流的替代或補充,它確定輸入功率要求。
特性阻抗:又稱「特徵阻抗」,它不是直流電阻,屬於長線傳輸中的概念。在高頻范圍內,信號傳輸過程中,信號沿到達的地方,信號線和參考平面(電源或地平面)間由於電場的建立,會產生一個瞬間電流,如果傳輸線是各向同性的,那麼只要信號在傳輸,就始終存在一個電流I,而如果信號的輸出電平為V,在信號傳輸過程中,傳輸線就會等效成一個電阻,大小為V/I,把這個等效的電阻稱為傳輸線的特性阻抗Z。
參考網路http://ke..com/view/906385.htm
❼ 請教,在書中說電路輸入阻抗高是什麼意思是說前級的電阻大嗎
你好!
輸入阻抗高可以理解成是前級電阻很大,相當與一個萬用表測電壓時的電阻無窮大一個道理,能完全使要處理的電壓輸入電路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❽ 三極體電路性能中的輸入阻抗與輸出阻抗是什麼意思
輸入阻抗是指從電路的輸入端往裡看,其等效電阻的大小。通常是對於三極體的性能的另外一種說法。如輸入阻抗大則從電路「吸取」的能量(電流)小,反之亦然。故總希望其值越大越好。
輸出阻抗是指從電路的輸出端往裡看,其等效電阻的大小。對於三極體的性能(帶負荷能力)好壞的一種說法。如輸出阻抗小則從電路「輸出」的能量(電流)大,反之亦然。故總希望其值越小越好。
當然,由於三極體通常放大信號均為交流量,故有一定的頻率特性。即中頻段放大倍數大,低頻或者高頻時的放大倍數都會變小。這是由於其輸入輸出特性確定的。
❾ 電路題目:求輸入阻抗
DC輸入阻抗,
10,選D,
AC,22,
選A,
10+3*2^2
=22
❿ 什麼是輸入阻抗,什麼是輸出阻抗,如何計算電路裡面的
對於普通的共發射極放大電路而言,輸入電阻的計算方法是首先算出be結的等效電阻,rbe=rb+(1+β)26(mv)/ie(ma)歐姆,知道了管子的β,和靜態電流ie就可以算出rbe值。一般小信號放大器的ie=1-2毫安時,rbe=1k歐姆左右。式中rb=300歐姆,是管子的基區電阻。
然後再把rbe
與基極偏流電阻rb並聯算出真正的輸入電阻。rb一般比較大,可以忽略。
輸出電阻ro約等於rc值。
輸入電阻大一些好,可以減輕被放大信號的信號源負擔,少索取信號源電流,使信號源有效的信號電壓盡量加在放大器上。
輸出電阻小一些好,可以使放大器帶負荷的能力強一些。可以多一些的輸出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