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這是磁帶隨身聽的線路板,請問需要哪四個電子元件和線如何連接
看圖片抄,到這個程度,還修理,沒有價值了。這個板子,僅憑殘存少量的元件,是不太容易分析出集成電路IC的型號。IC1、IC2為集成電路,IC1作用是控制電路,IC2作用是音頻放大電路。Q1、Q2為三極體。
磁頭1、3為左、右聲道,2、4為公共端。
板上DC+為電源正極,DC板後對應為負極。R.L,分別為左、右聲道接線處。磁頭上「紅」 「藍」接線為左右聲道 「黑」接線到板子上公共端即電源負端上。LED為發光二極體指示燈。喇叭在耳機插口處,板子的後邊,兩個比較大的焊點處。
扔了吧,你就是拿到家電維修那裡,師傅都頭痛,並且這類IC元件,根本買不到,他是不會接這個活的,何況自己更沒有條件修理了。
買新的也很便宜的。
② 磁帶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錄音磁頭實際上是個蹄形電磁鐵,兩極相距很近,中間只留個狹縫。整個磁頭封在金屬殼內。錄音磁帶的帶基上塗著一層磁粉,實際上就是許多鐵磁性小顆粒。
磁帶緊貼著錄音磁頭走過,音頻電流使得錄音頭縫隙處磁場的強弱、方向不斷變化,磁帶上的磁粉也就被磁化成一個個磁極方向和磁性強弱各不相同的「小磁鐵」,聲音信號就這樣記錄在磁帶上了。
放音頭的結構和錄音頭相似。當磁帶從放音頭的狹縫前走過時,磁帶上「小磁鐵」產生的磁場穿過放音頭的線圈。由於「小磁鐵」的極性和磁性強弱各不相同,它在線圈內產生的磁通量也在不斷變化,於是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放大後就可以在揚聲器中發出聲音。
(2)主磁帶電路擴展閱讀:
磁帶按用途可大致分成錄音帶、錄像帶、計算機帶和儀表磁帶四種。
1、錄音帶
20世紀30年代開始出現,是用量最大的一種磁帶。1963年,荷蘭飛利浦公司研製成盒式錄音帶,由於具有輕便、 耐用、 互換性強等優點而得到迅速發展。
2、錄像帶
自從1956年美國安佩克斯公司製成錄像機以來,錄像帶已從電視廣播逐步進入到科學技術、文化教育、電影和家庭娛樂等領域。
3、計算機帶
計算機帶作為數字信息的存貯具有容量大、價格低的優點。主要大量用於計算機的外存貯器。如今僅在專業設備上使用(比如計算機磁帶存儲器、車床控制機)。
4、儀表磁帶
也稱儀器磁帶或精密磁帶。近代科學技術,常需要把人們無法接近的測量數據自動而連續地記錄下來,即所謂遙控遙測技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磁帶
③ 磁帶錄音機電路與電唱機電路有什麼區別
頻率補償曲線不同,電路增益不同。
④ 磁帶是怎樣記錄聲音的請給我講講原理
工作原理:錄音磁頭實際上是個蹄形電磁鐵,兩極相距很近,中間只留個狹縫。整個磁頭封在金屬殼內。錄音磁帶的帶基上塗著一層磁粉,實際上就是許多鐵磁性小顆粒。
磁帶緊貼著錄音磁頭走過,音頻電流使得錄音頭縫隙處磁場的強弱、方向不斷變化,磁帶上的磁粉也就被磁化成一個個磁極方向和磁性強弱各不相同的「小磁鐵」,聲音信號就這樣記錄在磁帶上了。
放音頭的結構和錄音頭相似。當磁帶從放音頭的狹縫前走過時,磁帶上「小磁鐵」產生的磁場穿過放音頭的線圈。由於「小磁鐵」的極性和磁性強弱各不相同,它在線圈內產生的磁通量也在不斷變化,於是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放大後就可以在揚聲器中發出聲音。
(4)主磁帶電路擴展閱讀
磁帶的種類:
1、1/4英寸帶卷磁帶:
QIC(Quarter Inch Cartridge:1/4英寸帶卷)磁帶是一種帶寬為1/4英寸,配有帶盒的盒式磁帶,也叫1/4英寸磁帶。它有兩種規格,即DC6000和DC2000。其中DC6000磁帶的驅動器是5.25英寸,已淘汰。
而DC2000磁帶的驅動器只有3.5英寸,驅動器價格低,標准化程度高,生產廠家多相互兼容,一盒DC2000磁帶的存儲容量一般為400MB,是目前應用較多的磁帶之一。
2、數字音頻磁帶:
DAT(Digital Audio Tape:數字音頻磁帶)磁帶,磁帶寬為0.15英寸(4mm),又叫4mm磁帶。由於該磁帶存儲系統採用了螺旋掃描技術,使得該磁帶具有很高的存儲容量。
DAT磁帶系統一般都採用了即寫即讀和壓縮技術,既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和數據傳輸率,又提高了存儲容量。目前一盒DAT磁帶的存儲容量可達到12GB,同時DAT磁帶和驅動器的生產廠商較多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數據備份產品。
3、8mm磁帶:
是一種僅由Exabyte公司開發、適合於大中型網路和多用戶系統的大容量磁帶。8mm磁帶及其驅動器也採用了螺旋掃描技術,而且磁帶較寬,因而存儲容量極高,一盒磁帶的最高容量可達14GB。但品牌單一,種類較少。
4、1/2英寸磁帶:
該類磁帶又分為DLT(數字線性磁帶)磁帶和IBM3480/3490/3590系列磁帶兩類。由於DLT磁帶技術發展較快,已成為網路備份磁帶機和磁帶庫系統的重要標准,又因為容量大、速度高和獨一無二的發展潛力,使其在中高備份系統中獨占鰲頭。
⑤ 磁帶能記錄聲音的原理是什麼
磁帶錄音機的工作原理
磁帶錄音機是以磁帶做存儲介質,應用磁記錄原理,用來記錄和重放聲音的音響設備。它具有儲存聲音,多次重放,多次復制的特點。
1、錄音原理
錄音時,聲音通過話筒轉變成音頻電信號,經過錄音放大器,放大的音頻電流同偏磁電流一起通過錄音磁頭的線圈,在磁頭的縫隙處便會產生隨音頻電流變化的磁場。磁帶與錄音磁頭的縫隙緊貼在一起,同時不斷移動,這樣變化的磁力線就通過磁頭縫隙前的磁帶形成閉合電路,使磁帶磁化。由於磁力線是隨音頻電流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每段磁帶在移動過程中被磁化的程度也隨音頻信號電流的強弱而變化,這樣就能把聲音記錄的磁帶上。
2、放音原理
將錄有聲音信號的磁帶按錄音時相同的速度,緊貼著放音磁頭的縫隙前進,磁帶上所記錄的按音頻信號變化的剩磁磁力線通過放音磁頭的鐵芯形成閉合迴路。在放音磁頭的線圈上就感應出與磁帶上剩磁相應的電壓。再經過放音放大器放大,通過揚聲器還原出聲音信號。
3、抹音原理
抹音又叫消磁,就是把記錄在磁帶上的交流剩磁消除掉。抹音有直流抹音和交流抹音兩種。
直流抹音就是讓一定強度的直流電流通過抹音磁頭,以產生一個單向強磁場,當磁帶經過抹音磁頭時,磁帶被磁化至飽和,將原有信息全部覆蓋。由於直流抹音在磁帶上會留下飽和剩磁,導致重放時直流雜訊增加,因此目前廣泛採用的是交流抹音。
交流抹音又叫做超音頻抹音。抹音時,抹音磁頭的線圈通有幾十khz的超音頻電流,在磁頭縫隙處產生一個隨超音頻電流變化的磁場,這個磁場比磁帶上音頻信號的磁場強得多,當磁帶經過抹音磁頭的縫隙時,受到由弱到強的交變磁場的反復磁化,使剩磁逐漸增大,至縫隙中心時剩磁最大,達到飽和狀態,從而掩蓋了磁帶上原有的剩磁。過了中心線後,交變磁場的強度逐漸減弱,使磁帶上的剩磁逐漸減小為零,這樣磁帶上原來錄有聲音的剩磁就被全部抹掉了。
⑥ 磁帶錄音機工作原理
磁帶錄音機工作原理是磁帶緊貼著錄音磁頭走過,音頻電流使得錄音頭縫隙處磁場的強弱、方向不斷變化,磁帶上的磁粉也就被磁化成一個個磁極方向和磁性強弱各不相同的「小磁鐵」,聲音信號就這樣記錄在磁帶上了。
放音頭的結構和錄音頭相似。當磁帶從放音頭的狹縫前走過時,磁帶上「小磁鐵」產生的磁場穿過放音頭的線圈。
由於「小磁鐵」的極性和磁性強弱各不相同,它在線圈內產生的磁通量也在不斷變化,於是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放大後就可以在揚聲器中發出聲音。
(6)主磁帶電路擴展閱讀
六十年代中期,RCA發明了可以在汽車上使用的八軌磁帶(8-Track),這一發明立刻吸引了眾多以前不怎麼買唱片的消費者的注意,美國的音樂銷售也從這一時期開始直線上升。
七十年代初,一批自稱是「低者」(Downer,相對於傳統的「Higher」)的吸毒群體高速行駛中的汽車里聽震耳欲聾的重搖滾對達到「狀態」很有幫助。這種說法很快在聽眾中流傳開來,並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七十年代初期重搖滾的流行。
一批重搖滾樂隊因此受益匪淺,如「深紫」、「黑色安息日」(BlackSabbath)和「AC/DC」等,他們的磁帶銷售往往會佔到總銷售額的70%以上。
後來,杜比技術的發明讓可錄音的卡式磁帶走進了消費者的家中。這一新技術使得盜版磁帶開始在地下泛濫。唱片商不得不象當年對抗廣播業一樣,又開始藉助法律手段進行抵制。
不過,磁帶的錄音質量比不上黑膠唱片(LP),再加上因為各種原因,六七十年代的美國流行音樂市場格外繁榮,因此盜版的影響不算太壞,倒是一些歌迷在地下市場交換私自錄制的歌手實況演唱錄音,算是彌補了錄音室唱片的不足。這些非法錄音不但為樂隊造就了一批批鐵桿歌迷,而且為後來音樂史學家們研究這段歷史幫助很大。
⑦ 為什麼磁帶隨身聽電機不用穩壓電路
磁帶收錄機不用穩壓電路,他用的是穩流電路(恆流源電路)。隨身聽由於電機體積很小,所以穩流電路都是做在電路板上,你能看到一個4隻引腳的元件就是電機穩速晶元,旁邊有一隻可調電阻,用來調整電機轉速。大型收錄機的穩速電路通常是做在電機裡面的。
⑧ 怎麼使磁帶走慢,是不是要改變電流,還是設置什麼東西
要使磁帶走慢,就要降低電機轉速,電機的速度在電路板上有一套供電電路,有一個可變電阻可以調整電機轉速,調整時要用什錦螺絲刀慢慢調整。有的在電機屁股上有一個小眼,也是用什錦螺絲刀調整。其調整原理就是調整電機的供電電流。
⑨ 我有個錄音機,金業牌的,放磁帶的那部份壞了之後我把收音機板(獨立的電路板,和主電路板之間有三根電...
先調中波,收一個低頻率強台,調AM中周,使聲音最大,然後調MW磁棒線圈的位置,使聲音最大;再收一個高頻率強台,調磁棒天線微調,使聲音最大,反復調整,使效果最好,短波一樣。
⑩ 接電路板哪個點能使磁帶輪轉起來
印刷電路中不允許有交叉電路,對於可能交叉的線條,可以用「鑽」、「繞」兩種辦法解決。即,讓某引線從別的電阻、電容、三極體腳下的空隙處「鑽」過去,或從可能交叉的某條引線的一端「繞」過去,在特殊情況下如何電路很復雜,為簡化設計也允許用導線跨接,解決交叉電路問題。
2)電阻、二極體、管狀電容器等元件有「立式」,「卧式」兩種安裝方式。立式指的是元件體垂直於電路板安裝、焊接,其優點是節省空間,卧式指的是元件體平行並緊貼於電路板安裝,焊接,其優點是元件安裝的機械強度較好。這兩種不同的安裝元件,印刷電路板上的元件孔距是不一樣的。