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承諾為顧客免費辦理保險但未辦理的,責任如何承擔
[案情回放]
某電器商場為招徠顧客購買電腦,開展促銷活動並刊登廣告,在廣告中承諾:凡一個月之內在本商場購買電腦的顧客,本商場將在購買當天免費為其辦理保險期為一年、保險金額為3萬元的家庭財產保險。該商場還在當地報刊上刊登了相同內容的廣告。聽到這個消息,顧客傅成恩到該商場購買了一台電腦,店員因疏忽未給傅成恩辦理家庭財產保險手續。傅成恩將電腦搬運回家後想起未辦理財產保險手續,但因第二天要到外地出差,心想幾天後再補辦也不遲,於是就沒有再補辦保險手續。
但是,在他出差的第3天夜裡,家中遭竊,包括該電腦等家用電器被洗劫一空。傅成恩找到該商場,要求按照刊登廣告的內容賠償其損失,該商場經調查後發現,傅成恩在購買電腦時,並沒有辦理家庭財產保險手續,於是拒絕為傅成恩的電腦賠償損失。雙方為此發生爭執。傅成恩遂起訴至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該商場賠償責任。
[專家點評]
在本案中,某商場在所做廣告中宣傳「凡1個月之內在本商場購買電腦者,本商場將在購買之日免費為其辦理保險期為一年、保險金額為3萬元的家庭財產保險」,這是完全符合要約的構成要件的。而且,某商場的廣告還明確約定了承諾的時間是「1個月之內」,承諾的方式是受要約人在該商場作購買電腦的行為。這種承諾方式是法律所允許的,《合同法》第22條規定:「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可見,要約可約定通過行為做出承諾。所以,在本案中,對於任何一位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該商場購買電腦的顧客來說,都與商場訂立了合同——某購物中心為其免費辦理家庭財產保險。
《合同法》第185條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在本案中,某購物中心向顧客贈與的意思已通過其廣告表明,而傅成恩也通過購買行為表明了自己願意接受贈與的意思,該贈與合同已經成立。某購物中心有義務為傅成恩免費辦理家庭財產保險。而某購物中心因工作人員的疏忽,未給傅成恩辦理家庭財產保險的義務,因此,某購物中心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❷ 假如你是某家用電器商場的營業員某日一位顧客到你的商店購買一款家用電器請你
李某,A品牌的空調去年「國慶」期間價格挺高,這次便宜多了,一次降價內幅度就到達了容19%。是不是質量有問題?
營業員,不是一次降價,這是第二次降價,今年春節期間已經降了一次假,兩次降價的幅度相同,
李某,有什麼優惠政策么
請看下錶
方案一 各種型號的空調每台價格優惠5%,送貨上門,負責安裝,每台空調另加運輸費和安裝費共90元,
方案二,各種型號的空調價格每台優惠2%送貨上門,負責安裝不受任何附加費
請根據以上對話回答下列問題
1、求A品牌系列的空調平均每次降價的百分率
2、請你為顧客李某決策,哪種方案更合適
❸ 關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購買電器方面的問題
一、《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三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按照國家規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承擔包修、包換、包退或者其它責任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或者約定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因此,如果與商家約定1個月內予以包換的話,就不得以消法15天的規定來對抗。
二、根據《家用電器國家三包規定》 第十一條規定「 在三包有效期內,修理兩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產品,憑修理者提供的維修記錄和證明,
由銷售者負責為消費者免費調換同型號同規格的產品或者按本規定第十三條的規定退貨,」如果商家不予以退貨,只肯維修,但是卻又修不好,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向工商局12315提起申訴。
工商局12315可以幫助你來維護你的合法權益(由銷售者負責為消費者免費調換同型號同規格的產品或者按本規定第十三條的規定退貨),商家只肯維修,但是卻又修不好又不予以退貨的行為屬於「對消費者的合理要求故意拖延或無理拒絕」的行為。
三、如果商家肯退貨,還分兩種情形:
(1)消費者願意調換同型號同規格的產品,但商家沒有該同型號同規格的產品,消費者又不願退還其他產品,只能退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不承擔因退貨涉及到一個折舊費。
(2)商家有該同型號同規格的產品,消費者不願意調換同型號同規格的產品,消費者只要求退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需要承擔因退貨涉及到一個折舊費。折舊費按天計算,即:折舊費=折舊率**產品價格。(產品使用天數=自購貨之日起至退貨之日-維修時間)
四、《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三條 在三包有效期內,符合換貨條件的,銷售者無同型號同規格產品,消費者不願調換其他型號、規格產品而要求退貨的,銷售者應當予以退貨;
有同型號同規格產品,消費者不願調換而要求退貨的,銷售者應當予以退貨,對已使用過的商品按本規定收取折舊費。折舊費計算自開具發票之日起退貨之日止,其中應當扣除修理佔用和待修的時間。
(3)某顧客購買家用電器因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條 國家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准,應當聽取消費者和消費者協會等組織的意見。
第三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領導,組織、協調、督促有關行政部門做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工作,落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監督,預防危害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行為的發生,及時制止危害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
第三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部門應當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採取措施,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有關行政部門應當聽取消費者和消費者協會等組織對經營者交易行為、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意見,及時調查處理。
第三十三條有關行政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對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進行抽查檢驗,並及時向社會公布抽查檢驗結果。
有關行政部門發現並認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財產安全危險的,應當立即責令經營者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
第三十四條 有關國家機關應當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懲處經營者在提供商品和服務中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第三十五條人民法院應當採取措施,方便消費者提起訴訟。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起訴條件的消費者權益爭議,必須受理,及時審理。
❹ 某商場家用電器專櫃的某種電冰箱每台進價為2500元,當銷售單價定為3500元時,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如果電
設多售出x台,依題意:
(8+x)(1000-50x)=1000*8*1.125
解得x1=10,x2=2
因為原售價為3500元,則降低後價格專=3500-100/2*x
當x=2時,屬定價為3400;
當x=10時,定價為3000元
由於要更吸引顧客,所以定價為3000元
❺ 購買家用電器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1)購買家用電器時應認真查看產品說明書的技術參數(如頻率、電壓等)是否符合本地用電要求。要清楚耗電功率多少、家庭已有的供電能力是否滿足要求,特別是配線容量、插頭、插座、保險、電表是否滿足要求。
不要同時使用多個大功率家用電器
(2)購買家用電器還應了解其絕緣性能:是一般絕緣、加強絕緣還是雙重絕緣。如果是靠接地作漏電保護的,則接地線必不可少。即使是加強絕緣或雙重絕緣的電氣設備,作保護接地或保護接零亦有好處。
(3)帶有電動機類的家用電器(如電風扇等),還應了解耐熱水平,是否長時間連續運行。要注意家用電器的散熱條件。
(4)安裝家用電器前應查看產品說明書對安裝環境的要求,特別注意在可能的條件下,不要把家用電器安裝在濕熱、灰塵多或有易燃、易爆、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
(5)在敷設室內配線時,相線、零線應標志明晰,並與家用電器接線保持一致,不得接錯。
(6)家用電器與電源連接,必須採用可開斷的開關或插接頭,禁止將導線直接插入插座孔。不要同時使用多個大功率家用電器。
(7)凡要求有保護接地或保安接零的家用電器,都應採用三腳插頭和三眼插座,不得用雙腳插頭和雙眼插座代用,造成接地(或接零)線空檔。
❻ 居民客戶家用電器因電力運行事故造成損壞的,如何向供電企業提出索賠
屬於供電企業責任賠償的范圍:
1、在220/380伏供電線路上,發生相線與零線接錯或三相相序專接反;
2、在220/380伏供電線屬路上,發生零線斷線;
3、在220/380伏供電線路上,發生相線與零線互碰;
4、同桿架設或交叉跨越時,供電企業的高電壓線路導線掉落到220/380伏線路上或供電企業高電壓線路對220/380伏線路放電。
如屬於供電企業責任造成居民家用電器損壞時,居民用戶應及時致電95598轉人工熱線反映,並保持家用電器損壞原狀。我們將會有客戶經理為您跟進電器損壞問題的。從家用電器損壞之日起七日內,受害居民用戶未向供電企業投訴並提出索賠要求的,即視為受害者已自動放棄索賠權。超過七日的,供電企業不再負責其賠償。
❼ 消費者購買行為主要有哪幾種類型
消費者購買行為主要的類型應該做出以下四種劃分,以便於更好理解類型的多樣性。
(一)根據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復雜程度和所購產品的差異程度劃分:
1、復雜的購買行為。如果消費者屬於高度參與,並且了解現有各品牌、品種和規格之間具有的顯著差異,則會產生復雜的購買行為。復雜的購買行為指消費者購買決策過程完整,要經歷大量的信息收集、全面的產品評估、慎重的購買決策和認真的購後評價等各個階段。
對於復雜的購買行為,營銷者應制定策略幫助購買者掌握產品知識,運用各種途徑宣傳本品牌的優點,影響最終購買決定,簡化購買決策過程。
2、減少失調感的購買行為。是指消費者並不廣泛收集產品信息,並不精心挑選品牌,購買決策過程迅速而簡單,但是在購買以後會認為自己所買產品具有某些缺陷或其他同類產品有更多的優點,進而產生失調感,懷疑原先購買決策的正確性。
對於這類購買行為,營銷者要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通過各種途徑經常提供有利於本企業的產品的信息,使顧客相信自己的購買決定是正確的。
3、尋求多樣化的購買行為。指消費者購買產品有很大的隨意性,並不深入收集信息和評估比較就決定購買某一品牌,在消費時才加以評估,但是在下次購買時又轉換其他品牌。轉換的原因是厭倦原口味或想試試新口味,是尋求產品的多樣性而不一定有不滿意之處。
對於尋求多樣性的購買行為,市場領導者和挑戰者的營銷策略是不同的。市場領導者為圖通過佔有貨架、避免脫銷和提醒購買的廣告來鼓勵消費者形成習慣性購買行為。而挑戰者則以較低的價格、折扣、贈券、免費贈送樣品和強調試用新品牌的廣告來鼓勵消費者改變原習慣性購買行為。
4、習慣性的購買行為。指消費者並未深入收集信息和評估品牌,只是習慣於購買自己熟悉的品牌,在購買後可能評價也可能不評價產品。
(二)根據消費者購買目標選定程度區分劃分
1、全確定型。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以前,已經有明確的購買目標,對商品的名稱、型號、規格、顏色、式樣、商標以至價格的幅度都有明確的要求。這類消費者進入商店以後,一般都是有目的地選擇,主動地提出所要購買的商品,並對所要購買的商品提出具體要求,當商品能滿足其需要時,則會毫不猶豫地買下商品。
2、半確定型。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以前,已有大致的購買目標,但具體要求還不夠明確,最後購買需經過選擇比較才完成的。如購買空調是原先計劃好的,但購買什麼牌子、規格、型號、式樣等心中無數。這類消費者進入商店以後,一般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分析、比較才能完成其購買行為。
3、不確定型。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以前,沒有明確的或既定的購買目標。這類消費者進入商店主要是參觀游覽、休閑,漫無目標地觀看商品或隨便了解一些商品的銷售情況,有時感到有興趣或合適的商品偶爾購買,有時則觀後離開。
(三)根據消費者購買態度與要求劃分
1、習慣型。指消費者由於對某種商品或某家商店的信賴、偏愛而產生的經常、反復的購買。由於經常購買和使用,他們對這些商品十分熟悉,體驗較深,再次購買時往往不再花費時間進行比較選擇,注意力穩定、集中。
2、理智型。指消費者在每次購買前對所購的商品,要進行較為仔細研究比較。購買感情色彩較少,頭腦冷靜,行為慎重,主觀性較強,不輕易相信廣告、宣傳、承諾、促銷方式以及售貨員的介紹,主要靠商品質量、款式。
3、經濟型。指消費者購買時特別重視價格,對於價格的反應特別靈敏。購買無論是選擇高檔商品,還是中低檔商品,首選的是價格,他們對「大甩賣」、「清倉」、「血本銷售」等低價促銷最感興趣。一般來說,這類消費者與自身的經濟狀況有關。
4、沖動型。指消費者容易受商品的外觀、包裝、商標或其他促銷努力的刺激而產生的購買行為。購買一般都是以直觀感覺為主,從個人的興趣或情緒出發,喜歡新奇、新穎、時尚的產品,購買時不願作反復的選擇比較。
5、疑慮型。指消費者具有內傾性的心理特徵,購買時小心謹慎和疑慮重重。購買一般緩慢、費時多。常常是「三思而後行」,常常會猶豫不決而中斷購買,購買後還會疑心是否上當受騙。
6、情感型。這類消費者的購買多屬情感反應,往往以豐富的聯想力衡量商品的意義,購買時注意力容易轉移,興趣容易變換,對商品的外表、造型、顏色和命名都較重視,以是否符合自己的想像作為購買的主要依據。
7、不定型。這類消費者的購買多屬嘗試性,其心理尺度尚未穩定,購買時沒有固定的偏愛,在上述五種類型之間游移,這種類型的購買者多數是獨立生活不久的青年人。
(四)根據消費者購買頻率劃分
1、經常性購買行為。經常性購買行為是購買行為中最為簡單的一類,指購買人們日常生活所需、消耗快、購買頻繁、價格低廉的商品,如油鹽醬醋茶、洗衣粉、味精、牙膏、肥皂等。購買者一般對商品比較熟悉,加上價格低廉,人們往往不必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收集資料和進行商品的選擇。
2、選擇性購買行為。這一類消費品單價比日用消費品高,躲在幾十元至幾百元之間;購買後使用時間較長,消費者購買頻率不高,不同的品種、規格、款式、品牌之間差異較大,消費者購買時往往願意花較多的時間進行比較選擇,如服裝、鞋帽、小家電產品、手錶、自行車等等。
3、考察性購買行為。消費者購買價格昂貴、使用期長的高檔商品多屬於這種類型,如購買轎車、商品房、成套高檔傢具、鋼琴、電腦、高檔家用電器等。消費者購買該類商品時十分慎重,會花很多時間去調查、比較、選擇。消費者往往很看重商品的商標品牌,大多是認牌購買;
已購消費者對商品的評價對未購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影響較大;消費者一般在大商場或專賣店購買這類商品。
消費者購買行為也稱消費者行為。是消費者圍繞購買生活資料所發生的一切與消費相關的個人行為。包括從需求動機的形成到購買行為的發生直至購後感受總結這一購買或消費過程中所展示的心理活動、生理活動及其他實質活動。
(7)某顧客購買家用電器因擴展閱讀:
一個人的所有行為都是大腦對刺激物的反應,消費者購買商品也是如此,是大腦受到了某種刺激才會產生購買行為。而刺激在被消費者接受之後,要經過幾個階段,才能產生看得見的行為反應,或完成一次的購買行為。
1、「不足之感」階段
不足之感指的是消費者在受到刺激之後,產生了缺少什麼並由此需要此物(商品或勞務)的感覺,即消費需要。根據馬斯洛的「需要五層次」理論,消費者的某一層面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往高一層次發展,而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了驅使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的動力。
2、「求足之願」階段
求足之願指的就是消費者在產生不足之感後,自然形成滿足、彌補此不足的願望,萌生購買動機,並希望通過購買產品來獲得滿足。同時,這種購買動機是可以誘導的。
3、「購買行為」階段
購買行為指消費者為滿足某種需要在購買動機的驅使下,以貨幣換取商品的行動。當然,在這之前,消費者會根據需要先去了解、搜集各種相關信息,並對可供選擇的商品進行綜合的分析比較,最後才做出是否要購買的決策。
4、「購後行為」階段
購後行為指的是消費者使用了產品、獲得了相應的消費體驗和對本次購買做出了評價之後採取的一系列行動。消費者如果消費體驗好,會採取正面的行動,出現再購買行為等;如反之,則會進行反面宣傳,甚至勸阻他人購買等。
而對於本次購買的產品,會進行出租、出借、束之高閣、折價處理、轉贈他人、退貨、拋棄等處理方式。消費者購買是較復雜的決策過程,其購買決策過程一般可分為以下五個階段,並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
當消費者意識到對某種商品有需要時,購買過程就開始了。消費者需要可以由內在因素引起,也可以是由外在因素引起。此階段企業必須通過市場調研,認定促使消費者認識到需要的具體因素,營銷活動應致力於做好兩項工作:
(1)發掘消費驅策力;
(2)規劃刺激、強化需要。
在多數情況下,消費者還要考慮買什麼牌號的商品,花多少錢到哪裡去買等問題,需要尋求信息,了解商品信息。尋求的信息一般有:產品質量、功能、價格、牌號、已經購買者的評價等。消費者的信息來源通常有以下四個方面:
(1)商業來源;
(2)個人來源;
(3)大眾來源;
(4)經驗來源。
企業營銷任務是設計適當的市場營銷組合,尤其是產品品牌廣告策略,宣傳產品的質量、功能、價格等,以便使消費者最終選擇本企業的品牌。
消費者進行比較評價的目的是能夠識別哪一種牌號、類型的商品最適合自己的需要。消費者對商品的比較評價,是根據收集的資料,對商品屬性做出的價值判斷。消費者對商品屬性的評價因人因時因地而異,有的評價注重價格,有的注重質量,有的注重牌號或式樣等。
企業營銷首先要注意了解並努力提高本企業產品的知名度,使其列入到消費者比較評價的范圍之內,才可能被選為購買目標。同時,還要調查研究人們比較評價某類商品時所考慮的主要方面,並突出進行這些方面宣傳,對消費者購買選擇產生最大影響。
消費者通過對可供選擇的商品進行評價,並作出選擇後,就形成購買意圖。在正常情況下,消費者通常會購買他們最喜歡的品牌。但有時也會受兩個因素的影響而改變購買決定。
(1)他人態度;
(2)意外事件。消費者修改、推遲或取消某個購買決定,往往是受已察覺風險的影響。「察覺風險」的大小,由購買金額大小、產品性能優劣程度,以及購買者自信心強弱決定。企業營銷應盡可能設法減少這種風險,以推動消費者購買。
❽ 求過程答案,某顧客用下面的方式購買價值為2150元的家用電器:購買當天先付款150元,以後每月的這
【俊狼獵英】團隊為您解答~
復利等價於可以用冪指數表示
第一個月的利息之後還會在9個月中產生利息,第二個月的利息還會產生8次,依此類推
總花費=150+200*1.01+200*1.01^2+200*1.01^3+……+200*1.01^10=2263.37
前四個月類似=150+200*1.01+……+200*1.01^4=970.20
❾ 某商店為了促銷某種家用電器,特定優惠方式
(1)
第N個月交完錢後的欠款=2150-150-200N=2000-200N,
所以10個月就能還清。【第10個月交完錢後就沒欠款了。】
第N個月需付的金額=200+(2000-200N+200)*1% =200+200(11-N)(0.01)=200+2(11-N) = 222 - 2N, N = 1,2,...,10.
總共需付的金額 = 150 + 222*10 - 2*10*11/2 = 150 + 2220 - 110 = 2260(元)
(2)
每個月需付的金額由2部分構成,1部分是欠款,1部分是利息。
設第N個月交錢時的欠款為X(N), X(1)=2150-150=2000.
每個月需付的金額為Y.
第N個月交完錢後的欠款為Z(N). Z(10)=0.
則,Y = X(N)*1% + X(N) - Z(N).
X(N+1)=Z(N).
Y = 1.01X(N)-X(N+1),N=1,2,...,9.
N = 10時,Y = 1.01X(10).X(10)=Y/1.01
設
0 = 1.01[X(N)+A] - [X(N+1)+A] = 1.01X(N)+1.01A-X(N+1)-A = 1.01X(N)-X(N+1) + 0.01A, A = -Y/0.01=100Y.
X(N+1)-100Y = 1.01[X(N)-100Y]
{X(N)-100Y}是首項為X(1)-100Y=2000-100Y,公比為1.01的等比數列。
X(N)-100Y=(2000-100Y)(1.01)^(N-1).
X(N) = 100Y + (2000-100Y)(1.01)^(N-1).
Y/1.01 = X(10) = 100Y + (2000-100Y)(1.01)^9 = 100Y + 2000*1.01^9 - 100Y*1.01^9,
Y[1/1.01 - 100 + 100*1.01^9] = 2000*1.01^9,
Y = 2000*1.01^9/[1/1.01 - 100 + 100*1.01^9] = 211.16415310234272236464839026119(元)
所以,
需付金額的總數=150+10*Y=2261.6415310234272236464839026119(元).
每月需付的金額=211.16415310234272236464839026119元
❿ 購買家用電器時應該注意那些方面
選購家用電器常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那麼該如何選購家用電器呢?新婚家庭在選購家用電器時,若能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則會收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選購時要質量重於數量。一般來說剛成立的小家庭,預算總是比較吃緊的,別貪心將所有家電商品一次購足。最好先從必備的家電商品開始購起,切忌忽視產品質量,對於某些非必需的家電商品,如組合音響、攝像機、空調機、微波爐等,可在婚後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慢慢添置。
還必須考慮新房的空間尺寸。目前市場上同一種家電商品種類、型號繁多,在購買各種家電商品時,應注意依據房間面積的大小選擇較為適宜的家電型號。
購買時要貨比三家。最好多跑幾家商場看看,特別是到匯集較多家電品牌的大商場、大型家電城或家電專賣店比較一番,同種產品不同品牌之間的性能價格進行對比,從中選出一個自己較為滿意的產品,因為價格是購買家電的一個較為重要的方面。
俗話說:「貨比三家不上當」。有比較才有鑒別,買家電應該比些什麼呢?
一、比價格。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專一,不再是統而全,而應是專而精,專業化經營已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一般而言,專營的連鎖店業務更專一,其業務量也自然比綜合性的商場大,相應地其批量進貨的成本也要低一些,其市場價格也就低得多。再者,連鎖專營商場的地勢一般較偏,自然其地價成本要比鬧市中心的要低,這必然會反映在商品的價格中。
二、比便利。如果自己開車去的話,買大件電器在白天車可能進不了繁華的商業區,不妨選擇那些稍偏一點但交通便利的地方。當然如果對方有專業的車和人送貨則更好。
三、比服務。很多消費者常犯的錯誤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其實從現代銷售的理念上講,越是聲譽好的商家其增值服務也就越多一些,換句話說,當錢貨兩清後,消費者和商家的關系還沒有了結,售後服務才是細水長流。
要選擇名牌。家電商品品牌較多,為保證購買的家電產品質量過硬,最保險的做法是選購那些名牌產品。購買這類產品即使遇到某些質量問題,也能夠得到應有的售後服務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