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銅熱電阻的阻值Rt與溫度t的關系可用式Rt≈R0(1+αt)表示。
將α、t代入公式
Rt = R0(1+α·t) = 50×(1+100×4.28×10^-3) = 50×(1+0.428) = 50×1.428 = 71.4 Ω
網路嫌我字數不夠
『貳』 銅熱電阻溫度感測器(三隻引腳)原理及接線
銅熱電阻溫度感測器是利用金屬在不同溫度下電阻值不同進行測量的。除了銅,工業上常用來做熱電阻的金屬還有金屬鉑。
把一段金屬絲繞在支架上做成金屬熱電阻(感測器),將其放在要測量溫度的位置,然後測量其阻值,再對照 溫度-阻值 關系,就可以知道測量點的溫度了。
工業上把測量溫度的感測器按不同原理和材質、構造進行分類規范,並用表格形式對其 溫度-阻值 關系進行定義(分度)。這種表格稱為分度表。區分不同分度表的標記稱為分度號。同樣不同的溫度感測器也按這個分度號標記。
常見的金屬熱電阻溫度感測器分度號有:
Pt100(0℃時阻值為100Ω的鉑熱電阻)
Pt10(0℃時阻值為10Ω的鉑熱電阻)
Cu100(0℃時阻值為100Ω的銅熱電阻)
Cu50(0℃時阻值為50Ω的鉑熱電阻)
熱電阻測溫對測量儀器來說,實際是個測量電阻的過程。
電阻是基本電參數之一,其阻值 R 可按伏安特性定義,即 R=U/I,其中U 為電阻兩端的電壓,I 為流過電阻的電流或者按功率 P 來定義,即 R=P/(I^2)。可見測量熱電阻必須在熱電阻兩端連接導線,而導線的阻值以及阻值隨溫度變化的特性以及引入的其它干擾,必然會影響測量結果。而要消除這種影響,就必須知道引線的狀況,在對熱電阻進行測量的同時,從引線的兩端對引線進行監測。在兩根引線參數一致的前提下,要知道其中一根的狀況,至少需要增加一根導線,用來將測量引線中的一根的現場端連接到儀表端。這就是熱電阻的三線連接的原因。
至於具體的測量過程原理,不同的儀表會有不同的檢測手段這里不多說。有興趣可以參考下面鏈接的文章。
http://hi..com/fengxiaosa/item/b74c3711e87f8a9c99ce33bd
『叄』 為什麼銅既可以做銅熱電阻又可以做導線溫度升高時電阻顯著升高,不影響使用嗎
很簡單啊,因為i銅的電阻率很低,所以是很好的導線,只要選擇適當的截面積導線,導線的溫度就會上升的很少,因為發熱量很少。但是,銅因為溫度系數較大,阻值對溫度比較敏感,所以可以作為測量溫度的材料。用作導線的時候,是利用它的電阻率低的特性,在溫度變化不大的場合應用。
『肆』 銅熱電阻的簡介
銅熱電阻是通過金屬在溫度變化時本身電阻也隨之發生變化的原理來測量溫度的儀器。銅熱電阻按其保護管結構形式分為裝配式(可拆卸)和鎧裝式(不可拆卸,內裝鉑電阻)。目前現場應用較多的裝配式熱電阻主要包括分度號為Pt100的鉑熱電阻和分度號為Cu50的銅熱電阻兩大類。 熱電阻測溫反映出來的是電阻值的變化。但有時候應用中會加一個模塊 ,模塊將電阻信號轉換成電流信號或是電壓信號來進行遠傳的。
『伍』 金屬熱電阻的測量原理
熱電阻
熱電阻:不需要補償導線,價格更便宜
熱電阻的測溫原理:基於導體或半導體的電阻值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特性。
熱電阻的優點:也可以遠傳電信號,靈敏度高,穩定性強,互換性以及准確性都比較好,但是需要電源激勵,不能夠瞬時測量溫度的變化。
熱電阻的缺點:熱電阻雖然在工業中應用也比較廣泛,但是由於他的測溫范圍使他的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工業用熱電阻一般採用Pt100,Pt10,Cu50,Cu100,鉑熱電阻的測溫的范圍一般為零下200-800攝氏度,銅熱電阻為零下40到140攝氏度。
熱電阻不需要補償導線,而且比熱電偶便宜。
作為兩大接觸式的溫度感測器:熱電偶與熱電阻,它們兩個的名字只差一個字並且都可以作為測量物體溫度的感測器,對於選擇熱電偶還是選擇熱電阻要根據測量的物體環境來判斷,很多人拿不準到底該選擇什麼,因此在選擇溫度感測器的時候需要全面的了解熱電阻與熱電偶溫度感測器區別。
如何區別熱電偶和熱電阻
1,熱電偶 英文Thermocouple,簡稱 TC,工作原理是:隨著溫度變化輸出線性毫伏信號。儀表將信號放大換算為溫度信號。
2,熱電阻 英文Resistance 簡稱 RTD 工作原理是:電阻值隨著溫度變化而發生線性變化。
3,溫度變送器可以將熱電偶mV電壓信號或者熱電阻的電阻值信號轉換成4-20mA標准信號供自動化系統控制用。
4,一般而言熱電阻比熱電偶便宜。
熱電偶和熱電阻哪個好
選擇熱電偶要根據使用溫度范圍、所需精度、使用氣氛、測定對象的性能、響應時間和經濟效益等綜合考慮。
1、測量精度和溫度測量范圍的選擇
使用溫度在1300~1800℃,要求精度又比較高時,一般選用B型熱電偶;要求精度不高,氣氛又允許可用鎢錸熱電偶,高於1800℃一般選用鎢錸熱電偶;使用溫度在1000~1300℃要求精度又比較高可用S型熱電偶和N型熱電偶;在1000℃以下一般用K型熱電偶和N型熱電偶,低於400℃一般用E型熱電偶;250℃下以及負溫測量一般用T型電偶,在低溫時T型熱電偶穩定而且精度高。
2、使用氣氛的選擇
S型、B型、K型熱電偶適合於強的氧化和弱的還原氣氛中使用,J型和T型熱電偶適合於弱氧化和還原氣氛,若使用氣密性比較好的保護管,對氣氛的要求就不太嚴格。
3、耐久性及熱響應性的選擇
線徑大的熱電偶耐久性好,但響應較慢一些,對於熱容量大的熱電偶,響應就慢,測量梯度大的溫度時,在溫度控制的情況下,控溫就差。要求響應時間快又要求有一定的耐久性,選擇鎧裝偶比較合適。
4、測量對象的性質和狀態對熱電偶的選擇
運動物體、振動物體、高壓容器的測溫要求機械強度高,有化學污染的氣氛要求有保護管,有電氣干擾的情況下要求絕緣比較高。
選型流程:型號--分度號—防爆等級—精度等級—安裝固定形式—保護管材質—長度或插入深度。
熱電偶與熱電阻信號輸出的區別
1、信號的性質,熱電阻本身是電阻,溫度的變化,使熱電阻產生正的或者是負的阻值變化;而熱電偶,是產生感應電壓的變化,他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2、兩種感測器檢測的溫度范圍不一樣,熱阻一般檢測0-150度溫度范圍,最高測量范圍可達600度左右(當然可以檢測負溫度)。熱電偶可檢測0-1000度的溫度范圍(甚至更高)所以,羅斯蒙特3051變送器前者是低溫檢測,後者是高溫檢測。
3、從材料上分,熱阻是一種金屬材料,具有溫度敏感變化的金屬材料,熱耦是雙金屬材料,既兩種不同的金屬,由於溫度的變化,在兩個不同金屬絲的兩端產生電勢差。
4、plc對應的熱電阻和熱電偶的輸入模塊也是不一樣的,這句話是沒問題,但一般plc都直接接入4~20ma信號,而熱電阻和熱電偶一般都帶有變送器才接入plc。要是接入dcs的話就不必用變送器了!熱電阻是rtd信號,熱電偶是tc信號!
5、plc也有熱電阻模塊和熱電偶模塊,可直接輸入電阻和電偶信號。
6、熱電偶有j、t、n、k、s等型號,有比電阻貴的,也有比電阻便宜的,但是算上補償導線,綜合造價熱電偶就高了。
『陸』 銅熱電阻的結構
銅熱電阻主要由接線盒、保護管、接線端子、絕緣套管和感溫元件組成。工業用銅熱電阻可直接和二次儀表相連接使用。可以測量各種生產過程中從-200℃至420℃范圍內的液體、蒸汽和氣體介質及固體表面的溫度。工業用熱電阻作為測量溫度的感測受器,通常和顯示儀表、記錄儀表和電子調節器配套使用。它可以直接測量各種生產過程中從-200℃至420℃范圍內的液體、蒸汽和氣體介質以及固體表面溫度。
由於銅熱電阻具有良好的電輸出特性,可為顯示儀、記錄儀、調節器、掃描器、數據記錄儀以及計算機提供准確的溫度變化信號。根據國家規定,我廠從1987年起開始生產符合IEC國際標准分度號的PT1000鉑電阻和符合專業標准分度號的cu50銅熱電阻兩大類裝配式、統一設計型熱電阻。
『柒』 熱電阻的引線電阻補償為什麼要用銅電阻而不用PT100
三線制接法
若不考慮導線電阻的補償,則熱電阻導線電阻的壓降會造成測量誤差,導線電阻補償電路可以消除熱電阻連接導線的影響。為消除導線電阻的影響,熱電阻採用三線制接法。
『捌』 求熱電阻中銅電阻和鉑電阻的測溫覆蓋范圍,線性度,主要應用場合,結構,以及典型應用電路
鉑電阻
溫度范圍 -200~850℃
金屬鉑材料的優點是化學穩定性好、能耐高溫,容易製得純鉑,又因其電阻率p(Ω?mm2/m)大,可用較少材料製成電阻,此外其測溫范圍大。它的缺點是:在還原介質中,特別是在高溫下很容易被從氧化物中還原出來的蒸汽所沾污,使鉑絲變脆,並改變電阻與溫度之間的關系。
銅電阻
溫度范圍 -50~150℃
銅熱電阻的價格便宜,線件度好,工業上在-50--+150℃范圍內使用較多。銅熱電阻怕潮濕,易被腐蝕,熔點亦低。
『玖』 為什麼銅既可以做銅熱電阻又可以做導線
各種物質都有多個屬性,利用其中一個或多個屬性可以做出不同用途。
例如:利用銅的導電屬性可以做電線,利用銅電阻隨溫度變化的屬性可以測溫,利用銅不易生銹的特性可以做水管,利用銅的聲學特徵可以做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