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光電碼盤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光電碼盤是由光學玻璃製成,在上面刻有許多同心碼道,每個碼道上都有按一定規律排列的透光和不透光部分。
工作時,光投射在碼盤上,碼盤隨運動物體一起旋轉,透過亮區的光經過狹縫後由光敏元件接受,光敏元件的排列與碼道一一對應,對於亮區和暗區的光敏元件輸出的信號,前者為「1」,後者為「0」,當碼盤旋轉在不同位置時,光敏元件輸出信號的組合反映出一定規律的數字量,代表了碼盤軸的角位移。
光電碼盤角位移測量系統工作部分介紹。
光電碼盤按其編碼方式分為二進制、十進制和循環碼三種方式:
增量式與絕對式編碼器:
按照工作原理編碼器可分為增量式和絕對式兩類。增量式編碼器是將位移轉換成周期性的電信號,再把這個電信號轉變成計數脈沖,用脈沖的個數表示位移的大小。絕對式編碼器的每一個位置對應一個確定的數字碼,因此它的示值只與測量的起始和終止位置有關,而與測量的中間過程無關
❷ 光碼盤 電機驅動 遙控電路英語怎麼說啊
光碼盤 CD-ROM
電機驅動 motor drive
遙控電路 circuit remote control
❸ 怎樣通過硬體電路實現增量式光電編碼器的計數鑒向電路圖怎麼畫
現在有一種專門用於編碼器鑒相計數的晶元,直接拿來用就可以了。
❹ 光碼盤測速原理是什麼
工作原理:由一個中心有軸的光電碼盤,其上有環形通、暗的刻線,有光電發射和接收器件讀取,獲得四組正弦波信號組合成A、B、C、D,每個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相對於一個周波為360度),將C、D信號反向,疊加在A、B兩相上,可增強穩定信號;另每轉輸出一個Z相脈沖以代表零位參考位。
由於A、B兩相相差90度,可通過比較A相在前還是B相在前,以判別編碼器的正轉與反轉,通過零位脈沖,可獲得編碼器的零位參考位。
編碼器碼盤的材料有玻璃、金屬、塑料,玻璃碼盤是在玻璃上沉積很薄的刻線,其熱穩定性好,精度高,金屬碼盤直接以通和不通刻線,不易碎,但由於金屬有一定的厚度,精度就有限制,其熱穩定性就要比玻璃的差一個數量級,塑料碼盤是經濟型的,其成本低,但精度、熱穩定性、壽命均要差一些。
解析度—編碼器以每旋轉360度提供多少的通或暗刻線稱為解析度,也稱解析分度、或直接稱多少線,一般在每轉分度5~10000線。
❺ 光碼盤信號有和開關頻率一致的毛刺
用長線驅動的輸出形式(也叫差分輸出),抗干擾能力要好得多。
❻ 光電編碼器的正反轉判斷電路
你可以找抄一本感測器的書,襲查看裡面的增量式編碼器一節,一般這種光電碼盤需要配備專門的光電感測器(相當於一套光電對管,需要另外買;你要是覺得水平高,也可以自己做一個90度的移相電路),一個發射,接收的地方是三條腿,裡面有兩個接收管,形成兩個相位差為90度的脈沖(正轉10101010,反轉01010101),單獨一個接收脈沖你看不出,兩個結合起來看,正轉是10 01 11 00,反轉是00 01 11 10(你把兩個脈沖畫出來,以1/4周期為新的碼元寬度,相位差間隔為90度),可以很明顯的區分出來。測速就更簡單了,預估一下頻率,只要是100HZ以上,10KHz以下,可以不做其他處理,頻率特別高的話用計數器分頻一下,頻率特別低的直接測量周期,轉而求頻率即可。
❼ 碼盤的光學編碼器
另一種絕對式編碼器是光學編碼器,是依照光學和光電原理製成的器件。它由光源、碼盤、光學系統及電路4部分組成(圖2)。碼盤是在不透明的基底上按二進制碼製成明暗相間的碼道,相當於接觸編碼器的導電區和不導電區。光線通過碼盤由光電元件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光學編碼器的精度高於1/10^8,徑向分度線的精度為 0.067弧秒。已制出的標准碼盤有偽隨機碼、素數碼、循環碼、正弦餘弦碼、對數碼和二進十進碼等。
光電編碼器碼盤
光電編碼器是一種通過光電轉換將輸出軸上的機械幾何位移量轉換成脈沖或數字量的感測器。這是目前應用最多的感測器, 光電編碼器是由碼盤(光柵盤)和光電檢測裝置組成。碼盤(光柵盤)是在一定直徑的圓板上等分地開通若干個長方形孔。由於光電碼盤與電動機同軸,電動機旋轉時,碼盤(光柵盤)與電動機同速旋轉,經發光二極體等電子元件組成的檢測裝置檢測輸出若干脈沖信號,其原理示意圖如圖1所示;通過計算每秒光電編碼器輸出脈沖的個數就能反映當前電動機的轉速。此外,為判斷旋轉方向,碼盤還可提供相位相差90º的兩路脈沖信號。
編碼器碼盤的材料有玻璃、金屬、菲林、樹脂:玻璃碼盤是在玻璃鍍鉻面上腐蝕出明暗碼道,其熱穩定性好,精度高,易碎,成本高;金屬碼盤直接以通和不通刻線,不易碎,但由於金屬不易腐蝕,易形變,精度就有限制,其熱穩定性就要比玻璃的差一個數量級;塑料碼盤是經濟型的,其成本低,不易碎和變形,但精度、熱穩定性、壽命均要差一些;樹脂碼盤與玻璃碼盤的工藝接近,也是通過腐蝕明暗樹脂表面的鍍鉻,呈現出明暗脈沖,其優點是精度高不容易碎,缺點在環境惡劣的高溫下容易跳碼,價格相對較高,加工工藝難度高,發達國家有生產,暫時沒有生產廠家。
特性
● 物料: 菲林(PET片基), 厚度0.10 mm 或 0.18 mm
● 外徑: 10~100mm
● 高性價比
● 解析度: 32 CPR ~ 1024 CPR (28mm 外徑)
● 運行溫度: 85℃ max
❽ 碼盤工作原理
碼盤是指測量角位移的數字編碼器。編碼器將信號或數據進行編制、轉換為可用以通訊、傳輸和存儲的信號形式的設備。把角位移或直線位移轉換成電信號,前者稱為碼盤,後者稱為碼尺。
按照讀出方式編碼器可以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按照工作原理編碼器可分為增量式和絕對式兩類。增量式編碼器是將位移轉換成周期性的電信號,再把這個電信號轉變成計數脈沖,用脈沖的個數表示位移的大小。絕對式編碼器的每一個位置對應一個確定的數字碼,因此它的示值只與測量的起始和終止位置有關,而與測量的中間過程無關。 什麼是編碼?例如,裝電話要給個電話號碼,寄信要有郵政編碼等,這些都是編碼。一般地講,用數字或某種文字和符號來表示某一對象或信號的過程,稱為編碼。 十進制編碼或某種文字和符號的編碼難於用電路來實現。
接觸編碼器的缺點是碼盤與電刷之間存在接觸摩擦,使用壽命短。電刷與碼道的不正確接觸還會產生模糊輸出,可能給出錯誤的結果,造成誤差。採用循環碼(格雷碼)可克服這一缺點,因為在任何瞬間只有一個比特的改變。格雷碼(見字元編碼)是變權碼,它與十進制數的關系為
式中D為十進制數,n為具有「1」輸出的最高位的位數,m為其次一位具有「1」輸出的位數,q、s、…依次類推。採用格雷碼時,還需要按上式設計出相應的轉換電路。
光學編碼器另一種絕對式編碼器是光學編碼器,是依照光學和光電原理製成的器件。它由光源、碼盤、光學系統及電路4部分組成。
❾ 光碼盤測速原理是什麼
工作原理:由一個中心有軸的光電碼盤,其上有環形通、暗的刻線,有光電發射和接收器件讀取,獲得四組正弦波信號組合成A、B、C、D,每個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相對於一個周波為360度),將C、D信號反向,疊加在A、B兩相上,可增強穩定信號;另每轉輸出一個Z相脈沖以代表零位參考位。
由於A、B兩相相差90度,可通過比較A相在前還是B相在前,以判別編碼器的正轉與反轉,通過零位脈沖,可獲得編碼器的零位參考位。
編碼器碼盤的材料有玻璃、金屬、塑料,玻璃碼盤是在玻璃上沉積很薄的刻線,其熱穩定性好,精度高,金屬碼盤直接以通和不通刻線,不易碎,但由於金屬有一定的厚度,精度就有限制,其熱穩定性就要比玻璃的差一個數量級,塑料碼盤是經濟型的,其成本低,但精度、熱穩定性、壽命均要差一些。
解析度—編碼器以每旋轉360度提供多少的通或暗刻線稱為解析度,也稱解析分度、或直接稱多少線,一般在每轉分度5~10000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